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心理学1-3

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直接实验4、重要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流派(七个)1、构造主义心理学1)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即“构造主义心理学”。
2)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主要观点:内省方法,研究意识的结构2、机能主义心理学1)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2)代表人物:杜威。
3)主要观点: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4)意识流:意识的连续性,意识像水流一样。
3、行为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华生(古典行为主义)2)主要观点: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给我一打儿童……)3)华生行为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pu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4)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区别:在于他并不否认人内部心里活动的存在)★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2)含义是整体或“完形”3)主要观点:研究意识体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4)格塔式知觉规律:格塔式心理学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
5、精神分析学派1)创始人:弗洛伊德2)主要观点: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
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正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6、人本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2)主要观点: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有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7、认知心理学1)认知: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过程。
儿童发展理论,章节测试 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是()A.弗洛伊德B.华生C.冯德D.皮亚杰【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心理学诞生。
1878年,德国心理学家冯德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经典的实验,详尽地描述了儿童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化的发展事实,最后归纳出年龄常模和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华生C.格塞尔D.班杜拉【解析】C3.高举无意识的大旗,从根本上修改了心理学的定义和方法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托马斯C.维果茨基D.班杜拉【解析】A4.发展理论的研究主题不包括()A.心理与实质B.量变与质变C.遗传与环境D.心理与生理【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理论的研究主题。
无论是研究认知的发展理论,还是研究人格的发展理论,都必须围绕以下四个主题:心理的实质、量变与质变、遗传与环境(或称成熟与学习)、理论自身的建设。
5.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对刺激的反应,其公式为()A.S-VB.N-ZC.S-RD.O-P【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行为对刺激的反应公式。
华生认为,人的行为就是对刺激的反应,其公式表示为SR。
其中,S是刺激,R是反应。
6.个体社会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彻底的是()A.机械论者B.机体论者C.遗传决定论者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认识。
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大,个体社会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彻底的是以维果茨基为首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他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研究社会、文化、历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成为当代心理学中令人瞩目的一派。
7.提出认知结构的机能和结构演变的规律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格塞尔D.班杜拉【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皮亚杰理论的认识。
皮亚杰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建构了一套全新的认知心理学,揭示出认知结构的机能和结构演变的规律,对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心理学-习题解答1-3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和独立的标志是: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实验心理学。
2、和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心理现象包括和。
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6、心理过程包括、、。
7、心理是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个性心理包括和。
9、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和。
10、心理学的体系分为两大类,即和。
11、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和。
12、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叶:、、、。
13、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1、心理学是一门(④)的科学。
①古老②年轻③新兴④既古老又年轻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④)。
①自然环境②人的大脑③个体活动④社会实践活动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马斯洛D.冯特5、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C. 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D.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7、心理现象可分为(A)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知识导航:人格也叫个性,是指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8、心理反映的特点有(A)A.能动性和主观性B.客观性和反应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原则性和灵活性9、心理学是(D)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0、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C)。
“心理学”各章节掌握要点及试题示例(1-6)

“心理学”各章节掌握要点及试题示例(2015年秋)第一章绪论【掌握要点】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心理活动\行为) ♣2.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3. 心理现象的构成? ♣4. 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5.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事件\人物\时间\地点)6. 20世纪心理学主要流派的核心观点?7. 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含义与特点)【试题示例】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 莱布尼兹B冯特 C 弗洛伊德D艾宾浩斯2.因成功完成了困难的任务而心生自豪,这属于心理现象中的( ).A 心理动力B认知过程 C 情绪情感过程 D 意志过程3.辨别正误: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人的意识是流动变化的,与环境保持密切的相互作用,具有适应的机能。
4.现象分析:有人声称自己能够准确预判他人即将发生的行为。
这种说法是否符合科学的目标呢? 如果要对此说法予以检验, 可以采用科学心理学的何种研究方法? 试予以分析.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理基础【掌握要点】1.神经元的作用和结构? (能画图说明) 神经元的种类及其作用? ♣2.神经兴奋传导的方式?3.突触的结构与作用?4.神经系统的构成?5.大脑皮层初级感觉中枢的分布? 大脑皮层言语中枢的分布? ♣6.大脑两半球功能分化的表现及其意义?【试题示例】1.负责将皮肤、肌肉等器官所接受到的刺激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 感觉神经元B 运动神经元C 中间神经元D 联络神经元2.对警觉和唤醒状态有辅助作用的神经递质是()。
A 乙酰胆碱B 5-羟色胺C 去甲肾上腺素D 多巴胺3.辨别正误: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中传导的速度接近光速。
4.现象分析:临床上有大脑受到外伤的儿童,经过若干年的康复和训练,其心理功能并未出现显著的缺失。
这是否说明大脑功能分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试予以分析。
