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

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
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

患者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7岁。全部患者均有腹痛,病程15h-4d。伴畏寒、发热者8例,20例有压痛,其中12例有反跳痛,8例有肌紧张,10例有黄疸,2例有浮肿,其中有4例做过B超检查考虑急性胰腺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 T机扫描,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取仰卧位,平扫扫描区域自膈顶开始至胰头下缘,一次屏气完成螺旋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 V、250m A s,先行平扫,层厚一般为5m m,螺距为1,再行肝动脉螺旋C T 扫描,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常用碘海醇注射液),注药量为80-100m L,注射速度为2.5m L/s,在注射造影剂后25s开始扫描,范围仅限于胰腺区域。注药后65s 再进行包括全肝在内的胰腺门脉期扫描,层厚为8m m,螺距为1。所获数据均进行1m m层厚、70%重叠重建,进行M P R、MIP 重组,必要时行血管成像。

2 结果

2.1 胰腺实质及周围CT表现

40例患者胰腺体积均增大,其中有12例胰腺体积明显增大,有4例体尾部体积略增大,边缘毛糙,有4例仅胰腺体部增粗,密度均匀,有2例局限于胰头肿大,形态类似胰头肿瘤,32例单纯性胰腺炎胰腺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胰腺周围及腹腔间隙可见新月型或斑片状异常低密度灶。有8例增大的胰腺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胰腺不均匀强化,低密度影未有强化,胰腺周围间隙不清,边缘毛糙、模糊,胰腺周围及相邻肝、脾边缘、左肾上缘均见低密度渗出性病灶,边缘模糊,左侧肾前筋膜可见增厚。

2.2 假性囊肿

在2周后复查的病例中,平扫时,有4例在胰尾部出现约4cm×4cm及3cm×3cm的类圆形低密度灶,CT值分别为12Hu 及16H u,增强后显示轻至中度强化,壁较薄,胰周包膜完整,其中未有空气影。

2.3 脓肿

在3周后复查的病例中有2例在胰腺的体尾部平扫见大小约2c m×2.5c m的类圆形低密度灶,其中可见空气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周边呈环形强化,壁厚约3m m,病灶中部未见明显强化。脓肿呈囊性改变,当其中出现空气影时即可确诊[1]。

2.4 其他

40例病例中,有4例合并胆囊结石,有8例合并慢性胆囊炎,2例合并胰头癌及胰管扩张,并可见胰头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推压胰腺向前移位。2例病例17d后复查,病灶改变不明显,说明治疗效果不佳。

3 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由多种病因所致,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胆石症和感染,其次为酗酒、外伤等。急性胰腺炎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或尿淀粉酶的实验室检查。随着螺旋C T的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急性胰腺炎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征象为胰腺肿大、坏死或合并出血;B超可显示胰腺肿大、网膜囊和腹腔积液、胰腺假性囊肿等,但可因胃肠积气不够清晰和准确,并且图像不够直观。螺旋C T可显示胰腺肿大程度、清楚显示胰管有无扩张及扩张程度、胰腺内坏死区及胰腺外渗出液的大小或范围。根据C T值测定可以鉴别胰腺内部是否合并有出血、坏死,根据胰腺形态、密度改变及其强化方式,考虑是否合并胰腺癌,这一点应特别引起注意,应仔细观察,不要诊断了胰腺炎而忽略了胰腺癌的存在。可以了解周围器官有无病变,进一步明确病因及病变范围,帮助临床医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2-3]。治疗后复查,通过前、后C T片对比,及时改进治疗方案。胰腺内的低密度坏死灶和高密度出血灶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特征性表现,也是临床判断病情是否严重性的指标之一[4]。螺旋CT可提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正常强化的胰腺实质与低密度的坏死灶边界清楚,如合并出血,内部可见斑片状、团块状高密度灶,测量C T值即可知其为出血。螺旋C T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影像表现为胰腺实质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强化区。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急性胰腺炎往往伴有腹膜后积液和肾筋膜的受累,主要表现为肾前、肾旁、肾周间隙的积液和肾筋膜的增厚。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渗出液体未能及时吸收,被纤维结缔组织包绕所致,螺旋C T可准确显示。螺旋C T可以容积扫描、三维成像等,使我们对胰腺本身的病变、并发症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改变一目了然。

总之,螺旋C 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敏感性高、准确率高,绝大部分病例可以确诊,而且还可以判断炎症的范围及程度;图像直观,直接显示胰腺肿大程度、渗出范围、是否有坏死、出血,还能显示胰腺周围组织器官的受累情况,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协助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对疗效的评价很有帮助,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卢光明,陈君坤.CT诊断与鉴别诊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L:1.

