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高等土力学

【长安大学】高等土力学
【长安大学】高等土力学

《高等土力学》

1 什么是材料的本构关系?土的强度和应力-应变有什么联系?

材料的本构关系是反映材料的力学性质的数学表达式,表现形式一般为应力-应变-强度-时间的关系,也成为本构定律,本构方程。

土的强度是土受力变形发展的一个阶段,即在微小的应力增量作用下,土单元会发生无限大或不可控制的应变增量,它实际上是土的本构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土与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有什么主要区别?

金属材料符合弹性力学中的五个假定:连续性、线弹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和小变形。而土体应力应变与金属材料完全不同,具体表现在:

(1)土体应力应变的非线性

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在各个阶段呈线性;而由于土体是由碎散的固体颗粒组成,其变形主要是由于颗粒间的错位引起,颗粒本身的变形不是主要因素,因此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由相同的应力增量引起的变形增量不同,表现出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

(2)土体应力应变的弹塑性

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在屈服强度以内呈线弹性特征;而土体在加载后再卸载到原有的应力状态时,其变形一般不会恢复到原来的应变状态,其中有部分应变是可恢复的,部分应变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并且后者往往占很大比例,因此体现出土体变形的弹塑性。

(3)土体应力应变的各向异性

一般认为金属材料是由连续的介质组成,没有空隙,其应力和应变都是连续的,表现出各向同性的特点;而土的各个不同层间会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此外,土在固结过程中,上覆土体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与水平土压力大小是不等的,这种不等向固结也会产生土的各向异性。

(4)土的剪胀性

与金属相比,土是碎散的颗粒集合,在各向等压或等比压缩时,空隙总是减小的,从而可发生较大的体积压缩,这种体积压缩大部分是不可恢复的。土的剪胀性实质上是由于剪应力引起土颗粒间相互位置的变化,使其排列发生变化,加大(或减小)颗粒间的孔隙,从而发生了体积的变化。

3 什么是加工硬化?什么是加工软化?绘出它们的典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加工硬化也称应变硬化,是指材料的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弹增加速率越

来越慢,最后趋于稳定。

加工软化也称应变软化,指材料的应力在开始时

随着应变增加而增加,达到一个峰值后,应力随应变

增加而下降,最后也趋于稳定。

加工硬化与加工软化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图

3-1。 图3-1 加工硬化与加工

软化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4 什么是剪胀性?解释其微观机理。

土体由于剪应力引起的体积变化称为剪胀性,广义的剪胀性指剪切引起的体积变化,既包括体胀,也包括体缩,但后者常被称为“剪缩”。土的剪胀性实质上是由于剪应力引起土颗粒间相互位置的变化,使其排列发生变化,加大(或减小)颗粒间的孔隙,从而发生体积的变化。

5 在邓肯-张的非线性弹性双曲线模型中,参数a 、b 、i E 、t E 、13ult ()σσ-及f R 各代表什么意义?

参数i E 代表三轴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a 代表i E 的倒数;ult )(31σσ-代表双曲线的渐近线对应的极限偏差应力,b 代表ult )(31σσ-的倒数;t E 为切线变形模量;f R 为破坏比。

6 说明塑性理论中的屈服准则、流动准则、加工硬化理论、相适应和不相适应流动准侧。

(1)屈服准则

在多向应力作用下,变形体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各应力分量与材料性能之间必须符合一定关系时,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屈服准则可以用来判断弹塑性材料被施加一应力增量后是加载还是卸载,或是中性变载,亦即是判断是否发生塑性变形的准则。

(2)流动准则

流动规则指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是由应力空间的塑性势面g 决定,即在应力空间中,各应力状态点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必须与通过改点的塑性势能面相垂

直,亦即ij

p ij g d d σλε??=。流动规则用以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或塑性应变增量张量的各个分量间的比例关系。

(3)加工硬化理论

加工硬化定律是计算一个给定的应力增量硬气的塑性应变大小的准则,亦即式ij

p ij g d d σλε??=中的λd 可以通过硬化定律确定。 (4)相适应和不相适应流动准则

对于稳定材料,0≥p ij ij d d εσ,这就是说塑性势能面g 与屈服面f 必须是重合的,亦即f=g ,这被称为相适应的流动规则。如果令f ≠g ,即为不相适应的流动规则。

7 什么是物态边界面?什么是临界状态线?在p 、q 、1v e =+三维坐标系绘出正常固结黏土的物态边界面和临界状态线。

正常固结土的应力状态(p`,q`)与孔隙率e 或比体积v 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即(p`, q`, v )代表土的状态,(p`, q`, v )在三维空间形成的曲面称为物态边界面。临界状态线是土体达到破坏时的的状态线。

图7-1 正常固结黏土的物态边界面和临界状态线

8 正常固结黏土的排水试验和固结不排水试验的强度包线总是通过坐标原点,即只有摩擦力;黏土试样的不排水试验的包线是水平的,亦即只有粘聚力。它们是否就是土的真正意义上的摩擦强度和粘聚强度?为什么?

都不是。正常固结粘土的强度包线总是过坐标原点,似乎不存在粘聚力,但是实际上在一定条件下固结的粘土必定具有粘聚力,只不过这部分粘聚力是固结应力的函数,宏观上被归于摩擦强度部分。

粘土的不排水试验虽然测得的摩擦角为0,但是实际上粘土颗粒之间必定存在摩擦强度,只是由于存在的超静空隙水压使得所有破坏时的有效应力莫尔圆是唯一的,无法单独反映摩擦强度。

9 沉降计算中通常区分几种沉降分量?它们形成的机理是什么?按什么原理对他们进行计算?

