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陶瓷原材料(瓷土、陶土)资源的现状
潮州陶瓷卫浴行业内整合已成必然趋势

潮州陶瓷卫浴行业内整合已成必然趋势
佚名
【期刊名称】《广东建材》
【年(卷),期】2012(28)12
【摘要】行业销售呈下降比例截止本年前三季度,潮州陶瓷财产产值显现负增加态势,范围以上产值占全区比重已降至15%左右。
因为陶瓷财产在非金属矿物行业中占绝对大头,陶瓷财产的负增加也拉低了非金属矿物行业的团体产值,非金属矿物行业范围以上产值占全区比重也降低到17%左右。
今年前三季度,潮州陶瓷产业产值总体上处于负增长状态,虽然区内陶企基本属于规模以上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至今未有一家出现关停倒闭情况,
【总页数】2页(P13-14)
【关键词】卫浴行业;陶瓷产业;潮州;非金属矿物;整合;抗风险能力;产值;财产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潮州卫浴甘为他人做嫁衣?--访潮州市陶瓷工业协会副主任邱镇沪 [J], 尹胜;林海涛
2.中山——潮州合作建设古巷卫浴陶瓷专业市场的研究探讨 [J], 许彤
3.中山——潮州合作建设古巷卫浴陶瓷专业市场的研究探讨 [J], 许彤;
4.潮州陶瓷卫浴行业内整合成必然趋势 [J],
5.潮州企业组团参加西部陶瓷卫浴展 [J], 尹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现状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现状
目前,陶瓷基材料产业链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中涉及了多个环节和产业,包括原材料开采、加工、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
首先,从原材料方面来看,陶瓷基材料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原材料,如瓷土、石英砂、长石、黏土等。
这些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构成了产业链的第一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型材料也在不断被引入到陶瓷基材料的生产中,丰富了原材料的来源和种类。
其次,生产加工环节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这包括了陶瓷基材料的成型、烧结、表面处理等工艺。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生产加工环节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销售环节,陶瓷基材料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
随着建筑、家居等行业的发展,对陶瓷基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电商等新兴销售渠道的发展也为陶瓷基材料的销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除了以上主要环节,陶瓷基材料产业链还涉及到了产品研发、
质量监控、环保治理等多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陶
瓷基材料产业链也在不断适应和引领着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变化,不断完善和优化自身的发展模式和生产体系。
总的来说,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目前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各个环节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和完善,为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陶瓷基材料产业链能够在技术、质量、市场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论潮州废陶瓷的回收利用_林立河

论潮州废陶瓷的回收利用林立河(潮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广东潮州 521000)摘 要:本文主要谈及潮州陶瓷产生业由生产带来的大量废陶瓷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论述了废陶瓷循环利用的重大意义和技术处理方法以及实施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综合利用治理对策。
关键词:陶瓷生产 固体废物 回收利用1. 前言潮州陶瓷业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以外向型为主,产品大多数供出口。
现在潮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和日用陶瓷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卫生洁具陶瓷的最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
分别占全中国的60%、20%和30%的份额。
2004年6月,潮州获得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联合授予的“中国瓷都”称号。
陶瓷业的兴旺发达,给潮州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国家创收了大量的外汇。
同时,由于陶瓷产量巨大,残次破损的废陶瓷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厂区周围到处是堆积如小山包的废陶瓷,道路两旁,河沟边、废瓷也随处可见。
关于废陶瓷的处理问题已日益成为一个困扰“瓷都”的难题。
2. 废陶瓷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2.1 有利于保护环境根据2008年度统计,潮州陶瓷业总产量在400万吨以上。
按5%的废品率粗略估算,目前每年废陶瓷的产生量可达20万吨,加上历年堆积下来的废陶瓷垃圾更是数以百万吨计。
