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史1
中西音乐史时间轴

中西音乐史时间轴中西音乐史时间轴音乐,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优美的旋律,充满意趣的乐思,还有最真挚的情感,或宁静、典雅,或震撼、鼓舞,或欢喜、快乐,或悲伤、惆怅…一、古代音乐史(1)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考古发掘出绘画、雕塑及残存下来的乐谱,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
远古及夏商音乐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出现原始音乐形态,乐舞《咸池》、《大夏》,出土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
(2)西方古希腊音乐文化(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
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周秦音乐(公元前11世纪—公元206年)出土曾侯乙编钟,出现八音、十二律吕、三分损益法。
两汉三国音乐(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80年)《声无哀乐论》(3)西方中世纪时期(1450年前)出现格利高里圣咏两晋南北朝音乐(公元280年—公元589年)古琴《碣石调?幽兰》隋唐五代音乐(公元589年—公元960年)宫廷音乐达到极盛局面,音乐机构众多,宫廷音乐繁盛。
宋金元音乐(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北宋杂剧,南宋南戏。
(3)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0——1600年)出现尼德兰乐派、威尼斯乐派、罗马乐派巴洛克时期(约为公元1600——1750年)代表人物: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
古典主义时期(约公元1750——1820年)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浪漫主义时期(约为公元1820——1900年)代表人物:舒伯特、肖邦中国:明清音乐(公元1368年—1911年)民歌、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种类大大增加,达到历史上最繁荣时期。
(4)民族主义音乐时期(19世纪中—20世纪)“强力五人集团”民国时期音乐(1911年—1949年)学堂乐歌二、现代音乐时期现代古典音乐(自1900年起至今)两大源流:古斯塔夫·马勒与理察·施特劳斯的后浪漫乐派、和德布西的印象乐派。
中外音史名词解释

中外音乐史——名词解释(一)1、贾湖骨笛1984年至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遗址中的墓葬群,先后出土了20多支骨笛,距今九千多年至七千八百年上下。
分为早、中、晚三个历史时期和三种类型:早期,距今约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上下,出土两支骨笛,一支开有五孔,另一只开有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
中期,距今八千六百年上下至八千二百年上下,出土十四支骨笛,除两支残损外,其余均为七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年上下至七千八百年上下,出土七支骨笛,除四支残损外,其余的三支,两支为七孔,另一支是八孔,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之外的一些变化音。
早期的两支骨笛是迄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管身最为完整,是这一时期音乐性能和制作水平最高的管乐器。
中期的M282:20、21两支骨笛,是所见历史上最早的雌雄笛,制作工艺精细,试奏音准很好,音色清润。
2、六乐亦称六代乐舞。
即原始氏族社会传为黄帝之乐的《云门》、传为帝尧的《咸池》、传为帝舜之乐的《韶》和奴隶社会禹的《夏》、商汤的《濩》、周武王的《武》。
周代制定礼乐,六代乐舞用于郊庙祭祀。
以《云门》用于祭天、《大咸》用于祭地、《大韶》用于祭四望、《大夏》用于祭山川、《大濩》用于享先妣、《大武》用于享先祖。
3、律吕即十二律中的六律、六吕,律吕也是十二律的又称。
十二律中的单数律位,称作律,又称阳律;十二律中的双数律位,称作吕,又称阴吕。
因双数的六吕位于单数的六律之间,故六吕又称作六间;又因金文(殷、周钟鼎等器物所铸文字)的“同”字写法与后世的“吕”字写法相同,而有了六吕和六同两种写法并存的情况。
六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六吕或六同4、八音中国传统乐器分类法。
西周出现的按八种制作乐器的材质归并众多乐器的分类方法,称之为八音。
金—钟、铙,石—磬,土—埙、缶,革—鼓、鼗,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箫、篪。
《中外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部分)考试大纲

音乐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部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基本要求:中外音乐史是进行音乐理论各个方向研究的基础,也是音乐学院攻读各个方向研究生统一考试的内容。
