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共32页
人文主义教育

(二)、北欧大学的变革:
背景:人文主义在巴黎大学长期遭到敌视。 成就:1530年,人文主义学者吉朗.布德说服国王弗1、 法兰西大学: 兰西斯一世在巴黎建立一所主要进行人文主义研究 的新的教育机构──法兰西学院,它不事经院之学, 热情欢迎新的古典主义教育和所有以人为中心的 研究,与教会大学分庭抗礼,开时代先风。它设 立了一系列教授讲座,如希腊文、拉丁文、法文 和哲学等讲座,还开设算术、医药和东方研究等 课程。
乌托邦,希腊文意为“乌有之 乡”。书中对16世纪英国君主制度和 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残酷的“羊吃人” 现象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他描述 了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
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的, 大部分公民把劳动后的剩余时间 都用于学习和学术探讨。
3.拉伯雷
反对经验主义教育,赞颂人文 主义教育 在教学上,反对死记硬背,主 张采用直观原则,发展儿童的独立 思考和主动精神。 重视学习方法:第一步——激 发学习热情;第二步——以观察实 际事物或活动作为学习知识的基础。 目的:培养理论和实际知识丰富,身体健壮, 德性高尚的全面发展的巨人。 代表作:《巨人》
蒙田
反对经院主义教育, 影响了法国人文主义 要求培养完人,注 及其教育的发展 注重实行的教育
二.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
(一)北欧文艺复兴的概况 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 条件:国际贸易中心由意大利——北欧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特点:较意大利晚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一个分支 倾向于贫民和社会 始于:尼德兰(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资本主义兴 起,人文主义教育滋生) 创新:平民生活兄弟会
本章难点
• 1.文艺复兴与大学改革之间的 关系。 • 2.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与中世 纪的大学有何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的解释
文艺复兴“三杰”ppt 32页精品

他善于把“神”画成具有“人”的 形象,他画的圣母就是生活中神态优 美、心地善良的普通母亲的形象。他 的代表作是壁画《西斯廷圣母》。这 幅画表现的是圣母奉神的旨意送圣婴 耶酥降临人间的情节。拉斐尔以纯洁 而朴素的世俗情感和母爱情节,在神 秘的宗教气氛中融进生活气息,使虚 幻的天国世界回落到真实的现实空间。
《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
米 开 朗 基 罗 《 末 日 审 判 》
《 摩 西 》
哀 悼 基 督 米 开 朗 基 罗
《哀悼基督》高175厘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498年,现收藏
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这件作品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 表作。作品的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酥被犹太总督抓住并钉死在十 字架上之后,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 雕像中,死去 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脸上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横躺在圣母玛丽亚 的两膝之间,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身体如体操运动员一般细长,腰部 弯曲,表现出死亡的虚弱和无力;圣母年轻而秀丽,形象温文尔雅,身 着宽大的斗篷和长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略向后伸开,表示出 无奈的痛苦;头向下俯视着儿子的身体,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细密的 衣褶遮住了她厚实的双肩,面罩却衬托出姣美的面容。圣母的表情是静 默而复杂的,不仅倾泻了无声的哀痛,也不只是圣母充满哀思的祈祷, 它已经大大超出了基督教信仰所饱含的内容,这是一种洋溢着人类最伟 大最崇高的母爱的感情。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圣母玛丽亚是纯洁、 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作者突破了以 往苍白衰老的模式,圣母被刻画成为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少女,却没有 影响到表现她对基督之死的悲痛,她的美是直观的,但她的悲哀却是深 沉的。她所体现出的青春、永恒和不朽的美,正是人类对美追求的最高 理想。
最新人文主义教育(2)ppt课件