(1)沉降分量区分

按产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有瞬时沉降,主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按变形方式有单向的变形沉降和二向以及三向的变形。

(2)形成机理

瞬时沉降是加载瞬间产生的沉降,对于饱和土体而言,地基土在不排水条件下收荷载作用产生的地面沉降;主固结沉降是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超静水压力迫使土中水外流,土孔隙减小,形成的地面下沉;次固结沉降是土体骨架蠕变产生的沉降,地基土中超静水压力全部消散,主固结完成后继续产生的那部分沉降。

(3)计算原理

瞬时沉降可采用弹性理论进行计算。地面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载半无限弹性地基在地面距荷载作用点r处的地面沉降S i可以求得;积分后可得举行或圆形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不同部位的的地面瞬时沉降S i;进而,在有限厚度和基础埋深的条件下基础的平均瞬时沉降;最后确定弹性模量E并对瞬时沉降进行修正。

主固结沉降在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单向压缩沉降法和三向效应法。此类方法是按弹性理论计算土体中的应力,通过实验提供各变形参数,利用分层叠加原理,可以方便地考虑到土层的非均质、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等实际存在的复杂因素。

次固结沉降在以孔隙水压力消散为依据的经典太沙基固结理论中未予以考虑,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过此问题,试图为其建立数学模型,但考虑到计算成果的简洁性、计算参数的可确定性故通常采用布依斯曼建议的半经验发估算次压缩沉降量。

10 要较可靠的计算沉降量,应该注意哪些主要的影响因素?

(1)计算断面:根据可靠地地基勘探数据和建筑布置,确定地基剖面压缩层范围,排水层位置等。

(2)应力分析:包括基底q的分布沿深度变化和附加应力计算

(3)计算参数:采用带表性式样做试验测定

(4)计算模型:对材料形状的不同假设,变形维数室内/现场变形指标等情况,按计算需要和实际条件合理选用。

11 什么是曼代尔效应?

在不变的荷重施加于土体上以后的某时段内,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不是下降而是继续上升,而且超过应有的压力值,这种现象称为曼代尔现象,或称为应力传递效应。

12 太沙基三向固结理论与比奥理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基本假设:太沙基假定,固结过程不随时间变化;比奥没有这个假定(2)孔隙压力和位移的关系:太沙基是须依次求出孔隙水压u——固结度U——沉降量S

比奥理论:可同时求出固结度U、空隙水压u以及沉降量S

(3)U随着时间t的变化:太沙基与泊松比u无关;比奥中泊松比对固结影响大,具曼德尔效应。

13 根据自己所参与科研项目或自己所思考的问题,结合高等土力学所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等土力学是对土力学的近一步深化与拓展,其中不仅更详细深入的探讨了以前土力学中所学到的知识,而且还针对一些问题介绍了更多的理论模型。土的本构关系中就列述了诸如邓肯-张模型、K-G模型等十余种模型,这些模型都各自具有优势和缺点,但是对工程中认识和解决土力学问题有着极大的帮助。

目前我主要思考的问题更多的集中在桩基础方面。在桩基础中,有很多问题都在高等土力学所学范围以内。桩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有向下的位移,这样会带动其周围土体发生剪切作用,这时不仅要考虑桩周土在当时的条件下的抗剪强度,还可以考虑土体剪胀作用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在土的抗剪强度中,高等土力学详细介绍了土的抗剪强度机理、影响土强度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土在各种排水条件下的强度理论。

在桩基础底部,土体会产生压缩变形和固结。土在压缩过程中,会发生三种固结沉降——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而在沉降计算方面,高等土力学介绍了很多的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在沉降计算中,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土体在固结压缩过程中的土中水渗流。土体压缩固结尤其是饱和土体的压缩固结主要是土中水和气体的排除产生的土体变形,因此合理确定和选择土的渗流条件对计算沉降是十分重要的。

在桩基础承载力计算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土体本身的性质,用什么样的土体本构模型来解答。土体是颗粒状的物质,它不像金属等连续性介质那样有着较确定的规律。高等土力学提供了土的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以及其他一些典型的本构模型。土体变形有着弹塑性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土的本构模型中,尤其在利用有限元软件在模拟计算有关土的问题时需要正确合理的选择相应的本构模型。在考虑土的弹塑性特点后,地基承载力的普朗特尔解、太沙基解和迈耶霍夫解等都基于塑性平衡理论找出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解。对于桩基础来说,它属于深基础范畴,它的承载力计算可以使用迈耶霍夫的深基础解答。

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土体本身具有各向异性等特点,使得它的本构模型理论、强度理论、土中水渗流及压缩固结理论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反应土体应有的性质。仅考虑土的各向异性来说,它使得土体在各个方向具有不同的压缩固结程度,从而造成了不同的渗流条件和各种材料模量。因此土的计算有着一定的可靠度。

