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排比和层递两种辞格的异同 (2)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汉语语法23 层递 错综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汉语语法23 层递 错综

修辞方法·层递和错综层递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组合以来,表达语意的递升或递降。

(一)层递的类型1.递升式层递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低到高,层层递增。

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可爱的草塘》)2.递降式层递由大到小,由重到轻,由深到浅,由高到低,层层递减。

机长压了压操纵杆,飞机迅速降落,二千、一千五、一千……五百米,巍峨的山影从机身旁掠过,好危险哪!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二)层递与排比的区别和联系(排比在前一讲里讲过,详情请戳链接——姚老师讲语文•现代汉语修辞㉒| 修辞方法•排比和反复)1.排比几个语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层递不受结构的限制。

排比几个语句意义大多是平列的,层递则全是递进的。

层递的内容可以用排比表达,但排比不一定有层递的内容。

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

(《白杨礼赞》)(层递)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好像永远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趵突泉》)(排比)2.如果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层递,则是排比与层递兼用。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保卫黄河》)(排比、层递)(三)层递的表达效果具有层次美,使描述的事物层层展示,增强条理性;阐述的道理步步深化,增强说服力;抒发的情感渐渐变浓,增强感染力。

作者层层接递,读者步步跟随,进入佳境。

1.叶圣陶《古代英雄的石像》:雕刻家的意思,随随便便雕一个石像不如不雕,要雕就得把这位英雄活活地雕出来,让看见石像的人认识这位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2.余光中《乡愁》: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四)层递的运用运用层递,要分析所表现的内容,是否存在层次差别,其本末轻重、主次高低如何。

言语交际教学辅导5:修辞格的运用(下)

言语交际教学辅导5:修辞格的运用(下)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言语交际》单元辅导(5)责任教师:吴会灵第五章修辞格的运用(下)一、修辞格的区别(一)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方式。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要表现的对象,而用与这个对象密切相关的其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

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

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思考:什么是相似点?“什么是相似点”这个问题教材上并没有直接讲述,但其意思在教材中已经有所体现,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归纳出来。

我们认为,相似点是作者引起联想并构成比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能够联系在一起构成比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二者的相似性,这是构成比喻的基础。

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相似点不明确,就不能构成比喻,即使构成比喻别人也无法理解。

修辞格辨析

修辞格辨析

掌门——掌窗 ②义仿 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新词语。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 不出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 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通感(移觉)
视觉→听觉
用形象的语言描述,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转移
到另一感官,使各种感官功能互相转化、彼此 沟通,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 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她宽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 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 那样嫩。 视觉→触觉
临时仿造新词语。
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
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 他爸爸是个外交家,而他呢,则是个小小的 ‚内交家‛。 这可不是一个渺小的工作,而是一项‚渺大‛ 的工程。 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 说要读经。
仿词的类型
以貌取人——以帽取人
①音仿 使用音同或音近的词素仿造新词语。 11月,我国还是秋高气爽,俄罗斯早已‚草 木皆冰‛了。
思考:以下句子是否比喻句?



他的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红肿。 那女孩像她来时一样,悄悄地走了。 这故事如同真人真事。 那远处跑着的好像是匹马。 总理遗言犹在耳。
比喻构成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
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
她的纤纤玉手就像月亮一样。
无相似性
比拟
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 当作物、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这 种修辞格叫比拟 。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比拟的分类
拟人
真理总是悄悄地走进勇敢者的心间,向他昭示智慧的魔 方。 真与伪,诚与诈,都要在它的面前露出本相。 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

2022年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____。

(2).舌尖后、清、擦音是______。

(3).舌尖中、浊、边音是______。

(4).舌尖后、浊、擦音是______。

(5).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是______。

2、轻声音节的音高通常受前一字调的影响,在阳平字后时,用五度标调符号表示为______。

3、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看,“语言、思想、生产”属于______式合成词,“晴天、网购、开水”属于______式合成词。

4、从构词位置来看,“阿婆、阿姨”中的“阿”,“杯子、包子”中的“子”,“糊里糊涂、傻里傻气”中的“里”都是______语素。

5、从汉字结构看,“女”是______字,“好”是______字6、“六书”之中真正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假借、转注都不是造字的方法,而是______。

7、_____和句法层次的不同是同一句法结构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

8、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句式杂糅四种。

9、联想电脑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釆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

10、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二、判断题11、zhi、chi、shi等音节的韵母应归入开口呼。

()12、“天”和“田”不同音,主要是音质不同。

()13、独体字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

()14、《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15、定语是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成分前面的修饰语。

()16、动词加动词可以构成述宾短语。

()17、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18、“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9、壮语是一种方言。

()20、蒙古语属于印欧语系()三、选择题21、普通话能作韵尾的元音是()。

如何辨析排比与层递

如何辨析排比与层递

如何辨析排比与层递
刘柏青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1996(000)012
【摘要】排比与层递,属于积极修辞范畴的两种不同辞格,两者形式相似,又有兼格情况,因此容易混淆。

