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眼病护理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眼病护理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眼病护理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眼病患者的护理

邵利辉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目的探讨眼病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眼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用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等,并进行健康指导。结果38例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眼病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眼病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不良心理反应,能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又避免严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眼病;护理;激素冲击治疗

激素冲击疗法是采用短期内,大剂量应用激素迅速控制病情恶化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大剂量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临床用药广泛,在眼科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主要用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挫伤、葡萄膜炎、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的治疗,能迅速缓解病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冲击疗法由于是在短期内大剂量给药,大量的激素作用,可导致机体原有的代谢机能紊乱,而出现一过性高血压、高血糖、心动过速、电解质紊乱、严重的感染、甚至死亡[1]。所以要掌握好冲击疗法的适应症,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此我们加强了对使用激素患者的护理,并不断探讨,总结经验,现将我们的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共42例(45眼)。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38.2岁;视神经挫伤8例,视神经炎15例,葡萄膜炎18例,甲状腺相关眼病3例;伴有高血压病5例、糖尿病4例、浅表性胃炎3例。

1.2冲击方法

冲击疗法多应用甲基强的松龙0.5~1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然后强的松片60mg/日晨起顿服,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减量,口服3~4周内递减至维持量,继续服药三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眼部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大便颜色、电解质、血糖、血常规等[2]。

1.3治疗效果

经过激素冲击疗法治疗后,42例(45眼)患者视力均显著提高,详见表1。

表145眼激素冲击治疗前后、视力的变化

眼数视力

≤0.050.06~0.150.2~0.50.6~0.9≥1.0

治疗1821300

治疗后013182

2.护理

2.1知情同意,取得患者的配合患者诊断明确后,严格按照适应症,如需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医师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使用激素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签订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知情同意书,同意书上列出激素冲击疗法的不良反应,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注明该疗法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诱发或加重感染等[3]。使患者了解病情及诊疗方案,从而配合治疗,提高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2.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视力急剧下降,加上激素冲击治疗的副作用,有多重顾虑,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给患者以支持与鼓励,告知冲击疗法的副作用可通过其他药物的治疗与饮食的配合可以减轻,激素减量或停用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让家人多陪伴,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明确治疗的意义,主动配合,

2.3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护理方面要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

2.3.1预防消化道症状:观察患者有无反酸、嗳气、上腹部疼痛、有无便血等消化道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不宜空腹给药,在用药前嘱患者进食,根据医嘱使用胃粘膜保护剂,

2.3.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激素冲击疗法药物使用剂量大、浓度高,所以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输液前告诫患者和家属不能擅自调节输液滴速,避免引起心律失常发生,一般输液速度在40滴/min以内,治疗中严密观察心率、节律变化,必要时心电监护,以便及时早起发现各种心律失常予以处理。

2.3.3

2.4加强饮食护理大剂量使用甲基强的松龙,会增加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抑制胃粘膜的分泌,降低胃粘膜,血糖增高[4]。做好消化系统的观察及给予胃粘膜保护剂外,同时给予低盐、低糖、高蛋白、高钙、隐血试验饮食,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参考文献

【1】

【2】黄小琼,王毓琴,王爱孙,等.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葡萄膜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5,21(6):661.

【3】陈金花,俞雪飞,俞小蔚.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31.

【4】吴三元.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间接性视神经损伤1例的护理【J】.齐鲁护理

杂志,2002,8(3):3.

内分泌科糖皮质激素应用试题及答案

内分泌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试题 分数 、填空(每空5分,共35分) 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 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病复发或加重,这种现象称 为 。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 质功能减退等症状,这种现象称为 、配伍选择题(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 选用,也可不选用,每题5分,共30分) 1、地塞米松按照作用时间分属于( ) 2、 氢化可的松按照作用时间分属于( ) 3、 泼尼松龙按照作用时间分属于( ) A.冲击治疗 B.短程治疗 C.中程治疗 D.长程治疗 E.终身替代治疗 4、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爆发性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等() 5、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 剂量。() 6适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 要逐渐递减( ) 三、判断题(每题5分,共15 分) 1、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适用于多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 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2、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 3、糖皮质激素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有:感染、代谢紊乱、体质增加、血压异常、骨质 疏松等。() 四、简答题(20分) 1、请简述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哪些内分泌系统疾病。 答: 姓名 1、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 ,其应用涉 2、冲击疗法需具有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A.短效 B.中效 C.长效

