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

合集下载

苏州园林中的风水理念

苏州园林中的风水理念

苏州园林---风水理念的完美典范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的苏州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东靠上海,南界浙江,西濒太湖,北临长江。

现辖4区(平江、沧浪、金阊、郊区)6市(常熟、张家港、昆山、吴江、太仓和吴县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城区为66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71万。

公元前514年,吴大夫伍子胥为吴王建造阖闾大城(今苏州),主持城市的选址于规划布局,他想出“相土尝水、法天象地”的原则。

用“其尊卑以天地为法象,其交媾阴阳相配合”的思想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土壤的形状与肥沃程度,考究河泉水源与流域分合,由此选定城址。

将城的结构、位置座向与天象相呼应配合,“阴阳调合、四序顺理、两阳以时、寒暑应气”,设“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法地之八卦”。

“八风”就是八方之风,随季节不同而风向差异。

将四周城墙开设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

东面为娄、匠二门,西为阊、胥二门,南为盘、蛇二门,北为齐、平二门。

《史记•律书》中说:“闾,阖风居西方。

”向西建此二门以象天门,引入阊风以通天上。

吴欲并越,在越国正处于十二生肖的方位蛇上,所以将东南门命名为蛇门。

吴的主位正处于龙位,其方向在辰,以龙克蛇吴必胜越,龙以盘为稳,西南因名盘门。

北面的“齐”二门也有扫平齐国的意思。

楚在西北,也将闾门名为破楚门。

因此,新建都城的目的意欲振兴自强,以称霸中原,其主题思想是非常明确的。

(见八门位置图)其城市选址布局,深得天时地利,用“法天象地、尝水相土”的办法,使城址与城市环境优越、位置良好,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几千年来一直相沿不变。

到宋代,这里叫做平江城,留下了著名的石刻古地图。

城内城外互相沟通的河道水网,通达太湖,形成举世闻名的城内运河体系。

河网与街道相交,又形成众多的桥梁,直到清代还留下310多座城内古桥。

苏州城也成为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东方威尼斯”。

此城“智者创于前,能者踵于后”,为中国古都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遗产。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doc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doc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风水,又称堪舆、卜宅、相地、形法、青嚢、青乌等,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地域传统文化。

由于受社会发展、科学水平以及大众认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风水学曾被认为是“迷信”、“伪科学”。

随着国内外对中国传统理论的进一步深入探索,人们发现风水学实际上是集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美学、哲学、景观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设计理论[1],中国古代园林的典范苏州古典园林即渗透着风水理论的影响。

风水的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进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这又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不谋而合。

近些年来,大量现代西方观念和理论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视角,然而进入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却发现并不适用,当代著名史学家俞英时认为:“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

因此,在当今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为目标的社会,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水学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诠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只有通过合理、恰当、巧妙的配植植物,园中的山、水、建筑才有灵韵。

植物作为唯一具有生命的造园要素,其自身以及所营造的植物景观与风水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阴阳论“阴阳”萌发于古代先民观察天文地理的经验理知,只作为太阳日光向背的意义而出现,向日的为阳,背日的为阴。

阴阳一词典出《诗经·公刘》中“既景乃冈,相其阴阳”,描绘周民辩方证位,规划营宅[2]。

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阴阳论逐渐演化为一种哲学概念,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

而后“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

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恒。

”这两句解释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两种互相对立消长,矛盾而又统一着的动态平衡势力,包括宇宙万物。

如日月、昼夜、明暗、动静、内外、男女、刚柔、迟速等等[3]。

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并非是随意安排的,而是处处体现着一种阴阳平衡的和谐之美。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中国风水大师金鼎贵品园林之城苏州风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中国风水大师金鼎贵品园林之城苏州风水

古今苏州风水论引子:城市是人类利用地理环境的集中地区。

从外观上看,城市是高大建筑集中,街道集中的建筑文化景观,是运转不息的经济文化空间。

城市较周围农村集中了较多的学校。

艺术、文化机构和人才,集中了较多的生产设施与生活设施;聚集着较多的公用设施,其中包括供排水、供电、供能、交通、消防、移动电信邮传,教育、治安警卫、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作为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中心,其所产生的文明也成为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曾经的天下第一神都,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

