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陶瓷与文化的共性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潮州

潮州一、城市概况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东与福建接壤,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
全市总面积陆地3116.12平方公里、海域53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136公里。
2017年全市常住人口265万人。
聚居的少数民族有畲族,2100多人。
旅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
潮州市域辖二县二区,即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
潮安县辖19个镇,饶平县辖21个镇,湘桥区辖城区9个街道和意溪镇。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瓷都、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潮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潮文化”的发祥地。
历代以来,潮州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历史沿革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南海郡六县,潮州属南海郡揭阳县。
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设立的义安郡,便是潮州的前身,其郡治所在海阳县,即今潮安县。
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义安郡,设义安县。
翌年,立州制,以“潮水往复”之故,命州名为“潮”,此为潮州名始出。
其后,随着朝代的更迭,潮州一名又几经变化,至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潮州地名从此固定下来。
潮州在唐“贞观之治”时取得了较大发展,中原文化在潮州广泛传播,开古城风气之先。
历宋、元、明、清,潮州相沿为郡、州、路、府的治所,成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宋朝的社会稳定奠定了潮州古城的基本格局,经济的繁荣带来了交通、文化、宗教各方面建设的进展,城市建设出现了新的飞跃。
明代潮州府进一步兴旺发达,人口增长迅速,形成规模宏大的坊里格局,此时修筑的石砌城墙其形制保持至近代。
清末潮州开埠为通商口岸,对外交流频繁,成为粤东地区主要商埠和著名侨乡。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1.历史文化特色(1)历史悠久的“南国古郡”。
潮州自汉代置县以来,为历代郡、州、路、府、道的治所,历史上一直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宋以来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潮州古城的历史格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中国陶瓷科技发展大会暨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学术年会在潮州市召开

:
会议对 2 0 1 3 年 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 的工作进行 了总结 , 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表彰了各类先进 : 景德 :
究员级 高工等 2 0人被评为中国陶瓷科技交流事业先进个人 ; 江苏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 司等 8家单位被评为中国陶瓷 ;
5 结语
综上所述 , 中 国 现 代 环 境 陶 艺 具 有 丰 富 的 文 化 内涵 , 环 境
[ 2 ] 涂文静. 浅谈 校园环境 中的环境 陶艺叨. 陶瓷研究. 2 0 1 1 ( 2 ) : 8 4 .
( 上接 第 5页)
人 类 造 物 的根 本 动 机 就 是 为 了满 足 生 活 的 需 要 。古 希 腊 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总结人类发展文化时深刻指 出: “ 衡 量 美 的 标准就是效用 , 有用 就美 。 有害就丑 。” 宜 兴 紫 砂 陶 的 生 产 制 作, 就 是 沿 着 这 条 线路 图发 展 下 来 的人 类 造 物 之一 。 随 着 生 产 的 发 展 以及 支 撑 生 产 发 展 的 技 术 之 不 断 进 步 , 人 类 不仅 开辟 了生 产 新 领 域 .而 且 更 重 要 的 是 丰 富 了造 物 的 陶从 历 史 文 化 的线 路 中走 来 ,它 在 吸收 人 类 文化 优 秀 成 果 的
8 江苏陶瓷
J i a n g s u C e r a mi c s
2 0 1 3年 1 2月 第 4 6 卷 第 6期
恶劣 , 作 品以陶土拍坯 围成 , 施 以盐釉 , 经还原 烧成后感 觉是
