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3.10秦末农民大起义(2024版新教材)

秦朝修建的工程规模巨大,需要耗费大 量的劳动力、还要耗费大量的财力。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每年征调服役的男子约300万人
②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
【P50】
穿越情境二:我们来到了秦朝的村庄,发现 村民都饥肠辘辘,骨瘦如柴。
陈胜:既然误期要死,逃跑是死,起来造反最多也 是死,一样是死,不如起来造反。老百姓吃秦朝的 苦,也吃够了。难道那些王侯将相的人,天生就是 贵族吗?!
旁白:农民们纷纷响应,他们砍 时间:公元前209年 ② 地点:大泽乡 ③ 人物: 陈胜、吴广 ④ 口号: 王侯将相宁
秦始皇的“心愿”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 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心愿落空:秦朝短命而亡
一、秦的暴政
【P50】
【情景体验:穿越时光隧道回到秦朝, 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①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 【P50】
穿越情景一:当我们来到秦朝的乡村田间, 看到的是妇女、老人和小孩在田野中劳作, 那成年男子都到哪儿了呀?
旁白:当队伍走到大泽乡时,正赶上天降大雨,道 路被冲毁,他们只好停了下来。
吴广:唉呀,你看这雨,连续下了几天都不停,我 们不能按期到达了。 农民:这可怎么办,按照秦律,误期是要被杀头的!
陈胜:我们不能白白去送死,得想个办法。
吴广:这儿离渔阳还有几千里,我们无论如何也赶 不上期限了,我们还是逃吧!
农民:逃?往哪儿逃?被抓到是要处死的。
三、刘邦、项羽起义
【P52】
项羽
刘邦
三、刘邦、项羽起义
①项羽: 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P52】
3.10《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精品-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知识梳理 其他的反秦队伍是指?结合教材p61页的人物扫描司马迁说的一句话和想一想, 思考下面的问题。
VS 项
羽
“陈胜虽已死,其所
刘 邦
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
涉首事也。”
——司马迁《史记》
想一想: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 但是秦的统治并没有结束,所以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二)巨鹿之战
三、楚汉争雄——秦朝的灭亡
知识梳理 根据课本,完成表格的相关信息,说一说秦朝被谁灭掉的?
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交战双方 项羽军VS秦军
结果
项羽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
典故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示意图
相身刘关为邦史援抓事军住:次时公将机元的前项,2羽直0杀7抵年死秦,了在都观巨望咸鹿拖阳一延。带的公的主反元将秦,前起率2义0领7军年2万被秦人30王前万子往秦救婴军援围出。攻城渡。投过危降漳急水,情后秦况,下朝项,灭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
指
平台。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勾结,
鹿
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二世。秦二世
为
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
马
表现五:秦二世更加残暴
二(1)凶残的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世(2)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 暴(3)继续营建庞大的工程,征调民力屯卫咸阳; 政(4)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
秦始 皇巩 固统 一的 措施
政治
建立皇帝制度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设立郡县制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二、内容分析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希望自己开创的帝业能够相传万世。
然而历史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强大的秦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很快就走向了灭亡。
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封建专制残暴统治的结果,所以它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1.掌握秦暴政的主要表现,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史实,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问题设置,聚集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秦的暴政(重点)(1)教师活动教材研读:归纳秦的暴政的表现(2)学生活动表现1:赋税沉重。
表现2:徭役兵役繁重。
表现3:刑罚严苛。
表现4:“焚书坑儒”。
表现5:秦二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
2.陈胜、吴广起义(1)教师活动问题探究: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原因,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2)学生活动会①直接原因:大雨使戍守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记笔记】(3)教师活动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1: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
——司马迁《史记》材料2: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
——范文澜《中国通史》(4)学生活动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是第一次农民大起义;②沉重的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③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秦朝的灭亡(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63,概况巨鹿之战的基本情况。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问题探究:秦朝因暴政灭亡对后世有何借鉴意义?(4)学生活动1.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爱惜民力;2.应对君主权力适度制约;3.法家学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与儒家学说相调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共31张PPT)

秦始皇陵
空心砖
修长城
阿旁宫
材料三:
• “五人盗, 赃一钱以上, 斩左趾, 又黥[qíng]以为城旦(脸上刺刻涂 墨,判为刑徒)。”——秦简记载
• (秦朝刑罚严酷,以至)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 穿囚衣的犯人堵塞了道路,监狱多得像市场一样),天下愁怨 ,溃而叛之。——《汉书·刑法志》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此语一出,秦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B D.诛尽百家学者
2.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
C 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项羽 B.吴广、项羽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
3.(2019·山东临沂·3)“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
楚汉战争
前206年—前202年,项 羽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 权进行的战争。
1、成语典故中的历史
汉王刘邦
约法三章 刚愎自用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江东父老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暗度陈仓 霸王别姬 乌江自刎
咸阳 鸿门
鸿沟
垓下 西楚霸王 乌江
问题探究: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后来刘邦在谈到 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 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入关
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 年,仅存十几年,传位二世,威名 显赫的大秦帝国便在讨伐声中走下 历史的舞台,谁应为大秦帝国的灭 亡负责?
