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息诊疗法
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临床应用

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临床应用关键词生物全息第二掌骨侧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只要从头穴至足穴依顺序按压1次或数次双手第二掌骨侧的穴位,根据压痛点的有无和位置就能确定在整体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病无病,这是第二掌骨侧速诊法.在第二掌骨侧的穴位上针刺或按摩,就能治疗人体对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这就是第二掌骨侧疗法.二者统称为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2临床资料我应用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治疗头痛,腰痛,鼻炎,肩痛病人70例,疗效显著.生物全息诊疗法是一种新的中医诊疗方法.这种疗法简便易学,疗效高.其中尤以第二掌骨侧诊疗法更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它疗效显著,容易记忆,便于推广.笔者以此法治疗几种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第二掌骨侧诊疗法在我们的第二掌骨侧分布着一些新的穴位群.第二掌骨骨节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六等份,从胃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第二掌骨侧新穴分布的结果,恰好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图中所标的点实际上代表着以该点为中心的一个小区域,因而这些穴位所对应的就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而是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他部位或器官.如头穴,穴位所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头,眼,耳,鼻,口,牙;上肢穴所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有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肺心穴所对应的疾病头痛腰痛鼻炎肩痛合计第二掌骨侧头穴第二掌骨侧腰穴第二掌骨侧头穴或肺穴第二掌骨侧上肢穴3典型病例张某某,男,45岁,干部.初诊时主诉:腰痛1个月,因搬重物扭伤所致.开始感到疼痛不甚,近3天突然腰痛加重,直立起来不能行走,弯腰困难,卧床翻身疼痛.第二掌骨侧速诊法右手第二掌骨侧腰穴有压痛,遂针刺此穴.约2min,患者自诉疼痛减轻.每隔5min左右捻转针1次.捻动3次时,疼痛基本消失.留针60min疼痛完全消失.第2天又出现疼痛,但明显减轻.按上法再针1次,疼痛消失.以后未见复发.4体会4.1找穴要准确寻找穴位时,患者手呈半握拳状态,虎口向上,医生用拇指尖在患者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的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浅凹长槽,穴位即分布在此槽内,某些部位或器官有病可找到相应的压痛点.4.2"少针穴准针感强"为原则取与患部处于同侧的那只手的第二掌骨侧穴位,一般用一根针在单手掌骨侧的一个穴位上针刺或用两根针在两手第二掌骨侧的同名穴位针刺.穴少但时间要长些,留针1h左右.4.3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易于记忆,使用方便,不仅临床医生可用它来治病,一般人也能用它来自我治疗,使疾病被治愈在初起之时.4.4这一诊疗法在临床应用的同时,对病人的诊断也有应用价值.尽管B超,CT,磁共振,数字显影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医学上广泛地运用,但并没有使误诊率下降,据统计我国目前临床误诊率在30%左右.在初期诊断上生物全息诊疗法可以作为防止发生误诊的一个方法.总之生物全息诊疗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和治疗价值.生物全息诊疗法的临床应用(节选)Aud Aardal (挪威)全息生物学作为非常简单的基本原理,自古以来就被部分和不完整地观察到和描述过。
最新张颖清着《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疗法

张颖清着《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疗法第二掌骨侧诊法本节重点介绍已广泛用于临床的特色诊法。
现根据张颖清著《生物全息诊疗法》一书和全国各地医者的研究情况,将第二掌骨侧诊法的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一、诊断原理中医学认为,人体体表的每一个穴位均是体内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之所在。
根据穴位与脏腑对应的原则,凡是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有病,就必然会在特定的穴位上有所反映。
因而通过按压这些穴位的感觉,就能诊断内在脏腑的病变。
张颖清发现的第二掌骨侧的新穴的分布形式与它们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如图5-4)。
图5-4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头穴与足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中间两点依次为颈穴上肢穴。
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
