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合集下载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d・■ ■・・■• w・ ・■・'I —•・ ・■・・ ・・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5页共8页
修订日期
4)计算水平线性误差:
3maxa2;a3;a4中的最大者
b示波屏水平满刻度值
根据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仪器的水平线性 误差W2%, JJG746-2004《超声波探伤仪》规定水平线性误差W2%; JB/T4730中进一步规定 水平线性误差W1%。本厂采用水平线性误差W1%。
理想相对波高%二io-且占-x loo%
20・
5)汁算垂直线性误差: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页码第4页源自8页修订日期D二(dl|+ d2 )%
dl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正偏差d2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负偏差
根据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仪器垂直线性误 差DW8%,JJG746-2004《超声波探伤仪》规定DW6%; JB/T4730中进一步规定垂直线性误 差DW3%。本厂采用垂直线性误差DW5%。
动态范围动态范围的测量通常采用直探头将试块上反射体的回波高度调节到垂直刻度的100用衰减器将回波幅度山100下降到刚能辨认的最小值时该调节量即为仪器的动态范圉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1页共8页
修订日期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A0
分发号:
审核: 日期: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并填入下表,直至底波消失。
衰减量A dB
0
2
1
6
8
10
12

超声波探伤仪自校检定规程

超声波探伤仪自校检定规程

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H-WI05-075版本号A/0技术文件标题:超声波探伤仪自校检定规程发布日期页码 4序号修订内容版本REV 修订日期修订人备注123456789101112编制审核批准收文部门日期日期日期日期一、测试对象本公司所用的便携式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北京时代TUD310超声探伤仪)。

二、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包括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和探伤灵敏度余量三项。

2.1、水平线性仪器荧光屏上时基线水平刻度值与实际声程成正比的程度,称为仪器的水平线性或时基线性,水平线性主要取决于扫描锯齿波的线性,仪器水平线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测距精度,进而影响缺陷定位。

2.2、垂直线性仪器荧光屏上的波高与输入信号幅度成正比的程度称为垂直线性或放大线性。

垂直线性主要取决于放大器的性能,垂直线性的好坏影响应用面板曲线对缺陷定量的精度。

2.3、探伤灵敏度余量仪器的探头的灵敏度常用灵敏度余量来衡量。

灵敏度余量是指仪器最大输出时(增益、发射强度最大,衰减和抑制为0),使规定反射体回波达基准高所需衰减的衰减总量。

灵敏度余量大,说明仪器与探头的灵敏度高。

灵敏度余量与仪器和探头的综合性能有关,因此又叫仪器与探头的综合灵敏度。

灵敏度余量影响轮对探伤缺陷的发现能力。

三、测试性能要求3.1、外观:各部件清洁完好,显示屏清晰,铭牌清楚,器件无松动。

3.2、水平线性误差:≤2%3.3、垂直线性误差:≤6%3.4、探伤灵敏度余量:≥42dB四、测试技术要求4.1、环境温度(15-30)℃、相对湿度:≤80%,或按仪器说明书规定。

4.2、电源:电压AC(220±22)V;频率(50±1)Hz。

4.3、仪器周围应无强交流电干扰,无强气流及酸、碱等腐蚀性气体。

仪器附近无强烈震动源。

仪器及电源应有良好接地。

五、测试周期超声波探伤仪性能测试的周期一般为一个星期。

六、测试内容及步骤6.1、水平线性的测试6.1.1、调有关旋钮使时基线清晰明亮,并与水平刻度线重合。

10 超声波探伤仪检定规程

10 超声波探伤仪检定规程

超声波探伤仪检定规程1 目的为规范超声波探伤仪的检定工作,保证检定质量,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性,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型号的超声波探伤仪的首次和后续检定。

3 职责检定人员应熟悉有关规程及相应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熟悉仪器的操作程序,对检定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 要求4.1术语和计量单位4.1.1术语4.1.1.1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

4.1.1.2标准试块由权威机构制定的试块,试块的材质、形状、及表面状态都由权威部门统一规定。

4.1.1.3动态范围仪器示波屏容纳信号大小的能力。

4.1.1.4波速超声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

4.1.1.5探头与工件接触,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并进行电声信号能量转换的装置。

4.1.1.6耦合剂在探头与工件表面之间施加的一层透声介质。

4.1.1.7水平线性仪器示波屏上时基线显示的水平刻度值与实际声程之间成正比的程度。

4.1.1.8垂直线性仪器示波屏上的波高与探头接收的信号之间成正比的程度。

4.1.1.9分辨力示波屏上区分相邻两缺陷的能力。

4.1.1.10盲区从探测面到能够发现缺陷的最小距离。

4.1.2计量单位4.1.2.1厚度H-------mm4.1.2.2声速C--------- m/s4.1.2.3温度t-----------℃4.1.2.4频率f---------Hz4.2概述超声波探伤仪是利用电声转换原理和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对工件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示波屏上回波的位置和高度来判断缺陷有无和大小的一种装置。

