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第三版神经病学-01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

瘫痪分布特点 单瘫 偏瘫程度均等 交叉瘫(同侧脑神经) (对侧肢体) 四瘫、截瘫
第二章 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
二、下运动神经元
【解剖生理】
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
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 的神经轴突,它是接受锥体 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 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 通路。
第二章 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
第二章 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
三、锥体外系统
【解剖生理】
广义的锥体外系统包括纹状
体系统及前庭小脑系统,共 同调节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 动功能。前者主要由尾状核、 豆状核、屏状核、杏仁核组 成,总称为基底节,其有关 的主要皮质部分是运动前区,
即第6区。
第二章 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
三、锥体外系统
【解剖生理】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绪 论
临床症状分类
① 缺损症状
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
绪 论
② 刺激症状
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
绪 论
③ 释放症状 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
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
绪 论
④ 休克症状
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
瘫痪 损 伤 症 状 鉴 别
痉挛性瘫痪(硬瘫)
元锥 肌张力 的体 抑束 制对 腱反射 亢进 性下 影运 病理反射 阳性 ( + ) 响 动 消神 (锥体束损伤的确凿证据 失经 婴幼儿除外)
消失 阴性(–) 反射弧 中断
浅反射 肌萎缩
或消失 无 (短期内不出现)
消失
(下神经元不断发放冲动 出现 保证肌肉的营养代谢)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临床医学 专业“5+3”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神经病学第八版第一章+绪论

神经病学第八版第一章+绪论

神经病学(第8版)
三、神经病学的实践现状及发展趋势
➢神经病学的总体目标是: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时对疾病进行合理的 诊断,同时尽可能针对病因恰当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神经影像和基因诊断技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证据,提高诊断的精准程度,发挥着越来 越大的作用。 ➢神经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除了大量新药涌入临床,其他新的治疗手段也大量出现,为神 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
神经病学(第8版)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及医学生的学习目标
定向诊断即是否属于神经科疾病
➢神经系统与全身其它各个系统相依相伴,使得经常与其它系统疾病相混杂 ➢有时一种疾病在某一阶段属于内科范畴,另一阶段又属于神经科范畴 ➢学习神经病学时要有整体观,以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神经病学(第8版)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及医学生的学习目标
定位诊断是查明病变的部位,最能体现神经科的特点
第一,确定病变是否位于神经系统或骨骼肌 第二,确定空间分布是局灶性、多灶性、弥散性还是系统性 第三,确定具体的位置 先根据病史、症状、阳性体征得出临床定位,再结合针对性的辅助检查进一步证实和鉴 别,得出综合定位
神经病学(第8版)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及医学生的学习目标
本章小结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以及康复等内容的一门临床学科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向诊断、定位诊断、定性诊断 ➢神经病学的总体目标是: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时对疾病 进行合理的诊断,同时尽可能针对病因恰当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 残率

脊神经

肌肉疾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病学 期末重点

神经病学 期末重点

神经病学期末重点第一章绪论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神经病学包括两部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肌肉疾病。

讲述这两类疾病的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是神经病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1、期末重点:(重点正文内容)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

一、意识障碍1.意识: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意识的解剖学基础:大脑皮层及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完整性是维持意识或觉醒状态的基础。

【临床分类】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1)嗜睡:持续睡眠状态,可唤醒,醒后基本上能正常交谈,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后又进入睡眠状态。

(2)昏睡: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醒后对问话作简单模糊的回答,旋即入睡。

(3)昏迷: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

可分为浅、中、深昏迷。

1)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及痛苦表情,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2)中度昏迷:对重的疼痛刺激稍有反应,很少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减弱,生命体征轻度改变。

3)深昏迷:对疼痛无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异常。

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1)意识模糊:轻度意识障碍伴定向力障碍,有错觉。

(2)谵妄状态:较意识模糊严重,有丰富的错觉、幻觉,躁动不安,定向力障碍,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

急性谵妄状态常见于高热或中毒,慢性谵妄状态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

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醒状昏迷)包括:(1)去皮层综合征(dedcorticated syndrome):能无意识睁眼闭眼、咀嚼、吞咽,瞳孔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对刺激无反应,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姿势(去皮层强直),尿失禁,可有病理征,保持觉醒-睡眠周期。

为大脑皮层广泛损害而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正常,见于缺氧性脑病、脑外伤和严重脑卒中等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08临床II(1)班神经病学习题集人卫版08临床II(1)班2011/11/19神经病学学习指导和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第七章头痛第八章脑血管疾病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第十二章运动障碍性疾病第十三章癫痫第十四章脊髓疾病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神经病学的目标A。

发展神经科学 B.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C.及时对疾病进行合理的诊断D.尽可能地对症恰当治疗E。

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2.神经病学的特性不包括A.疾病的复杂性B.症状的特异性C.诊断的依赖性 D。

疾病的严重性 E。

疾病的难治性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不应包括A.详细询问病史 B。

仔细的体格检查 C。

相关的辅助检查 D。

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 E.试验治疗4.医学生在神经病学的实践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但除外A。

重点掌握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科基本操作 B.熟悉定位和定性诊断 C.了解辅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D.重点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治要点,掌握危重病的抢救 E。

