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读

合集下载

3一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大班

3一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大班

3一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大班
3-6岁儿童发展指南艺术领域大班
1. 绘画
- 鼓励儿童尝试使用各种绘画材料,如蜡笔、粉笔、水彩笔等。

- 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环境,并将所见所感表现在画作中。

- 教授基本的绘画技巧,如混色、涂色、勾勒轮廓等。

- 培养儿童对色彩、形状、比例的感知能力。

2. 手工
- 提供丰富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毡布、木棍等。

- 教授基本的手工技能,如剪、撕、粘、捏、编织等。

- 鼓励儿童发挥创意,制作出具有个性化的手工作品。

- 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耐心和专注力。

3. 音乐
- 教唱儿歌、童谣,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

- 引导儿童尝试用身体打节拍,体验音乐的律动。

- 提供简单的乐器,如手鼓、铃铛等,让儿童自由演奏。

- 鼓励儿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

4. 舞蹈
- 教授基本的舞蹈动作,如跳、蹲、转圈等。

- 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儿童随音乐自由舞蹈。

- 设计简单的舞蹈编排,培养儿童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 鼓励儿童欣赏并模仿他人的舞蹈动作。

5. 戏剧
- 提供简单的道具,如面具、服装等,激发儿童的角色扮演欲望。

- 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儿童用肢体语言表演故事情节。

- 鼓励儿童自编简单的剧本,并与同伴一起表演。

-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上述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还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动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幼儿园艺术领域指南解读ppt

幼儿园艺术领域指南解读ppt

感受与欣赏
《指南》对幼儿在艺术领域欣 赏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引导幼 儿欣赏艺术作品。从《指南》的 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者 要引导幼儿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 形式和作品,努力丰富他们的情 感体验和感性经验,同时,艺术 活动又是一种带有个人情感的创 造性活动。
目标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教育建议
表现与创造
幼儿期是幼儿获得艺术 表现力、创造力的最佳时 期,幼儿可以通过感受生 活中的色彩、形状、声音 等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 情感体验,创造性地表达 事物的理解。
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教育建议
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 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 的形态、色彩等。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 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 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 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 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 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 等。
1.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经常让幼儿 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 验。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带幼儿观 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 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 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1.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 物。如: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 声音。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讲有关的 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艺术领域解读课件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艺术领域解读课件

焦虑 的自娱自乐)迷茫
的幽默创造)
认真投入
25
传统游戏基本规则类型借鉴
(体能-智能;模仿-创新;竞争-合作)
– 情境表演游戏(含局部运动的表演-手指游戏) – 领袖模仿游戏(镜像 跟随 后像〔递增再现〕) – 输赢竞争游戏(追捉 争物〔友〕 占位 比大 对攻) – 控制游戏(造型 默唱 休止) – 传递游戏(传物 传话 传位) – 身体接触游戏(拍花掌……) – 队形变换游戏(换位 穿插 跳转) – 猜谜游戏(猜迷对歌,猜领袖、猜音源、猜缺失物〔人〕) – 玩影子、玩东西游戏(乐器、道具……)
• 雯雯:我知道,你戴的帽子是蓝印花布做的。 • 教师:是的,那蓝印花布还可以做什么? • 雯雯:可以做新衣服。 • 媛媛:好去举行婚礼。 • 教师:这样漂亮、快乐、欢喜。 • 洋洋:我想做成蹦蹦床在上面跳。 • 楚楚:我真想把它做成一艘美丽的船,做好了去航海。 • 教师:你好好想一想,布能做船吗?布是不可以做船的,会
9
10
我和洋洋坐摇船

这幅图表现了她和她的小朋友一起坐摇船的情景。
从画中可以看出,象长方形又象半圆形的图形代表了摇船,
两个圆各加两条人字形线代表了两个人,线条的交叉代表了两
个人是坐在摇船里。我们从摇船的侧面仍然可以看到两人坐着
的样子。与这幅画所要再现的复杂事物相比,画本身是相当粗
糙简单的。然而它展示的是心灵对所要再现的题材的完整的结
状、关系和功能中的某些突出特征达到对题材的抽象性表现。
因此,这幅线条画的形式,与其说来自摇船和人的个别表象,
不如说来自于代表“一般性概念”的“纯形状”。它展示出在
一个儿童的心目中那些能代表“坐摇船”的最重要的特征——
人坐在摇船里,下面有支撑物。虽然这幅画是高度概念化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析二、在生活中萌发幼儿美的感受和体验《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部分的目标提出,“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教育建议中指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当今繁华奇妙的大干世界里,美无处不在,关键是培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参观、旅行、散步等方式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接触山水、田野、公园、校园、动物、商店、街道、展览馆、民间艺术、节日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以及体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引导幼儿寻找美的事物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等描述它们美的方面,如颜色、形状、形态等,学会用心灵去发现美、感受美和欣赏美。