4.3计量性能要求4.3.1主要技术参数4.3.1.1工作频率:1~5MHz(钢)4.3.1.2总衰减量:≥80dB4.3.1.3衰减误差:≤ 1 dB4.3.1.4垂直线性误差:≤5%4.3.1.5水平线性误差:≤ 1%4.3.1.6动态范围:≥30 dB。

4.3.1.7远场分辨力:直探头≥30dB;斜探头≥6dB。

(完整word版)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规程

(完整word版)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规程

(完整word版)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规程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规程1. 引言本质量控制规程适用于超声波检查仪的质量控制过程。

超声波检查仪是一种用于医学诊断的重要设备,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规程旨在规定超声波检查仪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流程。

2. 质量控制要求2.1 设备校准要求超声波检查仪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确保其工作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应定期进行,并记录检查仪的校准日期和结果。

2.2 仪器维护要求超声波检查仪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定期维护。

对于维护任务,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维护并记录维护日期和维护内容。

2.3 环境要求超声波检查仪的使用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温度:在15℃-30℃范围内,相对湿度在30%-75%之间;- 电源:电源电压稳定,电源线接地良好;- 噪音:环境噪音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2.4 操作要求超声波检查仪的操作人员应具备合格的操作证书,并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仪器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品相互干扰。

2.5 质量记录要求所有超声波检查仪的校准、维护和操作记录都应保存完整并可追溯。

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校准日期、校准结果、维护日期、维护内容、操作人员等。

记录应具备可读性,且存档时间不少于两年。

3. 质量控制流程3.1 校准流程3.1.1 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校准方法,准备所需校准工具和标准样品。

3.1.2 按照校准方法,对超声波检查仪进行校准。

3.1.3 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保存校准记录。

3.1.4 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2 维护流程3.2.1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手册,准备所需维护工具和材料。

3.2.2 按照维护手册,进行超声波检查仪的定期维护,包括清洁、润滑、更换零部件等。

3.2.3 记录维护日期和内容,保存维护记录。

3.2.4 定期进行仪器维护,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超声波探伤校验规程

超声波探伤校验规程

超声波探伤校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新购置和使用中的超声波探伤仪与探头的系统性能的检验。

2检验周期2.1探伤仪性能(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动态范围)每隔半年进行校验一次;2.2探伤仪和探头的系统性能(灵敏度余量、始脉冲宽度及盲区、分辨力)使用前需进行校验,相关数据录入报告即可,不需专门检验报告。

3人员要求3.1超声波探伤仪校验人员都应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II级或II 级以上的超声波检验人员资格证书;3.2超声波探伤仪校验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各部分的作用及本规程;3.3超声波探伤仪校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操作超声波探伤仪,并对设备使用的安全性负责。

4认可需用标准器具4.1标准试块CSK-IA试块及200/①2平底孔试块;4.2所用试块必须是具有相应认证企业生产。

5操作步骤5.1.垂直线性5.1.1.5MHZ或其它频率的常用直探头,用压块将探头固定在200/Φ2平底孔试块上并对准中2孔(或其它试块25mm底面)。

调节探伤仪使示波屏上显示的孔的反射波幅度为垂直刻度的100%(满刻度),作为“0”dB,且衰减器至少有30dB余量;5.1.2.调节增益,依次记下每衰减2dB时相应的波高值Hi,并将实测相对波高值填入表1中,直至底波消失。

上表中:理论相对波高%=Hi(衰减adB后波高)/H0(衰减OdB时波高)X100%;实测相对波高%=10(-Δi∕20)×100%5.1.3.算垂直线性误差D=(∣d(÷)∣+∣d(-)∣)X100%式中d(+) ---- 最大正偏差;d(-) ---- 最大负偏差。

5.2.水平线性5.2.1..将直探头置于CSK-IA上,对准25mm厚的大平底面。

5.2.2.节探伤仪使示波屏上出现六次底波Bl到B6,且使Bl前沿对准0,B6对准10.0。

记录B2、B3、B4、B5与水平刻度值20、40、60、80的偏差值α2、α3、a4、α5。

超声波检测规程

超声波检测规程

超声波检测规程1校准与复核校准应在试块上进行,校准中应使超声主声束垂直对准反射体的轴线,以获得稳定和最大的反射信号。

在开始使用仪器时,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三个月至少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一次测试。

