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2

国际经济学2
国际经济学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 ;试卷编号: B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 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

A. 保持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无法确定

2.以下是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甲、乙两个国家生产每吨小麦和每万米匹布所需投入的劳动量(劳动/年),根据此表,以下选项中错误..

的是( )。 A. 甲国的小麦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B. 甲国的布匹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C. 甲国的小麦生产具有相对优势

D. 甲国的布匹生产具有相对优势

3. 如果X 、Y 商品的价格上升同样的幅度,则名义工资和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应当是( )。

A. 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X 流向Y

B. 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Y 流向X

C. 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D. 名义工资下降,劳动力的分配不变

4.以下那种情况表明甲国是劳动丰裕型的国家( )。

学专业班级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A. 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

B. 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的劳动量只有80个单位

C. 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80个单位、资

本总量是60个单位

D. 甲国劳动总量是100个单位、资本总量是100个单位,而乙国劳动总量是60个单位、资

本总量是75个单位

5. 美国汽车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来自日本、德国等同类产业的极大挑战,产量下降,

工人失业增加。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汽车产业的进口限制措施,主要是出于()方面的考虑。

A. 改善贸易条件

B.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C. 国内利益集团对于贸易政策的影响

D. 扶植幼稚产业

6.对于小国而言,征收进口从价关税以后,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来源于()。

A. 政府关税收入中对企业的补贴

B. 消费者剩余的减少

C. 生产者扭曲

D. 消费者扭曲

7. 必须在90天内支付100万德国马克的美国进口商可以通过()方式转嫁美元贬值的风险。

A. 在远期市场上买进90天期的德国马克

B. 90天后在即期市场上买进德国马克

C. 在远期市场上买进德国马克,90天后在即期市场上卖出

D. 在远期市场上卖出德国马克,90天后在即期市场上买进

8.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降,将使()。

A.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出口

B. 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出口

C.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进口

D. 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进口

9. 吸收分析法的一个重要假设前提是()。

A. 经常项目处于或近似于平衡

B.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

C. 所有的商品价格、货币工资和利率都保持不变

D. 收入保持不变

10.根据蒙代尔的“分配法则”,开放经济下,政府面临内外平衡两个政策目标时,应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

A. 收入政策

B. 汇率政策

C. 财政政策

D. 货币政策

二、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若判断正确,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若判断不正确,则在小题后的括号内填上“×”号。

1. 在决定生产和消,绝对价格比相对价格更重要。()

2.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国内相对价格与相对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3. 对于大国而言,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贸易后的福利水平低于贸易前的福利水平,出现所谓的“贫困化增长”。()

4.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5. 根据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一种产业如果缺乏发展潜力,国家就应当给予保护。()

6. 证券组合的获利性不可能超出证券组合中收益最高证券的收益。()

7. 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平衡的,该国的国际收支就是平衡的。()

9. 只要贬值的收入效应是正的,国际收支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

10.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可以实现影响均衡产量或均衡收入的目的。()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 提供曲线

2. H—O定理

3. 套期保值

4. 国际收支调整的乘数分析法

1. 简答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原理(需加图示说明)。

2. 简答长期性倾销的基本原理(需加图示说明)。

3. 简答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

4. 简答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

已知A国是某种产品的贸易小国,其国内该产品的需求方程为P=-0.05Q D+4.5,国内该产品供给方程为P=0.1Q S,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1美元,请问(在计算过程中,产品价格单位为1美元表示,不考虑产品数量单位):

(1)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国内生产量、国内需求量、贸易量分别是多少?

(2)如果A国对该种商品征收100%从价关税,国内生产量、国内需求量、贸易量分别是多少?

(3)计算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并在下图中用符号a标出。

(4)计算A国关税收入,并在下图中用符号b标出。

下图是1980年至2005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的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从1980年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请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七、论述

题(在以下两

小题中任选

一题,每题10

分,共10分,

如果两题都

回答,只以第

1小题得分作

为论述题得

分)

1.论述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2. 试论述国际收支平衡或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第 1 页 共3页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C

5.C

6.B

7.A

8.A

9.C 10.D 二、判断题

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三、名词解释

1. 提供曲线,也称相互需求曲线,反映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为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2. H-O 定理可以表述为,一国出口相对丰富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3. 套期保值:就是通过卖出或买入等值远期外汇,轧平外汇头寸来实现保值的一种外汇业务。

