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振动异常的原因有哪些
电机振动异常的识别与诊断

④轴向振动很小或正常。
③轴心线既相交又偏心的不对中:
在实际安装中,以上两种不对中情况往往同时存在,特征如下:
1)、径向振动出现1倍频,2倍频振动2倍频成份大。
2)、轴向振动出现1倍频,2倍频,3倍频,转子轴向振动幅值为径向振动的50%以上。
电机定子中心与转子轴心不重合时,定、转子之间气隙将会出现偏心现象,偏心固定在一个位置上,在一般情况下,气隙偏心误差不超过气隙平均值的上下10%是允许的,过大的偏心值产生很大的单边磁拉力。
气隙静态偏心产生的原因:
①电磁振动频率是电源频率的2倍 F=2f。
电机振动异常的识别与诊断
1、三相交流电机定子异常产生的电磁振动。
三相交流电机在正常运转时,机座上受到一个频率为电网频率2倍的旋转力波的作用,而可能产生振动,振动大小与旋转力波的大小和机座的刚度直接有关。
定子电磁振动异常的原因:
5、转子不平衡产生的机械振动;
转子不平衡的原因
①电机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匀,产生重心位移,与转子中心不同心。
②转子零部件脱落和移位,绝缘收缩造成绕组移位、松动。
③联轴器不平衡,冷却风扇不平衡,皮带轮不平衡。
①定子三相磁场不对称,如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因接触不良和断线造成单相运行,定子绕组三相不对称等原因,都会造成定子磁场不对称,而产生异常振动。
②定子铁心和定子线圈松动将使定子电磁振动和电磁噪声加大。
③电磁底脚线条松动,相当于机座刚度降低使定子振动增加。
7、滑动轴承由于油膜振荡产生振动
油膜振荡产生的原因:
油膜振荡产生的原因和油膜涡动的原因相同,也是油膜动压不稳造成的。
伺服电机振动大的原因

伺服电机振动大的原因
伺服电机振动大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动力系统不平衡:如果电机转子上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或者动力系统的组件安装不正确,就可能导致电机振动增加。
2. 机械松动:如果电机的部件如风扇、轴承、联轴器等松动,会引起振动。
3. 控制系统问题:如果控制器设置不当,或者反馈系统存在问题,可能会导致电机出现振动。
4. 电源质量不稳定:如电源电压波动、电源线路噪声等,都可能影响电机的稳定运行,导致振动增加。
5. 负载失衡:如果所驱动的负载不平衡,或者负载的惯性矩大于电机的能力,可能会导致电机振动增加。
6. 机械系统谐振:如果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与电机工作频率或谐波频率匹配,就可能出现谐振现象,引起振动增加。
为了解决电机振动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
1. 动力系统平衡调整:检查并调整电机转子的平衡,以确保质量均匀分布并减少振动。
2. 机械紧固:检查电机的各个部件,确保它们都牢固固定,松
动的部件要进行紧固。
3. 控制器调整:检查控制器设置,确保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适当调整控制参数以减小振动。
4. 电源稳定性改善:通过使用稳定的电源,或者对电源进行滤波和稳压处理,来改善电源质量。
5. 负载均衡:确保驱动的负载平衡,并减小负载的惯性矩,以减少电机振动。
6. 抑制谐振:通过加装阻尼器、改变机械系统结构等方法,来减少机械系统的谐振现象。
电动机振动故障及检修总结

电动机振动故障及检修总结电动机振动故障及检修总结电动机的振动故障及检修在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振动式衡量设备装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当机械内部发生异常时,设备就会出现振动加剧现象。
振动诊断就是以系统在某种激励下的振动响应作为诊断信息的来源,通过对所测得的振动参量(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各种处理,借助一定的识别策略,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作出判断,进而对于有故障的设备给出故障部位、故障程度以及故障原因等方面的信息。
由于振动诊断具有诊断结果准确可靠,便于实时诊断等诸多优点,因而它成为应用最为广泛、最普遍的诊断技术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振动信号采集、传输以及分析仪器技术性能的提高,更进一步地促进了振动诊断技术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电动机振动的危害电动机产生振动,会使绕组绝缘和轴承寿命缩短。
振动力促使绝缘缝隙扩大、外界粉尘和水份侵入其中,造成绝缘电阻降低和泄露电流增大,甚至形成绝缘击穿等故障。
另外,电动机产生振动,又会使冷却管振裂,焊接点振开;同时会造成负载机械的损伤,降低工件精度;会造成所有遭到振动的机械部分的疲劳,会使地脚螺栓松动或断掉,最后电动机将产生很大噪声。
2、振动原因电动机的振动原因大致分为:①电磁原因;②机械原因;③机电混合原因。
