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排课系统是教育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它能够有效解决课程安排和负责
人负责的任务分配等诸多问题。

那么,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排课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以课程安排功能为核心,以用户的体验为出发点,以“一站式”为主要理念,以“一切以集成和灵活性为总体”为设计准则,让用户体验更加舒适。

为了使用户更直观的操作课程安排,在设计安排过程中,也会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以满足用户对操作简洁、易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在实现排课系统的实现功能上,也应该加强必要的安全措施。

为了防止
因操作者的误操作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数据或文件的完整性、实时同步备份均应作为重点来考虑,且对可能导致系统功能异常的程序漏洞的检查、处理和改善应该重点关注。

在排课系统的配置上,应该注意硬件及软件相结合,以保证操作的稳定性和系
统的性能,以及网络完整性,确保用户可以进行安全可靠的排课操作。

总之,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必须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加强安全性,注
重硬件及软件相结合,以保证操作及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使操作更加便捷高效。

排课系统的实验报告

排课系统的实验报告

排课系统的实验报告1. 引言排课系统是一种用于学校或机构进行课程排布的工具,它能自动优化课程安排,提高学校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本次实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排课系统,并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2. 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排课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输入教师、学生和课程信息- 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自动排课- 提供查询课程、教师和学生信息的接口- 评估系统的性能,包括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3. 实验方法我们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使用Python语言开发了排课系统。

系统的核心模块包括学生类、教师类、课程类和排课类,通过这些类的交互实现了系统的功能。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定义学生类、教师类和课程类,为每个类定义了必要的属性和方法,如学生姓名、选课情况等。

2. 实现排课类,该类包括课程信息的输入、学生选课情况的输入以及自动排课的算法。

排课算法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优化课程的安排,尽量避免冲突。

3. 实现查询接口,提供了查询课程、教师和学生信息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接口输入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4. 使用测试数据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并记录系统的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

4. 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测试,排课系统在输入信息和执行排课算法时表现良好,并能够正确地输出课程、教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

系统的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方面,我们进行了如下评估:- 运行时间评估:我们使用了1000个学生、100个教师和200个课程的数据进行测试。

在这些数据下,系统运行时间约为2秒,可满足基本的排课需求。

- 内存占用评估:系统在运行时占用的内存约为100MB,内存占用量相对较小,对于一般规模的学校或机构来说是可接受的。

5.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排课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排课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熟悉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应用,以及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的方法。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本次实验的排课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排课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排课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排课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一、需求分析1.功能的要求:(1)系统登入功能:在系统授权范围内,用户选择各自的用户名,输入密码后登入系统;(2)基本信息管理:教师、教室、班级、课程、校历日期、课程申请等数据的增、删、改、查;(3)数据处理:自动排课、教师、教室、班级、课程、校历日期、课程申请等数据的输入、编辑、修改、删除等功能;(4)数据输出:查询教师、班级课程表,打印教师、班级课程表,查询教师、班级、教室课程以及课程申请的基本信息;(5)系统设置:对用户权限的设置和密码的更改。

管理员在此可修改各个用户的密码。

在本系统中,普通用户即教师和学生只能浏览、查询和打印基本信息以及查询课表和打印课表,不能添加、删除、修改基本信息并且无权排课、调课和更改密码。

(6)显示界面:要求教学安排与校历相结合,希望做到当光标放在校历的某个日期上(或者点击某个日期)时,即会显示(或链接)该日期安排上课的教学点及其课程、教师信息。

2.教学排课要求:(1)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发生课时冲突,即没有教师要同时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上课,也没有一个班要同时上两门(或两门以上)不同的课程;(2)教师和学生合理的不排课时间要求一定要满足;(3)要求排连堂的课一定要连堂;(4)主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排晚上和双休日期间,副课(思想道德修养、文献检索等)课程排在周一至周五白天期间,其它课程随机分布;(5)满足教师教案的周期性,教师备一次课后应在他授课的所有班上都讲授一遍之后才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备课和授课;(6)尽量避免断点,即不出现一天内前、后节次有课,中间无课的现象;(7)文、理课(如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相间,以使学生智力得到调整,提高学习效率;(8)同一门课一周内在节次上要均匀分布;(9)排课前考虑老师的时间问题。