高康大的百科全书式课程计划 语言方面:首先学好希腊文,像昆体良所要求的那样;其次学好拉丁文;然
后学习希伯来文,这是为了读《圣经》的缘故;最后学习迦勒底文和阿拉伯文。 文字语法:学习希腊文,要模仿柏拉图文体;学习拉丁文,要模仿西塞。 (希望没有一种历史不在你的记忆里;--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像《宇宙志》一
把 体力劳动后的剩余时间一辈子花在学习上”)
代表作:《乌托邦》
乌托邦,希腊文意为“乌有之 乡”。书中对16世纪英国君主制度和
资 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残酷的“羊吃人” 现象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他描述
了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 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的, 大部分公民把劳动后的剩余时间 都用于学习和学术探讨。
类的书籍是很有益处的,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文艺方面:‘七艺’中的几何、算术和音乐,五六岁的时候要发生兴趣,你 要继
地
格里诺 强调古典文化教育 形成了形式主义倾向 西塞罗文体形式化的奠 基者
强调教育的作用和 影响了北欧的文艺复 伊拉斯谟 价值,强调古典文 兴与人文主义的发展 “欧洲的导师”
化
莫尔
强调公共教育和劳 影响了人文主义和空 动教育,提出终身 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乌托邦的提出者 教育
拉伯雷
反对经院主义教育 影响了法国人文主义 百科全书式的知行合一
• 3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点。 • 4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的特点。
学习思路
when:何时发生的? where:发生在哪里? why:为什么会发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what:发生了什么?(史实) how:对历史有何影响?(积极、消极)
大约14世纪发源与意大利 15世纪末以后逐渐扩大到北欧
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 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界说、历程与基本特征(一)界说14至16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萌发。
当时,腐朽的封建势力和宗教统治已成了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新兴的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同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这一斗争在文化教育上的反映,就是欧洲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研究这种以人为中心的世俗人文学科新思潮的人则被称为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这一运动的主要思想旗帜,被用来反对封建神学蒙昧主义和禁欲主义。
它要求解放人的个性,恢复人的价值,发展人的能力,反对宗教对人的发展的禁锢。
这一运动促进了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
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资产阶级又以宗教改革的形式向封建统治发动了进攻。
新教反对旧教的斗争有较广泛的群众性。
这一斗争动摇了罗马天主教教廷对欧洲教会的统治,使教会从属于国家,促进了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成长与独立,并对欧洲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发展历程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发端于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波及于尼德兰(约当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地)、法国、英国等国家。
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维多里诺(1378-1446)、尼德兰思想家伊拉斯谟(1469-1536)、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拉伯雷(1494-1553)、蒙田(1533-1592)、英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478-1535)等。
他们都在不同的国度里探索、实践,著书立说,阐发希腊罗马教育之所长,汲取中世纪城市大学之精华,把一种清新、活泼的学风带进了学校。
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令人耳目一新,学校里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充满欢乐;伊拉斯谟通过自己的著作《愚人颂》,向教会、经院哲学、神学以及封建思想发起了挑战,又在《基督教王子的教育》、《男孩子们的通才教育》等著作中阐发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拉伯雷的《巨人传》指出了中世纪经院主义教育的可笑、无用以及对人的危害,提出了人文主义教育主张。
第四讲:近代史学的开端——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

史料的丰富 前所未有的整体观 “他是一位勤奋的历史作家;从他的著作 中 , 我认为我们可以了解到和从任何其他 作家的书中了解到的他那个时代同样准确 的事实真相 (因为真正的“内幕”历史是 在档案和文献中找到的) , 在这些事情中 , 他本人大多都亲自参加过。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说明他曾由于爱憎 或虚荣而隐瞒了真相;这一点可用下述事 实证明: 他对大人物的评价直言不讳 , 特 别是在记述象教皇克力门七世那样的曾经 提拔过他、任用过他的人的时候则更坦 率。„„他那些离题的话和议论„„是好 的 , „„但他对这些东西未免过于扬扬得 意。„„由于他的主题极其充实丰富 , 几 乎无穷无尽 , 他的文章因而使人感到厌 烦。„„他从来都不曾把任何事情记在道 德、宗教或良心的帐上。在任何一项行为 背后他总能发现有某种野心唆使或谋利的 意图。”
8 . 洛伦佐·瓦拉 洛伦佐·瓦拉( Lorenzo Valla,1407—— 1457 年 ) 《君士坦丁赠礼的证伪》
第四讲
近代史学的开端 ——意大利人文 主义史学
一、历史观的巨变 二、意大利史学
一、历史观的巨变 1. 历史写作中世俗内容的增加 克里斯泰勒在《文艺复兴思想及其渊源》 中对“人文主义”的解释: 人文学是一种教育制度,包括五门课程, 即语法、修辞、诗歌、历史、伦理,一对 古典文化的研究为基础,和这些课程相关 的学者称为“人文主义者”。 福格森:“人文主义者是“最早放弃中世纪 用神意解释历史之传统的人,他们不再把 历史看作是上帝的作品,而把它看成是有 一定动机驱使的人类活动的记录。”
首先,他的史著是人本史观的产物。 其次,他把古典史学的求真求实的精神运 用到对佛罗伦萨史的研究当中,改变中世 纪滥用历史的不良风气,对史料进行了认 真的分析批判。 再次,布鲁尼对古典史学关于史学功能的 认识有深刻的理解,他之所以特别强调真 实,也同这种理解有关。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