第三章需要与动机【掌握要点】1.什么是需要p228和动机225?如何理解动机在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功能?p2262.怎样理解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不同?p288 何为主导动机?p227♣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区分了哪几个层次的需要?p230图如何理解基本需要与成长性需要的不同?p229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需要存在怎样的演变特点?p229♣4.何为成就动机?p234成就动机的水平受到哪些条件的影响?p235♣5.阿特金森提出,人具有两种稳定的心理倾向——追求成功与回避失败,两者对立统一,共同决定人的成就动机的特点。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33年高尔顿(Francis Galdon)发表《对人类官能及其发展的探讨》,开辟了研究个体心理和心理测验的途径。
1833年霍尔(Granville S. Hall)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887年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
1885年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发表《记忆论》,开创了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1890年詹姆士(Willian James),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心理学原理》,提出了意识流理论,对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1950年比内(Alfred Binet)和西蒙共同编制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布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1912年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柯勒(Wolfgang K?hler)和考夫卡(Kart Koffka)在法兰克福研究似动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格式塔心理学。
1900年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发表了《梦的解释》,1917年发表了《精神分析引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19世纪中叶以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较为直接的促进作用。
到1874年《生理心理学原理》的出现,从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
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科学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进行了数十年的争鸣,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达成基本的共识,使心理学不断走向繁荣。
2010-2011-1普通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1.心理现象(构成/大表)2.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有人说,要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并不一定要学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没学过心理学而成为优秀教师的大有人在;而有的学了心理学却仍然教不好书。
可见,学不学心理学无所谓。
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1)这种看法不妥。
(2)尽管有人确实没有学过心理学也搞好了教书育人工作,但并不能据此推论说要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可以不要心理学。
他们的工作之所以获得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了学生心理规律,使工作符合了心理学原理。
(3)知识本身来源于实践,但如果每个人都舍弃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凭个人有限的时间和能力去重新探索是得不偿失的。
学校里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力图利用良好的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传授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能及时将有关知识运用于实践,并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指导自身的实践。
尽量避免错误,少走弯路。
(4)心理学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如果专业知识、表达能力等重要条件太差,同样搞不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同时,仅仅学了理论知识但不善于运用同样是不行的。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1.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左半球是言语优势半球)2.大脑皮层四个重要机能区与所在的叶(P43)3.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理解并会举例)4.“狼孩”的事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1)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社会生活条件,尽管他有正常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
(2)“狼孩”自幼失去了社会生活条件,生活在动物的自然环境中,只能成为生物的个体。
即使后来给予了她正常的社会生活条件以及多年的教育和训练,也没能使她的心理发展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社会生活条件是人心理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制约因素,心理具有社会性。
第三章感觉知觉观察1.理解什么是感觉、知觉2.观察的概念3.外部感觉包括4.基本味觉有5.理解什么是错觉6.理解感受性(强烈刺激使之降低)7.理解感觉的规律(举例)8.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感觉的适应;(3)感觉的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4)联觉;(5)后像;(6)感受性的发展和补偿。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钠,内省的方法行为主义学派,美·华生,环境决定论观点,抛开意识,探索刺激和反应(S-R)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派,德·魏特海墨,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完形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和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弗洛伊德,不仅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且开始了对无意识研究(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特别是性冲动)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 人本主义心理学,美·罗杰斯·马斯洛,人格方面的研究,心理学的第三势力,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简史:a.行为主义早期的代表:俄国的巴甫洛夫,美国的沃森b.发展了行为主义:赫尔、斯金纳 c.用学习的原则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米勒、多拉德 d.提出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沃尔斯特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辩证发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识记): ·左半球:①言语功能占优势②概念形成 ③逻辑推理④数学运算等 右半球:①不需言语参加的②空间知觉 ③形象思维④音乐⑤美术⑥情绪表达⑦识别能力占优势 ·割裂脑实验:{美·斯佩里}右利手 左半球—言语功能优势;右半秋—空间知觉优势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 威尔尼克区:听觉性言语中枢——接受性失语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 ·激发动机:需要、内驱力、诱因、情绪。
·情绪理论: (1)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2)丘脑理论:美-坎农 (3)、认知理论:美-沙赫特 (4)、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伊扎德 ·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敌意、焦虑】 ·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气质类型学说(领会): 古希腊·希波克拉特·四种体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体液说:希波克拉特:朴素唯物主义、人体内有四种体液 黄胆汁-胆汁质,血液-多血质,黏液-黏液度,黑胆汁-抑郁质 2、体型说:德·克雷奇米尔 美·谢尔顿 斯蒂文斯 3、激素说:美·伯曼 甲状腺型: 垂体腺型:智慧、聪颖 肾上腺型:易激动 性腺型:性别角色突出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抑制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特征:强度、平衡型、灵活性 2、高级N活动类型: 两种基本过程的三个特征之间不同组合,理论上12种活动类型。
心理学1

01|绪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三大研究任务不包括()。
A.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B.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C.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D.心理咨询与辅导2.个体心理一般分为()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A.心理过程B.心理现象C.心理规律 D.心理特点3.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冯特D.苛勒4.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铁钦纳B.冯特C.杜威D.华生5.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1879 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D.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说6.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
