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介绍报告
丙烯腈生产概述

22 丙烯腈生产丙烯腈是三大合成材料的重要单体,是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它的合成在基本有机化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就丙烯腈生产,特别是对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工艺 进行讨论。
1 •概述 (1)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丙烯腈是无色、易挥发的透明液体,剧毒、微臭、有桃仁气味。
沸点77. 3C ,凝固点3一 83. 5 C,密度806 kg •m , 25C 时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范围为3.05 %〜17 % (体积分数)。
能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并能与水、苯和异丙醇形 成共沸物。
丙烯腈的分子式是 GHN,结构式为 CH=CHCN 能发生聚合、加成、氰基和氰乙基化等 反应。
聚合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
在浓碱存在的条件下能强烈聚合,它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氯乙烯、丙烯酰胺 等中的一种或儿种发生共聚反应。
典型的丙烯腈加成反应有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制取已二腈 等;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及烯烃的反应等,如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氰乙基化反应有丙烯腈与醇制取烷氧基丙胺等。
丙烯腈的用途非常广泛,图2—25展示了丙烯腈的主要用途。
聚丙烯腈(腈纶)保暖性和弹性都很好,有耐磨和轻而柔的特点,可作毛线、衣物等; ABS 塑料耐冲击强度好.有较好的抗张强度、刚性、硬度和耐低温性能等,可用作管材、仪表外壳及设备零件等;丁腈橡胶 有良好的耐油性、耐磨损、耐溶剂等性能,主要用作胶管、垫圈等;丙烯腈水解生产丙烯酰 胺、电解加氢二聚生产己二腈、涂料和尼龙等;丙烯腈与醇反应制取的烷氧基丙胺可作分散 剂、表面活性剂等。
-忒 ------ ---- 彳网烯酰胺| 电解帕臥-聚图2-25 丙烯胎的用途(2) 生产丙烯腈的原料和方法丙烯腈于1893年在法国的 Mourea 实验室合成成功,早期的生产方法是用较昂贵的 G结构单元如环氧乙烷、乙炔和乙醛等为原料与氢氰酸反应而制得的。
丙烯腈

溶解性 :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 稳定
外观与性 状:
无色液体,有桃仁气味
危险标记 : 7( 易燃液体 )பைடு நூலகம்,40( 有毒品 )
用 途:
用于制造聚丙烯腈、丁腈橡胶、染料、合成树脂、医 药等
CA S:
107-13-1
分子 量:
53.06
2. 对环境的影响 :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 32162
中文名称 : 丙烯腈
英文名称 : acrylonitrile ;cyanoethylene
别 名:
乙烯基氰;氰 ( 基) 乙烯
分子式 :
C3H3N; CH2CHCN
熔 点:
- 83.6 ℃ 沸点: 77.3 ℃
密 度:
相对密度 ( 水=1)0.81 ;
蒸汽压 : - 5℃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 1: 5000 高锰酸钾或 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 全面罩 ) 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
毒服,在上风处灭火。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须用水保持火
场容器冷却。
4. 实验室监测方法 :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来源 HJ/T37-1999
类别 固定污染源排气
吡啶 - 苯胺比色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纳氏试剂比色法 气相色谱法
《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 ( 第二版 ) ,杭士平编 《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 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水质分析大全》张宏陶等编 《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 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6.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
丙烯腈(Acrylonitrile)

丙烯腈(Acrylonitrile)注意:丙烯腈為易燃、易爆具揮發性之毒性液體,當發生緊急事件時,易燃性與毒性(本身有毒且會分解出氫氰酸、氮氣化合物等有毒氣體)將為救災之主要考量因素。
一、物質辨識資料表二、物性、化性與災害資料丙烯腈為一易燃、易爆具揮發性之毒性液體重要之特性如下:三、防災設備丙烯月青之救災須針對人員防護、火災爆炸預防及洩漏控制等方面選用適當防災器材設備:附註:依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施行細則第18條及第20條之規定,丙烯月青之運作場所需裝設偵測及警報設備。