(三)意大利与北方人文主义教育比较
共同点: 1)古典科目构成人文主义课程的基础和主体; 2)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
改造社会,至于自然的改造、自然科学的研究尚未受到重视; 3)重视古典语言,漠视本族语教学,本族语在教育中地位甚低; 4)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意大利表现得非常明
2、教育实践——快乐之家 维多里诺将学校取名“快乐之家”,喻意学
校应当是接近自然和充满快乐的地方。 (1)学校环境 学校具有自然优美的环境。校址在郊外一
个围绕着宫殿的花园里,四周都是草场,环境 优美,校舍宽敞,布置雅洁,学生有足够的活 动空间。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
(2)招生对象 贵族子弟和部分天才贫苦学生,免费衣服和食物。 (3)修业年限 六七岁入学,修业年限十五年,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4)培养目标 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即“受过良好教育的完全公
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概况?一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意大利前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弗吉里奥自由教育?维多里诺快乐之家?格里诺形式主义起源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2意大利后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卡斯底格朗?马基雅维里?萨多来托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二北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1尼德兰的伊拉斯谟?2西班牙的维夫斯?3法国的拉谟斯布德拉伯雷和蒙田?4英国的莫尔和埃利奥特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基本概述三意大利与北方人文主义教育比较?共同点
(3)1432年他在孟都亚公爵冈查 加(G. F. Gonzaga,1407—1444年) 的邀请下,在孟都亚创办了“快乐之 家”(House of Joy)宫廷学校
(4)该宫廷学校是当时欧洲最好 的宫廷学校,成为欧洲大陆人文学 校的范例,被认为是人文主义学校 的发源地。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共32页文档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3.2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

“第一个现代人” 、 “第一位人文主义者”
《歌集》 彼特拉克巧思
“彼特拉克体”14 行诗
2、卜伽丘Boccaccio
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意大利人文主义 文学的“三杰”
(三)意大利文艺复 兴晚期代表
1、卢多维科·阿利奥 斯托 《疯狂的奥尔兰多》 传奇体长诗,被称为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 社会生活的画卷。
第二节
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
一、概述
(一)背景
人文主义思潮的发源地。 14世纪到15世纪初,意大利出现第一批人文主 义者。 从15世纪后期起,它成为法国、西班牙侵略的 对象。 到16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衰退,政治的日趋 反动,宗教裁判所势力的猖獗,人民起义受到 残酷镇压
(二)人文主义文学 最早的代表
2、托夸多·塔索
叙事诗 《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二、乔万尼·卜伽丘
(一)生平与创作 (1313—1375)
佛罗伦萨富商的私生 子,天赋很高。
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 学者
他的许多作品属于骑 士文学范畴,但具有 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 《十日谈》(13481353),写作动机是 取悦那不勒斯的乔凡 娜女王。
凡给人带来快乐的欲望, 都是合理的、正当的。
第四天故事第一:绮斯梦达的故事
3、艺术成就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 主义巨著,不仅为意大利散文奠定了基 础,而且发展了中古短篇故事的传统, 开创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1)现实主义手法
被称为“人曲”,与但丁的 《神曲》相提并论。
(2)采用“天方夜谭”式的框 形结构
(3)古典文学与民 间文学的特点兼收
(4)散文式的语言 艺术——精练、生动、 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