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主题班会)
人无信不可立诚信主题班会(一)

人无信不可立诚信主题班会(一)人无信不可立,这句话不仅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更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
诚信,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原动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人无信不可立诚信主题班会”。
一、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指人们在进行交往、合作和交易时,遵循诺言和道德规范,一言九鼎,不做虚假之事,言行一致,廉洁自守的品质和态度。
诚信不仅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树立个人良好形象的必要条件。
二、诚信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信任:信任是一种宝贵的财富,缺乏信任的社会会陷入混乱,而诚信是建立信任最好的方式。
2.推动合作发展:在商务合作、学术交流、人际交往等方面,诚信是推动合作发展的关键之一。
3.培养个人品格: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石,是培养人良好品格的必要条件。
三、如何树立诚信意识要想树立诚信意识,需要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1.言出必行:秉持承诺为信仰,言出必行,不轻易更改和背叛自己的承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2.自律自强:自律是诚信的表现之一,做到守时守信,认真对待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他人。
3.充实自我:不断学习和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成为值得信任的专业人士。
四、如何提高诚信素质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强化诚信意识和培养诚信习惯,同时要加强诚信教育理念的普及。
2.完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有关规则,吓阻恶意违法者,保障守法诚信者的合法权益。
3.强化规范管理:加强对行业、领域、职业等有关方面的规范管控,建立健全规范管理体系,保障公众的“诚信权”。
在今天的社会,诚信已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每个人都应该把诚信作为自己的底线,时刻铭记“人无信不可立”的真谛。
通过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诚信、公正、平等的社会。
主题班会策划书(优秀模板12篇)

主题班会策划书(优秀模板12篇)主题班会策划书第1篇前言:“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但是,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朽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明礼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这次我们班委会的主题是“诚信考试,科学备考”。
到期末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了,这个话题是大家年年讨论的话题,为了将学校诚信考试的要求传达给大家,让大家能做到诚信考试,我们召开这次班委会。
活动主题:诚信考试活动目的:使同学重视学习,重视考试,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进一步推动考风建设,加强诚信考试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养成诚实考试的良好作风。
活动目标:1.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养成诚实考试的良好作风。
3.促进同学们诚信的道德素养。
活动时间:1月5日活动地点:8号楼110参与人员:法学122全体同学诚信考试主题班会主持人:陆霖慧活动内容:1.由主持人讲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引出“诚信”这个主题2.班长宣读“诚信考试倡议书”以及“考试作弊行为10条”3.由学生代表讲述自己对于“诚信考试“的看法4.班委进行以“诚信考试”为主题的宣传。
在每科考试前在黑板上写下“诚信考试,我们承诺”字样。
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感受到“考出水平,考出自信”的快乐。
5.签约“诚信考试承诺书”活动总结:通过此次班会大家对学习更有热情,更懂得了诚信考试的重要性,都立志为班集体的荣誉而认真备考。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我们取得了预期目标。
大学里要学的不仅仅就是书本知识,我们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考试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一味地因追求高分而忽略道德,这不仅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更是对自己不自信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践约诚信主题班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践约诚信主题班会福州十九中陈雪云陈祥班会背景: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从古至今,诚信一直就是人们所推崇的品质。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但是,当下社会中不践行诚信的行为比比皆是,不讲诚信,道德沦丧现象似乎被无限放大。
这对正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初中生,有着巨大的负面冲击力。
所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刻不容缓的。
推行诚信课堂的道德讲堂是福州第十九中学的育人根本。
班会目标:本次班会,重在使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自觉践约诚信。
凝聚核心价值,传递正能量,做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诚信使者。
课前准备:1、人员分工:班主任设计班会方案,学生收集有关诚信素材。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6台笔记本电脑,一次性杯子,速溶咖啡,热水壶,小点心3、环境布置:简易点缀温馨环境。
4、设备准备:摄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等。
活动的形式:欣赏视频、展示、讨论班会过程:一、介绍班会课模式(老师介绍)1、这是一节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课,课前班主任针对主题,要求学生回去查找、收集有关“诚信”方面的素材,可以是自己认同的观点,自己喜欢的视频,或者小品、相声、快板等娱乐节目。
然后在课堂,通过老师引导,小组讨论,组员合作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
与班会展示课不同的是,这堂班会课没有试讲和事先的彩排,我们希望能够将它原汁原味地呈现给大家。
2、当然,我们更希望大家能在一个轻松愉悦地环境中度过这个美好的下午。
所以,我们在教室左前方安排了自助区,这里放置了咖啡、小点心,需要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中自行领用。
3、那么,在上课过程中,如果需要大家安静下来,老师说“诚“,同学回答”信“。
这是我们的”暗号“。
人无信不可立诚信主题班会PPT课件