[2]吴振华,郭启勇.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技巧[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

[3]孙大成,郑木明.现代CT与MRI诊断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

[4]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

小儿肾病综合征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曹敬燕(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12-02

肾病综合征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多发于3-6岁儿童, 男孩多于女孩, 是以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为主的征候群。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三多一少: 即全身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征。本病病程长, 易复发和迁延, 而频繁复发是导致本病难治的原因, 临床分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收治肾病综合征76例, 其中54例为复发患儿, 经有效的治疗及护理,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复发原因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7年来共收治肾病综合征小儿76例,其中54例为复发病例, 复发比例(70.1%),发病年龄2-13岁,复发病例中单纯性肾病32例(占59.3%) ,其中复发1次者16例,复发2次者8例,复发3次者6例,复发3次以上者2例。复发病例中肾炎性肾病22例(占40.7%),其中复发1次者12例, 复发2次者8例, 复发3次者2例。

-112 -

- 113 -【摘要】目的 对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观察及总结提高诊断治愈率。方法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中血培养细菌阳性45例(93.8%),其中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25例(52.1%)占首位,肠球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例14(29.2%)真菌性心内膜炎患者6例(12.5%),人工瓣膜置换性心内膜炎患者3例。结论 血培养细菌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直接的证据,及时了解和掌握此病的诊断对治疗预后转归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感染性 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临床观察

白瑞文 (山西省岢岚县人民医院 山西岢岚 036300)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113-02

2 复发原因

2.1感染 本组患儿中因感染导致肾病复发者32例(占59.3%) , 居复发原因之首位。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5例, 肺炎5例, 肠道感染5例, 皮肤感染4例, 泌尿系感染2例, 腮腺炎后1例。

2.2激素疗程不足 肾病综合征待尿蛋白转阴后1-2周无并发征可出院回家巩固治疗。本组患儿因出院后自行停用激素导致疗程不足而复发者12例(占22.2%) , 其中初治复发9例, 复治复发3例。

2.3饮食因素 本组患儿因饮食不合理导致复发者8例(占14.8%) , 为出院后未能合理安排每日膳食, 过度进食高蛋白,高脂肪, 高盐等食物而导致肾病复发。

2.4过度劳累 其中有2例(占

3.7%) 出院后因未能注意休息, 由于过度疲劳而导致复发。

3 治疗

3.1一般治疗 (1) 合理安排休息: 过度劳累可使肾病综合征复发。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不少于2-3周, 待水肿消退、感染控制、血压稳定可适当活动,总控制活动时间不应少于3-6个月。待病情完全恢复、激素疗程结束后, 可逐渐增加运动量, 但应防止过度疲劳。(2) 合理安排膳食: 高血压、水肿明显时应给予无盐或低盐饮食, 但不易长期禁盐, 每日摄入钠盐小于2g, 严重水肿应控制液体量, 长期进高蛋白饮食可促进残余肾单位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肾小球硬化, 导致本病变成难治或易复发, 所以本病不易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摄入应每日1.2-1.8g/k g ,功能不全者,每日应在0.8g/kg 。

3.2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 预防性隔离是减少和防止交叉感染的必要措施。本病易并发感染, 对住院治疗复发的患儿使用激素前, 应积极查找潜在的慢性病灶, 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将患儿放置于隔离病房, 避免与感染性患儿接触, 对其病房和活动场所消毒,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加强皮肤护理, 勤换衣裤、被褥, 同时注意保暖, 防着凉, 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在治疗中尽量采取口服或静脉给药, 避免肌注以防注射部位感染,对频繁感染者可给予胸腺肽或转移因子口服。院外治疗者,做好出院后宣教工作, 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居室空气流通, 避免去公共场所和人群拥挤的地方, 一旦发生感染, 及时进行治