张教师一周5天共上20节,则尽可能安排每天4节课且4节课不连续安排在如1234或5678节等;(10)排课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均匀性问题。

基于遗传算法的实验室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遗传算法的实验室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排
课 问题 就是 在给 定教 师 资 源 , 教 室 资 源和 开 课 计 划 的 前 提下 , 如何 合理 地 安 排 课 表问 题 . 其实 质 是 含 约 束
收 稿 日 期 : 2009 - 08 - 26 基 金 项 目 : 黑 龙 江 科 技 学 院 数 字 化校 园 建 设 项 目 ( 08 11 ) 作 者 简 介 : 金 民 锁 ( 197 7- ) , 男, 黑 龙 江 双 鸭山 人 , 硕士, 工程师, 研 究方向: 网络安全与计算算法. Tel . : 1325 16 16 6 61 , Em ai l :j m s98 02@ 126 .c om
条 件的 目标 函数 优化 问 题, 运 筹 学 中 论及 了 一 些 特 殊 的 优化 问题 求解 方法 , 如线 性规 划的 单纯 形法 等
[3 ]
.
在 对排 课问 题建 立 数 学 模型 后 , 发现 它 难 以 用 传 统 的启 发式 算法 求解 , 而 且 其 约 束 条 件和 目 标 函 数 难
[ 1]
2 排课系统的算法分 析
遗 传算 法是 H ol l an d 根 椐 生物 进 化 的模 型 提 出 的 一 种优 化算 法 , 它 是 基于 进 化 过 程 中 的信 息 遗 传 机 制 和 优胜 劣汰 的自 然选择 原则 和搜 索算 法 . 它从 一个 种 群 开始 , 利用 选择 , 交叉, 变 异 等 遗 传 算子 对 种 群 进 行 不 断进 化 , 最 后得 到 全 局最 优 解 或 近 似 最优 解
D
R B
L G
J I N M -
A A
C
( In f or m at i on Net w or k C en t e r ,H ei l on gj i an g I n st i t ut e of Sc i en c e & Te c hn ol ogy,H ar bi n 15 0027,C hi n a) A : B e c ause t he p r obl e m of ar r an gi ng c our se i s apr obl em ofabsol ut e NP op t i mi zat i on ,t hi s p ap eradop t s ge n et i c

实验室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实验室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实验室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实验室管理系统,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功能、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维护工作,能够编写简单的实验室管理程序。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认识到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功能、操作方法、维护技巧以及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具体包括: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概述,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操作演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时,将结合操作演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

在实际操作环节,将安排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安装与维护实验,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教材将选用权威、实用的实验室管理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实验设备包括实验室管理系统软件和相应的硬件设备,以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教程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作业主要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占总评的30%。

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此外,还将定期进行实验室管理实践操作评估,以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将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教学进度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间将分配在每周的固定课时,地点将在教室和实验室进行。

排课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排课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对教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手工排课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管理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实验旨在设计和实现一套排课管理系统,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解决排课难题。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系统需求分析本实验的排课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课程管理:管理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学分、上课时间、教室等。

- 教师管理:管理教师信息,包括教师姓名、职称、授课课程等。

- 教室管理:管理教室信息,包括教室编号、容纳人数、位置等。

- 排课管理:根据课程、教师、教室等资源,自动生成课表,并支持手动调整。

- 选课管理:支持学生在线选课,并根据学生选课情况自动生成选课结果。

- 查询管理:提供课表查询、教师查询、教室查询等功能。

2. 系统设计本实验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MySQL作为数据库,使用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进行开发。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课程模块:负责课程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师模块:负责教师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室模块:负责教室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排课模块:负责课表的生成、调整和查询。

- 选课模块:负责学生在线选课、选课结果生成和查询。

- 查询模块:负责课表查询、教师查询、教室查询等功能。

3. 系统实现本实验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课程管理:实现了课程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师管理:实现了教师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室管理:实现了教室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排课管理:实现了根据课程、教师、教室等资源自动生成课表,并支持手动调整。

