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学号:班号: 061123:梦谨指导教师:永涛目录前言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3)磁力仪工作原理 (4)工作容及步骤 (3)实验容及步骤 (6)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评述与结论 (13)总结 (8)建议 (9)一.实验目的: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

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图1 磁异常示意图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

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

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灵敏度:0.05nT分辨率:0.01nT绝对精度:±0.2nT动态围:20000到120000nT梯度容差:>7000nT/m采样率: 3秒至60 秒可选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工作温度:-40℃—+55℃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2.2Kg(2)测量原理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数据处理及解释: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和软件,掌握数据的整理、转换及绘制 图件,能够对成果进行初步解释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三、实训过程
准备阶段:了解实训内容、目的和要求,准备相关资料、仪器和工具 理论学习: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磁力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仪器操作:分组进行磁力仪的操作练习,掌握仪器的安装、调试及保养方法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熟悉野外数据采集的流程和方法,练习测量点的布设、数 据读取及记录 实地测量: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实地开展磁法勘探测量,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本次实训主要包括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磁法勘探基本原理:介绍磁场、磁性、 磁化等基本概念,阐述磁法勘探的原理 及方法
仪器操作:学习磁力仪的构造、工作原 理及操作方法,掌握仪器的安装、调试 及保养
数据采集:了解野外数据采集的流程和 方法,掌握测量点的布设、数据读取及 记录
数据处理:学习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数据、绘制图件,并对成果 进行初步解释 总结交流:完成实训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总结本次实训的经验和不足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掌握了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磁力仪的操作、数据采 集、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技能。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取得了较好 的成果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A
对于实训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 和不足,学生 们也进行了反 思和总结,提
出了改进措施
B
例如,在实地 测量中需要注 意安全和操作 规范,数据处 理时需要更加
细致和认真等
C
这些反思和 总结将有助 于提高学生 们在未来的 学习和实践 中的能力

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汇报材料

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汇报材料

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汇报材料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磁法勘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了解磁法勘探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磁法勘探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或外源磁场探测地下物质的方法。

地球磁场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地质构造和地下矿产会对地球磁场产生扰动,从而形成不同的磁场分布。

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的物质分布情况。

本实验采用了地磁法勘探仪器和磁通数据分析软件。

地磁法勘探仪器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获取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磁通数据分析软件用于处理并可视化地磁数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检查仪器及软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校准。

2. 布点测量:根据实际需要,在待勘探区域布点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点的均匀分布。

3. 数据采集:使用地磁法勘探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分别记录下每个测点的地磁场强度和方向数据。

4.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磁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包括数据的滤波、反演和剖面绘制等。

5. 数据解释:根据剖面绘制结果,对测区进行地质解释,并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数据采集和处理,我们得到了测点的地磁场强度和方向数据,并绘制出了测区的磁通剖面图。

根据剖面图,我们可以看到测区的地下物质分布情况。

2. 实验分析通过分析剖面图,我们可以发现测区存在明显的磁异常。

磁异常可能是由于地下矿产或地质构造引起的。

根据磁异常的形态和分布,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测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进一步推测可能存在的矿产类型。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磁法勘探的方法,成功地探究了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提高了实地勘探和数据解释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磁法勘探的局限性,如受地磁场变化和地质构造复杂性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在磁法勘探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对今后的地质勘探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戴河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北戴河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20
21
22
23
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24
图 2-2 砂锅店工区测网布置图 详细工作设计见附表。
7 / 18
3.各项精度要求的确定
磁测工作精度分为 1--3 级。各级精度的划分为: 一级精度 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1.0 nT; 二级精度 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1.0—2.0 nT; 三级精度 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2.0—5.0 nT; 磁测精度的选择和确定取决于最小有意义的探测目标体所能引起的磁异常强度。 通常确定磁 测精度(M)为最小有意义的探测目标体所能引起的磁异常强度的 1/5—1/6。在考虑磁测资 料的综合利用时,可适当提高磁测精度。本次实习我们组设计的精度为三级精度,即重复观 测均方误差小于 5.0nT 即可。由于本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进行野外的磁测工作,所以我们组 选择的工作精度是: 三级精度, 这样能减少许多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 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应的,与三级精度对应的磁测误差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 2-2) 野外观测均方误差, nT 磁测总误 差 nT 总计 操作及 点位误 差 5 2 1 4.36 1.56 0.87 2.65 1.1 0.7 仪器一 致性误 差 2.0 1.1 0.3 仪器噪 声误差 2.0 0.7 0.3 日 变 改 正 误差 2.0 0.5 0.3 2.45 0.7 0.497 总计 基点、高程及正常场改正误差, nT 正常 场改 正误 差 1.0 1.212 0.28 高程 改正 误差 1.0 0.7 0.28 总基点 改正误 差 2.0 0.7 0.3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班级:XXXXXXX 组号:第一组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XX、XXXX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地球物理勘探实习报告(磁法勘探)系别: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班级:地质一班姓名:黄佳伟学号:201220909135一、工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工区表面附有土壤,下面五磁化物质,对物探测量无太大影响。