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

而时过境迁,建国后的洛阳逐渐淡出一线城市圈,似乎人们对洛阳的记忆只剩下历史书上的那一篇篇辉煌。

开封,东京汴梁城,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

随着女真铁骑南下,一切繁华不在,七大古都和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在国人所知的,只剩下开封府的包青天、灌汤包、开封铁塔,还有就是绝冠天下的《清明上河图》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然而现在西安不仅GDP总量在全国40名开外,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后起的乌鲁木齐超过,同时在西部地区西安也与重庆、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南京、徐州、武汉等城市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璀璨的光辉。

有座城市,有着五六千年的农耕土壤,三千年的吴文化根基,两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一千五百年的佛道教文化熏陶,一千年的唐代城市格局和八百年前宋代街坊风貌以及明清五百多年的盛世文明,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十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十七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七十八处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二百五十处控制保护建筑群落,阊门、山塘、平江、拙政园、怡园五个历史街区,观前、十全街、枫桥三个历史风貌地区,三十余个旧街巷历史地段,七十座古桥梁,二十二处古驳岸,六百三十九口古井,二十二座古牌坊。

苏州园林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

苏州园林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

苏州园林主要为宅园,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宅园“风水”,苏州园林在选址和布局上自然要寻找“风水佳穴”。

中国风水是地景崇拜的体现,讲求人和宇宙的协调,用得较多的就是阴阳八卦和五行、四灵之说,反映了中华古人对地质、地理、生态、景观、建筑等的综合观念。

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地理观,被西方科学家称为“东方文化生态”。

苏州园林的造园者多为中国的文化精英,因此在构筑苏州园林时,也综合运用了中华先人数千年来积累的生态经验。

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环水抱的环境生态、静观自得的心理建构和文气氤氲的艺术氛围,构成了“美好的、诗一般的”梦幻境界,也成为了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

依照传统风水学的观点,宅园选址以四灵模式为最佳。

四灵即中国古代表示方位的四个神兽: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

苏州园林的选址也以四灵之地为理想的环境,它的构成模式完全套用五行四灵方位图式,只是将四灵具体化为前池(朱雀)、后山(玄武)、左河(青龙)、右路(白虎)等环境要素和相对方位。

苏州园林当中的耦园就处于大吉之地。

耦园的南(前)有河道,楼厅、重檐楼阁、藏书楼殿后,北面(后面)又枕河,西(右)有大路,东(左)为流水。

耦园东面还有城郭雉堞,岗阜逶迤,草木葱茏,形成了山环水抱、山青水秀的天然地形。

这种地形使生气凝聚而不散泄,是完整、安全、均衡的环境构图,构成了良好的心理空间和景观画面。

噪音是人体健康的大敌,所以,风水学上讲究“不宜居大城门口及狱门、百川口去处”,因为那里人声杂沓,车马声、吆喝声、呻吟声,使人烦躁,甚至会引起失眠等症状。

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以隐逸为旨趣,他们营造的是“居尘而出尘”的“城市山林”,相土选址以“地僻为胜”,所以,苏州园林大都建在小巷深处,杂处于民居之间。

例如,网师园大门位于一条极窄的羊肠小巷—阔家头巷深处;艺圃位于文衙弄,不远处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红尘中一二等风流繁华之地”的阊门,但却是“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要找到艺圃,非得有寻幽探芳的决心不可,耦园僻处苏州小新桥巷,罕有车迹。

风水学在苏州古典园林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风水学在苏州古典园林传统文化中的体现

风水学在苏州古典园林传统文化中的体现摘要:风水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体现,对于苏州古典园林则更是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在文化情感表达上,风水学中“天人合一”、“法天象地”、宇宙观等思想在苏州古典园林独特隐逸文化中有着充分表达。

关键词:风水学;苏州古典园林;天人合一;隐逸文化一、风水学理论概述(一)风水理论及发展风水又叫堪舆、青囊术,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指流动和变化。

