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名词解释

病理反射名词解释病理反射是现代西方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一种无意识的、反应性的身体反应,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伤害、疼痛或者其他某种刺激引起的,但是表现在一个没有病理学证据的部位上。
病理反射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别,即自发性病理反射和条件性病理反射。
自发性病理反射是指伤害、疼痛或其它刺激引起的身体反应,主要是由神经系统本身的活动而触发的。
条件性病理反射则是在人们接触这种刺激后,进行训练后,产生自发性病理反射的一种自动性反应。
条件性病理反射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过程,其相关的脑部解剖学结构和反应过程也有一定的复杂性。
举例来说,一些体育活动的训练者常常会对准确的动作和关键点反复练习,这种练习是为了增强肌肉记忆,这种肌肉记忆又可以被称为条件性病理反射。
正常的肢体活动技能便是最好的例子,如踢球时踢出球门所需的动作,甚至跳舞时做出的肢体动作,都是由伴随着经验提高的条件性病理反射所蕴含着的。
在医学疗法上,病理反射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如果某人出现了全身性小肌痛的病症,那么可以通过牵引疗法的方式来调整这种反射,以改善病人的症状。
牵引仪将会提供一个特定的刺激,并以特殊的力度作用于病人身体,而病人的肌肉由此会产生反射,甚至改变其功能状态。
另外,病理反射也被应用于一些神经病学疾病的治疗上。
例如,在抽动性的治疗中,病理反射牵引疗法可以抑制指数。
此外,它也可以用来改善儿童智力发育中的某些障碍,比如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ADHD)和孤独症的患者,通过病理反射的训练,可以改善他们的症状。
综上所述,病理反射是现代西方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个概念,它将自发性反应和条件性反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改善病患的症状,帮助治疗多种神经病学疾病,提高体育训练者对动作准确性的掌握,从而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病理反射的名词解释

病理反射的名词解释
病理反射是指由病理因素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病理反射指的是由肉体或精神创伤造成的反应,这些反应无法通过新陈代谢或药物治疗来完全消除。
病理反射可以是疾病的常见症状,也可以是对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病理反射对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病理反射经常被用来描述不良的疾病症状。
一些常见的病理反射包括疼痛、发烧、呕吐和腹泻。
这些反射通常表示疾病过程中身体的免疫系统正处于工作状态,试图摆脱外部环境对身体的侵害。
病理反射也可能是对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药物经常会对人体产生某些不良反应,例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这些反应通常被认为是药物治疗的病理反射,并且通常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剂量或使用其他药物来缓解这些反应。
病理反射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和管理。
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进行手术和接受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增强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许多病理反射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缓解。
例如,通过饮食和运动改善身体健康,或通过减少压力和提高睡眠质量来改善心理健康。
总的来说,病理反射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现象,不仅包括肉体层面的反应,还涉及到情绪、心理等层面的变化。
病人在面对病理反射的时候,需要注意不注重一时的舒适感,而是要将注意力转移到治疗和管理的方案上,以达到更好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病理反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掌握病理反射的概念、类型及检查方法。
2. 了解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3. 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2年10月20日三、实训地点我校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四、实训对象学生10人,分为两组进行实训。
五、实训内容1. 病理反射的概念及分类2. 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3. 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六、实训过程1. 讲解病理反射的概念及分类病理反射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仅在神经系统受到损害时才出现的反射。
根据反射的起源和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1)上运动神经元性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戈登征等;(2)下运动神经元性病理反射:如查多克征、霍夫曼征等;(3)肌肉疾病性病理反射:如肌强直、肌萎缩等。
2. 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1)巴宾斯基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钝物轻轻敲击患者跟腱,观察足趾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足趾向跖面屈曲。
若出现足趾背屈,即为阳性。
