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设计史中国手工艺时期设计
中外设计史中国篇

内壁有铭文291字, 内容为周王告盂, 殷代因酗酒而亡国, 周代忌酒而兴,要 盂一定要很好地辅 助他,敬承文王武 王的德政。同时记 载给盂的赏赐。
Hale Waihona Puke 大克鼎铸造于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时期, 清光绪中期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 当时出土的另有7件克鼎,形制与纹饰都 和大克鼎相同,只是体积小得多,同为西 周一个名叫克的贵族。
大克鼎气魄雄浑,威严沉重,通高 93.1厘米,口径75.6厘米,重201.5公斤, 颈部饰有三组变变体龙纹,间隔以六道棱 脊,腹部饰以宽阔的波曲纹(窃曲纹), 线条雄浑流畅。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 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 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内壁铸刻的长篇铭 文共计290字,是少见的金文书法杰作。 其内容依大意可分成两段:前段是克歌颂 祖先师华父谦逊的品格和美好的德行,能 够辅弼王室,靖远安内,周王追念其功绩, 任命师华父的孙子克担任宫廷大臣,出传 王命,入达下情;后段记载了周王对克的 册命辞,重申对其官职的任命,并赏赐礼 服、土地和奴隶,于是克叩拜谢恩,称颂 天子的美德,并铸造大鼎来祭祀师华父。 这篇铭文一向被视作研究西周奴隶制的重 要史料。现存于博物馆 。
中外设计史是艺术设计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设计的发 生、发展、演变及影响;掌握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设计思潮、风格、流派形成 的原因及特色;理解各民族设计作品的差异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对古 今中外各个领域的设计原理、技巧、程序与具体运作具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并能 运用设计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进行设计策划和操作。
(3)转变期: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仍保持精美的 制作技巧,但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 降,器物由以礼器为主变为以日用化为主。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原始时期:陶器、玉器的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模仿。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设计达到高峰,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体现了精湛的铸造技艺。
(3)春秋战国时期:漆器、丝织品设计日益成熟,图案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秦汉时期:瓷器设计迅速发展,如秦砖汉瓦、画像石等,展现了大一统国家的风貌。
2. 中古设计(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对设计产生影响,石窟、壁画等设计具有浓厚宗教色彩。
(2)隋唐时期:瓷器设计进入黄金时期,如唐三彩、越窑青瓷等,造型优美,色泽鲜艳。
(3)宋元时期:家具、建筑、园林设计取得显著成就,如宋代家具简约实用,元代园林注重自然和谐。
3. 近现代设计(1)明清时期:瓷器、家具、建筑等领域的设计达到极致,如明式家具、故宫建筑群等。
(2)近现代:西方设计理念传入,我国设计开始融合中西文化,如海派家具、月份牌广告等。
二、外国设计史1. 古代设计(1)古埃及:金字塔、神庙、法老陵墓等建筑设计,展现了对永恒的追求。
(2)古希腊:帕台农神庙、雕塑等设计,强调人体美和比例关系。
(3)古罗马:输水道、竞技场、公共浴室等建筑设计,注重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2. 中世纪设计(1)拜占庭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艺术风格。
(2)哥特时期: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建筑设计,强调垂直线条和光影效果。
3. 文艺复兴时期(1)意大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参与设计,强调人文主义精神。
(2)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建筑设计,体现宫廷奢华风格。
4. 近现代设计(1)工业革命:建筑设计出现新材料、新结构,如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
(2)现代主义:包豪斯学派兴起,强调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
(3)后现代主义:设计回归历史、地域特色,如罗伯特·文丘里的建筑设计。
中外设计史知识点归纳三、中国设计史(续)4. 当代设计(1)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计开始与国际接轨,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迅速发展。
中外设计史第二章2中国手工艺时期设计