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五个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第二掌骨节肢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此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和器官,而且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如:头穴:对应头、眼、耳、鼻、口、牙;颈穴:对应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上肢穴:对应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肺心穴:对应肺、心、胸、乳腺、所管下段、支气管、食道下段、背;肝穴:对应肝、胆;胃穴:对应胃、脾、胰;十二指肠穴:对应十二指肠、结肠右曲;肾穴:对应肾、大肠、小肠;腰穴:对应腰、脐周、大肠、小肠;下腹穴:对应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腿穴:对应腿、膝;足穴:对应足、踝。
因此,临床通过按压第二掌骨侧上述穴位的病理反应,就可诊断其相对应的组织和器官的病变。
二、诊察方法临床运用第二掌骨侧诊法时,以测患者右手第二掌骨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相对,用右手托起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
生物全息诊疗法-文档资料

生物全息诊疗法-文档资料
生物全息诊疗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诊疗技术,它基于全息原理和生物电磁场理论,可以通过人体的生物电磁场信息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介绍生物全息诊疗法的原理、应用及其优势。
一、原理
生物电磁场是指人体内所有细胞、组织和器官所产生的微弱电磁场。
这些电磁场信息反映了人体各部分的生物活动状态,包括能量、振动等信息。
通过合适的仪器把这些生物电磁信号采集和处理,就可以获取关于身体的详尽信息。
生物全息诊疗法的原理是通过人体的生物电磁信息来获取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
把采集到的生物电磁信号进行一系列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关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信息。
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应用
生物全息诊疗法在医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病因诊断:生物全息诊疗法可以快速地诊断身体的病因,并发现某些体征以及健康问题。
2、疾病诊断:它可以识别人体内的致病细菌,病毒和有毒物质,并准确诊断疾病。
3、治疗:生物全息诊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身体的生物电磁场和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来治疗疾病。
4、预防保健:它还可以用于预防疾病和保健。
三、优势
与传统的医学技术相比,生物全息诊疗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无创伤性:它不需要注射器,切口或药品来治疗疾病。
2、个性化治疗:诊疗方案是咨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共识,因此它非常适应患者的身体情况。
3、可操作性:它操作简便,快速,无论患者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可以适用。
4、安全:已经被证明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后遗症。
生物全息理论

生物全息理论生物全息理论为山东张颖清教授所创,其中手部全息穴位简便易记,取用方便,疗效肯定,且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第二掌骨体挠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足穴依次排列12穴,第五掌骨尺侧从远心端的头穴到近心端的生殖穴依次排列8穴,可以拇指端或指甲向掌骨体按掐为主要手法治疗相应脏器的疾患。
现分别介绍如下。
1.手部第H掌骨挠侧全息穴位(1)头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小头挠侧。
主治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急性结膜炎及头面、眼、耳、鼻、口、牙、脑等部位疾病。
(2)颈肩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端挠侧,头穴与上肢穴之间。
主治颈肩、甲状腺、咽喉、气管上段、食管上段等部位的疾病。
(3)上肢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桡侧,颈肩穴与心肺穴之间。
主治肩、上肢、肘、腕、手及食管中段的疾病。
(4)心肺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远心段挠侧,头穴与脾胃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心、肺、胸、乳房、气管下段、食管下段及背部疾病。
(5)肝胆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挠侧,脾胃穴与心肺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肝胆疾病。
(6)脾胃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脾、胃及胰脏疾患。
(7)十二指肠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中段桡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十二指肠及结肠右曲部疾患。