4. 国际收支调整的乘数分析法:乘数分析法又称收入分析法,它是在假定价格和汇率不变的条件下,考察一国国民收入变动对其国际收支的影响。它的基本论点是:进口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支出的变动通过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从而影响进口支出。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和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大小、以及该国开放程度的高低。

四、简答题

1. 重叠需求理论指出收入水平约相似,则其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越大,从而两国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分

该理论用于解释差异产品贸易。——1分

图示(见右图)与说明——3分 2. 长期性倾销时指,厂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实施的无限期的倾销行为。——4分

图示(见下图)与说明——3分

重叠需求理论的图示

A B Q 1

Q 2 Q 3

Q 4 Q 5 Q 6

持续性倾销的经济分析Q

3.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

(1)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1分

(2)成员国间经济互补——2分

(3)组织的建立可以照顾到每个成员国利益——2分

(4)成员间政治制度比较接近——2分

4. 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调整过程为

(1)国际收支逆差→货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3分

(2)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4分

五、计算题

1.答:(1)国内生产量为10,国内消费量为70,进口60——3分

(2)国内生产量为20,国内消费量为50,进口 30——3分

(3)生产者剩余增加15美元—2分(4

)关税收入30美元——2分

六、应用分析题

答:答题要点

(1)简要说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分

(2)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处于标准化时期,产品要素密集度表现为劳动密集型

第 2 页共3页

产品——2分

(3)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要素丰裕,由于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已经处于标准化时期,中国可以利用廉价的劳动要素投入有效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中国在此类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6分

本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应用国际贸易理论解释问题的实际情况酌情判分,但要求回答内容能够自圆其说。

七、论述题

1. 答:要点,(1)资本形成效应——2分;(2)技术转移效应——2分;(3)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效应——1分;(4)就业效应——2分;(5)国际收支效应——1分;(6)价格转移效应——2分。

2. 试论述国际收支平衡或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答: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中,国际收支平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均衡决定了其对外经济的均衡发展,而国际收支的均衡与否对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会对外汇市场上外汇供求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内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货币角度看,国际收支记录的外币收付实际上就是外汇供求的变化过程。因此,原则上说,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贷方所记录的是以外币标价的国际交易,表现为外币的供给。同理,其借方所记录的交易表现为对外币的需求。可以说,国际间外汇供给与需求最终是由各国的国际收支差额决定的。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外币的供给大于对外币的需求;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时,外币的供给小于对外币的需求。外汇供求的这种此消彼涨的关系决定了汇率的升降,从而影响到进出口和国内总供求。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直接影响对外扩大交往的能力和信誉,也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如果出现国际收支大量逆差,由于外汇短缺,外币汇率上涨,本国货币汇率下跌,短期资本就要大量外流,从而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妨碍本国经济发展。如果出现国际收支大量顺差,由于外汇供过于求,外币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其结果可能抑制出口,并增加国内货币和通货膨胀压力。因此,一个国家出现国际收支失衡,通常都要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第 3 页共3页

第 4 页共3页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第一章

Chapter 1 Introduction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often describe ___________ written by _______ and published in __________ as the first real exposition of an economic model.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76 “Wealth of Nations,” David Hume, 1758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58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76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58 Answer: E From 1959 to 2000, the U.S.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the share of US Trade in the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as compared to U.S. exports. U.S. ex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Answer: C The United States is less dependent on trade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the United States is a relatively large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is a “Superpower.”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it less dependent on anything. the United States invest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many countries inv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wer: A Ancie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re: not relevant to current policy analysis. are only of moderate relevance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re highly relevant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 l economy. are the only theories that actually relevant to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by modern mathematically oriented theorists. Answer: C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最能体现国际经济学问题,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金融、实体经济、政治等领域,也影响了各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其对中国与欧、美、日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影响为:减少中国对上述国家的出口,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贸易摩擦加剧,经济联系加强,因而也会导致中国与上述国家在政治上的对话与合作。 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一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来评价该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价比如一国政府政策的溢出效应和回震效应以及对外贸易对国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的基础和所得,国际贸易政策考察贸易限制和新保护主义的原因和效果。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因为他们把国家看作基本单位,并研究单个商品的(相对)价格。 4、什么是外汇交易市场及国际收支平衡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什么是宏观开放经济学及国际金融?外汇交易市场描述一国货币与他国货币交换的框架,国际收支平衡表测度了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情况。调节国际收支平衡意味着调节一国与外部世界交易出现的不均衡(赤字或盈余);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节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因而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宏观方面;外汇交易及国际收支平衡调节涉及总收入和总支出,调整政策影响国家收入水平和价格总指数,这些内容被称为宏观开放经济学或国际金融。 5、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 A (1) 国际金融危机: 影响中国整体经济,降低出口、增加失业、经济减速等 (2) 美国大选:影响中美未来经济政治关系 (3) 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中国的能源价格及相关产业 (4)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被商务部否决:《反垄断法》的第一次实施,加强经济法治 (5) 各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对中国经济产生外部性效应B 以上5条新闻对个人影响为:影响个人消费水平和就业前景 第二章比较优势理论 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重商主义者主张政府应当竭尽所能孤立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类消费品)。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富强的方法是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而出超的结果是金银等贵重金属流入,而一个国家拥有越多的金银,就越富有越强大。现在认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即生产商品的能力越高则一国越富强 2、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亚当.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是绝对优势;贸易模式为两国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器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生产绝对优势商品并交换,资源可以被最有效的使用,而且两种商品的产出会有很大的增长,通过交换就会消费比以前更多的商品从而产生了贸易所得;斯密倡导自由贸易,主张自由放任也就是政府尽可能少干涉经济