四、中毒症狀丙烯月青可經由呼吸道、皮膚或誤食而使人體中毒,早期中毒徵候為眼睛腫痛、頭暈、頭痛甚至嘔吐,引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皮膚粘膜等之危害,再高濃度時產生意識不明及呼吸停止造成死亡。
4.眼睛接觸之症狀眼睛接觸丙烯月青會引起流淚,而其蒸氣及液體可能造成嚴重的刺激及損害。
五、急救方式丙烯月青中毒之搶救者須按前述救災設備中之個人防護設備完整穿戴,方可進入災區救人。
而丙烯月青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將患者迅速搬離現場至通風處,檢查患者之中毒症狀,判斷出中毒路徑給予適當之救護。
丙烯月青之解毒劑為亞硝酸戊酯(吸)、亞硝酸鈉(針劑)、硫代硫酸鈉。
3.皮膚接觸性傷害之急救七、救災方式及災後處理3.災後之處理(1)需對洩漏區進行通風換氣,且其清理工作需由受過遜之人員負責(2)以細沙吸收洩漏液後,小心得將污沙移入密閉桶中,產生之廢棄物一相關法規處理(3)大量洩漏時以合適幫浦回收處理(需防騎易燃性)(4)事後可以使用5%碳酸鈉(Sodium carbonate)與5%磷酸鈉(Sodium phosphate tribasic)水溶液和水當作人員或污燃處之除污,產生之廢水應導入廢水處理場。
丙烯腈调研报告

一.丙烯腈的概况1.丙烯腈的概况中文名称:丙烯腈;氰乙烯;2-丙烯腈;乙烯基氰英文名称:Acrylonifrile;Cyanoethyene;2-Propenenitrile;Vinyl cyanide分子式:C3H3NC A S 号:107-13-1卫生标准:我国车间空气中丙烯腈的MAC为mg/m3。
丙烯腈,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
微溶于水,其低浓度水溶液很不稳定,易溶于一般溶剂。
水解时生成丙烯酸,还原时生成丙腈。
易聚合,也能与醋酸乙烯、氯乙烯等单体共聚。
丙烯腈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主要由于制造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丁腈橡胶、ABS树脂、AS树脂、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类、已二腈、抗水剂和粘胶剂等。
也用于其他有机合成和医药工业中,并用作谷类熏蒸剂等。
此外,本品也是一种非质子型极性溶剂。
丙烯腈属于高毒类,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加热时在光、碱和过氧化物作用下,本品发生聚合。
遇热发生猛烈的燃烧和爆炸,分解生成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氢的有毒烟雾。
本品系强烈还原剂,可与氧化剂剧烈反应。
与碱剧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
2.丙烯腈理化特性丙烯腈无色、高毒、易挥发液体,有特殊杏仁味。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3.05~17% 。
与许多有机溶剂混溶; 水中溶解度7.35%(20℃)。
腐蚀铜和铜合金,穿透皮革,高浓度腐蚀铝。
接触光或过量热引起自发聚合,有碱存在剧烈聚合并放热。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爆炸。
加热或燃烧,可产生氰化氢和氮氧化物。
化学式:CH2=CH-CN分子量:53.1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
沸点:77℃熔点:-83.5℃相对密度:1.83(水=1)蒸气压:11.0KPa(20℃)闪点:-1.1℃自然温度: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3.丙烯腈包装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副标志:毒害品。
丙烯腈概述

丙烯腈目录表一、丙烯腈概述 (2)二、世界丙烯腈生产概况 (2)三、市场分析及预测 (3)1、国际市场分析 (3)2、国内市场分析 (3)四、发展 (4)五、物理性质 (4)六、用途 (5)七、制备原理 (6)八、生产工艺流程 (7)1、操作条件 (7)2、工艺流程 (9)3、三废治理 (10)九、主要工艺技术指标和特点 (10)一、丙烯腈概述【名称】:丙烯腈【化学式】:CH2═CHCN【化学性质】:分子量 53.06丙烯腈是一种无色的有辛辣气味液体,属大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和人民经济生活中用途广泛。
丙烯腈是我国丙烯的第二大衍生物,2003年,我国丙烯腈的产量约为56.0万吨,消费丙烯约62.7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10.2%;2004年产量约为58.0万吨,消费丙烯约为65.0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3.7%。
二、世界丙烯腈生产概况全世界丙烯腈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世界丙烯腈总生产能力为6658 kt/a。
美、日、西欧丙烯腈生产能力合计为4063 kt/a,占世界总能力的61%。
美国是世界上丙烯腈最大的生产国与出口国,现有丙烯腈生产装置6 套,主要生产厂家为BP化学、Sterling、Monsanto、American Cyanamid、Solutia公司等。
BP公司丙烯腈生产能力占世界总丙烯腈生产能力的11.7%,占有份额最大。
目前美国生产能力为1892 kt/a,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28.4%。
美国丙烯腈出口量几乎占本国产量的50%,主要出口到远东,预计如此高的出口比例可一直延续到2005年。
西欧丙烯腈的生产装置共有9 套,主要集中于德国Erdoelchenie、BASF、PCK公司,意大利EniChem公司,荷兰的DSM公司,西班牙Repsol公司。
西欧总生产能力约为1315 kt/a,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19.8%。
