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运动系统疾患康复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病因
• 局部组织反复被使用,造成组织损伤并得不到及时修复。 • 全身疾病造成的局部组织异常紧张,痉挛。 • 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局部血管痉挛,循环系统的养分供 给下降,局部代谢产物堆积。 • 长期,反复,持续的重复同一个姿势工作,学习和职业动 作,超越了人体局部代偿能力。 • 操作中技术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姿势不正确,使局部 产生异常应力。 • 身体生理结构或姿势性异常,应力分布不均匀。 • 急性损伤后未得到正确的康复,转为慢性损伤。
非手术治疗
• • • • 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佩戴护具。 腰背肌功能锻炼。 牵引,理疗,推拿按摩。 非甾体类抗炎药。
手术治疗
• 病因明确,经严格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腰腿痛。
(二)颈肩痛
解剖基础: • 颈椎有七个颈椎,,六个椎间盘。 • 第2-6横突有横突孔,其间为椎动脉通过。 • 颈椎椎体上缘侧后方有嵴状突起,称为钩突,构成钩椎关 节。
临床表现
• 1、损伤部位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为其主要症状。这种疼 痛在训练中或训练结束时尤为明显。 • 2、体检有局部压痛及轻度骨性隆起,但无反常活动,少 数可见局部软组织肿胀。 • 3、X线摄片,在出现症状的1—2周内常无明显异常,3—4 周后可见一横形骨折线,周围有骨痂形成,病程长者,骨 折周围骨痂有增多趋向,但骨折线更为清晰,且骨折端有 增白,硬化征象,因此,当临床疑有疲劳骨折,而X线检 查又是阴性时其早期诊断方法是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显象。
• 体征:棘突或棘间有压痛,无红肿。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治疗:
• 出现症状后尽可能避免弯腰动作。 •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 • 理疗。
第三节 骨的慢性损伤
(一)疲劳骨折
(二)月骨缺血性坏死
一、疲劳骨折
• 疲劳骨折是健康的骨组织要发生骨折,非有巨大暴力不可 。但在骨的某些相对纤细部位、或骨结构形态变化大的部 位、都易产生应力集中,当受到较大时间的反复、集中的 轻微伤力后,首先发生骨小梁骨折,并随即进行修复。但 在修复过程中继续受到外力的作用,使修复障碍,骨吸收 增加。反复这一过程,终因骨吸收大于骨修复而导致完全 骨折。 • 发生部位:疲劳骨折好发于第2跖骨干和肋骨。第3、4跖 骨、腓骨远侧和胫骨近侧和股骨远侧也可发生。 80%发生 于足部。
运动康复专业《慢性疾病康复》教学大纲

《慢性疾病康复》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慢性病运动康复》,闫万军主编,延边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二)参考书目《慢性病的运动康复指南》,闫万军、吴云主编,延边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年12 月(H )在线资源 慕课(四)学术期刊 中国康复三、课程简介课程目标1:在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具有独立制定运动康复方案的能力。
【毕业要求3知识运用能力'3.3】课程目标2能利用各类新媒体技术手段获取相关学科与专业知识。
【毕业要求4计算机基础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4.3】课程目标3:具有观摩康复实践和经历的体验,通过随堂演练和相关单位机构的见习,能对本学科相关内容进行观摩和体验。
【毕业要求7社会实践能力7.1]课程目标4:具有参与康复实践和经历的体验。
通过实习实践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对本学科相关专业知识有实践经历,将见习、实习和研习相融会贯通,涵盖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其他实践环节有机衔接。
【毕业要求7社会实践能力7.2】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六、教学安排第一篇慢性疾病运动康复简介【教学目标】r解增加身体活动的行为措施、运动康复中药物治疗原则、常规的面谈和检测技能。
掌握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及运动处方。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及运动处方。
2.难点:掌握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及运动处方。
【课程内容】第一节增加身体活动的行为措施第二节运动康复中药物治疗原则第三节常规的面谈和检测技能第四节递增负荷运动测试及运动处方【教学方法】多媒体【复习思考】运动康复中药物治疗原则第二篇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教学目标】掌握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证与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终末期肾病等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康复治疗和预后。
【重点、难点】1重点: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证与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终末期肾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康复治疗和预后。
2.难点: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证与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终末期肾病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康复治疗和预后。
