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并网及其对电网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分析

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分析

分布式电源并网特性分析摘要:分布式电源容量和启停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当分布式电源与当地负荷未实现协调运行,可能会增大系统电压波动。

如果配电网中含有大比例的分布式电源时,会使得线路上的负荷潮流发生波动的变化较大。

系统短路容量是电网电压强度的标志,短路容量越大,电压波动越小,系统电压强度越强。

分布式电源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会对电网内其他用户的供电电压造成冲击。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整体短路容量。

配电网内部冲击性负荷投切、外部故障等使得电压闪变、跌落,对配电网造成较大冲击的情况发生时,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其程度与普通配电网相比,将会得到抑制削弱。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1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偏差的影响1.1 DG接入容量影响分析将DG接入位置设置为10个节点,功率因数为0.9,当光伏接入容量不同时,节点电压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容量DG接入对电压分布的影响对比分析图1可知,DG接入配电网后会升高接入点及其所在馈线的电压,对于馈线电压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其对其接入点的电压影响最大,对线路其它节点电压的影响随这些节点与DG接入点距离的增加而下降。

1.2 接入位置影响分析设DG总容量为4兆瓦,功率因数为0.9。

考虑将DG集中放置在单独节点上,改变DG接入网络的位置,令其分别接入变压器N3和N10节点上,并且与不接入DG的情况做比较。

馈线电压分布的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并入前后及并入不同位置的电压分布由图2可知,DG接入位置越接近线路末端,接入点及馈线其它节点的电压变化率就越大;DG接入位置越接近送电端节点,接入点及馈线其它节点的电压变化率就越小。

2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2.1 分布式电源容量大小的影响在线路上取5个节点,分别接入额定容量为1.5兆瓦、3兆瓦、6兆瓦的DG,进行周期性扰动的仿真,分析不同接入容量对配网电压波动的影响。

从结果可以得出,随着分布式电源容量的不断增大,分布式电源功率变化所造成的电压波动越明显,即所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容量越大,对系统节点电压波动的影响越大。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配网自动化影响分布式并网接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相适应的调整情况进行研究,并且重点研究以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趋势,让配电自动化系统与渗透率不同条件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改造方案进行结合。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影响;应对措施1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自动化影响1.1馈线自动化影响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馈线自动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已经建成使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一般情况下故障定位的策略主要是根据短路电流在配电网当中的具体分布来对故障进行定位,具体原理如下,若是某一个区域的端子上出现了短路电流,然而在相应区域内,其他的端子没有出现短路电流信息的上报,则可以判断在这个区域内出现了故障,如果其他断路中也有进行短路电流信息上报的情况,则可以判断这个故障在其他的区域。

如果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馈线接入的条件下,出现了某一个区域的故障,除了需要关注这个区域当中主电源侧端点可能会出现的主网电源供出短路电流外,还需要注意会在这个区域的其他发电连接端点产生某些相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短路电流,在配电网短路的条件下,分布式电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馈线和开关过程中流过的短路电流情况如下图1所述,如果2号馈线的c和b开关位置出现短路电流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驻点间都会出现在短路点当中进行短路电流的注入,会短时间内让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其次,如果短路点的b开关闭合开关s处有主电源或者本馈线上有接入的光伏,其他光伏等的短路电流,会让整个故障段的馈线的电压进一步上升而造成主控主电源的供出短路电流相比于没有光伏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图1分布式光伏发电影响配电网短路电流的情况如果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主网电源出现的短路电流和分布式光伏出现的短路电流之间偏差非常大,就需要注意让短路电流的上报阈值提高,通过这种方法来对主网电源和分布式电源发电的电流进行有效区分,并且依照短路电流的具体位置定位故障点,如果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供出短路电流和主网电流之间没有较大的区别,难以进行一定的区分,可以依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式,对可能出现误判的故障定位进行判断。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摘要】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阐述了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特性,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稳定性、保护、电能质量、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产生影响的主要技术关键。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保护电能质量可靠性随着张家口地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进入了规划、建设、投运阶段,认真研究张家口地区分布式电源的现状、发展及期对电网的影响,对于保障张家口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是指安装在用电地点附近,与配电网直接相连的发电形式。

单机容量一般为数千瓦至多50MW,通常能同时提供供电、供热和制冷的能源系统,一般采用清洁能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燃料电池发电和小型燃气轮机发电等多种发电方式。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和良好的环境保护性能。

