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纲要教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和阶级状况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点教学时间:2学时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衰落的表现:1、政治上的黑暗腐败2、经济上落后3、军事上军备废弛,国防力量虚弱4、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5、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反抗不断。
(三)鸦片战争前的西方1、一批欲称霸世界的西方列强的出现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1)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A、英国率先确立资产阶级专政B、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C、英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军(海上霸权)D、19世纪初,号称“日不落帝国”(2)法国是当时仅次于英国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3)沙皇俄国有“欧洲宪兵”之称。
(4)美国是资本主义的后起之秀。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鸦片战争前夕,世界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
资本主义愈发展,其内部的原料、市场就越不能满足需要,就需要向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因此,马克思说:“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生存的原则”,“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中,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经济技术落后、国力衰微、国防空虚而又地大物博的中国便成为他们侵略的对象。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争起因: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80年

教学要点与难点:
(一)怎样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二)为何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旳开端 ? (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旳性质、主要 矛盾、面临旳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讲授要点
一、鸦片战争前旳 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旳入 侵和近代中国旳半 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旳主 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旳原因
(1)中国封建社会旳经济构造
• 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 土地全部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 济是中国封建社会旳基本生产构 造,有利于社会旳发展与稳定, 但同步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旳 发展,对新旳生产方式有较强旳 排斥力;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 结合在一起,经常从事地租剥削、 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预示新旳 生产关系兴起发展之不易。
中国资产阶级旳特点
• (1)官僚资产阶级具有浓厚旳封建性和买办性; (2)小资产阶级经济地位不稳定,经常在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之间摇晃不定 (3)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种带有浓厚两重性旳阶级: A 革命性 它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旳压 迫,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束缚旳革命要 求; B 软弱性 它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着千 丝万缕旳联络,本身旳力量又很单薄,因而缺乏反侵略和 反封建旳坚决性。这种两重性对后来旳革命运动产生了直 接旳影响。
(一)中国灿烂旳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旳由昌盛到衰落 (三)世界资本主义旳发展与扩张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旳起点 (二)中国社会旳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旳变动
(一)两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一、鸦片战争前 旳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旳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明与
03上篇综述

都江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秦朝 就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 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它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 关,全长约6700公里, 它雄伟壮观,绵延万里, 横亘在崇山峻岭之间,是 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我们的祖先最早跨进了阶级社会的大门
(四千多年前)
这比古希腊和古罗马 早1000多年进入“文 明时代”;这与当今 世界俄美两大国比较: 俄罗斯比中国的形成 晚了2900多年;美国 比中国的形成晚了 3800多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中 国 是 世 界 上 最 早 进 入 封 建 社 会 的 国 家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 到公元1500年止,在世界上重要的科 学成就和重大发现共298项,其中中 国占173项,占58%。 •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在3世纪 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 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
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及思想:
黄宗羲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否定“为君”、 “为一姓”,力主“为天下”、“为万民”,同时反对抑商 而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将研究“国家治 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作为治学的基本取向。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签订《南京条约》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判断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T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 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 T )若是主要就是错的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 T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 T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 T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F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T)9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T不是反帝和反封建10.太平天国是古代农民运动的最高峰T1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T12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是核心.(F)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第一章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日军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后两者《北京条约》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2018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嘉庆年间的林清攻打紫禁城
这次起义,因为林清攻入紫禁城,震撼极大。 嘉庆帝承认,此乃“汉、唐、宋、明之所未有”。 “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பைடு நூலகம்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正当中国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从 17 世纪到 19 世纪上半叶,英、法、美等国都先后成为资 本主义国家。 鸦片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清朝封建统治面临 严重危机的时刻,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工业 革命后在全球进行对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 结果。
清末鸦片馆中吸食鸦片的国人
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正义的禁烟斗争
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犹若泄泄 视之,是使数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 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虎门硝烟
(1839年6月3日—25日)
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正义的禁烟斗争 ⑶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已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 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 期,综合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 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用 人不当等,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正义的禁烟斗争 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蓄谋已久;
◆为扭转贸易逆差,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李燕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理解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原因。
2.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本质与特征,明确资本带来文明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3.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明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征,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
4.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理清1840-191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和历史主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给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折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2、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难点: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刻认识并正确判断社会性质对于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意义。