糖皮质激素剂量及疗程

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及疗程 一、作用 抗炎作用、免疫抑制作用、抗毒作用、抗休克作用 二、剂量 小剂量:强的松7.5mg·d-1以下 中剂量:强的松7.5mg·d-1-30mg·d-1 大剂量:强的松大于30mg·d-1 冲击疗法:甲基强的松龙1g·d-1, 静脉滴注,连用3天 维持治疗量:强的松10mg·d-1以下 氢化可的松25mg/支、泼尼松5mg/支、甲强龙40mg/支 三、疗程 ①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②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③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④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⑤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⑥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全身用药,以及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等局部用药。

激素使用的7大副作用汇总

激素使用的7大副作用汇总 一: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损害 临床上造成肾上腺皮质功能损害的原因有两个: 长期大量用药和使用不恰当的种类和剂型, 不适当的停药方式。 造成的结果有两种: 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般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大剂量长期使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抑制了ACTH的分泌,从而使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连续使用泼尼松(20~30mg/d)2周以上,可以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反应迟钝,如果突然停药,则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心律不齐、低血压等撤药反应。

预防的方法是合理地逐渐撤药或给予一定量的ACTH。 二: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 骨质疏松是激素治疗,尤其是长疗程激素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但该副作用却常常被临床医生忽视,不少病人发生了骨折才被重视,但已为时过晚。 准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相当于强的松大于5mg/d)超过3个月者应遵循以下规则 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戒烟、减少饮酒、适当运动 使用活性维生素D并补充钙剂 使用双磷酸盐(绝经后妇女慎用) 使用性激素替代治疗(如果缺乏或有临床表现) 检测腰椎和/或臀部骨密度(BMD) 如果BMD不正常(T-评分小于-1)使用双磷酸盐(绝经后妇女慎用)如果患者禁忌使用或无法耐受双磷酸盐治疗,降钙素可作为二线治疗如果BMD正常,每年或半年重复随访BMD 三:对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影响 传统治疗Still病的方案是首选糖皮质激素。在激素减量的过程中,常

常出现病情复发,大部分需要长期使用较大剂量的激素治疗。 但是长期使用较大剂量的激素治疗,导致激素明显的副作用,尤其是生长发育障碍。 尼美舒利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成人Still病,可获得到比传统大剂量激素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经检索PubMed数据库,国际上至今未见有取代激素治疗成人Still 病的治疗方案。 尼美舒利与MTX联合治疗成人Still病用药方法: 口服尼美舒利100mg,每12小时1次,对于体温超过39℃的高热者,为防止体温聚降过低,尼美舒利首剂为50mg。 生理盐水40ml + MTX 10mg,静脉注射,每周1次,4次后改为口服MTX 10mg,每周1次。 尼美舒利和MTX联合治疗2周,体温仍不下降者,加口服泼尼松,每日10mg。 联合治疗持续至症状好转(包括体温正常、多汗现象消失、关节疼痛消失)2周后先停用尼美舒利。 血沉、C反应蛋白、血白血胞、血清铁蛋白均恢复正常后8周,且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无反复,则MTX剂量减半,4周后仍病情稳定,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无反复则停用MTX。 儿童SLE

最新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指南

山东省立医院 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及指南 第1版(2012.11)

目录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1) 糖皮质激素临床使用指南 (4) 附录:山东省立医院糖皮质激素目录 (1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制定日期:2011年6月修订日期:2012年11月 一、组织领导 (一)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二)医务部定期组织专家对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二、使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参考和遵循《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在治疗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 (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 三、分级管理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药物应用范围、安全性、疗效、不良反应等因素,对糖皮质激素的冲击疗法及长程治疗方案施行特殊管理,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糖皮质激素的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决定。 (二)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制定。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决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2013级全科九班李安虎学号:320130916971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原则 一、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其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本《指导原则》中除非明确指出给药途径,皆为全身用药即口服或静脉给药。 1.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糖皮质激素品种。 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 mg/d;(2)小剂量:<0.5mg〃kg-1〃d-1;(3)中等剂量:0.5~1.0 mg〃kg-1〃d-1;(4)大剂量:大于 1.0 mg〃kg-1〃d-1;(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 mg〃kg-1〃d-1。 3.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