陶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中国又有“瓷 的故乡”之称,中国和陶瓷英文拼写都是 CHINA,可见陶瓷在中国手工艺历史上的重要 地位。
2.3.1 中国原始陶器
陶:由普通的粘土或陶土制作而成,烧
制的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质地较粗 糙,气孔多,较吸水。
瓷:由高岭土或特殊的瓷土经过1200℃
可分为三种,一种为玫瑰椅; 一种为四出头官帽椅;另一种为圆 椅。
四出头官帽椅
圈
椅
在椅凳家具中, 圈椅、交椅、 官帽椅都是明 式家具的代表, 其中圈椅尤其 受到人们的推 崇,通常作为 厅堂之上的首 座,人们称之 为“太师椅”。
床榻
只有床身,上面没有任何装置的卧具称之为“榻”,明代床榻 有时亦称为“床”或“小床”;床上后背及左、右三面安围子 的叫“罗汉床”;床上有立柱,柱间安围子,柱子承顶子的叫 “架子床”。
明代是我国家具设计的巅峰时期,从家具的样式
材料到制作工艺都达到最高的水平。明代家具的造 型非常简洁明快,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前所 未有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 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经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对 称式,如一桌两椅或四凳一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 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家具制作的 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 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 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 相济的独特风格。
模仿青铜器造型的白陶鼎
山东潍坊出土的龙山文化白盉陶
汉代,制瓷技术提高,烧制
出质地细密的瓷器。主要为 青瓷,“青”为一个统称, 釉色为黄、绿、青、蓝等颜 色的瓷器都可以成为青瓷。 汉代青瓷以青白色和黄绿色 为主,外部以堆贴、印纹、 雕镂等多种方法进行装饰, 还有以马、羊等动物造型或 装饰的瓷壶、瓷瓶。
(完整PPT)中外设计史第二章1中国手工艺时期设计

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中国的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内地,初期佛寺布 局与印度相仿,后期佛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 中国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 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自印度传入 佛教后,开凿石窟的风气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
减柱法只应用于小型建筑, 重要建筑中已不采用; 出檐较浅,斗拱比例缩小。
2020/2/5
36
2.1.2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特点
一、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二、建筑结构采用“构架制” 三、“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结
构和度量单位 四、单体建筑由三个部分组成:阶基、
屋身、屋顶 五、院落组群 六、对称和自由两种平面布局形式 七、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构架 1、柱——支撑空间及传递屋顶重量的主要构件。
2、间架 (1)间架是木构架的基本构成单位。 (2)间架的梁架的大小由承受檩子的数目来区分。
3、檐角起翘和出翘 屋顶的平面也不是直线的长方形,而是四角向外伸出的曲线, 叫做“出翘”。
3.创造斗拱结构形 式并作为度量单位
斗拱是立柱与横梁 间的过渡联系部分, 由弯曲的构件“拱” 和短直的构件“斗” 组成。
鹿回头
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
高台基高于低台基; 级数多高于级数少; 汉白玉高于其他台基; 须弥座高于其他台基; 有栏杆栏板高于无栏杆栏板。
须弥座台基与汉白玉台基
5.重视建筑组群整体布局
中国古建筑能以简单的单体组合成为各种各样的建筑群。
完整的院落组织,多样的平面布局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结构
所谓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座、东西房 围绕中间庭院形成的北方传统的布局形式。
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二章 手工艺设计阶段

手工艺设计阶段两大重要特点:
1. 生产力水平的局限,产品大都是功能较简单的生活用品,其生产方 式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生产者有自由发挥的余地,产品具有丰富的个性和特
征,装饰成了体现设计风格和提高产品身价的重要手段。
2. 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使设计者与消费者彼此非常了解。设计者
古埃及艺术设计
二、古埃及建筑设计
宏大、单纯。 金字塔就带着强烈的原始性,与尼 罗河三角洲的风光十分协调,大漠 孤烟,长河落日,何其壮观!