二、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1、测区:测区轮廓完整;含控制区和调查去;含少量已知区和验证地段测区轮廓完整;含控制区和调查去;含少量已知区和验证地段2、比例尺:区调中中小比例尺为10万到20万,大比例尺5 万至 2.5万;普查比例尺应相当与相应的地质比例尺或大1 倍;主要2.5 万至5千。

详查比例尺大于 5千3.测网、测网区调与普查应保证体现最小异常为原则,测线距不大于比区调与普查应保证体现最小异常为原则,测线距不大于比例尺例尺1 1厘米的长度,保证最小意义的异常有测线经过,详查厘米的长度,保证最小意义的异常有测线经过,详查必须保证观测结果能反映异常细节,测网尽量规则磁测精度是衡量野外磁异常观测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确定野外工作磁测精度是衡量野外磁异常观测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确定野外工作方法技术的依据,同时决定了工效和成本。

方法技术的依据,同时决定了工效和成本。

磁测的均方误差、磁测的均方误差精度评价原则、精度评价原则一般在区调中以有意义的弱异常的一般在区调中以有意义的弱异常的1/5 1/5至至1/6 1/6来确定,详查则根据异常来确定,详查则根据异常特征和所需等值线间隔来确定。

仪器的动态试验(1)仪器一致性的测定方法在工区内外场变化有十余 nT 的地方,选择 50~100 个点,各台仪器依次闭合观测三次以上,按(2-1)式计算出一致性均方差。

要求其小于或等于二分之一的总均方差。

式中:n为测点数;m为多台仪器观测测点总数(k×n);k为仪器数;为点i点j号仪器观测值与该点k台仪器观测平均值之差;为仪器一致性均方差,要求;(2)仪器噪声水平的标定方法在工区内选一磁场平稳、不受人文干扰影响的地方,将待标定的仪器相距20 米放臵。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学号:班号:组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序言1.1 实习时间、地点、测区自然及交通条件 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1.3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第二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2.1 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2.2 磁测工作技术设计2.3 磁测工作质量保障措施第三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3.1 施工仪器性能的检查及评价3.2 野外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第四章 UXO探测及资料处理4.1 UXO磁测数据的整理及图件编制4.2 磁异常的分析及地质解释第五章辉绿岩体地质调查及资料处理解5.1 工区野外数据的整理及图示5.2磁异常的分析及地质解释第六章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序言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其中探测对象与围岩的磁性差异是磁法勘探的前提条件。

1.1 实习时间、地点、测区自然及交通条件2011年8月8日至13日,我组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磁法勘探教学实习,测区按实习任务分为两个,一个是实习基地的操场,一个是位于实习基地正北方向的大梁山区。

该区属于山坡地形,地势较陡。

山坡上长满很深的草,土质系砂岩风化层。

此地交通较为便利,可乘汽车到达山脚下公路,步行十分钟可到达测区左右部分测区。

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工区内出露地层以元古界混合花岗岩为主(属区域变质岩),其中存在燕山期辉绿岩脉,属浅层基性侵入型岩浆岩;局部地段有第四系坡积物存在。

由于辉绿岩属于基性岩浆岩,因此磁化率比较大,约为5000~8000(10-6SI(κ)),其围岩花岗岩的磁化率约为30~50(10-6SI(κ)),远远小于辉绿岩的磁化率,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磁性差异来确定大梁山工区内辉绿岩脉的赋存状况。

1.3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本次磁法勘探实习有两个任务:任务一:使用磁法技术进行掩埋铁磁性物体的详查,查明铁磁性物体的平面位置;面积:28×14米2。

磁法实习报告

磁法实习报告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磁法勘探实习报告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物探)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李军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实习成绩2015年9月14日-2015年9月20日目录第1章前言 (1)1.1实习时间、地点、要求、目的介绍 (1)1.2影响磁测工作的因素 (2)1.3实习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2)第2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 (4)2.1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 (4)2.2磁测工作技术设计 (4)2.2.1测区、比例尺选择要求及测网设计原则 (4)2.2.2 基点选址 (4)2.2.3 专门剖面与专项工作的设计 (5)2.2.4 磁参数测定工作 (5)2.2.5 生产技术试验工作 (6)2.2.6 物性测试方法 (6)2.3磁测工作质量保障措施 (10)2.3.1 仪器介绍 (11)2.3.2磁测精度设计 (14)2.3.3干扰措施排除方法 (14)第三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 (15)3.1仪器性能标定 (15)3.1.1仪器一致性检查 (15)3.1.2水平噪声检查 (15)3.2野外数据采集及系统质量检查 (17)3.2.1野外数据采集 (17)3.2.2系统质量检查 (19)第四章磁测资料处理 (28)4.1磁测资料处理方法相关原理 (28)4.1.1 日变改正 (28)4.1.2 正常梯度改正与高度改正 (28)4.1.3 延拓 (29)4.1.4 导数 (30)4.2磁测原始数据处理结果数据及图件、异常分类分区及统计 (32)4.2.1磁异常图件的绘制 (32)4.2.2.对测区数据求导数(用SURFER软件处理) (32)4.2.3进行滤波处理(用SURFER处理) (34)第五章磁测资料解释 (36)5.1磁测资料解释方法介绍 (36)5.1.1 特征点法 (36)5.1.2 经验切线法 (37)5.2典型剖面经验切线深度解释 (37)第六章实习认识与学习体会 (39)参考文献 (40)第1章前言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高精度磁法勘探实习报告(质子磁力仪学习)