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
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
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
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五年后,酉夷
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
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2020/1/9
人无信不可立
——诚信主题班会
2020/1/9
1
一、生活中的现象,启发思考
• 1.我们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不诚信的现象?
2020/1/9
2
二、观照实际,反思自身
• (一)问卷调查,观照实际
2020/1/9
3
• 调查问卷
• 1、在期末考试中,好朋友有一道题不会做,他请求你把答案给他 看,这时你会( )
2020/1/9
11
• 我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请从自 己、他人、集体等不同的角度分析)
• “不给看”——“给看”
2020/1/9
12
2020/1/9
13
推断结果,感同深受
• “不给看”带来的积极影响:
• 利自己——坚持了诚信,能得到他人的信
任,可得到林娟的理解,友谊天长地久;能 感受诚信的带来的平静和愉快。
• A、 C、犹疑不决( )
• 2、在期末考试中,你有一道题不会做,临桌的同学有意给你看, 这时你会( )
• A、肯定看 ( )
• B、坚决不看 ( )
• C、犹疑不决( )
• 3、如果你捡到50元钱,你会怎么做?( )
• A、管他呢,自己用 ( )
• B、看看有没有人看见,如果没有人看见就自己用 ( )
诚实守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诚实守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诚实守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背景:诚信是一个人的立人之本,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如果没有了诚信,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是一个悠久而厚重的话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年长年幼,都离不开诚信。
而小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态度、品质、习惯形成并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如果现在没有进行好的诚信教育,那么对于他将来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这次关于诚信主题的班会必不可少。
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学生明确的知道什么是诚信。
2、通过本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思想对诚信的重要性及意义有所认识,在行动上有所落实,努力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活动流程:1、班主任诵读节选《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后让学说出这几句话的含义,(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征得对方的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得同意便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
这样有借有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人家向你借东西,你如果正好有这样的东西,不要因为吝啬而不借给人家。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信用。
欺骗别人或虚言妄语,更是要不得)同学们,弟子规是我们熟悉的一本书,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孩子从弟子规中明白人守信用,说实话,不可以说谎)是啊,守信,诚实是我们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诚信的班队课。
2、全班交流(说文解字)经过刚才的诵读,和平日里的理解,在自己的心中对于诚信肯定有一个认识,那请大家来说说什么是诚信,或者你认为一个诚信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认为的诚信,说的都不错。
其实诚信就是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发扬诚实正直精神,创造美好未来–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教案

作为现代人,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诱惑冲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
如果我们能够时刻牢记“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坚持发扬诚实正直精神,就能慎独自守、永葆清白,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人生路。
“人无信不立”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理念却似乎越来越少见。
很多人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很多人为了博得一些权势,不惜利用种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极易导致道德败坏,更会严重地损害社会整体的正义性和公平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实正直一直被视为一种底线,一种必须要追求的精神品质。
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诚实、守信的精神经常被列为第一、第二教育目标。
与此相关的教育常常有“忠诚守信”、“不欺行帮助”、“仁爱之旅”等主题。
这些教育不仅能启迪我们精神上的智慧,更能有助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诚实正直的精神在如今的世界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比如,在企业管理和道德方面,企业家要勇敢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以赚钱为唯一目的。
在政治和法律方面,维护公正法律的传统是不容忽视的。
在个人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自律、做好常识。
还要学会承认自己存在的不足,勇于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实力。
这些都需要诚实正直的品质做基础。
“人无信不立”的教育在我们国家中一直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也十分明确:加强教育、提升素质、加强管理。
社会各界也在大力推动人们遵守诚信,倡导诚实正直精神。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身上这份重要的品格付出自己的力量。
除了教育和社会的关注外,全民的道德观念也需要得到提高。
人们应该意识到,“人无信不立”的精神是社会文明的一个基石,无论在那个时代,都需要强调它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培养遵守规则、尊重他人、遵守诚信、言行一致等好的品质。
这些品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更有助于整个社会走向更加公正、和谐和稳定的发展。
我想说,诚实正直的精神是一种涂在灵魂上的油漆,只有你不断坚持,才能在日后的生活中看到它的效果。
《民无信不立——诚信》

《民无信不立——诚信》C三2 2011.9.25指导思想:在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的活动到来之际,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遵循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活动目标:1、知道诚实守信的基本含义,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2、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鄙视虚假和不守信用的行为,能对自己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希望通过此次班会,能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行为,做一个诚信的公民。
3、增强学生自信,使学生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如一,做一个诚信的公民。
活动要点:1、讲故事。
做讨论。
2、诚信调查,制定诚信调查表,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调查。
3、联系实际,指导行动。
4、总结班会,纠正同学的错误行为,增强学生诚信意识,深化班会主题。
活动过程:同学们,在我们漫漫的人生路上,什么不可丢弃?在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什么要永留身边?它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样近;它离我们又是那样远,那样模糊。
它是我们远行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它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诚信,是一个人最根本的道德品质。
一、什么是诚信?诚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所谓“诚”,就是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言行一致,不说谎话;②所谓“信”,就是言而有信,有责任心,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别人的信任。
二、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莎士比亚曾说过:“真诚是伪善的天敌,它能赢得所有人的心”●“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是弘一大师的教诲。
●泰戈尔也曾这样描述:“虚伪的真诚,比恶魔更可怕。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民无信不立。
——孔子●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诚信做人主题班会方案(精选5篇)

