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数控实训作为机械制造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学生全面提升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实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对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数控实训设备老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成本、维护等原因,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数控实训设备往往是较旧的型号,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高精度、高效率的要求。
对策可以是加大对设备的更新力度,争取更多的投入,确保实训设备与行业的发展同步。
数控实训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许多实训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
这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往往无法真正掌握操作技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实训课程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采取项目化的实训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提升技能。
缺乏实训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合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训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但往往难以跟上行业技术的发展。
与此企业技术人员身处实际生产环境,对最新技术和需求有着更直接的了解。
学校和培训机构应积极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实训过程,共同培养学生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实训环境和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许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实训室面积较小,设备有限,无法满足大批学生同时实训的需求。
对策可以是扩大实训室面积,增加实训设备,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和资源。
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设备老旧、课程脱节、教师和企业合作不足、实训环境和资源不足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大投入,改革实训模式,提高实训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全面提升他们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数控实训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际的数控实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进行对策。
本文将对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实训设备老化问题在许多学校的数控实训室中,存在着数控设备老化的情况。
这些设备使用时间长,性能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故障的情况。
这就给学生的实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实训效果。
对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需要及时对数控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
可以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及时更换机床的易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学校还可以向企业合作,争取获得一些更新的数控设备,保证实训设备的更新换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实训教材更新不及时问题数控技术在不断发展,新的数控系统、新的编程方法等不断出现,但一些学校的实训教材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脱节。
对策:学校需要及时更新实训教材,引入最新的数控技术和应用案例,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可以邀请一些从业人员来进行实际操作,分享最新的数控技术和经验,也可以引入一些企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数控设备和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训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一些学校的数控实训教师数量不足,且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更是稀缺。
这就给学生的实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对策:学校可以加大对数控实训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教学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训学习。
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邀请从业人员来校进行实训指导,让学生得到更专业的辅导和帮助。
四、实训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问题在一些学校的数控实训中,对学生的实训成绩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只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际技能得不到有效的检验和提高。
对策: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数控实训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数控实习报告存在问题

一、前言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撑。
为了更好地了解数控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近期参加了数控实习。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总结和分析。
二、存在问题1. 实习设备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实习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远远不能满足实习需求。
一方面,实习设备数量有限,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充分锻炼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实习设备的种类不够丰富,无法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和加工工艺。
2. 实习指导不够到位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讲解不深入:部分指导教师只注重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讲解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无法从理论层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践操作指导不具体:部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指导不够具体,使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课堂纪律管理不到位:部分指导教师对课堂纪律管理不够严格,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实习效果。
3. 实习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实习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习项目单一:实习项目多为基础性操作,无法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生产中的复杂项目。
(2)实习时间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实际生产所需的技能。
(3)实习成果评价不合理:实习成果评价主要以学生完成实习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实习安全意识薄弱在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以下问题:(1)违反操作规程: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忽视操作规程,导致安全隐患。
(2)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存在安全隐患。
三、建议1. 增加实习设备数量和种类,提高实习设备的利用率。
2. 加强实习指导,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实用技能。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数控实训的重要性数控实训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控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制造的重要支柱,而数控实训则是培养数控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数控实训,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化控制、自动化加工等先进技术,提高他们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和竞争力。
数控实训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训项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为他们未来在工业生产中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控实训在培养现代制造业所需的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工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加强数控实训,提高实训质量,不仅符合当前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1.2 问题意识的提升在进行数控实训的过程中,问题意识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需要意识到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设备故障、程序错误、加工精度不达标等等。
只有通过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并及时解决,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提升问题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解决眼前的困难,还能够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未来从事数控行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问题意识的提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坦然面对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克服困难,还能够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通过提升问题意识,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数控设备资源不足数控设备资源不足,是当前数控实训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数控设备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由于数控设备价格昂贵,维护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实训基地的数控设备更新速度缓慢,甚至存在旧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数控实训是现代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课程。
