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近义词辨析.doc
行测指导:言语理解与表达易混近义词辨析一

(1)维护维持都有不使原来的关系、状态发生变化之意。
“维护”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着重指尽力保持某一对象不受损害,多用于正义、权益、和平、统一等抽象而重大的事物,如“维护法律尊严”。
“维持”着重指使原来的状况保持、存在下去,多用于关系、生活等方面,如“维持秩序”。
(2)斡旋周旋调解“斡旋”调解,多用于外交,如“从中斡旋,解决双方争端”。
“周旋”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3)消失消逝消释“消失”表示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即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强调过程,在变化中历时较短,如“他们的身影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消逝”含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之意,强调结果,多用于指时间、声音等,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
“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消失、解除,如“误会消释了”。
(4)隐晦隐讳“隐晦”指意思不明显,如“这首诗的主旨十分隐晦”。
“隐讳”指心有顾虑而隐瞒不说,如“我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
(5)沿用延续两者都有承接因袭的意思,但“沿用”指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如“沿用原来的名称”。
“延续”指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或延长下去,重在连续,如“会谈延续了两个小时”。
(6)以至以致“以至” 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开头,表示承接上文的条件,引出下文的结果,往往是好结果,如“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至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
“以致”表示所引出的结果多是不好的或不如意的,如“他事先没作充分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7)雇佣雇用“雇用”,动词,指雇进人力加以利用,不含贬义,如“雇用女工”。
“雇佣”,名词,指用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引申为缺乏主人翁态度与责任感,按酬付劳,含贬义,如“雇佣劳动”。
(8)怪癖怪僻“怪癖”指古怪的癖好,名词,如“长期与他接触,你会觉察到他的怪癖”。
“怪癖”指古怪,形容词,如“他是一个怪僻的人”。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词义辨析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词义辨析(一)0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0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0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0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0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0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0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近义词辨析大全

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近义词辨析大全第一篇:公务员行测考试之近义词辨析大全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1)按照·依照·遵照] 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如“依照刑法第×款第×条”。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包含·包涵]包含——里边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必须·必需]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
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
如: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动词。
如:煤和铁是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辨明·辩明]辨明——辨别清楚。
如: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变换·变幻]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如_变换位置/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的或奇异的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不和·不合]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必然·必定·一定]这三个词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区别是:“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有时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如“他每次进城,必定来我这里坐坐”。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1)按照·依照·遵照]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如“依照刑法第×款第×条”。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包含·包涵]包含——里边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必须·必需]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
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
如: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动词。
如:煤和铁是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辨明·辩明]辨明——辨别清楚。
如: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变换·变幻]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如_变换位置/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的或奇异的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不和·不合]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必然·必定·一定]这三个词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区别是:“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有时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如“他每次进城,必定来我这里坐坐”。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行测言语理解理与表达:近义词辨析130组

1、关于、对于关于表示关涉的范围。
如: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对于主要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2、通过、经过通过是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是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3、尽管、不管不管后面是假设的情况,如:在党的领导下,不管前方有多大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尽管后面是确定的事实,如:尽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向他提。
4、不免、难免“不免”和“难免”作为副词意思相近,都有“不容易射开”“免不了”的意思,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情况,往往产生后面不希望出现的结果。
“不免”只用于肯定式,“难免”还可以用于否定式。
5、从而、进而从而重在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进而重在表示递进关系。
例: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6、继而、既而继而是状态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7、不只、不止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如: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他不止十六岁。
8、曾经、已经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例:我曾经去过北京。
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可能还在延续。
例:他已经来了。
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天了。
9、本来、原来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
如: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如:原来是你啊!10、究竟、毕竟都含有到底的意思。
究竟表示追根到底,用于疑问句,语气不肯定。
如:“究竟哪个拉得对,哪个拉得不对,我不知道。
”可兼作名词,表示原因和结果。
如:同学们都想知道个究竟。
毕竟表示追根到底所得的结论,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如: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在表示肯定语气时,毕竟和究竟可以通用。
河南公务员考试近义词辨析角度