疗。

3.3坚持正规的激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临床观察短程疗法复发率高,一般多采用中-长程疗法。坚持足够疗程是本病治愈及防止复发的根本措施。我科对肾病复发3次以上病例采用长程拖尾巴疗法, 即给予强的松口服2mg/(kg ·d) ,最大量小于成人量60m g/d,尿蛋白转阴2周后改为隔日1次顿服,以后每月减量2-5m g,剩余2.5m g/d时继续口服1.5-2年,经2年随访无1例复发。对于病初强的松治疗迟迟尿蛋白不转阴者,加用雷公藤多甙治疗,1m g/(k g·d),总量小于30m g/d,3个月为一疗程。本药确有激素抗炎、抑制免疫、降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减少蛋白排出作用,而较激素副作用少。对于刚入院患儿不要轻易使用激素,最好经过5-14天观察,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注意排除狼疮性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病、肾炎继发肾病,常规做结核菌素试验,控制和治愈隐性感染后再给予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期间定期做胸透、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3.4细胞毒药物治疗 激素效果不佳时考虑加用细胞毒药物, (1)环磷酰胺: 2-2.5mg/kg/d, 疗程8-12周, 总量200-250mg/kg。超过此量引起性腺损害, 特别是男孩, 用药期间多饮水和定期查血象。(2)苯丁酸氮芥: 每日0.2m g/kg, 疗程6-8周, 总剂量小于10mg/kg,还可用长春新碱,环孢霉素A。

3.5冲击疗法 对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可采用冲击疗法: (1)甲醛强的松龙,每日15-30m g/k g,最大量小于10g/d,溶于10%葡萄糖100-250m l中,1-2h静滴完毕,3天为一疗程,必要时每隔1-2周重复使用1-2疗程,继之继续强的松疗程。(2)环磷酰胺冲击疗法:0.5-0.75g/d,加入0.9%氯化钠或10%葡萄糖中静滴,滴注时间不应少于1h,每日1次,连用6次,必要时续加2-3次。治疗日给予水化疗法,20m l/k g输液减少副作用。

总之, 小儿肾病综合征疗程长且易复发, 感染是复发的主要因素, 激素疗程不足, 未能注意休息及合理膳食均可导致本病复发, 因此积极防治感染, 坚持足够正规治疗, 注意休息合理膳食是防止本病复发的重要措施, 对于多次复发难治性病例采用综合治疗, 多能收到满意疗效。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ous Endocarditis, IE) 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自2005年3月-2010年6月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8例(58.3%),女性20例(41.7%),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4:1,年龄在34-68岁,平

均年龄为48.6岁。依据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诊断指标作为辅助诊断依据,诊断均符合中国I E诊断标准。

2 结果2.1临床表现

目前常用的I E诊断标准为1994年提出、2000年修订的杜克(Duke)临床诊断标准(表 IE的Duke临床诊断标准)。本资料显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4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