凡是经过音乐专业本科学习者,该专业理论知识至少应达到及格以上水平,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者具备较宽的专业视野和初步的专业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二、考试范围:了解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各位音乐家(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创作思想以及个人艺术风格;各个时期音乐风格的嬗变;重要音乐作品的分析与鉴赏等相关基本知识。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二)内容结构:西方音乐史部分约占试卷全部内容的50%。
(三)考试题型:名词填空;名词解释;专题综述;专题论述。
四、参考书目:1.《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2.《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附CD],冯志平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部分:考试要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的各种音乐活动及音乐形式古希腊的器乐的发展古希腊的音乐理论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情况中世纪时期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格里高利圣咏的形式及其发展复调音乐的兴起和早期发展中世纪音乐思想与理论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中世纪的乐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英国音乐的影响勃艮第乐派法-佛兰德乐派宗教改革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影响罗马乐派与威尼斯乐派世俗声乐体裁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与器乐发展巴洛克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歌剧的诞生与最初的发展歌剧在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发展清唱剧、康塔塔和受难乐器乐发展的特征及乐器器乐的体裁与曲式巴赫与亨德尔巴洛克时期的其他代表人物古典主义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古典时期的器乐发展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喜歌剧的兴起与发展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浪漫主义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德奥浪漫主义作曲家一、韦伯二、舒伯特三、门德尔松四、舒曼五、勃拉姆斯标题音乐和钢琴音乐一、柏辽兹二、李斯特三、肖邦法国歌剧及其他一、大歌剧、抒情歌剧和轻歌剧二、古诺、比才和奥芬巴赫三、圣-桑德国歌剧一、早期浪漫主义歌剧二、瓦格纳及其乐剧意大利歌剧一、罗西尼二、贝里尼三、唐尼采蒂四、威尔第19世纪民族乐派的蓬勃发展一、民族乐派的形成二、民族乐派的音乐特征俄罗斯音乐一、格林卡二、强力集团三、柴科夫斯基四、达尔戈梅斯基及其他的音乐家捷克音乐一、斯美塔那二、德沃夏克匈牙利、波兰和西班牙的音乐一、艾凯尔二、莫纽什科三、阿尔贝尼斯与格拉纳多斯挪威和芬兰的音乐一、格里格二、西贝柳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历史文化背景及音乐特点法国音乐一.法国民族乐派二.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三.拉威尔四.杜卡德奥音乐一.布鲁克纳二.马勒三.理查·施特劳斯四.沃尔夫意大利音乐的新发展一.马斯卡尼与莱翁卡瓦洛二.普契尼三.雷斯庇基俄罗斯音乐一.格拉祖诺夫二.斯克里亚宾三.拉赫玛尼诺夫美国音乐的发展一.福斯特等人的歌曲创作二.麦克道尔、艾夫斯三.美国音乐风格最终形成的有关作曲家。
中外音乐史 文档

第一部分古希腊音乐1、古希腊的音乐生活:音乐在古希腊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宗教活动极为普遍;宗教活动与节日庆典相关连的音乐表演,奥林匹亚的宙斯大祭,音乐与崇拜的神的关系,阿波罗、雅典娜、狄俄尼索斯。
2、古希腊的乐器:弦乐:里拉琴、与阿波罗崇拜的联系、形制管乐:阿夫洛斯管,与酒神的联系,形制。
3、古希腊的诗歌:荷马的《伊里亚特》《奥德赛》抒情诗的名家:泰尔潘德、提尔泰俄斯、窿福。
4、古希腊戏剧: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古希腊悲剧与酒神崇拜的关系,悲剧的表演形式5、古希腊的音乐理论音阶和音程理论,毕达奇拉斯的庇长数比理论,四音音列理论,古希腊调式体质。
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对音乐的阐述。
第二部分:中世纪教会音乐,世俗音乐。
1、格里高利圣咏的形式:基本特征,在礼拜仪式中的运用2、教会音乐理论:中世纪记谱法;规多创立的四线谱和唱名法;八种教会调式;六声阶3、中世纪的复调音乐,奥尔加农、福布尔东、克劳苏拉、经文歌4、中世纪世纪世俗音乐:流浪艺人、法国行吟诗人、德国行吟诗人5、十四世纪的“新艺术”音乐:理论的提出维特里对新艺术阐述的著作,重要代表人马肖、兰地尼的音乐特征,主要创作的体裁。
第三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勃艮第乐派:代表性作曲家迪费,班舒瓦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创作体裁2、佛兰德尔派:代表性作曲家奥克罔、若斯坎、奥布雷赫特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创作体裁。