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

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运动损伤或患上慢性疾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
运动康复治疗是一种既能促进身体功能恢复又能提高心理状态的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康复治疗中。
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是指通过系统合理的计划和方案,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康复治疗。
正确的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缓解疼痛和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
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的重要性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康复治疗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运动康复治疗是一种低风险、高效率且成本低的治疗方式,适用于各种年龄阶段和不同疾病的患者。
正确的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康复治疗,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的制定流程第一步:患者评估在制定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前,需要进行患者评估,包括病史和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估。
通过评估,确定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选择适宜的运动康复治疗方式和计划方案。
第二步:制定康复计划在确定患者的康复目标后,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定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
康复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康复目标、病史、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康复治疗经验进行规划和设计。
康复计划主要涉及运动康复时长、强度、频率、种类和计划调整等方面。
第三步:实施康复计划制定好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后,需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康复治疗。
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康复治疗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康复效果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四步:康复评估康复治疗计划的终点是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估。
康复评估时需要通过相应测试和检查记录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康复效果,以及康复计划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状况的影响等。
康复评估结果有助于制定更完善的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最终实现患者的康复目标。
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的注意事项制定运动康复治疗计划方案的注意事项:•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
运动伤病康复与预防管理系统

不会 出现逆转或复发 ,甚 至百分 之百地得到恢复。这是对运动
伤病 理解的一大误 区。 事 实上 ,影 响运动 员系统 训练 的伤 病绝大 部分 是 旧伤复 发。这 是 因为 以往的 受伤部 位 ,在 组织 结构 上已有 了一定 缺 陷 ,这些部位就像潜伏于体 内的定 时炸弹 ,当运动负荷过大、
够承受一定强度 的运动 负荷 ,如跑步 、骑车 、爬 山和 游泳等 ; 其 四,神经 系统健康 ,动 作协 调性和控 制力好 ,平衡感 出色, 反应灵敏 ,手脚配合 自如。
四、运 动伤病 的康 复和预 防模式
在运动 队中 ,处理运动伤病与训练 的关 系是让教练 员最头
痛的问题。这种决策上的模糊与决策的失误一样 ,会引起伤病 的恶化 ,因此 ,训 、科 、医的相互沟通与协 作至关重要。 以下 分 类管理方式 ( 根据运动 员的伤病和健康状 况分为5 个类 别 ) 有助于解决这一 问题 。 第一 ,健康类。这类运动员可 以参加正 常训练 ,其伤病不 影 响任何训 练内容 ;而且 ,其伤病可以通过 队医的治疗 得到解
员的正 常身体 功能和状 态为主要 目标 ,即排除伤病 的影 响 ,让 有伤 的肢体能 够发 挥出正常人的功能。这就是我们所说 的 “ 健 康状态 ”。那种一 味追 求伤病完全治愈 ,甚至不可逆转 的想 法 是不切实际的 。
康 ,心脏和肺部没 有疾病 ,有正常的心率 、血压 和肺 活量 ,能
决 ,队内的医疗 条件也能 满足 其需 要。此外 ,那些曾经有过伤
病 ,经过治疗康复且不再复发 的运动 员 ,也可划在此类之 中。 此类队 员的状况是我们最希望看到 的。应 当注意 的是 ,根据各 运动项 目的伤病特点 、多发季节和训练 比赛 的关键点等 ,预防 运动员旧伤的发作和新伤的出现。 第 二 ,亚健康 类。此 类运 动员可 以经受 大部 分的 训练 内 容 ,只有一小部分 内容不能正常完成。其伤病正在恢复 当中, 并向好的方向转变 ,队医的水平和队 内的医疗康复条件都可满 足其继续康复的需求。鉴于此 ,可让这类运动员继续留在队里 边训 练、边治疗。 第三 ,伤病类。此类运动员不能正常参与训练 ,而且由于 队内医疗水平 和条件有限 ,无法保障其在 一定 时间内康复 ,或
长期慢性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

长期慢性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慢性病是指发展缓慢,在个体中长期存在的疾病。
