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图书馆 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PPT

中国国家图书馆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PPT
与以前旧馆平面尺度和体量上又相互呼应, 同时又有明显的对比。
新馆的立面主要采用了石材、 钢和玻璃三种材料。
色彩较深的石材用于基座,带给人 以厚重沉稳的感受。
石材百叶在外这种做法,一方面
是防止阳光直射入图书馆,避免对
书的损伤;另一方面是为了使进入
图书馆的光线更加柔和和自然。
大家好
5
国图新馆流线分析
二层平面图(从主入口进来直接是二层)大家好
在外观上,以尊重一期老馆的姿态出现:在
周围喧嚣的城市环境中,简约,安静,内敛,
凝重;高度上与一期裙楼保持一致,与城市
干道的边界和主入口形态,也都与老馆相呼
应。但作为时代的建筑,她无疑给人带来极
具时代建筑精神和技术的震撼,不仅仅在建
筑的外观,更在内部空间的使用上得以体现。
大家好
4
国图新馆总平面图
平面上,是一个近似正方形的简洁外形,
旧馆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个 性。其建筑风格与其后面著名的紫竹院公园 的古老和幽静遥相呼应。
旧馆的借、阅、藏分明的分区,这是当时那 个年代最典型的图书馆建筑布局方法。
大家好
3
中国国家图03年~2007年间建设。位于北京市 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位于国家图书 馆北侧,原预留用地。“中国国家图书馆
进入主入口,是作为交通枢纽的入口大厅。起始的
空间低矮亲切,但马上长直的电梯和大面积的落地
玻璃幕墙映入眼帘,使人的感官发生改变,这很像
传统设计手法中的欲扬先抑。新馆虽然在建筑外观
上呈现内敛,但壮阔的室内却完全匹配了国家图馆
重要的公共建筑地位。
大家好
8
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作为图书馆核心的阅览室部分,是新 馆建筑空间的高潮,也是整栋建筑的 灵魂。一个全开放的50mx50m的阅览 中庭,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低矮空间 体验。阅览中庭向上逐层扩大,全部 由梨花木书架形成的书墙围合。 这样一个退台形式的贯穿空间,保证 了每层都有来自天窗的自然能光。主 要光线自然光,由天窗和高侧窗照进 来。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目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目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部分:编目模式比较
总之,对于编目外包模式而言解决的只是引入 了一部分成本较低但专业素质不强的人力资源,仅 是分担了图书馆专业编目员的一部分劳动。而联合 编目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仅限于在图书 馆系统内部寻求合作,共享机读数据,共享编目人 才,避免重复劳动的一种模式。两种模式是相辅相 承,互相影响的,但是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图 书馆编目员的工作性质和地位,都无法把编目岗位 变成一个有吸引力,有后继人才持续补充,有职业 前景的职业,也就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图书馆编目 工作日渐萎缩的一个趋势。
书馆(LC)的书目控制未来工作组,该机构于2007年 11月30日发布了《书目控制未来报告》草案,草案 指出“书目控制未来将是合作的、去中心化的、国 际范围的、基于WEB的。它的实现将出现在与私营 机构的合作,与图书馆用户的积极协作。数据将从 不同来源获取,变化将迅速出现,书目控制将是动 态的而非静态的。”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4.2303:48:4703:48Apr -2123- Apr-21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3:48:4703:48:4703:48Fri day, April 23, 2021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1.4.2321.4.2303:48:4703:48:47Apr il 23, 2021
第二部分:编目模式比较
跨行业书目共享模式: 在《书目控制未来报告》发布不久,OCLC立
刻在网站上挂出了一个名为“新一代编目”(Next Generation Cataloging)的试验计划,其中引用了 报告草案的建议。
第二部分:编目模式比较
跨行业书目共享模式: OCLC这个“新一代编目”试验计划运作过程: (1) 合作出版社/供应商提供ONIX格式的信息。 (2)OCLC将数据转换为MARC格式加入WorldCat,并尽可 能通过数据映射的方式自动强化数据。 (3)强化后的元数据以ONIX格式返回给出版社/供应商,以 对OCLC的强化作出评估。 (4)合作图书馆评价通过上述过程加入到WorldCat中元数据 的质量,反馈其用于图书馆技术服务流程的适应性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旧称北京图书馆,一般简称“国图”。