3、威尼斯乐派代表性作曲家维特尔特,加布里埃利的创作成就,重要的创作体裁。
4、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对音乐的影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新教圣咏的形成;反宗教改革的音乐主张;帕莱斯特里那的无伴奏合唱的风格特征。
5、文艺复兴后期重要的流派作曲家:罗马乐派的成就,拉索的音乐创作及风格特征。
第四部分:马罗克时期的音乐1、歌剧在意大利的形成和发展:威尼斯乐派及蒙特特维尔第在歌剧方面的贡献;拿波里乐派及A·斯卡加蒂在歌剧方面的贡献。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

中西方音乐史大一知识点音乐是一门迷人的艺术,它在不同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中西方音乐,都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中西方音乐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1. 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由古人使用的石鼓、石钻、青铜器等制成的乐器。
古代中国的音乐以宗教礼仪和宫廷音乐为主要形式,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君子风范和社会秩序。
2. 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以宗教和战争为主题,乐器主要是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音乐丰富多样,对后来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1. 中世纪的音乐以教会音乐为主,主要由天主教会掌控。
宗教合唱、清唱和简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声部分明确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人声和器乐为主,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念。
大型合唱和室内乐团成为主要表演形式。
知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等,产生于这一时期。
三、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时期1. 巴洛克音乐时期(17至18世纪)以重复、装饰和复杂的音乐结构为特点。
巴赫和亨德尔等作曲家创作了许多重要的宗教和管弦乐作品,对后来的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 古典音乐时期(18至19世纪)的音乐以清晰的曲调和简洁的结构为特点。
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作曲家活跃于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交响乐和协奏曲。
四、浪漫音乐时期和现代音乐1. 浪漫音乐时期(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音乐以个人情感和表达为重。
肖邦、柴可夫斯基和勃拉姆斯等作曲家将音乐与诗歌、文学和绘画相结合,创作了许多富有激情和多变的作品。
2. 现代音乐以20世纪中叶至今的音乐为代表,各种音乐流派和风格如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等迅速发展。
音乐的形式和风格越来越多样化,展现了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中西方音乐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影响。
1. 东方音乐对西方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西方音乐史重点[1]
![中西方音乐史重点[1]](https://img.taocdn.com/s3/m/537e5003bed5b9f3f90f1c62.png)
1 :我国的第一部音乐史著作是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开始2::我国古代律调中存在着两类调名体系,分别为“为调”和“之调”。
3:世界上第一位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朱载堉4:十八律是有蔡元定发明的5:德国的第一个音乐学院是由作曲家门德尔松创建的莱比锡音乐学院6:西方的复调音乐最早的形式为奥尔加农7: 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为春柳社8:我国最早到琵琶曲为元代的《海青拿天鹅》9: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是《神奇秘谱》10: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上海贫儿院弦乐队,其创办者是李叔同11: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下行四音列12:古希腊的乐谱是字母谱13: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一般分为板腔体,曲牌体,单曲体,主插体14:我国的说唱曲种可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15:汉族的说唱音乐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16:我国第一个音乐社团是音乐讲才会,是由沈心工发起组织的。