三、要点剖析1、关键词:艺术感受艺术感觉是指儿童被周围环境或生活中的事物或艺术品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要方式,以唤起感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艺术能力。

以审美对象为中心,用各种感官探索对象的审美特征,表达自己的审美想象和理解,致力于审美情感、艺术表现和创作2、我的考虑(1)理解幼儿艺术学习的基本特点(2)观察并解读幼儿的艺术学习(3)思考并实施支持性的教育策略(4)反思教育行为的有效性3、我的思考(1)这个美术活动的内容是孩子喜欢的吗?(2)这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受到幼儿的喜爱吗?(3)儿童是否经常选择和参与艺术区活动?(4)儿童在活动中是否专注于探索工具材料?《指南》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孩子就是民族的未来,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反思我们过去的做法,删减不利于孩子发展的因素,俯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向孩子们学习,创设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提供孩子操作的机会,让孩子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经验,让幼儿自主参与,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探索,成为生活、学习、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内容艺术领域

幼儿园三到六岁儿童发展指南内容艺术领域

英文回答:Arts educ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early childhood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 s cognitive capacities. Artistic forms such as music, painting and crafts can be effective in stimulating the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of young children. Three to six years of age are critical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art educ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In the area of music, young children are involved in singing, dancing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imple instruments that effectively develop their musical senses. In the area of painting, there is a wealth of paint, paint and paper to guide young children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thoughts freely. At the manual level, young children are involved in simple hand—made production, building their hands and focus. Through these artistic activities, young children are empowered to develop their full health. Governments should actively support and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arts education and provide young children with more artistic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艺术教育在幼儿阶段具有重大意义,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音乐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音乐领域
例如: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 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指南》
《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幼儿成长维度
学科知识技能 的认知
B 了解音乐语言的特点
基于声音材料特性的基本元素:
力度 长短 高低 音色
例如;八月十五月儿圆
基于时间过程特性的基本元素: 旋律 乐句 曲式 节奏 和声 织体 例如;送你一支玫瑰花
《指南》所体现的艺术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3. 从“音乐”的定义看音乐教育追求的价值: 狭义的音乐是一种由声音和寂静组织起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广义的音
乐是人类利用声音现象进行的一种社会文化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用音乐来 交流分享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观念和情感,也可以用音乐来建立融洽的人 际关系,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 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指南》
《指南》比《纲要》更宏观地关注了幼目标要求和教学建议。
《指南》所体现的艺术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2. 艺术对幼儿成长的价值: 认知价值 (学科素养、学习品质) 情感价值 (感知、移情以及情感表现) 人格价值 ( 好奇心、勇于探索和挑战、自我超越等) 人文价值 (即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
3.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 受和体验。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 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4.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 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当 幼儿主动介绍自己喜爱的舞蹈、戏曲、绘画或工艺品时,要耐心倾听 并给予积极回应和鼓励。
基于文化特性的基本元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美术教育的解读及感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美术教育的解读及感悟

活动篇•活动设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艺术活动特点的维度,也是艺术领域中儿童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指引,并结合各年龄段儿童的典型表现给出了具体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

如何去理解《指南》中艺术领域(美术教育)的指导思想呢?一、理解艺术领域目标在美术教育活动的指导作用艺术领域的两大目标是:欣赏与感受、创造与表现。

关键词是感受、表现,共同核心是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

(一)首要目标———欣赏与感受内心的感受来自欣赏。

在过去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重技能,轻感受,轻表现。

譬如:以前美术活动,我们会注重孩子们的作品画得像不像?构图是否丰富?颜色搭配是否悦目?但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倾听,关注孩子们内心世界对作品的想法。

孩子们的想法长期得不到回应,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也会随之消失。

《指南》下的美术教育更注重活动过程中孩子的感受与表现,培养幼儿从感受、喜欢身边的自然美、社会美再到欣赏艺术美,在符合幼儿审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创造和表现,并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的作品。

《指南》艺术领域的首要目标中子目标中强调:“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孩子们是天生的创造家,生活就是美术创作的最好来源,所以要从幼儿最熟悉的身边事物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指南》中强调“创造机会让幼儿多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

