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陶瓷产业实现集群发屡
潮州陶瓷调研报告

潮州陶瓷调研报告潮州陶瓷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潮州陶瓷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为进一步推动潮州陶瓷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实地考察主要参观了潮州陶瓷生产企业和销售渠道,问卷调查则在潮州陶瓷产业园和市民活动中心进行,通过问卷获取市场需求信息。
二、调研结果分析1. 潮州陶瓷的发展现状潮州陶瓷产业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潮州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
目前,潮州陶瓷产业规模庞大,涉及陶瓷原材料开采、陶瓷制作工艺、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
潮州陶瓷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产品种类丰富,技艺水平也较高。
2. 潮州陶瓷的市场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潮州陶瓷在市场上的需求仍然较高。
消费者对于潮州陶瓷产品的购买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潮州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认为购买潮州陶瓷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二是欣赏潮州陶瓷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工艺水平,追求独特的家居装饰品;三是潮州陶瓷的稳定质量和良好的使用寿命,认为购买潮州陶瓷是一种理性的消费选择。
3. 潮州陶瓷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潮州陶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地陶瓷产品进入潮州市场,对当地企业形成了竞争压力;其次是陶瓷原材料的供应问题,部分陶瓷原材料需要从其他地区进口,增加了成本和运营风险;另外,陶瓷制作工艺的传承和创新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三、发展建议针对潮州陶瓷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1. 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创新和工艺研发,提高产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 拓展市场渠道。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开拓更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3. 加强陶瓷教育和技能培训。
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培养新人才,推动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建设支持陶瓷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体系。
包括陶瓷原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支持,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和便利条件。
四、总结潮州陶瓷作为潮州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潮州陶瓷行业报告

潮州陶瓷行业报告潮州陶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产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潮州陶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闻名于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本报告旨在对潮州陶瓷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为相关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准确的行业信息和发展趋势。
一、产业发展概况。
潮州陶瓷产业起源于唐代,经过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潮州陶瓷以其精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工艺风格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潮州陶瓷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涵盖了陶瓷原料开采、制作工艺、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二、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陶瓷制品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潮州陶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实用性,成为了家居装饰、礼品赠送等领域的热门产品。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潮州陶瓷也成为了当地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三、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
潮州陶瓷制作工艺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传统工艺和技术优势。
近年来,潮州陶瓷行业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制作工艺,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艺术水平。
同时,加强对陶瓷文化的传承和挖掘,推动潮州陶瓷产业向深度发展。
四、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潮州陶瓷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成本上涨、环保压力增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潮州陶瓷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陶瓷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拓展陶瓷产业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潮州陶瓷产业作为中国传统的陶瓷产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技术优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潮州陶瓷产业发展趋势

潮州陶瓷产业发展趋势潮州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之乡,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底蕴。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潮州陶瓷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探讨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市场对陶瓷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潮州陶瓷以青瓷、白瓷为主,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和艺术品。
而现在,人们对于陶瓷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生活用品,也包括具有艺术性和收藏价值的陶瓷作品。
因此,潮州陶瓷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将陶瓷产品与现代生活风格相结合,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潮州陶瓷作为潮州的代表性文化产业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收藏家会选择购买具有潮州陶瓷特色的产品作为纪念品或收藏品。
因此,潮州陶瓷企业可以通过与旅游景点的合作,打造特色产品,在旅游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高陶瓷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
潮州陶瓷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
目前,一些潮州陶瓷企业已经引进了先进的陶瓷制造设备和生产工艺,使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得到提升。
同时,一些企业还注重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研发工作,推动陶瓷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也在陶瓷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智能陶瓷制造技术可以实现对陶瓷产品的智能生产和追踪,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对陶瓷产品的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为潮州陶瓷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企业发展潮州陶瓷产业中的企业发展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目前,潮州陶瓷企业主要以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形式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和竞争压力的增加,潮州陶瓷企业需要进行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传统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实现

