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血小板变化的临床分析

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血小板变化的临床分析

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血小板变化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处理措施。

方法:外伤性脾破裂132例,脾切除术前查血小板,术后每2日连续查血小板,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上升至450~500×109/L者,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直至血小板降至400×109/L以下停药。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异常的血小板计数升高,大多数在药物处理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

无1例血栓形成或死亡。

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血小板升高,血小板计数和血凝四项应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及时正确的抗凝治疗可避免继发血小板增多而引起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关键词】脾切除术血小板增多症血栓形成【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92-02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常伴有失血性休克,及时行脾切除术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是临床创伤急诊外科的常规手术。

脾脏有很多重要功能,如储血、造血、毁血等。

脾切除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如IgM下降、IgA增加、吞噬细胞和T 淋巴细胞减少、衰老和畸形的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和血小板升高、以及循环血中血液流变学变化,如血液成分的流动性降低、黏滞性增加等,严重者可有静脉血栓形成[1]。

血栓发生率为5%~10%,血栓大多起源于脾静脉残余部,如血栓一旦发生于某些部位的血管,如视网膜血管、肠系膜静脉、门静脉等,可造成严重后果[2]。

九四医院2006~2012年共施行脾切除术132例,所有患者术后都出现血小板增高,出现时间最早术后2~3d,通常在术后1周左右升高明显,达547~1382×109/L,无1例静脉血栓形成,经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等综合性治疗,血小板均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2例患者,男性90例,女性42例,年龄14~58岁,平均38岁。

【疾病名】外伤性脾破裂【英文名】traumaticruptureofspleen【缩写

【疾病名】外伤性脾破裂【英文名】traumaticruptureofspleen【缩写

【疾病名】外伤性脾破裂【英文名】traumatic rupture of spleen【缩写】【别名】创伤性脾破裂;脾脏外伤-脾破裂;外伤性脾脏破裂【ICD号】S36.0【概述】脾脏是甚脆的淋巴器官,膈面宽阔、凸起,无组织缓冲,紧靠着左侧胸腹壁,被完整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被膜紧紧包裹,与膈、胃、胰尾、左肾、结肠脾曲相毗邻,并受到诸韧带的牵拉固定,活动性小(以脾上极最明显)。

当肋腰部受伤或腹腔内压骤增而使脾脏移位时,脾周韧带阻碍脾脏移动而发生撕裂伤,造成脾膈面和脾上极组织破裂或脾蒂(血管)断裂。

【流行病学】外伤性脾破裂为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脾脏是腹腔脏器中最易受损伤的器官之一,其发生率在各种腹部外伤中可高达40%~50%。

脾脏血流丰富,脾动脉占腹腔干血流的80%,即使很小的伤口也能迅速造成大量失血。

脾脏可因受伤程度、受力方向(对冲伤)等不同因素而造成不同伤情。

交通事故造成的脾破裂居首位(约占50%~60%),其他依次为坠落伤、打击伤、跌倒伤、刀伤等。

治疗显示,脾破裂占钝性闭合性腹部损伤的50%,而穿透性腹部损伤中近10%为脾脏损伤。

【病因】1.开放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占腹部损伤的6%~7%,主要是刀刺、枪弹等锐物所致。

如为贯通伤有入口和出口,盲管伤则只有入口无出口。

脾脏为腹膜后位脏器,根据腹膜腔是否开放又分为穿透性和非穿透性两类:前者是腹膜已经穿通,多数伴有腹内脏器损伤(90%);后者腹壁受损,但腹膜完整,腹腔未与外界交通,但不排除内脏受伤可能。

腹壁穿透的轨迹若包括上侧腹壁,极可能进入胸膜腔、肺和纵隔。

开放性损伤时,脾破裂诊断似不成问题,但有时需要具体分析。

特别是枪击伤时,进出的弹道似乎未经过脾脏或腹腔,但子弹可在体内随机跳跃引起内脏(脾)损伤,故有学者主张对所有的枪击伤都进行剖腹探查。

2.闭合性损伤闭合性腹部外伤内脏受伤的发生率依次为:脾、肾、肝、胃、结肠等,脾破裂占其总数的20%~46%。

外伤致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液细胞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附1例报告)

外伤致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液细胞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附1例报告)

外伤致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液细胞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附1例报告)林国跃;杨春光;张和平;吴红宇;杜小璐;甘强;白冰【摘要】外伤致脾破裂后,脾切除仍是当今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脾切除术后,血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血小板(PLT)持续升高,如不注意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常发生感染、血栓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

但有关该病血象的异常变化的动态观察,变化规律及对患者的影响,报道尚少。

本文对我院1例外伤致脾破裂切除术后患者血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4【总页数】2页(P491-492)【作者】林国跃;杨春光;张和平;吴红宇;杜小璐;甘强;白冰【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74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3;解放军第474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3;解放军第474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3;解放军第474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3;解放军第474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3;解放军第474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3;解放军第474医院检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62外伤致脾破裂后,脾切除仍是当今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脾切除术后,血象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血小板(PLT)持续升高,如不注意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常发生感染、血栓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果十分严重。