17:古希腊弦乐器的代表是里尔,管乐器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18: 1836年,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在彼得堡上演,标志着俄罗斯民族歌剧的诞生。
19:我国最早运用西方20世纪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是江文也20:“八音”分别为金,石,丝,竹,土,革,木,匏。
21: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开始的。
2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复调音乐。
23: 16世纪意大利最主要的世俗声乐音乐体裁是牧歌。
24:赵元任被萧友梅誉为“中国的舒伯特”。
25: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
26: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用板和眼来标记强拍和弱拍。
27:学堂乐歌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
28: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音乐会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29:我国最早用比较音乐学原理来阐述中国古代乐制的著作是由王光祺《东西乐制之研究》。
30: 14~15世纪,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开创了文艺复兴音乐的新风格。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真题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真题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音乐发展受到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中西方音乐史考研真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深入研究和了解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
一、中西方音乐史的起源与发展1.中西方音乐的起源中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东地区,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等文明都有独特的音乐表达形式。
而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也有着独特的发展。
2.中西方音乐的发展(1)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中国古代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古代的宫廷乐和雅乐,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青睐。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音乐逐渐丰富多样,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2)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
数百年来,西方古典音乐经历了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时期的演变,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作曲家和作品。
二、中西方音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比较1.中西方音乐在古代的风格特点比较(1)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特点中国古代音乐注重和谐、典雅,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古代音乐以独特的五声音阶和六律音律为基础,形成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色。
(2)西方古典音乐的风格特点西方古典音乐注重对称、对位和和声的处理,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古典音乐中常用的音阶包括全音阶、大调和小调,形成了西方古典音乐的特色。
2.中西方音乐在现代的风格特点比较(1)中国音乐在现代的发展中国音乐在现代注重与国际音乐接轨和创新。
不仅保留了传统音乐的特色,还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2)西方音乐在现代的发展西方音乐在现代不断融合了各种音乐风格,包括摇滚、流行和爵士等。
现代西方音乐强调音乐的实验性和个性化,以及对社会和文化问题的关注。
三、中西方音乐史的影响与意义1.文化交流与融合中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比较中西方音乐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不同文化中人们对音乐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差异。