在探头开始使用时,应对探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性能校准。

斜探头在使用前应进行前沿距离、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的校准。

使用过程中,每次使用前应校准前沿距离、折射角和主声束偏离。

直探头的始脉冲占宽、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应根据使用的频度每隔一个月或三个月检查一次。

2检测工艺对于具体部件的检测,中级或高级检验人员应根据相应的标准编制检测工艺卡,经审批后实施。

工艺卡应包括如下内容:检验等级、材料种类、规格、检验时机、坡口形式、焊接工艺方法、表面状态及灵敏度补偿、耦合剂、仪器型号、探头及扫查方式、灵敏度、试块、缺陷位置标定方法、报告要求、操作人员资格、执行标准等。

3检验程序工件准备一表面检查、委托检验一接受委托、指定检验员一了解焊接情况一确定检测工艺卡一选定无损检测方法、仪器、探头、试块一校准仪器和探头一制作距离波幅曲线一调整无损检测灵敏度一校准与复核一涂布耦合剂一粗无损检测一标示缺陷位置一精无损检测一评定缺陷一复核一记录一报告一审核一存档。

对于不合格焊缝的重新无损检测,仍然遵从此程序的要求。

4检验前的准备根据被检部件的材质、规格、性质和结构形状选定无损检测标准,确定检验等级,确定检测工艺卡。

对选定的仪器、探头的性能及其组合性能应进行测试,并符合要求。

制作距离一波幅曲线及综合补偿测定:斜探头前沿距离、K值的测定应在SGB-4试块上进行,前沿距离、K值至少应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调节扫描速度、扫描比例,按照选定的标准要求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并计入综合补偿,绘制在坐标纸上。

综合补偿测定按选定的标准进行。

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应保证检查到工件被检部分的整个体积,检验前应用80#或100#砂纸去除检测面上的毛刺等,以利于声耦合和探头的移动并减少探头磨损。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

数字超声波探伤仪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数字超声波探伤仪的校准操作,确保其有效性和准确性。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新购置的和使用中的超声波探伤仪与探头的系统性能的校验。

数字式超声仪的校验可按照本规程,也可按照仪器内置的仪器自校功能。

3.0校验人员校验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校验。

4.0应用器材4.1 标准试块CSK-ⅠA试块及DB一P Z20一2、DB一P Z20一4型标准试块。

4.2 所用试块必须是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标准试块,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5.0校验及评定内容5.1 外观检查采用目视及操作方法进行。

5.2 水平线性误差5.2.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并应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5.2.2 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工作方式置[双],抑制置“0”,衰减器置适中量值。

在扫描范围各挡上,将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发射脉冲输人到函数信号发生器输人端,其输出通过标准衰减器接到被检超声探伤仪“收”端,并调节频率、信号幅度、调制波数及标准衰减器旋钮,使超声探伤仪显示屏上显示六个幅度相等的 (如垂直满刻度80%)脉冲波形。

5.2.3 调节被检超声探伤仪[扫描微调]及[移位]旋钮,使第一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0”,第六个波的前沿对准水平刻度 “10”,依次读取第二至第五个波的前沿与水平刻度“2”、“4”、“6”、“8”的偏差amax ,如图2所示,取其最大偏差值。

按下式计算超声探伤仪水平线性误差:%100max ⨯=∆Ba L式中:ΔL —水平线性误差;B —水平满刻度数。

5.3 衰减器衰减误差5.3.1 所用检定设备与被检超声探伤仪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并应使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衰减器特性阻抗和终端负载相互匹配。

5.3.2 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工作方式置[双],抑制置“0”,衰减器置适中量值。

在扫描范围各挡上,将被检超声探伤仪的发射脉冲输人到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入端,其输出通过衰减器接到被检超声探伤仪“收”端。

无损检测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规程

无损检测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规程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规程 JLXY04-2005
1. 编制依据:
超声波测厚仪使用手册。

2. 适用范围:
对新购或年检的超声波测厚仪进行校验。

3. 技术要求
精度:1.2mm~200mm ±(0.5%厚度值+0.1mm)
4. 校验项目
4.1 外观
4.2 测量精度
5. 校验用器材
5.1 标准试块
6. 校验方法
6.1 外观检查
配件齐全,外观不得有硬碰伤和变形,所有紧固件及接口件不得松脱和脱落。

6.2 测量精度
取最大误差. ︱仪器示值-标称值︱=误差
7.校验报告
7.1 最大误差在允许值范围内,则该超声波测厚仪合格;
最大误差超出说明书要求则为不合格;
校验合格的仪器,应出具校验报告,校验不合格的仪器不得使用.
7.2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周期为1年。