(2)奥本海姆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钝物轻轻从患者足背向足底方向划过,观察足趾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足趾向跖面屈曲。
若出现足趾背屈,即为阳性。
(3)戈登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钝物轻轻从患者足背向足底方向划过,同时轻轻按住大拇指,观察足趾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足趾向跖面屈曲。
若出现足趾背屈,即为阳性。
(4)查多克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钝物轻轻敲击患者跟腱,观察足趾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足趾向跖面屈曲。
若出现足趾背屈,即为阳性。
(5)霍夫曼征:患者坐位,双臂自然下垂,检查者用拇指与食指夹住患者中指,轻轻敲击中指指甲,观察拇指的反应。
正常情况下,拇指向内屈曲。
若出现拇指向外屈曲,即为阳性。
3. 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病理反射的出现,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例如:(1)巴宾斯基征阳性,常见于大脑皮层病变,如脑炎、脑肿瘤等;(2)奥本海姆征阳性,常见于脑干病变,如脑干肿瘤、脑干炎等;(3)戈登征阳性,常见于脊髓病变,如脊髓炎、脊髓肿瘤等;(4)查多克征阳性,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等;(5)霍夫曼征阳性,常见于脑干病变,如脑干肿瘤、脑干炎等。
病理反射的名词解释

病理反射的名词解释病理反射是一种病理生理现象,通常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紊乱而引起。
与正常的生理反射相比,病理反射往往表现出不适当或异常的反应模式。
在病理反射中,神经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和处理过程发生障碍,导致有害的生理和行为反应出现。
与病理反射相关的疾病和症状各有不同。
例如,痉挛性瘫痪是一种病理反射,它在受伤部位周围的肌肉中引发不自主的痉挛收缩。
这种病理反射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或炎症引起,导致肌肉无法正常地放松。
另一个例子是痛觉过敏,这是一种病理反射,人们对正常刺激产生异常的疼痛反应。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疼痛感受器对疼痛刺激作出适度的反应,但在痛觉过敏中,疼痛刺激可能导致非常剧烈的疼痛感受,甚至是轻微的刺激。
神经衰弱是另一个与病理反射相关的常见问题。
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过度敏感和易激动。
患者可能对轻微的刺激产生过度的神经反应,甚至没有任何明显刺激也能引发症状。
这种病理反射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但具体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在研究病理反射时,科学家们通常使用实验动物模型。
通过在动物的神经系统中引入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因素,可以观察和研究不同类型的病理反射。
这些实验有助于理解病理反射的发生机制,为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提供新的线索。
治疗病理反射的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取决于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对于某些病例,物理疗法如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可能更为有效。
总之,病理反射是一种由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的异常反应模式。
这种现象与多种疾病和症状相关,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通过研究实验动物模型和不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病理反射,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病理反射包括哪些

病理反射包括哪些病理反射包括哪些?病理反射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或病变引起的异常反射行为。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反射机制是一种自动的保护机制,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的平衡和保护身体免受潜在的伤害。
然而,当神经系统发生异常时,这些反射机制可能出现问题,导致病理反射的出现。
病理反射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 肌肉病理反射:肌肉病理反射是肌肉对刺激的异常反应。
例如,深腱反射在正常情况下是由于肌腱被敲击而引起的肌肉收缩,然而在一些病理条件下,如脊髓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深腱反射可能会增强或减弱。
2. 感觉病理反射:感觉病理反射是由于感觉神经元或感觉器官的异常而引起的异常反射。
例如,疼痛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当我们触及到热物体或受到刺激时,我们会产生疼痛反应。
然而,一些疾病,如神经病变,可能会导致异常的疼痛反射,即过度敏感或麻木。
3. 自主神经病理反射:自主神经病理反射是指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异常反射。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自主功能,如心率、消化和呼吸。
在某些疾病或病理条件下,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能受到干扰,导致异常反射的出现。
4. 肛门期反射:肛门期反射是指对于肛门刺激的异常反应。
在正常情况下,肛门刺激会引起肛门周围肌肉的收缩和直肠括约肌的放松,以便排便。