与急性疾病相比,慢性病对患者的生活影响更为深远。
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还要面对心理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挑战。
因此,长期慢性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改善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康复原则针对不同的慢性病,康复原则有所不同。
但是总体而言,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生活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原则。
1. 多学科综合团队协作:康复治疗需要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如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等。
他们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个体化计划:每个患者的康复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这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病痛,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效果。
3. 渐进式增加活动:康复治疗的初期通常会包括一些轻度的活动,随着患者的逐渐恢复,活动的强度和时长将逐步增加。
这有助于患者逐步重塑身体功能,减少反复受伤的风险。
4. 支持和教育:康复不仅仅是治疗,还需要提供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和教育。
通过了解疾病的原因、病情的变化和如何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管理慢性病,并提高生活质量。
二、康复措施长期慢性病的康复措施各有侧重,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措施。
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2. 物理治疗:许多慢性病会导致肌肉萎缩或功能受限。
物理治疗可以通过锻炼、按摩和物理疗法来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减少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3. 职业治疗:对于那些因慢性病而丧失日常生活技能的人来说,职业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职业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慢性疾病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4. 营养改善:合理的饮食对于长期慢性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摄入适当的营养素,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对病情的恶化产生负面影响。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康复

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膝关节损伤恢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患者在进行运动时不慎扭伤膝关节,经过医生诊断为韧带拉伤。在受伤后的前两周,患 者采用冰敷和抬高受伤部位的方法来减轻肿胀和疼痛。随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开 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等,逐渐恢复膝关节的正
常功能。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患者成功恢复了正常的运动能力。
案例四: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与恢复
总结词
合理的运动安排和休息是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关键
详细描述
一名运动员在连续高强度训练后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的症 状,如肌肉酸痛、乏力、睡眠不好等。医生建议其调整 训练计划,适当减少运动强度和时间,增加休息和睡眠 时间。同时,运动员还增加了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 和维生素的摄入。经过一周的调整,运动员的疲劳症状 得到了缓解,并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训练状态。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和病因,运动系统 常见疾病可分为骨折、关节炎、 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
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运动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外伤、 过度使用、长期不良姿势、遗传因素 等。
病理机制
这些病因会导致骨骼变形、关节磨损 、肌肉疲劳和炎症等病理变化,影响 正常的运动功能。
运动系统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多样化运动
进行多种运动,如跑步、 游泳、骑车等,以全面锻 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 身体综合素质。
运动前热身与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 活动和拉伸,有助于预防 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定期进行体检与筛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运动系统疾病。
疾病筛查