糖皮质激素剂量换算三类完整版

糖皮质激素剂量换算三 类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按其生物效应期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激素。 短效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天然激素,其抗炎效力弱,作用时间短,不适宜抗风湿病治疗,主要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中、长效激素为人工合成激素。 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抗风湿病治疗主要选用中效激素。 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长效激素如地塞米松,抗炎效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明显,不适宜长疗程用药,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如抗过敏等。倍他米松也是长效激素,主要用于局部封闭,现常用的是复方倍他米松。 使用时三类药物剂量可以相互换算如: 地塞米松=强的松5mg=甲强龙4mg=氢化可的松20mg 药物等效剂量(mg)相当抗炎作用受体亲和力滞钠作用血清半衰期(分)药理半衰期(小时) HPA**抑制时间(天)与白蛋白亲合力 氢化可的松 20 100 2 90 8~12 ~ 100 可的松 25 1 2 30 8~12 ~ 128 强的松 5 5 1 60 12~36 ~ 68 强的松龙 5 220 1 200 12~36 ~ 61 甲强龙 4 1190 0 180 12~36 ~ 74 去炎松 4 190 0 300 12~36 - 地塞米松 25 710 0 200 36~72 >100 倍他米松 25 540 0 >300 36~72 >100 列表如下: 1、计量换算(mg): 可的松25=氢化可的松20=强的松5=强的松龙5=甲强龙4=曲安西龙4=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氯地米松

糖皮质激素复习课程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1949年Hench等首先发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可以缓解类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50多年来,GGS历经了滥用、怯用和逐步合理应用的三个阶段。GCS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炎性反应达到镇痛消炎的效应,是目前 制止炎性反应效应最强的药物。合理选择适应证、药物剂型、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法是使用GCS安全有效的关键。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的临床药理 肾上腺皮质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并有不同的内分泌功能(图14-1)。 一、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基因表达而发挥药理效应。糖皮质激素为脂溶性激素,穿过细胞膜后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是由90kDa的热休克蛋白(hsp90)和p59蛋白组成的大分子复合体。随后hsp90从复合物上解离下来,而活化的GCS-GR复合体迅速进入细胞核内,以二聚体形式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或反应元件(glucocorticoid response element, GRE)结合,促进或抑制靶基因的转录,通过调控基因产物最终产生药理学效应或毒副反应。此外,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GCS-GR复合物)和其他转录因子如 NF-κB,活化蛋白1(AP-1)等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抑制炎性基因的表达,起 到间接的基因调控作用。 另一方面,GCS和GR结合后还可通过非基因机制启动一系列胞内抗炎信号传导过程发生抗炎反应。研究表明,除了胞质内糖皮质激素受体外,细胞膜上还可能存在GCS的特异性受体的mGR,作用与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有关。大剂量GCS溶解在细胞膜中,可影响膜的理化性质及膜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降低胞 质内的钙离子浓度,阻断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的维持。 二、GCS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临床效应是抗炎镇痛解热。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包括稳定白细胞溶酶体膜;防止白细胞释放有害的酸性水解酶;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趋化、聚集

糖皮质激素用法最全须知

糖皮质激素用法最全须知! 患者,男,72岁,因呼吸困难入院,结合临床表现和血常规等检查,病人被诊断为急性中毒性感染性休克。医嘱予糖皮质激素合并抗生素。 1.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式是() A.大剂量冲击疗法 B.小剂量多次给药 C.中等剂量维持治疗 D.小剂量与中等剂量交替使用 E.小剂量与大剂量交替使用 2.糖皮质激素使用的目的是() A.提高病人机体的抵抗力 B.拮抗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C.中和细菌毒素 D.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E.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3.关于糖皮质激素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控制慢性支气管哮喘 B.泼尼松、泼尼松龙可以采用每日晨给疗法 C.地塞米松可以根据ACTH昼夜规律的药物半衰期的性质采用隔日晨给疗法 D.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延缓伤口的愈合 E.口服糖皮质激素有胃肠道的不良反应,静脉使用则可以避免 【解析】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大剂量冲击疗法:适用于急性、重度、危及生命的疾病的抢救,一般采用静脉给药;一般剂量长期疗法:多用于结缔组织病和肾病综合征,一般采用口服给药方式; 小剂量替代疗法:适用于急、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采用大剂量冲击疗法主要是为了缓解症状,增加机