锈迹斑驳 的马 , 马的下嘴唇 被撕裂 , 马在痛苦 地嘶 叫 , 让人揪 心, 使人 震 撼 。
陶 艺 的 公共 性 决 定 了 有 大 量 的 人 群 接 触 到 环 境 陶 艺 ,从 而 为 现 代 陶 艺 的发 展 打 下 了 良好 的 群众 基础 ,使 得越 来 越 多 的 人
描写潮州陶瓷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100句)

描写潮州陶瓷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100句)潮州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源远流长,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造型设计以及绮丽多彩的彩绘,都使得潮州陶瓷独树一帜,成为了中国艺术瑰宝之一。
以下是100多句描写潮州陶瓷的唯美句子:1. 陶瓷精细的质感,散发出古老而千古不变的韵味。
2. 清雅素净的色彩,仿佛带着历史的沉淀。
3. 纤巧的线条勾勒出瓷器的高贵与典雅。
4. 仿佛有灵魂般的雕刻,使陶瓷跃然纸上。
5. 繁复的彩绘,宛若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6. 诗意的图案,寄托着人们对生活之美的向往。
7. 瓷器的光泽散发着迷人的色彩。
8. 精雕细琢的瓷器,绽放出精致与庄重。
9. 金碧辉煌的装饰,在阳光下美不胜收。
10. 美丽的曲线,展现了艺术的独特魅力。
11. 瓷器的造型仿佛有生命般具有灵动的魅力。
12. 精准的刻线,表现了匠人的精湛工艺。
13. 独特的印花技法,创造出一种神秘的质感。
14. 瓷器的纹路宛若流云般柔美而变幻。
15. 精巧的陶瓷杯,见证了千百年来的文明传承。
16. 红彤彤的釉色,寓意着瓷器的热情与活力。
17. 独特的斑驳纹理,仿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18. 瓷器的质地之美,使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19. 绚烂的彩绘,仿佛是大自然给陶瓷注入的魔力。
20. 瓷器流露着古老的智慧与温婉的气质。
21. 瓷器的刚柔并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
22. 瓷器的雅致,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卓越。
23. 瓷器背后隐藏的故事,让人流连忘返。
24. 仿佛展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令人陶醉其中。
25. 瓷器的质感,散发着令人心醉的香气。
26. 独一无二的工艺,彰显着陶瓷的独特魅力。
27. 瓷器的精湛工艺,代代相传的智慧与技艺。
28. 细密纤巧的图案,仿佛在绽放出生命的花朵。
29. 瓷器的光洁如玉,令人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创造力。
30. 陶瓷的唯美之美令人心生敬畏与赞叹。
31. 瓷器的线条曼妙,仿佛拥有了动人的灵魂。
潮汕嵌瓷装饰特色研究:以潮州开元寺为例

潮汕嵌瓷装饰特色研究:以潮州开元寺为例作者:陈磊来源:《佛山陶瓷》2015年第12期摘要:嵌瓷是粤东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的独特装饰形式,它的产生和流行与潮汕的特定经济以及深厚的民俗文化联系密切,本文以潮州开元寺的嵌瓷工艺装饰作为考察对象,试图通过这些嵌瓷作品表现的丰富多彩来认知它背后的潮汕独特文化和审美取向。
重点探究粤东潮汕嵌瓷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嵌瓷工艺特点的来源。
同时也对嵌瓷所展现的民俗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潮汕地区;嵌瓷;开元寺;文化1 引言中华民族地域广阔,各个不同地域的人文历史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风格与艺术形式,在粤东潮汕地区,存在着绚丽民间艺术中的一大瑰宝——嵌瓷。
潮汕地区指的是今天的潮州,汕头,揭阳三个地级市。
潮汕地区东面临海,海岸线漫长曲折,天然港口众多,海域广阔,是著名“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马克思都曾说过“汕头是远东唯一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港口”。
粤东潮汕地区同时又是海西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唯一交汇的地方。
商业气息和海洋文化浓郁,同时享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美食之乡”等美称。
自元代开始,潮汕地区土著居民和外迁的中原移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潮汕民系,至清中期,人口多,土地少已在潮汕达到顶峰,为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得精益求精,因此“耕田如绣花”成为当时潮汕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潘鲁生先生说:手工艺除了展示其本身,它也在展示一种人文习俗和生活方式。
