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任务书
综合实验(2)任务书

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2)任务书一、综合实验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科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
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准备。
二、综合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加综合实验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综合实验的全部内容。
最终提交综合实验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如下:1、代码编写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程序须有一定的健壮性和必要的提示信息,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和边界数据。
3、提交综合实验报告电子稿、装订的打印稿。
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程序流程图、函数说明●源程序代码清单●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综合实验小结4. 程序运行方式构建一个简易菜单,形如:用户通过输入数值选择所需运行的子程序,当一个子程序运行结束后回到菜单界面,直至用户输入0后退出程序。
三、综合实验的进度安排熟悉指针、结构体、文件内容1天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代码1天编代码、调试和测试1天综合实验报告书写1天演示软件1天四、综合实验的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设计文档中要求项目是否齐全。
2、程序中运行时的屏幕提示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和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实验实训任务书

一、实验实训主要内容
通过手感目测来判断纤维的大类,而后通过显微镜来观察纤维的纵向结构进一步来判断纤维的种类。
二、实验实训方法、过程步骤
A、试样准备(纵向结构)
取试样一小束,手扯整理平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取20-30根纤维,将纤维放在载玻片上,滴上蒸馏水,将盖玻片从一侧慢慢压下,即制备好玻片试样。
B、显微镜的认识和调节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
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试样:取一玻片试样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试样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
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试样片的损坏。
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5)如果采用高倍物镜,一般先用低倍物镜,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物镜代替低倍物镜。
三、实验实训结果与分析
四、讨论与小结
自己写。
教学实践活动任务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方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校决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活动内容1. 实践操作类活动(1)科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2)艺术创作:开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3)手工制作:组织学生进行剪纸、编织、陶艺等手工制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实地考察类活动(1)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了解历史、科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走进企业、农村: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农村,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村现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考察名胜古迹:组织学生考察名胜古迹,了解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社会调查类活动(1)社区调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环保调查: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调查,了解环境污染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组织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查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四、活动时间本次教学实践活动时间为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具体活动安排如下:1. 2022年9月:制定活动方案,组织教师进行活动培训。
2. 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开展实践活动,包括实践操作、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
实验报告、任务书模板

(5)α=6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如图5所示。
图5α=6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4.分析与讨论:
(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触发脉冲的具体要求。
(2)对典型实验数据进行理论验证,说明误差原因。(指由实验得到的移相特性曲线与由公式计算出的移相特性曲线的区别)
(2)测取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的移相特性。
(3)测取α=30°时正常及VT1脉冲丢失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4)测取α=6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3.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所示(仅要求按教材画出实验电路主接线并标明有关电压、电流正方向)。
4.实验记录:
1.实验目的:
(1)熟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接线及工作原理。
(2)掌握双踪示波器的调整及使用方法(特别是如何灵活解决双踪共地的两条曲线测量问题)。
(3)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对触发脉冲的具体要求。
(4)观察并分析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时电压、电流波形。
2.实验内容:
(1)观察触发脉冲的形状、相序、相差及移相调节。
(3)对比分析α=30°时正常及VT1脉冲丢失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
(1)不同α角时的Ud、U2测量数值如表1所示。
表1不同α角时的Ud、U2测量值α15°30°45°
60°
75°
Ud
U2
(2)由表1做出移相特性Ud=f(α)曲线如图2所示(要求用坐标纸画出)。
(3)α=30°时正常情况下的ud、uVT1及id波形如图3所示。
(4)α=30°时VT1脉冲丢失情况下的ud及uVT1波形如图4所示。
信息内容安全实验任务书

《信息内容安全》实验任务书编程实验一、最简单的加密(2学时)问题描述:在情报传递过程中,为了防止情报被截获,往往需要对情报用一定的方式加密,简单的加密算法虽然不足以完全避免情报被破译,但仍然能防止情报被轻易的识别。
我们给出一种最简的的加密方法,对给定的一个字符串,把其中从a-y,A-Y的字母用其后继字母替代,把z和Z用a和A替代,其他非字母字符不变,则可得到一个简单的加密字符串。
输入:输入一行,包含一个字符串,长度小于80个字符。
输出:输出每行字符串的加密字符串。
样例输入:Hello! How are you!样例输出:Ifmmp! Ipx bsf zpv!参考代码:#include<cstdio>#include<cstring>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char draft[80];gets(draft);int length = strlen(draft);for(int i = 0;i<length;++i){。
printf("%s",draft);return 0;}编程实验二、加密的病历单(2学时)问题描述:小英是药学专业大三的学生,暑假期间获得了去医院药房实习的机会。
在药房实习期间,小英扎实的专业基础获得了医生的一致好评,得知小英在计算概论中取得过好成绩后,主任又额外交给她一项任务,解密抗战时期被加密过的一些伤员的名单。
经过研究,小英发现了如下加密规律(括号中是一个“原文-> 密文”的例子)1. 原文中所有的字符都在字母表中被循环左移了三个位置(dec -> abz)2. 逆序存储(abcd -> dcba )3. 大小写反转(abXY -> ABxy)输入:一个加密的字符串。
(长度小于50且只包含大小写字母)输出:输出解密后的字符串。
样例输入:GSOOWFASOq样例输出:Trvdizrrvj参考代码:#include<cstring>#include<cstdio>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char array0[50];gets(array0);int length = strlen(array0);char array1[50];。
教学实践任务书(3篇)