掌握神经遗传病5。

医学生的学习方法,应除外A。

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 B.结合神经系统主要解剖生理和病理C。

以研读参考书为突破口D。

联系症状学和临床实际 E。

采取综合分析和整体观点,逐步提高临床技能二、简答题1.什么是神经病学?2。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如何?3。

神经病学的目标是什么?4。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的三个阶段是什么?一、选择题1. D 2。

B 。

3 E .4 E 5. C二、简答题1。

神经病学是一门临床二级学科,也是神经科学中的一门临床分支,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肌肉疾病的症状、发病机制、病因和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前言本大纲仅供临床医学 5 年制大学生教学用。

神经病学教学必须应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有系统地阐述本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

教学时应尽量结合我国资料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 1 门分支学科,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其他各学科关系极为密切,并且具有极高的理论性。

神经病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防治原则。

神经病学作为目前医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而活跃的学科,不单有本学科自已的体系,而且与很多其他有关学科相互渗透,如神经生物学、神经化学、神经遗传学、神经病理学、神经药理学、神经免疫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影像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学、神经流行病学、老年神经病学和儿童神经病学等。

而基因检查手段、急诊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对神经内科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神经病学作为 1 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工作领域广阔,是临床医学 5 年制硕士生必须掌握的 1 门学科。

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及临床实习,使学生掌握神经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法。

对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能初步掌握,为医科学生今后在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中具备全面知识打好基础。

总学时数为 58 学时,其中讲课 30 学时,实习 28 学时。

第一章绪论一、要求使学生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二、主要内容1.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和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三、教学方法:自学。

八年制第三版神经病学-01第一章+绪论

八年制第三版神经病学-01第一章+绪论

神经系统症状
刺激症状:神经组织受激惹后所产生的过度兴奋表 现。大脑皮层运动区受刺激引起部分运动性发作
神经系统症状
释放症状 高级中枢受损后,受其制约的低级中枢出现功能亢
进。如: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出现锥体束征,表现为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神经系统症状
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的急性严重病变,引 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 短暂缺失。如: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病变水平以下 表现迟缓性瘫痪,即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逐渐出现 神经缺损和释放症状
神经系统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脑
✓ 大脑 ✓ 间脑 ✓ 脑干 ✓ 小脑
➢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结构
➢ 周围神经系统:(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
✓ 脑神经 ✓ 脊神经
➢ 中枢神经接受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后做 出相应的反应;周围神经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冲动
神经系统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
神经系统病变也可导致其他系统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如重症脑损伤引起的下丘脑及垂体功能紊乱可导致消化道出现应激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因此在学习神经系统疾病时必须有整体观念不论检查诊断和治疗都要结合全身情况综合分析与其他学科关联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自主神经以及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 定位、定性诊断
✓ 定位诊断:确定疾病损害的部位 ✓ 定性诊断:确定疾病的病因及性质
➢ 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基础 ➢ 熟悉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 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 ➢ 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 完全可治愈的:如多数感染性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 早期或轻症的脑血管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应及时 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习题集.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习题集.

《神经病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 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包括大脑半球和小脑两部分.B.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C.包括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两部分.D.包括运动科研经费纩感觉系统两部分。

E.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2下列哪项不正确?A.神经系统包括中柢神经节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B.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神经C.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节和脊神经D.有些神经疾病影像学检查可始终无阳性发现E.磁共振检查能取代临床方法来诊神经系统疾病3.神经系统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A.缺血症状B。

缺损症状C.刺激症状D。

释放症状E休克症状二简答题1神经系统包括哪两个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2 什么是神经系统。

神经节病学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医学门类。

3神经病学研究内容包括哪些?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

选择题答案A型题1B2EX型题3BCDE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一选择题A型题I.意识障碍1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C大脑半球D小脑E基底节2某患难与共者能唤醒,醒后定向力革本完整,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识状态是:A嗜睡B昏睡C昏迷D谵妄E意识模糊3患者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能唤醒,醒后模糊做答,旋即熟睡.此时为:A嗜睡B昏睡C 浅昏迷D中昏迷E深昏迷II.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4以下关于失语症正确的病变部位是:ABroca失语在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BWernicke失语在优势半球缘上回后部C传导性失语在优势半球颞水岭区D命名性失语在优势半球分水岭区E经皮质性语在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5患者为右利手,意识清,能理解他人讲话内容,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图,病变在:A左侧额上回后部B左侧额中回后部C左侧额下回后部D左侧角回E左侧顶上小叶III.智能障碍和遗忘综合症6关于遗忘综合征临床特点不正确的表述是:A慢性遗忘常伴发于痴呆B导致严重意识丧失的头部外伤必定伴发遗忘综合征C脑炎后遗忘症属于急生遗忘综合征D脑缺血缺氧可导致急性遗忘E脑肿瘤也可导致遗忘IV.视觉障碍7右侧同向性偏盲的病损位于:A右侧视神经B视交叉C左侧视束D左侧颞叶视而不见辐射E左侧顶叶视辐射8以下关于视野缺损不正确的病变定位是:A一侧视神经节病变引起单眼全盲B一侧视束病变引起双颞侧偏盲C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偏盲、黄班回避D颞叶病变引起双眼同向性上象限盲E顶叶病原变引起双眼同向性下象限盲V.眼球运动障碍9霍纳(Horner)综合征由下列哪能种病因引起:A眼交感神经麻痹B眼交感神经兴奋C眼副交感神经麻痹D眼副交感神经兴奋E动眼神经麻痹10一侧瞳孔散大,直接和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正常病损位于:A对侧视神经B同侧视神经C对侧动眼神经D同侧动眼神经E同侧视神经及动眼神经11下列哪项不符合一侧动眼神经麻痹:A上睑下垂,眼球不能向上、下和内侧转动B眼球向对侧、向上、向下注视而不见时出现复视而不见C眼球向外或外下方斜视D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器反射存在E瞳孔散在,光反身及调节反射均消失.12滑车神经受损时:A眼球向外上方运动障碍赛跑道B眼球向外下方运动障碍C眼球向内上方运动障碍DF眼球向内下方运动障碍E眼球向上方注视有复视而复视VI.面肌瘫痪13右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A右侧中枢性面神经麻痹B左侧中柢性面神经麻痹C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D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E双侧周围性央神经麻痹14 62岁女性,因口角歪斜两日来诊。

