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用法及举例
成语的用法和举例

成语用法示例:勾勒生活百态
成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汉语语言现象,具有固定的形式和含义。
成语的用法和举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法:
成语的用法主要表现在它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两个方面。
(1)语法功能:成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各种成分,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胸有成竹”可以作动词,“他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讲台”中,“胸有成竹”充当了动词;也可以作名词,“这次考试他胸有成竹”中,“胸有成竹”充当了名词。
(2)词汇意义:成语的意义通常由其构成词的意义组合而成,具有特定的含义。
例如,“半途而废”的意思是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放弃。
2.举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用法和举例:
(1)胸有成竹:意思是心中有谋划、计划好了的事情。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对事情非常有把握。
举例:他胸有成竹地表示,自己一定能够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2)半途而废:意思是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放弃。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举例: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从来不能坚持到底。
(3)全力以赴:意思是用全部的力量去做某事。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尽全力去做某事。
举例:在比赛的关键时刻,他全力以赴地冲刺,终于获得了冠军。
(4)一目了然:意思是看一眼就能明白。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看一眼就能明白的事情。
举例: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清晰易懂,一目了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用法和举例,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成语意思与用法

成语意思与用法成语是汉语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
这些成语往往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经常被用来描述人物、事物或情境。
掌握常用的成语,并了解其意思与用法,对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成语,以及它们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1. 一帆风顺:形容事情进展顺利,没有遇到困难。
例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公司的业务一帆风顺,利润连续增长。
2. 如鱼得水:比喻人处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感到非常舒适。
例句:她来到新公司之后,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
3. 走马观花:比喻匆匆忙忙地看一看,没有细细欣赏。
例句: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在旅行中走马观花,没有时间停下来深入了解每个地方。
4. 守株待兔:比喻一味地等待机会而不主动去争取。
例句:他总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偶然的机会发财,完全是在守株待兔。
5. 独木桥:比喻处境困难,任重而道远。
例句:我知道这个项目很有风险,是一座独木桥,但我愿意挑战它。
6.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不必要的事情,反而起到了负面的效果。
例句:他本来已经很完美了,可是他的建议反而画蛇添足,让整个计划变得混乱不堪。
7. 杯弓蛇影:比喻因为过分敏感而疑神疑鬼。
例句:他总是杯弓蛇影,对任何人的一举一动都感到不安。
8. 一叶知秋:比喻用细节就能推测出整体的情况。
例句:她的头发已经逐渐变灰,这让人一叶知秋地看出了她的年龄。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意思与用法。
通过学习和正确运用这些成语,我们可以使汉语表达更加生动有力,丰富自己的语言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使用成语,因此我们在使用成语时要结合具体语境,避免使用不当或不恰当的成语,以免误导或产生歧义。
成语活用的例子

成语活用的例子
成语活用的例子如下:
1. 不翼而飞:小偷在商店里偷走了珠宝,警察一到现场,发现珠宝已经不翼而飞。
2. 画蛇添足:本来这幅画已经非常完美了,但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艺术,画家在上面画蛇添足,反而毁了整个作品。
3. 铁石心肠:他对亲人的离世毫不动情,简直是铁石心肠。
4. 杀鸡取卵:这家公司只顾着追求眼前的利润,却忽视了长远发展,好像杀鸡取卵。
5. 韬光养晦:他从小就很低调,善于韬光养晦,不轻易展现自己的才能。
6. 运筹帷幄:他是团队的领导者,擅长运筹帷幄,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给出明确的指示。
7. 水落石出:经过调查,最终真相水落石出,原来小偷就是屋
主自己。
8. 过犹不及:他一向做事过于小心谨慎,有时候过犹不及,反而错失了一些机会。
9. 风雨同舟:困境时,大家要风雨同舟,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度过。
10. 胸有成竹:他在会议上表现得非常自信,因为他已经胸有成竹,对解决问题有清晰的思路。
高考专题知识积累:100个常用成语释义及例句

11.标新立异: 作出新奇、特殊的事,和别人不一样。 她为了表现自己,整天在装扮上~,浪 费了不少时间和金钱。
12.别出心裁: 表示新奇的、与众不同的手法。 李明设计的服装~,在本地服装界十分 突出,所以很受消费者欢迎。
13.宾至如归:
形容招待客人周到、殷勤,使客人感到 温暖。
这家酒店服务周到,让人有~之感。
58.高枕无忧: 形容无所顾虑。 敌军已经被彻底消灭了,我们总算可 以~了。
59.隔岸观火:
指对别人的危采取从旁观望的态度,而 不出手帮助 。
邻居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尽力相助,不 应~。
60.各有千秋:
指各有各的优点。
大宝会画画,小宝会弹琴,兄弟俩真可 说是~啊!
