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修订版)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7次授课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第13、14、15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2015.3(第7次授课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第13、14、15课)
P190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
3.做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二、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个性自由
1.个性自由不是无拘无束
2.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
3.在职业活动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课堂小结>
1.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习题册)
提问2: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点对不对?
P169
对,说明理由。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1.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阅读P175图示
谈谈怎样处理义利关系,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一、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1.人生价值不在自己活得多少
2.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3.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理想之中
提问5:什么是意志?
参考答案:
P149意志——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和自决能力。
2.理想、信念与意志的关系
理想是信念的依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坚强的意志是实现理想所必须的主观条件。
3.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
提问6:什么是责任?
提问2:成功者与平庸者最大区别是什么?
P127参考答案:最大区别之一就是有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提问3:什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P12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人的本质属性与利己利他

人的本质属性与利己利他

“狼孩”的事例说明了什么?给
我们什么启示?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 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 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狼孩”的事例启示我们:儿童 时期的教育在人类身心发育过程中 起关键作用
航天英雄及无数航天人发扬航天精神取 得成功的事实说明了什么?
杨利伟:“我们从太空归来面对
3.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这是 因为 ①人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
②人的自然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 条件
③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 质 ④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④
4.1912年,豪华 客轮“泰坦尼克”号在首次航行 中便撞上了冰山,沉没在冰海中。1503人遇难, 704人获救。“泰坦尼克”号游轮沉没之前,船员 和乘客都临危不惧,次序井然,根据船长的指示把 妇女和儿童送上救生艇。这说明 ①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不仅要依赖物质条件,而且要 依赖人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的鲜花和掌声不是属于个人是 提示: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中 属于所有航天人属于整个中华民 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 族!” 协作,靠的是无数科研人员、保障人员、火 箭、飞船的研制者、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 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 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的助推神舟飞天 的强大力量!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人具有自然属性(小结)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
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2、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 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3、人与动物一样,也有食欲、 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人具有社会性(小结)
1.人是社会的产物
2.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3.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ppt课件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ppt课件

到的好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
益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是保
障,精神利益是导向。
ppt课件
2
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向前路过他面前的每 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 这个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
斯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 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 经认识到了自己与动物, 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ppt课件ຫໍສະໝຸດ 10• 分析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说明个人行为与社 会紧密相连。
(1)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ppt课件
11
人与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 发展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 成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全体 成员努力的结果。但是,个人与社会相比较, 社会起着根本决定的作用。
16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P 169
个人正当利益: 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通过诚实 劳动或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求的用以满足个人 正常生活和有效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应得利益。
不能将个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私的本质是损
人利己,如果是争取合理地正当的个人利益,非但不是自
私,还要受法律保护。
P 165
4
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你每天是否喝水、吃菜、吃肉?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ppt课件
5
(1)人的自然属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 开自然界;
(2)人的自然属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 自然规律的制约;
(3)人的自然属性之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求生 欲等自然欲求。

第一课时-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第一课时-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第十二周教案(11月14日—11月18日)
第一课时 时间: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班级:职三(1)(3)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 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 、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 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运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新课(5分钟)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三、小结(5分钟) 四、课堂练习(5分钟) 五、作业布置
为什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为黄金一代的航天员, 能够上天、为祖国争光? “神七”发射成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能够在太空按 照既定计划自由翱翔,除了一定的个人条件外,还需要哪些 社会条件?
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社 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的政治制度、社 会的科学文化发展程度和传统文化等条件,都对人的活动 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告诉我们:我们个人要想成才,必须 具备成才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 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便 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2000年1月11日,徐州大黄山煤矿发生 漏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在生死 关头,被困矿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递 盛水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没有 为水而争斗。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

《哲学与人生》第十三课

第十三课《人的实质与利己利他》教课设计一、说教材《人的实质与利己利他》是高等教育第一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题。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联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看法来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五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以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看法为指导,创建人生价值” 。

《人的实质与利己利他》这节课重视点是“怎样运用人的实质拥有社会历史性的看法和方法,正确办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 。

所以,本节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据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此后的成长发展确立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解说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单薄。

他们的年纪多集中在 14--16 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分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考虑,可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关于怎样正确办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还需要教师进行踊跃的引导。

三、说教课目的1 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实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育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办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3 感情目标:培育学生掌握人的实质,踊跃融入社会。

正确办理人生中碰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课要点1社会性是人的实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办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五、教课难点1怎样对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六、教法学法多媒体课件教课手段解说法、议论法、案例剖析法七、课时安排本节课一共有 2 个学时八、教课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8 分钟1.运用多媒体展现资料《救人也要讲“价格”吗?》2.提出问题:”同学们,救人者的要求合理吗?这类利该不应追求?在道义和利益眼前,我们该怎么选择?”3.让学生剖析议论,指引学生总结什么是正确的利益观。

