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细化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妇科分级护理标准

妇科分级护理标准









40

A:生活不能自理者护理项目同特级护理
B:生活部分自理者护理项目如下: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病情
观察
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晨间
护理
协助:面部清洁、梳头、漱口
1次/日
协助:整理床单元
准确记录出入量
必要时
晚间
护理
协助:面部清洁、漱口
妇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特级护理)
病情及自理能力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专科护理项目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如:失血性休克、产后出血、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卵巢癌根治术后。
晨间
护理
整理床单位
专科护理项目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如:难免流产、先兆流产、宫外孕保守治疗、各种手术后恢复期
自理
能力
轻度
61-99
分或
中度
依赖
41-60分
A.生活部分自理者护理项目同一级B护理
B.生活自理者护理项目如下: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病情
观察
每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产科分级护理标准.doc

产科分级护理标准.doc

产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一、特级护理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各种复杂或大手术的患者。

护理要求:1.设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各种监护,认真做好记录。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和用药后的效果。

实施安全治疗护理措施。

3.对子痫、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的患者给予护理安全措施并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4.整理病床单位,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整理私人用品,协助更衣等。

5.维护病人的卫生、仪表、仪容,做好晨间护理,协助孕产妇实施生活护理。

6.根据病情按患者需求随时更换衣裤,还有擦身、梳头、剪指甲等。

7.及时做好心理疏导,消除顾虑。

8.严格执行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适用对象:1.手术或治疗期间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花在病情变化,必要时监护并做好记录。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护理等,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及用药疗效,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对重度妊高症、胎盘早剥出血性休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患者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4.每日会阴清洁2次,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

5.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焦虑情绪。

6.整理病床单位,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整理私人用品,协助更衣等。

7.做好晨晚间护理。

8.适时做好健康知识教育,给孕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及产后康复知识等。

三、二级护理适用对象:1.病情稳定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如剖宫产后恢复期、顺产后以及正常待产期间。

2.生活部分自理的孕产妇。

护理要求: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与护理,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整理病床单位,保持病房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整理私人用品,协助更衣等。

妇产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标准完整版.doc

妇产科常见病分级诊疗标准完整版.doc

妇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宫颈疾病1.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病变。

CIN分为3级,CINⅠ级指轻度不典型增生,CIN Ⅱ级指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Ⅲ级指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2.宫颈浸润癌: (1)I期:ⅠA1期镜下诊断的浸润性宫颈癌,肿瘤浸润深度<3mm,宽度小于7mm;ⅠA2期浸润深度3-5mm,宽度小于7mm;ⅠB期肿瘤肉眼可见,或镜下诊断时肿瘤范围超过ⅠA2。

(2)II 期:肿瘤超过宫颈,但未侵犯骨盆壁或阴道下1/3。

(3)Ⅲ期:肿瘤达到骨盆壁或/和阴道下1/3,或引起肾积水或肾脏无功能。

(4)IV 期: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粘膜,和/或超出真骨盆范围以及发生远处转移。

根据上述定义,按照如下分级诊疗指南实施救治:一级医院常规妇科检查及宫颈碘试验或醋酸试验有异常,疑有宫颈恶变者转二级医院处理。

二级医院接收转诊患者行宫颈TCT、HPV 检测,有阴道镜检查指征者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镜下宫颈活检:(1)若为CINI-II,按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处理。

(2)若为CINIII或ⅠA1-IIB期宫颈浸润癌,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的治疗方案处理,医院可予治疗。

(2)若为III期及以上的浸润癌转三级医院治疗。

三级医院医院应具备外、内科综合实力。

有宫颈癌手术治疗经验,经妇科肿瘤医师培训基地培训过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可接收宫颈癌根治术患者。

完成治疗后,可转二级医院随诊。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指子宫内膜腺体增生并有细胞不典型,表现为在单纯型或复杂型增生的基础上,腺上皮细胞增生,层次增多,细胞极性紊乱,体积增大,核浆比例增加、核深染,见核分裂像。

不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不典型增生约1/3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I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II型)。