《中外音乐史》考试重点

1 中国古代音乐是指夏商时期至清代中叶的音乐文化。
2 史前资料来源一是考古发现二是古代文献3 音乐的起源 1 异性求爱说(达尔文)2 动物起源说3语言抑扬说(卢梭)4自然模仿说5信号说6巫术起源7音乐起源于恐惧8音乐起源于游戏9为了解除病痛(未病)4 原始音乐的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音乐5 野蛮时代“乐”的含义由乐这一概念表示的,是一种歌唱、舞蹈、奏乐相结合的原始乐舞。
6 原始音乐与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相传为黄帝时作的《弹歌》7 萧韶: 月舞高潮第九段所谓“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孔子给予了“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
8 商乐:巫乐和淫乐是商代两个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9 《乐记》评价:它是我国古代光辉的音乐思想理论著,是前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对音乐所做的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古代美学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批判的继承。
10 乐府的历史意义(论述题)A、乐府创建于秦朝,汉代兴盛起来,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定性)B、李延年是乐府领导人.C、乐府含义:三种:其一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其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以及后人拟作的,类似的民间诗歌或文人诗作,亦称乐府。
其三,大凡入乐或不入乐的曾和音乐有关的各种题材的音乐、文学作品,也有“乐府“之称.D、乐府的功绩与影响:乐府机构的建立,虽然主观上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宫廷享乐需要,但客观上保存了民间音乐的作用,乐府促进了汉代民间音乐的繁荣,对其后千百年间中国音乐的发展,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汉代乐府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他重视民间音乐的经验,永远值得后世借鉴与学习。
汉代以后,各朝虽仍有乐府机构,却不在大规模的进行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比起汉代乐府所取得的成就,已是大为逊色了。
E 郭茂倩把乐府歌词分为十二类:一二类是效庙歌曲和燕射歌曲:同属雅乐,第三类:鼓吹曲,风格:激烈豪放(源于北方),第四类:横吹曲(西域)有鼓角者为横吹,以萧笳者为鼓吹,第六类:清商曲:以南方音乐为主,七:舞曲歌:宴会行乐,八:秦曲歌:伴琴而歌《胡笳十八拍》,九:杂歌曲:《孔雀东南飞》,十:近代曲则是隋唐时期的杂曲,十一:杂歌谣是历代民间歌谣和短歌歌谣,十二:新乐府诗:唐代诗人写的歌行体乐府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共120分)1.骨笛:2.《诗经》:3.交响诗:4.沈心工:5.康塔塔:6.登州文会馆:7.《魏氏乐谱》:8.新艺术:9.印象乐派:10.歌舞戏:11.南北合套:12.雅乐:13.清唱剧:14.鼓词:15.聂耳:16.强力集团:17.奥尔加农:18.十二音作曲技法:19.两种常规:20.乱弹:21.新古典主义:22.《思乡曲》:23.喜歌剧:24.格里高利圣咏:25.通奏低音:26.礼乐制度:27.《森吉德玛》:28.鼓子词:29.弹词:30.法国歌谣曲:31.国立音乐院:32.《牧童短笛》:33.真实主义歌剧:34.博洛尼亚乐派:35.大司乐:36.梨园:37.国乐改进社:38.民族主义:39.经文歌:40.法国大歌剧:二、判断题(共40分)1.老子是一位原始的唯物主义者,他主张“道法自然”。
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2.《溪山琴况》一书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琴家徐上瀛所著。
它是一部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古琴表演艺术理论的美学专著,是古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它对琴乐表演艺术作了相当细致而深入的论述与归纳。
3.大同乐会于192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致力于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组成了一个有32人编制的民族乐队,基本上分为吹、弹、拉、打四组。
4.赵元任的作品主要是独唱歌曲和合唱歌曲,其中最著名的合唱歌曲是《海韵》等。
他能结合中国语言的独特规律进行创作,是探索中国民族化创作道路的重要先驱之一。
词作者是刘半农。
5.中国的多声部合唱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李叔同的三部合唱《春游》。
6.夏商时期的乐舞反映了私有制确立以后音乐内容产生的质的变化。
《大夏》歌颂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首领夏禹治水的事迹。
《大武》歌颂了商汤伐桀的功绩。
这些音乐已变成为帝王歌功颂德“以昭其功”的工具。
7.王光祈是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是亚洲第一位在比较音乐学领域进行研究与著述的人。