针对某些高发疾病进行筛查,如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以便早期发现和 治疗。
慢阻肺的运动康复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的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肺康复是COPD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其中患者运动康复是肺康复的核心内容。
如果静养不动,会让病人丧失更多机能,特别是肌肉方面,对血液循环、呼吸肌肉、呼吸做功,全都有害。
许大爷谨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和运动康复治疗,现在每周能环玄武湖走两圈,极大的改善了生活质量。
从康复的角度,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急性加重恢复期三个时期。
在COPD稳定期,尽管运动锻炼不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但能改善COPD 患者的运动能力(包括运动耐力和最大运动量)。
运动康复治疗后,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
8~12周的运动康复所得到的益处可长达2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急性加重恢复早期(急性加重缓解后10天内)进行肺康复运动锻炼,不但可行,且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症状等能明显改善。
根据林勇主任的临床观察显示,感染导致急性加重的患者中,感染控制、毒性症状改善后,就可以开始运动康复;非感染因素所致者,则肺康复的强度可以减少,但不必停止,这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
对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感染控制后进行肺康复,有利于脱机和脱机后的咳嗽、咳痰能力恢复。
康复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对照表(2)

康复治疗适应症/禁忌症对照表项目I 适应症PT(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或外周神经损伤,心肺疾患,烧伤,痴呆含运以及精神障碍,运动系统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动)中频慢性运动系统炎症,颈椎病,腰椎增生胃肠动力低下,面神脉冲经炎,肌萎缩,瘫痪超短皮肤感染,呼吸系统炎症,泌尿以及妇科炎症,慢性运动系波统炎症,神经炎,神经痛,急性肾衰蜡疗慢性运动系统炎症颈椎病腰椎增生关节僵硬挛缩与痉挛冋热昏迷,炎症早期,风湿活动期,结核,恶性肿瘤,岀血倾向,开放性创伤,孕妇腹部,石蜡过敏推拿意外,瘫痪,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炎普通瘫痪,颈肩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调节紊乱针刺消化系统疾病,失眠,昏迷,VPS状态瘫痪,颈肩腰腿痛,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调节紊乱电针系统疾病,昏迷以及VPS状态,肌萎缩减重瘫痪,运动系统功能障碍支持电动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骨折康复期,瘫痪,VPS状态起立关节松动关节功能障碍,关节软组织粘连挛缩训练作业脑萎缩痴呆,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其他引起认知障疗法碍的脑损伤红外亚急性及慢性损伤,无菌性炎症,热效应作用深度1cm,改线善循环,镇痛.紫夕卜皮肤感染,内科免疫调节,钙缺乏性疾病,神经炎,皮肤病线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骨关节疼痛,皮肤病等. 重蒸八、、八、、禁忌症重症,体温38°C以上,脉搏>100bmp收缩压>200mmH(或舒张压》120mmH一周内的心脏事件,手术后未拆线,骨折未愈合,剧痛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岀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心区,孕妇下腹恶性肿瘤岀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心起搏器妊娠活动结核运动系统慢性炎症及损伤,颈椎腰椎病,神经衰弱,脑血管,面瘫,,消化皮肤感染,岀血倾向,孕妇岀血倾向,孕妇下腹体内金属异物,3日内面瘫,心起搏器,孕妇下腹运动系统损伤急性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重症患者,胸廓脊柱病变不宜悬吊的重症患者,严重畸形无法保持站立势,收缩压低于80mmHg关节活动已过度,关节的急性炎症期,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疾病进展期,体力难于耐受,意识障碍,无训练动机甚至拒绝训练岀血倾向,高热,活动性结核,失代偿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炎,肾炎,尿毒症,活动性结核,光敏,着色性干皮病,传染病,肿瘤局部.重症高血压,心脏病,重度贫血,,精神病,青光眼,饭前饭后半小时,,妊娠,急性传染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临 床 特 点
恢复期 疼痛逐渐消减,随着日常生活,劳动及各种 治疗措施的进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增加,肩关 节周围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挛缩,黏连逐渐消除,大多 数病人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体检: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冈上肌腱、 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有明显压痛。 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X线平片 多无明显改变。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者,X线平片可 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症。