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裙楼地上5层地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

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

包括北海公园附近的文津街分馆,馆舍面积共17万平方米。

国家图书馆每年大约要接待海内外读者400多万人次。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结粹。

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中国国家图书馆依法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送缴收藏的出版样书,此外还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均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之列。

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

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看,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原北京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是世界著名的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可上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皇家缉熙殿藏书,最早的典藏可以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

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珍品特藏包括善本古籍、甲骨金石拓片、中国古旧舆图、敦煌遗书、少数民族图籍、名人手稿、中国少数民族文献、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和普通古籍等260多万册(件)。

外文善本中最早的版本为1473-1477年间印刷的欧洲“摇篮本”。

这部分藏品极为珍贵,闻名遐迩,世界瞩目。

截至到2005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达2500多万册,其中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就有200余万册,著名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举不胜举。

其中尤以“四大专藏”即“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最受瞩目。

2007年6月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国家图书馆接待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读者(少年儿童图书馆接待六至十五周岁的少年儿童);双休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可接待中学生及在家长陪同下的少年儿童参观;全年接待中小学校组织的集体参观。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旧馆(25张) 1999年2月,在中国国内图书馆界率先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网络技术,开通了拥有 3000个信息节点的馆域网,将各个应用子系统连接起来。在互联网建设方面,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中国国家图书馆 站点;分别与国务院办公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实现了100M速率的专线联接;与中国计算机公用网、中国 教育科研网、中国科技网及北京有线电视网、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国有线电视网、网通等实现了高速互联, 使国家图书馆初步建成网上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
组织体系
队伍建设
机构部门
截至2016年12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在编员工1529人,本科学历以上占86%;其中,正高级职称65人,副高 级职称398人,中级职称717人,初级职称235人。
据2018年10月该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设有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业务管理处、党群 工作办公室、纪检监察处、审计处、离退休干部处、国际交流处(台港澳交流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法律事务 处、保卫处、基建工程办公室、研究院、中文采编部、外文采编部、典藏阅览部、立法决策服务部、参考咨询部、 数字资源部、信息技术部、缩微文献部、社会教育部、展览部、古籍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民国时期文 献保护工作办公室、《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编纂工作办公室、国图艺术中心、出版部、后勤服务管理中心、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处、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秘书处33个机构部门。
1、本馆开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3周岁读者开放,13至15周岁读者入内须凭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其他读者凭国 家图书馆读者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入内。
2、本馆闭架借阅区面向年满16周岁并持有国家图书馆读者卡的读者开放
3、少年儿童馆接待15周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凭读者卡入内。学龄前儿童须有监护人陪同,陪同监护人(限 一位)凭有效证件入内。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献资源和阅读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化已成为图书馆事业转型的必然趋势。

作为国家级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手,近年来也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就。

本文将围绕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从战略的提出、内容的方向、实施的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战略的提出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是在2011年正式提出的,其主要目标是将中国国家图书馆建设成为信息资源服务与数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型图书馆。

战略的提出是对数字时代图书馆事业需求的一种响应和主动研究,也是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积极与各行业、各地图书馆合作,与产业界、学术界等各方面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推动数字化事业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推广。

二、内容的方向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图书馆建设。

这是数字化发展的核心之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把实体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的重要手段。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是将文献资源数字化、数字内容的存储和加工以及数字内容传播和利用等方面。

2、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们积极响应新经济时代的主要措施之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因其开放式、公共性特点,开展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这些优质的数字资源,中国国家图书馆在推广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开发新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3、数字人文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人文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

作为一座文化宝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在数字人文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许多的成就。

它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献资源的保存、保护、研究和传播,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案

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案

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案中国国家图书馆方案一、项目概述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是中国的全国性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专业化的服务能力。