20XX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近义词辨析角度一、语意轻重不同两个词即使含义再接近,可能也有着表达程度上的轻重之别,比如“酷爱”明显比“喜爱”的程度深,那我们在做逻辑填空的时候就可以从语意轻重的角度找到两个词之间的差别,进而根据语境看其需要重的语意还是轻的语意。
例:唐朝是丝绸生产的________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________较前代大大扩大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鼎盛规模B.重要范围C.繁荣种类D.成熟领域解析:原文中提到“无论产量、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那证明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语意程度比较深的词语,则正确答案为“鼎盛”,后面的“规模”同样符合语境,所以正确答案为A。
二、搭配对象不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某些专业领域,存在一些常用的搭配,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出怎样的搭配最合适。
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要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历史的眼光________世界大势,以战略家的智慧 ________ 未来,以互利共赢的精神致力于发展,以务实开放的态度________区域合作,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出本地区和平、发展与繁荣的新篇章。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运筹展望促进B. 观察把握推动C. 分析赢得加强D. 洞察谋划推进解析:第一个空的主语是“历史的眼光”,则有看的含义在里面,所以应在“观察”、“洞察”中选,后面第二空主语是“战略家的智慧”,所以应该用“谋划”,正确答案为D,这里就涉及搭配的问题。
三、感情色彩不同词语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可能被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如褒义、贬义和中性,我们可以找到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再结合语境看哪一个感情色彩最合适。
例:林则徐小时候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的父亲就扛着他进考场。
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开玩笑道:“骑父作马”,引起 _____,弄得林则徐父亲十分尴尬。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

[审定·审订]审定——经过审查之后作出决定。
如: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
如:审订书稿。
[声明·申明]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施行·实行]施行——指法令、法规等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时势·时事]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实验·试验]转自:仕程公务员网()实验——实地验证,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熟悉·熟习]熟悉——知道得清楚。
如:熟悉情况。
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如:要熟习业务。
[树立·竖立]树立——侧重指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立起新人、新事、新风尚。
“树立”多用于褒义,对象多是抽象的好的事情。
如:树立典型/树立新风/树立信心。
竖立——侧重指在地上或物体上把一些物体直立起来。
“竖立”是中性词,对象都是具体的。
如:竖立碑石/竖立旗杆/竖立井架。
[顺序·顺叙]顺序——排列的先后次序。
顺叙——写作上的术语,指记事、写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尚且·姑且]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尚且”是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如“为了人民,流血尚早不惜,更别说流这点汗了”;“姑且”是副词,表示暂时地,如“我这里有两间房闲着,你们姑且在这里住着”。
[甚·很·最·至·极]这五个词都是程度副词,用法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不同的是:“甚”和“很”意义相同,表示程度相当高,但未达到顶点,只是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文言色彩浓,后者口语色彩浓,如“形势甚急”“病情很严重”。
公考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50组易考词语辨析.doc

公考行测之言语理解与表达50组易考词语辨析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沮丧--颓丧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近义词辨析近义词的选择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选词填空中经常见到,下面针对其常考点进行举例分析。
1.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这是近义词考查的重要方面。
一般情况下,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分往往在所指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
动词近义词的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动作的结果方面。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了。
A.窜改驱除融解 B.篡改祛除融解
C.窜改祛除溶解 D.篡改驱除溶解
解析:B 窜改指改动;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为贬义。
驱除一般指对实体如人、动物等进行驱赶;祛除一般用于对疾病、心理、情绪等抽象物体的根治。
融解即融解,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情感、情绪等抽象事物,而溶解为物理名词,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
故选B。
2.词义的轻重不同
如处罚与惩罚,显著与卓著等等。
后者要比前者的词义重一些。
例2:在高达4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用事。
A.证实侦察义气 B.证明侦查义气
C.证实侦查意气 D.证明侦察意气
解析:C 证实指证明并核实。
立案与侦查搭配。
意气多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含贬义。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含褒义色彩。
4.词语的语体色彩不同
即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普通话与方言的不同。
例4:最近几天,美英两国政府高级官员频繁,共同磋商伊拉克战后的重建事宜。
A.会晤 B.会面
解析:A 会晤会见,书面语;会面,会见,口语。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