13.2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精品

13.2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精品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第二课时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1.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板书设计导入新课:游戏“闪光的彩球”,通过游戏让同学们理解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一轮游戏规则: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参加游戏。

各组的代表手持彩球的末 端,当老师喊“开始”后,各位选手同时把彩球从瓶中拉出,第一位拉出 彩球的选手为胜。

获胜的选手所代表的小组加分。

第二轮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选出5名队员参加游戏。

5名队员在4秒钟内 把彩球全部从瓶中拉出的小组为胜。

获胜的小组加分。

学习新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告诉我们:我们个人要想成才,必须具备成才的个人条 件和社会条件,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 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以便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分清什么是 公与私、义与利,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讲的主要内 容。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课件显示) 1 .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课件显示)孙茂辉的事迹(略,课件显示)。

在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孙茂辉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用生命诠释了 当代青年人的义利观。

结合孙茂辉的感人事迹,谈谈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 你会做出何种选择?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人在社会活动中会遇到义与利的考验,人生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公与私 的冲突,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

面对义与利、公与私的矛盾 时,一方面,要正视个人的合法利益,满足个人正当合理的要求,调动每 个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公与私利益关系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处理好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将国家利 益、人民利益作为价值选择的出发点。

(课件显示)在实际生活当中,片面强调“义”或“利”和片面的强调“公”或“私” 都是错误的。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课前学习书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课前学习书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
1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2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二、看一看 思一思
请同学们观看《琅琊榜》第45集视频后,以寝室为单位思考讨论第45集中副将聂锋为何会被人误解为“野兽”。
三、想一想 比一比
1.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案列PK,通过网络搜索还有哪些类似的案列或者事件。比如《鲁滨孙漂流记》
2.互相谈一谈这些案列给自己的心理体会感悟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课前学习书
教学内容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教学班级
146503班
课时
2课时
授课教师
胡颖
一、课程导学
通过第十三课 《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理解和掌握人的本质属性,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1.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是 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生理机 能和生理需求
狼孩的故事
鲁查努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在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护 林员发现了一个吃狼奶 长大的女孩劳拉。这个8 岁女孩用四肢爬行,用 狼的语言在狼群里尽情 “交谈”。小劳拉后来 被送到美国心理改造中 心。经过18个年头的艰 苦学习,劳拉才逐渐恢 得人性,最终还上了大 学。
结合这个案例,思考:怎样正确对待公与 私二者的关系?
30
2020/11/16
0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要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公与私的关系 (1)所谓公,就是社会或社会利益;所谓私, 就是个人或个人利益 (2)公与私是对立统一的。①其对立表现在, 它反映了不同利益对象及其要求。②其统一表 现在,对全局而言为私的利益,在一个局部就 是公共利益;对局部而言为公的利益,在全局 就是为私的利益
则能从事生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B. 人是社会的产物
C.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0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B 6.利己主义最大的弱点是必将导致()
A.强权即公理
B.不同主体间利益的冲突
C.道德建设机制的混乱
D.伦理、规则的不确定性
7.李大钊说:”真正合理的个人主义,没有不顾社会秩序的;真正合理的社会
01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利益 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
上得到的好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 益和精神利益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利益是基 础,政治利益是保障,精神利益是导向。
0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更是社会劳 动的产物 即人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 属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
有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 个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 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呢?” 盲 人说:“我提灯笼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 让别人看到我、不会碰到我。”为别人照 路,也照亮自己。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助别 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仅仅是 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为黄金一代的航天员 “神七”发射成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能 够在太空按照既定计划自由翱翔,为祖国争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总体要求是
第一,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上是统一的, 两者相辅相成、辩证发展。 第二,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情况下, 个人要顾全大局,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时为 了集体利益、他人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 第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强调集 体必须尽力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得到满足,促进个人价值 的实现,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假如你是面试官你会录用小李吗?为什么?
一、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1. 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 上得到的好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 和精神利益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利益是基础, 政治利益是保障,精神利益是导向。
利益
人不能不利己,但不能 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那么 人与动物有哪些联系与区
别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
回答的问题。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一、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小李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刚从一家软件公 司离职,来到另一家公司面试。他非常想得 到这份工作,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对面试 官的提问对答如流。他看出面试官对他的表 现非常满意,但他知道这个职位有很多人在 争取。为了坚定面试官对自己的意向,他提 出可以拿出自己在原公司时开发的应用程序, 相信对新的公司会有价值。
2006年4月20日20时40分, 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 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 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 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 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 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功夫,皆大有收获。 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 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 是都到附近去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 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不同。其中一人孤僻 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 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 “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 的决窍钓到鱼,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双方一拍即 合。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个人正当利益: 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通过诚实劳 动或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求的用以满足个人 正常生活和有效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应得利益。