该项目是扩建国家图书馆,增加服务功能和容量的重要举措。

扩建范围包括新建三座分馆、扩建总馆大楼和改造总馆周边地区。

二、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容量和服务功能,使国家图书馆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

三、设计方案3.1 总馆大楼扩建总馆大楼扩建范围为现有建筑北侧和南侧,总建筑面积增加到55万平方米。

扩建后的总馆大楼包括七个地下层和十四个地上层,其中包括9层图书馆设置,3层文献资源存储,2层会议展览,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和行政办公区域。

3.2 分馆新建分馆新建分别位于北京市南郊,西郊和东郊,分别面积为20万平方米,15万平方米和12万平方米。

新建的分馆将提供独立的地区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座分馆的建筑设计风格统一,以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中国的魅力和文化精髓。

分馆内部将配有现代化的设备和服务设施,以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3.3 总馆周边区域改造总馆周边区域改造将包括街道和公共广场的重建,以及打造文化商业区。

改造后的区域将成为北京市的新地标,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享受文化生活。

四、环境保护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设计将注重节能和资源利用效率,以降低运营成本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图书馆事业的水平和质量,为融入国际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该项目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周边商业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六、总结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使国家图书馆成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图书馆事业方面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国家图书馆作为全国最高级别的图书馆,其参考咨询服务在我国图书馆事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包括读者咨询、文献咨询、参考咨询等方面,其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学术信息和解决信息需求,帮助读者学习、研究和创新。

在当前数字时代,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1.参考咨询服务内容丰富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学术资源检索服务、数据库使用指导、文献传递服务、咨询参考服务等。

国家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窗口咨询等多种方式的服务,从而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需求。

2.咨询服务人员专业素质高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采用“专家为主,专业人员辅助”的模式,咨询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经验。

图书馆针对不同领域的咨询提供不同的咨询服务人员,使读者在咨询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服务。

3.咨询服务技术手段多元化国家图书馆在参考咨询服务中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例如网络咨询、视频会议、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这些手段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

1.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愈加显著。

数字化环境下,读者对于参考咨询服务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已经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

这也给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信息资源的千奇百怪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提供快速、有效的参考咨询服务也是一大难题。

此外,越来越多的新型信息资源如社交媒体、博客等不断涌现,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3.国际化服务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性需求逐渐呈现,国家图书馆在参考咨询服务中也面临着国际化需求的挑战。

1.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通过智能搜索、数据挖掘等技术,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服务。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信息需求等,优化服务质量,提高读者满意度。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与思考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作为知识管理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资源和咨询服务的重要使命。

国家图书馆作为我国的文化宝库和信息资源中心,其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现状对于全国各级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都有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对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服务理念不断更新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其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

以前,图书馆的咨询服务主要是以传统的问答形式为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开始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转变,不仅提供传统的咨询服务,还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咨询服务。

2. 服务内容不断扩展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不断扩展,不再局限于文献查找和参考咨询,还涉及文献调阅、检索技巧指导、学术写作指导、信息素养培训等更多方面的服务内容。

图书馆还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咨询服务。

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方式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服务外,还通过电话、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咨询服务。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图书馆还开展了线上直播、在线答疑等形式的服务,进一步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4.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国家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质量不断提升,不仅在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和服务效率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还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图书馆还不断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积极引入各类专业人才,不断提升服务的水平和品质。