- 选课管理:实现了学生在线选课、选课结果生成和查询。

- 查询管理:实现了课表查询、教师查询、教室查询等功能。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图1系统架构设计图
1、表示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和展示数据,使用JSP、HTML和CSS等技术开发。
2、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系统的各种业务逻辑,包括用户管理、设备预约、 设备维护等。
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对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四、功能模块开发
1、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注册、登录、权限控制等功能。学生和教师可以 注册账号并登录系统,实验室管理员可以分配和调整用户的权限。
21、2.2数据格式标准化:采用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如JSON或XML,方便数 据的共享与交流。
211、2.3用户界面自定义:允许用户自定义界面布局和功能模块,以适应不 同的使用习惯和需求。
三、结论
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是提升实验室运营效率、提高实验质量的重要工具。通 过合理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室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易用性。本次 演示从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 统的设计与实现。希望这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3、系统需要具备实验室排课功能,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实验室资 源的合理安排。
4、系统需要提供实验室设备维护和管理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 保养和故障维修。
5、系统需要具备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可以对实验室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评 估,为后续的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三、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将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为B/S架构,使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系统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如图1所示。
21、1.2数据同步技术:采用实时数据同步或定时数据同步方式,保证数据的 实时性和一致性。
211、1.3数据分析技术:使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深 度分析。

实验室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室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用户控件top.ascx用来显示页面顶部的logo、联系管理员、收藏本站、设置主页 等内容。
(2)用户控件menu.ascx用来显示登录日期以及一些常用的链接。
(3)用户控tom.ascx用来显示与本系统有关的一些基本的联系方式。
(6) 可分别将基本信息和课表信息导出到Word或者Excel。
(7)可打印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和课表信息。
(8)设置一个简易留言板,用户可以进行留言,管理员可以对留言板进行管理。
(9)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
2.2系统的性能需求
(1)系统使用方便、简单,基于实验室排课系统的面向对象是所有使用实验室的教师、
实验室排课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系统,名称为LRS。
母版页可以极大地简化为站点创建一致外观的任务,2.0提供的母版页功能,
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发和维护强度提供了有利的支持【2】。母版页设计界面如图3所示。
图3母版页设计
在母版页中添加了Web用户控件top.ascx、menu.ascx、link.ascx、bottom.ascx。
实验室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 者计家瑞
[摘要]为提高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学生、实验室管 理人员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和沟通,系统提出了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排课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利
用计算机实现实验室排课的系统。通过对手工排课过程的调研与分析,设计出了实验室排课
系统的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并利用回溯算法实现了实验室排课及课表的导出与打印 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导出与打印;自动排课;回溯算法
1.引言
自动排课是在传统人工排课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来选择合适的方案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室排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计家瑞指导教师赵会洋[摘要] 为提高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和沟通,系统提出了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排课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利用计算机实现实验室排课的系统。

通过对手工排课过程的调研与分析,设计出了实验室排课系统的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并利用回溯算法实现了实验室排课及课表的导出与打印等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导出与打印;自动排课;回溯算法1.引言自动排课是在传统人工排课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计算机模拟人脑来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排课。

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机房承担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的教学实验任务,由于近两年来学院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的建设也在逐步发展。

高质量的教学需要高效率的管理支持,随着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学院办公信息化项目的推广,传统的实验室人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工作学习的需求,无法有效合理的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实验室自动排课系统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使实验室达到高效、有序、网络化的管理。

2.系统需求分析排课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自动排课算法是一个NP完全问题,集成了时间、空间的双重约束,从数学上来讲,排课问题是一个在时间、教师、学生和教室四维空间,以教学计划和各种特殊要求(如指定时间、指定教室、排课等级)为制约条件的组合规划问题,其实质是解决各个因素之间的冲突。

2.1 系统的功能分析本系统的最终用户是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处理要求如下所示。

(1)先排有指定要求的课程,指定要求包括指定教室和指定时间、只指定时间没有指定教室、只指定教室没有指定时间,最后对既没有指定时间又没有指定教室的课程进行安排。

(2)周五下午不能排课,排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下午各两节课,共十八个上课时间段。

(3)满足周课时要求。

(4)可根据使用用户的不同,将课表分为班级课表、教室课表、教师课表和总课表。

(5)管理员可以设置用户权限、用户初始密码及添加、删除用户。

(6)可分别将基本信息和课表信息导出到Word或者Excel。

(7)可打印基本信息、教学计划和课表信息。

(8)设置一个简易留言板,用户可以进行留言,管理员可以对留言板进行管理。

(9)不同级别的用户,具有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

2.2 系统的性能需求(1)系统使用方便、简单,基于实验室排课系统的面向对象是所有使用实验室的教师、学生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因此要求系统应该是使用方便、简单且尽量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使用。