产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 - 副本

产科分级护理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 - 副本
3.实施基础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4.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5.实施床旁交接班。
1.晨、晚间护理1次/日;
2.口腔护理2次/日,床上擦浴1次/2日。
3.更换床单被套1次/周,保持床单位清洁,有污染随时更换;
4.为患者修剪指甲、协助更衣;
5.协助患者使用便盆,做好失禁护理;
1.每3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
2.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
4.做好护理相关健康指导。
1.晨、晚间护理1次/日;
2.更换床单被套1次/周,保持床单位清洁,有污染随时更换;
3.做好心理护理和安全管理;
4.督促患者做好生活护理;
5.会阴护理2次/日,新生儿脐部护理1次/日;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1.每2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
2.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安全措施;
5.做好护理相关健康教育指导。
1.晨、晚间护理1次/日;
2.根据患者病情督促好生活护理;
6.协助母乳喂养、乳房护理。
产科护理分级细化服务标准和服务内涵
分级
分级依据
护理服务标准
护理服务内涵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其他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4.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后患者。
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妇产科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及服务标准(试运行)

妇产科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及服务标准(试运行)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 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 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 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 施;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 导。
4.化疗期间重度骨髓抑制 患者 5.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 专科护理: 雾化吸入后,叩背咳痰 6.急腹症 护理2次/日;会阴护理2 7.腹腔镜手术24h 8.重度贫血患者 次/日,引流管、留置尿 管护理2次/日,浅、深 9.其它:各种大手术后、休 克、高热、早产儿等 静脉置管护理2次/日
基础护理: 晨晚间护理1次/日,卧 位护理1次/2小时,排泄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 护理2次/日;床上温水 患者病情变化; 擦浴1次/2-3日;其它护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 理(协助更衣,床上洗 命体征; 头,指/趾甲护理)需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 时 疗、给药措施;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 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 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 专科护理: 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 雾化吸入后,叩背咳痰 施; 护理2次/日;会阴护理2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 次/日,引流管、留置尿 导。 管护理2次/日,浅、深 静脉置管护理2次/日
备注:次项目仅作为临床护理指导。
1.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术后 24h 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 48h 3.阴道大出血患者 4.化疗期间重度骨髓抑制 患者 5.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 6.急腹症 7.腹腔镜手术24h 8.重度贫血患者 9.其它:各种大手术后、休 克、高热、早产儿等
一级护理
床上温水擦浴 其他护理 患者安全管理 晨间护理 1、协助更衣 2、床上洗头 3、指/趾甲护理 协助做好“四防”, 1、整理床单位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1、协助面部清洁 2、协助会阴护理 3、协助足部清洁
妇科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及护理标准公示(试运行)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概述妇产科医生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各种手术,对于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程度不同,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分级制度,以便医生和病人对手术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是以手术难度和风险等级为基础,对手术进行分类,以方便医生和病人了解手术的难度、风险和预后。

分级标准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根据手术难度和风险等级综合评估而来。

手术难度可以从手术的创伤、操作难度、手术时间等方面来评估;风险等级可以从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时的创伤、器官损伤等方面来评估。

根据手术难度和风险等级评估结果,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将手术分为四级:一级手术一级手术是指手术难度最低、风险最小的手术。

一级手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手术:•阴道前壁/后壁修补术•阴道外口成形术•阴道裂伤修复术•阴道造口术•子宫颈糜烂刮除术一级手术操作简单,很少并发症,术后恢复迅速,大多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对于一级手术较高。

二级手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腺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尿道下裂修复术二级手术需要更细致的操作,风险较一级手术高,通常需要全身麻醉。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对于二级手术较高。

三级手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手术:•子宫切除术•卵巢切除术•子宫附件囊肿切除术•盆腔手术三级手术需要更复杂的手术操作,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在麻醉和手术时间上都有更高的要求。

四级手术四级手术难度和风险最高。

四级手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手术:•难产手术•产科手术•腔镜手术•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切除术四级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生和更为严谨的手术规范。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是妇产科手术规范化和分级管理的必要手段。

通过对手术难度和风险等级的评估,将手术分为四级,有利于医生和病人更好地了解手术的难度、风险和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

同时,也有助于医生的专业成长和培养,提高整个妇产科医学的水平。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细则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细则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细则妇产科手术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和手术干预。

但是,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手术分级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的细则,以使医师在进行手术决策时有明确的准则。

一、背景和目的妇产科手术分级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将手术按照难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分级,有助于医师在术前进行充分评估和准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

二、手术分级根据手术的难度和风险程度,将妇产科手术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1. 一级手术:一级手术为常规低风险手术,包括但不限于孕妇常见的手术如阴道分娩、剖宫产、腹腔镜检查等。

医师在进行一级手术时应具备基本的妇产科手术技巧和常规操作经验。

2. 二级手术:二级手术为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医师在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手术水平。

例如,子宫肌瘤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

医师在进行二级手术时应有一定的手术经验,并能熟练应用相关技术和器械。

3. 三级手术:三级手术为高风险手术,需要医师具备较高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手术经验。