例题:辨析排比与层递句①赶超,关键是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②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刘柏青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1
【相关文献】
1.层层递进,紧扣排比——《桂林山水》教学谈 [J], 王文行;
2.是层递,不是排比 [J], 刘剑华
3.“排比”与“层递”界说 [J], 刘筠
4.“排比”与“层递”界说 [J], 郭竞芳
5.对联中的排比与层递 [J], 朱英贵[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偶排比层递的区别

对偶排比层递的区别

对偶排比层递的区别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对偶、排比、层递的区别1、排比与对偶的区别①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的平行排列,对偶只限于两个句子。

排比的形式不如对偶严格。

排比的各个句子字数可以不完全相等。

②排比往往运用相同的词语;对偶的两个句子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忌用相同的词语。

对偶的两句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相应的词词性相同;排比则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关的内容。

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对偶;“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是排比。

2、层递和排比的区别①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的结构往往相同或相似,常用相同的词语。

②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具有等次性(级差性),事物之间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的,构成排比的内容是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问题。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里的“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队,为了战斗的胜利……”有的单说它是排比,有的单说它属层第,实际上它是两种修辞手法的兼用。

因为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的相内容,它们的关系也是并列的,上面的句式就具备了这一点。

层第虽然也具有排比这一特点,而层第与排比的区别就在于在内容上反映客观事物的递升与递降形式。

如句式里从班到潜伏队到整个战斗队(这里对战斗队予以伏笔了)。

它是一种从小到大的递升形式。

就排比而言,三个“为了”就能足以证实了。

同时,三个“为了”除了结构相似之外,语势得到了增强、情感也得到了加深,这也是排比与层第区分的第二种方法。

又如:吃饱了的虾,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休息。

它虽具备结构相似这一点,但连续用上几个有的没能使语气得到增强,也没能让情感得到加深,更没有递升与递降的形式出现,所以他不能纳入层第的范畴。

修辞手法知识总结

修辞手法知识总结

修辞手法知识总结“修”是修饰的意思;“辞”本来的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就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特定的手段修饰文辞,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修辞格是指比较固定的各种修辞格式,是人们根据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对修辞手法进行的分类。

在说话、写作过程中,如能恰当地应用各种修辞格,可使语言表达得更生动,更为鲜明,更为准确。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十六种修辞格:(一)夸张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等进行合乎情理的特意扩大或缩小,这种“言过其实”的修辞手法就叫“夸张”。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二)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地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反复”。

(三)引用引用名人语录、名著语句、诗句、典故以及熟语(成语、谚语、格言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就叫“引用”。

引用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

(四)仿拟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故意模仿现成的词语或句子,另创新的词语或句子,这种修辞手法就叫“仿拟”。

写文章或说话时,为了引人注意,故意提问,再说出本身的意见或看法,这种修辞手法就叫“设问”。

设问与一般的提问不同,提问是“有疑而问”,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六)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问句中,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使衔接的句子上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用符号表示就是“A B C, C D E ,E F G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可分为直接顶真和间隔顶真。

直接顶真 间隔顶真●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能立志,就有目标;有目标,就能不断学习。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练习测试题库一、填空1、语法系统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指,一个是指。

2、作为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是单位,句子是单位。

3、语法是。

4、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5、基础语法实体包括、、。

6、语法学系统,都具有“三层结构”顶层——,中层——,底层——。

7、形容词可分为:和。

8、汉语里有七种不同的语法实体:语素、词、、、、和。

9、句子的语气类型分为:、、、感叹语气。

10、疑问句可分为三类:、和。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问句:。

11、“比”字句在语义上由四个方面五项内容构成:A,包括参比甲项(比较主项)和参比乙项(比较客项或参照项);B比较;C ;D 。

12、从语形、语义相结合的角度看,“比”字句在比较类型上可分为整比、偏比和领比。

13、“除”字句的表义类型有、、。

14、复句的关系系统,由、、这三大类构成。

15、句群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6、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两个三角”的验证,“两个三角”包括:“表——里——值”三角和三角17、“小三角”的分析验证,包括和个方面。

18、“大三角”的分析验证,包括和“以古证今”两个方面。

19、修辞学的任务,是在大量收集修辞现象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去探索规律。

20、语体渗透的方式有三种:、、。

21、广告语体的特点是:、、。

22、语言表达要符合“社会认同”,就必须遵守“三性”原则。

即:、、23、“雷锋同志”从结构上看是短语,从功能上看是短语。

24、“起立!”从结构上看是句,从语气上看是句。

25、从词性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中前一个“国”是词,后一个是词。

26、“晒太阳”从结构上说是短语,从功能上是短语。

27、“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从结构上是句,从语气上是。

28、“除了英语,数学、物理也要学好。

”从“除”字句的表义类型看属于“除”字句29、“除了小王没有去,所有人都去了。

” 从“除”字句的表义类型看属于“除”字句30、“我的数学成绩比他的外语成绩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比较排比和层递两种辞格的异同
引言
辞格也称为“修辞格”、“修辞方式”,是人们在组织、调整、修饰语言,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特定方法、特定功能、为社会所公认,符合一定类聚系统要求的言语模式。