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性,减轻中毒反应,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根据ACTH昼夜节律:8:00-10:00 a.m时为分泌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午夜12:00最低。 根据其分泌规律,临床一般有两种给药方式: 每日晨给疗法,即每晨7:00-8:00给药1次,一般使用短效的氢化可的松或可的松; 隔日晨给疗法,即每隔一日,晨7:00-8:00给药一次,一般使用中效的泼尼松或泼尼松龙。糖皮质激素可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的分泌,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对胃肠道的损害与给药方式无关。 【答案】1.A;2.E;3.AD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与强的松联合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30例膜性肾病患者,使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d冲击3天,改强的松0. 5mg/kg ?d服27天,再以甲基强的松龙500mg/d冲击3天,共用药半年,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尿蛋白、血尿、血压、血糖、体重、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较治疗前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P<0.01),其中22 例尿蛋白显著减少或转阴;血清白蛋白显著增高(P〈0.01),治疗效果良好, 治疗中未发现严重激素副作用。 【关键词】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冲击治疗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造成基膜“钉突”形成、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肾脏疾病,因此,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膜上性或膜外性肾小球肾炎。一般膜性肾病患者病程进展缓慢,常在15-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但伴新月体形成或发生硬化性病变时,则疾病进展相对较快。临床呈水肿、大量蛋白尿、无症状性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肾病综合征,并容易出现血栓、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内分泌与代谢异常等并发症。 我院在使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d冲击3天,改强的松0. 5mg/kg ? d 服27天,再以甲基强的松龙500mg/d冲击3天,共用药半年,治疗方法疗效较好。激素冲击治疗1-2次后蛋白尿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浮肿消退,随访1-3 年,未见大量蛋白尿。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以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共30例为观察对象(30例患者均在南京军区福州总院做过肾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膜性肾病)。我们医院没有做肾病理活检 1.2方法使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d冲击3天,改强的松 0.5mg/kg ? d服27天,再以甲基强的松龙500mg/d冲击3天,共用药半年。 1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通过上述方法治疗后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 或转阴(P<0.01),转阴率达到73.3%,其中轻微病变患者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值显著增高(P<0. 01),治疗前后血清肌酐、血糖、血压、体重等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膜性肾病病理特征:光镜及电镜观察,本病病理改变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以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着为特点,继之以基底膜增厚和变形,一般无系膜、内皮或上皮细胞的增生,亦无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发现IgG和C3呈弥漫性均匀一致的颗粒状沿基底膜分布,较少见IgM和IgA沉着。膜性肾病的几种特殊病理改变为:①伴有较明显的系膜增生及系膜基质扩张;②伴有间质病变;③本病伴有肾小球进行性、节段性玻璃样变及硬化,也伴有间质纤维化; ④本病可转化为新月体型肾炎I型;⑤偶有本病伴系膜IgA占优势的免疫病理变化,即膜性肾病与IgA肾病的重叠表现。 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在诊断时约80%?90%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cortisol),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在临床工作中激素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而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近年来哮喘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治疗中当抗生素应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不能达到满意疗效时,在无绝对禁忌证时应及早应用激素冲击治疗。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大剂量或高浓度时产生如下药理作用作用。 1、抗炎作用:GCS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在炎症初期,GCS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又抑制白血细胞的浸润和吞噬,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而减轻疤痕和粘连等炎症后遗症。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抗炎作用机制:GCS扩散进入胞浆内,并与GR—Hsp结合。同时Hsp被分离。GCS和G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RE结合,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基因转录,与nGRE结合。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作用。 1) 诱导抗炎因子的合成。 ⑴诱导脂皮素的合成,抑制PA2活性而减少PGs和LTs的生成。 ⑵诱导ACE合成,促进缓激肽降解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 ⑶诱导炎症蛋白质的合成。而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 ⑷诱导IL-10的合成,而抑制Mφ分泌IL-1,IL-2,IL-8,TNF等致炎因子。 2)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 ⑴抑制ILs(IL-1,IL-3,IL-2,IL-5,IL-6,IL-8)及TNFα.GM-CSF的合成分泌。 ⑵抑制MΦ中NOS的活性而减少炎性因子NO的合成。 ⑶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ELAM-1和ICAM-1等粘附分子的表达。 3) 诱导炎性细胞的凋亡。 4) 收缩血管并抑制蛋白水解酶的释放。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试题#精选、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试题 一填空题 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抗炎。 2.糖皮质激素的等效当量:5mg泼尼松相当于泼尼松龙4.0mg、甲泼尼龙4.0mg、地塞米松0.75mg、氢化可的松20mg。 3.糖皮质激素常见的用药途径有: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 4.停药反应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 5.那些特殊人群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 二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症( d ) A.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B.风湿免疫性疾病 C.感染中毒性休克 D.发热 E.过敏性疾病 2. 下列那些药物是长效糖皮质激素( e ) A.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B.泼尼松、泼尼松龙 C.甲泼尼龙、 D.曲安西龙 E.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3.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哪项是不正确的( a ) A.维持量(泼尼松)2.5~15.0mg/ kg*d B.小剂量(泼尼松)<0.5mg/kg*d C.中等剂量(泼尼松)0.5~1.0mg/kg*d D.大剂量(泼尼松)1.0mg/kg*d E.冲击剂量(甲泼尼龙) 7.5~30mg/kg*d 4. 下列情况应慎用糖皮质激素,除外( e ) A.库欣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及近期手术后患者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B.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有精神病倾向、青光眼、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重症肌无力、严重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病患者 C.感染性疾患 D.儿童 E.风湿免疫性疾病 5.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管理要求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e ) A.严格限制没有明确适应证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如不能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B.冲击疗法需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 C.长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需由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制定 D.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三级医院内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专业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

