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的风格及诗歌语言风格特点

合集下载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夔、清照隽永—-煜、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渊明、脁、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商隐—-委婉含蓄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二、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清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渊明),王唯,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渊明。

如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商隐(朦胧晦涩),贺(奇丽)。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明快。

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特点:不绕弯子,毫不遮掩,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语破的。

中考古诗文梳理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

中考古诗文梳理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

中考古诗文梳理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呑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

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

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①《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②垓下歌(gāi xià gē) 秦末汉初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③《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④《出塞》王之涣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⑤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⑥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豪放(奔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呑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古代诗人的作品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古代诗人的作品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部分古代诗人的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风格李白 (701--762),字太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以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李白的诗拥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亮的艺术特点。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换了全部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满的一致。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怀色彩十分浓郁,感情的表达拥有一种翻江倒海、一落千丈的气概。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想象,让人感觉的倒是高度的真切。

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鹤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可以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停的愁绪所感染。

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进而造成奇特怪采、瑰丽动人的境界,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放豪放、俊逸若仙的韵致的原由所在。

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亮、开朗、隽永。

杜甫( 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应了唐朝由兴隆走向衰灭期间的社会相貌,拥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亮的时代色彩和激烈的政治偏向。

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感情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敬精神,所以被后代公以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风多变,但整体来看,能够归纳为沉郁顿挫。

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邃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波折,语气、音节的跌荡摇摆。

杜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觉隐蔽在客观的描绘中,让事物自己去感动读者。

比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无直接去训斥杨氏兄妹的荒淫,但是从对他们衣饰、饮食等方面的详细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现无遗。

杜诗语言平和朴实、平时、写实,但却极见功力。

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

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绘,如《北征》中对于老婆子女的一段文字就是特别突出的例子。

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上课)

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上课)

李清照——婉约缠绵
晏殊——含蓄、高雅
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简练生动 •婉约缠绵、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豪迈旷达、悲壮苍凉
( 4)宋代举子著苎麻袍。嫩凉:微凉,初凉。( )“月殿”句:比喻登科做官。宋制,各州折郡漕试解试均于八月举行,正桂子飘香 ( 1 2)“春蚕”句:典出欧阳修诗:“无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 时。《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 5)鹏北海:典出《庄子•逍遥游》:“北 ( 7)青云去:一作“青云上”。 “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顺遂,升迁很快, 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原意指行军时禁止士兵喧哗让他们含着竹片,这里 时间在农历秋季八月,即乡试,也叫秋闱;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 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 亦即官运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指考场一片寂静只听见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响声。( 3)“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 桂榜;考中者称举人。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 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北冥,一作“北 ( 8)举子:科举考试的应试人。 禹所凿。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即会试)。 参加会试。 溟”,即北海,泛指北方的大海。( 6)凤朝(cháo)阳:典出《诗经•大雅•卷阿》: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 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 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 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古典诗歌语言风格

一、作家的风格流派与语言特点:豪放—-轼、辛弃疾婉约—-柳永、夔、清照隽永—-煜、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朴素自然—-渊明、脁、灵运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商隐—-委婉含蓄清照—-婉约缠绵陆游——慷慨悲凉杜甫——沉郁顿挫、激愤悲慨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白——清新飘逸、豪迈洒脱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辛弃疾——豪放悲慨杜牧——俊爽明快轼——豪迈旷达、雄健奔放二、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特点: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等风格类: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缠绵悱恻、情真意切、气势雄壮、自然流畅、忧郁激愤、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平白清新、语淡情浓等。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1)清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渊明),王唯,孟浩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渊明。

如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

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商隐(朦胧晦涩),贺(奇丽)。

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明快。

特点: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中的,莫过于白居易。

特点:不绕弯子,毫不遮掩,干脆利落,斩钉截铁,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语破的。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汇总

诗歌语言的风格及特点
(1)清新
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其特点用语新颖,
不落俗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大部分山水田
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较清新。而陶潜的诗 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 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7)豪放(奔放、雄奇)
其特点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大,气势 恢弘,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 代表作苏轼、辛弃疾的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将滚 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 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 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 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
(6)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
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
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 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 “小时不识月,呼 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相关术语:清新自然、朴素自然、 多 用口语
相关术语:缠绵哀怨、婉约缠绵
(11)工丽 “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即 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 可以借助对仗。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 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2)生动
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如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 的“闹”字,写出了春日枝头、红花盛开的景 象,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美丽热闹。“闹” 字使用得相当生动。

李白写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写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写诗的特点和风格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的写诗特点和风格如下:
1. 奔放豪放:李白的诗歌豪放、奔放,充满了激情和张扬。

他的诗句通常长而有力,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音乐感。

2. 奇特新颖:李白的诗歌常常运用一些奇特的形象和新颖的表现手法,让人耳目一新。

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一些想象力极强的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3. 情感真挚:李白的诗歌情感真挚,表现了他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道的不满和对政治的关注。

4. 旷达豁达:李白的诗歌旷达豁达,表现了他的开阔胸怀和豁达精神。

他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一些广阔的自然景观,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赞美。

总之,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奔放豪放、奇特新颖、情感真挚、旷达豁达的特点和风格,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璀璨之星,对后人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唐宋诗词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

唐宋诗词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

唐宋诗词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辉煌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诗人和词人,他们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

一、唐宋诗词的艺术特点1. 自然写实:唐宋诗人以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为出发点,追求真实、生动的艺术效果。

他们常选择凡人、普通事件作为创作素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自然景物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

2. 古典主义:唐宋诗人受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影响较深,他们崇尚古代的文化和价值观,注重典雅、雄浑的诗歌语言,借用典故、历史事件来赋予作品深厚的内涵。

3. 唯美主义:唐宋诗词追求表现美的意境,强调词句的音律和韵律的美感,以及诗句的意象和比喻的美。

他们通过巧妙的修辞手法、细腻的描写,使作品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美感。

4. 抒情性:唐宋诗词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去描绘内心世界,通过对情感的发泄和跨越时空的唤起,给读者带来共鸣和感动。

二、唐宋诗词的创作风格1. 唐季诗词的创作风格:唐代的诗词注重形式的完整和语言的优美。

诗人常采用琅琅上口的词句,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他们注重修辞的艺术,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 宋季诗词的创作风格:宋代的诗词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内涵的深意。

诗人们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理。

他们注重意境的塑造,追求无拘无束、自然的表达方式。

3. 士人意识的体现:唐宋诗词表达了士人的思想和情感,诗人们常以自身的经历和思考为基础,抒发对社会、人生的反思。

他们表达了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价值观,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4. 音律和韵律的追求:唐宋诗词注重词句的音律和韵律的美感。

他们常以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为主要形式,通过对字音的搭配和对句调的处理,赋予作品动人的音乐感。

唐宋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艺术特点和创作风格的独特性让人叹为观止。

唐代的自然写实和古典主义,宋代的唯美主义和抒情性,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丰富多样性,为后世的文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人的风格(举例)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
王昌龄诗风的幽寂静穆;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
苏轼的旷达豪迈;
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
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
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
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
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
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
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常见诗歌语言特色与风格
1.平易: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平易近人,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是一种质朴的美。

2.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

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如《诗经&S226;硕鼠》。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
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风格。

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如苏轼《念奴娇&S226;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洗练:语言表达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

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道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

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杰出的诗人在创作中往往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风格。

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幽寂静穆,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以及(孟)郊寒(贾)岛瘦和“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