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3.10秦末农民大起义(2024版新教材)

一、秦的暴政(表现)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
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赋税沉重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 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
征驰调道三等十 其万 他, 徭南 役戍 ,五 每岭 年又 征五 调十 服余 役万 的, 不修下建三阿百房万宫人、。骊山陵又徭七役十余、万兵,加役上繁修重
材料三:秦朝的刑罚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多中
,还有族诛和连坐,每年被处以各类刑罚的人多达100多万。全刑国罚变成残了酷一个大监狱。
材料四: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460余人”。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材料五:
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的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
秦灭 六国
原因:1、人民......2、商鞅变法.....3、秦王嬴政......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建立: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建立 皇帝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巩
政治上:中央
疆域四至: 东至东海西陇西,北至长城南南海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始皇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末大泽乡起义
1、掌握秦朝暴政的表现;掌握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 2、通过分析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 的道理。 3、理解秦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通概括刘邦战 胜项羽的重要原因及启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末农民大起义》PPT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温故知新
1、政治措施: 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皇帝
三公制度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行政 军事 监察
郡县制度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中央政府 制 中 央
地方政府 集 权
温故知新
秦巩固统一措施:
反抗暴秦
二、陈胜、吴广起义:
①时间 公元前209年 ②地点 大泽乡
③人物 陈胜、吴广
④原因
直接原因:陈胜、吴广等到渔阳戍守长城,遇雨误期, 按秦律要处死。
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
⑤政权 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⑥经过 起义军不断壮大,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⑦结果 起义军缺乏后援,最后失败,吴广、陈胜相继被杀。
① 赋
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
税
沉
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重
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 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②徭 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役
繁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重 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哈哈,打了胜仗, 帝位非我莫属了!
休想,帝位 没有你的份 ,是我的。
刘邦 汉王
项羽 西楚霸王 1、初次交锋——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三、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2.对峙期间——楚河汉界
公元前205年夏
——公元前203
楚 河 汉 界
年,楚汉激战三 年,无法分出胜 负,最后以鸿沟 为双方边界。
3.10《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精品-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材料三、秦朝的刑罚有肉刑,是残害人肢体的刑罚。死刑分为戮(先刑辱、后斩首)车 裂、活埋、腰斩等十多种,执行方式极为残酷。一家犯罪,家族和邻里要“连坐”……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
秦的暴政
任务一、阅读教材观结合下列表格,总结秦始皇统治的特点。
前221年
秦王嬴政建立秦朝,称“始皇帝”建立中央集 权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①秦朝统一后,秦始皇推
前220年 秦始皇北巡
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注重
前219展生产,加强对社会的 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 贡献。
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掉秦国的正是秦国,不是天下的人。) ——杜牧《阿房宫赋》
秦朝实行暴政导致秦朝的速亡
张楚政权 秦末起义形势图
陈胜、吴广起义
任务四、根据材料思考陈胜吴广起义有何意义?
斩木为兵,揭杆为旗,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山 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 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司马迁《史记》
意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 神,为后世的人民反抗压迫发动起义提供了借鉴。
前215年 秦始皇派蒙恬北伐匈奴
前214年 秦始皇运河灵渠凿成,修筑长城 前213年 秦始皇焚书 前212年 秦始皇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坑儒
②好大喜功,急于求成, 统治暴虐。
前210年 始皇驾崩,胡亥(秦二世)即位
秦的暴政
任务二、根据教材结合材料分析秦暴政的表现。
材料一、收泰半(三分之二) 材料二、据估计,秦帝国总人口2000万, 之赋(秦朝的赋税,主要有 北筑长城征调30万,南戌五岭又50余万, 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70余万,修驰道等
3.10《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精品-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秦皇帝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 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 一君之身耳,所以自养者驰骋弋 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
——《汉书·贾邹枚路传》
至于始皇……发闾左之戍……力 役三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枭首 腰斩 车裂
即将犯人斩首后,将其首 级悬于木杆之上以示众。
适用于“不告奸”(即不 检举揭发坏人坏事)等罪。
魏国信陵君的门客,曾亡命至 外黄,娶到富家女,得到资助, 官任外黄令,刘邦早年曾到外 黄县跟随张耳。
韩国破灭后,张良还有私家仆 从三百人,他将全部家财都投 入反秦事业,征求刺客行刺秦 王政,为韩国报仇。
平时在家,好出奇计,年届七 十投奔项梁,投身反秦事业。
项氏世代为楚国贵族,其父项 燕是战国时代末期楚国名将。
公 元 前 207年 , 秦 朝 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 围之下,被迫出城投 降,秦朝灭亡......