然而,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肛门期反射可能会异常增强或减弱,导致排泄障碍。
5. 眼睑反射:眼睑反射是对于眼睛刺激的反应。
例子包括对于眼球表面的刺激引起的眨眼反射。
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中,眼睑反射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异常的眨眼反应。
总结起来,病理反射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或病变引起的异常反射行为。
这些异常反射可能涉及到肌肉、感觉、自主神经和其他身体组织的反应。
了解病理反射的类型和机制对于诊断和治疗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至关重要,这也有助于理解人体的正常反射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异常。
神经病理反射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神经病理反射的概念、分类、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为今后从事神经内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神经病理反射概述神经病理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由于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导致正常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而出现的一种异常反射。
神经病理反射可分为锥体束性反射和锥体外系反射。
2. 锥体束性反射锥体束性反射是指由于锥体束受损引起的异常反射。
常见的锥体束性反射有:(1)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用叩诊锤轻敲跟腱,正常表现为足跖屈,若出现足背屈,即为阳性。
(2)奥本汉征(Oppenheim sign):用拇指和食指沿被检查者胫骨前缘从上向下推压,正常表现为足跖屈,若出现足背屈,即为阳性。
(3)戈登征(Gordon sign):用拇指和食指沿被检查者胫骨前缘从上向下推压,同时用另一手轻敲跟腱,正常表现为足跖屈,若出现足背屈,即为阳性。
(4)查多克征(Chaddock sign):用叩诊锤轻敲被检查者踝关节外侧,正常表现为足跖屈,若出现足背屈,即为阳性。
3. 锥体外系反射锥体外系反射是指由于锥体外系受损引起的异常反射。
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射有:(1)阵挛: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一手握住踝关节,另一手轻敲跟腱,正常表现为足跖屈,若出现阵挛性足背屈,即为阳性。
(2)踝阵挛: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一手握住踝关节,另一手轻敲跟腱,正常表现为足跖屈,若出现阵挛性足背屈,即为阳性。
4. 神经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神经病理反射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阳性结果提示神经系统可能存在损伤,常见于以下疾病:(1)锥体束损伤:如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外伤等。
(2)锥体外系损伤:如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
(3)脊髓损伤:如脊髓炎、脊髓肿瘤等。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1)熟悉神经病理反射的概念、分类、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了解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理反射的概念和内容

病理反射的概念和内容
病理反射是指在疾病或异常状态下出现的异常反射现象,与正常生理反射有所不同。
正常情况下,反射是神经系统对特定刺激的自动反应,帮助维持机体的平衡和功能。
而病理反射则是由于疾病或异常状态引起的异常反射现象,表明机体的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
病理反射的内容包括不同类型的异常反射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反射:
1. 克氏征:克氏征是指在脊髓损伤或椎管狭窄等神经系统疾病中出现的膝反射亢进。
正常情况下,敲击膝腱会引起小腿前提肌的收缩,使小腿自然抬起。
然而,在克氏征中,膝反射会过度增强,导致小腿剧烈抬高。
2. 巴宾斯基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是一种异常的胎儿反射,通常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婴儿或成年人中观察到。
正常情况下,刺激足部的掌大拇指侧时,足部会做出相应的弯曲反应。
而在巴宾斯基反射中,足部会出现异常的扩展和蜷曲,这表明神经系统发育存在问题。
3. 光反射异常:光反射异常是指在眼部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中出现的异常瞳孔反应。
正常情况下,当眼睛受到光线刺激时,瞳孔会收缩以限制光线进入眼内。
然而,在光反射异常中,瞳孔可能无法正常收缩或扩张,这可能表明存在眼部疾病或神经系统问题。
4. 前庭反射异常:前庭反射异常是指与平衡和空间感知有关的异常反射。
前庭反射异常可能导致头晕、眩晕、失衡等症状。
这种反射异常可能与内耳问题、脑部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病理反射的出现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脑部损伤或其他疾病的表现。
通过观察和分析病理反射,医生可以推测病因,并辅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病理反射的常见原因有几种

病理反射的常见原因有几种
病理反射是指人体对某种刺激作出的不正常反应,通常与中枢神经系统或外周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
常见的病理反射引起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神经系统疾病: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都会导致病理反射的出现。