肾病综合征患儿 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0-11-03T17:05:30.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7期供稿作者:李宇[导读]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高度水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李宇(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260-02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护理 肾病综合征(N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蛋白尿的临床征候群,其临床特征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1]。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比较顽固的慢性疾病该病具有病程迁延,易于复发,临床中的治疗难度很大,肾病综合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实践证明,肾病综合症的健康教育是药物治疗以外的重要的防治干预措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对肾病综合症的患儿尤为重要,现将笔者在临床上遇到的66例NS患儿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总结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6例患儿, 年龄最小2岁,最大14岁,平均±7岁,其中,男29例,女37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病35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病31例,其中狼疮性肾炎8例,紫癜性肾炎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66例患者均根据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肾小球疾病的分类来诊断。 2 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2.1.1合理安排休息 肾病综合征患儿须卧床休息,卧床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不少于2—3周,病室宜温暖,空气清新,减少探视和陪护,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特别是水肿、合并感染的患儿,应严格限制其活动,待水肿消退、感染控制后才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2.1.2预防感染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高度水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使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2],因此极易发生各种感染。所以除有针对性地控制感染外,应将患儿予以保护性隔离,与其他病种的患儿分房安置,病室每日予以空气消毒。护士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加强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以及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适时为患儿加减衣服,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2心理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多数为学龄期儿童,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由于生病住院表现出急躁不安、胆怯、悲观、郁郁寡欢,失去了以往的活力,患儿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3]。因此,医护人员要像母亲一样去关心、鼓励、安慰他们,并了解造成患儿恐惧、悲观等心理因素,实施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轻患儿对医疗和疾病的恐惧。 2.3用药护理 2.3.1使用白蛋白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由于血浆蛋白低,特别是狼疮性肾炎患儿,常常以大剂量,每日或隔日1次静滴白蛋白。滴注时,速度宜缓慢,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2.3.2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护理 肾病综合症的治疗需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激素的使用可导致满月脸、肥胖等现象以及一些其他副作用。在治疗前需向家属及较大龄的患儿讲清楚,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取得配合。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压、体温有无异常;有无呕血、黑便等消化系统出血症状。另外,还需观察有无细菌或真菌的继发感染。 2.3.3合理选用细胞毒药物 环磷酞胺在临床中最常用,抗肿瘤药物对骨髓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因此影响机体免疫机能,易发生继发感染,必须加强预防感染的措施,严格各项无菌操作。应定期复查白细胞,如发现血尿,立即告知医师采取有效措施。 2.4健康指导 出院后要求家属督促患儿继续保持良好的休息,劳逸结合,坚持合理饮食,防止受凉、感冒等加重病情恶化。讲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激素,避免副作用发生。定期门诊复查,监测血象、肝肾功能变化。 参考文献 [1]王晋玲.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0,10(4):40—41. [2]朱胤,王玲.肾病综合症患儿的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04,10:77—78. [3]杨海侠,王小英.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饮食治疗及护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1(28):45—46.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饮食

以下资料由《改变腹水患者的新闻纪录片》:https://www.360docs.net/doc/6a5923643.html,/0mYRj6推荐感冒可诱发小儿肾病综合征。天气的多变,气温明显忽高忽低,都是引起小孩感冒多发期的重要原因。 有这样一个病例:一位3岁的男孩发烧咽痛,妈妈带他到医院打点滴两天,可是病情仍没好转。随后几天,男孩一直在发低烧,好几天都不想吃东西,双眼睑及下肢还肿了起来,尿也少了,到医院检查发现,尿中有大量的蛋白,医生说,小男孩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了小儿肾病综合征。 后来据河南明德中医药研究所的专家讲解,肾病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每到初春或季节交替之时,像病例中男孩这样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有很多。这是因为天气忽凉忽热,儿童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如果不及时有效控制感染,在1-4周后就有可能诱发肾病综合征了。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了解到,引起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感冒时,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吞吃入侵体内细菌及病毒,形成一种抗体,而后死亡,达到消灭病菌的功能,以确保人体不受影响。小孩子因为体质弱,体内免疫细胞比正常的人少,免疫功能还不强,因此免疫细胞有时不但没有吞吃病菌,而是暂时把病菌包容起来,身体中的病菌抗体与病菌本身结合成一种免疫复合物,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肾脏时,会沉积到肾小球的基底膜,从而对肾脏有一种损害,使大量蛋白流失,最终导致肾病综合征。 小儿在感冒后4周内往往眼睑浮肿。肾病综合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青年和儿童多发。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多见于2~6岁的幼儿,且男孩多于女孩,极易复发和迁延,病程长。通常在感染病菌后1~4周发病,一般来说,小儿肾病综合征有前期的感染症状,其突出特点是三高一低,即高度浮肿、高度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在感冒后1至4周内,孩子下肢、头面、躯干都可有浮肿,特别是组织疏松的部位更明显,最明显也是最早出现的就是眼睑,浮肿严重者皮肤薄而透亮,有胸水、腹水,皮肤稍有损伤便会渗水。有些病儿可在大腿及上臂内侧、腹部及胸部出现和孕妇相似的皮肤白纹或紫纹;尿量明显减少,查尿常规有3~4个加号蛋白尿,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成为引起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 所以,切莫忽视小儿的普通感冒,很大可能会诱发为肾病综合征,而肾病综合征如果不及时治疗,发展成尿毒症的可能性会加大。因此不幸得了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一定要加紧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儿童计划疫苗接种是根据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接种,按照规定的疫苗接种程序进行预防疫苗接种,提高儿童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1、麻疹疫苗: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剂量】0.2ml 【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部位】口服。【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本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10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