当测厚仪存放时间超过1年时,使用前必须重新校验。

当被测量材料的声速与普通钢声速(5900m/s)不同时,应用已知厚度的被测材料重新校验。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记录
超声波测厚仪校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1页共8页
修订日期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受控状态:
文件编号:
修订状态:A0
分发号:
审核: 日期: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2页共8页
修订日期
会签与修订页:
会签页:
部1J
签名
H期
备注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会签
修订记录:
修订 状态
订期 修日
效期 生日
容 内 改 更
3.3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的测量通常采用直探头,将试块上反射体的回波高度调节到垂直刻度的100%, 用衰减器将回波幅度山100%下降到刚能辨认的最小值时,该调节量即为仪器的动态范圉。 注意这时抑制旋钮为“0”
根据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仪器的动态范围不小于26dB。

n
n
n
n
n

1适用范围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3页共8页
修订日期
1.1本细则适用于本厂所有脉冲超声波检测仪器的校准.如USM-35; CTS-4020: CTS-9003超声波检测设备等。
1.2本细则不适应于非脉冲超声波检测仪器的校准。如相控阵检测设备,超声波测用仪 等。
2参考依据
2.1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不大于]5mm.
3.5远场分辨力的测定方法
3. 5.1仪器与直探头远场分辨力的测定方法:
[抑制]旋钮调至“OS探头置于如下图所示的CSK-I1IA试块上,左右移动探头,使示
波屏上出现85; 91; 100三个反射回波A; B: C,则波峰和波谷的分贝差201g(a/b)表示分 辨力。
3.4始脉冲宽度的测定方法
按规定调好灵敬度并调至标准“0”点,示波屏上始脉冲达20%高处至水平刻度“0”点 的距离Wn,即为始脉冲宽度。如下图所示:
JB/T4730-2005中规定,仪器和直探头组合的始脉冲宽度(在基准灵敬度下);对于频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6页共8页
修订日期
率为5ZHz的探头,宽度不大于lOmrn,对于频率为2・5ZHz的探头,
100
79.4
63.1
50.1
39.8
31.6
25.119ຫໍສະໝຸດ 915.812.6
10
7.9
6.3
注:实测相对波高%=Hi(衰减AidB后波高)/Ho(衰减OdB时波高)
V V
理想相对波高%二io-且占-x loo%
20・
5)汁算垂直线性误差: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4页共8页
修订日期
D二(dl|+ d2 )%
dl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正偏差d2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负偏差
根据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仪器垂直线性误 差DW8%,JJG746-2004《超声波探伤仪》规定DW6%; JB/T4730中进一步规定垂直线性误 差DW3%。本厂采用垂直线性误差DW5%。
・d・■ ■・・■• w・ ・■・'I —•・ ・■・・ ・・
超声波仪器校验规程
文件编号
页码
第5页共8页
修订日期
4)计算水平线性误差:
3maxa2;a3;a4中的最大者
b示波屏水平满刻度值
根据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仪器的水平线性 误差W2%, JJG746-2004《超声波探伤仪》规定水平线性误差W2%; JB/T4730中进一步规定 水平线性误差W1%。本厂采用水平线性误差W1%。
3.2水平线性误差
测试方法如下:
1) 将直探头置于I1W试块上,对准25mm厚的大平底面。
2)调[微调];[水平];或[脉冲移位]等旋钮,使示波屏上出现五次底波B1到B5,且 使B1对准2.0, B5对准10.0。

2 /
\
S%iJ
Pl
•,
!
•|1z I [a介z
3)观察和进录B2; B3; B44水十刻度値,4.0:8・0•的偏差a2;a3;a4.
3)调节仪器使试块上某次底波位于示波屏的中间,并达满幅度100%,但不饱合,作为 “0”dB
4)固定[增益]旋钮和其它旋钮,调衰减器,每次衰减2dB,并记录下相应的波高Hi,
并填入下表,直至底波消失。
衰减量A dB
0
2
1
6
8
10
12
1」
16
18
20
22
24

波 高 度


绝对波高
Hi
相对波高
%
理想相对波高
2.2超声波检测(中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培训教材)
2.3JJG746-2004超声波探伤仪
2.4 JB./T10061-1999《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3校准内容如下:
3.1垂直线性误差
测试方法如下:
1)将[抑制]旋钮调至“0”,衰减器保留30dB衰减信余量。
2)直探头通过耦合剂置于I1W(或其它试块)上,对准25mm底面,并用压块恒定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