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对铜价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全球未来宏观经济分析 —— 铜市深度分析

全球未来宏观经济分析 —— 铜市深度分析

全球未来宏观经济分析——铜市深度分析格林期货金融与金属事业部郎孟囡2011年8月目录一、美债危机——对于美国未来经济的担忧仍在二、QE3——继续的宽松货币政策三、峭壁边缘的欧债危机四、中国宏观经济深层次分析五、铜市深度分析8月5日在美国股市收盘以后美国评级被下调,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应,道琼斯指数低开低走接连暴跌,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

世界经济真的岌岌可危了吗?2008年危机的本质是由次级贷款的资金链断裂而引起的金融市场资金链断裂,之后深化到了欧美国家财务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危机。

金融产品的危机可以由金融公司来调整稀释,金融机构的危机可以由国家来调整稀释,但如果危机是国家信誉、国家财政本身,那这个危机就无法稀释。

巨额债务必须有一个承担者。

现实是美国是最大的负债者,美国人不愿意承担。

这就是整个世界危机的根源,这一连锁反应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环,债务危机就演变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债务国通过贬值货币来稀释债务从而达到将危机转嫁的目的。

美国现在每年一半财政支出要靠借债,这使得美国财政资金链已到了濒临断裂的境地。

从这个层面上说,在矛盾不可调和危机无法转嫁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未来数个月至一两年内,出现硬着陆的概率加大。

前期有美国量化宽松,美国绝不会停止手中的量化宽松,量化宽松的进程以及速度是否如市场所想象的那么理想是值得商榷的,但继续宽松是无疑的。

因此,虽然说如今全球市场近期快速回落,但直接就此进入危机的可能性仍然不是很大,更可能的方式是美国继续宽松,世界经济在无法支持的情况下矛盾在某个点上爆发,然后再次引起连锁反应。

如今这个点还未出来,近期更多的是市场的恐慌而非危机本身的爆发。

标普评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双簧,但是双簧的背后还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

G7声称准备采取措施救市,这个所谓救市无非还是印钞,所以收紧货币政策趋势可能暂时要终止了。

一、美国债务危机风险长期存在,未来再次引发市场恐慌的概率较大目前有两大因素使得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保持担忧:(1)美国就业市场依然疲弱:7月份美国失业率超预期反弹至9.1%,非农就业增长缓慢;就业数据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2)美国被动财政紧缩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平衡:美国两党也都意识到,在提高债务上限的同时,也有必要制定法案以防止联邦政府挥霍债务额度。

期货市场的铜期货分析

期货市场的铜期货分析

期货市场的铜期货分析一、市场背景期货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种衍生品市场,其中铜期货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品种之一。

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的重要金属,其价格波动对于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于铜期货的分析与预测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供需因素分析1. 铜的供给:铜的供给主要来自于采矿业和回收业。

全球主要产铜国家包括智利、中国、秘鲁等。

采矿业的投资、政策调整以及天气等因素都会对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2. 铜的需求:铜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电力、电子、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

全球经济形势、工业发展以及政策变化等都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三、技术指标分析1. K线图分析:通过观察铜期货价格的日、周、月K线图,可以发现价格趋势、支撑位和阻力位等重要信息,从而判断市场走势。

2. 移动平均线分析:使用不同周期的移动平均线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价格的趋势,在短期内判断买卖信号。

四、基本面分析1. 宏观经济因素分析:通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贸易政策、货币政策等因素,可以对铜期货市场的走势有所把握。

2. 供需关系分析:通过关注铜的供给和需求情况,特别是国内外主要产铜国家的政策、产量以及消费情况,可以对市场供需关系进行分析,进而预测价格走势。

五、风险提示1. 政策风险:由于铜期货市场涉及到国内外政策的因素,相关政策的调整可能对市场走势带来风险。

2. 价格波动风险:铜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需注意价格风险和交易风险,并做好风险管理。

六、结论通过对期货市场的铜期货进行供需因素分析、技术指标分析和基本面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决策。

然而,市场风险与不确定性仍然存在,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情况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并在投资过程中做好风险管理。

以上是对期货市场的铜期货进行分析的相关内容,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可以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判断和预测。