丙烯腈安全技术说明书

丙烯腈简介丙烯腈属大众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的基本且重要的原料,在有机合成工业和人民经济生活中用途广泛。
有机合成中引入氰乙基。
谷类烟熏剂。
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剂。
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
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
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
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
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丙烯、氨、空气为原料,采用直接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十五部分:管制信息第十六部分:质量指标第十七部分:事故案例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腈(抑制了的)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中文名称2:乙烯基氰,氰乙烯英文名称2:cyanoethylene,Vinylcyanide,2-Propenenitrile技术说明书编码:255CAS No.:107-13-1分子式:C3H3N / CH2=CH-CN结构式:三维模型结构简式:H2CCHCN分子量:53.0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丙烯腈(抑制了的) ≥99% 107-13-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极毒、易燃易爆、可疑致癌物。
物理危险性:蒸汽比空气重,可能沿地面流动,可能造成远处着火。
丙烯腈的简介

第一章 综述1.1 丙烯腈简述丙烯腈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的化工产品,丙烯腈在丙烯系列的产品当中是比较重要的,在世界范围内,丙烯腈的产量在丙烯系列产品中仅仅少于聚丙烯,居于第二位。
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克制得丙烯酰胺,由丙烯酰胺制得的聚丙烯酰胺是三次采油的重要助剂。
由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可制得已二腈,再加氢可制得已二胺,已二胺是生产尼龙的主要单体。
由丙烯腈还可以制得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如谷氨酸钠、医药、农药熏蒸剂、高分子絮凝剂、化学灌浆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固化剂、密封胶、涂料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丙烯腈在常温常压在是一种没有颜色的液体,味道有些甜,微臭,它的沸点是77.3℃。
丙烯腈它是有毒的,在室内范围内允许的浓度是0.002mg/L 。
丙烯腈的分子当中含有氰基和C —C 双键,所以它的化学性质是活泼的,而且能够发生加成、聚合等反应,可以制出各种的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涂料等。
1.2 丙烯腈的合成方法在生产丙烯腈的历史上,曾采用过四种方法来生产。
(1)以环氧乙烷为原料的氰乙醇法: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在水和三甲胺的存在下反应得到氰乙醇,然后以碳酸镁为催化剂,于200~280℃脱水制得丙烯腈,收率约为75%。
此方法生产的丙烯腈纯度较高,但是氢氰酸毒性大,生产成本也很高。
(2)乙炔法: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氯化钾-氯化钠的稀酸盐的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到丙烯腈。
CN CH CH HCN CH CH -=→+≡2这种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收率也不错,但是副反应比较多,产物精致困难,毒性也比较大,而且乙炔的原料价格要高于丙烯。
这种方法在1960年以前是全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
(3)乙醛-氢氰酸氧化法:乙醛可以由依稀大量的廉价的制得,而且生产成本也比上面的两种方法低,但是就是由于后面紧接着出现了丙烯氨氧化法的工业化,所以说这种方法最终也没能得到发展下去。
(4)丙烯氨氧化法: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的Sohio 公司研发成功的,并且于1960年建成了第一套工业化生产装置。
丙烯腈

1 丙烯腈概述1.1 丙烯腈简介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苯乙烯(AS)塑料、丙烯酰胺等。
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地位,应用前景广阔。
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
