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课程设计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单片微型计算机是指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时钟等核心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功耗低、易于编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控制系统中。
因此,对单片微型计算机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编程;3.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及其编程技术;4.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中断响应和计时计数技术;5.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现状。
三、课程内容1. 单片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1.1 体系结构概述 1.2 内存管理单元 1.3 输入/输出系统 1.4 系统时钟和定时器 1.5 中断系统2. 单片微型计算机编程2.1 汇编语言基础 2.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3 程序调试和优化3. 单片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3.1 输入/输出数据格式 3.2 数据输入/输出接口 3.3 并行口输入输出接口4. 单片微型计算机中断响应和计时计数4.1 中断介绍 4.2 中断控制器 4.3 定时器和计数器5.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5.1 智能控制系统 5.2 计算机嵌入式系统 5.3 物联网应用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
在讲解理论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设计和编程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性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作业成绩等。
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40%,作业成绩占30%。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参考书目:《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教程》、《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基础技术;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3、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
4、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复杂运算,解决实际的问题;
5、了解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
1、微型计算机概述:介绍微型计算机的概念、类型、组成结构和技术特点等;
2、微型计算机组成:分析微型计算机结构中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器件、中央处理器单元等;
3、操作系统原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深入介绍操作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4、编程语言原理:介绍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其组织结构,深入学习编程语言的编译和运行机制;
5、软件应用技术:介绍供应市场上的各种软件应用,及其系统设计原理,掌握使用软件的基本方法;
6、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和特点,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和技术;
三、学习要求
1、认真学习,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掌握相应的技术;
2、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安装、应用、调试等工作。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学时数:理论学时45、实验学时16学分数:3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原理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技术、接口技术和实际应用。
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够应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知识要求: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的扩展、接口技术。
2、素质要求: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规范意识,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质量第一的思想;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要有进取精神;使学生确立严谨的工作特点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3、能力要求: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够编写有一定功能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述1、单片机的发展及现状2、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要求:了解本章内容。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1、MCS-51单片机的结构2、MCS-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3、8051存储器的配置4、CPU时序5、复位及复位电路6、输入/输出端口结构要求: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构、引脚、存储器配置,理解CPU的时序、复位电路、输入/输出端口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MCS-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2、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3、汇编语言源程序基本知识4、编程的步骤、方法和技巧要求:掌握MCS-51单片机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理解汇编语言源程序基本知识,学会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的基本方法,能够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第四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1、微机的输入/输出方式2、中断的概念3、8051中断系统结构及中断控制4、中断处理过程5、外中断的扩展方法要求:理解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应用,掌握中断服务编程的编写。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程设计 (2)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和掌握单片微机的原理与应用,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单片微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1. 单片微机基础知识1.1 单片微机概述1.2 单片微机系统结构1.3 单片微机工作原理1.4 单片微机应用场景2. 单片微机开发环境2.1 KEIL C51微处理器开发环境2.2 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2.3 AVR ISP编程器3. 单片微机程序设计3.1 基本指令集介绍3.2 C语言程序设计3.3 汇编程序设计3.4 软件工程开发方法4. 单片微机应用案例4.1 矩阵键盘控制4.2 脉冲宽度调制4.3 温度检测与控制4.4 手写字符识别5. 实验5.1 单片微机程序设计实验5.2 单片微机外围电路设计实验5.3 单片微机应用案例实验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全程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实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要求1.学生需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和作业。
2.学生需要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掌握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3.学生需要自主探索和学习,深入理解单片微机的工作原理与应用,注重实际操作与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需要尊重知识产权,不得抄袭他人作品或代码。
