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1)ppt课件
神经系统检查PPT课件

1.颈强直 2.Kerning征 3.Brudzinski征
REFLEXS
Reflexes
Deep Tendon Reflexes Bicep Reflex(C5-6) Tricep Reflex ( C7-8) Quadiceps ( Patellar, Knee Jerk) Reflex ( L3-4) Achilles ( Ankle Jerk) Reflex (S1-2) Pathologic Reflexes Babinski Sign Frontal Release Sign Grasp Sign Suck Sign Snout Sign Glabellar Sign
Sensory Function
Small-fiber & Spinothalamic Function Temperature Sensation Superficial Pain Sensation Light Touch Sensation Large-fiber & Dorsal Column Function Vibration Sense Joint Position Sense
Reflexes 序号
(一)浅反射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共同组成。
1.角膜反射 直接角膜反射 间接角膜反射 传入神经-三叉神经的第一分支 中枢---桥脑 传出神经-面神经 效应器--眼轮匝肌
MOTOR SYSTEM - Motor Function
Voluntary movement Muscle power 肌力 Muscle Tone 肌张力 Muscle Bulk 肌
Involuntary movement
大脑的功能解剖ppt课件

编辑版ppt
29
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41、42区) 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损伤;不完全性耳聋, 双耳听力下降。
编辑版ppt
30
平衡区:中央后回下端面区附近
味区 中央后回下方的岛盖部
嗅区 (海马旁回)钩附近
编辑版ppt
31
8)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8 区) →失写症
胼胝体膝部 穹隆
穹隆连合
侧脑室
海马
乳头体 穹隆连合
胼胝体压部
编辑版ppt
海马 杏仁体
42
穹隆 前连合
编辑版ppt
43
2)联络系 association fibers 联系同侧半球内部各部分皮质的纤维
弓状纤维
钩束
上纵束
下纵束
扣带
编辑版ppt
44
弓状纤维
下纵束
豆状核
上纵束
钩 束 扣 带
编辑版ppt
21
1)第Ⅰ躯体运动区: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
第Ⅰ躯体运动区
编辑版ppt
22
特点: ①倒置的人形,但头
部是正的 ②交叉管理 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
与体形大小无关, 而取决于功能的重 要性和复杂程度。
编辑版ppt
23
纤维联系(以传出为主)
接受纤维:
中央后回、背侧丘脑腹 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 外侧核的纤维
弓 状 纤 维
下纵4束5
联络系功能
弓状纤维:连接Broca区和Wernick区。 钩束:杏仁核和眶额皮质之间的连接信道;“杏仁核”与情绪、侵
略性等有关,而“眶额皮质”与大脑决策有关。精神变态者大脑中“钩 束”的完好性差,且其“钩束”的异常程度与精神变态的严重程度有明 显相关性。
第九节神经反射检查PPT课件

.
9
.
10
一、生 理 反 射
5.跟腱反射 嘱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 下肢取外旋外展位,医师用左手托病人足掌,使 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正常反应 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如卧位不能测出 时,可嘱病人跪于椅面上,双足自然下垂,然后 轻叩跟腱,反应同前。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
15
二、病理反射
➢ 病理反射是指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 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踝和趾 背伸的反射作用。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 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 现象。成年患者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则为 病理反射。临床常用的测试方法有:
.
16
二、病理反射
•
1.Babinski征 检查方法同跖反射。巴彬斯
于腹壁过于松驰,也会出现腹壁反射的减弱
或消失。
.
3
腹 壁 反 射
.
4
一、生 理 反 射
3.提睾反射 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 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同侧 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此 外,还可见于老年人或局部病变,如腹股 沟疝、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 附睾炎等。
【课后作业】
1.生理反射(深、浅反射)包括哪些?
2.脑膜刺激征的检查内容有哪些?有 何临床意义?
3.病理反射锥体束病损内容有哪些?
.
25
NoSUCCESS
THANK YOU
Image
2020/7/25
.
26
第九节 神经反射检查
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reflex)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一个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等部分。反射 弧中任何一部分有病变,都可使反射活 动受到影响(减弱或消失)。另外,反 射活动是受高级中枢控制的,如锥体束 以上有病变,则会使反射活动失去抑制, 因而出现反射亢进。临床上根据刺激的 部位,可将反射分为浅反射和深反射两 部分。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六章反射评定