是谁“杀死”了大秦王朝?
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柱。
——秦民谣
经纬原创 请勿商用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杜牧《阿房宫赋》
尊重原创 侵权必究
通过跪射俑鞋底、武士俑 铠甲的形制及数量,你能 联想到什么?需要哪些条 件才能制成?
俗称“五马分尸”,以车 拴住头和四肢,向五个方 向撕裂肢体。
株连
始于商鞅变法,即一人犯罪, 家族的人也要被牵连,这就
是我们常说的诛九族。
宫刑
是破坏犯人生殖器官的酷刑, 是肉刑体系中最重的刑罚。
劓刑
就是割掉犯人鼻子的刑罚, 一般用于盗窃罪。
黥刑
就是在人的面部刺刻的刑罚。
生埋 又称活埋或坑,就是用活
埋的方法将人处死。
项燕之孙,身高八尺多,力能 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 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揭 竿 而 起
此成语的意思是砍了树枝当武器,举起竹 竿当旗帜。和 “逼上梁山 ”意思相近。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破 釜 沉 舟
此成语比喻不留退路 ,义无反顾。其作用是 置于死地而后生。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收揽人心,善用人才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借古鉴今
从项羽争夺帝位的失败和秦 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中,你能总结 出什么历史经验教训?
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堂小结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项 庄 舞 剑 , 意 在 沛 公
鸿门宴
此成语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 所指 。即醉翁之意不在酒 。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目标
1、秦的暴政的表现 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 口号、政权、地位、结果、意义 3、项羽、刘邦在灭秦中的贡献 4、楚汉之争的人物、原因、性质、启示 5、评价秦始皇
秦的统治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他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 的收获上缴国家,农民受到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农民 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但他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统治过于残暴,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罚残酷,引 起了人民的不满,导致秦朝灭亡。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成语竞猜
本课涉及到的成语较多,你知 道多少呢?
请你猜猜看,下列图片和文字指 的是秦汉时期的哪个成语?
一、秦的暴政
繁重的徭役
秦
沉重的赋税
始
皇
残酷的刑法
焚书坑儒
秦
二
统治更加残暴
世
二、秦末农民战争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1.时 间
公元前209年
2.地 点
大泽乡
3.领导人
陈胜、吴广
4.直接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
5.政权、口 号 “张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地 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7.结 果
起义失败了
意义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
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行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遇雨,秦末的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灭秦
项羽
项
羽
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刘邦
刘邦
刘邦攻入咸阳,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
PK
汉王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三、楚汉之争
1、人物:
“西楚霸王”项羽VS“汉王”刘邦
2、原因: 争夺帝位 3、结果: 项羽最终失败,乌江自刎。
刘邦取得胜利,建立西汉。
4、性质:
为争夺天下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材料研读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进入 咸阳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 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 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这又说明了什么?
养 家
上 缴
糊
国
口
家
1/3
2/3
赋税沉重
长城
兵马俑
材料: 据史书有数字记载,秦朝人口约有2000万。而修阿房宫和 骊山陵达70万人,打匈奴、筑长城30万,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 计有150万。再加上修筑驰道的、建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 走于途的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长年在外服役的足有三百万人。
这些史实反映秦朝什么社会现象?
徭役繁重
刑法残酷
秦朝法律严苛,民众不慎一人触犯法律,亲族和 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 赃物在一钱以上,斩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 ,判为刑徒。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 就有车裂、腰斩、活埋10多种。
这一记载说明秦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焚书坑儒
相关史实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此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指鹿为马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 境地 。
四面பைடு நூலகம்歌
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约法三章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始皇禁锢人们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 藏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史书、医药、 种植及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460 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同学们,你知道这件史实是什么吗?秦始皇 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秦二世胡亥统治更加残暴
用大量宫女连同工匠给秦始皇殉葬。 杀害兄长姐妹和文武大臣。 对民众剥削残酷,穷奢极欲。
秦 朝 的 暴 政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农民 起义
陈胜、吴广 前期 起义
后期
项羽、刘邦 领导农民军
楚汉之争 西汉的建立
部编版七级历史上册 秦末农民大起义
客观评价秦始皇
【答案】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统 一了六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愿望;政治上, 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经济文化上,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有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的 发展和国家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