古书《葬书》记载: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谓之风水。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历经漫长发展,至今在环境选址、规划布局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纵然在民间有诸多封建迷信成分,但整体上风水学是基于实践总结而来的学问,现已发展成为涵盖天文、地理、气象、景观、生态、城市规划等研究领域的特色学科。

风水学的发展大概分为两个主要流派:形法派和理气派。

前者以“相”术为根基,通过观察山的形势,龙脉的走势,栾头的形状,水的走势、植物生长是否旺盛,总结出山水自然规律,判断适合人居住的地方。

代表人物有杨筠松等,相关书籍有《三龙经》等。

该学派相关忌讳少,上层士人和民间百姓都普遍接受,影响范围最广。

理气派的主体构成包括堪舆和理学。

堪舆在早期的涵义是观测车轮,古代车轮往往刻有北斗星,所以堪舆的本质是观测天体运行规律。

到了宋代,受到朱程理学的影响,五行、八卦、九星被风水家结合到《河图》、《洛书》的变化中,来观测阳宅阴宅的吉凶,而堪舆作为观测星象学的基础,被理气派自然纳入其中。

理气派很多测量方法往往通过罗盘,山向、水向、生克等来定穴。

代表人物有宋代王伋等,代表作《青囊海角经》等。

由于该学派忌讳较多,操作复杂,所以流传不广。

(二)风水思想基本原则1.整体系统原则。

风水学认为环境是一个整体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

各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环环相扣。

风水的作用就是从宏观上把握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各方面的结构关系,寻求事务发展的最优解。

苏州风水大师灵佑先生家居风水勘察实录2

苏州风水大师灵佑先生家居风水勘察实录2

苏州风水大师灵佑先生家居风水勘察实录(二)
2016年10月1日,苏州风水大师、易学名家、灵佑阁掌门人灵佑先生在苏州给某客户提供了家居风水的指导。

1、如果家庭成员的五行中都不缺水,最好不要养鱼。

2、补火的饰物有财神爷、日出有关的画作、太阳等。

3、厨房的灶具与水池不能直接对着,水火犯冲,如果对着,建议用木来通关。

4、不要轻易将厨房以及卫生间改做其他用途。

5、产生煞气的地方不要放在吉位以及高位。

6、房子里的风水再好,房屋外不行,也白搭。

7、卫生间通风一定要好,最好有窗户。

8、孩子不能住在西北的房间中,容易早熟。

“人间天堂”的城市:苏州风水格局

“人间天堂”的城市:苏州风水格局

“人间天堂”的城市:苏州风水格局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姑苏城外”讲的就是苏州。

苏州,古称“吴”在古时候是吴国的“地盘”所以,苏州处处有吴国文化的痕迹。

那么在城市风水学中,苏州的风水格局如何,就一起来看看吧!苏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建都于苏州,大夫伍子胥帮其建城,法天象地,周围城墙开有八座陆门,以象天之八风,八座水门,以法地之八卦。

至今苏州城仍坐落在当时的原址上,而且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雅风貌,城中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迹,向世人展示古城苏州沉淀了两千五百余年的吴文化。

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前来投奔的楚国大臣伍子胥建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城里仍有许多当年留下的地名。

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

苏州城建城早,规模雄大,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全球唯一的水陆并列古城门—苏州盘门城市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

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苏州园林甲天下,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09年有六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进入国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的有苏州古城历史街区和江南水乡古镇。

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就占有拙政园、留园两席;“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