第1篇一、任务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决定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本任务书旨在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考核方式,确保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任务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 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任务内容1.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实践课程:针对各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如实验、实习、实训等。
(2)综合性实践课程: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实践活动,如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2. 实践教学环节(1)课堂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课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社会调查等。
(3)校企合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等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任务方法1. 实践教学计划制定(1)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实践教学计划应与理论教学计划相结合,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促进。
2. 实践教学实施(1)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3)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 实践教学评价(1)实践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五、任务步骤1. 实践教学计划制定阶段(1)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2)实践教学计划经教研组讨论、学院审核后,报学校批准。
2. 实践教学实施阶段(1)教师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开展实践教学活动;(2)学生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完成各项实践任务;(3)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任务书、指导书

《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课程实训任务书一、课程实训目的工程施工试验检测技术,将工程试验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测试操作技能及建设工程相关科学基础知识融为一体,是工程中确定设计参数、质量控制、验收评定、养护管理等的主要依据。
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和安全,推动工程施工技术进步等方面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技术等级的提高,铁道、交通行业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对加强工程质量检测与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试验检测各项常规检测的步骤和方法,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
通过查阅有关的资料,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处理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实训基础资料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2.《公路土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4.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6.《工程施工试验与检测》教材三、课程实训内容(一)开工前试验室筹建内容设计(二)案例分析及计算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质量法)K70+100匝道桥钢筋混凝土盖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30,要求坍落度50~70mm。
材料:葛洲坝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厂(三峡牌普通硅酸盐42.5)硅酸盐水泥,砂为唐白河黄砂(中砂),襄南粘土矿碎石Dmax=40mm;采用假定容重法每立方混凝土2450kg计算。
要求:计算并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必须采用三个水灰比)。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案例(体积法)K70+100匝道桥钢筋混凝土墩身,设计强度等级为C25,要求坍落度30~50mm。
实习报告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实习目的:
。
实习要求:
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方式
■集中□分散□校内■校外
四、实习,布置任务,明确实习目的与任务、内容与要求等。
11月12日做实习准备或江西田昌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实习(和质量班)。
11月13日丰城江西恒天实业有限公司,江西绣香谷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广村食品有限公司,江西恒顶食品有限公司实习。
11月14-15日分小组江西黑五类食品公司跟岗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11月18-19日分小组江西黑五类食品公司跟岗实习;撰写实习报告
19号江西田昌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实习。
11月20-21日撰写实习报告。总平面图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及工艺说明。
11月22日交实习报告,评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五 内外轮毂车削编程与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车铣复合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方法; (2)掌握车铣工序衔接的处理方法; (3)熟练掌握零件的测量技术。
二、实验设备
(1)CJK6032-2 数控车床; (2)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车削加工部分的数控加工程序; (3)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4)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
项目七 内外轮毂铣削编程与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HNC-21/22M 数控系统程序编制的格式及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 (2)掌握刀具半径补偿的使用方法; (3)掌握子程序的调用方法; (4)掌握车铣工序衔接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
(1)ZJK7532A-2 数控铣床; (2)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二、实验设备
(1)程序校验用计算机; (2)CJK6032-2 数控车床; (3)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3)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 (4)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5)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车削加工部分的数控加工程序; (3)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4)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
四、思考题
(1)数控铣床加工圆形零件是如何对刀的? (2)G41、G42、G40 是如何规定的?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二、实验设备
