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名家文库简介-中国国家图书馆

合集下载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 毛雅君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 毛雅君
国家书目的概况中国国家书目的数字实践联合目录的建设及应用中国国家书目门户的构想国家书目的概况国家书目的概况中国国家书目的数字实践联合目录的建设及应用中国国家书目门户的构想中国国家书目的数字实践?1997年10月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成立?2000年9月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广东省分中心成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资源建设532874930445601120741118672数据总量9612722条截止20126中文书目数据外文书目数据名称规范数据主题规范数据图书包括海外中文图书和民语文献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电子资源缩微文献学位论文等英文俄文日文德文法文韩文阿拉伯文等80余个语种?2011年面向成员馆推出免费数据服务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服务成效3831301890501001502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成员馆新增数量成员馆新增数量2406755245095921330913940232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40000004500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下载数据量下载数据量截止2012年5月成员馆1035个分中心16个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服务成效标准规范数据制作标准操作流程规范人才培养上传资格认证质量监控员国家书目的概况中国国家书目的数字实践联合目录的建设及应用中国国家书目门户的构想联合编目系统11全方位收割成员馆馆藏书目数据构建全国图书馆联合馆藏目录体系收割成员馆50家省级馆31家收割书目24344361条查重灌装14861378条联合目录展示联合目录展示联合编目系统应用前景实体馆藏数字资源联合目录的建设机制全国联合目录区域联合目录图书馆终端用户联合馆藏的更新方式在线添加修改或删除馆藏?准确性和实时性最有保证?需要系统支持和配套的人力支持批量提交完整书目查重灌装馆藏远程收割书目查重匹配更新馆藏?准确性基本能保证但实时性有所欠缺?数据差异性导致的人工成本需评估?实时性基本能保证但准确性较差?需要系统支持和技术人力支持国家书目的概况中国国家书目的数字实践联合目录的建设及应用中国国家书目门户的构想中国国家书目收录范围领土语言原则中文普通图书少数民族语文图书连续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盲文读物适时启动本国出版的各种外国语言文献台港澳及海外中文图书学位论文中文资料适时启动海外中国学文献包括海外研究中国的

国家图书馆知识点总结

国家图书馆知识点总结

国家图书馆知识点总结一、国家图书馆的定义及作用国家图书馆是指由国家主管机关直接管理的图书馆,它是国家文化设施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文化遗产的保存者和宣传者。

国家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包括:1.收集、保存、整理和宣传国家重要的文献、图书和资料;2.开展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为学者、研究人员和广大读者提供知识的来源和支持;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4.推动信息科技与图书馆事业的协同发展,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

二、国家图书馆的历史演变国家图书馆起源于古代的皇家藏书楼和宫廷图书馆,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图书馆-秦始皇的始皇图书馆和汉武帝的太学。

随着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国家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得到了加强。

现代国家图书馆以法国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国家图书馆为代表,其影响和地位已远远超越了古代的皇家图书馆。

三、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特点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通常具有宏伟壮丽的特点,既要体现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又要具备现代化的设施和功能。

现代国家图书馆建筑通常采用复合式结构和绿色环保的理念,注重图书馆的空间结构布局和环境氛围的营造。

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书馆楼采用了大跨度的穹顶结构和玻璃幕墙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四、国家图书馆的藏书特点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通常包括重要的文献和图书,例如国家法律、法规、历史档案、文学名著等,同时也包括一些特色藏书和稀缺珍贵的古籍文献。

现代国家图书馆还应加强对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发挥其在知识管理和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作用。

五、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公共阅览、文献检索、数字化服务、学术交流和文化展览等。

国家图书馆还应根据读者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改进和拓展其服务内容和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营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营通常由国家图书馆委员会或专门机构负责,其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图书馆事业的规范标准。

国家图书馆人名权威档个人专长学科领域表

国家图书馆人名权威档个人专长学科领域表

國家圖書館人名權威檔個人專長學科領域表2008/02/22(Fri.)2014/06/20修訂【使用說明】1 本表係根據《國立中央圖書館人名權威檔個人專長學科領域表》(1994年9月16日)加以增補編製,本版為“民國96年版"。

本表編訂目的,係提供本館文獻編目建置人名權威檔時,加註“個人專長學科領域"之用,以區分同名不同作者。

2 本表所列之學科領域名稱,主要參考賴永祥編訂之《中國圖書分類法》及本館編訂之“國家圖書館學位論文分類原則‧學校系所代碼表"等資料。

3 本表內容,除“使用說明"外,主要包括兩個表:學科領域分類表(第1表)、學科領域助檢表(第2表)3.1 第1表:學科領域分類表依學科性質分為16大類,類目如下表所列;大類下再分小類,例如“A 綜合性學科"類下分目錄學、圖書館學、博物館學、國學、經學、區域研究6小類;小類下如必要再暗分細目,唯不加細目名稱而以空行識別之。