(8)腰腹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挠侧,脾胃穴与肾穴之间。
主治腰扭伤、腰腿痛、大肠与小肠疾病。
(9)肾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脾胃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肾、输尿管、大肠、小肠疾病。
(10)下腹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心段桡侧,肾穴与腿穴之间。
主治下腹部、骶尾部、子宫、膀胱、结肠、直肠、阑尾、卵巢、阴道、睾丸、尿道、肛门等部位疾病。
(11)腿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体近端挠侧,下腹穴与足穴之间。
主治臀部、股部、膝关节等下肢疾病。
(12)足穴定位位于第二掌骨基底部桡侧,第一、二掌骨侧近拇指侧的交点处。
主治足、踝部疾病。
2.手部第五掌骨尺侧全息穴位(1)头穴定位位于第五掌骨小头尺侧。
生物全息诊疗法

穴位所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官
头 穴 颈 穴 上肢穴 肺心穴 肝 穴 胃 穴 十二指肠穴 肾 穴 腰 穴 下腹穴 腿穴 足穴 头、眼、耳、鼻、口、牙 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 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 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 肝、胆 胃、脾、胰 十二指肠、结肠右曲 肾、大肠、小肠 腰、脐周、大肠、小肠 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 尿道、肛门、骶 腿、膝 足、踝
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头穴与足 穴连线的中心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心点为肺心 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3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 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 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的 5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生物全息诊疗法
生物全息理论是张颖清在1973年首先提出。 全息学说认为手是一个全息元,手掌、第 二、第五掌骨又各是一个次级全息元,它 们均能反映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信 息,刺激一定的全息穴(或区),可调整 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状态, 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第二掌骨全息图(简图)
第二掌骨全息图
全息穴共12个,分布在第二掌骨桡侧掌面临近 的软组织中。取穴时,自掌骨小头至掌骨底分为 11等分,各穴距离相等,依次为头、颈肩、上肢、 心肺、肝胆、脾胃、十二指肠、腰骶、肾、下腹、 腿、足穴。
诊断方法
以测患者右手第2掌骨为例,测试者 与患者相对而坐或相对而立,测试者 用右手托着患者右手;患者右手放松, 向内弯曲如握鸡蛋状,虎口朝上。测 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2掌 骨的拇指侧与第2掌骨平行处,紧靠 第2掌骨且顺着第2掌骨长轴的方向 轻轻来回按压可觉有一浅凹槽,第2 掌骨侧的穴位即在里面;逐穴按压时 测试者左手拇指尖按图所示姿势,顺 序按压,如有压痛反应则说明相应部 位或器官有疾病。
神奇的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神奇的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拥有健康就是拥有幸福!心动不如行动,信息可以从网络获得,行动靠你自己把握!全息搭起认知桥梁,传统养生走近你我;阅读获取信息,交流改变观念,行动创造健康;每天阅读十分钟,每天互动半小时,每天行动一小时;我命在我不在天,我的健康我做主。
在前面《全息是什么东西?》中曾给大家简要的介绍过张颖清教授的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现把详细的应用方法介绍给大家,一方面大家可用于自我诊断随时掌握自己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自我按摩治疗一些常见的慢性病。
张教授在1973年发现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这些新穴的分布恰象是一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通过大量试验,张教授发现在第二掌骨节肢系统里包含着全部整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
他将这套穴位群命名为“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
通过这套穴位群可以诊、治全身疾病,这便是生物全息诊疗法。
这套诊疗法经过全国很多医生和患者实验,效果真实有效,我也曾经试验过不少人,效果很明显。
从诊法来说,如果患者穴位对应的器官有病,用指尖按压该穴位时,患者会有超出正常痛感的非常强烈的酸麻痛感,许多人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抽手的动作,所以可以说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了解和判断自己身体状况的诊断方法。
而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自我按摩或针灸,即可产生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自我保健方法。