苏州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实例分析

苏州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实例分析

苏州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实例分析
居阅时
【期刊名称】《中国园林》
【年(卷),期】2007(023)002
【摘要】铺地是园林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达到建筑功能外,还要完成其文化功能,即所用图案蕴涵一定的文化涵义,与其他建筑元素一起构建园林主题.苏州古典园林铺地纹样内涵深刻,其中关键在于以象征的形式表达,将其概括为迎祥、祈福、信仰和文人精神四方面,借助象征视角,分别对其进行实例分析,力图还原其文化涵义,找到正确的解释答案,为理解、借鉴和传承园林文化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居阅时
【作者单位】中国象征文化研究会,上海,2002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
【相关文献】
1.苏州古典园林的铺地艺术 [J], 倪乐贤
2.苏州古典园林留园铺地纹样探析 [J], 张秋芳;吴海国
3.苏州古典园林铺地艺术及其在现代景观铺地设计中的应用 [J], 周琳
4.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的建筑装饰纹样艺术特征研究 [J], 裴元生
5.苏州古典园林装饰纹样的发展及文化底蕴探究 [J], 杨珊珊;马崇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主要为宅园,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宅园“风水”,苏州园林在选址和布局上自然要寻找“风水佳穴”。

中国风水是地景崇拜的体现,讲求人和宇宙的协调,用得较多的就是阴阳八卦和五行、四灵之说,反映了中华古人对地质、地理、生态、景观、建筑等的综合观念。

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地理观,被西方科学家称为“东方文化生态”。

苏州园林的造园者多为中国的文化精英,因此在构筑苏州园林时,也综合运用了中华先人数千年来积累的生态经验。

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环水抱的环境生态、静观自得的心理建构和文气氤氲的艺术氛围,构成了“美好的、诗一般的”梦幻境界,也成为了风水佳穴的实践标本。

依照传统风水学的观点,宅园选址以四灵模式为最佳。

四灵即中国古代表示方位的四个神兽: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东方为青龙、西方为白虎。

苏州园林的选址也以四灵之地为理想的环境,它的构成模式完全套用五行四灵方位图式,只是将四灵具体化为前池(朱雀)、后山(玄武)、左河(青龙)、右路(白虎)等环境要素和相对方位。

苏州园林当中的耦园就处于大吉之地。

耦园的南(前)有河道,楼厅、重檐楼阁、藏书楼殿后,北面(后面)又枕河,西(右)有大路,东(左)为流水。

耦园东面还有城郭雉堞,岗阜逶迤,草木葱茏,形成了山环水抱、山青水秀的天然地形。

这种地形使生气凝聚而不散泄,是完整、安全、均衡的环境构图,构成了良好的心理空间和景观画面。

噪音是人体健康的大敌,所以,风水学上讲究“不宜居大城门口及狱门、百川口去处”,因为那里人声杂沓,车马声、吆喝声、呻吟声,使人烦躁,甚至会引起失眠等症状。

苏州园林的主人大多以隐逸为旨趣,他们营造的是“居尘而出尘”的“城市山林”,相土选址以“地僻为胜”,所以,苏州园林大都建在小巷深处,杂处于民居之间。

例如,网师园大门位于一条极窄的羊肠小巷—阔家头巷深处;艺圃位于文衙弄,不远处就是《红楼梦》中所说的“红尘中一二等风流繁华之地”的阊门,但却是“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要找到艺圃,非得有寻幽探芳的决心不可,耦园僻处苏州小新桥巷,罕有车迹。

可以说,避开尘嚣、“隔尘”、“隔凡”,赢来一份清幽,这是苏州园林选址的共性。

风水学上讲,住宅的大门是房子的嘴,主吸纳灵气,所以,住宅大门的朝向最为重要。

苏州园林一般坐北朝南,大门朝向以八卦中的离(南)、巽(东南)、震(东)为三吉方,其中又以东南为最佳,风水中称东南门为“青龙门”。

门边置屏墙,避免气冲,屏墙呈不封闭状,以保持“气畅”。

苏州园林住宅的大门一般偏于东南,处于属“木”的“巽”位,“巽”为“风”卦,水木相生,“风”为人,寓意财源滚滚而入,且向阳、通风。

正南属“离”卦,阳气最旺,惟“帝王”和“神”消受得起,一般人不避反伤,所以苏州园林大门很少有朝正南开的。

拙政园的住宅大门偏东南,也避开了正南的方向。

不过,避开正南开门的现象多见于明代和清代前期的园林,到清代中、后期就不大讲究了;如耦园大门就朝正南开。

耦园住宅取离卦朱雀门,“当门一曲抱清川”,门临由西向东的内城河,明堂开畅,阳气最旺.门前原有八字照墙,呈不封闭状,以阻挡“煞气”,并保持“气畅”,清风徐来,风柔气聚,缭绕有情,也避免外界直视。

