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孤僻的性格

如何纠正孩子孤僻的性格

一、树立孩子的集体观念

要让孩子懂得,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的准则,让孩子知道社会是个大课堂,帮助孩子在群体中树立集体观念。有些爸爸妈妈“替孩子做值日”、“为孩子不参加春游谎请病假”,这些行为实际上人为地拉大了孩子与集体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合群意识的培养,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势必会给孩子将来的发展留下隐患,反而害了孩子。

二、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培养,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就会因此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养成了孤僻。因此,家长应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让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家庭的欢乐。

三、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别人的事不用管。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没有看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大局;有的爸爸妈妈往往会担心孩子“上当”、“受欺负”,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挫折有时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孩子在和同伴的磨合中更容易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更能学会适应;有的爸爸妈妈以为自己的经验传授足以代替孩子的实践,只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就行了,何必要让他们去学习呢?其实不然,爸爸妈妈告诉的“应该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和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是有所不同的,孩子只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四、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

当前,由于家居条件、家庭结构等原因,家长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家长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家长有必要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玩,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

五、帮助孩子与他人建立友谊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正常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全的朋友氛围。孤独是人类的不健康的情绪情感体验,战胜孤独是孩子们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前提。爸爸妈妈在矫正孩子孤独症的时候应强调这样的观点:“缺乏真正的朋友才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可以通向心灵的。”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早就一再强调过的。

六、注意评价和态度

家长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感到自己很笨和行为不好,这种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固定下来,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

格,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都不行,谁都不如,从而一个人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心情压抑。家长不妨采用一些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仍要表扬你,因为你已经努力了。”“你一直在努力,再加把劲,一定做得更好!”这样注意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孩子自信、开朗起来。

七、增强体质

孩子性格孤僻与体质弱密切联系。孩子体质弱,就会缺乏活动的耐性和持久性。这样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视,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会采取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所以,家长应多带领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去旅游参观、登山攀登、游泳、锻炼等。一来可以培养孩子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持久性,二者可以增强孩子体质,使孩子能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同伴间的游戏、体育活动。

八、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自我封闭,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在言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

在课余时间绘画活动时,小朋友正兴趣盎然地在描绘冬天的景色。我边巡视,边给个别幼儿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当我走到琪琪小朋友的面前时,他突然用双手紧紧遮住画面,满脸涨得通红,还不时地在窥视我。我从琪琪的指缝里发现了他的绘画内容,顿时我什么都明白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小家伙为自己的“拙作”而感到羞愧,不想让别人尤其是老师看见。薪裕是个插班生,在家里事事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因此养成了胆小、孤僻的性格,无论学什么都缺乏信心。看着他那可怜的样子,我想:要让他树立信心,首先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让他体验获得成功的快感。于是,我故作什么也没看见,笑眯眯地对他说:“琪琪,老师肯定很喜欢你的画!”琪琪很意外地看着我,我又说:“你画的小鸟会飞得最高!”“真的!”琪琪迟疑的看着我问。见我肯定地点了点头,他这才慢慢地放开了双手。看着他的画,我觉得只要稍不注意自己的措词,他那刚刚鼓起的一点勇气,就会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我赞扬他的画面颜色配得很漂亮,在我肯定的语言和委婉的建议下完成了作业。

从此,每逢作业时,我总是有意地给与适当的建议和热情的鼓励,琪琪从老师的眼神,语言中获得力量。他变了,变得开始关心集体,关心周围的一切,尤其是在学习技能放面,他一改过去躲躲闪闪的态度,上课还常常举手发言。

琪琪的变化,我很受启发,对一个做事缺乏信心,且能力较差的孩子,单靠老师的偶然的一次性的指导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坚持长久地帮助他们鼓起勇气,树起信心,让他们多次尝试成功的甘甜。我相信,我们教师都能运用手中的鼓励这一“法宝”,帮助更多的幼儿扬起自信的风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