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康复
做理疗 四类疾病疗效好等

龙源期刊网
做理疗四类疾病疗效好等
作者:
来源:《保健与生活》2008年第12期
做理疗四类疾病疗效好
理疗,即物理治疗,指利用声、光、电、磁、机械力、热等人工物理因素,及日光、海水、大气等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理疗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下面四类疾病均有较好疗效:
炎症各种急慢性炎症,不论是体表软组织、四肢骨关节,还是内脏各器官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症,例如疖、痈、乳腺炎、盆腔炎、肺炎、胃炎等,都可以使用物理治疗来达到消炎的目的。
其中,理疗对体表和四肢部位的炎症尤有优势。
疼痛各种无名肿痛,如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软组织肿痛等,采用物理因素中的中频电、磁、超声波、激光等进行局部治疗,可达到消除或缓解疼痛的目的。
粘连、硬结、挛缩对于各种术后粘连,尤其是肠粘连、瘢痕硬结、血肿机化、注射后硬结,理疗有松解粘连的作用。
神经损伤无论是周围神经还是中枢神经,发生损伤后,康复治疗是必需的手段。
在损伤早期,可以使用超短波、光疗来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而恢复期,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等各种康复手法,有助于促进神经纤维生长、延缓肌肉萎缩、恢复神经再支配。
摘自《生活与健康》
胡萝卜、白萝卜别一起生吃
胡萝卜和白萝卜因为营养价值很高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你可能也有将胡萝卜、白萝卜一起做凉菜、色拉的习惯,台湾营养学家刘诗玉建议胡萝卜、白萝卜、最好不要一起吃。
白萝卜里面含有氧化维生素C的酶,而胡萝卜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白萝卜里的氧化维生素c的酶会“消灭”胡萝卜里的维生素C,这样胡萝卜里的重要营养物质就不能发挥作用,无。
内科常见疾病的康复

康复治疗
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
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患者缓解 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在生理、心理、 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强调积极干预冠心病 危险因素,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减 少残疾和再发作的危险。
康复治疗
适应症:心肌梗死、心绞痛、隐性冠心病、
冠心病引起功能障碍
心理功能障碍:抑郁是主要表现,18%
患者有抑郁症。有的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 焦虑、躯体症状、敌视、和社交孤独等行 为障碍。
冠心病引起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影响患者行走、家务
活动、日常生活活动。
冠心病引起功能障碍
参与能力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劳动、
就业、及社会交往能力。
功能结局:延缓进展。 健康教育:主要为知、信、行三方面。
内科常见疾病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指一组呼吸道病
症,包括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 炎及合并的肺气肿。 主要病理改变:气道狭窄、阻塞、肺泡膨 胀、失去弹性、肺血管增生、纤维化及肺 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咳、痰、喘、呼吸困难。
糖尿病康复训练注意事项
在制定方案前,要做全面体检,及时发现问题。 运动训练要注意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
原则。 注意运动的反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随时调整 运动方案。 运动要适量,10-20分钟心率仍未回复,要调整运 动量。 预防运动时低血糖。 有并发症患者运动处方应避免引起副作用活动。 还要注意运动备品舒适合理。
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分4级 1级:日常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心绞痛,但在
情绪紧张、工作节奏加快或行走时间延长 可发生心绞痛。 2级: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于 快走、爬坡、餐后、寒冷、刮风、情绪激 动,或者发生于睡醒后数小时。发生于行 走超过1-2个街区或以通常速度登二层 或以上楼时。
康复训练执分级医考点

康复训练执分级医考点P1康复医学对象: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性发育障碍者康复医学目标:身体心理精神整体功能上的康复,保存伤残者的生命,尽可能恢复其学习生活工作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能重返社会P2康复医学服务的方式:康复机构康复、上门康复、社区康复P4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为主导,分三层:器官水平病损、个体水平残疾、社会水平残障P7.康复治疗种类: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辅导与治疗、康复护理、康复工程、问题治疗、社会服务、中国传统治疗,康复治疗原则:早期介入、综合措施、循序渐进、主动参与。
P13残疾的分类:残损、残疾、残障,现称:指造成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身体上和/或精神上的功能缺陷,包括程度不同的肢体残缺,感知觉障碍,内脏器官功能不全,精神情绪和行为异常,智能缺陷P17我国残疾分类: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P18残疾的三级预防:一级: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二级: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三级: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社区发康复CBR:CBR是社区发展的一项策略,是使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具有平等的机会和达到社会一体化,是社区所有,由社区的力量进行,为了社区P31肌肉的分型:根据肌细胞分化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根据其在运动中所起作用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协同肌肌肉收缩形式: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P44肌力评定方法:常用的有徒手肌力检查MMT、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MMT分级标准:0零:无可测得的肌肉收缩;1微缩:轻微肌肉收缩,但无法引起关节活动;2差:去除重力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活动;3尚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良好: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5正常:能抗阻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
中医康复基本方法