五、结语本课程设计是对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总结,通过学习,能够深入了解单片微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案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案第一章:单片微型计算机概述1.1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介解释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2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CPU、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等解释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1.3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列举单片微型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家居自动化、工业控制、智能交通等第二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1 CPU的结构与功能介绍CPU的结构组成,如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等解释CPU的功能和工作原理2.2 存储器的设计与选择讲解存储器的作用和分类,如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介绍存储器的设计原则和选择方法2.3 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解释输入/输出接口的作用和功能介绍输入/输出接口的设计方法和常用接口技术,如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第三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编程3.1 程序设计基础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讲解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汇编语言等3.2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及其分类,如数据传输指令、算术运算指令等解释常用指令的功能和用法3.3 程序设计与调试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算法设计、编码实现等介绍程序调试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实例4.1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讲解如何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实现温度控制功能,包括硬件选择和软件编程4.2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智能家居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讲解如何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实现智能家居系统,包括硬件选择和软件编程4.3 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介绍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讲解如何使用单片微型计算机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包括硬件选择和软件编程第五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与前景5.1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当前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如集成度提高、性能增强等5.2 单片微型计算机在各领域的应用前景探讨单片微型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5.3 我国单片微型计算机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分析我国单片微型计算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我国单片微型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前景第六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6.1 串行通信接口介绍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串行通信接口的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6.2 并行通信接口介绍并行通信接口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讲解并行通信接口的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6.3 网络接口技术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网络接口技术,如以太网、Wi-Fi、蓝牙等讲解网络接口的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第七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7.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介绍操作系统的分类,如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7.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讲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介绍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如uc/OS、Linux等7.3 操作系统的应用实例讲解操作系统在单片微型计算机中的应用实例,如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第八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编程工具与开发环境8.1 集成开发环境(IDE)介绍集成开发环境的概念和功能讲解常见的集成开发环境,如Keil、IAR等8.2 编程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编程工具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介绍编程工具在单片微型计算机编程中的应用实例8.3 调试与仿真工具介绍调试与仿真工具的概念和功能讲解调试与仿真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实例第九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实验与实践9.1 单片微型计算机实验设备介绍单片微型计算机实验设备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9.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现讲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介绍常见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实验项目及其实现方法9.3 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讲解实践项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介绍常见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实践项目及其实现方法第十章: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案例一:智能分析智能的系统组成和功能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在智能中的应用实例10.2 案例二:无人驾驶汽车分析无人驾驶汽车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在无人驾驶汽车中的应用实例10.3 案例三:物联网应用介绍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实例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原理与应用展开,涵盖了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概述、硬件组成、软件编程、应用实例、发展趋势等关键知识点。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习得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编程方法、输入输出技术、中断机制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利用单片微型计算机进行简单控制器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1.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概述2.单片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3.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编程方法4.单片微型计算机中的输入输出技术5.单片微型计算机中的中断机制6.单片微型计算机在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们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概述、体系结构、编程方法和输入输出技术等内容。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们亲自操作单片微型计算机,了解它的中断机制和在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第一周1.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概述和体系结构。
第二周1.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编程方法。
2.分发编译器和调试器软件,并让学生们亲自编写程序试验。
第三周1.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中的输入输出技术。
2.通过实验,让学生们在单片微型计算机上实现简单的输入输出操作。
第四周1.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中的中断机制。
2.通过实验,让学生们了解单片微型计算机中的中断机制以及如何在编写程序时使用中断。
第五周1.讲解单片微型计算机在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2.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所学并思考单片微型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能性。
第六周1.期末考试: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控制器程序的方式,考查学生们对于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方式将学生的成绩分为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两部分。
理论成绩主要考查学生们对于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的理解程度,占总成绩的60%;实验成绩主要考查学生们对于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40%。