10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 发表时间:2016-06-07T15:38:25.0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作者:王春梅 [导读] 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结论:新型免疫抑制剂作为刚进入临床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提倡,当然要注意对症下药,对待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对药物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王春梅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157011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0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与观察,探究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的最佳方式。方法:对100儿童患者分别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与刚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观察患者反应,以及之后的复发性等,分别对两种方法进行简单的论述与比较。结果:通过观察发现,临床上首选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患者表现出频繁复发、激素依赖或激素耐药等情况;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结论:新型免疫抑制剂作为刚进入临床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提倡,当然要注意对症下药,对待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征对药物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新型免疫抑制剂 前言:儿童肾病综合征是儿科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其在过去的死亡率也是相当之高的。其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水肿等,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有条件的单位应对有适应证的患儿进行肾活组织检查(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1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1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 病理检查及类型: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或肾小球呈极轻微地改变,免疫荧光下肾小球无免疫复合物沉积[部分可见少量非特异性IGM(或)lgG沉;电镜下肾小球呈现弥漫性足突融合现象为其特征性改变。临床表现特点:大量蛋白尿,临床分型为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且治疗反应分型多数为激素敏感型。 1.2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检查及类型:光镜下系膜细胞增多和系膜基质增宽,系膜增生严重时可见毛细血管腔受挤压变窄,基底膜正常。免疫荧光下可见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以系膜区IgA或IgM沉积为特征的被分别称之为IgA肾病和IgM肾病。电镜下主要系膜区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临床表现特点: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为血尿伴程度不等的蛋白尿。 1.3膜增生性肾炎 病理检查及类型:根据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的不同又可分为3型:Ⅰ型,即免疫复合物型;Ⅱ型,即致密物沉积病,又称为D.D.D;Ⅲ型,膜增殖性肾炎与膜性肾病的混合型。此3型共同的病理特点:均有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增生。临床上以Ⅰ型最多见。临床表现特点:以肾炎伴低补体血症为特点。常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后转为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表现,常有肾功能受损且呈慢性进展过程。 1.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理检查及类型:以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分布的透明硬化、玻璃样病变为特点。电镜下示系膜基质增宽,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失,肾小管萎缩,病灶周围可见代偿增大的肾小球和扩张的肾小管;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检测在硬化区可见大块状不规则的IgM沉积和C 3沉积。临床表现特点:表现为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并常伴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常见下列两种情况:起病即呈非选择性蛋白尿、激素耐药、持续肾病状态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或起病似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多次反复或复发后进展为典型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2治疗措施 2.1常规激素治疗 当口服激素 2 mg·kg-·d-1治疗 4 周后尿蛋白仍阳性时,根据2009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制订的《儿童常见肾脏病关于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诊治指南》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序贯疗法[6]:对 SRNS 患儿可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MP)(15~30 mg·kg-1·d-1)冲击治疗,每天 1 次,连用 3 d为一个疗程,最大剂量不超过 1 g。冲击治疗一个疗程后如果尿蛋白转阴,泼尼松按激素敏感方案减量;如尿蛋白仍阳性者,应加用免疫抑制剂,同时隔日清晨顿服 2 mg/kg 泼尼松,随后每 2~4 周减 5~10 mg,并以一较小剂量长期隔日顿服维持,少数可停用。 2.2新型免疫抑制剂 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力求避免副作用。单一免疫抑制剂能解决问题的,不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免疫抑制剂;当病情需要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注意应该使用不同作用位点的免疫抑制剂,避免同时使用作用于同一位点的多种免疫抑制剂。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针对机体的整体情况,选择适合病情需要的药物,做到既能发挥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效应,又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EhrichJH等对86例SRNS患儿采用泼尼松(隔日疗法)和CSA基础上加或不加MP冲击治疗的对照研究,其中原发性FSGS 52例,遗传性或遗传综合征相关性FSGS 20例,MCD 14例,泼尼松隔日1次,分别为40mg/(m 2· 48h)、30mg/(m 2· 48h)和20mg/(m 2· 48h)各4周,疗程第13周开始为10mg/(m 2· 48h)维持治疗;CSA疗程6个月;MP冲击治疗为疗程第1周使用3~ 8次,300~ 1000mg/(m 2·次)。结果原发性FSGS加MP冲击治疗组总持续完成全缓解率高于仅仅服用泼尼松加CSA者(84% VS64%);而14例MCD型SRNS则全部达到完全缓解,均未出现ESRD;遗传相关性FSGS效果不佳。然而,Yor-ginPD等]在11例SRNS患儿的治疗中采用MP冲击治疗,其中5例加CTX口服,4例假CSA维持治疗,结果9例获完全缓解。由于该组仅1例有肾穿刺病理资料,所以其临床参考价值有限。 3辅助治疗 目前有诸多证据支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 ARB 类药物可以降低蛋白尿和保护肾脏功能。肾病综合征患儿通常伴有血