尽管市场存在风险,但合理的分析和决策仍然能为投资者带来机遇与回报。

2023年第四季度铜价走势预测分析模板

2023年第四季度铜价走势预测分析模板
2. 供需格局分析:当前,全球铜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受疫情影响,全球铜矿产量下降,而需求却持续增加,导致市场供应不足。据国际铜研究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铜市场供需缺口将达到70万吨。这将为2022年第四季度铜价上涨提供支撑。
全球经济复苏
TEAM
2023/9/8
Alice
谢谢观看THANKS
供需关系改善
需求

电动车
铜需求
铜制材料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供需关系改善
供应端压力缓解
铜价上涨
电动车市场需求增加
因全球经济复苏带动基建需求
2022年第四季度铜价有望上涨,供需关系改善
1. 全球铜需求增长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建筑、电力、交通等行业的铜需求将持续增加。据国际铜协会预测,2022年全球铜需求量将达到27.5万吨,同比增长3.9%。这将对2022年第四季度铜价产生积极影响。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到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9%。
伴随着经济复苏,建筑业和汽车制造业等关键行业的铜需求将显著增加。
全球减碳目标推动需求增长
全球经济复苏带动市场需求增加
政策影响
宏观因素对铜价的影响
03
The impact of macro factors on copper prices
基本面分析:供需与政策影响
02
Fundamental analysis: supply and demand and policy impact
1.2023年第四季度铜价预测:市场分析与行业趋势
2.供需平衡推动铜价上涨
3.根据以上信息,内容小标题为:请根据以上信息进行适当修改,以符合实际情况
2023Q4铜价走势预测

2023_年上半年铜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2023_年上半年铜市场分析及下半年展望

2023年,部分国外经济体面临通胀、金融风险压力;国内面临内需恢复不充分、消费和投资增势减弱等问题。

从宏观形势来看,美国7月、9月加息概率偏大,欧洲存在衰退预期,再加上国内精铜终端消费进入淡季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主要波动区间为7500~8700美元/吨,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三个月期铜价格主要波动区间为60200~69800元/吨。

价格走势回顾及预测2023年上半年LME铜价宽幅震荡,截至6月底,盘面价格与1月初价格区间基本保持一致。

统计期间内,铜价受宏观因素驱动明显,1月投资者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增加,加之市场对于中国春节假期后复苏存有较大期待等因素影响,LME铜价宽幅上行,4月中旬到5月底,受美国通胀压力激增以及全球银行信贷风险骤增影响,铜价急转走跌;6月,美国劳动力市场趋于宽松、物价压力快速降温、债务违约风险得以缓解,市场对暂停加息的预期非常充分,因而在6月初至中下旬LME铜价保持上行趋势,在6月议息会议宣布暂停加息后,由于美联储重提6月点阵图、部分官员维持鹰派加息态度,以及国外经济体的激进加息行为,市场对7月全球利率进一步上升的预期有所增强,铜价再次受到冲击。

下半年基本面矛盾有限,三季度结束后,冶炼企业集中检修减少,但硫酸趋弱、冷料趋紧以及部分冶炼企业计划延长检修期和搬迁等情况也成为制约精铜产量上行的关键因素。

需求方面,市场对需求恢复力度虽仍有期待,但经济上行压力大,预计下半年精铜需求不会集中持续的爆发。

年内来看,铜价在宏观面仍承压,市场普遍预测下半年可能还会再加息两次,降息或将推迟至明年。

除此以外,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外溢效应、能源危机等诸多负面因素影响下,欧元区各国通胀率持续飙升,导致市场对下半年全球利率可能有进一步上升的预期有所增加。

国内方面,国内经济数据表现相对平稳,市场氛围偏谨慎乐观。

市场分析认为,下半年利好经济政策出台到落实恐会存在一定主客观因素导致的延后。

铜的价格趋势分析

铜的价格趋势分析

铜的价格趋势分析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信、交通和制造业等领域。

因此,铜的价格趋势分析对于经济学家、投资者和相关行业从业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铜价走势的分析和预测。

首先,铜的价格受到供需关系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会推动对铜的需求增加,而供应受到矿产资源的限制和生产成本的影响。

因此,供求关系是决定铜价变动的重要因素。

在供应方面,全球铜矿和铜精矿的开采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高铜价会刺激矿山开发和提高产量,而低铜价可能导致一些矿山停产或减产。