长安大学工程材料简述题

简述 晶体结构 1.何谓晶体缺陷?在工业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 晶体中原子排列不完整、不规则的微小区域称为晶体缺陷。工业金属中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合金 2.简要说明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及结晶过程。 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过冷,即实际结晶温度必须低于理论结晶温度。金属结晶过程是由形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并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并进的。 3.指出在铸造生产中细化金属铸件晶粒的途径。 用加大冷却速度,变质处理和振动搅拌等方法,获得细晶小晶粒的铸件。 4.一般情况,铸钢锭中有几个晶区?各晶区中的晶粒有何特征? 典型的铸锭组织有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粗晶区三个晶区。表层细晶区的晶粒呈细小等轴状,柱状晶区的晶粒为平行排列的长条状,中心粗晶区的晶粒呈粗大的等轴状。 5.固态合金中的相有几类?举例说明。 固态合金中的相有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如铁碳合金中的铁素体为固溶体,渗碳体为金属化合物。 6.形成间隙固溶体的组元通常应具有哪些条件?举例说明。 形成间隙固溶体的两组元原子直径差要大,即d质/d剂<0.59,所以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元素为原子直径小的碳、氮、硼;溶剂元素为过渡族金属元素。如铁碳两元素可形成间隙固溶体。7.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置换固溶体的溶解度与组元的晶体结构、原子直径差和负电性等因素有关。 8.简要说明金属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机械性能方面的特点。 金属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是与任一组元的均不相同,其性能特点是硬度高,塑性、韧性差。9.指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在晶体结构和机械性能方面的区别。 固溶体仍保持溶剂的晶格类型。而金属化合物为新的晶格,它与任一组元均不相同。固溶体一般是塑性、韧性好,强度、硬度低;金属化合物是硬度高,塑性、韧性差。 10.简要说明共晶反应发生的条件。 共晶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合金液体的化学成分一定,结晶温度一定。 11.比较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由一定成分的相在一定温度下同时结晶出两个成分不同的相。不同点:共晶反应前的相为液相,过冷度小,组织较粗;共析反应前的相为固相,过冷度大,组织较细。12.简要说明合金相图与合金铸造性能之间的关系。 合金相图中合金的熔点越高、结晶温度范围越大,合金的流动性越差,易形成分散缩孔,偏析严重,合金的铸造性能差;反之熔点越低、结晶范围越小,合金铸造性能越好。 塑性变形 13.比较具有体心立方晶格金属与具有面心立方晶格金属的塑性。 体心立方晶格与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系数目相同(6×2=12,4×3=12,),但面心立方晶格的滑移方向要多,故塑性要好。 14.简述金属经过冷变形后组织和结构的变化。 金属经过冷塑性变形后,其组织结构变化是金属的晶粒发生变形,晶粒破碎亚晶粒细化,位错密度增加;变形程度严重时会出现织构现象。 15.指出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各阶段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晶体缺陷减少,内应力降低。再结晶,畸变的晶粒变成无畸变的等轴晶粒,亚晶粒数

长安大学建筑结构试验详解

建筑结构试验冀德学石晶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结构试验概论 第二章结构试验设计 第三章结构静载试验(单调加载实验) 第四章结构动力特性试验 第五章结构抗震试验 第六章结构试验现场检测技术 实验项目实验一常用机械式量测仪表使用技术实验二电阻应变片粘贴与检测技术 实验三静态电阻应变测量技术 实验四钢桁架非破坏试验 实验五结构动力特性的测定试验 实验六混凝土结构非破损检测技术应用第一章结构试验概论 1-1 结构试验任务 《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主要介绍结构试验的方法、程序和基本原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结构试验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进行一般结构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结构试验的任务是:以试验构件或模型为对象,通过使用测试仪器和试验设备,对结构物受作用后的性能进行观测,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如荷载、应力、变形、应变、温度、振幅、频率、裂缝宽度等),了解并掌握结构的力学性能,并对试验对象的结构性能做出评价,为验证和发展结构计算理论提供试验依据。 结构试验是研究和发展 结构计算理论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设计规范所采用的计算理论,几乎全部是以试验研究的直接结果作为基础的。 结构试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应该具备结构工程专业知识(结构、材料、施工)。 √应该掌握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相关知识。 √应该了解机械、液压、电工、电子及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内容。 1-2 结构试验目的 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结构试验 一般分为: ★科学研究性试验 ★生产鉴定性试验 1-3 结构试验分类 按试验对象尺寸大小分为:真型试验模型试验 按试验对象是否破坏分为:?破坏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 按试验场地分为:?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 第二章结构试验设计 2-1 结构试验设计概述 一、结构试验的四个阶段 1.试验规划与设计2.试验准备阶段3.试验实施阶段4.试验数据分析与总结 二、试验大纲内容 1.试验的目的与意义2.试验构件设计3.试验装置与加载装置设计4.试验观测方案设计5.试验经费预算6.试验进度计划7. 试验安全措施 三.结构试验运行程序 2-2 试验设计内容 一、试验构件设计1.试件形状设计2.试件尺寸设计3.试件数量设计4. 试验模型设计

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复试题

1995年 1、试述路基土的压实理论,压实标准和压实方法。 2、试述挡土墙的种类、构造和适用场合。 3、试叙述和评价国内外主要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4、试述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作用、要求和常用类型。 5、试述水泥砼路面施工的内容(步骤),方法和质量保证。 1999年 1、试述路基路面设计所考虑的环境因素,及在设计中的体现。 2、试述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工作内容,及应着重注意的方面。 3、试述高速公路路面的合理结构组成,并举例加以论述。 4、试就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设计依据的力学理论及采用的计算方法如何? ②设计指标是什么? ③设计参数有哪些? ④不同车辆轴载如何计算,轴载的重复作用如何体现? 5、试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步骤、采用的机械及保证施工质量应注意之点。(任选四题回答,每题25分) 2000年 1、试述高速公路的排水系统。 2、试述公路挡土墙类型,适用场合及设计原理。 3、试述沥青路面设计指标、设计参数、轴载换算及其力学原理。 4、试述水泥混凝土设计方法及力学原理。 5、评述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现状,提出合理结构见解。 2001年 1、试述路基土压实原理与要求(15分) 2、试述不同类型挡土墙的构造、设计原理及适用场合。(25分) 3、试述沥青路面结构合理组合、各结构层厚度确定方法与依据。(20分) 4、试述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结构组成与厚度确定。(20分) 5、什么是改性沥青、沥青马蹄脂碎石(SMA)、排水(开级配)沥青层(OGFC)、稀浆封层?(20分) 6、①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②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防护 2002年 1、试述高速公路的排水设施,并以示意给出排水系统。(25分) 2、论述公路路基边坡坡度、边坡防护与支挡工程设计及其合理配合。(25分) 3、沥青路面主要损害类型及其相应的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和表面使用功能指标。(25分) 4、评述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25分) 5、试述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25分)(四、五任选一题)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 说明书