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https://www.360docs.net/doc/6913324070.html, 7 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 mg/d;(2) 小剂量:<0.5mg〃kg-1〃d-1;(3)中等剂量:0.5~1.0 mg〃kg-1〃d-1;(4)大剂量:大于1.0 mg〃kg-1〃d-1;(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 为例)7.5~30.0 mg〃kg-1〃d-1。 3.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情况: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 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 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

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 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 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3)中程治疗:疗程3 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 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 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 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https://www.360docs.net/doc/6913324070.html, 8 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4.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全身 用药,以及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等局部用药。 分类及常用药物(表1~4) (一)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短效药 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 小时;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多在12~36 小时;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多在36~54 小时。

重症肌无力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临床路径

重症肌无力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临床路径 一、重症肌无力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CD-10:G7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骨骼肌肉的波动性无力,即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改善,可呈“晨轻暮重”。 2.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激衰减8%以上,高频无递增;血清AChR抗体阳性(符合其中一项或多项)。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胆碱酯酶抑制剂。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4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70.0重症肌无力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生化全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风湿三项、免疫球蛋白+补体、自身免疫抗体、甲状腺功能、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部CT(平扫+增强)、心电图; (4)肌电图。 2.有条件者行双侧髋关节MRI检查。 (七)选择用药。 1.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等。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 3.免疫抑制剂: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他克莫司等。 4. 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的相关药物:补钙、补钾、活血、胃粘膜保护剂、抗骨质疏松药等。 (八)出院标准。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眼病护理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在治疗眼病患者的护理 邵利辉 (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目的探讨眼病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眼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护理、用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眼部护理、饮食护理等,并进行健康指导。结果38例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眼病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眼病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不良心理反应,能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又避免严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眼病;护理;激素冲击治疗 激素冲击疗法是采用短期内,大剂量应用激素迅速控制病情恶化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大剂量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临床用药广泛,在眼科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主要用于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挫伤、葡萄膜炎、甲状腺相关眼病等的治疗,能迅速缓解病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冲击疗法由于是在短期内大剂量给药,大量的激素作用,可导致机体原有的代谢机能紊乱,而出现一过性高血压、高血糖、心动过速、电解质紊乱、严重的感染、甚至死亡[1]。所以要掌握好冲击疗法的适应症,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此我们加强了对使用激素患者的护理,并不断探讨,总结经验,现将我们的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科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的患者共42例(45眼)。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38.2岁;视神经挫伤8例,视神经炎15例,葡萄膜炎18例,甲状腺相关眼病3例;伴有高血压病5例、糖尿病4例、浅表性胃炎3例。 1.2冲击方法 冲击疗法多应用甲基强的松龙0.5~1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然后强的松片60mg/日晨起顿服,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减量,口服3~4周内递减至维持量,继续服药三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者的眼部症状改善情况,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大便颜色、电解质、血糖、血常规等[2]。 1.3治疗效果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对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效果及护理目的观察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效果并总 结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31例糖尿病合并神經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纳入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16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60.0%(χ2=11.024,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使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是可行且有效的,用药期间施以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以确保临床应用安全性,提高治疗效果。 标签: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 Effect and Nursing of Large-dose Hormone Impulse Therapy on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Nerve System Diseases ZHOU Luan-zhen Huangdao District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rge-dose hormone impulse therapy on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nerve system diseases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Methods 3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nerve system diseas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ith 15 cases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method,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6 cases adopte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rat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3.8% vs 60.0%),(χ2=11.024,P<0.05). Conclusion The large-dose hormone impulse therapy on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nerve system disease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and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medication can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medication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Large-dose hormone;Impulse therapy;Diabetes;Nerve system diseases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虽然能取得一定疗效,但激素应用后所造成的血糖升高与糖尿病临床治疗目标背道而驰。该研究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31例接受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对照研究,旨在总结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