此外,全球铜矿生产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环境因素也会对供应造成影响。

例如,智利和秘鲁等主要铜生产国的政策变化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对供应产生重大影响。

在需求方面,全球经济的增长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展对铜的需求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新的技术发展、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行业等新兴产业对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经济衰退和贸易争端等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需求下降,从而影响铜价。

其次,铜的价格受到金属市场整体情况的影响。

金属市场的涨跌,特别是其他工业金属如铝、镍、锌和铅的价格变动,会对铜价格产生影响。

因为这些金属通常用于相似的工业领域,供应和需求的变化会相互关联。

此外,金融市场的波动和投资者情绪也会对铜价格产生影响。

投资者通常会将铜作为一种避险资产来投资和交易。

当金融市场不稳定或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时,他们可能会购买更多的铜作为对冲风险的手段,从而推动铜价上涨。

相反,当市场情绪改善时,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铜的投资,导致铜价下跌。

最后,气候变化和环保政策也会对铜价格产生影响。

全球日益增加的环境意识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举措可能导致对低污染、高效能的替代能源和新技术的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对铜等重要材料的需求增长。

综上所述,铜的价格趋势分析需要综合考虑供需关系、宏观经济因素、金属市场情况、投资者情绪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2023国际铜价分析报告

2023国际铜价分析报告

2023国际铜价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将对2023年国际铜价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电子、电力等行业。

了解铜价的走势,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国际铜市供需状况供需状况是影响铜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了铜需求的增长。

然而,由于某些国家出现新的COVID-19变种的爆发,对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可能对2023年的铜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全球铜供应链的脆弱性也可能导致铜供应的短缺,从而对铜价造成上涨的压力。

2. 国际经济形势对铜价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对铜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将继续恢复增长,这将带动对铜的需求增长。

此外,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增加了对新能源和电动车等领域的投资,这也将对铜市场的需求产生积极的影响。

3. 供应链问题对铜价的影响全球铜供应链的可靠性对铜价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

2022年的全球供应链危机暴露了供应链过于依赖特定地区和国家的脆弱性。

由于一些国家出现紧缺状况,铜矿石的供应可能受到限制。

这种供应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铜价持续上涨。

4. 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对铜价的影响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铜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需要大量的铜,用于电池、电动机和充电设施等。

预计2023年电动车市场将继续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对铜的需求。

然而,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也可能导致铜价的波动。

5. 国际贸易摩擦对铜价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对铜价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

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了一系列的贸易摩擦,这对铜出口和进口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贸易摩擦可能导致铜价波动并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

6. 投资者情绪对铜价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对铜价的波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投资者通常会对市场进行情绪反应,这可能导致铜价的过度波动。

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和市场前景的看法都会影响他们对铜的投资决策,从而对铜价产生影响。

铜的分析逻辑

铜的分析逻辑

铜的分析逻辑(一)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波动的根本因素。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当某一商品出现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下跌,反之则上扬。

同时价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供求,即当价格上涨时,供应会增加而需求减少,反之就会出现需求上升而供给减少,因此价格和供求互为影响。

就铜而言,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从近10年的市场走势来看,每当市场开始从过剩转向短缺,价格就会上涨,而一旦市场从短缺过渡到过剩,则价格就会下滑。

另一方面,价格也会影响到供求。

1994--1995年铜价飞涨,使得铜生产的利润非常之高,这就吸引了大量投资进入铜矿开采行业,其结果是1998—1999年铜产量的大幅增加。

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了需求的急剧下降,铜价也节节下滑。

铜价的低迷迫使许多高成本的生产企业在1999年年中停产或减产。

1.供应精铜按生产原料可以分为原生精铜和再生精铜。

原生精铜是由铜精矿冶炼而得的精铜,而再生精铜则是由废杂铜冶炼而成。

从全球范围内看,目前再生精铜占精铜总量的13%左右,而且由于废杂铜的供应增长有限,所以这一比例很难提高。

因此,在分析和预测精铜的产量时,最为关键的是铜精矿的生产情况。

按ICSG(国际铜研究小组)统计,从2000年以来,全球每年的铜精矿产量大致1350万吨左右(2003年全球铜精矿产量为1363.5万吨),其中南美的产量为550万吨左右,几乎占全球产量的一半,这主要是智利的产量巨大。