8.“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兴起的一种歌曲形式,它的高级形式是大型的歌舞套曲——相和大曲。
9.《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创作史上一座闪光的里程碑,是我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
它开辟了一条探索西方歌剧民族化的道路。
10.聂耳创作的舞台剧是《扬子江暴风雨》。
11.工尺谱是我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
它是由唐代燕乐减字谱、宋代俗字谱发展而来。
12.《广陵散》产生于东汉末年,流传于魏晋,所表现的内容,大多被认为是与蔡邕《琴操》中所记述的《聂政刺韩王》一曲有关。
1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音乐美学思想著作是《乐论》。
14.《乐书要录》是一部通俗性的乐律理论专著,成书于久视元年(700年),武则天77岁时召集著作郎元万顷等编撰。
对了解唐代乐律宫调有重要价值。
15.《牡丹亭》的音乐能够根据内容需要对传统曲牌进行灵活处理,以表现不同人物性格其中“游园惊梦”、“春香闹学”是其最经典段落。
16.《神奇秘谱》是由明太祖之子朱权从众多琴曲中编选而成。
洪熙元年(1425)出版,成为我国最早刊印的琴曲集。
共分上、中、下三卷,这些曲谱多保留早期传谱的面貌,并附有题解,详尽地叙述了各个琴曲的演变过程、琴曲所表现的内容。
它是研究古琴音乐的重要谱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史料价值。
17.《成相篇》周代的劳动歌曲,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
内容是揭露统治者愚蠢,要他们改变作风,实行开明的政治。
18.粤曲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由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发展成独立演奏的器乐曲。
早期乐曲音符较疏、节奏也少变化。
后经过演奏家们的改编创作,使旋律流畅、轻快,出现多种装饰音型,富有较强的娱乐性。
曲调来源除粤曲外,还吸收古代词曲及其他乐曲。
前期伴奏乐器以二弦为主,后期以高胡为主。
19.贺绿汀是我国新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音乐理论家,创作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歌曲广为传唱。
20.李映庚编于1905年的《军乐稿》,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
21.格里格无论在音乐创作的思想理论和实践上都为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发展指引了道路22.法国尚松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的世俗音乐体裁。
23.充分体现了瓦格纳乐剧观点的作品是《罗恩格林》和《尼泊龙根的指环》。
24..E.巴赫是J.S.巴赫的次子,巴赫家族中最有才学的一位,是尼德兰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5.斯美塔那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26.19世纪末,真实主义文艺思潮在意大利兴起,莱昂卡瓦洛于1890年创作了独幕歌剧《乡村骑士》。
27.随着音乐风格的成熟,理查·施特劳斯的和声运用越来越大胆,其和弦往往建立在四度叠置之上。
后期在神智学信仰影响下,他在作品中设计采用了“神秘和弦”。
在《第五交响曲》(普罗米修斯·火之诗)中,他不仅在庞大的乐队编制中加入了钢琴和无词合唱,还使用了“色彩键盘”将不同色彩投射于置于舞台的幕布上,将光色、音乐、戏剧和宗教融为一体。
28.埃尔加的音乐虽然还保留着浓重的德国音乐的痕迹,但已经显露出英国音乐的特征,他的《迷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龙修斯之梦》是英国音乐开始复兴的标志。
29.那不勒斯乐派初期重要的代表人物是D·斯卡拉蒂,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30.第一部意大利的喜歌剧是佩里的《女仆做夫人》。
31.18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场哲学和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它源于德国,但对整个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32.除了歌剧之外,巴洛克时期的两种重要声乐音乐体裁是清唱剧和康塔塔。
33.中世纪的乐谱称为“纽姆谱”。
34.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与他的两位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三位作曲家,他们也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35.穆索尔斯基的旋律写作相当出色,最精彩的作曲技法是配器。
36.狄德罗综合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了法国的喜歌剧《乡村卜者》。
37.威尔第晚期的两部歌剧《奥赛罗》达到歌剧创作炉火纯青的境地,此作品是300年来意大利悲剧性歌剧的总结,而《法尔斯塔夫》成为意大利著名喜歌剧之一。
38.门德尔松20岁时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使这部埋没了近百年的伟大作品重见天日。