①电磁原因1)电源方面:电压不平衡,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转(比如熔丝烧断一根)/2)定子方面:定子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单边磁拉力,绕组故障(断线、对地短路、击穿),三相电流不平衡,三相阻抗不平衡,绕组接线有误。
3)转子方面:转子铁芯变椭圆、偏心、松动、鼠笼缺陷(如缩孔、断笼)等。
②机械原因1)电动机本身方面:①机械不平衡,转轴弯曲,滑环变形;②气隙不均;③定转子铁芯磁中心不一致;④轴承故障(如磨损超限、变形、配合精度不够);⑤机械结构强度不够;⑥基础安装不良,强度不够,共振,地脚螺丝松动等。
2)与联轴器配合方面:①连接不良,定中心不准;②联轴器不平衡,负载机械不平衡,系统共振等。
电机振动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电机振动故障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张凯锋摘要:电机振动故障的出现不但会对其自身的结构和构件造成损坏,同时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因此对电机振动故障的原因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基于此,本文对电机振动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机运行;振动故障;原因分析;解决对策电机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振动故障而导致机器停止运转的状况时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非常严重。
因此,对电机振动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1 电机振动故障的特点电机的振动故障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并且还具有特定的故障特征。
实际上,在发电机运行期间经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振动,对于很小的机械振动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振动幅度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发生振动故障的问题。
关于振动故障的问题,由于轴承的类型和额定转速不同,发电机各部分的振动水平也不同。
因此,分析其故障特性非常重要。
1.1 结构特殊发电机通常分为立式和卧式,大型发电机组和中型发电机组为立式,小型发电机组为卧式。
由于发电机本身的特殊结构,振动干扰相对复杂。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机组的轴环和衬套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是不固定的,从而导致机组的大轴磁贴之间存在运动,并且运动轨迹是可变的。
1.2 振动故障的逐渐变化由于发电机的转轮的旋转速度不如其它旋转机械高,因此振动故障的发生通常是渐进且不可逆的,突发事故通常很少发生,因此,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维护。
1.3 振动故障的多样性发电机组的振动不是由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由机械振动、电磁振动、液压振动等各种原因引起发电机组的振动。
因此,在测试和分析机组振动时需要考虑各种因素。
2 电机振动故障的原因由于发电机组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整个机组对运行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发电机组只能在某些情况下正常运行,因此,发电机组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增加。
另外,发电机组的振动超过标准,这会对发电机组和人员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2.1 机械振动(1)机组转子振动。
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处理

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处理摘要:在机械系统里电机是保证机械正常运转重要的驱动装置,在生产设备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高压电机在运转过程中易出现温度过高以及振动异常等情况,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带来经济损失。