古埃及艺术设计
2.埃及墓室 1. 埃及古王国之前贵族的墓葬形式。 2. 坟墓多用泥石建造,呈梯形六面体状,分
地下墓穴和地上祭堂两部分。 3. 墓中一般有众多墓室。
与使用者之间建立了信任感,使设计者有一种对产品和使用者负责的责任心,努 力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因而产生了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
一 中国手工艺设计
1. 中国手工艺设计的发展是一个 庞杂的体系。
2. 以下我们将按时间顺序,并选 择不同时代中有代表性的一类 手工艺产品进行介绍。
3. 以期描绘出中国手工艺设计发 展的一个简单扼要的轮廓。
的,从舒适的角度上来讲也是很优秀的。 3. 这种式样的椅腿非常结实,很可能是采用了加热
弯木的方法,而不是用大块木头砍制出来的。
古希腊艺术设计
三、家具及环境陈设
1.家具设计
古希腊家具用木材有雪松、白松、柏木以 及少量其他木材。
家具的最大的特点是考虑人使用的舒适性, 高尺度的坐椅设计所迫求的象征性已不再 需要。
青瓷羊
青瓷羊
宋代瓷器设计
在整个瓷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时瓷窑遍及 南北各地,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 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
中西方设计史时间对照表

〔公元前800-146年〕
爱琴文明:a米亚斯
〔彩色浮雕〕
b迈锡尼
〔实用艺术〕
古希腊 建筑
雕塑a荷马
b古风
c古典
d古希腊
古罗马 建筑 雕刻 绘画
〔希腊风的延伸〕
东周〔公元前700-249
春秋 战国〕工艺美术 民
间手工艺。
秦朝〔公元前248-207〕大篆字体 甲骨文 特征:古朴典雅。
汉朝:分东汉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盛行汉代陶瓷 墓葬壁画〔画像石砖〕漆画。
三国〔公元202-280〕绘画 书法 陵墓艺术 徽州木雕〔住宅门窗 飞檐 桌椅 床榻〕等。小说:三国志 三国演义都有描述。
西晋 东晋〔公元265-420〕越窑 西晋熊尊〔神兽 特征:双目圆睁 鼻孔朝天 口张齿露 腰殿肥大。竹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诸侯割据。这时文学 乐府 收藏活动 莲花纹, 区域活动特征极为显著。
中西方艺术设计史时间对照表
时间
西方
中国
原始社会
〔公元前〕
旧石器:土陶
中石器:岩壁画
新石器:彩陶 〔英国巨石阵〕
同西方一致
古埃及与两河流域
三千多年法老王朝
古王朝时期〔公元前3200-28500〕金字塔 雕塑〔墓葬艺术〕。
中王朝时期〔公元前2850-2686〕同上〔越来越庞大〕。
新王朝时期〔公元前2686-2181〕神庙 雕塑 壁画。
苏美尔美术〔金饰〕
阿卡德王国艺术〔金饰〕
巴比伦王国美术〔装饰艺术设计〕
亚述帝国美术〔装饰艺术设计〕
新巴比伦王国美术〔装饰艺术设计〕
夏 商 西周〔公元前2207-771奴隶制度王朝〕属多部落联盟式国家。
商代晚期〔青铜盛器〕
历史上国内外手工艺设计案例

历史上国内外手工艺设计案例1. 古埃及金字塔:古埃及金字塔是一项在数千年前创造出来的手工艺设计,它们被用来储存法老的尸体,在法老死后,他们的身体会被放在金字塔中,与来世相连。
金字塔的建造需要精密的测量和石头加工技术。
2. 中国的景泰蓝:景泰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景泰蓝的制作需要大量的工序和精湛的技艺,包括制作铜器、鎏金、填充釉料等。
3. 希腊神殿:希腊神殿是古代希腊的一项手工艺设计,用于供奉神明。
它们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希腊神殿通常采用大理石制作,建筑风格优美、精细,透露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4. 英国的高尔夫球:高尔夫球起源于苏格兰,手工制作的高尔夫球成为了该运动的经典标志之一。
高尔夫球的制作需要严格的规格要求和材料选择,现代高尔夫球仍然遵循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
5. 美国的霓虹灯:霓虹灯是一项20世纪初期出现的手工艺设计,用于制作炫目的广告牌和指示牌。
它们采用了高科技的制作材料和技术,包括玻璃、气体和电子器件。
6. 日本的和纸:和纸是一种传统的日本手工艺品,它采用植物纤维为原材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技巧和工具。
和纸通常被用于书法绘画、装裱、屏风、灯笼等作品的制作。
7. 印度的印度纱:印度纱是一项古老的手工艺品,它将金属线和丝绸线编织在一起,形成奇特的图案和花纹。
印度纱制品通常用于装饰、纺织品、饰品等领域,被认为是一项优雅而复杂的制作技法。