国际经济学第九版英文课后答案 第7单元

CHAPTER 7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OUTLINE 7.1 Introduction 7.2 Growth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7.2a Labor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Over Time 7.2b The Rybczynski Theorem 7.3 Technical Progress 7.3a Neutral, Labor-Saving, and Capital-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 7.3b Technical Progress and the Nation's Production Frontier Case Study 7-1: Changes in Relative Resource Endowments of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Case Study 7-2: Change in Capital-Labor Rations in Selected Countries 7.4 Growth and Trade: The Small Country Case 7.4a The Effects of Growth on Trade 7.4b Illustration of Factor Growth, Trade, and Welfare 7.4c Technical Progress, Trade, and Welfare Case Study 7-3: Growth of Output per Worker from Capital Deepen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mprovements in Efficiency 7.5 Growth and Trade: The Large-Country Case 7.5a Growth and the Nation's Terms of Trade and Welfare 7.5b Immiserizing Growth 7.5c Illustration of Beneficial Growth and Trade Case Study 7-4: Growth, Trade, and the Giants of the Future 7.6 Growth, Change in Tastes, and Trade in Both Nations 7.6a Growth and Trade in Both Nations 7.6b Change in Tastes and Trade in Both Nations Case Study 7-5: Change in th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Various Countries or Regions Case Study 7-6: Growth, Trade, and Welfare in the Leading Industrial Nations Appendix: A7.1 Formal Proof of Rybczynski Theorem A7.2 Growth with Factor Immobility A7.3 Graphical Analysis of Hicksian Technical Progress Key Terms Comparative statics Antitrad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Dynamic analysis Neutral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alanced growth Normal goods Rybczynski theorem Inferior goods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18章 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 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较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紧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 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行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 有何差异? 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9章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 一、概念题 1.约束(binding) 答:在国际贸易中,约束一般是指税率的约束,即“约束”关税的税率。约束税率是指经过谈判达成协议而固定下来的关税税率。按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各国应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有选择的产品对产品的方式,或者为有关缔约国所接受的多边的程序进行谈判,谈判结果固定下来的各国税则商品的税率为约束税率,汇总起来形成减让表,作为总协定的一个附属部分付诸实施。按关贸总协定规定,关税减让谈判有四种减让形式来约束关税的税率:①降低关税并约束在降低了的关税水平;②约束现行关税税率;③约束在现行关税水平以上的某个关税水平;④约束免税待遇。 2.支持自由贸易的政治依据(political argument for free trade) 答:支持自由贸易的政治依据是指,尽管理论上可能还有比自由贸易更好的政策,但从政治上认可和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更重要。现实中的贸易政策经常会由具有特殊利益关系的集团所左右,而不考虑国家的成本与收益。虽然从理论上可以证明某些选择性的关税和出口补贴政策能够增进整体社会福利,但现实中,任何一个政府机构在制定一套干预贸易的详细计划时都有可能被利益集团所控制,从而成为在有政治影响的部门中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如果上述观点正确的话,那么倡导自由贸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3.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 答:集体行动是指关于经济活动中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如果某项活动或者