目录 1. 实习说明 (5) 1.1 实习时间 (5) 1.2 实习地点 (5) 1.3 实习内容 (5) 1.4 实习感想 (6) 2. 外业勘测 (7) 2.1 实习路段自然条件 (7) 2.2 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7) 2.3 路线布局方案 (9) 2.4 实地定线 (10) 2.4.1 实地定线步骤 (10) 2.4.2 选线原则与依据 (11) 2.4.3 选线步骤 (13) 2.5 纸上定线 (14) 2.6 路线方案比选 (15) 2.6.1 路线方案比选应考虑的因素 (15) 2.7 各作业组工作内容 (15) 2.7.1 中桩组 (15) 2.7.2 中平组 (16) 2.7.3 横断面组 (16) 3.内业设计 (17)

3.1 平面设计 (17) 3.1.1直线在平面设计时长度的限制 (18) 3.1.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及超高 (19) 3.1.3 缓和曲线设计依据 (20) 3.1.4平曲线线形设计 (21) 3.2 纵断面设计 (21) 3.2.1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22) 3.2.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22) 3.2.3 纵断面设计最小纵坡和最大纵坡 (23) 3.2.4坡长限制 (24) 3.2.5 平、纵曲线组合 (24) 3.2.6竖曲线 (25) 3.3.横断面设计 (26) 3.3.1横断面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26) 3.3.3横断面设计步骤 (27) 3.3.4 线性组合(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线形组合 设计原则 (28) 3.4.土石方数量计算 (28) 3.5 设计成果 (29)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2.设计小时交通量:工程上为了保证道路在规划期内满足大多数小时车流能够顺利通过,不造成严重堵塞,同时避免建成后车流量很低,投资效益不高,规定要选择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 3.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于评价路段的线形的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4.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是一项综合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驶车速。 5.车流密度:车流密度是指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的数目:K=N/L 6.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最大时的密度,密度小于Km即为稳定交通流量,大于即为强迫交通流量。 7.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并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或行动的过程。 8.服务水平: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9.通行能力:道路上某一点,某一车道或某一断面处,单位时间可能通过的最大交通实体数(辆/H)。分类:基本通行能力、实际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10.交通事故的定义: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活动有关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章程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11. 85%位车速:在该路段形式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 12. 15%位车速: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之下,此速度作为该路段的最低限制车速。 13.行车延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行车延误分类: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

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一、实习说明 (一)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8日-2012年10月18日 (二)实习地点 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 (三)实习内容 本次道路勘测实习是在学习完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结合《测量学》课程中相关知识,参考相关规范细则进行的一个合格,可行的设计。 本次实习采用二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方法,先在室内根据给定路线的等级、设计速度和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路线的起终点,结合数字地形图和地形、地物等现场条件,确定路线方案,利用纬地设计软件定出路线的交点、确定曲线参数,完成路线的平面设计,然后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再根据已敷设到地面上的中桩与边桩位置测得路线的纵断面高程数据和横断面地形数据,最后转入内业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得出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直曲转角表、逐桩坐标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计算表等图表。总体来说分为外业和内业两个部分。 1.外业 (1)纸上定线 根据给定路线的等级、设计速度和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路线的起终点,结合数字地形图和地形、地物等现场条件,确定路线方案,利

用纬地设计软件定出路线的交点、确定曲线参数,完成路线的平面设计并生成供后续作业所用的逐桩坐标表。 (2)中桩放样 将道路中线在地面上标定,供落实核对以及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实地放线就是将纸上定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具体做法是以设计路线的中桩为待放样点,采用全站仪根据放样点坐标在实地标出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3)中平测量 在道路沿线设置满足测设与施工所需要的水准点,建立路线高程控制测量,然后测出放样后每个中桩处的地面高程,从而得到道路中线的高低起伏变化情况,为后续纵断面设计提供地面高程资料。 (4)横断面测量 现场实测每个中桩处道路法线方向的地面线,以供路基横断面设计、桥涵设计、挡土墙设计和土石方数量计算之用 (5)地形图测量(外加) 根据工程需要,利用全站仪,测绘出带状路线的地形图和局部范围专用地图,以供纸上定线之用。 2.内业 (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 和已确定的设计速度为依据,合理的确定平面线形三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连续性和均衡性,并注意使用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

长安大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后附19,12年原题)

?程地质分析原理题库(后附19年和12年原题) ——?安?学地质?程 ?、解释以下概念(每题2分,共20分) 活断层:?前还在持续活动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粘滑断层:也叫地震断层:以地震?式产?间歇性的突然滑动。锁固能?强。蠕滑断层:沿断层?两侧岩层连续缓慢地滑动。锁固能?弱。 地震:地壳岩层因弹性波的传播所引起的震动。 震源:地球深处因岩?破裂引起地壳振动的发源地。 震源距:震源离场地的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的垂直投影。 震中距:震中离场地的距离。 震源深度:震中?震源的距离。 转换断层:岩?圈板块的守恒型边界。岩?圈板块沿转换断层相对运动,但板块体积恒定不变。 地震波:震源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处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地震波种类:体坡:P波(primary wave)(初波,纵波,压缩波) 质点振动?向与波前进?向?致,振幅?,速度快,周期短 S波(secondary wave)(次波,横波,剪切波) 质点振动?向与波前进?向垂直,振幅?,速度慢,周期??坡:R波(瑞利波),滚动,垂直平?上下动 Q波(勒夫波),蛇动,?平?摆动 震级:震级M(magnitude)是距震中100km的标准地震仪(周期0.8s,阻尼?(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的?值)0.8,放?倍率2800倍)所记录的以微?表示的振幅A的对数值. 烈度:是表示地震发?时对?个具体地点的实际震动的强弱程度。 基本烈度:指在今后?定时期内,在?定地点的?般场地可能遭受的最?烈度。设计烈度: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经济性等的需要对基本烈度的调整。?如甲类建筑(建筑重要性分甲、?、丙、丁4类),应?于本地抗震设防烈度 1度。 等震线:地震后,在地图上把地?震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场地地震效应:在地震作?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与地?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为地震效应。 地震影响系数:单质点弹性结构在?平地震?作?下的最?加速度反映与重?加速度?值的统计平均值。 卓越周期:由于表层岩?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作?,某种岩?体总是选择某种周期的波放?的尤为明显突出,这种周期即该岩?体的特 征周期,也叫卓越周期。 H:覆盖层厚度;Vs:测试剪切波速 烈度?区化:

