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检测载波恢复算法的概述

合集下载

载波恢复及同步检波器电路设计

载波恢复及同步检波器电路设计

载波恢复及同步检波器电路设计1.载波同步1.1基本原理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接收端解调部分通常采用相干解调(同步解调)的方法,因为相干解调无论在误码率、检测门限还是在输出信噪比等方面较非相干解调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干解调要求在接收端必须产生一个与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

从接收信号中产生相干载波就称为载波恢复。

1.2具体方法提取载波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专门发送导频,而在接收端直接从发送信号中提取载波,这类方法称为直接法,也称为自同步法;另一类是在发送有用信号的同时,在适当的频率位置上,插入一个(或多个)称作导频的正弦波,接收端就利用导频提取出载波,这类方法称为插入导频法,也称为外同步法。

1.3同步检波器载波恢复电路设计Costas环又称为同相正交环。

它的优点在于提取相干载波的同时完成了对I,Q两路的解调,而且性能也较好。

其模拟的结构框图如图所示:2同步检波电路设计2.1同步检波功能分析振幅调制信号的解调过程称为检波。

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换规律,可以用二极管包络检波的方法进行检波。

而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信号的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无法用包络检波进行解调,所以要采用同步检波方法。

包络检波见课本168页。

同步检波又称为相干检波,只用来解调DSB和SSB调制信号,它有两种实现电路:一种是由乘法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另一种将输入信号与同步信号叠加再经二极管包络检波器,解调出低频信号。

本论文主要讨论乘积型同步检波。

2.2原理框图这种方法是将外加载波信号电压接收信号在检波器重相乘,再经过低通滤波器,最后检出原调制信号,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已调振幅信号插入载波信号图2-1乘积型同步检波原理方框图2.3流程图u1u2u c图2-2 乘积型同步检波流程图。

文字见书本p180 <1>,<2>,<3> 2.4调幅信号发生器2.5单元电路设计2.5.1 MC1496乘法器MC1496采用的是双差分对乘法电路,其管脚图如下所示:。

光通信网络中的相干检测与相干接收技术研究

光通信网络中的相干检测与相干接收技术研究

光通信网络中的相干检测与相干接收技术研究在光通信网络中,相干检测和相干接收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光通信网络中的相干检测与相干接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光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作为信息传输的方式,它具有高速、大容量的特点。

然而,光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和失真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采用相干检测和相干接收技术来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和接收。

相干检测技术是光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它通过检测光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信息来恢复原始的信号。

常见的相干检测技术包括干涉法和相位调制法。

其中,干涉法利用光的干涉效应,通过将光信号与本地参考光进行干涉,从而实现信号的相位检测。

而相位调制法则利用了光信号的相干性,将信号转换为载波的相位变化,进而实现信号的相位解调。

然而,在光通信过程中,相干检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衰减、光散射和光纤非线性等。

为了提高相干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方法。

例如,引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降低噪声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另外,改进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相干检测的性能。

相干接收技术是相干检测的延伸和应用。

它是指在光通信系统中,利用接收机对检测到的相干信号进行解调和还原原始信号的过程。

常用的相干接收技术包括同步检测法和相干解调法。

其中,同步检测法是利用本地正交光来实现信号的解调,而相干解调法则利用光信号的干涉效应和相干性来实现信号的解调。

相干接收技术在光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容量。

例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采用了同步检测技术和相干解调技术,可以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和长距离的通信。

同时,相干接收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光传感器、光子计算等领域。

虽然相干检测和相干接收技术在光通信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衰减、色散和非线性失真等因素的影响,这将限制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

理解载波恢复

理解载波恢复

理解载波恢复简介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信息可以通过载波基本特性的变化来进行传输。