福利的获得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集体行动问题就出现了,即决策集体的每个成员必须单方面决定是否参与提供某种集体产品。因为集体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所以使得不为集体产品的提供付出成本的集团成员也可以获得集体产品。集团越大,分享收益的人越多,个人的行动对集团利益的影响越小,集团内的成员“搭便车”的动机就越强烈。这就意味着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愿,集体产品的供给将是不足的,集体产品不可能依靠个人的自愿提供来解决。因此,个人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集体理性,个人理性不是实现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 4.特惠贸易协定(preferential trading agreement) 答:特惠贸易协定是指各签约方之间相互减让关税或实行其他贸易优惠措施,但不将其给予非签约方的贸易优惠协定。由于这种协定违反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因而一般被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但是,如果它能够促进签约方之间的自由贸易,那么世界贸易组织就允许其存在。如下两种方式的特惠贸易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 (1)自由贸易区,各签约方设立对外关税率,但相互之间免除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2)关税同盟,各成员国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率,而成员国之间则是“特惠”的。 5.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答: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参加同盟的国家划为一个关税区域,在区域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同时对区域外采取统一的关税及其他贸易限制等措施。关税同盟是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基本形式。关税同盟可以分为完全关税同盟和不完全关税同盟。完全关税同盟是指将各加盟国的关税完全废除,这种关税同盟按惯例不受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约束。但事实上,当关税同盟成立时,各国原有的关税并不能立即完全废除,为避

国际经济学汇总题库(克鲁格曼版)经2

第二章 1.引力模型P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设任何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的因素不变),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 2.行业内贸易P141:指某一行业内差异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它反映出规模经济。 3.行业间贸易P141:指的是一个行业的产品与另一个行业产品的交换,它反映出比较优势。 4.配额租金P184:许可证持有者能够从外国购买进口品并在国内以高价出售,他们获取的利润就是配额租金。 第三章结合第四章看(着重看理论推理) 论述:课本知识+自己观点 李嘉图模型 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的假设是: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李嘉图模型认为国际间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 生产效率的不同导致了比较优势的不同 结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有国内优势的产品,有这样的一个原理去支撑国际贸易产生,也就是说李嘉图模型也是在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要素禀赋模型 与李嘉图模型的区别和原因是:区分两者共同的基础:(1)、李嘉图(第三章) (2)、要素禀赋,原则:国际顺序:?首先,说说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如何参与国际贸易,认为各国间的资源差异(各国要素差异度,差异水平)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唯一原因

(李嘉图模型)生产效率不同比较优势不同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的差异(不一样)要素价格(不一样) 相对价格(不一样) 认为现在中国也还在参与国际贸易,那么她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哪一个理论更贴近 第三章 1.单一要素P27:衡量生产效益: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要素A本国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为5单位,B外国需要3单位,同种产品相对而言外国更有效率,具有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不可单独写这个) 2.比较优势P30(通过这种形式分析本国该进口或出口什么)假设: a LC/a LW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九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答: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考虑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一价格因素。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是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不一定一致,x商品的价格是Px/Py,而y商品的价格是Py/Px.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内容)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吗? 答案提示:不一定,比较优势的确定原则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

克鲁格曼 国际经济学第9版教材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Organization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The Gains from Trade The Pattern of Trade How Much Trade? Balance of Payments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International Policy Coordi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rade and Money ?Chapter Overview The intent of this chapter is to provide both an overview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o provide a guide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It is relatively easy for an instructor to motivate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The front pages of newspapers, the covers of magazines, and the lead reports on television news broadcasts herald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U.S. economy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is interdependence may also be recognized by students through their purchases of imports of all sorts of goods, their personal observations of the effects of dislocat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ir experience through travel abroad. The study of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generates an understanding of many key events that shape our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 recent history, these events includ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large current account deficits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dramatic appreciation of the dollar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80s followed by its rapid depreciatio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he Latin American debt crisis of the 1980s and the Mexican crisis in late 1994; and the increased pressures for industry protection against foreign competition broadly voic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more vocally espoused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90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began in East Asia in 1997 and spread to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and the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in Europe highlighted the way in which various national economies are linked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se connections. These global linkages have been highlighted yet again with the rapid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protests at global economic meetings and a rising wave of protectionist rhetoric have highlighted opposition to globalization. The text material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context in which such events occur. ? 2012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Wesley