三、 康复评定
目前尚无跟痛症的专用评分标准,可以参考 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
四、康复治疗
一般性治疗:休息、药物治疗、活动 物理治疗:用局部热敷、高频电疗、激光及超声波治
疗,还可采用温水浸浴或按摩疗法。 体外冲击波疗法:患者局部疼痛症状重,病程超过6
个月,经过物理、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者,疼 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不愿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 忌症。 局部注射:用醋酸泼松与普鲁卡因混合液局部痛点注 射,每周1次, 手法治疗
冲击波:对于自觉局部疼痛症状重,病程超过 2个月,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经过其他保守治 疗无明显效果,患者不同意手术治疗或有手术 禁忌症。
四、 康复治疗
小针刀 :病程长、出现交锁、弹响时,是小 针刀治疗的最佳适应证。可以替代手术,波、超声、中频电治疗均有不 同的疗效。
第十五章 慢性运动系统疾患的康复
学习要求
1. 掌握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2. 掌握腱鞘炎的康复治疗。 3. 掌握网球肘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4. 掌握跟痛症的康复治疗。 5. 掌握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定义、临床特点和治疗 6. 掌握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 7. 熟悉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8. 熟悉腱鞘炎的临床表现。 9. 熟悉跟痛症的临床表现。 10. 熟悉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康复评定 11. 熟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临床表现。
一、概述
(二)病理 2.冻结期 又称为中间期,慢性期,僵硬期。
持续时间为4~12个月,主要表现为关节囊及其 周围结构均发生退行性变、粘连、充血、增厚、 组织失去弹性。
一、概 述
(二)病理 3.恢复期 又称末期,缓解期或解冻期:持
续时间为5~26个月,肩关节周围关节囊等软组 织的挛缩,黏连逐渐消除,炎症逐渐消退,疼痛 消失,肩关节活动亦逐渐恢复。
3. 职业运动员在训练时,运动动作的改变,采用正 确的姿势打网球,如腕部不动,肩肘部运动。另 外要选择好的网球拍。
4. 控制运动量。本病在治疗后,应加强防护,如反 复发作,会增加一定的治疗难度。
第四节 跟痛症
一、概述
跟痛症(heel pain)是由劳损和退变所致的 以足跟部周围长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 征。尤其是以跟骨跖面疼痛多见。多发生于 40~70岁,一侧或两侧可同时发病。本症也 称为足底跖筋膜炎;跟骨骨膜炎。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
一、概述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 简 称肩周炎,俗称凝肩、冻结肩、五十肩。是指 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的慢 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黏连,而以活动 时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
一、概述
(一)病因 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至今不甚清楚,可能与下列原因
一、概述
(一)病因 2.肩外因素 肩外因素 在下列几类疾病
中并发肩关节周围炎可能性大大提高,其中糖 尿病是正常人的5倍,颈椎间盘疾病、甲状腺 机能亢进、胸部病变以及创伤的。
一、概述
(二)病理 DePalma在1893年将本病的病理过程分为
三期: 1.急性期 又称为早期,疼痛期,冻结进行期。
持续时间为10~36周,主要表现为关节囊的无菌 性炎性改变。
检查:肱骨外上髁、桡骨头及两者之间有局限性、极敏锐的压 痛,在肱骨外上髁压痛最明显。有时在距离肱骨外上髁4~5cm 处可触及条索状变硬的伸肌腱。
伸肌腱牵拉实验(Mills征):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 前,此时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X线检查多属阴性,偶见肱骨外上髁处骨质密度增高的钙化阴影。
一、概述
常见的病因有: 足跟内高压 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 跖筋膜炎 跟骨骨刺 小神经根卡压
二、临床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 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疼痛轻重不一,起 病缓慢。
主要表现为足跟跖面疼痛、肿胀和压痛。常于 劳累后出现,足跟着地时加重疼痛,
X线检查在跟骨底可见到骨刺。有的病人无骨 刺。骨刺大小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有骨刺者 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可无骨刺。多数病人有跟 骨骨质疏松。
四、康复治疗
(二)中末期或慢性期 1.运动疗法:本期康复目标是以继续增加关
节活动度为主,增强肌力,恢复上肢的运动功能。 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 强化肌力训练 关节松动术
2. 中医治疗 3. 物理治疗 4. 手术治疗
五、健康教育
1. 疾病发作期应注意休息和局部防寒保暖,防止进一步 损伤。
2. 本病为无菌性炎症,抗生素治疗无效,不可乱用抗生 素。
手术治疗:至于少数非手术治疗无效,病变迁 延不愈、症状较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考虑 手术治疗,行腱鞘切开松解术。
健康教育
五、健康教育
1. 本病疗程长,开始治疗7~10天后症状科明显 缓解,但需要检查1~2个月治疗。