由于以前对废陶瓷处理问题不够重视,大多数被当作普通垃圾运往垃圾填埋场,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陶瓷资源,也浪费了填埋场的大量空间,因为陶瓷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号称“一万年不变”。
还有不少厂家将废陶瓷随意丢弃在厂旁周围的旁,河沟边,空地上。
严重地影响城市景观。
挤占土地,造成河道变窄,导致内涝。
并且容易滋生蚊蝇、老鼠,传播疾病,构成环境安全隐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陶瓷垃圾已成为“瓷都”的一大环境公害,所以将废陶瓷回收重新利用,对于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2 有利于节约资源随着陶瓷产业的日益发展,陶瓷产量的逐年增加,原材料显得越来越珍贵。
潮州本地的瓷土资源已面临不足,并日显稀缺,许多企业不得不以外省如潮南、江西、福建等地方购入瓷土。
陶瓷产业现状趋势

陶瓷产业现状趋势陶瓷产业现状趋势一、引言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具有悠久历史的材料,它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陶瓷产业作为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加速,陶瓷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陶瓷产业的现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陶瓷产业的现状(一)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是陶瓷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陶瓷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陶瓷产品的品质和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尤其是宋代,中国陶瓷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当时世界最为先进和精湛的制瓷技术。
(二)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的陶瓷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中国的陶瓷产业主要包括瓷器、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工艺陶瓷等多个子行业。
其中,卫生陶瓷和建筑陶瓷是陶瓷产业的两个主要支柱。
此外,艺术陶瓷、生活陶瓷等也是中国陶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陶瓷产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江苏等地。
其中,广东是中国陶瓷业的重要基地,拥有丰富的陶瓷原料和专业人才。
福建的建筑陶瓷产业也非常发达,江西和浙江则以制作艺术陶瓷和工艺陶瓷闻名于世。
陶瓷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定产业规划,加大了对陶瓷产业的扶持力度。
同时,中国的陶瓷企业也积极推动从传统工艺到现代技术的转变,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拓宽市场渠道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陶瓷产业的趋势(一)科技进步对陶瓷产业的影响科技的进步是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逐渐渗透到陶瓷产业的各个环节中。
例如,陶瓷制造过程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设计与创新对陶瓷产业的影响设计与创新是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陶瓷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陶瓷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陶瓷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高耐磨、防腐蚀、绝缘等特点,在工业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陶瓷材料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步骤的阐述。
一、国内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之一,陶瓷材料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目前,国内陶瓷材料产业正在逐步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1. 生产规模上升近年来,中国陶瓷生产业的规模不断增大。
根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的陶瓷产量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占据了全球陶瓷市场的30%以上。
2. 技术创新提升国内陶瓷材料的技术创新已经开始逐步发力,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自主研发,国内陶瓷材料在表面处理、结构设计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在芦笋器材、工程陶瓷、生物陶瓷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
3. 行业整合加速我国陶瓷材料行业整合加速,企业间的并购重组越来越频繁。
这种趋势既有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品牌效应的作用,也有整合优势资源和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
二、国外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国内陶瓷材料相比,国外陶瓷材料已经历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世界上主要的陶瓷生产国家有日本、德国、美国、英国等。