本文分析了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以望对高压电机的正常使用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高压电机;轴承温度;振动异常;处理途径高压电机是火电企业中的重要辅机设备,其正常运行在电力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轴承是高压电机的关键组件,一旦轴承发生任何故障,将直接影响高压电机的正常运转。
通过调查可得到,高压电机轴承故障中,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出现几率高于其他故障发生率,为了有效提高高压电机轴承运转效率,对其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1-2]。
一、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及振动异常的原因1、高压电机轴承温度过高原因一般情况下,高压电机轴承温度应低于95摄氏度,但并没有明文规定其轴承温度低于该温度时属于过高。
在炎热的夏季条件下,高压电机的轴承温度应该控制在60摄氏度内;寒冷的冬季,其温度保持在50摄氏度内。
如果高压电机的轴承温度在运行30分钟内,其温度超过60摄氏度,或者在运行2小时后,其温度仍没有下降,则可认为属于温度过高。
通过分析其原因,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轴承损伤。
轴承的制作与其生产工艺、检测水平及后期锻造工艺相关。
当轴承的表面有锈迹、裂纹、斑点时,会导致轴承温度过高。
2)轴承间隙过紧或者过松。
当轴承之间的间隙较大时,将降低运转精度,增大其振动噪声,降低承受能力;但间隙过小时,则使轴承的温度过高。
3)装配间隙设计的不合理。
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轴承与轴承间的配合等,如果轴承与其底座的配合太松,则会造成轴承温度高,导致轴承变形(如下图1所示)。
轴承的装配不恰当,电机端及其轴承装配不协调,导致温度过高。
4)轴承使用的润滑油脂不过关。
高压电机在运转过程中,轴承起着重要作用。
电机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机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电机振动是指电机运转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振动现象。
电机振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不平衡:电机内部的转子、风扇、轴承等部件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或者装配时没有进行平衡校正,导致电机旋转时产生振动。
2.轴承故障:电机轴承受到长时间运转时的磨损,可能会出现松动、断裂等问题,导致电机振动加剧。
3.轴偏:电机运行中,轴线不垂直于平面,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也会导致电机振动增加。
4.松动:电机内部的连接部件,如螺丝、胶水等,如果松动或者粘结不牢固,会导致电机运行时振动增大。
5.磁力不平衡: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磁力可能不均匀分布,这会导致电机振动增加。
针对电机振动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平衡校正:对电机内部的转子、风扇、轴承等部件进行平衡校正,消除不平衡现象。
2.更换轴承:如果电机振动主要是由于轴承故障引起的,可以选择更换新的轴承,确保轴承的质量和稳定性。
3.调整轴线:对电机进行轴线调整,确保轴线垂直于平面,减少轴偏现象。
4.紧固连接部件:检查电机内部的连接部件,如螺丝、胶水等,如果发现松动或者粘结不牢固的情况,及时进行紧固或者更换。
5.均衡磁力:对电机进行磁力均衡调整,确保磁力在转子上均匀分布。
除了以上处理方法,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电机振动:1.定期维护:对电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操作,确保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2.合理选用电机:在选用电机时,需要根据具体使用需求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机类型和规格,减少振动问题的发生。
3.使用减振器:在电机安装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减振器等减震设备来减少电机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之,电机振动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处理。
通过合理的维护和处理方法,可以减少电机振动,并提高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电动机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在日常巡检过程当中或者起动电动机时经常发现有些电动机有异