长安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研真题及答案详解

1995年长安大学《路基路面工程》 1、试述路基土的压实理论,压实标准和压实方法。 答:压实理论: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单位重量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 压实标准:压实度K。 压实方法:根据不同的压实机具可分为:碾压式、夯击式和振动式。 2、试述挡土墙的种类、构造和适用场合。 答:常用挡土墙有: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和加筋土挡土墙。 (1)重力式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身自重支撑土压力来维持其稳定。重力式挡土墙适应性较强,被广泛应用,但要求具有较好的基础。 (2)锚定式挡土墙 锚定式挡土墙通常包括锚杆式和锚定板式两种。 锚杆式挡土墙适用于墙高较大、石料缺乏或挖基困难地区,具有锚固条件的路基挡土墙,一般多用于路堑挡土墙。 锚定板式挡土墙主要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同时它不适用于路堑挡土墙。 (3)薄壁式挡土墙 薄壁式挡土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主要型式有:悬臂式和扶壁式。 它们适用于墙高较大的情况。 (4)加筋土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属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大,建筑高度大,适用于填土路基。 3、试叙述和评价国内外主要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答:目前主要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验或试验为依据的经验法,其著名代表是美国加州承载比法(CBR法)和美国各州公路工作者协会法;一类是以力学分析为基础,同时考虑环境因素、交通条件和路面材料特性的理论法,如英荷兰壳牌法、美国地沥青协会法。我国所采用的方法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 4、试述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作用、要求和常用类型。 答: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把由面层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应具有足够的水稳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增大,从而导致面层损坏,基层表面还应具有较高的平整度,以保证面层的平整度及层间结合。基层有时选用两层,其下面一层称作底基层。对底基层材料的要求可低于上基层。设置的目的在于分单承重作用以减薄上基层厚度并充分利用当地材料。 铺筑基层的路面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碎(砾)石混合料;各种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煤渣、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及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贫混凝土;各种碎(砾)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各种片石、块石等。 5、试述水泥砼路面施工的内容(步骤),方法和质量保证。 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混凝土拌和场地、进行材料试验和混凝土

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大纲及重点章节

适用专业名称:道路与铁道工程 课程编号:803 课程名称:道路工程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道路勘测设计占40%,路基路面工程占60% ·道路勘测设计部分: 1.绪论: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熟悉现行“标准”和“规范”中道路分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规定; 2.汽车行驶特性:熟悉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3.平面设计(重点):掌握平面线形三要素的概念、确定方法及其要求、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和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掌握行车视距的类型及 4.纵断面设计(重点):掌握纵坡及坡长设计的规定,竖曲线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原则和要求;熟悉纵断面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爬坡车道设置条件和设置方法5.横断面设计(重点):掌握横断面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和要求;熟悉平曲线加宽及其过渡方法,超高和超高过渡方法,视距保证的措施,公路和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及适用范围; 6.选线:掌握平原区、山岭区和丘陵区路线布设要点; 熟悉路线方案选择的一般原则; 7.纸上定线:掌握纸上定线的工作步骤; 8.道路平面交叉口:掌握各类平面交叉口型式、适用条件及设计要点;了解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试题比例10~15% (二)路基路面部分: 1、路基路面工程基本概念与知识(这是基础):要求掌握对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掌握路基填土的分类方法以及常见路基填土的性质;掌握路基干湿类型以及临界高度的概念,掌握路基干湿类别的判断方法;了解路基基本受力状况,掌握路基工作区概念,了解了解路基土的应力应变特性;掌握路基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和加州承载比的概念和意义,了解不同强度指标的测试方法和适用场合;掌握荷载及环境因素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2、一般路基设计:要求了解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掌握路基的类型、构造及其设计的主要内容; 3、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要求了解稳定性分析原理与方法;掌握土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掌握汽车荷载的当量换算方法;熟悉特殊条件下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的部分就没必要记,公式)试题比例为10-20%。 第四章第一节熟悉分析原理都看看,记住稳定系数公式k很好记; 图4-1和公式(4-1)要掌握,文字说明也要看即:汽车荷载的当量换算方法;; 第二节只看第一部分试算法(图4-2) 第三节圆弧法(1.原理2.图式) 第五节浸水路堤的稳定分析(只看节头的文字部分) 4、路基防护与加固:要求掌握合理选择防护类型和路基防护设计的内容;了解软土地基处理的目的,掌握常用的加固方法。试题比例为5-10%。 第五章路基防护与加固 知道常用的防护加固方法,这章规范性的东西多,不过不用记,这张几乎是没有考过。 5、挡土墙设计:要求掌握挡土墙的类型、构造和布 第六章挡土墙设计 第一节掌握(图要看) 第二节熟悉挡土墙的构造排水设施,布置不用看 第三节只需了解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的概念,复试要用 第五节主要是要看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其他部分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设计速度2.动力因数3.停车视距4.平均从坡5.自然展线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 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三要素组成。 3.各级公路应保证视距,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视距的两倍。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视距。 4.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山区越岭线公路展线的方式有、、。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 9.渠化交通的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 10..弯道超高率ih的确定,速度V取,横向力系数μ取。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0分,判断0.5分,说明理由1.5分) 1.公路等级的确定只与预测年限的交通量有关。() 2.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

