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合集下载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数字助记] 用“三个一”巧记第二次工业革命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考点一
工业革命
考向1
考题 统计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的角度 考查 2013天津文综: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2013山东文综:以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沿革为例考查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2012山东文综: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2012安徽文综:工业革命的条件 2011新课标全国卷:工业革命的影响 2011江苏单科:工业革命的条件及影响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3.美术 (1)现实主义: ①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代表作:法国米勒的《拾穗者》 、俄国列宾的《伏尔加 河上的纤夫》 。 (2)印象画派: ①特点:将光和色作为研究重点,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 ②代表作:莫奈的《干草堆》 《鲁昂大教堂》 。
年份
பைடு நூலகம்
小麦
裸麦
大麦
燕麦
1660
1760
12.8
25.5
14.1
25.0
13.9
30.9
13.1
38.3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 年第 3 期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 ShanDongShengNingYangDiSiZhongXue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 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 属于哪个社会阶层? (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 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 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对当前我国农 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高考历史培优补差思维导图课件: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 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电器制造业
巩固知识 提升能力
辨析正误
小题快做
努力向前冲
杰里·本特利 (美国史学家)
在工业化时代,③职业道德内在化了,专业人员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我发展,他们热 衷于阅读,并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产业工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欧 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
问题 三位学者分别指出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帕尔默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梅雪芹指出,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化国家严重的环境问题。 杰里.本特利指出,工业革命提升了市民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 (或:工业化促进文体活动的广泛推广)

社会经济结构;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
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用数字法归 纳巧记第二 次工业革命
一个时代
两个中心
三个特点
四点成就
五个新兴的 行业
电气时代
美国 德国
科学与技术 电力的广泛
相结合
应用
几个国家同 时开始
部分国家交 叉进行
内燃机的创 制和使用
化学工业的 发展
电信事业的 进步
电力工业 石油工业 汽车工业 化学工业
垄断组织
垄断资本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漫画)
问题 垄断的实质是什么?漫画反映了美国政 治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参考答案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现象: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
两次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异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要标志 动力机器
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 广泛应用
蒸汽机
电动机、内燃机
科技结合程度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 科学和技术紧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5两次工业革命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5两次工业革命课件

【名师指津】 3.工业革命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1)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2)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为人口流动、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流通,提 供了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 (3)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等,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城市的 发展。
⑤社会关系:_工__业__资__产__阶__级__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⑥上层建筑: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_资__产__阶__级__统治。 ⑦经济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_自__由__贸__易__。 ⑧对外政策:加快了_殖__民__扩__张__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2)表现。 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_亚__非__拉__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 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易错提醒】正确区分世界市场的内涵 (1)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2)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 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3)影响。 ①生产力:生产力极大提高,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组织形式:_工__厂__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名师指津】 1.手工工场与工厂制度的异同点
方面 生产工具 生产规模
性质 生产方式
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较小
较大
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
分工合作
③国民经济结构:农业所占比重相对减少,_工__业__作用日益重要。 ④城市化进程:_城__市__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 程明显加快。
【名师指津】 4.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全球的侵略扩张逐步 实现的。 (1)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2)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殖民扩张的过程。

【史料及解析】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料及解析】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料及解析】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高一的新生学人民版历史时,一定先要让学生明确,历史不能死记,但是一定要记死,首先必须记死一定的基本知识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什么理解记忆都无从谈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其实是一个很漫长很漫长的过程,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才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不过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更大,因为他们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⑴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前提②圈地运动造就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⑤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原因⑵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1765—184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主要成就珍妮机(开始标志)、蒸汽机电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工技术发展、钢铁工业的进步象征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力的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出现的新交通工具火车、汽船飞机、汽车出现的新能源煤电力、石油出现的新工业部门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大企业(垄断组织)科研与技术革新关系未结合真正结合发生的国家从英国向欧美国家扩展多个国家同时并举⑶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2、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⑴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⑵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更多的原料、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对外侵略扩张。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欧美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第二次工业革 命,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新型交通 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 世界各地的联系。
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对外进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 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而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06
高考考点解析与答题技巧
重要考点解析
01 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影响及比较
0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影 响
03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04
全球化趋势下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一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及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 响。
02
理解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包括生产力提升 、生产方式变革、国际分工和贸易扩展等。
03
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工 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0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启 示。
历史背景概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 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01
对世界
02
对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世界 各地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推动了 世界历史的进程。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世界市场获得了大 量的原料、劳动力和销售市场,促进 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03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 家
一方面,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卷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遭受了残酷的剥 削和掠夺;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这些 国家的近代化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蒸汽时代”1、前提与条件⑴前提: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英国经济迅速发展。