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7.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及其规律的科学。
A.心理活动B.心理特征C.心理现象D.心理品质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
A.华生B.弗洛伊德C.马斯洛D.杜威9.( )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应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A.人格B.人格倾向性C.人格特征D.人格意识10.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集中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特征的范畴( )。
A.兴趣B.能力C.气质D.性格11.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
A.知觉过程B.思维过程C.意志过程D.行动过程12.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13.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14.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15.人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能力、气质、性格C.感知、记忆、思维、想象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16.“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是以下哪一学派的观点 ( )A.格式塔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 D.认知心理学17.下列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铁钦纳C.奈瑟D.皮亚杰1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活动是脑活动的()A.产物B.产品C.前提D.基础19.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心理学三大势力: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
精神分析人物:弗洛伊德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3 大脑两半球功能区分
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
右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4 大脑语言中枢
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温而尼克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5 人动力的源泉是需要
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6 动机的分类和举例
动机起源角度:
生理性动机,饥饿、渴、睡眠
社会性动机,兴趣、权利动机、交往动机
7 习得性无助及应对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要战胜习得性无助感,请注意:
首先,不要放弃希望,有希望才能不感到无助。
其次,可以通过训练,战胜无助感和抑郁,如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等。
第三,学会正确而积极的归因。
8 动机冲突类型及举例
按性质内容分:
原则性动机冲突:公与私
非原则性动机冲突:周末想看电影又想去复习功课
按表现形式:
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冲突: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但必须接受其一
趋避冲突: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
9 感觉阈限与差别阈限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辨别出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10 感觉后像、适应、对比
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
感觉对比: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比是统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现象
11 知觉的定义与基本特性
定义:可以看成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应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2 运动错觉及其举例
似动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运动幻觉:
A 诱导运动: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例如,夜空中既可以把月亮看成在云朵中穿行也可以把云朵看成在月亮中穿行
B 自主运动:如果个体在黑暗中注视一个光点,过一段时间就会感觉它在不停的动 13 记忆类型及容量
类型: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1分钟内),长时记忆(容量大长期保持信息) 短时记忆的容量:数字7±2 (组块)
14 长时记忆的类型
陈述性记忆(what ):a 语言记忆(包括有关语言、事实、一般知识和概念的记忆) b 情景记忆(包括有关事件和个人经历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how ):包括有关运动技能和行为学习信息的记忆
15 遗忘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时间、材料的性质、系列材料的位置、学习数量程度、加工深度、动机
16 遗忘曲线及其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17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18 人类的四种原始情绪及识别
人的四种最原始的情绪:
快乐: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目的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愤怒:目的受到阻碍,而使紧张积累产生的情绪体验
恐惧: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悲哀:失去心爱的对象或理想、愿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绪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面部表情
体态语言(身体姿势表情)
声音特征(言语表情)
19 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将一般智力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a 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 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40岁 考试下降。
b 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20 智力测验以及各自特点
比纳-西蒙量表(1905):第一个智力测试,检测低能儿
斯坦福-比纳量表(1916):无法比较不同年龄儿童智商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三种不同的智力测验量表,包含了言语分量表和操作分量表,分别 计算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缺点:老年人都变成了低能人(心理年 龄18岁、实际年龄60岁)测验内容受到言语水平的制约
瑞文推理测验:非文字的图形测验,测验对象不受语言、种族、文化等条件的限制 适用年龄范围更广
21 离差智商与比率智商的计算
离差智商=100+15Z 其中 S
X X Z -=
22 智力分布弱智与超长标准
分布情况:正态分布“钟型曲线”中间多两边少
弱智:70以下
超长:139以上
23 发散思维及其主要特征
发散思维:思考问题时信息向各种可能的法相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不同的设想出发。
特点:流畅、变通、独特性
24 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单位
25 气质类型和各自特点
1.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
王熙凤
2.胆汁质,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
张飞
3.粘液质,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薛宝钗
4 抑郁质,敏感,孤僻,忧郁,内心暴风骤雨。
林黛玉
26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动力理论(自我防御机制)
人为了缓解焦虑,就会不自觉地形成一些防卫机制(defense mechanism),即一些防卫自己以减少焦虑的方式。
压抑、退行、合理化或文饰作用、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
27 人格稳定性
28 人本主义核心观点(了解)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的人所具有的16条人格标准
通向自我实现的8条途径
罗杰斯的自我论:自我概念、自我不协调:
直接经验VS 来自他人的评价性经验
理想自我VS 真实自我
歪曲或否认的防卫机制
当事人中心疗法: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同理心
29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区别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
*由已知的刺激引起反应,与应答性行为的塑造有关;
*无论是无条件反应还是条件反应,个体均处于被动地位;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接近出现,是它形成的主要条件,受接近律所支配;
*有心理学家称经典条件学习为刺激一反应
过程*在刺激与反应本无关系的情境中个体的一种自发过程;
*反应是自发的,个体处于主动地位;
*操作性反应之后能否带出有效的结果,则是操作性条件学习能否学习的最重要的条件,主要受效果律支配;*有心理学家称操作性条件学习为反应—刺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