1. 技术领先与国内相比,国外陶瓷材料的技术处于较领先的地位。
表面涂覆、高温共烧等新技术应用广泛,此外,新型工程陶瓷及其在光电子、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也进展顺利。
2. 产业结构不同国外陶瓷材料以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为主导,对于品牌和质量的把控程度较高。
这种产业结构及其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国外陶瓷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3. 紧跟市场需求国外陶瓷生产厂商一般较为灵活,能够紧跟市场需求。
同时,他们还会积极利用世界各地陶瓷厂商的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进行合作,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内陶瓷材料的发展已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
虽然国外陶瓷材料相比较成熟,但中国正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向着全球领先的陶瓷材料生产国之一的目标不断前进。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现状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现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陶瓷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现代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家用瓷器到工业陶瓷,陶瓷基材料产业链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与供应体系。
本文将围绕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探讨其发展趋势与挑战。
1.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的组成陶瓷基材料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陶瓷制品生产商、矿产资源开发商、设备制造商、研发机构等各个环节。
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提供陶瓷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料,包括黏土、石英砂、长石等。
陶瓷制品生产商则是产业链的核心,他们通过各种加工和工艺,将原料转化为陶瓷制品。
矿产资源开发商负责开采和管理陶瓷生产所需的矿产资源,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设备制造商为陶瓷制品生产商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研发机构则致力于陶瓷材料与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2.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的现状目前,我国陶瓷基材料产业链发展迅速,产值不断扩大,技术水平逐渐提升。
陶瓷制品生产商在产品品质和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生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矿产资源开发商逐渐向更为智能化和环保型的开采方式转变,设备制造商也不断研发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研发机构在陶瓷材料与工艺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陶瓷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机遇和挑战。
行业将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和定制化方向发展,生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矿产资源开发商需要加强资源管理和环保工作,确保原材料的可持续供应。
设备制造商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设备更新换代。
研发机构要与生产企业密切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4. 陶瓷基材料产业链面临的挑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陶瓷基材料产业链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原材料资源管理和开发。
广东潮州:“飞天燕”瓷土矿储量多品质优

广东潮州:“飞天燕”瓷土矿储量多品质优
邱镇沪
【期刊名称】《江苏陶瓷》
【年(卷),期】2009(42)2
【摘要】潮州陶瓷资源的分布,跟潮州陶瓷企业一样,多而特。
潮州陶瓷产业能得到迅猛的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
据初步探明,潮州市区域内的瓷土资源总计超1亿吨,可作为优质瓷胎原料,生产周期近百年。
有意溪镇“飞天燕”瓷土矿、磷溪镇大旗山瓷土矿、桥东水缸山瓷土、桃坑湖白粘土、潮安县登圹镇白水和古巷镇赤岗高岭土矿的高岭土等30多处。
饶平县瓷土资源比较集中在北部山区,质地较好,目前已经开发和正在大量使用的瓷土矿中有建饶镇的黄村和卓村瓷土矿、新圹镇东山瓷土矿,未大批量开采有饶洋镇的西岩山等多处。
全市以“飞天燕”瓷土矿蕴藏量最多、瓷土质最优。
【总页数】1页(P34-34)
【关键词】瓷土矿;潮州;质优;储量;广东;陶瓷企业;高岭土矿;土资源
【作者】邱镇沪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I206.2
【相关文献】
1.潮州市飞天燕陶瓷土矿床地质特征与外围找矿 [J], 吴国惠
2.潮州市飞天燕瓷土的选矿工艺 [J], 邱伟志
3.飞天燕瓷土的选矿工艺 [J], 邱伟志;陈维杰;郭潮权