通过数控实训,学生可以了解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控加工常用工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编程能力,增强实际操作技能。
在数控实训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设备老旧,性能不佳在一些高校或职业培训机构中,数控实训设备存在老旧的情况,性能不佳,功能不全面的问题。
这导致学生无法充分了解最新的数控设备和技术,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对策: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及时更新数控实训设备,购置最新的数控机床、数控编程软件和相关配套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最新的数控设备,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实践最先进的数控技术。
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中,数控实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这会导致学生在数控实训中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对策: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加强对数控实训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扎实的数控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
建立完善的师资队伍,引进一线企业数控技术人才,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最新的数控技术和工艺。
三、实训项目设计单一对策: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重视数控实训项目的设计和更新,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多样化和创新性的数控实训项目,鼓励学生动手进行编程和加工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先进的数控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四、缺乏实际工程案例在一些数控实训中,学生缺乏接触实际工程案例的机会。
他们只停留在书本知识和实验操作上,缺乏对数控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快速适应和解决问题。
对策: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与工程企业合作,引进一些实际工程案例,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数控车床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作为数控车工的核心技能之一,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在各类技校和高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演变,数控车工实践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 教学内容陈旧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由于教材、设备和教学资源更新不及时,很多数控车工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技术已经过时,无法满足工业实践的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过时技术,很难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2. 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在很多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场地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们缺少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无法真正掌握数控车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无法满足今后的就业需求。
3. 缺乏与企业的联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实践教学项目相对较少,学校的数控车工实践教学缺乏与实际企业生产相结合的机会。
这样不仅无法了解企业对数控车工人才的需求,也无法培养学生们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能力。
4. 师资力量不足在数控车工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方面,很多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师资力量较为紧缺。
很多老师对数控车床的操作和维护并不熟悉,导致了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
5. 缺乏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现阶段很多数控车工实践教学都停留在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阶段,缺乏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基本操作技能,无法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生产环境和需求。
三、解决策略研究针对数控车工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学校需要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实践教材,确保教学内容与工业需求保持同步。
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改善实验室设备和场地,增加实践操作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学校应该积极与周边企业建立联系,开展联合实践教学项目,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授课,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和参与企业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数控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数控实训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控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数控实训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数控实训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一、实训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在数控实训中,使用的设备和设施直接关系到实训效果的好坏。
由于专业设备价格昂贵,学校经费有限等原因,很多学校的数控实训设备更新不及时,甚至还停留在较老的技术水平上,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对于数控人才的需求。
对策:对于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的最新数控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训条件。
学校也可以申请相关的资助和项目资金,用于购置新的设备,保持实训设施的更新换代。
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相关的竞赛和项目,通过获奖拿到一些设备购置的奖金。
这样可以确保数控实训设备保持在一个较为先进的水平上,真正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
二、缺乏实际应用案例的问题数控实训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和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在实际的数控实训过程中,很多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际应用案例,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策:针对缺乏实际应用案例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接触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实际项目,邀请企业来提供实际的案例,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训环境缺乏实时监控的问题在数控实训中,由于需要对机床进行精细的调试和监控,很多实训环境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时监控设备,导致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
对策:解决实训环境缺乏实时监控的问题,学校可以购置一些数字监控设备,对实训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让学生对机床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
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数控车工是一种高级的金属加工技术,对于培养高质量的数控车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数控车工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环节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实践设备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数控车工实践教学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数控车工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改善数控车工实践教学质量。
目前数控车工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实践环节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
在实践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和模拟软件进行练习,而缺少真实的加工环境和零件。
这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真正掌握数控车工的实际技能。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增加实践环节的真实性和针对性。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真实的加工训练场地和零部件,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加工过程,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个问题是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数控车工是一门复杂的技术,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目前一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升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班和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和技术支持。
第三个问题是实践设备滞后。
数控车工是高度依赖于设备的技术,而一些学校的实践设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更新和改进实践设备。
可以向政府申请专项资金,更新实践设备,以提高教学效果。
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数控车床设备,提供学生与企业实际操作环境一致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转第76页)摘要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工艺课合一,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学生作为主轴,以按典型工作教程设置模块,边教、边学、边讲、边做,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精通每一个实践流程。