此外,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独联体国家、澳大利亚、亚洲的印尼和中国都是生产铜精矿的主要国家。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南美依然是未来铜矿增长的主要地区。

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有:铜矿产能、铜矿开工率、冶炼能力、冶炼厂开工率、冶炼产量、精炼产量、废铜回收量、湿法冶炼产量、精铜总产量等。

2.需求以消费地区来分,按CRU统计2003年美国的消费量占全球精铜产量的15%,西欧为23%,而亚洲为46%,这其中包括日本的7%和中国的19%。

影响铜价变化的宏观因素分析

影响铜价变化的宏观因素分析

影响铜价变化的宏观因素分析张天丰【摘要】铜价走势回顾9月铜市逆季节性暴泻,铜价部分复制了今年8月及2008年10月的走势.犹似8月,铜价在第一个交易日即触及月内高点,而后价格呈现明显跳水之势;与2008年相比,铜市回撤的速度及力度则十分相似,其中伦铜价格分别在一周内跌幅达13% (2008)及16%(2011),而沪铜则下挫17.75%及13.53%.至截稿时,伦铜月跌幅至20.66%,而沪铜主力的月跌幅则达20%,从价格走势看,铜价下跌伴随着增仓及放量,市场看空氛围一致,致使任何技术面的支撑都显失效.短期内,铜仍将受宏观面和投资者心理因素的主导,即刻走出报复性反弹行情的概率不大.【期刊名称】《中国金属通报》【年(卷),期】2011(000)039【总页数】3页(P24-26)【作者】张天丰【作者单位】东兴期货研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9月铜市逆季节性暴泻。

金融属性致使铜市在恐慌中暴挫,但阶段性底部或现;全球消费投资信心指数略显分化,聚焦欧元区债务恐慌;全球资金面趋紧,但OT2或会对此予以改善;国内通胀压力或减缓,货币调控政策望回归常态。

9月铜市逆季节性暴泻,铜价部分复制了今年8月及2008年10月的走势。

犹似8月,铜价在第一个交易日即触及月内高点,而后价格呈现明显跳水之势;与2008年相比,铜市回撤的速度及力度则十分相似,其中伦铜价格分别在一周内跌幅达13%(2008)及16%(2011),而沪铜则下挫17.75%及13.53%。