(2)系统操作上应该简单、方便、界面简洁美观。

(3)系统在结构上应该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以便于以后的进一步开发和维护。

2.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构架是应用系统研制成功的基石,整个系统的操作都是围绕着数据库表进行的,因而如何建立数据库表,每个表应具有哪些项目等,对节省存储内存、减少运算量、简化程序设计等都是非常重要的【1】。

本系统建立了数据库表LRS,在LRS数据库表中设立了以下几张表结构,包括教师信息表(teacher)、教室信息表(lab)、班级信息表(class)、课程信息表(course)、任课信息表(lessons)、教学计划表(plan2)、用户信息表(userinfo)、留言信息表(liuyan)、时间表(t_info)、排课单元表(unit)。

3.系统总体设计3.1系统功能结构本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实验室排课系统,它主要包括登陆界面,管理员主界面,教师主界面,学生主界面,登陆时系统会根据使用者角色的不同,图1 系统结构图3.2排课流程自动排课系统的运行是在基本信息录入完毕之后进行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信息,教室信息,班级信息,课程信息,任课信息,因此在排课之初,需要对基本信息进行正确的录入及处理。

进入到自动排课页面,页面首先会提醒用户选择要排课的学年和学期,选择之后单击确定进行排课,单击清除对已经存在的排课信息进行清除。

图2 排课流程图3.3登录子系统系统设有三级用户:学生用户、教师用户和管理员用户,登录系统时,系统将判断用户身份,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功能界面。

3.4用户管理子系统本子系统的功能根据使用者权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其具体的介绍如下所示。

(1)管理员用户:具有最高权限,其可以对各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删除、添加、导出和打印。

另外作为实验室排课系统的最高级别用户,其可以进行自动排课,并能对排课进行清除。

(2)教师用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者和参与者,其可以对各信息进行查看、编辑、删除、添加、导出和打印。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指定教室,指定时间等,以提高排课的有效性。

(3)学生用户: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在该实验室排课系统中,学生用户可以对相关部分信息进行查看、导出和打印,但是对各信息无权修改或者删除。

学生用户拥有最低权限。

4.系统详细设计4.1 母版页设计实验室排课系统是一个基于WEB的系统,名称为LRS。

母版页可以极大地简化为站点创建一致外观的任务,2.0提供的母版页功能,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开发和维护强度提供了有利的支持【2】。

母版页设计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母版页设计在母版页中添加了Web用户控件top.ascx、menu.ascx、link.ascx、bottom.ascx。

(1)用户控件top.ascx用来显示页面顶部的logo、联系管理员、收藏本站、设置主页等内容。

(2)用户控件menu.ascx用来显示登录日期以及一些常用的链接。

(3)用户控件link.ascx用来显示到许昌学院和百度的友情链接。

(4)用户控件bottom.ascx用来显示与本系统有关的一些基本的联系方式。

4.2 登录页面设计本系统的功能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三种用户:学生用户、教师用户和系统管理员。

用户登录时系统将判断用户身份,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进入不同的功能界面。

登录界面设计如图4所示。

图4 登录页面设计4.3 管理员用户功能设计管理员用户作为实验室排课系统的最高权限管理者。

管理员用户的管理模块主要有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教学计划管理模块、自动排课模块、课表信息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留言板、用户管理模块和关于我们模块。

(1)基本信息管理基本信息包括教室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课程信息、任课信息,管理员用户可以对此类信息进行查看、编辑、修改、添加或删除,其中教师信息管理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教师信息管理页面(2)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是实验室排课的重要依据,管理员用户可以对教学计划进行查询、添加和删除。

(3)自动排课自动排课是实验室排课系统的核心,是系统开发和研究的关键所在。

系统根据用户输入的教室、教师、班级、课程、任课、教学计划等信息,对各课程进行自动排课,并生成排课单元unit表。

管理员可以选择要进行排课的学年、学期,单击“确定”开始排课,如果排课单元unit表中已经存在该学年学期的课程安排则显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此学年学期的课程已经安排过,否则进行排课,成功后提示用户排课成功信息。