(1)ZJK7532A-2 数控铣床; (2)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车削加工部分的数控加工程序; (3)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4)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
四、思考题
(1)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是如何进行的?对刀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2)数控车床的坐标系是如何规定的?机床回参考点的目的是什么?
四、思考题
(1)常用内孔刀具有哪几种?如何对刀? (2)数控加工中如何对零件的尺寸精度进行控制?
技术要求
未注尺寸公差允许偏差±0.1mm。
制图 校核
轮胎
2:1 4件
铝合金
项目三 车削复杂零件编程与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 (2)掌握螺纹刀的对刀方法; (3)掌握螺纹的加工方法; (4)熟练掌握零件的测量技术。
四、思考题
(1)铣削加工中零件的尺寸精度如何控制? (2)数控铣削刀具如何选择?
制图 校核
前底板
1:1.5 1件
铝合金
项目九 铣削宏程序机床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HNC-21/22M 数控系统宏程序编制的格式; (2)掌握铣削宏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程序校验用计算机; (2)ZJK7532A-2 数控铣床; (3)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3)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 (4)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5)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
四、思考题
(1)倒角宏程序如何编制? (2)举例说明铣削宏程序特点和应用场合。
毛坯尺寸 80×80×18。
四、思考题
(1)用于螺纹加工的指令有哪些?有何区别? (2)数控加工中如何选择切削用量?
技术要求
制图 校核
复杂零件
1.5:1 1件
铝合金
项目四 车削宏程序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HNC-21/22T 数控系统宏程序编制的格式; (2)掌握车削宏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程序校验用计算机; (2)CJK6032-2 数控车床; (3)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二、实验设备
(1)程序校验用计算机; (2)CJK6032-2 数控车床; (3)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3)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 (4)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5)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
昆明学院 《数控加工技术》 课程实验项目任务书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数控加工技术方向 现代制造工程方向 模具设计制造方向 汽车工程方向
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2011 年 3 月
项目一 车削轴类零件编程与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2)掌握轴类零件的外圆、倒角的加工方法; (3)熟练掌握HNC-21/22T数控系统程序编制的格式及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 (4)熟练掌握常用G、M代码的用法和格式; (5)掌握应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的方法; (6)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
零件图纸说明: 零件的形状由直径 D、槽的数量 n、槽的形状参数 L、槽的形状变化量δ的取值确定。 零件上的各槽的位置及形状有如下关系: 从右向左 第一个槽:槽宽为 L、槽深为 L、槽的右壁距φD 起始点距离为 L。 第二个槽:槽宽为 L、槽深为 L-(2-1)δ、槽的右壁距前一槽的左壁的距离为 L+(2 -1)δ。 第三个槽:槽宽为 L、槽深为 L-(3-1)δ、槽的右壁距前一槽的左壁的距离为 L+(3 -1)δ。 … 第 i 个槽:槽宽为 L、槽深为 L-(i-1)δ、槽的右壁距前一槽的左壁的距离为 L+(i- 1)δ。… … 第 n 个槽:槽宽为 L、槽深为 L-(n-1)δ、槽的右壁距前一槽的左壁的距离为 L+(n -1)δ。 切断位置: 距第 n 槽的左侧壁的距离为 L+nδ。 毛坯直径按 D+4mm 确定,毛坯长度按照由 D、n、L、δ计算出的零件长度适当增加夹 持长度确定。 编程要求: 1、加工分粗、精加工进行,粗加工后轮廓 X 向留 0.2mm、Z 向留 0.3mm 精加工余量。 2、X 向进给需分层进行,每层切深最大为 3mm。 3、使用刀具为外圆刀一把,用于完成外圆的粗精加工。切槽刀一把,用于切槽和切断, 刀宽由槽形参数 L 确定。 4、直径 D、槽的数量 n、槽的形状参数 L、槽的形状变化量δ的取值在实验时由指导 教师现场指定。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3)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 (4)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5)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
四、思考题
(1)变量有哪些类型?分别有什么用途和性质? (2)举例说明宏程序特点和应用场合。
四、思考题
(1)零件上的哪些表面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 (2)数控车削工序顺序安排的原则有哪些?工步顺序安排的原则有哪些? 确定数控车削进给路线的原则有哪些?
技术要求
制图 校核
内轮毂
2.5:1 4件
铝合金
技术要求
制图 校核
外轮毂
2.5:1 4件
铝合金
项目六 铣削二维文字编程与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 HNC-21/22M 数控系统程序编制的格式及程序编制的基本方法; (2)掌握常用 G、M 代码的用法和格式; (3)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
零件图纸说明: 图中φ6 孔的实际情况由孔数量 n、孔起始位置角α确定。 编程要求: 1、轮廓加工分粗、精加工进行,粗加工后轮廓留 0.2mm 精加工余量。 2、Z 向进给需分层进行,每层切深最大为 2mm。 3、使用刀具自定,φ6 孔使用φ6 钻头完成加工。 4、φ6 孔数量 n、孔起始位置角α的取值在实验时由指导教师现场指定。 注意:因 VNUC 数控仿真系统不支持子程序调用、简单循环及复合循环功能,所以在程序 中请勿使用上述代码。
四、思考题
(1)数控车床对刀操作是如何进行的?对刀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2)数控车床的坐标系是如何规定的?机床回参考点的目的是什么?
技术要求
1. 未注尺寸公差允许偏差±0.1mm。 2. 锐角倒钝。
制图 校核
轮轴
2:1 2件
铝合金
项目二 车削套类零件编程与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2)掌握内孔刀具的对刀方法; (3)掌握套类零件的内圆柱面、倒角的加工方法; (4)熟练掌握零件的测量技术。
项目八 前底板编程与加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铣削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编制方法; (2)熟练掌握铣削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和刀具选择的方法; (3)熟练掌握零件的测量技术。
二、实验设备
(1)ZJK7532A-2 数控铣床; (2)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程序; (3)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 (4)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5)测量零件的各序校验用计算机; (2)CJK6032-2 数控车床; (3)加工用刀具、夹具、量具及其他辅助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对附图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2)手工编制附图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3)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程序校验; (4)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实际零件; (5)测量零件的各尺寸,并进行加工质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