4.飞天燕瓷土矿/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棉工业公司/辽宁省营口县滑石矿/湖北应城石膏矿 [J], 无
5.飞天燕瓷土矿的研究及应用 [J], 王远川;蔡旭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陶瓷产业现状分析

陶瓷产业现状分析一、陶瓷概述(一)概念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一级各种制品,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之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人、它的范围。
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石英等),因此玉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艺”的范畴。
(二)我国陶瓷发展史在我国古代,制陶业已经有辉煌、独特的成就。
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流域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和陶器碎片。
其中有许多已不仅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具有明显的艺术倾向成为陶制艺术品,如代表制陶业突出成就的彩陶和陶塑。
随着制陶业的发展,自殷商时代早期,既已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
至东汉时期,浙江的越窑出产了成熟的青瓷,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里程牌,标志着我国瓷器业的成熟。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瓷器史上属于起步发展阶段,青瓷一统天下,烧造的地域进一步扩大,但也有少量的黑釉瓷和白瓷被发现。
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民族的融合及佛教的传入,促使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到了北朝晚期,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现,这说明制瓷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胎釉中的含铁量受到控制,克服了铁的呈色干扰,为后来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白瓷的成功烧造,是中国瓷器史上新的里程碑。
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越窑为最典型的代表,瓷胎轻薄致密,釉层晶莹细润,取得了极高的瓷艺成就。
唐代邢窑白瓷为所谓“北白”的代表,瓷胎、瓷釉白度都很高,瓷胎坚实、致密,叩之发出金石之声。
中晚唐时期,青、白瓷烧造进一步成熟,黑、黄、花瓷及绞胎瓷器成功烧造,以唐长沙窑为代表的彩瓷、唐代青花器的出现,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比较简单的抗衡,从唐末五代开始,中国瓷器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陶瓷原材料(瓷土、陶土)资源的现状
一、潮州陶瓷历史:
潮州陶瓷生产有13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大的工艺美术瓷、日用瓷和卫生洁具生产基地,也是我
国最大的工艺瓷和工艺化日用瓷出口基地,还是全球陶瓷种类最齐全、产量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潮州
陶瓷可谓大而全,但却臃肿不堪。如果把潮州陶瓷比做一个人,那就是一个更年期的老大妈,有体态无
姿色!现代工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产业发展在专不在全。众所周知,比起建筑陶瓷,潮州远远落在佛
山身后。而工艺陶瓷,景德镇比潮州更有底蕴;但对卫浴而言,潮州无疑一枝独秀。据相关资料统计,
就卫生洁具领域,目前潮州具有规模以上企业近千家,年产能占全国总产量的半壁江山以上。
虽然,潮州卫浴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发展欠缺明确主题、展览会办得不温不火、至今没有
卫浴陶瓷专业市场、专业媒体难以承载本地产业、专业院校缺乏营销专业难以培养营销人才等等,但只
要潮州陶瓷在遵循“官产销学研”的产业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树立“中国卫浴之都”的区域品牌,
必将成为最耀眼的陶瓷产区之一。
二、潮州陶瓷业现状:
近十年来,由于国内陶瓷需求量剧增和潮州市政府的重视,潮州陶瓷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
在管理水平低下,市场掌控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如何使陶瓷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塑造品牌增
强影响力已经成为众多潮州陶瓷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潮州是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之一,也是中国陶瓷出口量最大的地区、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最
大的电子瓷基板生产基地,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再到销售,配套设施齐全,产业链日
趋完善。目前,潮州陶瓷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产值都超越了著名陶瓷产地景德镇。截止2008年底,
潮州市共有民营陶瓷企业100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达40万之众。2008年潮州陶瓷产值近400亿元,
出口12亿美元。其中,卫生洁具3400万件,占中国总产量57%,出口额占全国一半以上;电子陶瓷
1200亿只,占中国的70%和世界的50%。2004年,潮州获得“中国瓷都”称号,2005年被评为“省陶