这些特性,如相位、频率、和幅度,在发射端被修改并且必须在接收端被检测到。

因此,对于接收端来说,恢复载波的频率、相位、和符号时序是绝对必需的。

这一过程就被称作载波恢复并且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得以实现。

在本演示(或文档)中,我们将探讨频率偏移的影响以及载波恢复中存在的通道噪声。

ASCII 码文本的QAM 调制(带噪声)幅度瞬时正弦波状态:M(t)<Φ(t)载波恢复基础知识In-Class Demos一个QAM 发送端使用特定的相位和幅度来调制载波信号,而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器能够确定原始信号的相位和频率,那它就能准确地检测到这个信号。

因此,两者之间的同步是必需的。

在理想情况下,发送端和接收端将会完美地同步工作。

换句话说,两者将会以同样的方式解释信号的相位和频率。

然而,实际的硬件并不是完美的,而且即使利用某种纠错机制,接收端也不可能精确地锁定到与发送端完全相同的相位和频率。

为了弥补这些不尽完美的特性,采用锁相环或PLL 来匹配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的频率(1)。

利用星座图,我们可以表示出每个符号的幅度和相位。

此外,每个符号覆盖在另一个符号之上是为了说明与我们所能恢复载波的相位和幅度之间的一致性。

理想情况下,当接收端的PLL 能够恢复载波,那么每个符号就会在星座图上清楚地分布。

然而,当载波由于通道噪声或频率误差的原因而无法恢复时,星座图也能表示来了。

在右边,我们示出了一幅符号出现在正确幅度处,但其相位正持续变化的星座图。

因为:Frequency = d Θ / dt频率= d Θ / dt所以,当星座图的相位持续变化时,我们能够确定频率估计是错误的。

在这个特定的实例中,我们已经通过在系统中引入足够的噪声来仿真频率误差,从而得以干扰PLL ,甚至将噪声去除之后,PLL 仍然可能无法锁定正确的频率。

载波恢复步骤解决这个载波恢复问题的方法有两个部分,它们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两个部分:频率恢复和符号时序(相位)恢复。

载波恢复详解

载波恢复详解

为解调抑制载波相位键控(PSK)信号而设计的该相干载波恢复电路,涉及到多种权衡和性能考虑。

虽然有很多的方法是可用的,但本文将把焦点集中在一个多用途PSK解调器上,该解调器不需要改变任何结构,就能适用于不同的调制方案中的不同数据率。

这种解调器对卫星地面站接收来自具有不同有效载荷特性的各种遥感卫星的数据是很理想的。

图1展示了一个PSK解调器的简化结构。

它由一个输入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器、相干载波恢复电路和相干检波器组成。

中频(IF)信号加上噪声经带通滤波AGC放大器放大后,并行加到载波恢复电路和相干数据检波器上。

载波恢复电路再生了加到相干数据检波器的解调相干基准。

相干数据检波器提取了同相(I)和正交(Q)数据流,该数据流经低通滤波后,送到相应的位同步插件和信号调节器(BSSC)单元。

该BSSC单元恢复了用来使数据与符号时钟同步的相干符号时序。

在这种情况下,BSSC单元还提供串行数据和时钟输出。

利用如下的三种载波恢复电路之一,就能满足大多数应用场合:增倍环(像BPSK的平方环)、科斯塔斯(Costas)环和再调制环。

其它类型的载波恢复方案都是这些技术的延伸或改进。

例如,用于MPSK的增倍环(图2)是利用了先用带通滤波器滤除调制的第M阶非线性平方律函数。

一个传统的PLL,工作频率为M×f c,M是谐波乘数,f c是载波频率,锁定在非线性输出的第M谐波分量,而压控振荡器(VOC)除以M,以得到要求到的基准载波频率。

在BPSK Costas环(图3)中,通过将附加噪声的输入压缩载波分别与VCO的输出和经90度相移后的VCO输出信号相乘,对这两个乘积的结果进行滤波,并用这两个滤波后的信号的乘积去控制VCO信号的相位和频率。