例如,脑干或脊髓损伤、脑血管病变(如中风)、肿瘤等都可以影响神经传导,从而引起不正常的反射。
2. 神经肌肉疾病:某些神经肌肉疾病也会导致病理反射的出现。
例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进展性的脊髓性肌萎缩性疾病,患者在进行腱反射检查时常常出现亢进反应。
3. 代谢性疾病:一些代谢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病理反射。
例如,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导致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肌肉的抖动、抽搐等病理反射。
4. 药物或毒物作用:一些药物或毒物的作用也可以引起病理反射。
例如,某些精神药物如安坦等会干扰神经传导,引起不正常的反射;某些毒物如铝中毒、铅中毒等也会干扰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病理反射的出现。
5. 遗传因素:一些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导致病理反射。
例如,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肌肉痉挛和反射亢进等症状。
6. 外界环境因素:一些外界环境因素也可以引起病理反射。
例如,高温、强光等刺激可以导致病理反射的出现。
总之,病理反射的常见原因可归纳为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疾病、代谢性疾病、药物或毒物作用、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等。
这些原因通常会导致神经传导异常,进而引起相应的病理反射。
针对特定的病理反射,需要针对具体的原因进行治疗和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反射 -- 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一场反射。
1岁半前儿童可出现,余为异常。
Babinski征(巴彬斯基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
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
开。
Oppenheim征(奥本海姆征):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Gordon征(戈登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
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Chaddock征(查多克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Schaffer征(夏菲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
Hoffmann征(霍夫曼征):用左手托住病人一侧的腕部,并使腕关节略背屈,各手指轻度屈曲,医生以右手食、中两指夹住病人中指远侧指间关节,以拇指迅速向下弹刮病人中指甲,正常时无反应,如病人拇指内收,其余各指也呈屈曲动作即为阳性。
脑膜刺激征 --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
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颈强直: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受托起患者枕部,另一只手置于胸前作屈颈动作,如这一被动屈颈检查时感觉到抵抗力增强,即为颈部阻力增高活颈强直。
Kernig征(克氏征):患者仰卧,一侧下肢髂、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检查者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
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如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阳性。
Brudzinski征(布氏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生理反射:消失-,减弱+ ,正常++ ,亢进+++ ,阵挛++++
浅反射:皮肤、黏膜受刺激引起的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跖反射
深反射:骨膜、肌腱受刺激引起的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
神经系统体征
颅神经:
Ⅰ嗅觉
Ⅱ视力、视野
ⅢⅣⅥ睑下垂复视眼球(位置、运动、震颤)瞳孔(大小、形状、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调节反射)
Ⅴ面部感觉角膜反射咀嚼肌
Ⅶ眼裂、鼻唇沟、口角举额、蹙眉、闭目鼓气、露齿、吹哨
Ⅷ听力Rinne试验Weber试验
ⅨⅩ发音吞咽咽反射
Ⅺ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Ⅻ伸舌偏向舌肌纤动
运动系:
1、肌力(0 – 5级)上肢轻瘫试验下肢轻瘫试验
2、肌张力肌萎缩
3、不自主运动(锥体外系损害)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
4、共济运动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试验闭目难立征(Romberg征)
自主神经系:立毛反射皮肤划痕试验
意识障碍评分
睁眼自发的呼唤后刺痛后不睁眼
语言反应回答正确回答错误含糊不清唯有声叹无反应
运动反应遵命动作定位动作刺痛后回缩刺痛后肢体屈曲刺痛后肢体过伸迟缓无反应
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为神经根受刺激的表现。
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
正常人可抬高80~90度,如抬高不到70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见于单纯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腰骶神经根炎等。
此时将伸直的患肢下落5°,再将足背屈,如出现放散痛,则称为加强试验(Braqard征)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