神经病学(神经内科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神经内科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10416课程名称:神经病学(Neurology)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36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见)习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选用教材:神经病学(案例版)朱榆红赵斌主编科学出版社课程简介神经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众多的其他临床学科有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

神经病学是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由于学科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已由内科分出成为独立学科,目前神经病学重点讲述神经系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此外,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免疫学等方面内容也与神经病学课程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但神经病学教材中仅简要加以叙述,更详细的知识由专业教材加以阐述。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神经病学教学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资料,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临床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通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

二、学时安排理论课 0.5学时三、教学内容(一)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二)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四、重点、难点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五、复习思考题1. 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2.神经病学在临床医学学科中的地位?3.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4.神经病学的诊断原则?第二章总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因此在学习神经系统疾病时,必须有整体观念,不论检 查、诊断和治疗,都要结合全身情况综合分析
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反射、 自主神经以及高级神经活动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按其发 病机制可分为4组:缺损症状、刺激症状、释放症状以 及休克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缺损症状:神经组织受损时,正常神经功能减弱或 消失。内囊病变导致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与神经科学区别
神经科学包含着神经病学。但也包含其他科学,神 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组织学、神经胚胎学、 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免疫学、神经药理学、 神经遗传学、神经流行病学、神经外科学、神经内分泌 学、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学、神经眼科学、神经耳科 学、神经生物学、实验神经病学及神经分子生物学等
神经病学第一章
绪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桂永浩 Nhomakorabea 神经病学
第一章 绪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吴江 金涛
主要内容
➢ 神经病学研究对象 ➢ 神经系统疾病种类 ➢ 神经系统症状分类
神经病学
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骨骼肌疾病的 临床医学
➢ 病因&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鉴别诊断 ➢ 治疗 ➢ 康复&预防
➢ 感染 ➢ 肿瘤 ➢ 血管病变 ➢ 外伤 ➢ 中毒 ➢ 免疫障碍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
➢ 变性 ➢ 遗传 ➢ 先天发育异常 ➢ 营养缺陷 ➢ 代谢障碍
与其他学科关联性
➢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 险因素。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和代谢障碍也会引起神经 系统的损害,如肝性脑病、肺性脑病、肾性脑病、糖尿 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昏迷等。神经系统病变也可 导致其他系统和器官的功能障碍,如重症脑损伤引起的 下丘脑及垂体功能紊乱可导致消化道出现应激性溃疡, 引起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营养障碍
神经系统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脑
✓ 大脑 ✓ 间脑 ✓ 脑干 ✓ 小脑
➢ 脊髓
神经系统的结构
➢ 周围神经系统:(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
✓ 脑神经 ✓ 脊神经
➢ 中枢神经接受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经过分析综合后做 出相应的反应;周围神经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冲动
神经系统的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原则
➢ 定位、定性诊断
✓ 定位诊断:确定疾病损害的部位 ✓ 定性诊断:确定疾病的病因及性质
➢ 熟练掌握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基础 ➢ 熟悉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 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结果 ➢ 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 完全可治愈的:如多数感染性疾病、营养缺乏性疾病、 早期或轻症的脑血管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应及时 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 可控制和缓解的:如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特发性 癫痫等。应尽早采取措施使之缓解,延缓进展
➢ 难治的、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如神经系统变性疾 病、遗传性疾病等。也应设法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并 努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神经系统症状
刺激症状:神经组织受激惹后所产生的过度兴奋表 现。大脑皮层运动区受刺激引起部分运动性发作
神经系统症状
释放症状 高级中枢受损后,受其制约的低级中枢出现功能亢
进。如: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出现锥体束征,表现为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神经系统症状
休克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的急性严重病变,引 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 短暂缺失。如:急性脊髓横贯性损伤时,病变水平以下 表现迟缓性瘫痪,即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逐渐出现 神经缺损和释放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