在精益求精的影响下,大众行为方式和审美要求也逐渐发生改变,这时期精雕细琢的潮汕民间手工艺术风格随之而生。
嵌瓷是一种以瓷片为主要原料制作,并装饰(粘附)在潮汕传统建筑物上的装饰物,它主要分布于建筑的屋脊、檐头、照壁、山墙上。
由于潮汕地区自古便是陶瓷的重要产销地,其中在陶瓷烧制过程中有许多会破损废弃的陶瓷,聪明的潮汕先民将这些陶瓷剪成瓷片加以利用,粘贴在建筑物之上作为装饰。
清代后期,嵌瓷艺人与陶瓷作坊合作,特地烧制较薄的低温瓷碗,施加各种彩釉,专供剪贴之用,这时期,嵌瓷颜色更加丰富绚丽。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文化内涵

天工|2020年第3期文 章淡鹏浅谈潮州手拉壶的文化内涵潮州手拉壶根植于潮汕文化,是川流于历史长河中的一种古老的工艺。
它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子,那么所谓的文化如何定义?据笔者的理解,人类在日常生活里离不开文化,其中有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
由于族群的区分和生存的地域不一,伴随其习俗的文化也丰富多样,各个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其特点,其表现出的文化便有明显的区别。
文化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文化是指在古代形成,并且千百年来传承不绝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现代文化是指人们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
是实现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并建设现代价值、形成现代认同、张扬现代精神进而建设共同信仰的文化。
下面笔者将谈谈潮州手拉壶的传统文化内涵。
从我国远古时期的茶文化延伸谈起。
中国人种茶喝茶,据历史记载是起源于神农氏,已有5000年历史。
茶与瓷器一样,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物质文明,同时在很长的时间里,它们是中国出口商品中的主打产品,在世界享有知名度,中国人被认为是生产瓷和茶的民族。
英语中的tea,就是潮州话的茶,可见当年中国茶叶是通过潮州或闽南口岸出口到英国的。
陆羽的《茶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记载茶叶生产、饮茶技艺的农书,其中也包括了茶具的使用方法。
《茶经》共有三卷分为十篇,其中“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
根据前人说法,“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
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
壶出宜兴審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
杯、盘则花盗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
类非近代物,然无款识,制自何年,不能考也。
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
”(俞梦蛟《潮嘉风月》)好古的潮汕人保留或复兴了唐之前的煮茶、饮茶方法,并且一直流传到现代。
工夫茶是十分古老的饮茶文化,按上文说法,它本诸陆羽,则说明有可能唐之前随着中原人南迁带到潮汕[摘 要]手拉壶采用手工拉坯成型,即运用手指按一块放在自动转盘上的泥,凭借不同的指法使泥转成各种形状的茶壶,与宜兴紫砂壶的成型方式完全不同,是最原始的辘轳制陶技法,已拥有100多年的历史。
潮州市简介

潮州市概况(参考:中国〃潮州)潮州市地处中国南疆,广东省最东部,与福建省相邻,西连揭阳,南接汕头,北通梅州,濒临南海,是广东的“东大门”。
199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地级市,现辖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
全市总面积3613.9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总人口254万。
全市耕地面积58.6万亩,年粮食产量40多万吨,是广东知名的“吨粮市”,形成粮食、水果、茶叶、水产、畜牧、花卉等农业主导产业。
全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主家,凤凰单丛茶、岭头白叶茶、潮州蕉柑、烤镘等等名优农产品广受欢迎。
潮州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常绿,四季宜耕。
全年平均气温21.4℃。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
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县北部。
主要山脉有粤闽交界的武夷山系一一峰宏山脉支脉和潮梅交界的莲花山系一一凤凰山脉。
凤凰山脉主峰凤凰大髻、海拔1497.8米。