(五)跟腱反射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髋、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 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患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 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跖屈。
临床意义: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S1~2脊髓节段病损。
(六)阵挛
在深反射亢进时,用力使相关肌肉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该组肌 肉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
(一)吸吮反射
检查方法:患者将嘴微张,用压舌板或叩诊锤的柄从上唇、 口角处轻触。
临床意义:引起两嘴紧张地进行吃奶的动作为阳性,提示 额叶、两侧大脑广泛障碍。
(二)努嘴反射
检查方法:患者放松,用手指或叩诊锤轻叩上唇中央。
临床意义:引起口轮匝肌的收缩而呈努嘴样为阳性,提示 两侧锥体系受损。
(三)霍夫曼征(Hoffmann征)
思考题
1.简述一个完整反射弧的构成部分。 2.简述深、浅反射的组成及检查方法。 3.反射检查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践训练
患者男,36岁,突发性右侧肢体不能活动、发音困 难23天。患者晨起上厕所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随即意 识减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时无抽搐。 被急送当地就诊,测血压170/90mmHg,行头颅CT检查示: 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约60mL。急诊在局 麻下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术后给予脱水、降压 及对症治疗(具体不详)。术后患者病情稳定,给予针 灸、拔罐等治疗,效果欠佳。现患者右侧肢体不能活动、 言语不清,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临床意义: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九)Gonda征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下肢伸展,将手置于足外侧两 趾背面,然后向跖面按压数秒后松开。
临床意义: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四、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 是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 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常 见于各种类型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ppt课件

三、感觉功能检查
检查法
➢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
➢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 皮质感觉(复合感觉):定位觉、 实体辨别觉(形体觉)、体表图形 觉、两点辨识觉。
感觉障碍临床意义
疼 痛:
✓高级神经功能检查 ✓颅神经 ✓运动系统 ✓感觉系统 ✓反射系统 ✓脑膜刺激征 ✓植物神经系统
一、高级神经功能
意识状态包括:意识水平、意识内 容。
意识状态
➢ 定义: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机体 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的 功能。(或CNS对内外环境刺激所 作出的应答反应能力)
➢ 内容:即高级神经活动,包括定向力、 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 情感和行为等。
二、脑神经检查
12对颅神经口决: ✓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Ⅹ迷Ⅺ副Ⅻ舌下
脑神经分类
✓ 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感觉神 经
✓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副神经舌下神经-----运动神经
✓ 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 走神经-----混合神经
Ⅰ 嗅神经
痛)。 病因:牙根脓肿、龋齿、鼻窦炎、下颌关节病变、颅底
损伤、肿瘤等。
Ⅶ 面神经
检查要点: 表情肌:
外观:额纹、眼裂、鼻唇沟、嘴角; 动作: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
口哨等。 味觉:舌前2/3,测试味觉。
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共同点
鼻唇沟浅,露齿时口角下垂,
偏向健侧,不能吹哨及 鼓腮。
不同点 额纹眼裂正常 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
神经性耳聋 阳性
神经系统查体 ppt课件

