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第47讲_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只有债权类资产才能重分类,股权类资产不能重分类。 重分类是适用未来适用法,不进行追溯调整。重分类不属于会计的变更。 重分类日: 比如某个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时间为12月1日,则重分类日为次年的1月1日。 再比如:某个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时间为3月1日,则重分类日为4月1日。 【知识卡片】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荟计处理 重分类日期为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目的是为了避免通过重分类调节利润。 第一层次:哪些金融资产允许重分类? 原则上,资产允许重分类,分类标准变了,重分类理所应当。 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是业务模式和现金流量特征。 债权类资产,3分类之间可以互相重分类,因为业务模式的改变重分类理所应当。 股权类资产,不允许重分类,是特殊规定,股权类资产价值难以确定且波动巨大,今天市值百亿半年后破产的 不在少数,为了避免通过股权重分类影响利润,特别规定不允许重分类。 第二层次:债权类资产怎么进行重分类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直都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所以将转换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转为新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 他债权投资)不产生差额
债权投资按照账面价值计量,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新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就一直按新科目处理。此处所谓的“对应的科目“。就是说:
当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考虑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转换日都是公允价值计量,所以无差额。同 时
,其他债权投资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应的变动损益。减值准备反向冲销。 一、债权投资一■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债权投资 【考点母题一万变不离其宗】金融资产重分类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的重分类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重分类 【考点锦囊】嫁鸡随鸡,入乡随俗。 【总结】重分类后新的金融资产基本都是按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损益或 权益。唯独其他债权投资T债权投资特殊,按摊余成本计量。
_金融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四、金融工具的减值(一)金融工具减值概述对金融工具减值的规定通常称为“预期信用损失法”。
该方法与过去规定的、根据实际已发生减值损失确认减值准备的方法有着根本性不同。
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
2.租赁应收款。
买课程加微信cpa100103.合同资产。
4.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手写板】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提示】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
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的剩余合同期间。
(二)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模型贷:信用减值损失2.已发生信用损失金融资产的核销企业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经批准予以核销的,应当根据批准的核销金额编制会计分录为:借:坏账准备等信用减值损失(差额)贷:应收账款等【随堂例题】甲公司购入某公司债券1 000万元,甲公司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甲公司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没有显著增加,应计量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
【实用文档】金融工具的减值,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四、金融工具的减值(一)金融工具减值概述对金融工具减值的规定通常称为“预期信用损失法”。
该方法与过去规定的、根据实际已发生减值损失确认减值准备的方法有着根本性不同。
在预期信用损失法下,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减值准备。
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下列项目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
2.租赁应收款。
3.合同资产。
4.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手写板】信用损失,是指企业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其中,对于企业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按照该金融资产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折现。
由于预期信用损失考虑付款的金额和时间分布,因此即使企业预计可以全额收款但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到期期限,也会产生信用损失。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
【提示】企业通常能够可靠估计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
在极少数情况下,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无法可靠估计的,企业在计算确定预期信用损失时,应当基于该金融工具的剩余合同期间。
(二)金融工具减值的三阶段模型1.无论企业评估信用损失的基础是单项金融工具还是金融工具组合,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信用减值损失)。
2.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内(若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少于12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工具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3.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金融工具整个预计存续期内所有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
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

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1. 引言金融工具是指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具有金融价值的任何资产,例如股票、债券、期权、期货等。
在会计领域,金融工具是公司财务报表中重要的一部分。
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是指在CPA考试中与金融工具相关的知识点和考题。
本文将围绕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展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金融工具的分类、会计处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变更、风险管理等。
2. 金融工具的分类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9),金融工具主要分为以下三类:2.1.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指公司持有的具有金融价值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股票等。
根据其特征和用途,金融资产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其他金融资产。
2.2. 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是指公司需要偿还给他人的具有金融价值的债务,包括应付账款、借款等。
根据其特征和用途,金融负债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借款、应付票据和其他金融负债。
2.3. 金融工具的权益金融工具的权益是指公司发行的具有金融价值的股票等权益工具。
它代表了公司对其所有者的经济利益。
3. 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3.1. 初始确认金融工具在首次取得时需要进行初始确认,即将其计入财务报表中。
初始确认的方法根据金融工具的特性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区别。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是以公允价值计量,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初始确认是以实际发放金额计量。
3.2. 持有和计量持有和计量是指对金融工具的持有情况进行跟踪和计量。
根据IFRS 9的规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以选择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摊余成本计量。
具体的计量方法取决于公司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管理策略。
3.3. 减值准备减值准备是指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进行预先准备。
根据IFRS 9的规定,公司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金融工具的特性,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在需要时计提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的计提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定和方法。
第61讲_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和重分类五、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1.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不鼓励)2.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3.金融资产(即非衍生债权资产)可以在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综(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损(债)】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
4.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其中: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例如:甲上市公司决定于2×20年3月22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20年4月1日(即下一个季度会计期间的期初);乙上市公司决定于2×20年12月15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21年1月1日。
5.企业业务模式的变更必须在重分类日之前生效。