韩江自西北向东南斜贯潮州城区和潮安县,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潮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潮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岭海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
秦始皇三十三年就在潮设臵戍所,隋开皇十一年撤郡设州。
新中国建立前,潮州均为历代郡、州、路、府的治所,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潮州文化独特,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
潮州话、潮州戏、潮州音乐、潮州工艺、潮州木雕、潮州民居、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等,自成体系,构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
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潮州木雕、潮州铁枝木偶、潮州剪纸、潮州工夫茶等1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省前列。
有8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数居全省之首。
潮州是“中国著名侨乡”。
现有旅外潮籍乡亲和港澳台同胞23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
其中有香港商界巨擘李嘉诚先生、香港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世界著名摄影大师陈复礼先生、香港潮属社团总会荣誉主席陈伟南先生等等杰出人士。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非遗介绍简介
潮州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之一。
潮州地域广阔,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潮州文化和潮州民俗文化,涵盖了广泛的艺术门类。
以下是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
1. 潮州木雕:潮州木雕起源于唐代,以人物、花鸟、山水等为主要题材,技法精湛,栩栩如生。
2. 潮剧:潮剧是潮州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以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著称,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 潮州银饰:潮州银饰制作历史悠久,多数工艺师傅均为家传手艺,擅长制作复杂精美的金银首饰和器具。
4. 潮州陶瓷: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以“潮州五彩”为代表,采用多种粘土和釉料进行制作,具有鲜明的潮州地方特色。
5. 潮州刺绣:潮州刺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以其精美细腻、富有民族风情而著称。
以上是潮州非遗的简要介绍,这些文化遗产都是潮州地区值得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整合地方文化资源

一
总 可 以 找 到某些 联 系
,
在化 学
,
鼓 励 他们 为 自己 家 乡 的更 加 繁荣 富
,
种天 然
课堂教学 中 的 同时 的熏 陶
声
” ,
笔者结 合 教 学 内容
,
巧妙
强 而 刻苦 学 习
习动 力
同时 也 有 利 于 激 发学 生
,
是 其 他 教 育 资源 所 不 曾具 备
、
地 选 择 结 合点
结合本 地 的 教 育 实 际
,
的潮 州 陶瓷和 抽纱
、
,
被
化学是
通 过 实验
,
一
门 以 实验 为基 础 的科 学
。
通 过 有 效 的课 堂 课 后 渗 透 生 学 习 的主 动 性
、
充 分 激 发学
誉为
粤东 三 宝
” ,
誉满 五 洲
。
成 为潮
可 以 培 养 学 生 严 谨 的科 学 态
、
自觉性
,
进 行有 效 的
,
结合 枫 溪 陶瓷 文 化 的辉煌 历 史 激 发 学 生 的 自豪感 和 爱 国 情
,
、
借此 来
具 有 强 大 的教 育 能 量
,
,
是极
。
文 化具 有 直 接 或 间 接 的联 系
,
只要 能精
。
爱家 乡 的 热
其 宝 贵 的教 育 资 源 值 得 很 好传 承下 去 丰 富 的 地 方 教 育资 源 与 学 生 有 的亲 切 感 的
州 的 骄傲 ; 枫溪 已 成 为 全 国最 大 的 工 艺
度
,
团 结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陶瓷与文化的共性
文章来源——潮州城市通
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潮州先民就在本土开始了渔、耕、猎的生活。
在考古出土的陶片中,有敞口和敛口的沿残片,有圆底的残片,可见那个年代潮州先
民已能烧制罐、钵等陶器皿。
在陈桥发现的贝丘遗址,普宁虎头山窑址发掘出来的打造石器、骨器、陶器也说明在远古时代的潮州,这里的先民已经能烧制陶器。
陶瓷的发展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远古时期潮州先民烧制的陶器已具有一定的文明。