39.新古典主义音乐家把巴洛克音乐的客观、超然的因素作为自己艺术的准则。
40.14和15世纪之交的英国人率先采用了三度叠置的和弦,形成了细腻悦耳的和声效果。
三、单项选择(共80分)1.“十二律”是()逐渐形成的完整的十二个半音结构。
A周代B春秋战国C汉代2.《海青拿天鹅》是我国目前所见最古老的一首琵琶套曲。
产生于()。
A 元代B宋代C唐代3.16.()一生自始至终提倡音乐。
他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秩序、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
他的思想完全是从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并对其后儒家的音乐思想产生重大影响。
A 孔子B孟子C荀子4.20.()在进入城市后,吸取了戏曲声腔及小曲的唱腔特点,使其声腔出现了新面貌。
30年代前后,进入了谢大玉等“四大玉”的昌盛时期,她们继承传统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著名大鼓艺人谢大玉在京、津、沪、宁等地演唱多年,并由百代唱片公司录制了不少唱片,扩大了影响。
A西河大鼓B山东大鼓C乐亭大鼓5.34.()是由清代叶堂于乾隆五十七年编定,共14卷。
谱中收有昆曲单折戏、部分折子戏和散曲诸宫调等300余出,另有《玉茗堂四梦》曲谱8卷,《西厢记》2卷。
是一本重要的戏曲谱集。
A《神奇秘谱》B《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C《纳书楹曲谱》6.37.《嘎达梅林》作者(),用交响诗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蒙古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中民族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怀念了崇敬。
A彭修文B辛沪光C陆春龄7.41.《词源》是研究古代()和宋词音乐的重要文献资料。
A乐器B乐律C戏曲8.42.《萧韶》是()时期宗教性的乐舞。
A舜B禹C尧9.45.“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是()中的观点。
A 《乐论》B《乐记》C《论语》10.49.()反映了原始农牧生活。
A《弹歌》B《八阕》C《蜡辞》11.50.广东音乐《步步高》的作者是()。
A柳尧章B严老烈C吕文成12.51.()善于歌唱和创作,他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这是汲取西域音乐的精华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
A 万宝常B郑译C李延年13.58.()是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台湾籍作曲家。
他的管弦乐作品《台湾舞曲》曾获得柏林第十二次奥林匹克大会艺术竞技作曲银牌奖。
A 江定仙B谭小麟C江文也14.62.()在改革思想指导之下,一方面充分发掘我国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并大胆改革其不足的一面,另一方面大胆借鉴西方管弦乐队的建制,使之在系统化和科学化上日臻完美,最后逐渐确立了包括拉弦组、弹拨组、吹管组和打击乐器组的乐队编制。
A 萧友梅B 黄自C刘天华15.65.()中国近代钢琴教学奠基人A齐尔品B查哈罗夫C李翠贞16.66.《钵头》,又叫《拨头》,表现西域一胡人,因其父被猛兽所吞食,故上山寻兽,为父报仇的故事。
表演者披发素衣,面部有哭啼之状,非常悲哀。
这是()戏的代表剧目。
A百戏B参军戏C歌舞戏17.68.黄自根据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同名长诗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清唱剧(),这是他唯一的一部大型声乐曲。
A《长生殿》B《长恨歌》C《浣纱女》18.69.六代乐舞又称“六舞”,是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大典和重大宴享活动的六部乐舞,被后世儒家奉为()的最高典范。
A雅乐B俗乐C宫廷音乐19.72.京剧《锁麟囊》是()的代表剧目。
A梅派B程派C荀派20.73.乐府是在()时期建立的。
A秦B汉C魏晋21.1.()是世界上的第一个职业小提琴家。
并确立了乐队中统一弓法的形式。
A维瓦尔第B科雷利C托雷利22.()有关和声学的理论著述,阐述了和弦以泛音为基础的理论,建立了功能和声体系,使之成为和声学近代理论的基础。
A拉索 B 拉莫C维拉尔特23.17.亨德尔艺术创作成就最大的领域是()。
A 清唱剧B康塔塔C歌剧24.18.在舒曼虚构的向庸夫俗子作斗争的“大卫同盟”中有三个主要盟员中( )富于革命精神,热情豪放、愤世嫉俗而又神经质。
A弗洛列斯坦B约瑟比乌斯C拉罗25.19.辉煌的复调音乐风格,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复调发展的又一范例,即双重合唱的复调音乐,这就是()风格特征。
A勃艮第乐派 B 威尼斯乐派C弗兰德乐派26.21.()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
A奥克冈B拉索C若斯坎27.23.古典主义奏鸣曲源于()。
A意大利牧歌B经文歌C法国尚松28.26.威尔第早期的歌剧()、《十字军中的伦巴第人》等作品中,以历史题材鼓舞了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其中的一些合唱成为革命时期广泛传唱的爱国歌曲。
A 《阿依达》B《纳布科》C《命运的力量》29.28.( )的创作已有鲜明的主调风格,结构清晰,旋律轻捷,和声简明,通奏低音被写入各个声部,乐队的编制已趋于完整,在控制力上渐强、减弱的幅度及突强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