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 ?答: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且为直线。在自给自足经济下,各国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其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x和E B上达到均衡。需求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在自给自足经济下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同选择,但这些不同并不会引起两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两国的国内价格水平是相同的。因此,不存在着贸易的基础。 2?答:因为,相对价格使得国际贸易成了物物交换的世界,消除了货币幻觉。 3?答: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小国福利改善程度更明显些。 4?答: (1)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均衡要求国内需求数量与国内供给数量相等。设两个 方程相等,我们可以求出没有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无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为100,均衡数量为300。 (2)当价格为120时,A国的需求数量为290,它的供给数量为400。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将出口110个单位的产品。 (3)A国的消费者剩余将减少。在无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 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 成的是一个更小的三角形。A国的生产者剩余将增加。在无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小三角形。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整个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

之差。这一收益的大小等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它的底边是产品贸易数量(110),它的高是价格的变化量(120-100=20)。因此,总收益为1100。 5?答:他们的损失为,继续在国内销售48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的损失,加上少销售的4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总量的损失。两者相加,共损失25亿美元。 6?答: (1)在自由贸易及每桶18美元价格下,国内生产数量Q S为18=0.6+6Q,或Q S=29亿桶。国内消费数量18=42-4Q D,或Q D=60亿桶。见下图。 (2)在无进口时,国内供给数量必须在国内均衡价格P处等于国内需求数量(两者都等于Q E): 42-4Q E=0.6+6Q E,或Q=41.4亿桶(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利用其中一个等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国内价格为每桶25.44美元。 (3)国内石油生产者将获益。他们得到了以图中面积a代表的生产者剩余。国内石油消费者将受到损失,即由图中面积a+b+c代表的消费者剩余。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如果5个条件同时成立,那么,两国在封 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因此,在这些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

第一章国际经济学教案导论(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国际经济学的含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开放条件下的生产、交换行为以及价格、货币和宏观政策。由国际贸易经济学和国际货币经济学组成。(研究世界范围内商品、服务和资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活动的学科) 二、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1、家政学:家庭是经济行为的基本单位,追求在收入既定情况下的福利最大化。 家政学――家庭―――收入既定福利最大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企业为经济活动中心,研究企业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利润,消费者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效用。 微观经济学着重探讨生产什么、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3、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如经济增长、就业等)进行分析。宏观经济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4、国际经济学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彼此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家于是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出现了各种国际经济往来的形式,国际经济因而产生。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即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 学科。 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1)国际交易不同于国内交易。国际交易中普遍存在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和人为的阻碍。如,劳动力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性远远低于其在一国之内自由流动的程度;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国之内一般是不存在的;各国使用不同的货币,使得国际交易远比国内交易复杂得多。 (2)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考虑的往往是本国的福利和稳定,而非全世界的福利和稳定,因此往往导致在一国看来是最佳的选择,而在世界范围内看并非最佳;此外,经济间的连锁机制使得一国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着本国的资源配置,同时还会影响他国的资源配置。 三、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1)古典贸易理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2)新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标准模型、H-O 模型 (3)当代贸易理论:打破了已往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研究重点由国家间的差异转向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方面,着重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以及贸易政策。 2、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1)金本位制下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收支收入调节机制 (3)浮动汇率下的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方法 (4)开放经济动态变化的跨时分析方法

《国际经济学》第九讲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均衡(DD-AA模型)

第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均衡(DD-AA模型) 教学目标: (1)掌握产品市场短期均衡的含义和调整机制; (2)掌握DD曲线的表达式和变化规律; (3)掌握货币市场短期均衡的含义和调整机制; (4)掌握AA曲线的表达式和变化规律。 (5)掌握马歇尔—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的内涵 (6)理解宏观经济短期均衡(汇率与产出决定)的内涵和调整机制 授课时间:4课时 一、短期宏观经济分析的假定条件 ●市场价格水平不变。 ?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化(M)等价于实际货币供给量(M/P)的变化; ●经济非充分就业,存在足够的剩余生产能力 ?产品市场的均衡取决于总需求 ●商品自由流动,资本自由流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意味着国内利率必须始终保持与国际利率一致,即利率是一个外生变量。 ●DD—AA模型的研究对象:短期汇率与产出的决定问题。 上海https://www.360docs.net/doc/697217349.html, 1