儿童肾病分为几种

儿童肾病分为几种? 专家指出,儿童肾病还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儿童肾病还要分很多种。 一、遗传性肾炎 Alport综合征(AS)又称遗传性肾炎、家族性肾炎、遗传进行性肾炎,国外报道儿童肾衰病人中约占3%,本病两性均可发病且遗传给子代,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男性多为重症。 二、儿童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见于小儿的各个年龄时期,但5岁以前较少,发病高峰期为青春期,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 三、IgA肾病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肾炎,部分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成为儿童慢性终末期肾衰的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血尿最为常见。 四、儿童急进型肾小球肾炎 急进型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型肾炎,是一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相似,而病因各异的肾小球肾炎。除具有肾小球肾炎的通常表现外,肾功能快速、进行性损害,不经治疗多于几周或几个月内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五、儿童肾病综合症 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致使大量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一些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儿童肾病综合症约90%为原发性,病因不明。 六、乙肝相关性肾炎 乙肝相关性肾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肾炎,尤其在乙肝病毒高发地区更常见,发病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其病理改变以膜性肾病多见。 七、慢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衰退,导致含氮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小儿紫癜肾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主要采用对症疗法,注意保护肾功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 1、轻型:可不予特殊处理,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有明确感染时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急性肾炎综合征型:以降压、利尿、控制感染灶为主,保护肾功能。具体用药同急性肾小球肾炎。 3、肾病综合征型: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每日1、5~2mg/kg,分3次口服,4~8周后根据尿检结果,改为隔日晨顿服疗法,缓慢减量,总疗程6个月左右。也可配合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用。临床常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剂量每日1、5~2、5mg/kg,硫唑嘌呤剂最每日2~3mg/kg。 4、急进性肾炎和慢性肾炎型:多采用激素、细胞毒药物、抗凝药物和中药联合治疗。肾功能衰竭可采用透析治疗。对急进性肾炎型可早期采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 中医对小儿肾病的辩证治疗!肾病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出现肾病症状,选择正规的肾病医院进行治。 儿童肾炎是儿童高发病率的一种疾病,严重危害着孩子的健康,儿童肾炎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疾病,主要饮食如下。 一、瓜皮赤豆汤 【原料】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各20克,玉米须15克,赤小豆200克。

泌尿生殖系统-第三节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不明原因水肿,伴有大量蛋白尿,请问肾性水肿早期常发生于 A.眼睑与颜面 B.背部 C.髋部 D.尾骶部 E.下肢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2.患者男性,肾病综合征病史1年,请问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A.水肿 B.高血压 C.乏力、头晕 D.低蛋白血症 E.晕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水肿为最常见症状,且较重。晨起眼睑、头枕部及腰骶部水肿较显著,起床后则逐渐以下肢为主,呈可凹性,严重时出现腹腔积液及双侧腹腔积液。伴有尿量减少。 3.患者男性,50岁,3月来出现大量蛋白尿++++,伴有全身水肿,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入院治疗。请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环磷酰胺 C.环孢素A D.霉酚酸酯 E.苯丁酸氮芥 【答案】:A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首选糖皮质激素。

4.某糖尿病晚期患者,并发肾病综合征,请问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指导不妥的是 A.合理休息避免感冒 B.适度活动,防止血栓形成 C.保持治疗疾病的信心 D.自我检测尿蛋白,自行增减药物 E.有水肿时注意限盐 【答案】:D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健康教育。学会每天用浓缩晨尿自测尿蛋白,此为疾病活动的可靠指标。遵医嘱用药,勿行减量或停用激素,了解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5.患者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请问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是指每天尿蛋白定量大于 A.3.0g B.3.5g C.4.0g D.4.5g E.5.0g 【答案】:B 【解析】:考察肾病综合征的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示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3.5g,尿沉渣常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6.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不取决于 A.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 B.水肿出现的时间 C.药物治疗的个体敏感性 D.有无复发及感染 E.治疗方案的合理性 【答案】:B