句口诀搞定糖皮质激素

2016-10-13 20:17 来源:丁香园作者:天边一棵草、菜菜 字体大小 -|+ 糖皮质激素(GC)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它们在体内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短效约为 8~12 h,中效约为 18~36 h,长效为 36~54 h。而各类的代表药物,笔者为大家总结了一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可的、泼尼、长米松,中效冲击甲强龙。 短效糖皮质激素:大部分与「可的」有关,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多带「泼尼」二字,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等。而中效常用药物甲强龙是唯一可应用于冲击疗法的药物,对此后文还会介绍。 长效糖皮质激素:所谓「长米松」,其实就是长效药物多含「米松」的名称,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但三者的区别不仅仅只限于作用时间,主要还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 1. 生物效能不同 升糖作用: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并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但需要注意作为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应用过多时可能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对于升糖和抗炎作用,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相对效能最强,中效次之,而短效最弱。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感染治疗、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因此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2. 对水电解质代谢作用 糖皮质激素也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潴钠排钾,并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素而利尿。从长效到短效,三者的盐皮质激素活性越来越强:短效最强,中效次之,长效最弱。 3. 对 HPA 轴的负反馈作用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54例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913324070.html,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54例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陈晓海陈安安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27期 【摘要】目的:对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 法: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收治的5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参考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和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效果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清蛋白、24 h尿蛋白、尿素氮和血肌酐等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肾功能,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肾病综合征 doi:10.14033/https://www.360docs.net/doc/6913324070.html,ki.cfmr.2017.27.0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7-0181-03 依据发病原因可以将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由于肾小球病变具有多方向性特征,因此疾病的病理类型并不相同,常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等[1]。目前临床治疗肾病综合征主要通过激素冲击疗法和长期口服激素药物治疗, 为了探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笔者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8例,女26例,年龄18~65岁,平均(31.38±4.01)岁,病程3~36个月,平均(10.22±3.56)个月,选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参考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8~66岁,平均(30.22±3.22)岁,病程2~35个月,平均(10.32±3.51)个月;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实体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或者淋巴瘤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肾病病理类型 1.2 方法