GCS评分
通常8分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不良,3-5分有潜在死亡危险。但有
局限性。
脑干反射
脑干分为中脑、脑桥、延髓。
脑干功能障碍平面自上而下分为:皮质-皮质下平面,间脑平面,间脑-中脑平面,中脑 平面,脑桥平面(上部,下部),延脑平面。
睫状脊髓反射(CSR):疼痛刺激锁骨上区引起同侧瞳孔扩大。反射消失提示:间脑平面受累。脑干 损伤平面:皮质 - 皮质下。 瞳孔对光反射(PLR):光刺激引起瞳孔缩小。反射消失提示:中脑受累。脑干损伤平面:皮质 - 皮 质下、间脑、间脑 - 中脑。 嚼肌反射(MR):扣击颏部引起嚼肌收缩。反射消失提示:脑桥受累。脑干损伤平面:皮质 - 皮质 下、间脑、间脑 - 中脑、中脑。 眼心反射(OCR):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反射消失提示:延髓受累。脑干损伤平面:皮质 - 皮质 下、间脑、间脑 - 中脑、中脑、脑桥。 额眼轮 肌反射(FOMR):检查时用手指向外上方牵拉患者眉梢外侧皮肤并固定,然后用扣诊锤轻扣 其手指,引起同侧眼轮肌收缩闭眼。反射消失提示:间脑 - 中脑受累。脑干损伤平面:皮质 - 皮质下、 间脑。 垂直性前庭反射(VOVR):患者俯头或仰头时双眼与头的动作呈反方向上下垂直运动。反射消失提 示:间脑 - 中脑受累。脑干损伤平面:皮质 - 皮质下、间脑。 角膜反射(CR):用棉花轻触角膜引起闭眼。反射消失提示:脑桥受累。脑干损伤平面:皮质 - 皮质 下、间脑、间脑 - 中脑、中脑。 水平性前庭眼反射(HOVR):头向左右移动时双眼球呈反方向水平移动。反射消失提示:脑桥上部 受累。脑干损伤平面:皮质 - 皮质下、间脑、间脑 - 中脑、中脑、脑桥上部。 掌颏反射(VMR):轻划手掌大鱼际区引起同侧颏肌收缩。反射提示:皮质 - 皮质下受累。脑干损伤 平面:皮质 - 皮质下。 角膜下颌反射(CMR):轻触角膜引起闭眼,而且引起翼外肌收缩,使下颌向对侧移动。反射提示: 间脑、中脑受累。脑干损伤平面:间脑 - 中脑、中脑。
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指椎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1.Babinski征: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被检查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为内侧,正常反应为呈跖屈曲,阳性反应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2.Chaddock征:由竹签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
3.Oppenheim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查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4.Gordon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
5.Corda征:将手置于被检查者足外侧两趾背面,向跖面按压后突然放松。
是生理性浅、深反射的反常形式,其中多数属于原始的脑干和脊髓反射。
主要是锥体束受损时的表现,故称病理反射。
出现病理反射肯定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但在1岁以下的婴儿则是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
以后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锥体束和锥体外系逐渐完善起来形成。
以后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锥体束和锥体外逐渐完善起来形成髓鞘,使这些反射被锥体束所抑制。
当锥体束受损,抑制作用解除,病理反射即出现。
病理反射主要是巴彬斯基征及其有关的一组体征。
巴彬斯基征的出现绝大多数情况下均表示锥体束有器质性病变。
然而个别情况下,如低血糖昏迷或全身麻醉时,可有一过性病理反射阳性。
此时如经静脉注射高渗糖或麻醉解除则此病理征迅速消失,这种情况似乎还不能表明锥体束已发生组织损伤。
病理反射阳性出现的反应要由刺激下肢不同部位而产生、方法及名称较多、但巴彬斯基征常见,以有时巴彬斯基生虽为阴性,刺激其他部位引出阳性反应仍有临床价值。
临床上主要的病理反射有以下几种:一、巴彬斯基征高尔登征卡道克征欧笨海姆征Babinski’s sign Gordonsign’s signChaddock’s sign Oppenheim’s sign【病因和机理】1.巴彬斯基征:传入神经为胫神经,中枢在骶髓1的后角细胞—腰髓4-5和骶髓1 -2的前角细胞,传出神经为腓深神经。
神经系统查体PPT课件