诚信做人主题班会方案(精选5篇)诚信做人主题班会方案篇1活动背景: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诚实守信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以撒谎、欺骗为荣。
国家之所以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把“诚信”提出来,说明诚信是何等的重要。
我们班上也有不讲诚信事例,那么作为现代小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诚信、做到坚守诚信呢?所以特此召开“诚信伴我成长”主题班会活动,只有让学生从小做个讲诚信的人,现在和将来才会有所作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思想上对诚信重要性及意义有所认识,努力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活动过程:一、主持人讲话1、大家好!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指名回答)主持人出示课件: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
主持人指着“诚信”说,既然国家把“诚信”放在价值观中,说明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那么大家知道什么叫做诚信吗?2、这节课我们上一节以《诚信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班会。
3、板书课题:诚信伴我成长二、欣赏动画片《狼来了》。
1、看完讨论:大家懂得了什么呢?(指名回答)2、主持人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像放羊娃那样骗人,我们要做个讲诚信的人。
三、听故事感悟诚信。
指名分别讲《曾参杀猪取信》、《宋庆龄信守承诺》、《司马光诚对买卖人》的故事。
听完故事指名说感受。
四、联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的故事学生讨论,老师讲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五、我是小法官:他们做得对吗?(课件放视频,学生当演员,老师录像。
)视频一:两名同学是好朋友,有一天小红的爸爸出差回来给孩子买了两个手链。
她就跟兰兰同学说,明天我给你带一个手链。
结果到第二天早上看到兰兰时才想起来,于是她决定回家去取。
她说:小学生守则第六条说了,让我们诚实守信有担当,我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视频二:美术课上,老师让大家画树叶。
明明没有带绿铅笔,他就从东东借,东东明明带了绿铅笔,听明明要借时,他赶忙藏起来,说自己也没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间在中 国运作了二十多 年的、具有众多 知名品牌合作伙 伴的肉类供应企 业,它在这次的 “过期肉”事件 中将会失去了什 么?
新闻回放
诚信 × 信誉 × ×资产、产品、员工、渠道、品牌、市场、知名度、美
誉度、消费者……
新闻回放
多地封存下架“福喜肉” 上海:封存9家企业约100吨产品 上海市食药监局紧急约谈22家下游食品流通和快餐连锁企业,初步查 明,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棒约翰、德克士、7-11等连锁企业及中 外运普菲斯冷冻仓储有限公司、上海昌优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真兴 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普陀分公司共9家企业,封存了福喜公司的产品约100 吨。 杭州:查封上海福喜原料近8000公斤 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肯德基与必胜客的下沙配送中心检查到,上海福 喜生产的调味牛肉排180箱1771.2公斤;麦乐鸡、猪柳块等原料 6186.984公斤,当即予以查封。麦当劳门店已就地封存上海福喜生产的 所有原料,现场没有发现过期产品及涉嫌更改标签情况。 内蒙古:查处上海福喜问题产品700多公斤 成都:封存9.6吨福喜肉制品 南宁:查扣6家必胜客店福喜问题肉制品 西安:3家“洋快餐”店福喜食品被下架 西安市未央区食品药监局张家堡食品药监所对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和两 家必胜客快餐店的福喜食品被立即下架、停止加工出售。
小文字 大智慧
猜猜这是什么字?
(金文)
(人)
(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
猜猜这是什么字?金文ຫໍສະໝຸດ (千)(言,说话)
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
→
→
(金文) (小篆) (楷书)
“信”字的文字演变过程
人无信不立
主 题 班 会
----
小故事 大道理
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
小新闻 大思考
新闻回放一:
新闻回放
上海喜福工厂遭查封 高层授意使用过期原料 针对昨晚媒体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问题肉”,上海市食 药监与公安今天(21日)成立联合调查组,对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目前 ,该企业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 据悉,昨晚食药监部门执法人员进入福喜公司及车间均遭到阻拦 ,1个多小时后,执法人员才终于进入车间。此时,流水线上,麦乐 鸡还在继续生产。又经过约两个小时,装有次品添加记录账本的培训 室也被打开。食药监部门当即将记载有次品添加记录的账本以及电子 账本全部查封带走,同时要求福喜停产,查封所有的成品和原材料仓 库。 今天,上海福喜公司生产线已全面停产,食药监公安等人员前往 取证调查。据悉,在昨天的突击检查中,调查人员获取了一份表格, 其中清楚写明该公司对很多过期原料下达的处理意见为“销售”,有 些批次的产品金额超过10万。
新闻回放
新闻回放二:
小表演 大收获
情景剧表演:
1)情景一:小明答应了小军周日一起去看电影。在去电 影院的路上,小明碰到了小峰,小峰邀请他去踢足球。小明 也很想去踢球,但他之前约好了小军。这该怎么办呢? 2)情景二:小红经常帮助同桌小玲,小玲非常感激小红 。有一次,考试时,小红有一道题不会做,就悄悄地让小玲 告诉她。小红一方面希望可以回报小红平时的帮助,另一方 面觉得这样做是不诚信的行为,为此举得很为难。
诚信是什么?
是真诚待人不说谎 是真实无欺不做假 是信守承诺不食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 鲜花。 ——德国诗人和散文家海涅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 的根基。 ——美国作家德莱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