具体效果大家可以自己试验,至于这个穴位群可以诊治疾病的原理后面会向大家介绍。
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象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大致缩小。
头穴与足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中间两点依次为颈穴上肢穴。
肺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
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6等份,从胃穴端算起,五个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
第二掌骨节肢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此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和器官,而且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生物全息法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

生物全息法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北京京城三叉神经痛医学研究院专家介绍: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此病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不确切,内服药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颅通定等,这些药物初用都有缓解疼痛的效果,日久则渐趋无效。
中药汤剂、穴位埋线、注射疗法及外科手术等都不是完美的方法。
专家运用相关理论,在第二掌骨侧全息胚穴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较好的疗效。
【治疗方法】在患者第二掌骨侧全息胚穴位上施以针刺术,每侧只取头穴,用16号1寸针灸针进针2cm深,留针30分钟至40分钟,根据针感的强弱决定行针的次数及时间,根据中医辨证按照“实泻虚补”之原则行提插捻转之手法。
每日针刺一次。
全息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在生物学特性上全息相关的规律以及这些规律的应用学科。
生物体是由不同发育程度和不同特化程度的全息胚组成的。
全息胚是整体的结构单位,又是自主发育单位。
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是发育程度最底的全息胚,整体本身是发育程度最高的全息胚。
穴位全息律和生物全息律是全息胚胚胎性质的外部表现。
整体与各全息胚存在着密切全息相关性,任何相对独立的全息胚都包括着全部整体各相应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信息。
因此在任何一独立的全息胚的全息相关部位(全息胚穴)进行针刺,就可以达到治疗相应组织器官疾病的目的。
目前在临床应用上已经证实了全息胚穴治疗疾病不仅能改变神经兴奋性而且可使体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含量增加。
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防御疾病的作用非常重大。
如果能恢复病人的正常免疫功能或提高其免疫功能就可以对防治疾病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全息胚穴针刺对机体的有效作用是多方面的。
但改善和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则是占着主导作用,可以认为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为全息胚穴治疗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而这种物质基础对疾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选择第二掌骨侧这块方寸之间的部位治疗疾病,不受条件限制,全息胚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数年来临床探索与研究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佳全息胚穴位点。
运用“生物全息诊疗法”诊治疾病的临床报道

运用“生物全息诊疗法”诊治疾病的临床报道
田景灿
【期刊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4
【摘要】笔者一年多来采用山东大学张颖清副教授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又称“第二掌骨侧诊疗法”)诊治565例患者,经临床证实,其诊断准确率为93.8%,治疗总有效率为91.1%,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56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85岁;男322例,女243例;以各种疼痛为主症的疾病389例。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田景灿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9
【相关文献】
1.生物全息针刺疗法在痛证中的运用 [J], 袁道文;刘广义
2.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在运动性疾病中的应用 [J], 张锐金;林青云
3.运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治疗腰椎增生性关节炎21例 [J], 王宏亮
4.生物全息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165例 [J], 卜庆峰;卜现伟
