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说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说课现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研活动,本文通过对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人体解剖学进行说课的探索,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情和师资、教学方法、实训条件、教学效果、创新和特色共7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说课教育

An Inquiry into the Lesson Interpretation of"Human Anatomy"for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Major//Li Youyu

Abstract Lesson interpret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rough exploring the lesson interpretation of"Human Anato-my"in Chuzhou City Vocation College,this paper discusses lesson interpretation from seven aspects.

Key words human anatomy;lesson interpretation;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Chuzhou City Vocation College,239000, Chuzhou,Anhui,China

说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师在1987年提出。所谓说课就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之上,向同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并与同行和专家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探讨活动。[1]本文对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人体解剖学进行了说课的探索,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情和师资、教学方法、实训条件、教学效果、创新和特色共7个方面加以阐述。[2]1课程设置

1.1课程性质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在医学高职院校,一般是指系统解剖学。它是以人体九大系统为线索,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最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1.2课程任务

根据医学高职院校层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其他医学课程如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健康评估以及临床各学科和基础护理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3课程目标

1.3.1知识目标

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毗邻关系。

1.3.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脏、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科学、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2教学内容

2.1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够用性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是护理专业的学生进入护理工作岗位的唯一准入标准。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同时还要兼顾后续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课程所必需的知识点、技能点。

2.2组织与安排

人体解剖学本着以理论讲授为主线,以标本和模型观察为重点的原则,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实物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2.3具体表现形式

2.3.1理论课内容

采取分班授课形式,集中讲授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基本术语、概念,并按人体九大系统逐一重点讲授各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毗邻。

2.3.2实验课内容

采取分班实验形式,根据《实验指导》内容要求,教师讲解、演示主要解剖结构,然后由学生自己在相关标本、模型和挂图上指认器官和结构,并配有专任实习老师进行辅导,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

3学情与师资

3.1学生情况

本专业的学生为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尚未完成公共文化课的教学,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

3.2教师情况

3.2.1师资配置

本课程拥有一支高述评的师资队伍,教师责任感强,团队协作,结构合理。本课程共有教师9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兼任教师3人,专兼任教师比例合理。

3.2.2双师结构

本课程组所有教师均取得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其中还有4名教师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占44.4%。

3.2.3学缘结构

本课程组专任教师分别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

3.2.4年龄结构

本课程组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41 ̄50岁2人,31 ̄40岁3人,21 ̄30岁4人。从年龄层次上看,基本上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3.2.5职称结构

本课程教师9人,副高以上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本课程组成员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1人研究生毕业,7人研究生在读。

4教学方法

同样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不同的收获。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0-0137-02

(下转第188页)

137

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特点,采用“以问题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临床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4.1启发教学法

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应着眼于两个方面,即启发学生对

学习的兴趣和启发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在授课时,

应将课程内容前后左右,上下横纵加以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触类旁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2预习教学法

预习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未进行系统讲解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新知识,并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带着问题来听讲,通过这种预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改善学生的自我学习方法。4.3直观教学法

人体解剖学属形态学,而形态学的教学就需要直观。人体解剖学的直观教学就是指合理使用教具,恰当地运用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性教具,讲解与演示相结合可使教学效果倍增。4.4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该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手段上将同类或者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特性。如在教学过程中将人体的上、下肢进行比较从而既能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又能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5实验条件

人体解剖学是门形态学课程,我们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和设备的建设,能够满足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5.1实验教学环境的先进性

目前我们的实验教学环境包括:两个解剖学实验室,可同时容纳140名学生进行实验的解剖实验室。另外我们还有完备的教学设备,教学标本充足,模型齐全,且每个实验室配有解剖挂图一套。5.2实验教学环境的开放性5.2.1从教学内容上看

每次实验课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意空间,从而增加了实验的开放性。5.2.2从实验方法上看

每次实验课,我们采用标本、

模型、挂图和电视影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好。5.2.3从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上看

为了满足学生课外实践,我们定期在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供学生使用,学生评价较好。

6教学效果

6.1校内专家督导

解剖教研室能够严把教学质量关。理论教学内容与执业技能对接,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年学校都会有专家对教师进行听课、督导。近五年解剖教研室教师的综合评价优良率在98%以上。

6.2学生评价

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对工作认真负责,教书育人,很受学生欢迎。近五年学生对教师的测评,解剖教研室的教师优良率平均在99%以上。6.3社会认可度

本专业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且学习领域、责任拓展领域较宽,综合素质较高。

7创新与特色

我校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在人体解剖学的理论教学中能

够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并且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视频、

动画、声音、图像等构成的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在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以大体标本、局部标本、各系统标本为主,配合教学模型、挂图以及多媒体设备进行实验教学。由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和实验报告去辨认标本的结构,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参考文献

[1]张莉.说课浅析[J].卫生职业教学,2012(5).

[2]潘翠.浅谈外科护理学的说课[J].中国医药指南,2010(12).

编辑杨呈祥

(上接第137页)

实现是基层工作难点之一。以天津师大生科院《魅力生科》微博团支部为例,基层院系团委借助于微博团支部这一平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资源分享的到达率和接受率,增强了学生对基层团组织的归属感与凝聚力,同时也提升了学院的影响力。

4.3发挥微博优势,及时调整工作内容

微博的形式一改往日单一灌输的宣传工作模式。读者可以直接转发微博或加以评论,进行互动参与。经过实践,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对微博的参与度很高,真正实现了互动交流,提升了共青团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魅力生科》微博团支部在探索中诞生,在实践中成长,这一形式是基层探索工作新模式的成果和有效载体。生命科学学院也将继续在利用微博平台的工作方式上不断探索“网络建团”工作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号:52X J 1105参考文献

[1]关于建立全国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的通知[EB/OL].[2010-10-08].

http://wenku.baidu.com/view/56b79a46a8956bec0975e356.html.[2]唐金楠.手机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J].思想教育

研究,2010(10).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Z].

[4]新媒体利用与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Z].

[5]童晓渝,等.第五媒体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5-26.[6]周宇豪.以霍曼斯社会交换论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行为[J].

当代传播,2008(5).

编辑杨呈祥

!!!!!!!!!!!!!!!!!!!!!!!!!!!!!!!!!!!!!!!!!!!!!

1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