61.根深蒂固: 比喻基础稳固,难以动摇。 时代虽然进步了,但有些人的传统思想 仍然~,难以改变。
86.集思广益:
集中众人的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我们不妨坐下来一块讨论,~,也许很 快就能定出一个可行的计划。
87.家喻户晓: 比喻人人都知道。 《西游记》里的主要人物可说是~,连 三岁小孩都晓得。
88.假公济私: 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得私利。 林经理常常~,借招待客户的名义,请 自己的亲朋戚友大吃大喝。
83.挥金如土: 形容任意地、毫不吝惜地花钱。 你这种~的作风如果不改掉,再多的钱 也会花光的。
84.混水摸鱼: 比喻趁局面混乱时取得不正当的利益。 大减价期间,购物中心里人山人海,难 免会有人~,顺手牵羊。
85.鸡犬不宁:
形容喧哗吵杂得很厉害,就连鸡犬都得 不到安静。
老周一家六口成天吵架,闹得~,烦死 人了。
96.井井有条: 形容十分整洁和有条理。 玲姐把整个家料理得~,不愧是一个标 准的家庭主妇。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5篇)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5篇)第一篇: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成语的解释和用法天伦之乐【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津津有味【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锐不可当【解释】:锐:锐气;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忍俊不禁【解释】: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指忍不住要发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耿耿于怀【解释】:耿耿:有心事的样子。
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词性为贬义引人入胜【解释】:胜:胜境。
引人进入佳境。
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目不暇接【解释】: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自命不凡【解释】:自命:自认为;凡:平凡。
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语法】:偏正式;词性为贬义鳞次栉比【解释】:栉:梳篦的总称。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可歌可泣【解释】:泣:不出声地流泪。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叹为观止【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语法】:连动式:本身是一动宾式短语,可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注意点如果句子主语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观看的)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家喻户晓【解释】:喻:明白;晓:知道。
家家户户都知道。
形容人所共知。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娓娓动听【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如火如荼【解释】:荼:茅草的白花。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成语的意思和用法成语是我们汉语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成语能够增加文章的逻辑性、表达的准确性和吸引读者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1. 旗开得胜意思:战斗或竞争中,开场阶段就取得胜利。
用法:形容事情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例如:“他在比赛中旗开得胜,赢得了冠军。
”2. 一鸣惊人意思:形容某人在某个特定时刻或场合中突然展示出非凡的才能或成就。
用法:多用于赞美某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杰出表现。
例如:“他在音乐比赛中一鸣惊人,获得了最高分。
”3. 如火如荼意思:形容事物活跃、热烈的样子。
用法:形容某种活动处于高潮状态,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例如:“晚会上的气氛如火如荼,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
”4. 不可思议意思:难以想象,超出常理。
用法: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让人难以理解或解释。
例如:“那个魔术师的表演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5. 不畏艰难意思:不怕困难和挫折,敢于面对困境。
用法:形容一个人有坚韧的意志和勇气,不怕困难和挑战。
例如:“这个团队不畏艰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6. 见义勇为意思:看到正义的事情,勇于挺身而出去做。
用法:形容一个人看到不公正的事情时,敢于挺身而出,勇于维护正义。
例如:“他见义勇为,及时将小偷抓住。
”7. 明目张胆意思:公然、公开地做坏事。
用法:形容某人的行为明目张胆地违法或不道德。
例如:“他明目张胆地偷走了别人的钱包。
”8. 深思熟虑意思:经过深入思考,考虑得很周密。
用法:形容某人在做决定或作出行动之前,经过深入思考,考虑得非常周全。
例如:“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他总是会深思熟虑。
”9. 同甘共苦意思:共同分享困难和苦难。
用法:形容在困难和苦难时期,互相支持和帮助。
例如:“他们两个人同甘共苦,一起度过了艰难的时刻。
”10. 心灵手巧意思:指某人在做事情时又能够聪明灵活又能够做得很好。
用法:形容某人头脑灵活,动手操作技巧高超。
例如:“她心灵手巧,能够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

成语用法知识点总结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多为四字或者由四字组成,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
在汉语中,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章、演讲、对话等各种语境中,具有概括、形象和寓意深刻的特点。
了解和熟练运用成语,对于提高汉语表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常见的成语用法知识点。
一、用法:成语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成语可以用作句首、句中或句末的修饰语、主语、宾语、状语等。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用作句首修饰语: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这个例子中,成语“人生自古谁无死”起到句首的修饰作用,突出了死亡的普遍性和人们不灭的永恒。
2. 成语用作句中修饰语:例如:“爱屋及乌,他爱你就得爱你的家人。
”这个例子中,“爱屋及乌”用作句中的修饰语,表达了连带爱的意思。
3. 成语用作主语:例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这个例子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用作主语,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意义。
4. 成语用作宾语:例如:“不可多得的机会就在眼前,你要抓住它。
”这个例子中,“不可多得”用作宾语,强调了机会的珍贵和难得。
5. 成语用作状语:例如:“他成年累月地努力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例子中,“成年累月地”用作状语,修饰了“努力学习”的方式和持续的时间。
二、用法:成语的正反义有些成语有明确的正反义,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使用相关的成语进行表达。
下面举例说明:1. 相关成语的正反义使用:例如:“以德报怨”和“以怨报德”“以德报怨”表示用德行回报别人的怨恨;“以怨报德”表示以怨恩回报别人的恩情。
2. 成语正反义使用示例:例如:“有教无类”和“无眼无耳”“有教无类”表示无论身份和社会地位如何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无眼无耳”表示没有眼睛和耳朵,比喻没有眼界和耳闻。
三、用法:搭配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成语的搭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下面举例说明:1. 成语与名词的搭配:例如:“鸟语花香”和“韬光养晦”“鸟语花香”形容美好的环境和氛围;“韬光养晦”表示隐藏能力,等待时机。
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