例如,子宫切除术、双子宫切除术等复杂手术。

医师在进行三级手术时需熟练掌握常规妇产科手术技术,并能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各种意外状况。

4. 四级手术:四级手术为高度复杂和危险的手术,需要具备最高水平的妇产科手术技术和丰富的手术经验。

例如,经阴道修复子宫脱垂、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等手术。

医师在进行四级手术时需要具备高超的手术技巧和判断力,能快速应对复杂手术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三、医师资质要求不同级别手术对医师的技术和经验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医师在进行对应级别的手术前应满足相应的资质要求。

1. 一级手术:医师需具备妇产科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有一定的手术经验。

2. 二级手术:医师除需满足一级手术的要求外,还需要具备更高的手术技术水平和手术经验。

3. 三级手术:医师除需满足一、二级手术的要求外,还需要具备在复杂手术中处理并发症和意外情况的能力。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

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妇产科医师手术分级制度是指对妇产科手术按照手术难度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手术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措施,以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保障。

一、手术分级标准妇产科手术分级标准主要包括手术难度和风险等级两个方面。

1.手术难度等级手术难度等级主要从手术部位、手术复杂性和手术成果等方面来评估手术难度等级,分别分为简单、一般和复杂三个等级。

(1)简单手术:操作部位简单,操作方法成熟,操作过程较简便,如阴道分娩(正常顺产)、子宫颈糜烂电凝等。

(2)一般手术:操作较为困难,需要技艺熟练的医生来操作,如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宫腔刮宫等。

(3)复杂手术:手术难度大,对医术和经验要求高,如剖宫产、子宫肌瘤切除、子宫腺肌症切除等。

2.手术风险等级手术风险等级按照手术后的患者生命安全和手术后康复情况等因素来评估,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1)低风险手术:手术后一般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也不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情况,如肛门括约肌切开术、单纯子宫附件囊肿切除等。

(2)中风险手术:手术后需要一定的抗感染治疗和抗凝治疗,手术后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如下腹松弛胎盘、侧切术等。

(3)高风险手术:手术对患者生命安全影响较大,手术后需要严密观察,如子宫平衡脱垂、早期妊娠中毒症、重度胎盘早剥等。

二、手术操作规范1.手术前准备工作妇产科手术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如病史询问、一般体格检查、尿液和血液检查、B超、心电图等,确保患者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风险等级正确评估,并且要选择具有相应手术技能和经验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2.手术操作过程(1)手术操作要规范、标准,尽量减少手术风险和操作失误。

(2)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体位和呼吸,以及手术部位清洁和止血。

(3)有必要时,应采用高级防护措施,如手术室空气净化、手术室消毒、患者个人防护等。

3.手术后的护理和观察手术结束后,应进行患者的积极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和解决手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营造安全、舒适的手术恢复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护理 级别
适用对象
护理要点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严密观察孕产妇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1.晨晚间护理1次/日,卧位护理1次/2小
特 1.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抢救的孕产妇;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时,排泄护理2次/日;
级 2.重症监护孕产妇;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2.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护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孕产妇;
4.根据孕产妇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 3.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
理 4.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孕产妇;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பைடு நூலகம்趾甲护理)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晨晚间护理1次/日,卧位护理1次/2小 时,排泄护理2次/日;
2.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3.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 /趾甲护理) 4.需要时专科护理:会阴擦洗2次/日, 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乳房护理2—3次/日
5.保持孕产妇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4.需要时专科护理:会阴擦洗2次/日,
6.实施床旁交接班;
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乳房护理2—3次/日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一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孕产妇; 级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孕产妇; 护 3.手术后不能完全自理的孕产妇; 理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恶化者;
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趾甲护理)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需要时专科护理:会阴擦洗2次/日,
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乳房护理2—3次/日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二 1.病情稳定 需卧床休息者; 级 2.生活部分自理的孕产妇或能自理处于康复期者; 护 3.顺产分娩后; 理 4.足月待产;
1.整理床单元1次/日; 2.患者安全管理; .
三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级 护
1.病情稳定 需卧床休息者待出院;
理 2.生活能自理处于康复期待出院孕产妇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孕产妇病情变化; 2.根据孕产妇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孕产妇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每小时巡视孕产妇,观察孕产妇病情变化;
1.晨晚间护理1次/日,卧位护理1次/2小
2.根据孕产妇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时,排泄护理2次/日;
3.根据医嘱,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2.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4.根据孕产妇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 3.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