但有关该病血象的异常变化的动态观察,变化规律及对患者的影响,报道尚少。

本文对我院1例外伤致脾破裂切除术后患者血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汉族,已婚。

因车祸致外伤于2008年2月19日10:00左右急诊入院。

患者意识清楚,无恶心、呕吐,大小便失禁,发育正常。

不同病因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不同病因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的研究

脾切除术后常导致 血小板升高 , 血液粘 稠度增加 , 重者 严
l例, 7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例 。术后住 院时间 1 天 一 5 , 3 2 天 平
可致血栓形成 。血栓 的发生 率约为 5 1 %, % 0 血栓 大多 起 源
均l , 8天 术后 1 6 例 参加 门诊 随访 ( 月 8 随访率 7%) 3 。所有 病
例均经彩色多普勒 B超或 C T证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于脾静脉残余部 , 如血栓 一旦发 生于某 些部 位 的血管 , 视 网 如
膜血管 , 系膜 静脉 , 肠 门静 脉等 可造 成严重 后果 …。我 院 20 05 年 20 07年共施行脾全切术 9 , 中 3 4例 其 0例血 小板增 高幅 度 达 (2 15 ) O几 , 中 5例静脉血栓形 成发生 , 综合 性 5 0 00 Xl9 其 经 治疗血小板均逐渐 下降 至正 常范 围 ,无严 重并 发症 发生 。现 ,
维普资讯
西南军 医
20 年 1 08 月 第 1 第 1 0卷 期
Junl f laySr o I t et h aJ .20 ;0 1 orao ir ug ni  ̄u w s C i a ,0 8 1() Mi e l t h n n

论 著 与 临床研 究 ・
不 同病 因患 者脾 切 除 术后 血 小 板 变化 的研 究
鲁 力, 蔡 逊 , 俊 伟 邵
( 广州军 区武汉 总医 院普通外科 , 湖北 武汉 40 7 ) 30 0
【 摘要】 目的 观察因不同疾病而行脾切除手术前后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对 9 4
o d e n d es S ov ul; or pnet r etnadt a ethu eg e oewt v u ces f le t fr f i r t i a r e bi s cr sodn e no r t n ol b vnt t s i o i i ra o pa l t f e s e O o y e p v i n e m s d i oh h b o n e te ae s

全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全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我科 2002 年至 200 7 年行全脾脏切除术共 6 8 例, 男 5 4 例, 女 14 例。其中: ①外伤切脾组 3 6 例, 男 2 6 例, 女 1 0 例, 年龄 2 0 ~5 8 岁; ②脾功能亢进切脾组 3 2 例, 男 2 8 例, 女 4 例, 年龄 3 2 ~5 3 岁; 另设正常对照组 70 例, 男 4 0 例, 女 3 0 例;年龄 2 0 ~6 0 岁, 均为同期 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查正常 的普外科就诊患者。 1. 2 方法
民军 医出版社, 1 9 9 6 : 1 0 3 3 . [2] 侯利 民, 姜 洪池, 乔 海泉 .脾 切除 术 后并 发症 [J ] . 腹部 外科 2 0 03 ,
1 6 (5 ) : 2 7 0~2 7 1 .
[3 ] Va n 't R i et M ,B u r g er J W A, v a n M u i sw i n k el J M , et a l . Diagn osi s an d t reat men t of po rt al vein t h rom b osi s foll ow in g
外伤切脾及脾功能亢进切脾两组, 测量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 并分别与术前测定值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外伤切脾组术后
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 脾功能亢进切脾组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 各种原因所致全脾脏
切除术后患者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均明显升高。术后监测患者血小板可以了解其变化规律, 必要时进行治疗对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等并发
所有数据均应用 St a t a 7 . 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 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数据处理 应用方差分析, 差异有显著性时 再作 q 检验。 2 结果

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Meta分析

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Meta分析

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Meta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的表现原因,对比临床参考文献和其他观点信息,得出有效结论。

方法:采用Meta分析法,搜集整理有关于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血小板增多变化的参考文献,对符合对比研究的病案展开分析,确定术后血小板增多的原因,以及治疗技术的根本性影响。

结果:符合研究标准共6篇参考文献,201例病例,均采用不同种类抗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抗凝治疗,行脾切除术后1周、2周血小板上升,3周、4周后血小板逐渐呈下降变化,总治疗有效率为95.34%。

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服务优势体现在高效、安全上,围绕术后血小板增多的Meta分析研究结果对创伤性脾破裂医疗工作有前瞻性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血小板;Meta分析【中图分类号】R65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082-02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after splenectomy Meta analysis ofthrombocytosis Wang Haodong,Duan Yanhong.Dali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 Yunnan 617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after splenectomy thrombocytosis, contrast clinical references and other information, draw valid conclusions. Methods Using Meta analysis, collect about 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splenectomy, references, and thrombocytosis change to conform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edical record analysis,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postoperative thrombocytosis, and the fundamental effects of treatment technology. Results The research standard, a total of 6 references of 201 cases, adopt different kinds of platelet adhesion and aggregation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line 1 week, 2 weeks after splenectomy platelet rising, 3 weeks, 4 weeks after platelet changes to decline gradual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5.34%.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service advantages in clinical practice is embodied in an efficient, safe, aroun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meta-analysis of the postoperative thrombocytosis is prospective for traumatic splenic rupture medical work theory instruction function.【Key words】Traumatic spleen rupture; Splenectomy; Platelets; Meta analysis腹腔镜脾切除术是近些年新引入的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在创伤性脾破裂疾病治疗上有很显著的应用价值,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在该项技术应用上做了专题研究。