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成语是汉语言文化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形式传递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成语,并附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爱屋及乌【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示例】他一直很喜欢小明,甚至爱屋及乌,对小明的家人也非常友好。
2、按部就班【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
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示例】学习应当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3、百发百中【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示例】他是个神枪手,射击几乎百发百中。
4、班门弄斧【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示例】我在您这位书法大师面前谈书法,真是班门弄斧。
5、半途而废【解释】废:停止。
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示例】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将一事无成。
6、包罗万象【解释】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
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示例】这套百科全书包罗万象,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
7、杯弓蛇影【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示例】他胆子很小,常常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8、背水一战【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示例】在这危急关头,他们决定背水一战,拼个鱼死网破。
9、本末倒置【解释】本:树根;末:树梢;置:放。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示例】做事情要分清主次,切不可本末倒置。
10、兵临城下【解释】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
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示例】在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守城将士们毫不畏惧。
11、不耻下问【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示例】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总是不耻下问,向身边的人请教问题。
12、不可救药【解释】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成语的用法及举例高考例题:(1992----2001年)1.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正例:象牙雕刻的人物花鸟,生动活泼,巧夺天工。
误例: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92年高考题)2.耳濡(rú)目染: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后,无形中受到影响。
正例:虽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92年高考题)误例:他常年生活在农村,耳濡目染了许多农村的风土人情,此后在讲起这些事来便滔滔不绝了。
(应为“耳闻目睹”)3.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娱乐场所或都市夜晚的繁华景象。
正例: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92年高考题)有些领导干部整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完全不把人民放在心上。
4.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物。
正例: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92年高考题)误例:当今环境污染极其严重,能沾得上“绿色”边的植物已是凤毛麟角。
5.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褒义词。
正例: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并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地经营的结果。
(93年高考题)误例:他嫉妒心极强,只要谁在某外方面超过了他,他便苦心孤诣地使用手段,直到把那个人搞垮为止。
6.差强(chāqiáng)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正例: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还差强人意。
误例:我本来就对那里不熟悉,你偏让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93年高考题)7.不刊之论:比喻不可改动的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正例: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93年高考题) 误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8.忍俊不禁(jīn):忍不住笑。
正例: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人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了。
(93年高考题)误例:这部喜剧片真是逗人,连一向不爱说笑的爸爸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了。
9.无所不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正例:这个人态度刁蛮,横行无忌,无所不为,老百姓恨之入骨。
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5年高考题)10.半斤八两: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正例:他们两个人的坏气在乡里是出了名的,说起使坏的道儿来,真是半斤八两。
误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95年高考题)1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正例: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每一次战争到来之时,这里都是首当其冲的地方。
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探寻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95年高考题)12.想入非非:思想进入一般人达不到的虚幻、玄妙的境界,也形容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正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图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误例:古代男女不平等,女子想读书也不可能,聪明勇敢的祝英台想入非非,女扮男装下了学堂。
(应为“异想天开”)13.莘莘学子:形容学子众多。
正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形势好转,莘莘学子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
误例: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个文弱的莘莘学子。
(97年高考题)14.不孚(fú)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为不能使人信服或满意。
其反义词是:深孚众望或不负众望。
正例:这次选举他本来是最有希望的,可是近来他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97年高考题)误例:这次参加全国数学奥赛的五名中学生不孚众望,拿到二个一等奖和三个二等奖,为我校争了光。
15.趋之若鹜: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贬义词。
正例:校园里有些学生留着长发,穿着奇异的服装,故作深沉,却说这才是艺术家的气质,竟迷惑了许多人,效仿者也趋之若鹜。
误例: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