冷疗
热疗
• 热浴法 • 热熨法
磁疗
• 静磁疗 • 动磁疗法 • 其他磁疗法
临床应用:
1 运动系统疾病:如颈椎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腰腿痛、、骨性 关节炎、扭伤等。 2 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 截肢后幻肢痛、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脑血管病等。 3 儿科 疾病:常用于小儿脑瘫等康复治疗中。
2 耳针疗法
耳针法,是指用短毫针及药物敷贴等方法,通过对耳廓穴位的刺激以 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部是整个人体的缩影,古代医著中就有“耳 脉”、耳与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借耳诊治疾病的理论和方 法等记载
3、羹汤剂类
青鸭羹
组成:青头鸭1只,草果5个,赤小豆50克。 用法:将草果、赤小豆放入鸭腹内缝合,煮熟,饮
汤食鸭。
功效:利水消肿
通途: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4、饮汁剂类
橘皮饮 组成:橘皮15,杏仁10,老丝瓜10。 用法:上3味加水500毫升,共煮15分钟,去渣,代茶
饮。 功效:理气化痰 用途:咳嗽痰多,咯痰不爽。亦用于癫痫。
推拿康复
推拿又称为按摩,是一种用手或身体的其他 部位或借助工具在体表和经络腧穴上施行 刺激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是传统康复的重要 组成部分。推拿手法具有通经络、行气血 、消瘀行滞、散肿止痛的功效,并能增进局 部营养、防止肌肉废用萎缩,促进瘢痕变软 和损伤修复,与西医康复中的运动类疗法有 类似之处,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 关节疾病等领域的康复。
▪ 熬:将药物与食物加水,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烧 至稠浓扒烂。
▪ 炒:将药物与食物加入菜油,武火炒至断生。 ▪ 卤:将药物与食物放入卤汁中,用中火逐步加热,
使其渗透卤汁直至成熟。
▪ 炸:将药物与食物放入大量菜油中,武火炸熟。
康复护理的概念

康复护理的概念关键信息项1、康复护理的定义与范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康复护理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康复护理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康复护理人员的资质与职责资质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责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康复护理的评估与评价指标评估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康复护理的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质量控制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险识别与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康复护理的定义与范围康复护理是护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围绕功能障碍者的康复目标,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应用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护理过程。
康复护理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身体、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
包括但不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护理,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康复护理,如骨折、关节炎等;心肺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以及烧伤、创伤后的康复护理等。
111 康复护理的目标与原则康复护理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科主要诊治范围

次要诊治范围:之相礼和热创作
①各种急、慢性损伤如:颈肩腰腿痛、关节扭伤、软组织损伤、落枕、网球肘、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颞颌关节炎、腱鞘炎等;
②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头晕头痛、失眠、耳叫、耳聋等;
③手术后功能康复;
④神经系疾病康复如中风偏瘫、面瘫、四周神经损伤等;
⑤各种难治性皮肤病,风湿病,过敏性疾病;
⑥内、妇科疑问杂症及亚健康、传统保健的治疗等等.
特征治疗项目:
1、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C臂直视下腰椎横突间韧带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具有国内先进程度的诊疗本领之一.
2、风湿病及各种失常反应性疾病、难治性皮肤病:采取中医辨证用药并独创温阳解毒法,结合反应点挑刺、穴位走罐等疗效明显.
3、肩周炎:与手术室麻醉师合作,采取传统伎俩粘连松解,结合推拿及引导功能锻炼等,能短期治愈.
4、颈椎病:牵引、针灸、推拿、理疗、中药电离子导入体疗等具有中医特征的“五位一体”的守旧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等中中医结合,疗效明显.
5、面瘫及中风康复:采取肌电图监测,中中医治疗方法如穴位针刺、电针、温灸、理疗及运动康复、作业康复等各种方法,无效地防止了中风继发停滞肌萎缩、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痛、肩手垂和足内翻等症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明显进步了患者的一样平常生存活动才能.
6、天灸治疗:利用一些具有温热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敷后可使皮肤局部充血潮红甚者起泡.次要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免疫力低下、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面神经炎、颈椎病、腰痛、膝关节炎、肩周炎及各科虚证、冷证等.。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特色康复技术操作规范毫针刺法是一种传统的康复技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腧穴,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下面介绍毫针刺法的操作规程。
首先,需要准备治疗盘、毫针盒(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进针方法有四种: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
不同的进针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腧穴和针长。
进针时,需要注意进针角度和深度。
直刺、斜刺和平刺是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不同的三种方法。
深度则需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行针基本手法有提插法,即在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毫针刺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技术。
3.2 捻转法:在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
当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
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适用于一般患者。
四)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中医康复科治疗项目