至截稿时,伦铜月跌幅至20.66%,而沪铜主力的月跌幅则达20%,从价格走势看,铜价下跌伴随着增仓及放量,市场看空氛围一致,致使任何技术面的支撑都显失效。

短期内,铜仍将受宏观面和投资者心理因素的主导,即刻走出报复性反弹行情的概率不大。

1.金融属性致使铜市在恐慌中暴挫,但阶段性底部或现当前铜的金融属性仍处历史高点,而由于高金融属性的存在,致使铜价在全球恐慌情绪骤增下大幅回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个周期铜价与全球及主要经济体经济领先指标的相关系数
1986 - 1993 年的铜价周期 ,日本经济景气指标与
LME 铜价之间表现出强相关性
1993 年-2001 年的铜价周期,中国宏观经济景气指
标与LME 铜价之间表现出强相关性
2001 年至2008 年,铜价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景气指标的相关系数
宏观经济对铜价影响分析
唐诗佳
盛屯矿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2012—10—30
1. 铜价特征和影响因素
2. 宏观经济周期与铜价 3. 宏观经济现状与铜价走势
1986 年以来铜价运行图
各个周期铜价与全球及主要经济体经济领先指标的相关系数
2001 至2008 年,中国货币政策周期与铜价
铜价特征 铜不同于其他大宗商品,其价格具有金融 与商品的双重属性 铜价具有明显的波动周期性。
1. 铜价特征和影响因素
2. 宏观经济周期与铜价 3. 宏观经济现状与铜价走势
1986 年以来铜价运行的四个周期
I
92 个月,上涨 34 个月,下跌 58 个月
II
95 个月,上涨 14 个月,下跌 81 个月
III
88 个月,上涨 78 个月,下跌 10个月
IV
铜价周期 从近二十多年来的数据来看,铜价经历了四个大周期: 1986 年4 月至1993 年11 月为一个大周期,其持续时间 是92 个月,其中上涨为34 个月,下跌为58 个月。
过剩(缺口)
70
225
899
-250
-205
-39
132.54
2011中国铜消费结构
家电, 15% 电力, 46% 电子, 8%
交通运输, 10%
其他, 11% 建筑, 10%
1、电力需求稳定增长
我国长期存在巨大的电网投资需求。
2、内外均冷 空调行业大幅减速
在国内外整体宏观环境不利背景下,空调内外销增速
欧元区经济疲弱,欧债危机救助乏力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中国经济尚未触底反弹
日本央行9月19日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将资产购买与贷款计划规模扩大10万亿日元 (约合1200亿美元)至80万亿日元。
多国政府注水助力经济。
巴西总统迪尔玛· 罗塞夫8月15日宣布 将推出一项总额约合656亿美元的刺激 和投资方案,目标直指巴西基础设置建设。
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
பைடு நூலகம்
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
将每个月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 业市场持续好转。
中国投资压阵,稳增长。
发改委9月5日密集核准25条轨道交 通项目,投资规模超8000亿,建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0日主持 周期主要集中在未来4-5年。 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 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均将下降,空调行业对铜需求增长的贡献将减弱。 3、房地产、汽车业乏善可陈 由于货币环境依然偏紧,固定资产投资减缓,汽车和 房地产这两个受宏观环境影响非常大的行业将乏善可陈。 4、国家宏观政策稳增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结 论 根据对影响铜价的因素、宏观经济周期 铜价的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全球铜 供需将转向平衡。 在外围环境将趋于好转,流动性的改善 将逐步影响到实体经济背景下,铜价仍将位 于生产成本以上“高位”震荡运行
铜价走势与宏观经济走向息息相关
铜价的影响因素
铜价上涨
铜价下跌
铜价变化曲线
经济萧条 经济增长 经济变化曲线
国际市场铜价波动规律来看,铜价的走势受供求关
系、利率变化、通货膨胀等方面有关。而铜价的核心是
供求关系。 作为重要工业原材料的铜,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 切相关,当经济增长时,铜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 上涨;当经济萧条时,铜的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 跌。 铜价反应到宏观经济就表现为经济周期对铜价影响。
全球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全球性的系统风险 更容易传导至全球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从而导 致影响铜价波动的因素趋于复杂化 总体来看,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化决定铜价的 变化
1. 铜价特征和影响因素
2. 宏观经济周期与铜价 3. 宏观经济现状与铜价走势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现状
和宏观政策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维持高位
全球铜供需平衡表(单位:千吨)
全球铜供需平衡表(单位:千吨)
2007 全球消费 增速 全球供应 增速 17,965 0.40% 18,035 1.30% 2008 18,045 -3.50% 18,270 0.20% 2009 17,414 10.80% 18,313 4.00% 2010 19,288 4.40% 19,038 4.70% 2011 20,131 4.60% 19,926 5.40% 2012E 21,049 4.60% 21,010 5.40% 22,145 2013E 22,012
1993 年12 月至2001 年10 月为一个大周期,其持续时
间是95 个月,其中上涨为14 个月,下跌为81 个月。
2001 年11 月至2009 年2 月为一个大周期,其持续时间
是88 个月,其中上涨为78 个月,下跌为10个月。 2009 年3 月至今一个大周期正在运行过程之中。
发改委9月6日再次密集公布了30个 获批项目,这些项目主要涉及公路 建设、港口航道改造以及污水处理。
湖南省5月29日公布,在“十二五”期间, 湖南省计划完成4.2万亿的总投资, 平均每年完成8000亿以上。
地方政府不甘人后。
贵州3万亿…… 重庆1.5万亿…… 广东1万亿……
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5月28日全面开工。 作为我国西部沿海千万吨钢铁项目,项目 预计投资约600亿元,建设工期3至4年。
2001 年-至2008 年的铜价周期,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
指标与LME 铜价表现强相关性
2009 年至今,铜价的波动更多呈现出全球系统性因素主 导的特征,铜价与全球各经济体之间的相关性均表现较强
政府宏观政 策
投资驱动
工业化和城 镇化
铜需求
铜价的周期性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表现出较强的 相关性和因果联系
世界铜供需现状
和中国消费动力
25,000
20,000
15,000 全球消费 10,000
全球供应
欧洲受到债务危机影响可能陷入衰退,美国
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底部,欧美铜需求难以有
5,000
较大增长,而中国需求增速也将放缓,全球
铜供需将转向平衡。
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E 2013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