編排方式大致依《中國圖書分類法》類目順序,唯局部略有調整。

A 綜合性學科 I 財經、金融類B 哲學類 J 工商企管類C 宗教類 K 政治、法律類D 數理科學類 L 史地、考古類E 生命科學類 M 語言、文學類F 農業科學類 N 造型藝術類G 工程技術類 O 表演藝術類H 社會、教育類 P 休閒生活類3.2 第2表:學科領域助檢表係第1表學科名稱之檢索表,收錄第1表未收之學科名稱同義詞,部分較狹義的專指學科名稱,以及在分類上與《中國圖書分類法》有出入的學科名稱,俾便從不同詞頭均可檢索。

助檢表依學科名稱之中文筆畫順序編排,同筆畫再依點、橫、直、撇、折5種筆形順序編排。

4 選用學科領域時,如某人之專長學科領域較專精,宜以“專指"的學科名稱為優選;如某人之專長學科領域較廣泛,則考慮選用“泛指"的學科名稱。

5 所謂“專指"的學科名稱,係指選用之學科名稱專門且恰當。

例如:能選用“建築工程"表達,就不選用“土木工程"或“工程"。

6 選用學科領域時,如遇本表未列之學科,可選用相近的近義詞或上位的學科名稱;如無近義詞或上位的學科名稱時,可以考慮增加新詞。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旧馆(25张) 1999年2月,在中国国内图书馆界率先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开通了拥有 3000个信息节点的馆域网,将各个应用子系统连接起来。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 站点;分别与国务院办公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联接;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 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 使国家图书馆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机构部门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在编员工1529人,本科学历以上占86%;其中,正高级职称65人,副高 级职称398人,中级职称717人,初级职称235人。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设有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业务管理处、党群 工作办公室、纪检监察处、审计处、离退休干部处、国际交流处(台港澳交流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法律事务 处、保卫处、基建工程办公室、研究院、中文采编部、外文采编部、典藏阅览部、立法决策服务部、参考咨询部、 数字资源部、信息技术部、缩微文献部、社会教育部、展览部、古籍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民国时期文 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作办公室、国图艺术中心、出版部、后勤服务管理中心、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33个机构部门。
1、本馆开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3周岁读者开放,13至15周岁读者入内须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其他读者凭国 家图书馆读者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入内。
2、本馆闭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6周岁并持有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的读者开放
3、少年儿童馆接待15周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凭读者卡入内。学龄前儿童须有监护人陪同,陪同监护人(限 一位)凭有效证件入内。

带您走进亚洲第一的中国国家的图书馆

带您走进亚洲第一的中国国家的图书馆

带您走进亚洲第一的中国国家的图书馆作者: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第31期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天堂”——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一座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图书馆,也是一座不可错过的图书馆。

国图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中国国家图书馆总共有三个馆区:总馆南馆、总馆北馆(很多人称为新馆)和古籍馆。

总馆位于白石桥,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并批准兴建;古籍馆就是北海公园附近的文津街分馆。

三个馆区总面积为28万平方米。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人常简称为国图。

国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9年,当年9月9日,宣统皇帝御批兴建京师图书馆,四品翰林院编修缪荃孙为首任监督,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

从此每年的9月9日也成了国图建馆纪念日。

1928年7月,国立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隶属大学院。

为解决经费问题,国立北平图书馆与中基会属下的北海图书馆于1929年8月合并,合并后,馆名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1931年,新馆舍在文津街建成。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6月更名为北京图书馆。

历经近百年历史进程,几次迁址,几次更名,1998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这座图书馆正式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一次次的更名与迁址,再一次印证这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记忆的图书馆。

国图不得不说的“镇馆之宝”国图主楼为双塔型高楼,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

而让国图熠熠生辉的,是它的四大“镇馆之宝”。

它们分别是《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

其中《赵城金藏》作为传世孤本,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唯一一部金代大藏经。

据说它是潞州(今山西)一位员外的女儿崔法珍发起的。

崔法珍小时候有聋哑病,被一位高僧治好了。

她13岁那年,高僧去世并留下遗言说:“我想印一部大藏经。

”于是崔法珍“断臂明志”,从此数十年如一日,挨家挨户去化缘,很多佛教信众深受感动,纷纷捐盗协助,甚至有破产应募者。

当代中国图书馆人物介绍

当代中国图书馆人物介绍

出版物刊名: 图书馆研究
页码: 51-52页
主题词: 图书馆法;中国十进分类法;文华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学;人物介绍;皮高品;《中图法》;周文骏;刘国钧
摘要:<正> 皮高品皮高品教授1900年农历9月9日出生于浙江金华.1925毕业于文华大学后分配到天津南开中学,任图书馆主任兼英文教员,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图确馆主任,燕京大学图书馆编目主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主任.1932年到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整理所编图书分类法,由学校出版.1933年应国立武汉大学之聘,任图书馆主任即着手整改全部馆藏.1934年《中国十进分类法》出版.1935年全部藏书整改完竣,印有西文书本目录,中文书本目录.1940年。