海中神山和壶天仙境,自秦汉至今,始终是园林模仿的永恒主题。

中国神话中也称海中三神山为“三壶”:“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壶,方丈日方壶,蓬莱日蓬壶,瀛洲日瀛壶。

”“壶天”这种仙境模式,实际上是封闭式小天地,里面应有尽有,陶渊明的“桃花源”就属于这种类型。

苏州园林都有高高的园墙四面围合,其间则穿池凿石,具有安全性和私秘性,属于神话中的蓬壶仙境模式。

例如拙政园就是一池居中,建筑皆面水而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拙政园住宅部分位于山水园的南部,分成东西两部分,呈前宅后园的格局。

住宅坐北面南,纵深四进,有平行的两路轴线,主轴线由隔河的影壁、船埠、大门、二门、轿厅、大厅和正房组成,侧路轴线安排了鸳鸯花篮厅、花厅、四面厅、楼厅、小庭园等,两路轴线之间以狭长的“避弄”隔开并连通。

风水学认为,“凡宅居滋润光泽阳气者吉,干燥无润泽者凶”。

住宅固然要求干燥,但周围如果没有溪水环绕,就断绝了生机。

耦园东花园水池,自北而南狭长似带,南端有一个卷棚歇山式水阁“山水间”,三面临空,给人以溪流不尽之感。

耦园双照楼靠东临河,东、南、西三面都有窗,可远眺朝晖夕影、青山黛痕,俯瞰东园的山水花木。

耦园东南角的“听橹楼”依外围墙转角而建,两面临河,与内城河仅一墙之隔,船舫来往不断,每当月色空明之夜,四周万籁俱寂,这时,于宁静中时时传来橹声,形成绝妙的“声借”,使人领受到江湖野趣。

风水学对小环境的树种选择也甚为讲究,有“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之说。

苏州园林的遣园者电非常注重对植物树种的选择,网师园、狮子林门前庭院都植有槐树,以符“槐门”之称,古意犹存。

耦园正厅天井中植有两株金梓,轿厅庭园内则有两株玉兰,狮子林大厅的前后都种r了金桂玉兰,以合“金玉满堂”之意。

沧浪亭草树郁然,杂花修竹之间有小路通往住宅,住宅三面环水,左右都有林木相遮蔽,前竹后水,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苏州园林中以松柏为主景的也很多,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拙政园的“听松风处”、怡园的“松籁阁”都以松为主景。

苏州园林的建筑山水掩映于草木葱茏之间,植物的色、香、姿、声等,可以组成独立的景观,也常被用作其他景观的组合材料:槐阴当庭、插柳沿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这样配置都是为了符合美的规律,并达到趋吉化煞的目的。

苏州园林追求的是超功利的人生境界,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

苏州园林色彩淡雅,避免强刺激的大红色和金黄色。

园林中的植物常绿者多于落叶者,绿色给人平静安定之感,有利于营造恬静幽雅、空明澄净的环境。

苏州园林是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不但居住环境如此,室内陈设也力求达到“不令人俗”的功效。

古书、名画、古瓶、雅石等,布置在博古架上、轩窗边、几案上,这些体现着“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的“韵物”,既富于文化底蕴,又充实、滋养着园林主人自身的精神生活和人格内涵。

退思园九曲回廊用新石鼓体将“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的诗句镶嵌在九个漏窗中,将园景“诗化”。

狮子林将“古琴、棋盘、函装线书、画卷”四雅塑成了四个漏窗,文气氤氲。

苏州园林创造的诗化的环境,是一种艺术养生模式,它建立在中国重人生、重道德的传统文化基础上。

苏州园林的建造者追求“外适内和”,生存空间和精神空间并重,体现了中华先人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