2 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特性现在全世界供电系统是以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为主要特征的集中式单一供电系统,与常规大电厂集中供电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系统是对大电网的有益补充,可以就地供应,具有低的能源损失,补充大电网在负荷高峰时的供电能力,可以弥补大电网在局部地区和特殊情况下的安全稳定性不足,在意外灾害发生时继续供电;土建与安装成本低,能量输送投资很少,可以满足某些用户特殊性的要求,可在农村、牧区、山区供电供热,大大地减少输电线路的建设;适合于多种热电比的变化,可灵活地根据热、电需求进行调节,减少以电力来转换到低品位热、冷应用而造成的能源转换浪费,设备利用小时高;可为电力、热力、燃气、制冷、环境、交通等多系统实现优化整合提供技术支持。

3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中各支路的潮流不再是单方向的流动,因此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必然给整个电网带来深刻的影响。

除了各种分布式电源形式的技术本身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外,从与传统电网连接的角度,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运行还面临如下问题。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地区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对地区电网的影响
ZH U hie S b i,
( . h n h i io n nvri , h n h i 0 2 0 C ia 1 S a g a J t gU iesy S a ga 2 0 4 , hn ; a o t 2 Suh r o e u p o ay S a ga Mu iia EetcP w r o p n , h nh 0 2 3 C ia . ote P w r p l C mpn , h nh i ncpl lc o e m a y S a gm 2 0 3 , hn ) n S y i r C
0 引 言
2 纪 8 代末 , 国 、 洲 等 国纷 纷 开 始 O世 O年 美 欧
采 用分 布式 电源并 网系统 ( i r ue e eai , D s b tdG n rt n t i o
与 环境 兼容 的发 电机组 ; 从更 广 泛 的定 义来 看 , 分
布式 电源并 网系统 指 的是任 何安 装 在用 户 附近 的
低压 电器 (0 1 .3 2 1No 2 )
・ 分布式 电源 ・
分 布 式 电源 并 网 系 统 对 地 区 电 网 的 影 响
竺 士 北 ,
(. 1 上海 交通 大学 , 上海
2 0)
2 上 海 市电 力公 司 市 南供 电公 司 , 海 . 上
2 1 分 布 式 电源并 网系统 对负 荷预 测 的影 响 . 可 再生 能 源 中 , 能 、 水 风能 、 阳能 、 洋能 受 太 海
1 分布 式 电源 并 网系统 的定 义及 分 类
A src: h eiio n pso ir ue eea os D b t t T edf t nadt e f si t gnrt n( G)w r it d cd n eeet o l — a ni y d tb d i e r u e ,adt f cs npa eno h f n

浅谈分布式光伏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浅谈分布式光伏并网对电网的影响

浅谈分布式光伏并网对电网的影响摘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优化能源结构、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能源战略调整、转变电力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在国家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光伏发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将由越来越多的光伏电源接入电网中,对光伏电源并网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的监控发展,在促进新能源利用的同事保障电网的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已成为电力公司和光伏电站运营商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问题。

作为一种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起来的新型发电技术,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会对传统配电网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影响到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同时也会使其电能质量获得极大的提升。

目前分布式光伏电源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其在接入配电网后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必须明确光伏式电源对于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的影响。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安全性、供电可靠性;前言:在全球资源消费日益紧张、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光伏发电必将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自1998年起,全世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全世界光伏发电市场正经历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光伏发电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从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和总体趋势看,《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光伏装机容量2010年的300MW、2020年的1.8GW、2030年的10GW以及2050年的100GW等发展目标明显偏低,相比当前世界光伏产业发展势头显得滞后。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2004年后,在欧洲市场的大力拉动下,中国光伏产业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

一、并网光伏电源根据设计容量的大小,可以选择35、10(20)kV和400V等多种电压等级并网。

实际运行的并网光伏电源有一下特点:1、现有主要光伏的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式为电压源电流控制,即输入侧为电压源,输出为电流源控制,通过控制输出电流以跟踪并网点电压达到并网的目的。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摘要:在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分布式电源还属于在初始阶段,在负载供电的过程中也能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在当前分布式电源运行的过程中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本文就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网;影响1.前言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分布式电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地区电网的影响DG主要在配网接入,引入DG后,使得配电系统由放射状无源网络变为接有分散电源的有源网络,影响配电网运行、管理和动态过程。