当在I和Q臂的滤波器由积分陡落(integrate-and-dump)电路控制时,这个环叫做带有源滤波器的Costas环。

最佳的相位评估器需要在I路滤波器之后的双曲正切[tanh(KE b/N O)]非线性特性。

相位噪声补偿新技术

相位噪声补偿新技术

相位噪声补偿新技术张自然;黄博;张俊文;朱江波;邵宇丰;黄德修;迟楠【摘要】文章介绍了两种补偿相位噪声的新技术,分别是补偿激光器相位噪声的数字前馈载波恢复算法和补偿非线性相位噪声的数字反向传播算法.其中数字前馈载波恢复算法能有效地提高能够容忍的激光器线宽;数字反向传播算法减少了非线性噪声,并能够大幅提高发射功率,以提高信噪比.【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2页(P12-13)【关键词】相干检测;相位噪声;载波同步;前馈;反向传播【作者】张自然;黄博;张俊文;朱江波;邵宇丰;黄德修;迟楠【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10 引言随着光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展、光通信容量的快速增大,寻求新型的超高速光传输机理与模式已成为未来光通信技术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相位调制的先进调制方式成了国际竞争的焦点。

在先进调制方式中,相位信息对码元判决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相位噪声补偿对相干接收机的性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相位噪声补偿技术的目标是减小接收信号对发射信号的相位偏移。

由于不断发展的光通信技术的需求,更好的相位噪声补偿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展开。

激光器相位噪声和数字反向传播算法能成功地补偿相位噪声。

全数字接收机中的载波恢复算法研究

全数字接收机中的载波恢复算法研究

直 接对 接 收信 号 的相角 进行 处理 , 完成 载波 频率 的快 速 捕 获 和载 波 相位 的跟 踪 . 论 分 析 和计 算 机 仿 真 表 明 , 理 该 算法 简 单有 效 , 运算 量小 , 于用 D P器 件来 实 现 , 便 S 适用 性强 . 关 键词 : 载波恢 复 ; 载波 同步 ; 数字信 号 处理
信 息 和 载 波 相位 信 息. 于这 种 考 虑 , 者 提 出 了 基 笔
对 r t 的相 角 进 行 处 理 的 载 波 恢 复 和 解 调 方 案 , () 称 之 为相 位 处理 载 波恢 复 法 . 下 面 给 出 r t 的 相 角 表 达 式 . 过 正 交 解 调 () 经
全 数 字 接 收 机 中 的 载 波 恢 复 算 法 研 究
袁清升 , 陈 慧 , 定杰 , 徐 袁赣 南
( 尔 滨 工 程 大 学 自动 化 学 院 , 龙 江 哈 尔 滨 哈 黑 10 0 ) 5 0 1

要 :针对 数 字信 号传 输 同步接 收机 的 数字化 实 现 , 出 了一 种 载波 同步 新算 法 即相位 处 理 载 波恢 复 法 . 提 它
r c ie s t a s l g t i e e v r h t i a ldi ia mplme ai n f r c ie s o r s n hr no diia d t r ns s i n. I r c l l e ntto o e ev r f y c o us g t l a a ta miso t die ty
独 立 的 固 定 振 荡 器 产 生 , 需 要 反 馈 控 制 , 传 统 不 而
的相 干 解 调 的所 有 其 它 功 能 , 载 波 相 位 的调 整 , 如

bps算法 载波恢复

bps算法 载波恢复

bps算法载波恢复
BP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用于在数字通信中进行载
波恢复。

在数字通信中,信号经过调制后会受到噪声、多径等干扰,
导致信号的相位、频率等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信号的解调和恢复。

BPS算法通过对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可以有效地恢复信号的相位、频率等参数,从而实现信号的解调和恢复。

BPS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号进行采样、滤波、解调等处理,从而恢复信号的相位、频率等参数。

具体来说,BPS算
法首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采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的数
字信号。

然后,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去除噪声和干扰,使信号更加
稳定。

接下来,BPS算法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解调,通过解调可以恢
复信号的相位、频率等参数。

最后,BPS算法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重构,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解调和恢复。

BPS算法在数字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速数据传输和无
线通信中。

在高速数据传输中,BPS算法可以有效地恢复信号的相位、频率等参数,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速度。

在无线通信中,BPS 算法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恢复,从而实现无线通信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