王重民先生与文献学-中国国家图书馆

王重民先生与文献学-中国国家图书馆

王重民先生与文献学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陈红彦王重民(1903-1975)中国目录版本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家。

河北高阳人。

字有三,号冷庐。

王重民先生的启蒙老师是他担任乡村塾师的父亲。

读书时,王先生非常仰慕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古人,也因此铸就了他在学术和做人上始终如一的追求。

王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求学期间,因他学习刻苦努力,家境又很困难,得到了当时给他们讲目录学的北海图书馆(后并入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先生的同情,便介绍他业余时间到北海图书馆去工作,由此王重民先生踏上了治学的道路。

在校读书期间,他曾经从陈垣、杨树达、高步瀛、黎锦熙、钱玄同等先生受业,并得到大师们的赏识,加上学习刻苦,他的学识日益广博。

1929年,王先生毕业后任保定河北大学国文系主任,不久在北平图书馆任职。

1930年任馆编纂委员会委员兼索引组组长。

以后他还曾在1934年奉派赴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搜集流落海外的敦煌资料,协助戴密微整理敦煌文献。

1939年受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整理馆藏中国善本古籍。

1947年归国,任北平图书馆参考组主任,同时受聘于北京大学。

建国后,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图书馆专科教授、主任。

1956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主任。

1975年去世。

王重民先生涉猪多学科并取得成绩,成为一位学术奇才,得益于他深厚的古文献功底。

王重民先生从大学期间在北海图书馆工作起,一直到国外,利用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勤奋好学,不断扩大视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具备了深厚的功力,因此他在学术上涉猎领域之广,建树之卓越,令后辈学人叹为观止。

他不仅是目录学大家,也是敦煌学的开创者,在图书馆学上也有非常的建树,同时,他还长时间进行有关古籍的考察、校勘和撰写提要、叙录的工作,也是文献学的大家。

王先生的古籍整理工作首先是从1925年《老子考》开始的。

当时,王重民先生接受黎锦熙、钱玄同等先生领导下成立了“大辞典编辑处”的委托,担任了重修《小学考》的工作,并开始了编纂《续修小学考》一百卷的工作,他仿照朱彝尊《经义考》、谢启昆《小学考》的体例进行,但朱、谢书的明显缺陷是只注明书的存佚,不涉及版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介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介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介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一般简称“国图”。

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群楼地上5层底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

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

包括北海公园附近的文津街分馆,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

国家图书馆每年大约要接待海内外读者400多万人次。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撷萃。

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之列。

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

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

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国古旧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中国少数民族文献、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

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

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

其中尤以“四大专藏”即“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

2007年6月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史国家图书馆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西周的盟府、秦代阿房宫的藏书可视为古代国家图书馆的雏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津流觞第38期
国家图书馆名家文库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图书馆为保存近现代和当代重要文化史料,开始向社会各界征集近现代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化名人及历史人物的手稿,始设名家手稿文库。

1952年,王国维哲嗣王仲闻先生捐献了王国维手稿及信札。

不久,许广平先生又将鲁迅手稿的大部分捐与本馆保存。

1954年,本馆征集到当时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史学家吴晗的《朱元璋传》稿本,并通过他热情联系到闻一多夫人高孝真女士,又征集到闻一多先生全部手稿及部分画稿、印谱共计198种9000多叶。

同年,惠承梁令娴梁思成捐赠,得以入藏梁启超饮冰室文稿393种8266叶并梁启超收藏的珍贵碑帖拓本,更在他的手稿中间发现了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墨迹和清末改良派著名代表人物康有为的书札。

1958年,郑振铎先生的夫人高君箴女士捐赠了郑先生全部藏品,包括手稿、日记、信札等,更加丰富了馆藏。

五十年代,不少名家代表作品先后入藏本馆,其中有康有为的《大同书》、章太炎的《邹容传》、陈独秀的《孔子与中国》、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郭沫若的《屈原》、柳亚子的《南社纪略》、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老舍《龙须沟》、曹禺的《北京人》、赵树理的《登记》、马烽的《吕梁英雄传》、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孙犁的《风云初记》、罗尔刚的《太平天国史》、傅雷的翻译作品《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等。