中医康复治疗室开展项目一、正骨复位、推拿按摩、功能康复、牵引整脊、畸形矫正、体能训练,儿童脑瘫,软骨病、先天性畸形、先天性斜颈、脊柱侧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X”型腿、“O”型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儿童遗尿病;二、跌打损伤、关节脱位、各部位骨折、错位及治疗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三、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所引起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四、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椎管狭窄、椎体滑脱、中老年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病、各部位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早、中期;五、不手术一次性治愈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六、精神分类症、癔病、面神经麻痹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各种顽固性疼痛、顽固性牙痛、顽固性失眠;中药熏蒸室开展项目中药熏蒸疗法是指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方法;由于蒸汽对身体的蒸腾作用,可使全身经络涌动,推血运行帝蒸堂,药力经皮肤直达各脏腑,无处不至,可起到滋养津液、滋润肌肤、健脾和胃、壮肾利水的作用;熏蒸法可用来治疗风寒湿三邪所致病症,以及气虚下陷、气血瘀滞、湿阻脉络等病症,并可用于养生保健,治疗肥胖症等;从理论上说中药熏蒸,是沐浴节的延续和深化,它综合了水浴、药浴、熏浴、蒸汽浴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如果说沐浴仅仅是一种宽松的健身活动帝蒸堂熏蒸,那么中药蒸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用其水气熏洗身体,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肾壮腰的功效;为了扩大中药蒸的治病范围,历代中医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和临床实践,在中药蒸这一领域,已研制成功多种配方,分别针对五脏六腑的疾病和关节、皮肤、神经等病症进行治疗和预防;中药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份,在中医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防治疾病方面,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适应症:1、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2、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3、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4、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5、妇科:痛经、闭经等;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经络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显着效果 ;中药熏蒸疗法优势:1、发汗解表、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解毒避秽、防疫保健、杀虫止痒等诸多功用,可广泛用于全身各种皮肤病的治疗,并有着较好的疗效;将中药物理作用于病灶,可改变皮肤病患者体质,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恢复自然生理机能,避免长时间口服西药激素及外用膏剂所导致的毒副作用;2、快速高效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皮肤整舱熏蒸治疗系统,将中药物理作用于病灶,快速产生病源抗体,有效治疗各类皮肤病;3、防止复发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疗法治疗皮肤病再辅以中药内调外治,加强病灶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机体自然生理机能动态平衡,恢复皮肤自我养护功能,彻底解决复发难题;4、养容生肌中药熏蒸治疗疗法能使皮肤光滑细润、补肾壮骨、养容生肌、延年益寿;针灸推拿科开展项目针灸推拿科开展服务项目:针法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耳针、头皮针、电针、腧穴药物注射、平衡针、腹针、芒针、火针、浅针、浮针、皮内针、金针、滞针、铍针、针刀、微针疗法、锋钩针、穴位埋线、蜂疗、挑治、割治等;拔火罐法包括留罐、闪罐、走罐等,中药穴位敷贴、湿热敷、理疗、刮痧等;推拿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等各种手法;艾灸室开展的服务项目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分为瘢痕灸与无瘢痕灸;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等慢性疾病;2无瘢痕灸,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无需灼伤皮肤,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2.间接灸间接灸,也叫隔物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1隔姜灸隔姜灸,古代医书就有记载,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较古代略有改进,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2隔蒜灸隔蒜灸,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隔蒜灸属于艾炷灸之间接灸的一种,主要用治痈疽肿痛之症;具有拔毒、消肿、定痛的作用;3隔盐灸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3.