总之,BP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用于在数字通信中进行载波恢复。

通过对信号进行采样、滤波、解调等处理,可以有效地恢复信号的相位、频率等参数,从而实现信号的解调和恢复。

BPS 算法在高速数据传输和无线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是数字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光通信技术中的相干检测和信号处理方法探索

光通信技术中的相干检测和信号处理方法探索

光通信技术中的相干检测和信号处理方法探索光通信技术作为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具有带宽大、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光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进行相干检测和信号处理,以提高传输速度和数据质量。

本文将探索光通信技术中的相干检测方法和信号处理方法,为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光通信技术中的相干检测方法是指通过测量光信号的相位和振幅,以获取信号的相干性信息。

相干检测技术可以区分不同的光信号,提高传输速率和容量。

其中,最常用的相干检测方法包括直接检测法、自洽检测法和混频检测法。

直接检测法是最简单的相干检测方法,它通过直接探测光信号的光强,来判断信号的状态。

然而,直接检测法的缺点是无法获取信号的相位信息,限制了其在高速传输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洽检测法被提出。

自洽检测法通过将光信号与参考信号混合,然后在混频结果中提取出信号的相位信息。

而混频检测法则是将光信号与频率可控的参考信号混频,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混频结果,从而获取光信号的相位和同相干信息。

除了相干检测方法,光通信技术中的信号处理方法也起到重要作用。

信号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均衡器、前向误差纠正、调制格式转换和解调等。

均衡器是一种用于抵消光纤传输中引起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技术。

色散和非线性效应在光信号传输过程中会导致信号失真和时间扩展,降低传输质量。

均衡器通过引入对抗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信号,来恢复信号的完整性和质量。

在高速传输过程中,前向误差纠正技术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向误差纠正技术通过在发送端添加冗余的编码,以及在接收端通过解码恢复原始信息,从而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可以有效减少传输中的误码率。

此外,调制格式转换和解调也是光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

调制格式转换可以将光信号从一种调制格式转换为另一种调制格式,以适应不同的传输需求。

解调技术则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可理解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干检测载波恢复算法的概述摘要:随着互联网流量的日益增长,部署更高数据速率和大容量的光传输系统已成为势在必行。

然而,偏振模色散和信道内的非线性效应使信号质量明显变差,基于直接检测系统将不再满足高质量的接收性能要求。

前瞻性的研究进展明确指出,与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的结合将使相干检测技术更加具有吸引力。

在相干检测DSP算法中,载波恢复是必不可少的。

对调相信号,载波与本振间的频率和相位偏移会使信号产生较大的相位失真,为了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对载波频率偏移和相位偏移估计方法的研究与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偏振模色散;光传输;相干检测;DSP;载波恢复1、前言在当今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及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广泛应用,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可以实现全球无缝隙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并且与固定网络相互兼容,用终端设备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对新业务的需求的不断提升,更高速、更高质量和超大容量成为了通信领域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目前,电信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而光纤通信是电信中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之一。

在当前的通信网络构架中,光通信系统,特别是光纤通信系统在容量、速率和传输距离方面表现出强大的优势,使其逐渐占据了通信舞台的主角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相干系统曾经是重要的技术,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光放大器的出现,对相干系统的研究出现了停滞。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技术的发展和低成本器件的出现,使得相干接收技术的研究又开始火热起来,这主要是因为相干系统可在高数据速率条件下降低对接收机的要求以及相干接收所具有的一些独特优势。

在相干检测中对于瞬时相位信息的保留使得在电域中对色散进行自适应补偿成为可能。

此外,相干系统的有利之处还在于,光域的所有信息都可以在电域获得,因此,可以避免使用辅助的光调制与干涉方法进行检测,而在直接检测系统中必须使用这种方法,于是光域的复杂度就被转移到了电域。

正由于相干检测的各种优势,特别是具备补偿光传输中多种损伤的能力,相干光研究曾活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然后,由于缺乏相应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支持,该项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低谷期。