上海 https://www.360docs.net/doc/697217349.html, 2 二、产品市场的均衡——DD 曲线 (一)均衡的含义 ? 总供给等于总需求,表现为市场不存在非合意的存货。 ? 封闭条件,两部门经济下,均衡意味着家庭储蓄(S )等于厂商投资(I ) ? 封闭条件,三部门经济下,均衡意味着家庭储蓄(S )和政府储蓄(T-G )之和等于厂商投资(I ) ? 开放条件,四部门经济下,均衡意味着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的和(s+(T-G )+(EX-IM ))等于投资。 此处视学生宏观经济学掌握情况增加对国民收入恒等式的介绍。 (二)总需求的构成 ? 消费:D cY c C +=0,消费是可支配收入的函数 ? 投资:iR I I -=0,投资是利率的函数 ● 利率R 由货币市场决定,在产品市场中是外生变量,在货币市场中,利率与汇率之间也存在联系。为了不使问题过于复杂,在这里我们暂时假定投资是一个与汇率无关的外生变量,即I =I 。 ● i 是正值常数,表示投资对利率变化反应的灵敏程度。 ? 政府支出:G ,在模型中为外生变量 ? 国外净需求:TB=NX=EX – IM ,TB 会受到汇率影响,与汇率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论证。

国际经济学(2)

国际经济学重点:单选15×1'判断并改错5×3' 一、名词解释5×4' 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既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里昂惕夫之谜: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经里昂惕夫研究美国1947年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自由贸易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国际间的货币收支,而是对所有产生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交易全部记录。还包括不涉及货币收支的经济交易(易货贸易),甚至根本不产生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单方面转移。 J曲线效应: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外汇倾销:指通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扩大出口。 关税同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同意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经常项目: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内外冲突:又称“米德冲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难以动用支出转换政策,作为政策工具,在只有支出调整政策可供政府使用的情况下,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可能会发生冲突。 二、简答3×10' 1.画图比较进口配额和同等程度的进口关税对 小国福利的影响。 (1)上图为小国情形的关税效应分析(局部均衡):进口关税,指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 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Q1提高到Q3,生产者剩余由△ICPw的面积变成△IAPt,的面积,即生产者增加的福利为a; 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由Q2减少到Q4,消费者剩余由△HGPw的面积变成△HBPt的面积,即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为a+b+c+d。 税收效应:征收关税所获得收入=进口量*关税率= Q3 Q4*t,即等于矩形AEFB的面积c。 净福利效应:a—(a+b+c+d) + c= —(b+d)<0,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净损失为b+d 。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上图为小国情形的配额效应分析(局部均衡):配额,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现在假定限额为Q3 Q4,且Q3 Q4 < Q1 Q2。 同理可知,生产效应=a, 消费效应= -(a+b+c+d),而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即关税效应=0。 故净福利效应= a - (a+b+c+d) = - (b+c+d) 。( 3 )同:进口配额与关税都是一国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异: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出口商。进口配额使得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2.作图说明什么是“悲惨增长”,并说明悲惨增 长实现的条件。 如上图,经济增长前,生产点为Q,消费点为C,该国出口X产品而进口Y产品。显然,X产品的相对价格较高。当经济增长偏向X部门,该国继续出口X 产品而进口Y产品,显然由于X产品的相对价格大大降低,该国的消费点降到C*点,低于原来的C点。即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反而下降了。 (1)悲惨增长: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增少了。 (2)悲惨增长的发生条件是: 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的产品的。 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或无弹性。 c:该国在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从而其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价格。 3.简述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内容以及J曲线效应 的含义 汇率的贬值最终能否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状况,还依 赖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需求(供给)弹 性,是指商品价格的变动率所引起的需求量(供给量) 的变动率。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只有当一 国的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与出口商品的需求 弹性(EX)之和大于1时,即EX+EM>1,一国货 币贬值才能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它是贬值改善贸易 差额的充分必要条件。 J曲线效应的含义:在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调节过 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效应,即在货币对外贬值之 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收支没有获得改善,反而进一 步恶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贸易收入才会逐步增加, 贸易收支逐步得到改善。这一效应过程被称为“J曲 线效应” 4.用一般均衡分析法说明小国征收关税所引起 的进口国福利的变化。 小国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征税对小国的影响为:增加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 产,减少出口产品的生产;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 减少贸易量;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 5.画图分析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假设: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aA,工 资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出) B国为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bB,工 资水平较高(劳动力流入) 在没有劳动力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 其中:劳动报酬为 OaCGA,资本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 其中:劳动报酬为 ObHMB,资本报酬为HJM 当发生劳动力流动时,A国劳动力流出,导致国 内工资水平上升,由Oa上升至OaN;而B国因劳 动力流入,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下降,由ObH下降至 ObT。两国工资水平达到同一水平线NT。 A国劳动报酬增加(CNRG),而资本报酬减少 (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劳动报酬减少(THMR),而资本报酬增加 (THME),净增(MRE),此时GN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