3.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衡量不同重量的汽车在弯道上的稳定程度。()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6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min=5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5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h的确定,速度V为实际行驶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零。() 6.各等级公路最小纵坡的规定,是从减少工程量的角度考虑。一般最小纵坡不小于3% () 7.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衡,是指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应相等。() 8.纵断面的设计线,直坡段的长度是指其水平长度,竖曲线的长度是指实际曲线长度。() 9.越岭线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因此,越岭线的选线中,须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 9.环形交叉口,对于环道上的车道数应是越多越好,以提高通行能力。。()

最新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 说明书

目录 1. 实习说明 (4) 1.1 实习时间 (4) 1.2 实习地点 (4) 1.3 实习内容 (4) 1.4 实习感想 (5) 2. 外业勘测 (6) 2.1 实习路段自然条件 (6) 2.2 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6) 2.3 路线布局方案 (8) 2.4 实地定线 (9) 2.4.1 实地定线步骤 (9) 2.4.2 选线原则与依据 (10) 2.4.3 选线步骤 (12) 2.5 纸上定线 (13) 2.6 路线方案比选 (14) 2.6.1 路线方案比选应考虑的因素 (14) 2.7 各作业组工作内容 (14) 2.7.1 中桩组 (14) 2.7.2 中平组 (15) 2.7.3 横断面组 (15) 3.内业设计 (16)

3.1 平面设计 (16) 3.1.1直线在平面设计时长度的限制 (17) 3.1.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及超高 (18) 3.1.3 缓和曲线设计依据 (19) 3.1.4平曲线线形设计 (20) 3.2 纵断面设计 (21) 3.2.1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21) 3.2.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21) 3.2.3 纵断面设计最小纵坡和最大纵坡 (22) 3.2.4坡长限制 (23) 3.2.5 平、纵曲线组合 (23) 3.2.6竖曲线 (25) 3.3.横断面设计 (25) 3.3.1横断面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25) 3.3.3横断面设计步骤 (26) 3.3.4 线性组合(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线形组合设计 原则 (27) 3.4.土石方数量计算 (27) 3.5 设计成果 (28)

长安大学2016年度结构设计大赛赛题-竹质塔结构

长安大学2016年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竹质塔结构模型设计、制作与测试 1.竞赛模型 设计能够承受一定的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竹质塔结构模型,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可为四根、六根或八根柱组成的框架式空间结构,也可为其他结构。模型包括小振动台系统、上部塔结构模型和塔顶铁块三个部分,铁块通过热熔胶固定于塔顶,塔结构模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栓和竹质底板固定于振动台上,图1给出了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1 模型立面示意图(单位:mm) 2. 模型要求 2.1 几何尺寸要求: (1) 底板:塔结构模型用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为330mm×330mm×

8mm的木板(如图2所示),底板用螺栓固定于振动台上。 (2) 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应为900mm,允许误差为±3mm。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塔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但不包括塔顶铁块的高度。模型顶面为平面,应满足安全放置铁块的要求。模型底面尺寸不得超过220mm×220mm的正方形平面,塔顶不得小于150mm×150mm的正方形平面,即整个模型需放置于该正方形平面范围内,可为等截面结构也可为变截面结构,模型底面外轮廓与底板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螺栓能顺利紧固。模型的主要受力构件应合理布置,整体结构应体现“创新、轻巧、美观、实用”的原则。 图2模型底板示意图(单位:mm) 2.2 模型及附加铁块安装要求: (1)利用热熔胶将附加铁块固定在塔顶上,可在顶层设置固定铁块辅助装置,但辅助装置和铁块不能超出塔顶范围且不能直接跟柱接触。 (2) 提供的铁块为底边150mm高50mm的长方体,重量约为8.83 kg。 3. 加载设备介绍

长安大学本科试卷问答题整理

这是一份标准答案,了解哪些是答题要点和怎么给分的~。~ 1、路基设计内容有哪些? 答题要点: (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和高度; (2)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6)附属设施设计。 2简述路基压实机理及意义? 影响压实的因素有哪些? 答题要点: 用某种工具或机械对土基进行压实时.在压实机具的短时荷载或振动荷载作用下,土颗粒重新排列和互相靠拢,小颗粒进入大颗粒的孔隙中,孔隙率减小;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含量增加,增加了祖土颗粒间的摩擦和咬合及细土颗粒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了土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充分压实的土基,可以发挥土基的承载强度,减少土基和路面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形变,增强土基的水稳性和强度稳定性,有效地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土基的压实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室内对细粒土进行击实试验时,影响土的密实度的主要因素有:含水量、土的颗粒组成及击实功能。在施工现场碾压细粒土的土基时,影响土基压实度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含水量、上的类型、压实层的厚度、压实机械的类型和功能及碾压迫数等 3路面基层有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题要点: 路面基层分柔性基层和半刚性基层, 柔性基层,即粒料基层如天然砂砾,级配碎石等,水稳性好,刚度低,无抗拉强度. 半刚性基层,即采用结合料与矿料按一定配比经拌和,摊铺和碾压形成的整体性材料,刚度大,并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 4沥青路面的设计步骤是怎样的? 答题要点: (1)交通分析 (2)设计指标的确定 (3)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路面结构及材料参数选择 (5)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6)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 (7)路面拉应力验算 (8)路面防冻层厚度验算(季冻区) (9)路面材料配比设计 (10)技术经济分析. 1挡土墙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答题要点: ①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2分); ②收缩坡脚,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2分); ③防止水流冲刷路基;(2分) ④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2分)