什么是儿童肾病综合征

什么是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一:儿童肾病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儿童肾病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表现儿童肾病综合征都有哪些表现?肾病综合征严重危害着孩子的身心,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父母的未来,所以家长朋友们如果孩子有肾病综合征的症状要及早的发现、早有效的治疗,这样对孩子们少带来危害。那么儿童肾病综合征都有哪些表现呢?下面生物免疫治疗中心的专家向患者们详细的介绍一下吧,希望多多关注:下面就来看看生物免疫治疗中心专家的介绍吧! 1.蛋白尿:开始阶段为间断性蛋白尿,往后会慢慢转便为持续性尿蛋白。早期为选择性蛋白尿,后期会转为非选择蛋白尿。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早期症状10年。 2.贫血:贫血是最明显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早期症状,氮质血症明显的糖尿病性肾病患者,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在小儿肾病综合症症状中贫血需要非常重视,不仅是因为贫血会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而且贫血还是诱导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另外,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用铁剂治疗无效。 3.腿肚抽筋:人体肾脏会分泌一种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当肾功能减退时,这种激素减少可使钙的重吸收发生障碍,导致血钙降低,骨量减少,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这种由肾病引起的缺钙一般补钙无效。中老年高血压肾病的早期症状就是出现腿抽筋等缺钙症状时,别忘了查肾功能。治疗疾病的关键在于更早的了解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早期症状,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症状都是我们非常容易发现的,了解这些症状对预防小儿肾病综合症以及小儿肾病综合症的并发症都有很大的帮助。当发现自己已经患有小儿肾病综合症时也没必要惊慌,对症下药可以很快的治愈疾病。原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6a5923643.html,/sbzhz/2012/1225/95091.html篇二:儿童肾病综合征儿童肾病综合征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目前,小儿肾病综合征为儿童肾病中十分常见的类型之一。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年龄和性别,以学龄前为发病高峰。单纯性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发病年龄偏小,且男孩比女孩多,男女比例约为1.5~3.7∶1。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病症,临床中的治疗难度很大。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疾病名,它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最基本的特点是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临床中称为“三低”症状。小儿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导致大量蛋白尿在临床上出现。因此当小儿出现大量蛋白尿时需要谨慎,因为大

儿童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即肾病综合症,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由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后果,因此,认为诊断的标准应以大量蛋白尿为主。 基本概述 肾病综合征发病年龄多见于3~6岁的幼儿,且男孩多于女孩,其病因不详,易复发和迁延,病程长。患肾病综合征的幼儿在病情稳定期可以上幼儿园,只要幼儿园加强对患儿的护理,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康复。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根据中华儿科学会统计儿童肾病综合征占住院数第二位。 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高度浮肿、高脂血症、大量(高)蛋白尿以及低蛋白血症四大征象。浮肿为儿童肾病综合征早期临床表现,往往引起家长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而就诊。除上述四大症状外,尚有部分病例伴有高血压、血尿或氮质血症,如无上述三者症状为“单纯性肾病”,若三种中有一项我们称之为“肾炎型肾病”。两者病理变化,治疗方案、预后有所不同。 儿童肾病综合症护理

儿童肾病综合征,又称小儿肾病,临床特征有: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征。成都肾康肾病研究院专家谈小儿肾病极大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容易治疗,且多反反复复,小儿肾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感染,而使病情加重,应积极预防感染,那么对于有皮肤受损的小儿应该怎样护理,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呢? 小儿肾病有高度水肿,严重水肿可导致肾病综合征患儿继发感染,有皮肤受损的危险,有关护理措施如下: 【1】.男患儿阴囊水肿明显时,可用布袋托起,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卫生【2】.定时翻身,并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翻身时避免拖、拉、拽等动作, 防止皮肤擦伤。 【3】.定期为患儿修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4】.定期为患儿洗浴,保持皮肤清洁。操作时动作宜轻柔,以免损伤皮肤。【5】.患儿衣服宜柔软宽松,污染后及时更换。床铺要保持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 临床表现 一、单纯性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女之比为约为2:1. 1、全身有可凹性水肿,以颜面、下肢、阴囊为明显,常有腹水,一般全身状况尚好,无高血压。 2、尿少,尿蛋白多为+++~++++,定量>(kg·d)。尿镜检偶有少量红细胞。