糖皮质激素病例分析

病案: 某女,52岁,患支气管哮喘20余年。依赖糖皮质激素10余年。泼尼松用量最多时为15mg,每日4次;最少时为10mg,每日两次。 就诊时仍按此量服用。患者自述年轻时身材苗条,得病以后逐渐发胖。体重110kg ,血压160/110mmHg,满月脸,面、背部及上唇毛发粗厚,腹、臀及双大腿有紫纹,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尿常规有微量蛋白。 诊断:支气管哮喘;类Cushing综合征。 治疗:二丙酸氯地米松气雾吸入:400μg 泼尼松龙:15mg,gd 治疗二个月,哮喘基本控制,体重下降15kg。将泼尼松龙用量降至10mg,每日一次,二丙酸氯地米松继续按原量吸入。又经一月,体重降至90kg ,哮喘偶有发作,于发作时加服泼尼松龙5mg 即可控制症状。后将泼尼松龙改为15mg ,隔日一次,二丙酸氯地米松继续吸入。 一个月后,到某医院就诊,该院医生不了解将泼尼松改为隔日疗法用意,认为集中给药不利于保持血中药物有效浓度,将泼尼松改为10mg,每日3次患者第三次就诊时体重增至100kg以上。 第四次就诊时因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住院,泼尼松龙用量为每日40mg左右,必要时加服5mg ,血糖明显升高,精神状态不佳,于一日夜间突然死亡。 尸检全身脏器满布大小不等的脓肿,脓肿内菌培养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诊断 1. 白色念珠菌败血症 2. 双恻肾上腺皮质萎缩 3. 类Cushing综合征 分析此病例中糖皮质激素使用对病人带来的影响,临床中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分析: 1. 脂肪代谢异常,向心性肥大(满月脸,面、背部及上唇毛发粗厚,肺可闻及哮鸣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血浆胆固醇,增加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的酯酶,还能使脂肪重新分布与面部、胸、背及臀部,形成向心性肥大。紫纹的形状为中央宽、两端细,呈紫红或淡红色,常为对称性分布。而紫纹和呼吸不顺都是因为过度肥胖所引起的。 2. 蛋白质代谢异常(尿常规有微量蛋白,腹、臀及双大腿有紫纹):加速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造成尿中氮的排泄增加,造成负氮平衡。有紫纹是因为蛋白质分解异常,皮肤变薄,易受损害 3.水和电解质代谢异常(血压160/110mmHg):高血压,体重增加迅速: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拮抗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吸收;干扰Ca2+、磷代谢。且由于水钠潴留,产生水肿,体重迅速增加。

糖皮质激素

长效中效短效:一句口诀搞定糖皮质激素 2016-01-08 12:58 来源:丁香园作者:天边一棵草、菜菜 糖皮质激素(GC)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糖皮质激素的分类依据主要是根据它们在体内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短效约为8~12 h,中效约为18~36 h,长效为36~54 h。而各类的代表药物,笔者为大家总结了一句口诀来帮助记忆: 可的、泼尼、长米松,中效冲击甲强龙。 短效糖皮质激素:大部分与「可的」有关,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糖皮质激素:多带「泼尼」二字,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等。而中效常用药物甲强龙是唯一可应用于冲击疗法的药物,对此后文还会介绍。 长效糖皮质激素:所谓「长米松」,其实就是长效药物多含「米松」的名称,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但三者的区别不仅仅只限于作用时间,主要还在以下几方面存在差异: 1. 生物效能不同 升糖作用:糖皮质激素能促进糖原异生;减慢葡萄糖分解并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此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但需要注意作为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其应用过多时可能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对各种炎症均有效。对于升糖和抗炎作用,长效糖皮质激素的相对效能最强,中效次之,而短效最弱。但须注意,糖皮质激素感染治疗、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 因此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防炎症扩散和原有病情恶化。 2. 对水电解质代谢作用 糖皮质激素也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潴钠排钾,并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拮抗抗利尿素而利尿。从长效到短效,三者的盐皮质激素活性越来越强:短效最强,中效次之,长效最弱。 3. 对HPA 轴的负反馈作用 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HPA 轴)的负反馈影响:短效GC< 中效GC< 长效GC。 4. 免疫抑制方面 长效与中效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免疫移植治疗中效激素更常用,因其半衰期短些。 5. 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从强到弱:依次是甲强龙(中效)、地塞米松(长效)、氢化可的松(短效)。 6. 其他 长效激素副作用较多,而中效激素最少 短效糖皮质激素 代表性药物: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临床应用特点: 短效糖皮质激素的优点在于其对HPA 轴的危害较轻,作用状态与生理状态较为接近。故在临床上一般用作替代治疗,如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肾上次全切除术后进行替代治疗。 而缺点在于其抗炎作用较弱,药物的作用时间也较短。且由于盐皮质激素活性相对较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