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97年高考题)16.万人空巷:家家户户都从巷子里出来了,也不在家里,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正例:中国申奥成功,大振了我国的国威,人们更是激动不已,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简直是万人空巷。
误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都坐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97年高考题)17.望其项背:能够望到别人的脖颈和后背,表示能赶得上或比得上,用于否定式。
正例: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品格高尚,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误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的才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98年高考题)18.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词。
正例:为了坐上市长这个职位,他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处心积虑地整垮别人,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
误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的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98年高考题)19.火中取栗: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贬义词。
正例:二战前夕,英国暗中支持德国入侵苏联,妄图以此削弱苏联的势力,没想到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己的国家险遭灭亡,真可谓火中取栗。
误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火中取栗。
(98年高考题)20.拭目以待:表示急切盼望或等待事情的发生。
正例: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大型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98年高考题)误例:他刚睡醒,睡眼惺忪,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好拭目以待了。
21.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正例:五十年代,我国取得了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99年高考题)误例:为了能爬上这座小山,他殚精竭虑,想到了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可最后还是没能如愿。
22.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美。
正例:这几年,我们市的发展异常迅速,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美轮美奂。
误例:博物馆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99年高考题)23.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正例:他神通广大,权倾朝野,一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误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99年高考题)24.一劳永逸:辛劳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再不用费事了。
正例:解决问题要抓住根本和关键,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误例: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99年高考题)25.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
正例: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藏有各种书籍十二万多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真可谓汗牛充栋。
误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000年高考题)26.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正例:这首诗虽只寥寥二十字,但将自己的见解,对革命政府的态度,对革命者的情怀,却已经写得淋漓尽致。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2000年高考题)27.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正例:经过大家的耐心说服教育,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罪过,决心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误例: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年高考题)28.左右逢源:比喻做事情得心应手,也比喻办事圆滑。
正例: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先把可能发生的事情想到,并想好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误例: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2000年高考题)29.安步当车:慢慢地行走,就当是坐车。
正例:反正路也不远,我们还是安步当车吧。
误例:当时暴雨如注,泥泞满路,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2001年高考题)30.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的傲慢神气。
正例: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2001年高考题)误例:他说话时,总是故意拿出一副凌驾于人的腔调,颐指气使,让人无法忍受。
31.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很多,来往不绝,非常热闹。
正例:春节,首都王府井大街,车水马龙,热闹繁忙,商店披着节日的盛装,人们满面春风地南来北往。
误例: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2001年高考题)32.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感到非常光荣。
正例:刘老,您屈驾光临,使寒舍蓬荜生辉,倍感荣耀。
误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
建议挂上幅油画,一定会使您的居室蓬荜生辉。
(2001年高考题)试卷中常见的成语举例:A1.暗渡陈仓: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的战略;也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
正例:陈水扁上台后采取两面手法,争取时间与空间,伺机逐步走向台独,此次加注之举,由过去的暗渡陈仓,发展到现在的明目张胆。
误例:大家都以为犯罪分子会在夜间出现,结果犯罪分子却暗渡陈仓,竟然在大白天出现在公安干警的视线里。
2.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愿轻易迁居他乡。
正例:三峡库区人民虽安土重迁,但为了支援三峡工程建设,人们毫无怨言地放弃小家,离开生活多年的故土。
误例:在西南,有些少数民族对当地的住房十分安土重迁,而对新式的洋楼却不屑一顾。
B1.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正例:一想到我们的祖辈父辈筚路蓝缕而开创了新时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呢?误例:才干须靠学习来获得,年轻时不去努力,只图享乐,那么到老的时候也只能筚路蓝缕,过着清苦的生活。
2.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新的格局。
正例:宋词初期是柔弱的,婉约的,而苏轼则别开生面,扩大了词的表现内容,而形成了独立的一派。
误例:这里的建筑与其他地区相比风格迥异,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应为“别具一格”) 3.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出感情,形容态度镇定。
正例:面对歹徒的威严相逼,他仍然不动声色,与歹徒展开了心理战。
误例:他的基础好,不管环境多么嘈杂,仍不动声色地埋头读书,故而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4.不苟言笑:不随便(轻易)说笑。
正例:听说我校运动队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消息,一向不苟言笑的刘校长也显得异常兴奋,在操场上手舞足蹈地同老师们谈着,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