六、教学效果评估针对本次课程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课程的优点和改进之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教学设计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在工业控制、电子制造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单片机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1.掌握单片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2.学习如何编写单片机程序3.能够熟练运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控制任务三、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单片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单片机的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2. 单片机编程入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编写单片机程序的基本要求和语法结构•使用Keil C51编译器进行单片机程序的编译和调试•单片机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 单片机应用开发•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数字输入输出口的使用•定时器和中断的应用•串口通信和数据存储技术四、教学方法1.讲授主要通过教材和PPT等方式讲解单片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要求和语法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概念。
2.实验利用PROTEUS和Keil C51等软件模拟实际场景,教学生编写单片机程序,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3.实践通过实际的控制任务,结合设计流程和编程技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单片机进行简单的控制任务。
五、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学生的实验操作成绩和课堂表现。
•期中考试:涉及单片机基础知识。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的单片机编程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第2版)》•《单片机微控制器基础(第2版)》•《Keil C51用户手册》•《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七、总结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从单片机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编程要求和语法结构入手,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技术和应用开发方法。
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技术,并能独立开发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程序。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1.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微计原理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先修课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本课程以当今主流微处理器80X86为结合点,分析它的结构特点、操作原理、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
然后讲解80X86主要外围支援芯片的功能、结构、编程方法以及基本外部设备的接口技术。
在此基础上, 对键盘、LED数码显示器、AD与DA转换器等基本外部设备的原理与接口技术进行讨论。
此外对微计算机系统总线、其它微处理器结构也给以介绍。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本科专业课。
它是为培养满足材料类高等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研究微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在微计算机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结合应用问题的科学。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对微处理器及微计算机内部结构的进行深入的研究,课程包括汇编语言的学习及应用。
还包括中断、接口、总线的使用技术的应用,如何使用软件编程控制硬件的正确方法。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一门核心课程。
电工电子微机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图1 微机原理及应用与已学相关课程的关系图2 微机原理及应用与机自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关系3. 对专业培养要求支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毕业要求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毕业要求3中的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理论前沿、发展前景和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新的成型理论知识;(2).毕业要求5中的具有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理解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计算机系统这三个名词术语的内涵;掌握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计算机系统概念术语;;了解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学时数:理论学时45、实验学时16
学分数:3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原理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技术、接口技术和实际应用。
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能够应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知识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系统的扩展、接口技术。
2、素质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和规范意识,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质量第一的思想;鼓励学生勤奋学习,要有进取精神;使学生确立严谨的工作特点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3、能力要求: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能够编写有一定功能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述
1、单片机的发展及现状
2、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
要求:了解本章内容。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1、MCS-51单片机的结构
2、MCS-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
3、8051存储器的配置
4、CPU时序
5、复位及复位电路
6、输入/输出端口结构
要求: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构、引脚、存储器配置,理解CPU的时序、复位电路、输入/输出端口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三章 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MCS-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
2、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3、汇编语言源程序基本知识
4、编程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要求:掌握MCS-51单片机寻址方式、指令系统,理解汇编语言源程序基本知识,学会编写汇编语言源程序的基本方法,能够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第四章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1、微机的输入/输出方式
2、中断的概念
3、8051中断系统结构及中断控制
4、中断处理过程
5、外中断的扩展方法
要求:理解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应用,掌握中断服务编程的编写。
第五章 MCS-51单片机的定时器及应用
1、定时器概述
2、定时器的控制
3、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及应用
要求:理解MCS-51单片机定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定时器的应用及编写。
第六章单片机系统扩展及接口技术
1、扩展三总线的产生
2、扩展程序存储器
3、扩展数据存储器
4、简单并行I/O口扩展
5、扩展8155可编程外围并行接口芯片
要求:理解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了解有关的接口芯片。
第七章应用系统配置及接口技术
1、人-机通道配置及接口技术
2、单片机测控系统前向通道配置
3、A/D转换器及接口技术
4、后向通道配置及接口技术
要求:了解单片机与键盘、显示器的接口技术,理解单片机与A/D、D/A的接口技术。
第八章 MCS-51串行口及其串行通信
1、串行通信基本知识
2、串行口及应用
3、RS-232C接口总线及串行通信硬件设计
4、8051间的点对点异步通信
要求: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解MCS-51串行口的工作原理,理解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程序,了解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单片机定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课程的难点: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服务程序设计,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及编程等。
四、各教学环节要求
1、课堂教学
主要通过板书、图示、举例、讲解、演示、提问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使用教材: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朱定华编著。
教学参考书: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主编:丁元杰机械工业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应用》主编:侯紫达兵器工业出版社
《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主编:周航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主编:胡汉才清华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开发与典型应用设计》主编:谢筑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