6.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变更,而金融资产的条款发生变更但未导致终止确认时,不允许重分类。
如果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不属于重分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变更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7.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
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

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摘要:1.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概述2.金融工具的分类及会计处理3.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5.金融工具的披露和报告6.金融工具的估值和风险管理7.结论与建议正文: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金融工具考点的主要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1.金融工具考点概述金融工具考点主要涉及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会计处理、披露和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金融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金融工具的分类及会计处理金融工具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分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其中,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是金融工具考点的重要部分。
(1)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金融资产的取得、持有和处置等环节的会计处理方法。
(2)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金融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偿还等环节的会计处理方法。
3.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是金融工具会计的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工具的确认条件:满足权益工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条件。
(2)金融工具的计量方法: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计量方法。
4.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1)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减值损失等。
(2)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偿还等。
5.金融工具的披露和报告金融工具的披露和报告要求企业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金融工具的充分、准确的信息。
主要包括金融工具的种类、数量、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风险敞口等方面的信息。
6.金融工具的估值和风险管理金融工具的估值和风险管理是企业金融管理的重要内容。
掌握金融工具的估值方法(如市场法、成本法等)和风险管理策略(如套期会计、信用风险管理等),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7.结论与建议CPA会计金融工具考点涉及内容较多,考生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际应用。
注册会计师-《会计》英语基础讲义-专题七 金融工具(14页)

专题七金融工具目录01 考情分析02 词汇归纳总结03 重点、难点讲解04 同步系统训练考情分析金融工具在注会考试中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经常结合会计差错、日后事项、递延所得税等在综合题中进行考查。
在复习备考中应当重点复习金融资产的重分类、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等内容。
词汇归纳总结重点、难点讲解考点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一)金融资产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financial assets金融资产一般划分为以下三类:Financial assets could be generally categorized into 3 groups: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amortized cost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I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financial assets should beclassified as 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amortized cost:(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The business mode of managing this financial asset by the enterprise is collecting cash flow from the contract as the target.(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The contract terms of the financial asset stipulate that the cash flow generated on a specific date is only for the payment of principal and interest on the basis of outstanding principal amount.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measured at fair value and changes recorded into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或: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I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are satisfied at the same time, financial assets should be classified as financial assets at fair value through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The business mode of managing this financial asset by the enterprise is not only collecting cash flow from the contract as the target but also selling the financial asset as the target.(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会计知识点】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和重分类五、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1.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不鼓励)2.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3.金融资产(即非衍生债权资产)可以在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综(债)】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损(债)】的金融资产之间进行重分类。
4.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其中: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例如:甲上市公司决定于2×20年3月22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20年4月1日(即下一个季度会计期间的期初);乙上市公司决定于2×20年12月15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21年1月1日。
5.企业业务模式的变更必须在重分类日之前生效。
6.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变更,而金融资产的条款发生变更但未导致终止确认时,不允许重分类。
如果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不属于重分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变更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7.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
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三、金融工具的重分类(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企业改变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按照规定对所有受影响的相关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企业对所有金融负债均不得进行重分类。
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应当自重分类日起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不得对以前已经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损失或利得)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重分类日,是指导致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的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期间的第一天。
例如,甲上市公司决定于2×18年3月22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18年4月1日(即下一个季度会计期间的期初);乙上市公司决定于2×18年10月15日改变某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则重分类日为2×19年1月1日。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业务模式的变更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情形。
该变更源自外部或内部的变化,必须由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进行决策,且其必须对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并能够向外部各方证实。
因此,只有当企业开始或终止某项对其经营影响重大的活动时(例如当企业收购、处置或终止某一业务线时),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才会发生变更。
例如,某银行决定终止其零售抵押贷款业务,该业务线不再接受新业务,并且该银行正在积极寻求出售其抵押贷款组合,则该银行管理其零售抵押贷款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变更。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业务模式的变更必须在重分类日之前生效。
例如,银行决定于2×18年10月15日终止其零售抵押贷款业务,并在2×19年1月1日对所有受影响的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在2×18年10月15日之后,其不应开展新的零售抵押贷款业务,或另外从事与之前零售抵押贷款业务模式相同的活动。