是一种能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的特有模式。

排比和层递分别是其中的分类。

下面来论述一下二者的关系。

1 、定义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法成分排列起来,是内容和语势增强。

比较明显的例子有:
走进展厅,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珊瑚,它们有的形似鹿角,有的状如树枝,有的好比象牙雕出的松塔,还有的犹如白雪皑皑的山脉。

而层递则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

如:他的家业就这样变小,变作没有,而且负了债。

从定义可以明显看出,排比和层递都是由很多短句构成的长句,通过短句间的不同关系能够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增强感情的抒发。

而区别就在于排比的短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通过并列排列起来。

层递中的短句则是以事物逻辑关系或是递增或是递减排列起来的,步步推进,从而达到使人们的认识层层神话,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的效果。

2 、类型分析
排比的可分为句子排比和句法成分排比两类。

句子排比是指单句和复句(包括分句)并列构成排比。

例如:
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树木更加葱郁,为了河水更加清澈,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

(这是分句的排比)
党啊,亲爱的妈妈,您是东方升起的一轮朝霞,晨曦中我们沐浴着您明媚的霞光;您是一缕春风,轻轻地吹拂着神州每一寸土地;您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不断前行;您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幸福成长。

(这是分句组)
句法成分一般来说都能够用来排比。

如:
傍晚漫步在小路上,静谧的树林,美丽的晚霞,清澈的河水,这是最美丽的风景。

(主语的排比)
在小河两岸是满眼的鲜花,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空中的太阳那么绚丽,像雨后的彩虹那么缤纷。

(谓语的排比)
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

(宾语的排比)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枕的民族英雄。

(定语的排比)
入夜,用眼望去,数十里烈焰飞腾,火龙翻滚,映得满天红,满山红,满江红。

(补语的排比)
层递可以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

递升是按着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等等去排列。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这句话出自三字经,十分简单但是寓意深刻。

他强调一个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它可以是表达任何事物,表示事物由少到多,步步递升。

再如:
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至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这句话中的数量从少到多,逐渐递升。

并且通过使用夸张,使一根火柴的作用达到了顶点。

下面是递降。

即按着事物的变化,由大到小,有多到少,由高到低等去排列。

如: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也是句很有名的话,出自《大学》。

这句话正好是从大到小,由表及里,仔细阐述了得天下者所需要的准备。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

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

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积极而达观的态度相互结合补充,几千年中影响始终不衰。

又如:
祖国是一座花园,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小兴安岭是一朵花,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这句话中的“祖国”、“北方”、“小兴安岭”、“森林”和“花园”、“腊梅”、“花”、“蕊”,交叉配合,从大到小,有条不紊,而且运用了比喻描绘了祖国的秀丽可爱。

通过对二者基本类型的对比分析能看出,排比和层递都是能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抒发情感。

不同的是,排比的种类在于构成排比的短句成分,依此划分为句子和句法成分,句子成分又有主语、谓语、宾语等多种成分的划分。

而层递则是从内容入手根据短句的逻辑关系分为递升和递降,并且只能分为这两种,因为逻辑关系没有别的类别。

较容易判断。

3 、需要注意的问题
排比都是三项或更多项排列联用。

排比能突出文章的重心,周密的说明复杂的事理,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需要我们在创造排比句的时候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的拼凑排比的形式。

排比句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之中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启发读者深思。

这种多项举其要的排比,句尾用省略号。

如:
如果让我形容童年趣事的话,我会把它比喻成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
另外,我们还需要准确适用提示语,这能提高表达效果。

如:
我们搞社会主义,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宽阔的胸怀,没有自我牺牲精神,怎么行呢?
对于层递的运用则需要让事物按着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依次排列。

语言一环扣一环,内容一步紧一步;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入,印象逐渐深化。

所以由此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构造排比句时需要联想能切合句子本身的语句,切忌生搬硬套,有的时候也需要突出重点,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

层递同样需要符合句子本身,尤其更注重逻辑关系,在构造是首先要考虑能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结语
排比和层递的异同可以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总结来说,层递具有等级性,强调句子的逻辑关系,而排比强调构成分句语意相同或相近,具有平行性;为了结构整齐美观,排比往往采用相同的词语,使得读起来郎朗上口,而层递出于逻辑关系考虑必须使用递增或递减的词语,不可能出现相同的情况,这是又一大区别。

仔细研究排比和层递的异同点能让我们更形象深刻的认识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不但对我们更熟悉的运用这些修辞格有益,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运用修辞格,还能增进我们对现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四版,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