2. 局部休息,避免腕及拇指反复用力活动。 3. 每3月随访1次,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第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
一、概述
肱骨外上髁炎(external humeral epicondylitis)是一种肱骨外上髁处伸肌总腱 起点附近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因早年发现网球运动员易发生此种损伤,故 俗称网球肘(tennis elbow)。
一、概述
(一)损伤机制: 当前臂过度旋前或旋后位,被动牵拉伸肌
四、康复治疗
肩周炎的主要临床特点为肩关节疼痛和僵硬,所以康 复治疗的目的主要为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 (一)早期或急性期缓解疼痛的康复手段主要包括:
1.一般治疗:全身休息,局部制动,肩部保暖,防受 风寒,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解除肌肉紧张的目的。
2.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药物 如芬必得、美罗昔 康,塞来昔布等;肌肉痉挛明显者可用肌肉松弛剂;疼 痛严重明显影响睡眠的,可适量用安定等镇静药物。
有关: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性 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②长期 过度劳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 激发因素;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 发萎缩、黏连;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后因治疗不当 等。⑤肩部受风寒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可加剧组织的 炎性过程,促进肩关节囊的粘连。
局部制动 肘部支具,可使用夹板或石膏托固定肘关 节,使关节制动,减轻疼痛及缓解无菌性炎症的进展。
局部注射 压痛点注射醋酸泼尼松龙1ml和2%利多卡 因1~2ml的混合液
物理治疗 配合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治疗、超声 波治疗、超声导入药物透皮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疗 法等。
四、康复治疗
体外冲击波疗法 局部疼痛症状重,病程超过3 个月,经过其他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者患者不 愿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症。
二、临床特点
肱骨外上髁炎发病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多见于35~50岁 中年男性,男多于女(约3:1),右侧多见。
大多数呈缓慢发病,有网球、羽毛球、乒乓球运动员,木工, 钳工,油漆工,砖瓦工等职业工种者以及家庭妇女,逐渐出现 肘关节外侧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以至不能持物。前臂 活动,尤其是前臂旋后运动时,如用力握物、拧物动作,疼痛 加剧。握力减退,前臂无力,旋转活动受限,但屈伸活动正常。
痛,有时可扪及痛性结节。 Finkelstein征: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
突处出现疼痛
二、 临床特点
(三)腱鞘炎的诊断要点 局部压痛 在腱鞘发生部位及周围有明显压
痛。 抗阻试验阳性 由于患病肌腱腱鞘的炎症或肿
胀,在关节过伸或过屈时会使疼痛加重。 局部肿胀。 弹响拇和弹响指 X线检查排除其他疾患
3.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常可以不治自愈,更不会 发展为严重的残疾。
4. 让患者尽可能使用患侧上肢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 脱衣服、梳头、洗脸等动作,一增强患侧肩关节的运 动功能。
5. 在进行自我活动时,应注意避免肩关节的再次受损伤, 在无痛或轻痛范围内进行。
第二节 狭窄性腱鞘炎
一、概述
肌腱与骨形成弹性极小的“骨-纤维隧道”。 四肢肌腱凡经过“骨-纤维隧道”处均可发生 腱鞘炎。
(握拳、屈腕)和主动收缩伸肌(伸腕)将 对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腱起点产生较大张 力,如长期反复这种动作即可引起该处的慢 性损伤
一、概述
(二)病理: 肱骨外上髁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慢性损伤性
炎症,表现为典型的末端病改变。主要有部分伸 肌总腱的附着点的撕脱、肱桡关节处的少量炎性 滑膜夹挤、伸肌总腱支配伸肌的卡压、桡骨小头 的环状韧带病变、慢性刺激引起的伸肌总腱处肉 芽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
四、康复治疗
3.局部注射 :疼痛严重,痛点明显、局限 者,可用强的松龙混悬液和利多卡因注射液做痛 点封闭注射,
4. 物理治疗:可采用超短波、中频电疗、超 声波、热疗等治疗方法。
5. 中医推拿:常用手法主要为能作用于浅层 组织和深部肌肉的一些。
5.运动疗法
四、康复治疗
6.运动疗法 :本期康复目标是缓解疼痛,避 免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 “摆动”运动 耸肩”运动 “扩胸”运动 “含胸”运动
二、临 床 特 点
4.与肩关节其他疾病鉴别的特殊检查
搭肩试验: 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 直尺试验: 疼痛弧试验: 冈上肌腱断裂试验:
三、康 复 评 定
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肩关节的活动度评定 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的屈、伸、外展、 内旋和外旋等活动度。
肩关节功能评定 :根据患者肩疼痛(P) ,最高 30分; ROM(R) 最高25分; ADL(A)最高5分; 肌力(M)最高5分;关节局部形态(F)最高5分。 ---总分(T)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