高精度磁法勘探实习报告(质子磁力仪学习)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高精度磁法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0000000学生学号0000000000000指导教师贾真李军张赛民李才明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校内实习成绩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填写说明1、实习类型填写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习等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的实习类型;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封面底下日期请填写实习日期,应与培养方案的实习时间吻合;4、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摘要成都理工大学2014级专业1-3班于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校内青年友谊林开展了磁法勘探实习。

整个实习可以分为五个环节,包括实习内容讲解、仪器性能检测、测线观测、磁性参数测定以及数据处理。

12月18日上午,在东苑教室实习老师首先进行了实习内容讲解,主要包括实习内容、要求及报告的具体编写;12月18日下午,实习老师带我们在青年友谊林进行了仪器(PMG2 型质子磁力仪)的使用讲解与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噪声水平与探头一致性检测;12月19日,同样在青年友谊林,实习老师带我们进行了测线观测以及观测数据的处理解释;12月20日,同样在青年友谊林,实习老师带我们进行了磁性参数的测定以及测得的磁性数据的处理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
学号:***********
班号: 061123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前言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3)
磁力仪工作原理 (4)
工作内容及步骤 (3)
实验内容及步骤 (6)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
评述与结论 (13)
总结 (8)
建议 (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
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
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
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
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
常。

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
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
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
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
图1 磁异常示意图
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

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

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
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灵敏度:0.05nT
分辨率:0.01nT
绝对精度:±0.2nT
动态范围:20000到120000nT
梯度容差:>7000nT/m
采样率:3秒至60 秒可选
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
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
工作温度:-40℃—+55℃
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
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
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
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
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
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
2.2Kg
(2)测量原理
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

在水、酒精、甘油等样品中,质子受强磁场激发而具有一定方向性,去掉外磁场,质子在地磁场作用下绕地磁场T旋进,其旋进频率f与地磁场T强度成正比,关系式为:
T=23.4872f
单位:伽马或纳特。

测定出频率f即可计算出总磁场强度T的数值。

图3-7质子旋进示意图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检查并连接好实验仪器;
2.选定物探楼到数理楼之间的区域为要勘探的剖面并布置3条剖面线,每条线间距离大概5米左右,设置勘探点之间的距离为1m;
3.根据布置的线路进行勘探,记录测量的数据;
4.根据测量的数据,以点号为横坐标,磁场强度为纵坐标,绘出测量的剖面图,如下图:
实验数据表
实习数据
测点号x/m 测线1 测线2 测线3
1 0 49533.67 50082.26 49688.78
2 1 49543.74 49572.14 49667.77
3 2 49575.75 49604.35 49743.86
4 3 49635.16 49636.67 49741.73
5 4 49658.63 49655.61 49736.68
6 5 49684.22 49667.4
7 49727.8
7 6 49691.72 49676.1 49721.07
8 7 49693.2 49684.17 49712.31
9 8 49691.23 49698.81 49706.94
10 9 49683.05 49691.42 49699.28
11 10 49682.41 49692.09 49693.74
12 11 49685.08 49685.62 49686.2
13 12 49681.92 49749.33 49678.49
14 13 49683.17 49735.43 49671.02
15 14 49688.13 49734.06 49658.85
16 15 49693.18 49737.81 49642.8
17 16 49694.88 49740.42 49633.18
18 17 49714.05 49740.6 49628.48
19 18 49729.89 49748.37 49618.25
20 19 49755.42 49801.44 49579.61
实验数据处理剖面图
五.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由实验数据处理剖面图看出:
1. 测线1,2在18号点测量值远高于其他测点,测线3在1号点测量值远高于其他测点,根据实地分析可能与其选取测点接近停车有关;
2. 测线1,2,3在测点8到测点16之间有一段明显的磁力值下降,推测可能有磁异常体。

向老师和助教确认后得知此处磁力值变化可能受地下埋藏电缆影响,由于3条测线均按南北向布设,因此由剖面图可推测此处埋藏的电缆大致呈东西走向;
3. 3条测线在测点14到测点43间磁测曲线波动较小且大致重合推测无磁异常体,基底起伏小。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我们通过使用质子磁力仪了解磁法勘探的基本工作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掌握常用磁力仪的工作原理、并学会操作和使用;掌握基本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的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本上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去,我们组虽然做得比较快但是由于取得点比较少获得的信息也就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在测量时应该测量较多的数据。

并且由于是合作完成实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记录员,读数员还是持探头的同学都付出了努力。

所以在此我要感谢我组的同学以及老师。

七.建议
1.实习时所用的仪器好坏直接决定实习的效率和效果,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实习时使用仪器要注意轻拿轻放,但是仪器的工作质量也应该确保;
2.仪器不太够用,建议学校多添置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