随着先进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微电子技术(特别是高速的模数转换技术[36]的发展,相干光数字接收机所赖以发展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它结合了相干光检测与DSP技术,将复杂的色散补偿[1]、偏振跟踪[2]、频率锁定等转移到电域中,以消除光信道和光学器件的非理想特性对信号的损伤,已经成为目前业界普遍承认的下一代传输网技术。

相干检测是一种全息检测技术,它可以允许信息被编码在光纤的所有自由度上,包括幅度、相位以及偏振。

因此,它可以提高信号功率以及系统的频谱效率。

对于相干检测后的信号,DSP算法可以对光纤信道的线性效应做到无损补偿,对调相信号,载波与本振间的频率和相位偏移会使信号产生较大的相位失真,频偏估计和相位恢复成为相干接收机中两个重要的功能模块。

载波恢复是通信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块[3-4]。

如果采用相干解调,那么在接收机部分就需要与发射端信号的同频同相的一个相干载波。

载波恢复的主要过程就是获取载波信息的过[5]。

在数字通信中,同步主要指的有两部分,除了载波同步外还有定时同步这个问题。

因为接收端的信号是一个信号码元的序列,在接收过程中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会发生变化,而在解调时需要知道每个码元的准确起止时刻。

如果通信是在发射和接收两点之间进行的,那么在经过了载波恢复,定时同步和帧同步之后,接收端不仅可以获得发射端信号的相干载波信息,并且两个通信端的时间统一问题也同时能得到解决[6],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端能够以较低的误码率解调出原始信息。

定时同步与载波恢复同步系统性能的降低会致使整个通信系统性能降低,在较严重的情况下有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所以说,在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的好坏是保证信息传输效果好坏的前提[7]。

所以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就要求同步系统能有更好的可靠性。

2、课题研究方向现状与发展趋势2.1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载波恢复技术已经被了广泛的研究了。

在第一代相干光通信里,由于制造工艺限制,商用激光器的线宽较大,同时还有本振与发射端激光器的频率差存在,故常常需要在接收端进行锁频和锁相来保证链路性能。

当时,通过采用窄带激光器和优化的锁相环(PLL),实现了4Gb/s的BPSK系统和310Mb/s的QPSK系统[8-9]。

其中最早的为1956年Costas发明的Costas环。

普罗基斯等人(proakis,etal)以及纳塔利和瓦尔贝塞(Natali&chie,1981)研究了一种面向判决相位估计的算法。

普赖斯在其早期也推动了面向对象估计的研究的发展[10]。

锁相环综合性的理论论述是首先出现在维特比(Viterb,1966)和加得纳(Gardner,1979)的著作中的。

锁相环(PLL)分为模拟锁相环和数字锁相环两种,分别是用模拟和数字两种方法实现的,林塞与切(Linsay&chie,1981)研究了数字PLL 的相关理论。

另外,弗兰克斯(Franks,1980)研究了描述载波相位的相关理论[11]。

在小信噪比的条件时Monenclaey &Joghe 提出了一种P 阶功率估计法则,后来人们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P 阶功率估计的改进算法[12]。

在载波同步中,主要的处理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插入导频法,其方法为在频域插入一个特殊的导频序列,这种方法通过提取插入的导频,可以把本地振荡器调整为与接收信号同频同相相干载波。

第二种方法就是从接收端的信号中直接估计出载波信息。

这种方法的优点为携带信息的信号包含了全部的发送功率。

在实际载波恢复的应用中第二种方法使用的更多。

如果发射端的信号是抑制载波信号,虽然信号中不包含有载波分量,但是可以通过对它进行非线性变换来提取出其中的载波信息。

相干检测通信系统接收机的特点是利用一个本振激光器(LO)与接收到的载波调制信号进行相干以获得基带信号。

理论上,要求本振激光器的振荡频率与信号载波的频率完全相同。

但实际上,光通信系统中激光器的振荡频率高达几百THz,在目前的光器件的工艺条件下,两个激光器的振荡频率与我们所预先设置的振荡频率都不可能完全吻合,即每个激光器都肯定有一定量的振荡频率偏移。

