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对中国影响共33页

合集下载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影响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影响

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现代社会,人们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的评价依然存在分歧。

主流评价认为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是一种文化侵略,而周老师在课上却提到他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这不禁让我产生了想深入思考、分析评价的想法。

在我看来,要想对传教士的行为做出正确评价,首先要弄清“文化侵略”这一概念。

“侵略”是指一个国家或种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它国的征服行为。

“文化侵略”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有步骤、有计划地改变被占领国民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

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强行改变另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强制新一代学习入侵国的语言文字,是文化侵略;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文化市场,并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惯,阻碍其文化传承,这也是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的目的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利益,从销售文化产品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另一种是政治利益,推广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支撑本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理解了定义,接下来再分析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

事物都是两个方面的,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也是如此。

早在唐代就有基督教(以景教的形式)传入中国,但是传播的范围和信众有限。

直至在18世纪以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都是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

传播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其传教方式可分为直接传教和间接传教两种:直接传教是传统的传教方式,即到民间宣讲教义、游说布道、散发宗教小册子、设立教堂、吸收教徒等;间接传教是采取创办报刊、翻译出版书籍、兴办学校、举办慈善事业等方式,其中创办报刊是传播迅速、影响较广的一种传教方式。

鸦片战争前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传教士无法在中国内地立足,其创办报刊的活动也被限于南洋一带的华侨聚居区和广州、澳门等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所办报刊也大多是中文报刊,主要以华侨、普通平民为发行对象,,发行范围主要是在民间,目的是想通过华侨把基督教传入中国内地。

只有少数外文报刊才以侨居中国的外国商人、外交官及传教士为发行对象,目的是让这些来华外国人了解中国国情,例如《中国丛报》。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2012—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生公共必修课:中国近现代史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传教士,一个在晚清发挥了重要角色的团体。

是文化侵略的始作俑者?还是传播福音的天使?又或是舍己为人的圣徒?他们的身份一直饱受争议。

早在西方人用炮火打开国门之前,想要使普天下受到救赎的传教士带着西学知识来到了东方。

这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清朝皇帝的行事作风及思想,更是影响中国人民的生活。

来到中国的第一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带着传扬基督的目的开启了尘封一百多年的大国之门。

在马礼逊的影响之下,英国人见到了方块字,少部分英国人开始学习中文,中国人开始学习英文。

尽管是带有明显的西方性道德传扬的目的,但是传教士为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不少贡献,使国人突破了固有的传统观念逐渐接受外来文化。

来到中国的传教士的初衷都是一样的,但随着中国的社会变革,传教士在不知觉的情况下逐渐接受东方思想,但他们仍然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身拥有的文化。

他们创办了基督学校、中文刊物,宣扬了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传播了科学和技术。

被中国人视为不带任何侵略目的的友好的美国传教士由于清王朝的政策被吸收进了统治阶层,这使他们有机会抨击过时了的孔教的罪恶、妇女的从属等中国人民愚昧的行为。

尽管许多人认为基督教的传播是对中国的剥削与掠夺,但事实上传教士做了许多对中国社会有益的事情。

尽管前面说到的传教士有多么的深入人心,但也有许多披着传扬基督的外衣的传教士进行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活动。

19世纪60年代后,大量传教士进入中国,强行推行基督教,与百姓发生冲突。

此后几十年间,中国各地反对教会的呼声不断。

外国教会还企图通过杂志改变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政治思维,大肆宣扬人种地位高低,以及为他们的侵略制造有理的舆论。

可是这些措施不但没有是事情往西方人预想的轨道运行,反而更是激起了国人强烈的反侵略意识和反抗。

这些所谓的传教士的行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使传教士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传教士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传教士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德国传教士郭实腊(Charles Gutzlaff)充当鸦片贩子的翻 译,并直接参与了鸦片的推销活动。他曾多次出入中国沿海, 参与大规模的鸦片走私活动,同时刺探情报。1832年他到 澳门时,许多鸦片商人都争着请他带路到中国沿海去推销鸦 片,待遇十分优厚。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保存的英国鸦 片公司1833年档案中有两封公司老板夸奖郭实腊的信,其 中提到:“郭实腊博士给我很大的帮助。现在生意越开展, 他的帮助越需要了。他的热情是无限的,但未免大胆,太敢 干了。”信中描述郭实腊对付中国官员检查的情景时说, “郭实腊穿上最讲究的衣服,带领两只小船,装出神气十足 的样子,迎上前去,对中国官吏大声威吓,喝令从速离去, 若敢再来,就将他们毁灭。”鸦片战争前,郭实腊还为当时 的英国驻粤领事义律就鸦片的销路出谋划策。
前驻上海的美国领事介尼甘(Hon.T.R.Jeruegan) 说:“如果没有传教士供给情报,中国大陆上的许 多地方到今天还关闭着呢!他们商品的销路也只取 胜于较狭窄的范围。应该记住:商务的旗帜紧随着 十字架的旗帜接踵而来。谁若打掉了执着十字架旗 帜的手,谁就损害商业的利益。”
自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大批传 教士深入中国内地霸占土地、干涉内政和包庇教民。 特别是1860年法国传教士在《北京条约》 中加入“归还旧址”以后,天主教在华 传教士更是强行勒索房地产,大量 霸占田地,扩展教会势力。
传教士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由__ 提供下载
传教士基本指的是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 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很少 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传教士来扩散 它的影响。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 士这个词是指基督教的宣教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 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他的信仰。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和影响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和影响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和影响随着中国的逐步开放,外国传教士也得以进入中国,进行传教和宣教活动。