艾卷灸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的方法;该法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1悬起灸是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悬起灸一般用无药艾条,有时也可用药物艾条进行熏灸;施灸方法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2实按灸即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两者的制法、作用和操作方法等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是配方;4.温针灸又称针柄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5.温灸器灸温筒灸,铜制灸器、不锈钢灸器、竹制灸器;是用金属等材质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6.新铺灸新铺灸是由传统长蛇灸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同时它又吸取了隔姜灸、隔药灸之精华;将传统的姜片改成用姜泥,加中药十余种,艾绒中又加中药,共同发挥作用,芳香走窜,穿筋透骨,相得益彰;温热舒适不起泡,功效强劲,施灸范围最大、穴位最多、时间最长、效果最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颈椎病:
又称颈椎综合症,中老年人常见,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发生变化而引发系列症状的疾病。
其症状分以下五种类型:
1、神经根型:肩膀沉重、颈、肩及前臂呈放射性酸痛,有的伴有手臂或手指尖发麻。
2、交感神经型:头疼头痛、头昏沉、颈脖酸痛、眼花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心慌等症。
3、椎动脉型:颈椎动脉受压迫致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头疼、头昏、头晕、记忆力减退,伴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甚至耳聋耳鸣、走路晃荡、脚如同踩在棉花上易摔倒。
4、脊髓型:较严重容易瘫痪。
5、混合型: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
病因:1、颈椎退行性病变;2、感受风寒、风寒湿邪留驻筋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3、不良的习惯(看书,电视等姿势不当);4、职业:长期低头工作;
5、外伤。
治疗:远红外线,热疗,药物导入,推拿按摩综合疗法以舒缓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通畅,祛风除湿。
穴位:大椎、肩井、肩禺、阿是穴等。
保养:保暖,积极治疗,适量锻炼,改变不良习惯。
二、肩周炎:
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或与关节囊发生广泛粘连的炎症引发酸痛的疾病,又名:漏肩风、冻结肩、凝结肩、五十肩(50岁左右的人最易患此病:五旬之人肾气不足、气血渐亏,体内骨质水分大量流失。
体力免疫力下降。
)。
症状:肩部酸重疼痛,昼轻夜重,活动受限,胳膊外旋、后伸、上举、梳头、穿衣时疼痛加重,有的患部冰凉,刺骨般的寒疼。
病因:静——平时缺少运动,一旦用肩而致软组织损伤致疼;
老——五旬之人肾气不足,气血渐亏,体内骨质水分大量流失。
体力免疫力下降,易患此病。
伤——外伤或搬抬重物时不注意用力过猛以致关节脱臼而致疼
寒——感受风寒,风寒湿邪侵入人体留驻筋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而痛
治疗:肩周炎推拿治疗、关节松动训练、运动疗法、红外线、热磁疗、针灸以促进血液循环,药物导入综合治疗。
保养:保暖,适当锻炼身体,平时可做爬墙运动和体后拉手锻炼法。
三、网球肘:
手臂持续反复用力或用力不当,而引发肱骨上髁部位损伤性的无菌性炎症。
症状: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向前臂外侧放射性疼痛,握拳,拧毛巾,前臂旋转时疼痛加重,握物无力为主要表现,症状加重时连端杯水都会疼痛无力。
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静养或用石膏夹板固定);结合仪器以红外线热疗为主,超声波药物导入为辅,针灸疏通经络;顽固性的网球肘用针刀松解,配合运动疗法及各种理疗。
保养:保暖、静养、不宜长时间提重物(1斤以上)。
四、腰椎间盘突出:
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主要是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发系列病变症状的一种疾病。
病因:1、内因:腰椎纤维环生理退变,弹性减弱,易碎;2、外因:长站久立或搬抬重物以致腰椎承载过重,或摔跤闪腰等最终导致纤维环受压挤而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或坐骨神经引发腰腿疼痛。
症状:腰椎及其周围酸痛、胀疼、压迫神经,疼痛可沿神经通路呈放射性,由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向下放射至足背部外侧,有时伴有腿发麻,走路不便,有的疼痛厉害的得走一阵歇一阵。
治疗:1、丹参、黄芪扩张血管类药物;2、理疗:针灸按摩推拿、磁疗、红外线热疗、药物离子导入以疏通血管,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神经;3、保守疗法:发病时睡硬板床两个月也可以好。
保养:保暖、护腰、不可从事重力活,不可盲目做体育锻炼,只可适当做引体向上,或高抬腿运动,不宜坐低矮的座椅,不宜长时间弯腰。
五、急性腰扭伤:
是指因突然遭受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而引起的腰部肌肉和筋膜等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又称”腰痛”或”闪腰”。
病因:本病有明显的外伤史,多是搬东西姿势不当或负荷过重,使腰部过度的后伸,前屈扭转等超过了正常的活动范围所致。
症状:腰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活动时疼痛加重。
治疗:按摩推拿、红外线热疗、磁疗、药物离子导入综合治疗以舒缓肌肉张力,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组织。
保养:保暖、注意休息,患处可适当按摩,积极治疗预防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
六、骨性膝关节炎:
指由各种原因如退行性病变,风寒侵袭等引起膝关节软骨变形或裂碎,关节囊和滑膜增厚,关节边缘的软骨和骨组织增生形成骨刺或唇样增生,产生骨赘致辞关节间隙狭窄,压迫关节周围组织而产生的一种疾病。
症状:以膝关节酸痛,活动受限,下蹲或久坐起立时困难,关节被动屈伸有摩擦音,行走时间久后及上下楼梯疼痛加重。
治疗:针灸疏通经络,运动疗法锻炼肌肉,红外线热疗法,超声波药物离子导入,中药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保养:不宜劳累,适当活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