【教材例14-3】甲公司持有拟在短期内出售的某商业贷款组合。
甲公司近期收购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乙公司),乙公司持有贷款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甲公司决定,对该商业贷款组合的持有不再是以出售为目标,而是将该组合与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其他贷款一起管理,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则甲公司管理该商业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变更。
以下情形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1.企业持有特定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
企业即使在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改变对特定资产的持有意图,也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2.金融资产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从而暂时影响金融资产出售。
3.金融资产在企业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没有发生变更,而金融资产的条款发生变更但未导致终止确认的,不允许重分类。
如果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导致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不涉及重分类问题,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变更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教材例14-4】2×16年10月15日,甲银行以公允价值500 000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并按规定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该债券的账面余额为500 000元。
2×17年10月15日,甲银行变更了其管理债券投资组合的业务模式,其变更符合重分类的要求,因此,甲银行于2×18年1月1日将该债券从以摊余成本计量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2×18年1月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490 000元,已确认的减值准备为6 000元。
假设不考虑该债券的利息收入。
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90 000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6 00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000贷:债权投资 500 000(2)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提示】“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每期按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预期信用损失是相等的,重分类时无需调整影响损益的金额。
在重分类时“其他债权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冲销“债权投资”账面余额,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为:借记“信用减值损失”,贷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其他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为:借记“信用减值损失”,贷记“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因此,重分类时与减值有关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贷记“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例题】A银行于2×19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500 000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组合,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20年1月1日,将其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重分类日,该债券组合的公允价值为490 000元,已确认的损失准备为6 000元(反映了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因此以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假定不考虑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2×20年1月1日,A银行会计处理如下:借:其他债权投资 490 000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 000贷:债权投资 500 000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6 000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6 000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
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提示】“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每期按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预期信用损失是相等的,重分类时无需调整影响损益的金额。
在重分类时冲销“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两者的差额即为重分类日“债权投资”账面余额,借记“债权投资”。
“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为:借记“信用减值损失”,贷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其他债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为:借记“信用减值损失”,贷记“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因此,重分类时与减值有关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贷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教材例14-5】2×16年9月15日,甲银行以公允价值500 000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并按规定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该债券的账面余额为500 000元。
2×17年10月15日,甲银行变更了其管理债券投资组合的业务模式,其变更符合重分类的要求,因此,甲银行于2×18年1月1日将该债券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18年1月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490 000元,已确认的减值准备为6 000元。
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债权投资 500 000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 000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6 000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500 000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 000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6 000(2)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
同时,企业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
【例题】A银行于2×19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500 000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组合,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20年1月1日,将其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重分类日,该债券组合的公允价值为490 000元,已确认的损失准备为6 000元(反映了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因此以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假定不考虑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2×20年1月1日,A银行会计处理如下: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90 000贷:其他债权投资 490 000借:投资收益 4 000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6 000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10 000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当以其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余额。
【例题】A银行于2×19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500 000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组合,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20年1月1日,将其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重分类日,该债券组合的公允价值为490 000元,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为4 000元。
假定不考虑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2×20年1月1日,A银行会计处理如下:借:债权投资 490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490 000借:信用减值损失 4 000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4 000(2)企业将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
【例题】A银行于2×19年1月1日以公允价值500 000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组合,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20年1月1日,将其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重分类日,该债券组合的公允价值为490 000元,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为4 000元。
假定不考虑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2×20年1月1日,A银行会计处理如下:借:其他债权投资 490 000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490 000借:信用减值损失 4 000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4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