⑵条件:①市场:殖民地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求技术创新(根本)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资本:殖民贸易和掠夺。

2、进程:⑴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地点:英国部门:棉纺织业———冶金—采煤①生产: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②动力: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③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⑵扩展:欧洲大陆和美国⑶完成:1840年前后,英法美相继完成。

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二、影响A、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⑴经济: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②生产组织形式:传统的手工工场被工厂所取代,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③经济结构: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④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⑤阶级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⑵政治: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⑶思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重商主义被自由放任政策所取代。

⑷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加快,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原因条件⑴经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⑵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⑶政治: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亚非拉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对世界的影响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3)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答辩问题及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答辩问题及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答辩问题及解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答辩问题及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发展》答辩问题及解析一、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考历史复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

高考历史复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

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过程(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②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4.影响(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①对内:为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②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工业革命
圈地运动 1 工业革命前英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2 对工业革命的反思 3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育体制的完善 4 经济发展改变人口分布 5
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6
综合7
1、18世纪,按规定,英国申请圈地者若得到本区土地持有者五分之四的当事人同意,即可提交议会批准.所谓五分之四的当事人同意,是以同意者的土地占该区土地面积或地价的五分之四为准.材料反映出英国圈地运动( )
A、直接导致工业革命开展
B、并未伴有生产关系变革
C、合法掠夺了部分人权益
D、阻碍国内消费市场扩大
解析:C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市场等条件,推动工业革命开展,但不能直接导致工业革命开展,故A项错误;圈地运动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改变了生产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以同意者的土地占该区土地面积或地价的五分之四为准”即以
大土地所有者的意志为准,通过合法手段掠夺了部分人的权益,故C 项正确;圈地运动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继而转化成产业工人,因而扩大了国内消费市场,故D项错误.
2、1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规定,不准在海岸线五英里范围内剪羊毛,为的是遏制原料输出.1721年的禁令规定,凡使用或展示任何进口棉布的一律课以高额罚款.材料所能说明的贸易保护( )
A、是英国始终严格执行的经济政策
B、有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C、解决了工业革命中原料不足的问题
D、是保护基础薄弱的民族产业
解析:B 材料反映了在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中英国都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遏制原料出口和限制进口,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原料和国内市场,B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实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A项错误,C项信息不全.D项材料仅体现棉布一项的进口限制,并不代表民族产业薄弱.
3、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你认为当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解析:B 1841年是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是多样化的,故A项错误;人们“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
大加赞赏”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空气污染,人们向往清新空气,故B项正确;C、D两项与题意不符.
4、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民主政治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
解析:B 材料体现了20世纪初,教育普及化,是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无法体现民主政治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故A项错误;教育普及化,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故B项正确;教育普及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利益,无法体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故C项错误;人文主义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但材料现象出现于20世纪,故D项错误.
5、( 2017·辽宁抚顺一模)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这一期间移民反映了( )
A、美国本土不受战争困扰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北美大陆政体优于欧洲
D、经济发展改变人口分布
解析:D 图中显示人口向美国迁移,1914年一战开始,不能作为1821~1920年欧洲人移民美国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法西斯大规
模迫害犹太人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故B项错误;19世纪末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美国政体并不优于欧洲,故C项错误;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和德国展开,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吸引欧洲移民,故D项正确.
6、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与会各国的妥协
C、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
解析:D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是18世纪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B项材料无体现,错误;“钟表制造业的发展”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C项错误;题干时间是1884年,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需要统一时间以促进更广泛紧密的交流,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8·河北唐山月考)阅读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中国和欧洲的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的份额
年份中国欧洲
1820 32、4% 26、6%
1890 13、2% 40、3%
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2)比较图二、三,提取两项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3)根据表格,分析中国、欧洲的生产总值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注意图中总体增长趋势、变化速度、重要拐点,如中国总体而言呈增长态势,康熙到嘉庆年间人口迅速膨胀;第二小问,根据设问提示,从衣食角度分别联系相关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从新旧航路的范围、中心进行比较;第二小问,从全
球史观来看世界联系的程度.第(3)问,首先依据表格数据比较得出变化趋向,分析变化原因,然后结合中国近代的相关史实与时代背景对这种变化作出进一步解释.
答案:(1)趋势:中国和欧洲的人口都呈增长趋势;中国从清朝前期开始,人口增长迅速;欧洲从16世纪开始,人口较快增长.
原因:衣:广泛植棉,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食: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提高,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
(2)信息:旧航路的主导国是中国,以亚洲为核心;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主导国是欧洲国家,以欧洲为中心;传统商路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新航路开辟后商贸往来扩展至全球.说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原因:中国在1820年以前农耕经济发达,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