假设每个激光器的可能的振荡频偏的范围是[-X,+X]Hz,则两个激光器的相对频偏(载波频偏)的范围就可能为[-2X,+2X]Hz。

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离散数字基带信号的处理,去除载波频偏对调相系统中符号相位的影响.2.2发展趋势在不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并且色散和偏振模色散都已经完全补偿,载波恢复单元的输入信号可以表示为{},,a exp 2k k d k p k s k A j kT f n θθπ⎡⎤=++∆+⎣⎦其中,k A 是幅度信息,,d k θ是调制相位信息,对于QPSK 调制,k A =1,{},34,4,4,34d k θππππ∈--。

对于16QAM 调制,k A 有三种取值;,p k θ是激光器的相位噪声,与激光器的线宽有关;f ∆为本振激光器与发射端激光器的频率偏移,s T 为符号周期,k n 为加性噪声[13]。

相位噪声,p k θ满足维纳过程,可表示为,0kp k i i θυ==∑其中各个i υ是独立同分布的高斯随机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22()line s f T υσπ=∆∙。

这里line f ∆为发射激光器与本振激光器的线宽和,一般在MHz 量级或以下。

假设符号周期120s T GHz =,频率偏移f ∆为2G ,则可计算得一个周期内由f ∆引起的相位差为36°。

假设line f ∆为5M ,算得由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差约在4°以内。

因此,由频率偏移引起的相位变化比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要大得多。

同时考虑到频率差是一个恒定的值,其在相邻符号间引起的相位差是恒定的,而相位噪声是一个随机变化的值,故在载波恢复中,一般先进行频率估计,再进行相位估计。

载波恢复在通信系统中是一个重要模块[14-15],它的作用是通过一定的算法纠正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频偏和相偏,并实现稳定的锁定。

载波恢复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频偏估计和相位恢复。

频率估计的目的是借助DSP 算法来估计出频率偏移值,以实现收发端的频率同步[13]。

对于不同的频率格式,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频率估计算法,这是因为不同估计算法的普适性不同。

常用的频率估计算法,应用比较广泛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主要有共轭M 次方频偏估计算法[16]、基于预判决的频偏估计算法、四次方FFT 算法、基于相位的FFT 算法等。

其中前向四次方频偏估计算法简单且容易实现,因此比较常用,但该算法要采用M 次方来去除调制相位信息,故它只适用于MPSK 等等间距的星座图格式。

对于16QAM 等非等间距调制格式,4次方不能完全去除调制相位信息。

此外在取角度运算时会产生一定的相位模糊,因而限制了M 次方算法的频率估计范围;基于相位的FFT 算法可以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而且不需要采用复数乘法器来去除相位信息,同时还能借助FFT 来减小复杂度。

这种算法能适应于高阶调制格式[17-18]。

载波相位恢复算法的前提是载波频偏的影响已经基本被去除,所以应用在载波频偏估计模块之后。

目前,能够应用在相干光接收机中的前馈式全数字载波相位恢复(估计)算法[19-20],载波相位恢复算法主要有基于线性相位插值的的相位噪声估计、Viterbi一Viterbi相位估计算法、基于预判决的相位估计算法、基于Test Phase的盲相位搜索法等。

其中基于预判决的频偏估计算法是根据前一个输入符号的频偏估计,对当前符号做一个模拟的预判决,然后根据预判决的结果,计算出当前符号频偏估值,再通过环路滤波器抑制噪声的影响,并与前一个输入符号的频偏一起得到当前符号的最终频偏估计。

最后再从当前输入符号中减去频偏估值以去除频偏引起的相位分量。

此算法存在一个算法初始化的问题,在算法开始之前,需设置一个初始值,最先进入算法的符号从该值开始进行频偏的追踪。

可以对此进行改进来优化该算法。

对于Viterbi一Viterbi相位估计算法,简单易实现,但存在一个相位周跳现象,它适用适用于各阶调相系统的载波相位恢复,之后提到的算法里或多或少都会用到M次方算法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