经济发展有较大的 臻t 也杵台 国建设两型社 会的要求 。 义, 我
2 必须 坚持 走 集群 的道路 ,并且促使 建立商业 生态 系统
所谓的商业生态 系统 , 是由组织和个人所组成的经济 就 联 合体 , 员包括核 心企业 、 其成 消费者 、 市场 中介 、 应商 、 供 风
社会发展。因此 , 究中国建筑 陶瓷可持续发展 , 研 不仅对 陶瓷
策, 同时 , 积极参与政 府制定关于产业发展 的政策法规及创造 适合产业发展的综合社会 环境工作 中,推动政府规范产业发 展 的政 策 、 法规 等更趋于完善 , 实现 与政府共生 ; 四是充分发
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 的约束与监督作用 ,建立继全 自律 性规则 , 规范市场 行为 , 形成 约束和相 互制约的机制 , 实现商
集 群 不 断 升级
研究表明 , 中国陶瓷产业经过 长期发 展 , 以景德镇 、 潮州 、 佛 山、德化为代表的陶瓷产业集群 已基本形成 ,但除个别之
险承担者等, 在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 这些成员之间构成
了价值 链 , 同的链之 间相 互交织形 成了价值 网 , 不 物质 、 量 能 和信息等通过价值 网在联合体成 员间流 动和循环 。与 自然 生
收稿 日 : 1-6 1 期 2 00- 0 0
通讯联 系人 : 张纯 , - i: u zjz 2 . n E mal h nhd @16c c o
外 , 多区域陶瓷产业集群 尚处在较 低级阶段 , 很 某些区域只是 简单集聚。因此 , 我们必须从价值链 协同入 手 , 以优化价值链 为 目标的协同管理促进集群升级 , 促使集群 向更高层次发展。
7 6
中 国 陶 瓷 工 业
古代潮洲陶瓷业的发展及其原因

古代潮洲陶瓷业的发展及其原因
郑少珍
【期刊名称】《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卷),期】2007(41)3
【摘要】潮州陶瓷业的发展源远流长,对促进潮州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古代潮州陶瓷业的发展历史,并进一步分析古代潮州陶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以此显示潮州陶瓷业发展的传统工艺优势.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郑少珍
【作者单位】潮州市朝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广东,潮州,52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探析我国古代东北地区陶瓷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J], 张宇
2.珠江三角洲面临水资源承载力不足的原因和改善措施——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一个较重要问题 [J], 沈灿燊
3.华夏古代文明对环太平洋地区文化地理发展的影响——兼论中国人最先到达美洲[J], 刘树人;朱海森
4.精心打造特色经济努力建设"中国乌龙茶之乡"——关于潮洲市茶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J], 陈伟忠
5.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后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J], 张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景德镇兴衰