”艺术是个体表现自我的手段,并将个体内在的思想情感外显出来,《指南》中突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的———“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二)第二目标———表现与创造感受对于艺术领域美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该如何把握好首要目标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孩子表现与创造呢?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观察,幼儿才能有深刻的感知,有感知才有感动,而只有引起强烈感动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灵性,更富有个性。

3~6岁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读

3~6岁发展指南艺术领域解读

3~6岁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视野逐渐打开,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各种艺术形式也开始产生兴趣。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接触和理解艺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为您解读3~6岁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重要性,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1. 艺术对3~6岁儿童的重要性艺术对儿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个阶段,艺术可以帮助孩子表达情感、培养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促进感觉和运动的发展等。

儿童通过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形式,可以在创作中得到乐趣,促进大脑的发育,培养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2. 引导儿童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在3~6岁这个阶段,引导儿童参与各种艺术活动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带孩子参观美术馆、音乐会、剧场等方式,让他们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还可以通过制作手工、玩乐器、学习舞蹈等形式,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能力。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3~6岁儿童的艺术教育,我认为要注重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过分注重技巧和规范。

艺术教育应该是一种自由、愉悦的体验,让孩子在快乐中感受和表达美。

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鼓励他们在艺术领域展现自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成绩和标准化的表现。

总结回顾3~6岁的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艺术教育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儿童在艺术领域的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引导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3~6岁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视野逐渐打开,对世界充满好奇,对各种艺术形式也开始产生兴趣。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接触和理解艺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为您解读3~6岁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重要性,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关于《指南》艺术部分的理解
艺术领域共有4个目标,教育建议7个
• 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 方面,强调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 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让幼儿欣赏多种艺术 形式和作品,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鼓 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培 养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二、《指南》在美术课程中的实施
美术现状:常用教学模式
• (一)出示成品,整体模仿。 • 怎么画?什么颜色?画在纸的什么地方? • (二)分段示范,分段模仿。 • 先画……然后画……再画…… • (三)逐笔跟画,步步模仿。 • 第一笔……第二笔……
问题:
• 三种方式的共同点是什么? ——照教师范画作画。
如:在幼儿歌唱时为他打拍子,跟随孩子一 起唱或跳,真正参与到他们的艺术活动中。
关键词:艺术兴趣
• 艺术兴趣就是指幼儿积极的艺术学习 与参与态度。指南整体上强调幼儿的 艺术兴趣养成。因为它是开展艺术活 动的内在动力,是艺术感受能力与表 现能力的前提保证,而艺术感受能力 和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提高又进一 步加强了幼儿对艺术的兴趣,从而为 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请老师思考回答以下的小问题:
1、如 果教师不“教”技能,幼儿会画吗? 2、你是听到幼儿说过“我不会画”吗?
3、幼儿为什么会说“我不会画”呢?
4、范画演示之后幼儿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结:
• 范画临摹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的绘画模 式化;
• 范画临摹使幼儿对绘画丧失信心和兴趣,说“我 不会画”是丧失信心的表现。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 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 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 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 美。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 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 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 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 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 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
幼儿作品千篇一律
误区1:
• 范画教学模式 × • 用“假形”抹杀原本每个幼儿都会
自然形成的宝贵的自我意识的“形”。
误区2:
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标准
不符合孩子身心发育水平特征
幼儿美术教育不是要将幼儿培养成为一台 拙劣的复印机!
幼儿艺术感受的特点
1、以感知为基础; 2、直觉的、想象的、情感的; 3、个性的、不同于成人的。
作为教师
1、正确理解指南中各目标与典型表现 的内涵 2、依据指南观察情境中的幼儿学习与 发展(这里发生了什么学习?)
3、思考并实施支持性的教育策略 (下一步我可以做什么?)
4、反思教育行为的有效性
指南中艺术领域教育精神解析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 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幼儿由于年龄小,身心发展还不完善,对美的 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存在偏差,但是随着年龄的 增长,他们能够学会欣赏形式多样的额美的事物, 同时还能分析出一些美得本质。
“感受与欣赏”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标准与内容
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指南》对幼儿在艺术领域欣赏方面提出了明确 规定: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
•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 构的质量;
• 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和养育行为; • 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确认识; • 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
《指南》的性质