a
36
a
37
a
38
a
39
三、病理反射:
• Babinski征、Chaddock征、Oppenheim征、 Gordon征、Gorda征
• Hoffmann征 • 踝、髌阵挛
a
40
a
41
a
42
a
43
四、脑膜刺激征:
1)颈强直 2)Kernig征 3)Brudzinski征
a
44
a
45
a
7
a
8
a
9
a
10
4、三叉神经(trigeminus nerve)
a
11
a
12
a
13
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
5、面神经(facial nerve)
a
15
a
16
7、位听神经(aditory nerve)
a
17
7、舌咽神经(glossopharygeal never)、迷走神经(vague nerve)
a
27
四、共济失调
1) 指鼻试验 2) 跟—膝—胫试验 3) 快速轮替试验 4)Romberg试验
a
28
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
a
29
• 一、浅感觉:痛觉、温觉、触觉。
• 二、深感觉、运动觉、关节位置觉、震 动觉。
• 三、复合感觉检查(皮层感觉):皮肤 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形体觉、提表图 形觉
a
30
a
18
8、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a
19
a
20
9、舌下神经(hypoglossal nerv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挛
(一)髌阵挛(patella clonus):病人仰卧下
肢伸直,医生用拇指与食指按握髌骨上缘,用 力迅速向下推动髌骨并维持一定推力,如出现 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髌骨呈上下持续性运动 即为阳性
阵挛
(二)髁阵挛(ankle clonus):病人仰卧, 髋及膝关节处屈曲位,医生一手托下肢腘窝 部,另一手握其足底前端快速推足背曲并保
查多克征
评估者用竹签从外踝下方向前划至
趾跖关节处,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 征。
霍夫曼征
评估者以左手持被评估者腕关节上方,
右手中指与示指扶持被评估者中指,被 评估者腕轻度过伸而其余各指自然弯曲, 然后用拇指迅速弹刮中指指甲,由于中 指深屈肌受牵拉而引起其余四指轻微掌 屈,称霍夫曼征阳性。此为上肢锥体束 征,但一般多见于颈髓病变。
查多克征(Chaddock) 霍夫曼征((Hoffmann) 阵挛(Clonus):1.踝阵挛 2.髌阵挛
病因和发病机制
1.巴彬斯基征:传入神经为胫神经,中枢在骶髓1的后角细胞— 腰髓4-5和骶髓1-2的前角细胞,传出神经为腓深神经。巴彬 斯基征是锥体束损害相当可靠的指征,多见于锥体束损伤, 亦可见于深睡、深度麻醉、药物或酒精中毒、脊髓病变、 脑卒中、癫痫发作后的Todd氏麻痹时和低血糖休克等 2.查多克征:与巴彬斯基征相同。 3 戈登征:与卡道克征相同。 4.奥本海姆:与高尔登征相同。 5.霍夫曼:上肢锥体束症(损伤或病变),常见于脑血管疾 病等,也可见于颈椎病变。如双侧霍夫曼氏征阳性,而无 神经系统体征则无定位意义。
病理反射和脑 膜刺激征(1)
神经反射检查
反射(reflex):是通过反
射弧完成的。一个反射弧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等部分。反射弧中任何一 部分有病变,都可使反射 活动受到影响(减弱或消 失)。另外,反射活动是 受高级中枢控制的,如锥 体束。
神经反射检查
浅反射 深反射 病理反射 脑膜刺激征
巴彬斯基征
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评估者手持 被评估者踝部,用钝头竹签沿足底外侧划至 小趾跟部足掌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拇趾 缓慢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
奥本海姆征
评估者以拇指和示指沿被评估者胫 前自上而下加压移动,阳性表现同 巴彬斯基征。
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征
评估者用手挤压腓肠肌,阳性表现同
巴彬斯基征。
持一定推力,踝关节出现节律性屈伸运动即 为阳性。
巴彬斯基征 (-)
巴彬斯基征 (+)
奥本海姆征 (+)
查多克征 (+)
戈登征 (+)
谢 谢 !
病理反射
病理反射系指当锥体束受损时失去 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释放出的 踝及趾背伸反射。 一岁半内的婴儿锥体束尚未发育完 善,可出现上述反射,不属于病理性。 但成人出现上述反射时则为病理性。
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征(Babinski) 奥本海姆征(Oppenheim)
戈登征(Gor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