不能将个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私的本质是损 人利己,如果是争取合理地正当的个人利益,非但不是自 私,还要受法律保护。 因为,个人对正当利益的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正是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才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 进步。同时,个人利益得到保障和满足时,也就为个人更 好地利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反对损人利己。
孙茂珲是一名消防队员,他爱自 拍、会滑板,他工作努力,参军三 年五次立功受奖。 2012 年 2 月 1 日, 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电子企业突发大 火,作为搜救组成员之一的孙茂珲, 头戴面罩、身背氧气钢瓶,和战友 一起迅速展开了搜救工作;经过两 轮搜救,130多名被困员工被成功营 救。当得知还可能有遗漏的需要救 助的人后,孙茂珲请求再次进入火 灾现场:“队长,让我和浩君再进 去看看吧,我们熟悉里面的情况!” 就这样,孙茂珲和王浩君第三次探 入火海深度搜救,不幸牺牲。
导入新课:
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前路过他面前的每 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 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
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
这个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 司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 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
经认识到了自己与动物,
•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人的社会属性之一:人是社会的人。 (2)人的社会属性之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 社会性。 (3)人的社会属性之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 性。
理论运用
2000年1月11日,江苏徐州大黄山煤矿发 生漏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在生死 关头,被困矿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递盛 水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没有为水 而争斗。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链相 接关
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 寓言故事:有位捕鸟师在湖泽上张开了罗网,撒下了 食饵。不一会儿,成群的鸟雀飞来。鸟师一拉网,所有的 鸟儿都网在了网内。这时有一只大鸟撑开翅膀,所有的鸟 雀都奋力齐飞,便带着网一起飞上了天空。鸟师抬着头, 紧追着鸟网。有人对他说:“鸟在天上飞,你凭着两条腿, 怎么能追得上啊?”鸟师答道:“日暮时分,这些鸟儿都 要各自回窠,方向一乱,鸟网就一定会掉下来。”说罢, 他仍紧追不舍。太阳下山了,网中之鸟有的要飞归树林, 有的想回到山崖,有的往东,有的朝西,翻飞争竞,闹成 一团,不一会会,整个鸟网当空落下。鸟师连忙上去,所 有这些鸟儿都被捕获。 •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人与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P167
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 发展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 成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全体 成员努力的结果。但是,个人与社会相比较, 社会起着根本决定的作用。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 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P 167
3. 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1992年,我国开始了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 工作。选拔具有大本以上学历、身高1.7米左右、 体重约65公斤、年龄35岁以下、1000小时的经 历,除这些以外,还要具备思想作风好、政治 素质强、心理稳定临危不乱等品质。经过一系 列严格筛选,最终确定14人为中国第一批航天 员。之后这14人接受了基础理论训练、专业技 能训练、飞行程序和任务训练等各项训练。
案例一:丛飞的感人事迹
丛飞是深圳著名男歌手。在 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 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收 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 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贵 州、湖南、四川等贫困山区 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 捐物共计300多万元,被评 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 中国人物之一。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 授钓术, 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 ,把所有 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箩鱼, 还认识了—大群新朋友, 同时,左一声“老师”, 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另一方面,同来的另 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 当大家圈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 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 同伴的多。 • 启示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 助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这么美好的事情,有谁 不愿意干呢?
2.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佛教创始人释迦牟 尼这样问弟子。孤零零的一滴水,论份量只能以 毫克计,体积也微乎其微,风能吹干它,阳光能 晒干它,其寿命能有几何?弟子回答不出来。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个人和集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依赖于集体;另一方面,个人 也作用于集体。个人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相 互作用的。
人生的利益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事实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利益的实 现都离不开他人,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 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割裂的观点是不 正确的。一个人要想得到发展,就要为 他人和社会做贡献、谋福利。
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每天都需要要喝水、吃 饭,需要阳光、空气
•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 自然界。
东方之星 2015.6.1
1. 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义 , 所谓义,是指道德准则或道义要求,亦指道义
所要维护的公共利益。
利,所谓利,一般指物质利益或物质功利,其中
包括公利和私利,但更多情况下指私利。
人在社会活动中会遇到义与利的考验,人 生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公与私的冲突,即集 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面对义与利、 公与私的矛盾时。一方面,要正视个人的合法 利益,满足个人正当合理的要求,调动每个人 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公与私利益关系发生 矛盾的时候,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不 能只顾个人利益,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将国 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价值选择的出发点。
• 社会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 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这主要在于以下两 个方面:第一,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 特殊本质,即人作为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都 具有自然性,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离不开自然 界;人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和制约;都具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但是人还有社会性,而且社会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动物不具有。第二,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进行自然性活动的过程中, 渗透着社会性,受社会性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 色彩,例如,人与动物都具有食欲,但动物的食欲 仅仅是本能的反应,是一种生存,是一种条件反射, 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人的饮食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 要,一种自然属性,同时它还有保持健康,发展体 力、智力的需要,并且有社会交往、联络感情的需 要,所以自然性受社会性制约。
7
与其他 生命一样 , 人类也有 生老病死, 人总要受 自然规律 的制约。 总结: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 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与其他动物的相似 或相通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