常噪音或振动过大现象,出现这些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我们应
根据具体的情况做相应处理。
1、电动机机械摩擦,包括定、转子相擦,应检查转动部分与静止
部分间隙,找出相擦的原因然后进行校正。
2、电动机有可能单相运转。
应该先断电,再合闸,如不能起动且
声音异常则可能有一相断电,应检查电源接线并加以修复。
3、电动机轴承缺油或损坏。
应对轴承进行清洗加油,若轴承损坏,应更换新轴承。
4、电动机接线错误,应检查接线情况,并进行更正。
5、电动机转子绕组断路,应查找断路处,加以修复。
6、电动机轴弯曲,应进行校直或更换转轴。
7、转子或皮带盘不平衡,断电后校平衡。
8、电动机联轴器连接松动,应查找松动处,把螺栓拧紧。
9、安装基础不平或存在缺陷,应检查基础和底板的固定情况,并
加以修正。
10、直接连接中心未对正,应重新找中心,再进行连接。
我们熟悉了造成电动机声音异常或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电动机故障,同时也让我们对电动机的性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电机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机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电机振动是电机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
本文将探讨电机振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电机振动的原因1.电磁方面:电机运行时,由于磁路不对称或磁路饱和等原因,会产生不平衡的磁拉力和磁压力,导致电机振动。
2.机械方面:电机转子、轴承、联轴器等部件的制造、安装和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电机振动。
此外,电机的基础不平、地脚螺栓松动等也会引起电机振动。
3.机电混合方面:电机与负载连接不良、负载突然变化等因素,也会导致电机振动。
二、电机振动的十个原因1.转子、耦合器、联轴器、传动轮不平衡引起的。
2.铁心支架松动、斜键失效、销钉松动转子绑扎不紧都会造成转动部分不平衡。
3.联动部分轴系不对中,中心线不重合,定子内芯位置不正确。
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安装过程中,对中不良、安装不当造成的。
4.联动部分中心线在冷态时是重合一致的,但运行时由于转子、基础等变形,轴线又被破坏,因而产生振动。
5.与电机相连的齿轮、联轴器有故障,齿轮咬合不良,轮齿磨损严重,对轮润滑不良,联轴器歪斜、错位,齿式联轴器齿形、齿距不对、间隙过大或磨损严重,都会造成一定的振动。
6.电机本身结构的缺陷,轴颈椭圆,转轴弯曲,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轴承座、基础板、地基的某部分乃至整个电机安装基础的刚度不够。
7.安装的问题,电机与基础板之间固定不牢,底脚螺栓松动,轴承座与基础板之间松动等。
而轴与轴瓦间间隙过大或过小不仅可以造成振动还可使轴瓦的润滑和温度产生异常。
8.拖动的负载传导振动,例如汽轮发电机的汽轮机振动,电机拖动的风机、水泵振动,引起电机振动。
9.电气原因的检修:如三相电压不平衡、绕组断线、绕组短路击穿、缺相运行等。
10.机械原因的检修:检查气隙是否均匀,轴承是否合格,铁心变形和松动情况,转轴是否弯曲等。
三、处理电机振动的方法1.把电机和负载脱开,空载测试电机,检测振动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噪声起因于振动,由于振动频率的不同,或让人感觉是噪声,或让人 感觉只是振动。 电机振动的起因有下述几种。 1 电磁震动 如果切断电源,振动就消失,是电磁振动。 2 机械震动 即便切断电源,振动也不消失,这就是机械振动。可按下述顺序来查明原 因。 1 拆开与工作机械的连接
拆开与工作机械的连接后运转时,如果不正常振动消失,则原因是连接部 分没有连接好。套上带轮时,要注意轴的平行度、带的张力等。 2 检查底座和安装底脚 即使单独运转也查不出不正常振动的原因时,使用转矩扳手、扳手等检查 基础螺栓、电动机安装螺栓是否松动,如有松动把它拧紧即可。 3 转子没有平衡好 根据上述顺序检查不出振动的原因,要考虑是否转子没有平衡好。经过长 年累月的运行后平衡,则振动状态随着转速而异,而且其振动值 多半没有再现性。把转子拆卸下来用肉眼观察,并用检查手锤敲击绑带,听 其声音辨别是否存在问题。 异常的振动与响声,一时也许对电动机并无严重的损害,但时间一长,将 会对电机产生严重恶果。因此一定要及时找出原因,及时处理。首先应检查 周围的部件对电动机的影响,然后,解开传动装置(联轴器、传动带等),使
电动机空转。如果空转时不振动,则振动的原因可能是传动装置安装不好, 或是工作机械不正常。如果空转时振动与响声并未消除,则故障在电动机本 身。这时,应切断电源,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电动机继续旋转,如果不正常的 响声立即消失,则属于电磁性振动,应按上面叙述的原因一一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