当基本信息发生更改后,管理员需要对课程进行重新安排,此时单击“清除”则可以对排课单元中已经存在的各信息进行清除。

(4)课表信息根据课表使用者的不同,可以把课表分为教师课程表、班级课程表、教室课程表、总课表,其中教师课表如图6所示。

图6 教师课表(5)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部分主要是对基本信息、教学计划信息和各课表信息进行的导出或打印等操作,其中导出包括导出到Word和Excel。

教学计划导出与打印页面如图7所示。

图7 教学计划导出与打印页面(6)留言板实验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特殊地点,对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实验室经常会遇见设备损坏或者由于用户使用不当而照成的软硬件不能正常运行等问题,此类问题单靠管理人员发现后再维护耗时长且不便,因此在这里设立留言板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用户将需求及设备现状反馈给管理员的途径。

管理员可以添加留言信息、查看留言信息、修改或者删除留言信息。

(7)用户管理考虑到参与实验室排课系统人员的特殊性,在此系统中没有新用户注册功能,以防止非法用户窃取教务信息。

管理员用户在用户管理模块拥有的功能包括自身密码的修改和管理用户信息,在管理用户信息中,管理员可以对用户的用户名、密码进行修改,并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的角色达到修改用户权限的目的。

(8)关于我们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系统创建了一个关于我们模块,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系统相关信息。

4.4教师用户功能设计教师用户可以对基本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或者添加,但是不能进行自动排课、管理用户信息、教学计划和留言信息,除此之外,教师用户几乎拥有管理员的所有的权限。

与管理员用户相比,教师用户具有的权限功能如表1所示。

注:※代表用户拥有该模块的所有操作权限,★代表用户拥有该模块的部分操作权限,不做标注的代表用户没有此模块的任何权限,如教师用户在教学计划管理模块只能对教学计划进行查询,而不能对教学计划进行添加或删除。

4.5 学生用户功能设计学生用户在实验室自动排课系统中拥有的权限级别最低,可以对部分基本信息、教学计划信息进行查看,但不能对其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操作,与管理员用户相比,学生用户具有的权限功能如表2所示。

注:※代表用户拥有该模块的所有操作权限,★代表用户拥有该模块的部分操作权限,不做标注的代表用户没有此模块的任何权限,如学生用户在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只能查看基本信息,而不能对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

5系统总结本文通过对实验室排课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实验室排课系统,在排课的前置作业中,教师用户可以结合自身排课的需求,指定教室、时间,另外基于Web使得排课作业协调、课程安排以及系统维护都能在网络的任一地方进行,不再受限于特定机器或地点。

虽然系统的完成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碍于笔者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和自动排课问题规模大、约束复杂等特点,本系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得到的课表的适应度低且算法复杂,没有考虑到合班问题,没有考虑人工调整课表问题。

系统实现了实验室的自动排课功能,为实验室自动排课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下一步的工作将致力于算法的改进与实现手动调整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1] 段德亮,余健,张仁才等.C#课程设计案例精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2]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7[3] 李纯莲,刘玉宝.C#使用开发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20~245[4] 张泊平.现代软件工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8[5] 王小科,梁冰,吕双等.C#开发典型模块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7~52[6] 丁士锋.C#实用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53~178[7] 赛奎春.C#开发经验技巧宝典[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602[8] 郑耀东 2.0编程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3[9] 陈国顺,付卫华 Framework类库概述[J].现代情报,2003.23(12):58[10] 刘瑞新.C#网络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94~274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curriculum arrangement inlaboratoryJi Jia-ruiAbstract:In order to increas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of laboratory, and to ease labour intensity of staff members as well as widen the re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students, staff members and teachers, the system raised the method of substituting mannual curriculum arrangement by computers and designed a curriculum arrangement in laboratory via computer. The system designed a fuctional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arrangement in laboratory,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process of mannual curriculum arrangement. Based on this construction, the system offers and also makes use of backtracking algorithm to achieve curriculum arrangement in laboratory. The result verified that this method has high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Key words:export and print schedule;curriculum arrangement;backtracking algorith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