具体取决于所安装DG的类型、容量大小、安装地点、保护的配置等方面的因素。

对于并网的小型DG,由于它们只提供少于用户需电量的部分电力,在该设备和系统间安装适当控制设备的前提下,对系统带来的影响很小。

而对于大容量的并网DG,则会给系统带来较大影响。

2.1DG对配网稳态电压影响一般配电网以放射状链式结构为主,这种结构网络有许多优点,比如接线可靠、保护整定容易、扩容简单等,而其稳态电压一般从首端直尾端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DG并网后输出一定的有功和无功功率,配电系统从放射状结构变为多电源结构,配电系统中传输的有功、无功潮流发生变化,使线路上电压的分布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理论分析及IEEE-13节点配网模型的DG接入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一定容量的DG接入配电网络,将会对并网点电压有较大的抬升,也会对其他节点的电压分布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影响的大小,与DG的(总)容量大小、接入位置有极大的关系。

由具有相同容量的DG在不同位置处形成的电压分布是非常不同的。

DG接入点越靠近终端节点,对线路电压分布的影响越大。

DG总线越接近系统总线,电压分布越小;DG集中在同一节点,电压支持效应弱于多个节点的分布。

电压支持由分布式电源的总输出确定,而不改变分布式功率存取位置。

总输出越多,与负载的比率越高,电压支持越大,整体电压电平越高。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影响主要关乎到分布式电源的单个接入点的接入容量、接入电压等级和电源自身特点等因素。

目前较为常见的分布式电源类型主要有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以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等,本文就分布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作简要分析。

(一)分布式电源单个接入点的接入容量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容量不同对电网的影响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并网接入点接入容量越大,其对电网的影响越大,其不稳定性对电网的运行参数的影响越明显。

同时,其投运或切除对电网的冲击也越大。

同时,目前较为常见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其组成部分普遍含有逆变器。

根据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电压波形特点,理想化的逆变器只能无限接近模拟正弦波波形,通过傅里叶分解变换可知,要实际得到想要的基波分量必须将其他正弦分量滤除。

然而在滤除其他次正弦分量成分时,现实设备无法达到完全滤除的目的,因此在接入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容量较大时剩下的谐波成分的容量也将相应增大,谐波分量越大对电网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所以在同一电压等级下,分布式电源接入容量越小对电网的影响越小。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压等级同一容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接入点电压等级不同对电网影响也不一样。

在电源容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压等级越高,则电流相应就会越低。

因此,在相同电源容量时,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越高对电网的影响越小。

但也不可一味地追求高电压等级并网,电压等级越高对设备的绝缘和元器件的要求也越高,经济性方面欠合理。

因此在选择并网接入电压等级时应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

(三)分布式电源自身特点各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都有其自身特点:风力发电系统在风力较大时电源出力充足,机组容量参考性较好,而在风力较小时候,风力发电系统出力不足,甚至会关闭电源出力,不向电网输送电能,此时的机组容量就没有参考价值;太阳能发电系统则与太阳光照息息相关,在光照充足时,太阳能发电系统能够达到额定发电容量,而在夜间或者光照条件不好时,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容量输出则非常低或者就无容量输出。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于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于配电网的影响研究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于配电网的影响研究一、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1. 增加配电网的稳定性:分布式电源通过将电能直接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能源分散化,降低了对中心化能源的依赖,进而提高了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降低配电网的传输损耗:与传统的中心化发电方式相比,分布式电源并网能够将清洁能源近距离地接入到用电端,避免了长距离输电导致的能量损耗,进而降低了配电网的传输损耗。

3. 提高供电质量:分布式电源具有分散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度,从而提高了供电质量,减少了停电等问题的发生。

4. 增加配电网的容量:分布式电源并网能够有效地增加配电网的容量,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5. 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由于分布式电源可以实现集中监控和调度,因此可以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二、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1. 对配电网结构的影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对配电网的结构产生影响,需要研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形式以及如何与传统的电网结构相适应。

三、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的意义1. 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并网能够有效地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2. 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分布式电源并网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增加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研究将能够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提高了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为新能源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撑: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将为新能源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撑,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总体上看,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进一步为新能源政策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四、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的现状目前,我国对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电源并网及其对电网的影响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供电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用户的需求。

结合现有的资源资源情况,采用了分布式电源分散供电与大电网集中供电的并存模式,为此,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特点以及使用性能,并分析了并网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电力系统供电模式并网影响
近几年我国电力负荷不断增加,供电形势非常的严峻,在很多的发电厂由于储煤量不足就采用限电或者不避开高峰期的方式加以应对,不仅对用户的需求造成了影响,而且给自身也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损失。

在我国的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采用集中式配电网络的方式需要很长的周期和巨额的投资,严重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这些地区蕴含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所以也具备了发展分布式电源的客观条件,采用分布式电源与集中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必能解决偏远地区的供电问题。