1. 强化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

可以借助先进的文献检索系统和智能问答系统,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咨询服务。

2. 开展跨界合作,丰富服务内容国家图书馆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跨界合作,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丰富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发布数字资源 Digital resources issued
2003
中文图书(全文影像) Chinese books (images)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馆藏音频资料
1999
2004
中国国家图名称 Name of the resource data
主要数字资源加工与发布一览(续前) Digital Resource 民国法律 (全文文本) and Development Status600 Construction of 万字 the 2005 Laws of Republic of China (text) 6 million words National Library(continue) 名家手稿(全文影像) Manuscript of the famous (images) 朱希祖手稿 Manuscript of Zhu Xizu 德格八帮寺大藏经(全文影像) Tripitaka of Dege Babang Temple (image) 民国图书(全文影像) Pictures of Republic of China (film in the whole book) 《大公报》(缩微胶片转换影像) Da Gong Bao (micro-film transformed image 中国古代典籍(全文文本) 2016年4月 24日星期日 Chinese classic works (text) 2005 2005 8,456拍 8,456 shots
中国国家图书馆 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汪东波 Wang Dongbo 中国国家图书馆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
CEAL CCM Forum on Chinese e-Content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6
• • • •
• •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一、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Ⅰ. Current Situations of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主要数字资源加工与发布一览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资源库名称 Name of the resource data
9,793页(研究论文全文影) 4,909页(图书全文影像) 9,793 pages (image of research paper); 4,909 pages (image) 2,890种,80,535期 全文影像460万拍 2890 kinds, 80,535 periodicals, 4,600,000 image
西夏文献 (全文影像) Western Xia Literature (image) 民国期刊 (全文影像) Periodicals of Republic of China (image)
建库时间Time
起Start 止End
已建设数字资源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ed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4
一、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Ⅰ. Current Situations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Major forms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已发布数字资源 Digital resources issued
35册图书 1,411页全文影像 35 volumes with 1411 pages of images 2,890种,80,535期 全文影像460万拍 2,890 kinds,80,535 periodicals, 4,600,000 image 58,930种 1,414,320页 58,930 kinds, 1,414,320 pages
• • •
• •
网络资源采集:分主题、有重点地采集政府网站、电子报刊 collection of net resources: Collecting the important Government websites and electronic presses by topics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 •
缴送:随书/刊附送的电子出版物;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音像制品 handing over: accepting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sent along with the books/periodicals, as well as the handing over of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and video-audio products;
甲骨影像6,010拍 Oracle bones 6010 shot 甲骨拓片影像31,263拍 31,263 shot of oracle bone rubbing images 甲骨释文5,986种 5,986kinds of oracle bone explanations 238,732册;84,216,486页 238,732 volumes 84,216,486 pages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5
一、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Ⅰ. Current Situations of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自建数字资源总量120TB(至2005年底)The total capacity of independent constructed digital resources has reached 120TB (by the end of 2005) 馆藏中文书目数据271万条There have been 2.71 million Chinese bibliotheca data 全文影像数据1.03亿页103 million pages image data 音频数字化转换43.5多万首(音乐和歌曲)More than 435 thousand music pieces and songs by audio digital transformation 视频数字化转换1.5万部(经典故事片及经济、科技等视 频资料)15 thousand Chinese and foreign classical movies, econom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video resources by video digital transformation 各类讲座近500场Almost 500 kinds of lectures 网络资源采集7个专题,2万多个政府网站7 subjects of net resources collected and over 20 thousand governmental websites
一、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Ⅰ. Current Situations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主要数字资源加工与发布一览(续前)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National Library(continu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Library started from the 1980s.
1987年开始中文书目数据库的 建设Construction of Chinese bibliotheca
started in 1987.
1999年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数字 资源库建设Construction of the orderly
资源库名称 建库时间Time Name of the resource 起Start 止End data
甲骨及其甲骨拓片 (全文影像与文本) Oracle bones and the rubbings (images and texts)
已建设数字资源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ed
standard problems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2
一、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Ⅰ. Current Situations of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国家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始 于20世纪80年代Electric resource
7
2002
2003
1999
2005
博士论文(摘要文 本与全文影像) Doctoral dissertations 2002 (summary texts and 2016年4月24日星期日 images )
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
89,549种 11,291,060页 89,549 kinds, 11,291,060 pages
购买:音像制品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 purchase:Purchasing of audio-video products, disks and internet data; 自建与转换:自建中文书目、全文影像及多媒体资源库;将音视频产 品进行数字化转换与迁移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and transmission, such as constructing the data of Chinese bibliotheca, image and multi-media data, digital transforming of AV produc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