8. 埃塞俄比亚的十字绣:十字绣是一种流行的手工艺设计,在埃塞俄比亚具有极高的地位。
它采用了精细的线绣技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乌木板、细麻布等材料,以创造出丰富的图案和色彩。
设计史第二章手工业时代的设计

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海夫拉金字塔(前2575年,143.5米) 门卡乌拉金字塔(边长108.5米,高 66.5米)
世界最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建于公元前2560年,
塔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塔身是用230 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 684万吨,它的规模是埃及迄今发现的108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画像砖:是用于古代祠堂及墓室里的陶砖,因其上 印或刻有浅浮雕的图像,故称画像砖(画像石)
贵妇出游画像砖 杂技画像砖
播种画像砖
骑鹿升仙画像砖
瓦当
主金 西 白虎
白色 秋季
北 玄武 黑色 主水 冬季
主土 (黄色)
南 朱雀 赤色 主火 夏季
主木 东 青龙
青色 春季
隋唐时期的陶瓷工艺
青瓷---越窑(浙江地区) 白瓷---邢窑(河北临城) 彩瓷---河南的鲁山为主产地 唐三彩---用黄、绿、褐等色釉,在瓷器 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样进行装饰, 实不限三色釉。
2、建筑方面:天然岩洞 构巢而居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3、服饰方面:
北京周口店发现13000年以前的骨针。 新石器时代制成的植物纤维纺织品,丝织品。 山顶洞人遗物中,贝壳,兽牙等原始装饰物。 4、原始农具: 最早的有石刀、石斧、石锄等 新石器晚期木刀、石犁,发展到 “耕锄农业”阶 段 大约3万年前,发明了弓箭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 公元605-618 )年间,是著名 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 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天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明式家具
一、明式家具的定义与种类
明代家具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明式家具,着重一个“式”字, 不管制作于明代或明以后何时,也不论贵重材质和一般材质, 只要具有明代家具风格,皆称之“明式家具”。狭义则指明代 至清代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
定义:明式家具指明代到清代初期以紫檀 木、花梨木和红木等为材料所制作的硬木 家具。
宋代家具是我国起居方式由席
地跪坐转变到垂足而坐的确立时期, 也是高形家具的形成阶段。
宋代家具装饰的最大特点:融构 造与构件于一整体之中。家具的结构
受建筑影响,以梁柱式的框架结构为 主,制作工艺大大提高,还出现大量 用于装饰的线脚,丰富了家具造型。
宋代家具表现出的特点:典雅柔美
交椅成了身份 的象征
此时期家具的特点:丰满华丽(唐)
胡床
亦称“交床”、“交椅”、 “绳床”,是古时一种可 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从附 图中可见,马扎功能类似 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 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 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历史上真正的胡床
交椅
交椅,因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状,故名。据资料 考证,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 札。
秦汉时期家具的特点: 写实精炼
此时期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 的方式,此时各种家具的种类更多,此时期由 于受佛教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起居方式开 始向垂足而坐过渡。唐代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 行发展时期,当时人们的起居习性呈现席地而 坐、伸足平座、侧身斜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 存的景象。唐末是中国家具形式由过渡至形成 的重要时期,之后垂足而坐成为人们起居的主 要形式和习惯。