本文首先分析了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其次,就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Problems in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NC Machining and the Countermeasure //Zhao YueAbstract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NC machining breaks down traditional discipline system,and make students the main part,besides,the learned in class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This is able to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make students adept in every process.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teaching method,and them explore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Key words NC machining;theory and practice;integrated teac-hingAuthor 's address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210033,Nanjing,Jiangsu,China1前言在机械制造业中,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数控机床在我国工业中已经普遍采用,因此,企业急需一大批业务素质好、有较好的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培养合格的数控加工学生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众所周知,数控加工综合了光电技术、信息处理、气动技术、机械技术、液压技术、电气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产品,对操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何让数控加工学生较好地掌握好数控技术,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就由此应运而生。
2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近几年来,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程度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很多中职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优于动脑能力,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
过去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比较注重理论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般采取的是传统的实习和理论独立或轮换的教学模式。
理论老师和实践操作是分开的,教理论的教师教不了实践操作,教实践操作的教师教不了理论,原本的一堂课,是分开来上的,先教理论,再教实践操作,由两个教师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完成。
除了教师之外,教材也是一个问题。
理论教材只讲理论,不讲实践操作,这也成了一体化教学的障碍。
一体化教学还有一大障碍就是教学场所。
传统的教室,只有黑板和挂图、教具,只能满足讲理论课程,而实践操作教学往往与理论教学场地相隔很远,两者无法统一。
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很难将理论与实习两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很容易出现实习的教学进度和理论的教学进度不一致,因此在数控加工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要求不一致、重点难点不统一、重复讲授等问题,很难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
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工艺课合二为一,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学生作为主轴,以按典型工作教程设置模块,边教、边学、边讲、边做,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精通每一个实践流程。
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员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变“学员被动学习”为“学员主动学习”,变“教师单边讲授”为“师生互动教学”,变“传授知识模式”为“激励学习模式”,变“释疑教学”为“设疑教学”,变“普通课堂教学”为“创设情景教学”。
不断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经过实践证明,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学习积极性。
3目前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一些中职学校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基本属于“粗放型”教学。
由于中职学校数控加工专业持续火爆,招生人数不断地扩大,但同时数控加工设备的不足,教师一体化教学经验不足,就很容易出现“粗放型”教学的问题。
例如,十来人围着一台机床学习,在进行加工实习的过程中,真正可以有时间一步一步进行开机操作的学生人数并不多,很多学生在开始上课的时候,会很认真地看老师或同学操作示范如何进行数控加工。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学生人数过多,很多学生往往会由于不能看到老师或同学具体的数控加工操作步骤,后面再看也不知道如何操作,就逐步放弃学习的动力。
在一些中职学校,经常会出现成每台机床操作的学生只有一两个,而在离机床较远地方的其他学生在玩手机、偷偷看课外书、吹牛、发呆,甚至出现学生经常旷课逃学的情况。
“粗放型”一体化教学过程,总体是以教师为中心,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由此可见,“粗放型”的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
4如何有效提高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水平4.1完善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环节在进行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地以“1+1”的形式将“车间实习”和“教室教学”这两个方面组合起来。
我们知道,从“教室教学”、“车间实习”的自身环节和教学过程中都会涉及很多的问题,很多地方(南京技师学院江苏·南京210033)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09-0067-0267(上接第67页)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思考,加以细化。
例如,在一体化教室进行理论讲解时,如何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理论讲解,怎样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习车间时,是否可以保证学生安全,设备是否够用,学生是否都会使用设备,是否全部学生参与其中等问题都应该全部纳入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环节的范围内。
4.2创新德育课程教学,完善“车间德育工程”中职学校在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中应该实施德育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聘请社会劳动模范、行业企业技术能手等人员担任德育导师,通过讲坛、授课、交流等形式,借助德育导师的模范与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修养,创新德育课程教学。
此外,完善“车间德育工程”。
本着“做人做事”的育人理念,以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为切入点,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将“车间德育”分年度、分阶段进行细化,使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外在的规范管理与内在的心灵塑造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全面落实“准职业人”培养的德育体系,从而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4.3以实用高效为原则,多方借力,加强一体化教学设施建设我们以南京市高级技术学校为例,南京工业为轻重工业兼而有之,配套制造业主要是模具和加工行业,也是就业人数较多的数控类行业。
同时军工行业也是南京制造业的重点之一,此行业主要以模具和零件加工为主,所用设备也有大量数控设备。
学校在原有的一体化教学设备能基本满足数控加工类专业课程实训的前提下,根据本地产业特点与人才市场需求,本着实用高效的建设原则,加大数控加工的实训设备投入力度。
目前为止,学校已投入几十万元购置国际主流CAD/CAM/CAE正版软件(UG NX、CAXA、ProE 等),投入200万元购置南京市设备最先进的数控车削中心,这两项设施建设目前属省内首家。
同时,学校还投入100万元建设全省中职最先进制造技术测量实验室,以上设备现已全面投入到实训教学中。
学校还规划投入5000万元建设数控多轴实训中心和数控维修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数控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1]林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6):156-158.[2]莫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初探[J].广西教育,2009(21):147-149.[3]刘淑英.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7(14):106-109.[4]廖先芸,宋汉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3-165.[5]袁江波,章继涛.数控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0(1):136-139.[6]王伟中,楼建勇.《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职业,2008(29):106-109.编辑叶浩定学几个模块。
每个模块又分成几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的内容、所用材料、刀具、量具、工具、图纸、加工时间、考核标准都事先设计好,教师要组织学生训练哪个项目,车间即按哪个项目准备。
靠不同的模块组合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
但不管哪个专业,对同一模块下的同一个实训项目,教学实习内容都一样,技能要求高的专业增加实训项目。
3探索符合职教规律、适应中职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自中职招生取消入学考试,实行报名入学方式以来,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极大困难,给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
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均获得一定的发展,促进人人成才。
3.1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指针对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大致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层次:A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理论与技能领悟快,重点发挥潜能。
通过课题训练和产品件的练习,逐步将A层的学生培养成技术尖子。
B层———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技能实践方面差,适当增加实训的比重。
在刀具、材料及设备使用上增加投入,为B层学生提供较多的练习选拔部分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现代制造技术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成立现代制造技术兴趣小组。
利用课外活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强化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指导兴趣小组中的优秀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对外教学交流,扩大对学校的宣传,通过活动的开展,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