长安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交通运输工程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研究生考试复习过程中,明确院校考试大纲以及参考书目,对大的复习能有很大帮助。一下是学府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9 年《交通运输工程》中道路工程的的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课程由道路勘测设计和路基路面工程两部分内容组成。 道路勘测设计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方法与设计规定等的掌握程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设计、选线与总体设计、定线、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等。 路基路面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概念、原理、性能、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等的掌握程度:包括路基路面工程的技术特点、材料要求、功能设计以及荷载、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路基和特殊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稳定性设计和挡土墙设计;土质路基施工方法与路基防护加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及施工工艺。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道路勘测设计占40% ,路基路面工程占60% (一)道路勘测设计部分: 1.绪论: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熟悉现行“标准”和“规范”中道路分级及其主要技术标准规 定;了解城市道路网和红线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试题比例10?15% 2.平面设计:掌握平面线形三要素的概念、确定方法及其要求、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和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熟悉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熟悉平面线形三要素的作用和性质;了解汽车行驶轨迹的特性。试题比例15?20% 3.纵断面设计:掌握纵坡及坡长设计的规定,竖曲线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掌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的

803道路工程 长安大学 初试名词解释

频率分布2011-2016

2000-2010 背诵序列 A1 1运行速度(V85) 运行车速是在特定路段长度上车辆实际行驶速度。由不同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采用的不同车速,通常用测定的第85个百分点上的车辆行驶速度作为行车速度。

2横向力系数 用来衡量稳定性程度,其意义为单位车重的横向力。 3回头展线 路线沿山坡一段延展,选择合适地点,用回头曲线作方向相反的回头后,再回到该山坡上的布线方式。(注释,回头展线指的是,展线的一种方法,而回头曲线,则是指利用回头展线的方法,设计出来的曲线。) B1 4交织段长度、交织长度 所谓交织就是两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的过程。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相互交织,交换一次车道位置所行驶的距离,称为交织长度。 5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transition curve】指的是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6竖曲线 竖曲线【vertical curve】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称为竖曲线。

7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transitional gradient】指的是在纵坡长度达到坡长限制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8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 在一定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某个断面上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是特定条件下道理能承担车辆数的极限值,用辆/小时(pcu/h)表示。 C1 9 渠化交通 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称为渠化交通。 10 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 从直线段的双向路拱横坡渐变到圆曲线段,具有单向横坡的路段。 11 道路净空 道路建筑限界(又称净空):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线。 12 视距曲线 从汽车行驶轨迹线上的不同位置引出一系列的视线,它们的弧长都等于视距s,与这些线相切的曲线(包络线)称为视距曲线.

长安大学建筑材料试题库

建筑材料试题(9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建筑物围护结构材料应选用导热系数——、热容量——者。2.工地上使用石灰时一般需__ __两星期以上,目的是__ __ __. 3.引起水泥腐蚀的外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侵蚀. 4.混凝吐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包括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5.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能. 6.珠光体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机械混和物. 7.木材的纤维饱和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水率,平均为_______. 8.石油沥青的粘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能,粘性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 9.建筑塑料性能的重大缺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载题干的内.每小题0.5分,共5分) 1. 容重是材料在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①绝对密实②规则③自然④松散 2. 含水率为的湿砂500g,其中所含水重为 ①.15g ②14.56g ③.14.91g ④.15.16g 3. 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以__________矿物为主的。 ①铝酸钙②碳酸钙③.氯化钙④.硅酸钙 4白水泥的等级是根据划分的 ①.强度指标②.色度③.白度④.光泽度 5.水泥是因生水化硫铝酸钙晶体而膨胀、破坏的原因是过多 ①.3CaO-Al2O3 ②.游离CaO ③.掺加石膏④.原料中硫酸盐 6.塌落度试验不适用于塌落度的混凝土拌和物 ①.<20mm ②.=0 ③<10mm ④.>30mm 7.满足和易性和强度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为配合比。 ①.基准②.初步计算③.实验室④.施工 8.25MnSi钢代号中的25表示 1. 合金元素25% ②.含碳量0.25% ③.合金元素0.25% ④.合金元素 2.5% 9.石油沥青牌号越高 ①.粘性越小②.塑性越小③.软化点越高④.针入度越小 10.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 较高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材料重点