外伤性脾切除对血小板的影响及治疗

外伤性脾切除对血小板的影响及治疗

外伤性脾切除对血小板的影响及治疗目的观察并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以8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脾切除术前和术后每2日监测血小板变化,持续2~6周,术后血小板升高至400×109/L以上者,单独或联合应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血小板计数异常升高,多数在药物治疗后2~6周降至400×109/L以下。

结论外伤性脾切除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升高,及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物可避免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加而引起的血栓形成。

标签:脾切除术;外伤性脾破裂;血小板;治疗脾脏具有储血、造血、免疫等多重功能,脾脏切除后可引起血小板增多、畸形红细胞增多及其他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导致血液黏滞性增加,严重者可导致静脉血栓形成[1]。

但外伤所致脾破裂,脾切除术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脾脏切除后,通过实时监测血液中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及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物等综合治疗,可使血小板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1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性33例,年龄17~56岁,平均(37.5±6.4)岁。

合并头颅伤21例,胸部外伤30例,骨盆骨折12例,全组患者均行脾脏切除手术,术后复查全血常规,86例患者均于术后2~3 d内出现血小板异常升高,多数患者在术后1周左右有较为明显的升高,可达601×109~1 423×109/L。

术后每2日复查血小板数量,当血小板升高至800×109/L时,则每日复查全血细胞计数,并监测血凝三项,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

1.2 治疗方法术后血小板计数若上升至400×109/L以上,则开始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双嘧达莫50 mg口服,每日3次。

脾切除后血小板高正常吗?

脾切除后血小板高正常吗?

脾切除后血小板高正常吗?
脾脏是我们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能够清除人体衰老的细胞,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当我们的脾脏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将它切除,那么,人体变少了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

脾切除后血小板高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吗?脾脏切除后,通过恢复,人体的血小板应该恢复正常值。

一,1、首先复查血常规,排除技术因素的影响,因为许多细胞碎片、结晶物质、灰尘、血凝块,甚至温度、电压都可以影响血小板计数。

最好请检验科专家手工方法查一查血小板。

2、如果复查血小板增高,可能是血小板增多症。

3、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
二,血小板偏高,但是很多情况可以因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

病理性的
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你先注意观察,过阵子再检查依次,如果还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

三,血小板增多症是脾切除术后的必然现象,偶见于脾次全切除术或脾修补术
术后.血小板计数升高一般不超过500X109/L,但也有达1000 x l09/L以上者.如果切除的是功能正常的脾脏(如外伤性脾破裂),术后血小板计数多不会持续上升,往往在1—3周内降至正常水平。

脾切除后血小板高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如果,患者在手术几周之后,仍然发现血小板的值仍然很高,那么,就要引起患者以及主治医师的重视通过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以便确定患者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发炎或者患上别的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血小板变化的意义。

方法选取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术前及术后1d、3d、7d、14d、1月的血小板(plt)的变化。

结果患者术后1d血小板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在术后3d血小板较术前有升高趋势,在术后7d—14d左右达到高峰值,与术前比较,p均0.05).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the plt of postoperative 3d tending to increase,and around postoperative 7d—14d,the values of plt was achieved pared with the preoperative,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术后3d、7d、14dplt计数明显高于术前,p400*109/l,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片,每日1—2次,必要时给予肝素抗凝治疗,至于血小板计数超过多少采用肝素抗凝治疗,目前无统一标准,多数主张血小板计数超过1000*109/l,则采用肝素抗凝治疗。

脾切除术后应严密观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的严重并发症即血栓栓塞性疾病,易致死和致残。

总之,脾切除术后应注意检测患者血小板变化情况,广大外科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医生要重视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变化。

本课题组将进一步通过扩大病例数,加强随访,同时深入研究血小板活化程度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峰,姜洪池,乔海泉,等.脾脏损伤的临床分级.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8,4:99—100.
[2] 乔海泉,姜洪池,代文杰.脾损伤新分级的意义.腹部外科,2001,14:197—198.
[3] 戴朝六,脾脏.见:张启瑜.主编.钱礼腹部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73—780.
[4] cadili a,de gara plications of splenectomy.the amef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08,12l:371—375.
[5] 高志成.脾切除术后血小板骤增35例分析.西南军医,2008,10:29—30.
[6] 王茂春,李澍,朱继业,等.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69—271.
[7] ikeda m,sekmoto m,takiguchi s,et al.high incidence of thrombosis of the portal venous system after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a prospective study with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ann srug,2005,241:208—216.
[8] wnslow e r,brunt l m,drebn j a,et al.portal vein thrombosis after splenectomy.am j srug,2002,184:631—636.
[9] 徐涛,韩捷,乔森.脾切除术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2例.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3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