• 《指南》是一个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指 导性文件。反映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的方向与应达水平的合理期望,并体现 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艺术感受
• 幼儿的艺术感受是指幼儿被周围 环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或艺术作品 所吸引,从感知出发,以想象为主 要方式,以情感的激发为主要特征 的一种艺术能力。
关键词:艺术表现
• 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造)是指 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审美心理意象, 利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艺术的工具 和材料将它们重新组合,创作出对 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 的能力。
3~6岁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突飞猛进的 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的智 力因素和情感因素也有逐渐分股,教师应根 据幼儿的这些特点创设适宜的欣赏活动。
3、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艺术教育氛围
我们在根据幼儿生理特点、年龄特征和 审美能力发展水平组织艺术欣赏活动的同时, 还要考虑到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与他们 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艺术教育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艺术领域解读
蔡思江
《指南》的框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健 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 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 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 个方面分为两部分。
《指南》的框架
一是学习与发展目标,分别对3~4岁、4~5岁、 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 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共 32个目标。
1、培养幼儿艺术欣赏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推动 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 培养幼儿“感受和欣赏”能力时,教师应该 充分尊重他们的兴趣、欣赏习惯和独特感受, 不要求统一。
2、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创设适宜的活动
幼儿期是想象力发展最为活跃的时候, 想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之中。
(一)感受与欣赏
“感受与欣赏”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标 准与内容感受和体验美的事物对于幼儿 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有目 的去培养幼儿的美感,丰富他们的情感 体验。
“感受与欣赏”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标准与内容
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美的事物是可以被人们感知的,是具体而又形 象的,但是对于美的发现却取决于人们的态度。
目标中连用了三个“喜欢”词语进行 表述,明确了对幼儿艺术兴趣培养的重 要性,尤其强调幼儿艺术兴趣的养成。
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
艺术活动是幼儿内在的生命活动, 是一种感性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指南》中艺术领域教育的核心价 值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 培养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想象 能力及审美感受能力。
从《指南》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者 要引导幼儿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努力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感性经验,同时,艺术活动 又是一种带有个人情感的创造性活动。
“感受与欣赏”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教育建议
幼儿期是幼儿感受、欣赏美的最佳时机, 但是当前的幼儿艺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在 很多艺术课程的设置上忽略了幼儿对艺术的 感受,技能的传授偏于形式化,在此背景下 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提高幼 儿感受和欣赏美的能力,我们提出以下实践 策略与活动:
2、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学活动内容,是实现幼儿 园教学活动目标的手段,适宜幼儿发展 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幼儿变现与发展能力 有推动作用。
3、重视“鼓励”在幼儿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表现,对幼 儿自发的进行音乐表演的行为给予支持和鼓 励。孩子们可以反复的唱喜欢的歌,教师应 该仔细聆听、观看幼儿的歌唱、表演和他们 的介绍,用赞许的眼光、话语、动作等回应 幼儿。
(二)表现与创造
幼儿的思维是相当开阔的,伴随着想象 力和思维力的提升,他们不再仅仅停留在欣 赏艺术形式和作品的阶段,而是能够根据一 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掌握了的信息,积极 开展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带有 明显个人特色或价值的产品,这种能力就是 沃我们通常所说的创造力。在幼儿期,幼儿 对各种艺术形式都表现出极大地热情,教育 工作者应把握这个契机,积极推动幼儿艺术 能力的发展。
“表现与创造”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标准与内容
《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 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 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纲要》只是笼统地 指出了幼儿表现和创造方面的发展目标,但 是具体到年龄段,幼儿在表现与创造方面该 达到何种水平呢?
“表现与创造”能力发展与培养的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途径提供艺术表现的空间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给幼儿提供宽松的 环境氛围,应尽可能的多为幼儿提供可以自 由参与的条件和机会,教师除了引导他们欣 赏音乐、表演等,还可以有意识的组织、邀 请和鼓励幼儿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如唱歌、 律动、舞蹈和表演等集体音乐活动,让孩子 们在愉快的艺术活动中培养美的经验,并达 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纲要》“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对教师 的指导作用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应 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综合《指南》,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
师应合理指导幼儿开展活动,如:在律动活 动中,让幼儿在音乐的情绪起伏中用身体各 个部位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对孩子欣赏各 种艺术形式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 为给予理解和鼓励。
二是教育建议,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 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 径与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 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 操作的指导,共87条教育建议。
《指南》制定的目的
• 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的平等,帮助 所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
• 如果没有老师对绘画技能的标准,所有幼儿天生 都会画任何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幼儿绘画时,尽量少提供范画,特别不应 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