5.运用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疗法治疗失眠症36例 [J], 熊银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道、肛门、骶。
腿穴:腿、膝。
足穴:足、踝。
精品课件
5
第二掌骨侧生物全息诊疗法
从头穴至足穴依次按压一次或数次 双手
第二掌骨侧的各穴,根据压痛点的有无和
位置就能确定在整体上哪些部位或器官有
病或无病。这就是第二掌骨侧速诊法。在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上针刺或按摩,就可以
治疗人体对应部位或器官的疾病,这就是
第二掌骨侧疗法。这样的诊法和疗法统称
速诊法姿势
精品课件
8
速诊法意义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的意义不仅在于 不问
病而可知病位(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作用),
更重要的是遵照“以痛为腧的原则”发现 了
这些穴位,从而可在这些穴位上针刺或按
精品课件
9
第二掌骨侧疗法
取穴原则
①部位对应原则 ②同侧对应原则 ③脏腑所主对原则
遵循中医学藏象理论:肝生筋、开窍于目;肺 主皮毛、开窍于鼻。
生物全息诊疗法
精品课件
1
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象是整个人体在 这
里的大致的缩小。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
穴。胃穴与头穴连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
穴连线分为三等份பைடு நூலகம்从头穴端起,中间两个分
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
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六等份,
从胃穴端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
精品课件
15
医案
根X,男,43岁。下肢肌肉萎缩十余年,多方求治无效。 腿
部失去痛觉和其他感觉,走路需拄杖或人扶。针前掐
其腿部,没有痛觉或其他感觉。下午4时针刺其双手第
二掌骨侧下肢穴,并配以双侧头针下肢穴。15分钟,
腿部已开始有出汗和不明显跳的感觉,而他已经8年
没有过这种感觉了。针半小时,再掐其腿,已有很明
显的痛觉。每天针刺一次,针七天症状已完全消失。
1月后随访,走路已不用拐杖,并每晨可跑步3公里,
已如常人。
精品课件
16
深层组织有较强的麻、胀、重、酸感为宜。
揉压穴位每一小圆周为一次,频率为每分钟
150次左右。每次按摩以3分钟左右为宜。注
意不要用力过猛,不要按摩时间过长,以免
造成皮肤损伤。
精品课件
14
医案
刘X,男,脚疼,已半年多,一走路就疼, 半 年来,几乎每天去医院打针,也不见效。针刺双 手第二掌骨侧足穴,当即疼痛大减。嘱其自我按 摩第二掌骨侧足穴,每天一次,每次300~400下。 一年多后,他说:自你那次针后,自己又自我按 摩第二掌骨侧足穴一个多星期,脚疼就完全好了。
④少针穴准原则
精品课件
10
第二掌骨侧疗法
针刺法
按下图姿势,用1寸针,沿第二掌骨拇指侧的 边缘 垂直于拇食二指所在的平面于长槽内刺入2cm。但头 穴宜用斜刺,针成约30角刺入2cm左右(如下图)。
精品课件
11
第二掌骨侧疗法
针刺点
因穴位点是部分对应原则,所以进针后需要调整 针刺点以寻找敏感点。如阑尾、骶椎疾病都取下腹 穴进针,但骶椎穴靠近第二掌骨,阑尾穴偏向该节 肢腹侧。所以针刺时要在下腹穴进针后还要用针尖 在穴位不同深度向四周仔细探寻以找到最敏感的点。 一般对应整体背侧的穴位靠近第二掌骨,而对应整 体腹侧的穴位偏向该节肢的腹侧。
为第二掌骨侧生物全精品息课件诊疗法。
6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
患者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 尖 相距约3cm。测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拇指侧 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方向的 浅凹长槽轻轻来回按压。按压时测试者左手拇指尖须垂直于浅 凹长槽的方向施力,并略带以第二掌骨长轴为轴的顺时针方向 旋转30º角揉按动作,使指尖的着力点抵达以第二掌骨为脊柱位 置。从头穴到足穴用拇指尖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压力顺序揉压 一次(可重复揉压l一2次)。如某穴有明显的麻、胀、重、酸、 痛 的感觉,并在此穴稍用力揉压精,品课患件者就会因不可忍受而发生7躲
头穴:头、眼、耳、鼻、口、牙。
颈穴: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
上肢: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
肺心: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背
肝穴:肝、胆。
胃穴:胃、脾、胰、膈。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结肠。
肾穴:腰、大肠、小肠。
腰穴:腰、脐周、大肠、小肠。
下腹: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
精品课件
12
第二掌骨侧疗法
行针与留针
此法一般不须行各种手法,以找准穴位 来保持最强针感。特殊情况也可适当行各 种补泻手法。
留针通常在1小时左右,急重症者可留 针2小时以上。期间每5~10分钟提插几下, 以寻找最敏感点。
精品课件
13
第二掌骨侧疗法
按摩
按摩为用拇指尖以穴位为圆心作小圆 周运
动,顺逆时针均可,揉压要有力,以在穴位
穴、腰穴,下腹穴、精腿品课穴件 。
2
第
二
掌
骨
侧
全
息
穴
位
肾穴
群
腰穴
精品课件
3
穴区与穴位
图中所标的点实际上代表着以该点 为中
心的一个小区域,从而这些穴位所对应的
就不仅是穴名所指出的整体上的部位或器
官,而是还包括着整体上与穴名所指出的
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邻近的其他
部位或器官。
精品课件
4
穴位与部位或器官对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