2、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两个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讲授讨论结合。
计划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内容及其过程:课程导入——框架介绍和问题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掀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悲惨耻辱史的序幕,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抗争,经历一代又一代无数志士仁人的探索和流血牺牲,推动中国缓慢进步。
教材综述是从指导思想、理论原则方面提供认识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第二、第三章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各阶级、各阶层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砥砺奋进不屈不挠的斗争史,条分缕析地讲述了隐藏在丰富、具体和感性的历史背后的理论逻辑。
综述高度概括,理论抽象性比较强,但是若深入研讨,系统掌握,则对学习内容的具体展开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功效,也有利于批判近些年来一些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到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到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战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 任务是: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首先,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的。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 压迫、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就必须进行民族 和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 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 性。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 妥协的一面。
工人阶级 第一批诞生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 主义在华企业中 第二批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 的军用和民用企业中 第三批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中国民 族资本企业中
因为东西方的远洋航行有着不同的内涵, 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郑和下西洋之所以没有地理大发现那样 的深远影响,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构密 切相关。
首先,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 小农经济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郑和的 远航没有内在的经济动力。 其次,君主专制制度使郑和这支“皇家舰队”其实 也是皇权的宣传队,他们到处粘贴的标语是“普天 之下,莫非王土”。 再次,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对“利”的蔑 视,使郑和的船队并非一支贸易船队,而是一支扬 我“皇威”,显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船队。 第四,突出父权、夫权、君权的宗法家长制在维护 社会稳定的同时,也显示出强烈的保守色彩,使郑 和们没有了再次远航的强劲动力。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指的是,由 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主权遭到了破 坏,丧失了原来独立的地位,但还有一定 的主权,因而被称为半殖民地。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的半封建社会,是就社会经济形态而 言,指的是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 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称为“半封 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主要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上篇 综述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要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 古代文明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中国的封建 势力日益衰败并同 外国侵略势力相勾 结,成为资本 帝国主义压迫、奴 役中国人民的社会 基础和统治支柱。
上篇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中国自然经济的 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 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 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 地区内保持着,成为 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 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ale Waihona Puke 上篇 综述思考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与世界 的比较,分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要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么什是因原的超入 国英超出国中:考思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
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
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
杆。”
——马克思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 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 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明 ,”“在 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 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
上篇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 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 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 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 - 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场市国中开打来 片鸦选何为国英:考思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英国对华贸易逆差与鸦片走私
茶丝 药
中
英
出入超 呢绒 鸦片 棉布
入出超
英国用鸦片贸易抵偿正常贸易逆差(单位:两)
年代
1780—1784
正常贸易逆差
781415
鸦片贸易额
145443
差额
- 635972
1830—1834
2615263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完全独立的国家
半殖民地
拥有完全的主权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保 和民族的政府 留了形式上的王朝政府
完全的殖民地
没有主权也没有 自己民族的政府
完全的封建社会
半封建社会
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生产关系和自 殖民经济、民族资本主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义经济、封建经济并存
资本主义经济是 社会经济的主体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思考
如何理解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这一概念?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不但逐 步操纵了中国的财 政和经济命脉,而 且逐步控制了中国 的政治,日益成为 支配中国的决定性 力量。
视频:中华文明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中国封建社会 的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结构的基 本特征
古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完整( 领 土完整)、独立( 主权独立)、 纯粹( 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的封建社会。它有如下特征:
(1)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与文化专制主义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评说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 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缓, 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 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 危机。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政治
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无几。银原之中之后饷趋充之年以避可十福数无且则祸,,因兵之之视岂泄敌泄御犹以若可 ,严从当以法死,巨生甚家害为国则利,下苟天于毒流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上篇 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上篇 综述
视频:鸦片战争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思考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起点?
经济 外交 文化 国防
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文化专制,控制思想 国防废驰,军队腐朽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政治 经济 外交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工商业发达
殖民扩张
文化
文艺复兴 ? 启蒙运动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上篇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 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 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 ,以 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 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 , 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 展极不平衡。后来帝国主义国 家还分别支持不的政治势力以 分裂中国 ,使中国处于不统一 状态。
九
○ 四 五 九○ 四五 八九
年
年 年 年 年年 年年 年年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鸦片危害与清政府禁烟
白银外流
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加剧了清政府的吏治腐败
削弱军队战斗力
银荒
严重危害 清朝统治
兵弱
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和灵魂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林则徐
4165274
+1550011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上以元银亿四三约大流 外银白国中:年 前争战片鸦
英国向中国输入 鸦片数量激增表
40200箱 35445箱
20331箱
40
12576箱
7889箱 4000多箱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七
八 八 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九
二 二 二 二三 三三 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