1 分布式电源概述
1.1 概念及其分类
分布式电源是一种新型的供电系统,为了满足当下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和用户的需求,主要以分散的形式布置在用户的附近,是一种小型模块式的独立电源,发电功率为1kW~50MW。

根据分布式电源的特
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是否与电网联接。

在偏远地区可以采用风力、柴油机发电等形式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电能,这属于大电网没有覆盖的区域;联网的分布式电源包括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

(2)产品构成角度。

分为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产和供电。

三种方式中热电冷三联产可以最大幅度的使用能源,而且有效的保护了环境,所以是目前分布式电源主要发展的方向。

1.2 分布式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
(1)调度端系统的工作过程。

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首先接收了计算机发送的消息,经过前置机的处理,存储在系统的服务器当中,保存信息的完整性。

然后服务器将信息传输到工作站当中,最后经过WEB服务器的系统资源就可以将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输到局域网中。

(2)RTU的工作流程。

在遥测采集板、A/D转换器等设备上可以对变电所的遥测量进行采集,然后将相关的信息发送到遥测的主机单元。

在遥信的采集板上可以采集遥信量,在两个主机的控制单元上安装有高速串行总线RS485,将所有的信息量传输到CPU单元,经过处理后的信息发送到功能计算机,最后在RJ45端口将数据传输到调度端。

2 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影响
2.1 对配电网的规划影响
常规的配电网合理接线和布局方式。

根据不同的配电网形式采用不同的接线方式。

在无备用的单电源的界限中,对于树状配电网,在线路的主要分支点安装分段装置,如果在进行线路检修或者维护的时候,就减少了停电的面积。

同时还要有计划的布置供电半径,由于配电网中的线路比较分散,而且过长,不容易控制,很容易发生线路故障,所以合理的采用供电半径,就能够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能。

架空电路和电缆线路对于配电网的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影响非常的大,所以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导线截面积,同时还要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考虑相邻电路之间的互供能力,所以在配电网的主干线上可以增加导线的截面积。

2.2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并网会引起配电网的扰动,继而对系统的电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较突出的影响有电压的闪变和谐波污染。

电力市场、气候以及用户的需求都会影响分布式电源的启动和停止。

所以这些客观的因素都会对配电网造成明显的电压闪变。

如果分布式电源在输出电能的过程中突然闪变,也会对反馈环节的电压控制造成闪变的影响;谐波污染主要产生的原因就是在分布式电源的电压调节和控制方式在介入配电网中有所不同,某些期间的频繁使用会产生谐波分量,继而
产生谐波污染。

所以可以在配电网的运行管理中要采用配电GIS技术以及使用发电车等新的技术开发,不仅能够降低资金的投入,而且对于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技术上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配电网中运用新的技术,能够改善配电网的供电性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3 对网络损耗的影响
分布式电网的位置以及负荷量都会对网损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整个配电网中至少有一个节点处的负荷量要小于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

如果配电网的总和如果大于所有的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总量是就会导致某些线路的损耗增加,但是整体的损耗却减少。

由于分布式电源的规划不合理,覆盖的面积广、设备线路老化以及并网电量计量方式不准确等都会对增加网络的损耗,降低了电能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2.4 对电网调度和实时监控的影响
系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主要包括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最大负荷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动态的监测,然后根据系统设定的参数值相比较,为操作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依据。

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图形可以看到各模拟量的变化情况,在图形上可以描绘出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

实时曲线就是指传感器在一段时间内采集到的数据,整合出来的图形曲线;历史曲线就是指对一段时间内的数据的统计、汇总。

通过曲线能够直
接展现出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而在一些地区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模式下,由于点多、面广导致通讯联系薄弱,不能够准确、及时的记录监控的信息,所以就容易造成分布式电源的无序发电,增加发电行业的成本。

总之,我国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使用能源上大多数采用油汽等,导致经济成本的增加。

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分布式电源所需要的发电设备比较昂贵,如果出现问题维修的难度也很大。

除此之外,利用可再生能源及能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不齐全,分布式电源的选址不合理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分布式电源的设备使用性能会不断的提高,降低经济成本,不仅能够弥补传统供电方式的不足,而且还能够综合性的利用能源,必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志群,朱守真,周双喜,等.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分布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16):61-65.
[2]黄伟,雷金勇,夏翔,等.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相间短路保护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1):97-101.
[3]章杜锡,徐祥海,杨莉,等.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过电压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12):54-58,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