建镇正好千年的景德镇拥有近千年的光荣,但如果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重新证明自己,那么过去的历史越辉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失落感就会越强烈瓷都之争2004年是江西景德镇建镇1000年。
从1004年(宋景德元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至今,中国凭一个产业兴旺千年的城市,绝无仅有。
但是,当本报记者7月份来到景德镇时,却在与当地官员和市民的接触中,嗅到了一股浓烈的焦灼气息。
今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的称号授予了广东潮州。
6月19日,潮州将“中国瓷都”的牌匾扛到北京,推出规模宏大的珍品展销会和新闻发布会。
对于一座以陶瓷为图腾的城市,安身立命的根本———“瓷都”封号竟然旁落,此事对景德镇的震撼可想而知。
整个7月,当地官员一提“封都”二字无不动容。
围绕“封都”事件的当地舆论随之沸腾,纷纷抨击该评选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乃至有6名律师自愿组团,要为景德镇“讨回公道”。
在景德镇看来,“瓷都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不是评出来的”。
随意使用瓷都称号“是一种滥用协会权力,挑战市场规则,损毁民族精粹,自毁世界品牌,败坏世界无形资产的恶劣行为”。
但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看来,景德镇代表的是过去的荣耀,在历史基础上评价中国各大陶瓷产区的实力消长,才是客观公正的市场原则。
贡品文化不管景德镇是否会同上述两家协会打官司,能否打得赢官司,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近20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已经走向衰落。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介绍,改革开放之后,景德镇陶瓷仅以艺术瓷为主,日用瓷上的新进展几乎是空白,全市陶瓷年产值长期徘徊在10亿元之下,仅相当于佛山一家上市公司鹰牌陶瓷的年产值。
该协会说,现在全国八大陶瓷产区的竞争正风起云涌,领先的地区,其产业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国内,更体现在出口贸易中。
而无论出口还是产值,景德镇均不及潮州的十分之一。
撇开古时的辉煌不提,直到1970年代末,陶瓷产业的规模,无论潮州还是曾与景德镇并称三大古瓷都的福建德化,均难望景德镇的项背。
刘泳华 论潮州陶瓷行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论潮州陶瓷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学生姓名刘泳华准考证号010*********学科专业商务管理指导老师王燕论文提交日期 2011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 2011年月日内容提要:由于陶瓷企业的飞快发展,潮州的陶策企业虽然有着优厚的先天地理优势,依靠地方淳朴的历史文化,优越的地理环境。
潮州在“中国瓷都”在同行陶瓷企业中占据优势。
但是一直依靠这这些传统模式而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和有选择地继承,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陶瓷技术环境,我们必然面临着“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意味着应对优秀的文化进行整合,对品牌进行策划,对企业营销渠道进行创新。
只有有生命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残酷的社会中存活下来,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赚取巨额利润。
对陶瓷企业的总体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分别从潮州陶瓷行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上面进行剖析,特别是在文化和品牌上的剖析。
在swot分析上在对潮州陶瓷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政策,从实际上解决根本问题,抓住时代文化需求特点,品牌的影响能力,从而取得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永远长青。
关键词:潮州陶瓷文化品牌整合目录一、绪论 (1)(一)中国陶瓷行业在国际陶瓷行业中的绝对地位隐患 (1)(二)潮州依照传统生产,营销模式现面临诸多问题 (1)二、潮州陶瓷行业的现状(swot)分析 (1)(一)潮州陶瓷的优势(S) (1)1.历史文化美誉 (3)2.地理环境优厚 (4)3.政府政策优势 (5)(二)潮州陶瓷的劣势(W) (1)1.陶瓷品牌系统定位缺乏个性 (3)2.厂家不注重质量,导致裸价现象。
(4)3.品牌资产单薄,规模小,缺乏影响力 (5)(三)潮州陶瓷的机会(O) (3)(四)潮州陶瓷的威胁(T)1.竞争对手 (3)2.替代品的出现与它不断的自我完善 (4)3.国际著名品牌的迅速扩张,竞争加剧 (5)三、对潮州陶瓷的未来方向提供解决方法 (13)(一)必须重视文化的巨大潜力 (16)1.面向国际市场,打造中国文化。
潮州陶瓷调查报告

潮州陶瓷调查报告篇一:潮州陶瓷产业分析报告——探索改革升级之路潮州陶瓷产业分析报告——探索其改革升级之路XX 陈邦炼农林经济管理丁颖班摘要:潮州市于XX年被评为“中国瓷都”,近十年来,陶瓷产业发展速度迅猛,是广东乃至中国陶瓷最主要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
陶瓷产业作为潮州市首要的支柱产业,一直以来受到潮州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已经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明显,但是却无法很好地发挥集聚效应,以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塑造区域品牌。
本文基于对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海内外市场、产业集群与空间分布以及生产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结合政府的导向和扶持政策,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思路,探讨潮州陶瓷产业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升级。
关键词:潮州陶瓷企业竞争力产业集群政府改革升级1. 潮州陶瓷发展概况发展历史悠久潮州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素与景德镇齐名。
出土文物显示,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潮州地区已有制陶手工业的出现;唐宋时期,潮州已经成为南方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潮州陶瓷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出口到南洋诸国。
据记载,公元960年,印尼商人李甫专程经过两个月的海上航程到达潮州,用香料、犀角和象牙换取潮州陶瓷。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潮州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也是中国陶瓷出口量最大地区、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最大的电子瓷基板生产基地。
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再到销售,配套设施齐全,产业链日趋完善。
目前,潮州陶瓷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值都超越了著名陶瓷产地景德镇。
陶瓷及其附属产品年产值约 500 亿元,全市每年生产的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卫浴洁具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5%、30%和 50%。
经过多年来积累,潮州市陶瓷产业的发展备受外界肯定。
在XX年召开的全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潮州荣获先进特色产业集群称号。
潮州市共有民营陶瓷企业10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达40 万之众。
全市陶瓷区域性布局已经形成以枫溪为龙头带动其它县区共同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产业空间特征明显,各县区、乡镇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