潮州的陶器文明同样可从墓穴发掘考证中得到证明。
潮州商朝到隋朝的历史阶段中,每个朝代的陶器基本在潮州都有发现。
陶器品类随着社会文明的推进,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物质生活的需求也更高,相应的生活用品也更齐全,不再只是钵、罐的用品,还有尊、壶、盂和陶纺轮等,造型由单调到多样,制作由简单到已具有一定技艺。
在古代的彩陶上,并有简单的装饰图纹。
如陶纺轮、六足陶砚、青釉鸡首壶等。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制作技术出现了向瓷化发展的飞跃性进步,也出现了如青瓷羊的工艺瓷。
随着古代文明的发展,衍生出来的文化在陶瓷上也有不同的映射。
不论是陶器的简易制作,还是陶器工序繁复的制造,都需要相当的专业技能;无论陶器上粗朴的图案纹饰,还是瓷器上精美的色釉彩画,都显现出一定的文化影射与承载,它反映一种审美需要,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这已从技术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的高度。
而从唐代开始,潮州陶瓷业生产,工艺精良,瓷器精美,已具有较高水平的陶瓷生产技术与创作水平,特别是到了宋代,潮州的陶瓷生产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装饰手法更为丰富多彩,产品大量外销,展现了此时潮州已有相当的技术文明与不断发展和丰富的文化基础,无不体现了潮州先民的智慧与技能。
由此可见,潮州陶瓷具有这种文明性与历史性是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的。
潮州陶瓷根植于潮州大地,受潮州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潮州陶瓷与其它的民间工艺一样,在艺术表现特征上同样具有潮州文化的共性,在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上无一不体现潮州地域文化精致典雅的内涵。
潮州自唐宋瓷器的大量烧制开始,生产就有了逐渐严格,趋于专业化的生产工序,无论对瓷土从专门原料,品质要求的考究,还是釉色的分类,施釉装饰的应用,还是对烧制火候程度的掌握,均显示了潮人精明的思维方式。
当发展至规
模化生产阶段以后,生产流程分工协作,还注重制作者铭记,产地标识以及商号等,产业文化相应产生,更体现了相当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在潮州几处唐代瓷窑遗址出土的瓷器,胎质精细,器型规整,厚薄均匀,纹样清晰,釉色润泽纯净,有白釉、影青釉、青釉、黑釉、酱褐釉等六种。
有的外壁还刻有姓氏符号,有的底部捏有指窝,以备防滑,颇有特色。
可见唐代潮州生产的瓷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而在当今的潮州陶瓷作品中,当你欣赏到那花瓣薄如纸,细如丝,落水不沉,落地不碎的瓷花,那精美绝伦,剔透玲珑的通花瓶,那素釉淡彩,形神兼备的仕女瓷塑,那彩绘精湛,笔法细腻的彩绘瓷器,你会惊叹潮人心灵手巧,儒雅精致的秉性。
潮州陶瓷的精致,工巧,秀逸的艺术表现特征与潮州其它的民间工艺一样,无不反映了与潮州传统文化共同的文化渊源,体现了它们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潮州陶瓷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除自身不断创新拓展外,总是从生产技术,或工艺特色,或文化色彩等方面与其它瓷区进行某种交流与联系,吸纳融汇其它瓷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艺特色。
潮州彩绘瓷器在近代,大量借鉴吸收了景德镇粉彩瓷器的彩料、制作、烧制、彩绘手法之后,才能达到今天的艺术高度。
潮州临海,是当时中国货物输往国外的出海港之一。
从当代出土的唐代潮州陶瓷来看,其造型外观及纹饰多为莲花、菊花瓣纹,正迎合了当时东南亚各国的崇佛意识,可知潮人早就具有商品设计理念和市场意识。
宋代,为适应国外消费者的需要,不少产品是依据客户的要求设计生产的。
如考古发掘出土的宋代潮州窑生产的欧陆人造像,阿拉伯人造像,骑马瓷像,西洋狗,以及为适应波斯湾国家需要而生产的军执壶,带阿拉伯文字的瓷钵,瓷盘等就是很好的明证。
宋代潮州瓷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善于吸收,融汇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显示了潮人的务实,开放与兼容的特性。
在品类繁多的潮州民间工艺中,典雅精致的潮州陶瓷同样反映了潮州文化的地域特征。
潮州陶瓷让人触摸到潮州大地文化的厚重和潮人的淳朴。
潮人具有心灵手巧的悟性,刻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种秉性不仅使潮州民间工艺十分
发达,潮州陶瓷更以独有的特色屹立于我国陶瓷艺术之林,难怪有人参观了陈列于潮州的“中国瓷都陈列馆”后感叹道,都说潮人精,再精没有潮州通雕艺人精;都说潮人勤,再勤也没有潮州瓷塑艺人对陶瓷艺术下的工夫深;都说潮人真,再真也没有潮州陶瓷艺人对追求自己艺术的真诚与真爱。
通过一代代、一批批潮州制瓷人的虔诚创造,使人体味到作品中包含的一种亲和、祥瑞、进取的人生体验,折射出潮人的文化行为准则和审美趣味,彰显了能工巧匠驾驭陶瓷艺术的聪明才智和闲适的创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