他们在中国的活动和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

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积极影响1、传播基督教外国传教士是在中国最早传播基督教的人之一,他们带着自己的信仰和文化,积极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和精神。

在传播的过程中,他们做了很多善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照顾孤儿和老人,开办医院和学校等。

这些活动深受中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2、推广现代教育和医学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也积极推广现代的教育和医学,带来了现代教育和医学的理念和技术,对中国的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不仅在中国建立了许多学校和医院,还为中国培养了很多有才华的人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外国传教士带来了西方文化和观念,使得中国人逐渐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他们也学习了中国的文化和语言,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贡献。

二、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负面影响1、侵犯中国主权和尊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曾经对中国的主权和尊严进行了侵犯,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持批判态度,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干涉,给中国的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压力。

2、带来了外来宗教和文化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带来了外来的宗教和文化,使得中国的文化受到冲击和侵蚀。

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信仰进行抨击和否定,使得中国的文化传承遭到阻碍和破坏,给中国的文化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冲击。

3、在中国传播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思想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时,也传播了一些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思想,损害了中国人的自尊和自信心,甚至引起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

三、结语总的来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和影响是一个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他们的活动和影响,既要肯定他们的贡献和努力,也要警惕他们的不良影响和负面作用。

希望未来外国传教士能够更好的融入中国的社会,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晚清传教士对中国现代化以及对外关系的影响

晚清传教士对中国现代化以及对外关系的影响

晚清传教士对中国现代化以及对外关系的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之时正值英国急需开阔海外商业市场,掠夺海外财富并不断向外扩张,争夺殖民地之时。

与此同时,大批的传教士纷纷意图进入中国传教,引起了纷争,带给时人和后人们一个困惑:传教士与外来宗教带给中国的更多是进步还是退步,是接受新思想文化的喜悦还是备受战争侵略的痛苦。

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传教士来华传教的主要目的以及他们与鸦片战争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

一、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目的笔者认为,早期传教士来华目的是要将福音传给国人。

18~19世纪以来,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新教兴起传教运动。

“各宗派先后成立向国外布道的差会组织,将新教传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亚洲和非洲地区。

在传教过程中,西方文化也随之向宣教区渗透。

一些传教士充当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先锋和谋士,把新教的‘世界主义’作为殖民统治和破坏民族独立运动的思想武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亦被作为特权列入条约,传教士遂以此为护符进入1/ 5内地,来华传教士人数亦随之剧增。

”由果索因,战争的结果是传教士进一步的进行传教,这么来看,即使传教士最初的目的只是单纯的传教而不是政治侵略的话,他们的心中也是支持本国的侵略战争的。

毕竟在这种宗教国家,对外国的侵略是对宗教发展自身有利可图的。

所以传教士即使不是政府派来的间谍,也至少是支持本国对外进行政治侵略的。

此外,当时来华的传教士面临这样一个困窘的局面,他们来到中国,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将福音传给国人,他们甚至甘愿为此目标而放弃一切,但是,他们当时却面临着一个不能传教的局面。

传教士既需要传教,也认为接受福音是中国人最大的需要,因此他们很自然地要求在母国政府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时,顺便将自由传教的权益附加在里面;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相当无可奈何的事。

总之,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只是特殊时期赋予了他们无奈的特殊使命,而这种特殊使命又恰好是自己有利可图,如此而已。

晚清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晚清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晚清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晚清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经济学院 1200015464【摘要】随着列强打开中国国门,晚清时期许多西方传教士来华,对中国社会造成了重要而复杂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积极消极两方面辩证客观地分析了其影响。

一方面,传教士带来了西方思想文化科技,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不少传教士向社会底层的百姓伸出救济之手,给贫苦困难的人民带去了福音。

另一方面,部分传教士对列强侵华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加重了晚清人民的苦难。

【关键词】晚清传教士近代中国社会两面影响近代中国是一段弥漫着炮火硝烟的屈辱历史,也是一段充满着探索救国道路努力的奋斗历史,一个特殊的群体——西方传教士在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背景中扮演着重要而复杂的角色。

多年来,人们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

正如邹振环先生所言:“他们与明末清初来华天主教传教活动的最大不同点,还在于晚清来华新教传教士在鸦片战争后都受到了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因此,增加了对来华西方新教传教士的宗教传播和世俗文化活动评价的复杂性。