1.2 丙烯腈物化性质1.2.1 丙烯腈物理性质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分子量:53.06沸点:77.3℃冰点:-83.5 ℃生成热:184.2 kJ/mol(25℃)燃烧热:1761.5 kJ/mol聚合热:72.4 kJ/mol蒸汽压:11.0KPa(20℃)闪点:0℃自燃点: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毒性:剧毒,毒作用似氢氰酸溶解性: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1.2.2 丙烯腈化学性质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 双键及-CN 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
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
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
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
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
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表2-1 丙烯腈与水的相互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水在丙烯腈中的溶解度 (质量),% 2.10 2.55 3.08 3.82 4.85 6.15 7.65 丙烯腈在水中的溶解度 (质量),% 7.15 7.17 7.30 7.51 7.90 8.41 9.10
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丙烯腈,英文名Acrylonifrile(简称CAN);化学分子式:CH2=CH-CN;
分子量:53.1;
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剧毒,有特殊气味;
可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乙醇等有溶剂;与水互溶; 丙烯腈在室内允许浓度为0.002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 (体积); 丙烯腈和水、苯、四氯化碳、甲醇、异丙醇等会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和 水的共沸点为71℃,共沸点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质量),在有苯乙 烯存在下,还能形成丙烯腈-苯乙烯-水的三元共沸混合物。
氨 空气
HCN + 低 沸物
4 B8 14 B9 16 B10 18
ACN产品
20 15 19
高沸点 杂质
图2-1 Sohio法生产丙稀腈工艺
丙烯腈生产过程概念设计
综合考察丙稀腈的现有生产工艺情况及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及 意义,本项目选定以Sohio丙稀氨氧化法为概念设计基础,对其生 产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其经济性指标进行评价。
丙稀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世界状况
表2-4 2003年丙稀腈世界主要生产国的生产能力(万吨)
国家
美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韩国
生产能力,万吨
189.7 44.0 85.6 75.4 37.0
丙烯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状况
从国外引进8套装置,全部采用美国BP公司技术 1988年产量仅为80.5kt,2000年国内产量约为400kt,年均增长率 约为14.3%,2003年我国丙稀腈生产能力达到754kt/a 目前,丙稀腈在国内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每年需大量进口来 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且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2000 年我国丙稀腈进口量分别为40、99、158、153kt。 2005年我国丙烯腈的总需求量为120万吨,是1995年的四倍,2002 年的1.6倍。 2004年底报道国内丙稀腈表观需求量为120万吨/年,但实际生产能 力有76万吨/年。
典型的反应条件为:温度900F; 压力35psi; 接触时间2~6秒; 氨/丙烷(摩尔进料比)=0.8; 氧气/丙烷(摩尔进料比)=2。 丙烷转化率为20-80%
Sohio法生产丙稀腈
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是丙烯氨氧化法,其中又以 Sohio法应用最为普遍,约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90%。主要化学反应式为: C3H6+1.5O2 +NH3===C3H3N+ 3H2O ≈89% C3H6+2O2 + 2NH3 === C2H3N +HCN+4H2O 丙稀转化率≈5 % C3H3N+2O2 ===HCN+CO+CO2+H2O ≈19% CO+0.5O2 ===CO2 CO转化率≈25 丙稀转化率 丙稀转化率
蒸发潜热,0~77℃
生成热,25℃ 燃烧热 聚合热,25℃ 蒸气压,KPa 8.7℃时 45.5℃时
32.6kJ/mol
151kJ/mol 176kJ/mol 72kJ/mol 6.67 33.33
77.3℃时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10来自.32246℃ 3.42MPa
丙烯腈的化学性质 丙稀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
回收和分离过程分析
反应气中有未反应的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许多副反应,使 丙烯腈产率降低,堵塞管道等,因此设置中和塔,采用硫酸中 和法除去氨; 为防止反应气体冷凝,中和塔操作温度应控制在80~100℃; 反应气组成中还含有易溶于水的有机物和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惰 性气体,可以用水吸收法将其分离。