可分为三种,一种为玫瑰椅; 一种为四出头官帽椅;另一种为圆 椅。
四出头官帽椅
圈 椅
在椅凳家具中, 圈椅、交椅、 官帽椅都是明 式家具的代表, 其中圈椅尤其 受到人们的推 崇,通常作为 厅堂之上的首 座,人们称之 为“太师椅”。
床榻
使用质地坚硬、耐强度高的珍贵木材。家具制作的
榫卯结构极为精密,构件断面小轮廓非常简练,装
饰线脚做工细致,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
了明代家具朴实高雅、秀丽端庄、韵味浓郁、刚柔
相济的独特风格。
清代
家具主要继承了明代家具的结构和造型设计。
因为国力强盛,手工艺高度发达,满族人要求的起
居空间较大,所以家具外形向厚重与繁复方面变化。
(1)杌 凳
杌凳是不带靠背的坐具。
(2)坐 墩
(3)交杌
俗称“马扎”,是古代的胡床,它自 东汉从西域传入中土后,流传甚广,基本 形式为8条直木构成
(4)长凳
即为一种小条凳,是一件民间日用 品,二人并坐而得名
(5)椅 可分为靠背椅、扶手椅、圈椅、
交椅
除圈椅、交椅 外,有扶手的 均为靠背椅。
明式家具可以分为六大类:
几案类,即各种桌子 橱柜类,包括柜箱等存放物品的家具 椅凳类 床榻类 台架类,如镜台、衣架、盆架等 屏坐类,各种屏风、炉座、瓶座等
几案
包括桌案与几,是五大类中品种最多的一 类。大概可分为:1、炕桌、炕几、炕案 2
、香几 3、酒桌、朱桌 4、方桌 5、条桌案 (条几、条桌、条案) 6、宽桌案(书桌、 画案) 7、其它桌案(月牙桌、扇面桌、棋 桌、琴桌、抽屉桌、供桌、供案)
家具上大量使用雕刻、镶嵌、彩绘等手法,并在木 材上添加象牙、玉石、贝壳灯装饰材料。
特点:繁复、华丽、宽大、雕琢。
中国家具发展经历由简陋而繁美,
重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演进过程。至明 代,家具制作技艺在继承宋代小木工工 艺上日臻成熟,家具表现出结构严谨、 线条简洁流畅、做工精湛、用料考究、 造型典雅隽秀和尺寸与比例科学合理等 特点,形成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风 格。
“坐头把交椅” 比喻最高的级 别或地位
明代
是我国家具设计的巅峰时期,从家具的样式
材料到制作工艺都达到最高的水平。明代家具的造
型非常简洁明快,工艺制作和使用功能都达到前所
未有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家具,品种、式样极为丰
富,成套家具的概念已经形成。布置方法通常是对
称式,如一桌两椅或四凳一组等等,在制作中大量
这是四种比较宽而大的长方形家具,与条桌、 条案相比,在宽度上要增加不少。画桌、画案 为便于起来画画,是用于绘画的,都没有抽屉, 其为桌形结构的为画桌,为案形结构的为画案。 书桌、书案则都有抽屉,也依其结构分别为书 桌和书案。它们的结构、造型往往与条桌、条 案相同,在宽度上要稍大一些。
橱柜
此类家具,或以陈设器为主,或以储藏器为主,或 一器兼用。
可分为: 1、架格。即以立木为足,取横板将空间分隔成多
层的家具,有书架、物架、多宝格等。 2、亮格框,即架框结合在一起的,常见形式是架
格在上,框子在下,齐人高或稍高。 3、圆角框。在柜帽转角处多削方棱成圆角 4、方角框。方角柜四角见方,上下同大,腿足垂
直无侧脚
椅凳
[wù dèng]
第二章 中国手工艺时期的设计
2.2.1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概况
夏商周至唐
柜、箱为主 案和几
魏晋南北朝
“胡床” “交椅”
唐代
坐姿的改变
两宋时期
梁柱式框架结构
明代
巅峰时期
清代
繁复、华丽、宽大、雕琢
一、萌芽发生时期
从夏商周一直到唐跽坐和跽居坐是中国人主要的起 居方式。家具种类较少,以存放东西的柜、箱为主。 家具的制作材料以木为主
(1)炕桌 炕几 炕案
这两种形制较小的长方形桌案, 常用于酒宴之上。洒桌上边缘多起 阳线一条,名叫拦水线,半桌半桌 约相当于半张八仙桌的大小,又叫 接桌,一张八仙桌不够用的时候, 就加一个半桌。
方桌大致可分为“八 仙”、“六仙”、和“四 仙”三种
案面两端平齐的叫“平头案”,两端高起的叫“翘头案”。 可分为琴几、炕几、方几、茶几、架几案、棋桌、月牙桌、三屉 桌等。
史前、夏商、西周。 该时期家具的特点:,除了日常 生活饮食、工作、书写 外,还用于祭祀、供奉 等各种典礼仪式。
商朝是我国青铜工艺发达的极 盛时期。当时将铜锡合金制成兵 器、礼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 和工艺品等,创造了辉耀人间的 青铜文化,其中很多用具已具有 木器家具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