”①本文试图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辩证地评价晚清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西方来华传教士简介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追溯至唐代,“唐代景教是第一次,元代也里可温教是第二次,明代中叶,随着葡萄牙殖民势力的扩展,天主教在中国又重新取得了布道的机会”②明代以来西方传教士面对固守传统的中国人,采取了“以学术为媒”的手段,颇有策略地以传播西方科技为名渗透基督教的信仰和伦理道德。

至晚清时期,列强打开中国国门,扩张在华势力,为来华传教士提供了一定的庇护,也不可避免地使传教士的活动染上了殖民侵略的色彩。

一方面,许多传教士秉持着弘扬福音普世济民的宗教信仰为中国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一方面,部分传教士充当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和军师,甚而直接参与了侵略活动,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掩盖的罪行。

历史进入新的一页,当我们走在中国现代化的都市里,仍会时不时看到一些西式教堂里布道的西方传教士和虔诚祈祷的中国基督教徒,以及历史遗留下的教会学校、教会医院等,可以想见当年传教活动的深远影响。

传教士

传教士
• 这些慈幼机构一般规模都不大,仅有数十名孤儿。 他们在这里除了接受宗教知识和必要的识字教育 外,一般还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糊火柴盒, 编织渔网、草帽缏、毛衣,刺绣,缝纫,印刷, 刻字,木工和铁工等。通过教养兼施,这些慈幼 机构培养了孤儿及残疾儿童自立自救的能力。
婴 儿 洗 礼 入 教
• 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兴办 的慈善事业对中国近代慈善思想发 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的慈善实践促 使中国思想界与慈善家开始思考中 国慈善救济思想和实践与西方的区 别及其消极意义,并逐渐将西方近 代救济理念引入中国,使得近代中 国的慈善救济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
• 正如王立新先生所言,这些教会学校的 深远影响“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中国新式 教育的先驱,还因为他们传入了近代民主 主义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等人的教育 思想不仅广泛应用于教会学校之中而且被 当做批判中国传统教育摧残人性的有力武 器。
医疗影响
• 传教士在中国兴办的医疗事业不仅把西方的医疗 技术、医药及近代医院制度、医学教育传人了中 国,而且将救死扶伤、医疗慈善等理念也一并带 人了中国。
开办“英华书院”,开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 他又和东印度公司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首创医药传 教的方式。他所开创的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 开医馆、印刷出版等事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 流的先驱 。
第一中文版
《圣经》,就是 出自马礼逊之手。 另外,他也编撰 《华英字典》, 在澳门出版了第 一卷,到1823年 陆续出齐,仅从 《康熙字典》收 进的汉字加以英 译就达四万余字。 马礼逊在沟通英 中文化方面付出 了巨大的劳动。
万历年间(1601), 利玛窦身穿儒服来中国
传播天主教
康熙年间(1688)法国 天主教的张诚、白晋等五人,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资料

传教士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资料
民对传教士的愤怒?究竟 谁是被告?
• 史料记载,一些传教士自从跟随外 国炮舰进入中国后就开始对中国人 民进行了一系列的侵犯活动,这些 侵犯规模还比较小。酿成的教案还 比较少。但从《天津条约》《北京 条约》签订后,传教士们根据准许 加入内地和擅自添加的可在”各省 租买田地,建造自便“的条文,大 批地深入中国腹地霸占土地、干涉 内政和包庇教民。这样就直接侵犯 了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国家主权 ,导致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每发生 一起教案,传教士就向公使馆告状 ,公使馆立即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紧接着就是清政府对人民的镇压。 传教士得逞后愈加放肆,人民对之 就愈痛恨。
正定教区仁慈堂院 长仁爱会修女瑟尔·盖尔 韩 兰与当地人合影
Arkey Works
只有战争能开放中国给基督
• 1842年2月14日,有一个在澳门活动的天主教传 教士给另一传教士的信中写道:
• 大炮在天朝呼啸,、、、、、、城市在征服者面 前一座接着一座陷落。、、、、、、这是政治提 出的要求,是大炮迫令其实现的。时候已经到来 ,我们已沉默到今天,现在是可以到中国城市的 大街上,提高我们的嗓门大喊大叫的日子了。
,
原 因
Arkey Works
”劝人为善“怎会激起
民众公愤?
• ”劝人为善“是西方基督 教传入中国时所标榜的宗 旨,在各国与中国签订的 条约中,也都写上了这一 条。但是,从19世纪四十 年代 起就开始发生因民教
相争而酿成的教案,到六 十年代发生的次数逐渐增 多,从七十到九十年代更 为频繁,民愤极大。究竟 是什么原因激起 了中国人
Arkey Works
几个典型伪善传教士:1. 宝复礼 2.樊国梁 3.丁韪 良4.梅子明 恶行:1.为八国联军绘 制行军地图
2.大面积烧杀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