1,石膏作为墙体抹灰材料有什么特点? 答:(1)色白质轻。(2)微膨胀性,这一性质使石膏在使用忠不会产生裂纹,并且墙体抹灰形状饱满密实,表面光滑细腻。(3)多孔性。内部具有很大的孔隙率,强度较低。石膏表现出良好的保温绝热性能、吸音性、隔声性以及还湿性。(4)防火性。当受到高温作用时,二水石膏的结晶水开始脱出,吸收热量,并在表面产生一层水蒸气幕,阻止了火势蔓延,起到了防火作用。 2,如果实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低于设计要求,应采用哪些措施来提高其强度?答:(1)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2)采用水灰比较小的混凝土拌合物。(3)采用湿热处理:分为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蒸汽养护:是在温度低于100度的常压蒸汽中进行。一般混凝土经过16-20小时的蒸汽养护后,强度可达正常养护条件下28天强度的70%-80%。蒸压养护:是在175度的温度、8个大气压的蒸压釜内进行。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提高混凝土强度。(4)改进施工工艺加强搅拌和振捣,采用混凝土拌合水磁化、混凝土裹石搅拌法等新技术。(5)加入外加剂:如加入减水剂和早强剂等,可提高混凝土强度。 3,碳化对混凝土性能有什么影响?碳化带来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答: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环境中的CO2与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钙和水,从而使混凝土的碱度下降的现象。碳化对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明显作用,会使混凝土出现碳化收缩、抗拉强度下降,还会使混凝土中钢筋失去碱性保护而锈蚀。碳化带来的最大危害是混凝土的碱度降低,混凝土中钢筋失去碱性保护而锈蚀。 4,钢材的冲击韧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何谓冷脆性临界温度和时效敏感性? 答:钢材的冲击韧性与下列因素有关:(1)钢材的化学成分与组织状态。(2)环境温度。(3)时间。 当温度下降至某一温度范围时,钢材的αk显著下降,钢材的韧性明显降低,脆性增加,断口由韧性断裂状转为脆性断裂状,这种性质称为低温冷脆性。发生冷脆性时的温度范围称为脆性临界温度。 随着时间的进展,钢材机械强度提高,而脆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可以用时效前后αk变化的程度来表示时效敏感性。 5,简述混凝土掺入矿物外加剂的作用与效果? 答:(1)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2)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升。(3)提高早期强度或增进后期强度。(4)改善内部结构,提高抗腐蚀能力。(5)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6)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6.高性能混凝土掺入减水剂可获得的技术经济效果? 答:一。在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且不降低混凝土强度。二.在保持流动性及强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可减少用水量,故水泥用量也相应的减少.三.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用水量减少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强度得到提高7,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有哪些?内因?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有:(1)软水腐蚀。(2)硫酸盐腐蚀。(3)镁盐腐蚀。(4)碳酸腐蚀。(5)一般酸腐蚀。(6)强碱腐蚀。(2)内因:①密实度不够;②水化产物中本身含有容易被腐蚀的成分。防止腐蚀的措施:(1)合理选用水泥的品种,当水泥石遭受软水腐蚀时,可用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含量少的水泥。如水泥石处于硫酸盐腐蚀环境中,可用铝酸三钙少的抗硫酸盐水泥。掺入活性混合材料也可提高水泥的耐腐蚀性。(2)减少水泥石的孔隙率,提高水泥的密实度。(3)设置隔热层或保护层。一般可采用花岗岩板材、塑料、玻璃等。8.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些?体积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和过期受潮水泥如何处理? 答:(1)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水化、凝结硬化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2)造成水泥

关于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关于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论文关键词】示范中心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学生即将面临走入社会,因此其学习不可缺少的要加入提高 动手能力的实验课程。实践证明,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 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我们尝试创建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并系统的介绍了其再实验教学体系、方式、教师队伍及管理体制等建设方 面的实践和经验。 目前在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工科专业而言,实验更 是科学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模式 在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 以培养复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人才为目标,增加提高型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 用性等、研究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由浅 入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并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态度。在实验教学体系上,分成 四个层次,基础理论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以道路建筑材料为例。 1.1 基础理论实验。 基础理论实验使学生对道路建筑材料的基础性质和理论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使学生 逐步了解道路建筑材料的实验技能。道路建筑材料的基础理论实验教学主要包括集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沥青混合料等材料应知应会原理性实验。 1.2 综合性实验。 综合型实验以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为主,根据不同的专业, 通过课程设计或创新实践课程,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培养和训练。采用老师命题,学生 自由组合的小组选课模式,相互配合完成设计题目。 1.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给定设计要求,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设计课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4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是教师及时将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经过浓缩提炼转化到实验教学中而开设 的项目。这样不但使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将前沿科学、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还使学

2017年长安大学 交通工程学(报考公路学院)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https://www.360docs.net/doc/6a411410.html, 适用专业代码:082303、0823Z2、085222 适用专业名称: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 课程编号:804课程名称:交通工程学(报考公路学院)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交通运输类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交通特性分析、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安全、交通设施设计、交通环境保护等。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交通特性分析。要求掌握交通特征参数的定义及几个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这些特性关系对交通状态进行分析。试题比例为10-15%。 2、交通调查与分析。要求掌握交通参数的调查方法和分析方法,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能进行相应分析计算。试题比例为10-15%。 3、交通流理论。要求掌握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排队论、跟车理论和流体动力学理论的相关概念、模型及应用。试题比例为10-15%。 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要求掌握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熟悉有控制方式交叉口和无控制方式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分析和交叉口改善。试题比例为10-15%。 5、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交通需求预测。要求掌握交通规划的程序及面向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区域公路网交通规划、交通枢纽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及应用,掌握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及应用。试题比例为10-20%。 6、交通管理与控制。要求掌握交通管理的手段及交通需求管理的策略,掌握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配时计算及交叉口交通状态评价。试题比例为10-15%。 7、交通安全、交通设施设计。要求掌握交通事故成因分析方法、交通安全评价方法及安全改善措施,掌握交通设施设计内容及应用。试题比例为10-20%。 8、交通环境保护。要求掌握交通环境污染的类型及与交通方式的关系,能够对其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通过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方式、交通设施设计提出降低污染的措施。试题比例为5-10% 要求掌握的内容为主要考点。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基本概念20% 简述题30% 计算题25% 综合分析题 2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左右。 五、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 1、《交通工程总论》,人民交通出版社,徐吉谦、陈学武主编,2008.6。 2、《交通规划原理》,人民铁道出版社,邵春福 主编, 2004,1. 3、《交通管理与控制》, 人民交通出版社,陈峻 主编,2012.8。 4、《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梁国华 沈旅欧 邓亚娟 主编,201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