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下属饶平县、潮安县古巷镇、凤塘镇分别获得“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
“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中国陶瓷重镇”等称号,拥有恒洁、长城、四通、梦佳、泰陶、鹏佳、欧
美尔、建厦、三元等知名品牌。
三、潮州陶瓷资源的优势:
潮州陶瓷资源的分布,跟潮州陶瓷企业一样,多而特。潮州陶瓷产业能得到迅猛的发展,得益于得
天独厚的瓷土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潮州市域内的瓷土资源总计超过1亿吨,盛产“飞天燕”和“白土”
两种瓷土,其中以“飞天燕”瓷土矿蕴藏量最多,土质最优,储存量3219万吨,居全国已勘探瓷土矿
的第二位。丰富优质的瓷土资源,为潮州陶瓷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是潮州陶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
础。
可作为优质瓷胎原料,生产周期近百年。有意溪镇“飞天燕”瓷土矿和磷溪镇大旗山瓷土矿,桥东
水缸山瓷土,桃坑湖白粘土,潮安县登圹镇白水和古巷镇赤岗高岭土矿的高岭土等30多处。饶平县瓷
土资源比较集中在北部山区,质地较好,目前已经开发和正在大量使用的瓷土矿中有建饶镇的黄村和卓
村瓷土矿,新圹镇东山瓷土矿,未大批量开采有饶洋镇的西岩山等多处。全市以“飞天燕”瓷土矿蕴藏
量最多,瓷土质最优。
“飞天燕”瓷土矿位于潮州市区东北郊,距市中心约3公里,矿区面积1.76平方公里,燕头山标高
117.52米,属低山丘陵地貌。1976至1977年,经广东省地质局756地质队对该矿区进行全面勘查,并
经广东省矿藏储量管理委员会核审,该矿区总矿量B+C+D级为3219.46万吨,居全国已勘探蕴藏量各
瓷土矿的第二位。矿物经国内外各有关技术单位取样2139个化验,实测精选论据鉴定,飞天燕高岭土
属风化残余型矿床,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矿物成分由石英、粘土矿物和长石组成,瓷土以伊利石为
主,含量占70-80%左右,高岭土为次占20-30%。经差热分析和X射线未衍射及电子显微镜分析,
瓷土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和高岭石。高岭石呈六角形状晶体,伊利石呈鳞片状或眼球状,矿床上
部覆盖层薄,矿层厚,矿点集中,品位均匀,细度好,质量稳定,露天开采条件好,含铁、钛杂质少,
是优质的陶瓷原料。
该矿属下高岭土经理部,是粤东地区最大经营、加工高岭土系列原料的单位,品种多样、范围广、
规模大,有精选各种高岭土、黑粘土、白粘土、叶蜡石、钾钠长石、高铝高岭土原矿、透闪石、玻璃硅
砂、片状滑石;同时生产经营高温、中温、低温的日用瓷、卫生瓷、陈设瓷、圣诞瓷等技术配方瓷泥20
多个品种。“飞天燕”瓷土矿地理位置好、水陆交通方便、水力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四、潮州瓷土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关可行性方法和建议:
虽然潮州陶瓷生产和发展有独特的优势,但是近年来原材料上却面临着很大的问题。通过调查,采
访,以及一些资料的查找,潮州陶瓷原材料资源的现状如下:
1.原来潮州有着丰富的瓷土资源,但是由于大量开采,瓷土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多数潮州
陶瓷厂家依赖的飞天燕瓷土矿,在短短十几年间,已经变成了“小丘”。
瓷土资源的日益稀缺直接导致了瓷土价格年均上升10%左右,普通陶土的价格从2007年的250元/
吨升至2008年的260元/吨,上升了4%釉料的价格水平,在前两年没有上升,2008年比2007年上升
了12%,从1.3元/公斤上升到1.45元/公斤。潮州本地的飞天燕瓷土矿日益枯竭,现在已经禁止企业
滥采,本地企业的原料很多都是从外地购买的。日用陶瓷的原料主要从江西、湖南、福建、河源等地购
买,只有很少一部分由本地的飞天燕提供。卫浴陶瓷的原料要求没那么高,主要靠本地解决,也有部分
从福建、广东其它地区购买。距离遥远,大大增加了运费,直接增加了瓷土等原材料的价格。
于是也有人想到循环利用废瓷。而每吨220元的废瓷回收利用成本又让很多陶瓷企业望而却步。这
就是利用废弃陶瓷再回收利用的又一只拦路虎。
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尤其是对于陶瓷这种对原材料依赖程度极高的行业,
陶土又是不可再生资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长途运输的费用都给企业增加很大压力。占据陶瓷成本
40%的燃料价格的上涨,也成了潮州陶瓷发展的制约因素。
2. 潮州陶瓷的燃料主要是石油液化气。在经营成本中,燃料成本占了35%,在生产成本中占50%
左右。潮州使用液化气作燃料,价格较贵。受国际油价上升的影响,潮州的液化气价格也一路飙升。2006
年均价为5000元/吨,2007年为7500元/吨,上涨了2500元/吨,涨幅达50%但2008年均价为6500
元/吨,比去年下降了1000元/吨,降幅达到13%,但二月份最高达到8000元/吨。潮州卫生陶企的燃
料主要为液化气,据调查近年来液化气的成本为5000—7500元/吨。
而且不同种类和等级的原料,价格相差很大。据了解,市场上的高温白土价格为600元/吨,颜色
稍暗的高温土每吨价位在300元到400元之间轻质的白云土价格为450元/吨,重质的白云土则达到600
元到650元/吨镁质土则高达1100元/吨。潮州的釉料则日益多元化,以前以白釉居多,目前有花釉、
色釉、窑变等多种颜色。白釉价格每公斤为几毛钱到一元多不等,与十年前的价格相比变化不大,花釉
价格为4-5元,色釉价格为2元左右,窑变价格也为4-5元左右。
于是针对潮州瓷土的现状,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建议:
1.在政策上,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形式,还是处于比较低下的
管理水平,企业的掌控市场能力相对薄弱。政府相关机构提供帮扶措施,提供专项的资金资助和专业人
才的培养。
2.在资金上,潮州一般是小企业为主,资金也比较薄弱,可采取多企业联合生产,分工合作共创佳
业!借助政府的帮扶政策装大企业实力与规模。
3.技术上,首先是开采的技术的创新和开采水平的提高;其次是生产过程中瓷土的有效利用率的提
高,以减少废品的产生;最后是攻破废弃陶瓷的成堆丢弃也许对于陶瓷原材料资源的短缺现状,继而潮
州一些垃圾堆也不会有大量的废弃陶瓷丢弃,这样做即可以实现将废瓷回收利用,缓解瓷土紧张问题,
也为潮州的环境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