产品要求:丙烯腈纯度≥99.0wt%
原料约定:空气组成O2 21%;N2 79%;NH3纯度为100%。 设计期限:2005年10月~2006年1月
丙烯腈概述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 1893年已经在实验室合成; 1930年被工业上用于合成耐油丁腈橡胶; 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 (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
丙稀腈的应用
丁腈橡胶 ABS塑料、AS塑料和生产腈纶纤维(PAN) 聚丙烯腈纤维 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 目前丙稀腈国内供不应求,每年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市场的需求,2000 年进口量超过150kt。
丙稀腈的产品标准(中国国标GB7717.1-94)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外观 色度(Pt-CO),号 酸度 密度(20℃)/(g/cm3) PH值(5%水溶液) 滴定值(5%的水溶液)/ml 水分/%(质) 总醛(以乙醛计)/%(质) 总氰(以氢氰酸计)/%(质) 过氧化物(以过氧化氢计)/%(质) 铁/%(质) 丙烯醛/%(质) 丙酮/%(质) 乙腈/%(质) 铜/%(质) 沸程(在0.10133Mpa下)/℃ 阻聚剂 对一羟基苯甲醛/%(质) 氨/%(质) < < < < < < < < < < 2.0 0.45 0.05 0.0005 0.00002 0.00001 0.0010 0.010 0.015 0.00001 < < 5 0.0020 指标名称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透明液体、无悬浮物 5 0.0035 0.800~0.807 6.0~9.0 2.0 0.45 0.05 0.0010 0.00002 0.0000 0.0020 0.020 0.020 0.00001 74.5~79.0 0.0035~0.0045 0.008~0.012 3.0 0.60 0.010 0.0020 0.00004 0.00002 0.0040 0.030 0.030 - 10 - 合格品
丙烯的转化率通常大于90%。
丙稀腈生产的主要合成反应-丙烷氨氧化法
主反应:C3H8 + 2 O2 + NH3 == C3H3N (acrylonitrile) + 4 H2O C3H8 + 0.5 O2 == C3H6 + H2O C3H6 + 1.5 O2 + NH3 == C3H3N (acrylonitrile) + 3 H2O 副反应:C3H6 + 2 O2 + 2 NH3 ==C2H3N (acetonitrile) + HCN + 4 H2O C3H3N + 2 O2 === HCN + CO + CO2 + H2O CO + 0.5 O2 === CO2 2 NH3 + 1.5 O2 === N2 + 3 H2O C3H8 + 4 O2 === 2 CO + CO2 + 4 H2O
NH3 CH3CH=CH2
空气
CH3CH=CH2+NH3+1.5O2=CH2=CHCN+3H2O C3H6+2O2+2NH3 = C2H3N(乙腈)+HCN+4 H2O C3H3N + 2 O2 = HCN + CO + CO2 + H2O CO + 0.5 O2 = CO2
主产物
CH3=CHCN H2O 丙烷
丙烯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状况
2003年我国丙稀腈生产厂家及生产能力一览表
生产厂家 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kt/a
130
上海高桥石化
大庆石化总厂 大庆油田聚合物厂 齐鲁石化公司丙稀腈厂 兰化公司石化厂 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厂 吉化公司化肥厂 安庆石化公司腈纶厂 淄博石油化工厂 茂名石化
10
70
80
9.21
10.95
9.90
11.10
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性质 沸点,101.3Kpa 熔点,℃ 相对密度,d425 黏度,25℃ 折射率,nd25 闪点,℃ 燃点 比热容,J*Kg-1*K-1 78.5℃ -82.0 0.0806 0.34 1.3888 0 481 20.92±0.03 指标
50 60 40 32 80 212 80 30 30
合计
754
丙稀腈的国内外生产状况---国内状况
2005年我国丙稀腈主要用量一览表,kt
产品 晴纶
用量
产品
丙稀酰胺
用量
50 32
10 28
ABS树脂
其它
丙稀腈生产的主要合成反应-丙烯氨氧化法
主反应:C3H6+1.5O2+NH3===C3H3N+H2)
副产物 乙腈 HCN 废气 N2 CO
物料输入输出流程框图
生产工艺过程流程图
生产工艺过程流程简图
合成过程分析
反应是一强放热过程,为将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及时排出,采用 流化床反应器,并利用U型冷却管取走反应热量,以控制反应器温度, 同时产生高压蒸汽。
为防止形成可燃性的混合物,丙稀、氨、氧、水分别送入流化床反应 器;
%
丙烯腈以丙烯、氨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制得,主要副产物为反应 副产物,如乙腈、HCN、CO和CO2等。其典型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部分,即 丙烯腈合成部分、产品和副产品的回收、精制部分。
Sohio法生产丙稀腈
HCN
惰性气 体
B3 B2 6 B5
水
B6
成品 AN
12
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