不少作者不仅将自己的手稿捐赠我馆,更热情襄助联系其他著者或出版社捐赠书稿,使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获得极大丰富。

七十年代后期,是本馆入藏名家手稿又一个高峰。

一批国家领导人的手稿、题词入藏本馆,这中间就包括毛泽东主席那篇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

继五十年代巴金先生捐赠了《家》、《春》、《秋》等手稿以来,1979年巴老又将一批手稿及自己收藏的其他名家手稿捐赠本馆。

这个时期,先后入藏本馆的还有章世钊、高亨、红线女、叶恭绰等人的手稿。

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图书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又建立了名家签名本专藏文库。

几十年来,在社会各界及出版单位的协助下,经过几代馆员的努力,国家图书馆名家手稿文库更加丰富、更有特色。

名家手稿捐赠专辑
附:国家图书馆历年入藏手稿著者名录
A 阿英艾青艾芜安娜·刘易斯·斯特朗
B巴金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集体碧野卞之琳
C蔡方荫蔡元培曹靖华曹禺岑仲勉陈磐陈述陈皙陈衍陈垣陈邦怀陈伯弢陈独秀陈汉章陈荒煤陈乃乾陈文贵陈烟桥陈寅恪陈云坡陈钟凡程先甲拸画子
D大华烈士戴望舒戴文赛戴孝侯邓广铭邓以蛰邓颖超邓之诚丁玲丁山丁声树董说董必武董作宾
E 恩格斯
F范长江费孝通丰子恺冯定冯铿冯至冯承钧冯金鉴冯雪峰冯泽芳冯自由傅抱石傅雷傅增湘
G 高潜高梦旦戈扬耿济之顾颉刚郭宝钧郭沫若郭小川
H何其芳何日章贺昌群洪深侯外庐胡华胡适胡厚宣胡志明胡子彝华岗华南圭黄节黄镕黄侃黄裳黄炎培黄遵宪
J 姬觉弥焦菊隐翦伯赞江侠庵蒋汝藻蒋祖诒金梁金蓉镜靳以
K康濯康有为柯劭忞
L 劳幹劳乃宣老舍黎锦熙李季李俨李长之李光涛李广田李健吾李晋华李希凡李亚农丽尼梁方仲梁启超梁启勋梁漱溟聊伊廖平廖宗泽列宁凌叔华林柯林纾林维仁刘坦刘半农刘承幹刘大白刘大杰刘季平刘阶平刘师培刘世珩刘子久柳亚子楼适夷鲁迅吕振羽罗常培罗尔纲罗根泽罗建业罗念生罗振常罗振玉
M马烽马衡马可马克思马其昶马叙伦马裕藻毛泽东茅以升
文津流觞第38期
穆木天
N聂绀弩
O欧阳予倩
P潘光旦庞鸿书鹏魂蒲风
Q钱俊瑞钱玄同乔羽秦兆阳卿汝楫丘逢甲全汉升
R荣孟源容庚柔石阮章竞瑞岩
S沙汀商承祚邵子南邵燕祥沈焜沈从文沈兼士沈祥煦沈尹默沈雁冰沈曾植升允师陀师哲石璋如宋涛宋恕宋云彬苏步青苏雪林苏曼殊隋树森孙犁孙谦孙德谦孙定国谭小麟汤觉顿汤用彤唐兰唐弢唐君毅
W汪胡桢汪懋祖王力王瑶王庸王伯祥王秉恩王崇武王国华王国维王国秀王礼锡王鲁彦王叔岷王统照王维克王文焘王西彦吴晗吴伯箫吴昌绶吴其昌吴组湘闻一多
X夏衍夏敬观夏丏尊萧三萧殷谢觉哉徐森玉徐世昌徐蔚南徐志摩许涤新许笃仁
Y严复杨耳杨刚杨朔杨树达杨庶堪杨先健杨钟羲姚文栋叶恭绰叶圣陶叶紫殷夫余霖余逊余振余嘉锡俞建章郁达夫袁静袁珂袁翰青袁励准袁水拍
Z臧克家詹天佑章梫章钰章鸿钊章太炎张尔田张慧剑张稼夫张美诩张天翼张奚若张心澄张荫麟张元济张政烺张志民张子高赵承嘏赵景深赵树理赵万里赵镇南郑肇经郑振铎周而复周谷城周建人周立波周名煇周贻白周予同周作人朱汝珍朱希祖朱学范朱自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