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 一、病例介绍(病史及体查阳性体征) 曹××,男,5岁4个月 入院诊断:低血容量休克,肾病综合征,上呼吸道感染 主诉:确诊为肾病综合征三年余,咳嗽一月,浮肿,尿少1天 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浮肿,累及双下肢及阴囊水中,伴尿少,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肾穿示“轻度系膜增生”予强的松等激素冲击治疗后仍频复发。5月前患儿再次出现尿蛋白3+,无咳嗽、流涕,无发烧,于我院就诊,停Csa治疗,予强的松口服,情况好转。两周前患儿开始出现全身浮肿及双下肢、阴囊明显水肿,尿量减少,排泡沫尿。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无腹痛腹泻,仍有咳嗽,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科。 既往史:2008年曾患“手足口病”,已愈,2010年在外院有“肾穿”手术食。否认各种传染病史 家族史:姐姐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一年余,1姨妈有“肾炎”病史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反应差,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重度水肿,四肢皮肤可见花斑样改变,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未触及。阴囊重度水肿,包皮末端红肿 二、主要护理问题(护理诊断及相关因素) 1、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低下,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尿,摄入量减少及吸收障碍有关 三、护理措施(针对两个主要护理问题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1、(1):休息与安全:嘱患儿卧床休息,缓解水钠储留。双下肢垫靠枕,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水肿。予吊带托起水肿阴囊。可适当进行床上活动,嘱其家属按摩患儿手掌及足底,促进血液循环。上床栏,防止其跌伤,嘱家属协助进行床上大小便。 (2):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及时更换污染床单,予嘱患儿穿宽松柔软的衣服,嘱家属协助其两个小时翻一次身,防止压疮。予床上浴,清洗时勿过分用力,勤剪指甲,避免皮肤破损。抹身后可涂少量凡士林,保护皮肤。 (3)饮食护理:予低盐清淡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2--3g,即矿泉水瓶盖的一半。限制水的摄入,每天饮水包括食物中的水分不超过1000ml。避免进食腌制食品,罐头,汽水,味精,豆腐干等钠盐丰富食物。可适量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香蕉,苹果,橘子等,利尿期间少吃西瓜,加重肾负担。 (4)病情观察:记录24h出入量,检测尿量变化,观察尿的颜色,性质,有无泡沫沉渣等,每天测体重。观察眼睑、双下肢及阴囊凹陷性水肿的程度,范围,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测量。密切关注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血浆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电解质等数据变化。观察患儿有咳嗽的程度,是否咳痰发热,一旦发热则及时告知医生,遵嘱喷喉予抗生素做好感染处理的治疗。 (5)用药护理:根据医嘱予患者速尿静脉滴注,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良反应,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口干,心悸等症状。一旦发现及时告知护士。 2、(1)保持环境清洁,早晨定时的开门窗通风换气半个小时左右,冬季天气冷,注意防寒保暖,以免感冒。每天定时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定期用消毒药水拖地擦桌椅。尽量减少病区的探访人数,留一个陪人,家属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则避免探视。患儿卧床休息,尽量少去公共场合人多的地方,活动时要戴口包。一周可以适宜进行2--3小时的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小儿肾病综合征完整

小儿肾病综合征 我国2000年修订诊断标准: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1周内3次,24h尿蛋白定量≥50mg/kg】; 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血浆胆固醇高于5.7mmol/L;④不同程度的水肿。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依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⑴单纯型NS。 ⑵肾炎型NS。除具备上述表现外,还具备以下四项中之一或多项表现者:①两周内分别3次以上离心尿检查RBC ≥10个/HPF,并证实为肾小球源性血尿者;②反复或持续高血压(学龄儿童≥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20/80mmHg),并除外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所致;③肾功能不全,并排除由于血容量不足等所致;④持续低补体血症。 按糖皮质激素治疗效应分为:①激素敏感型:以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转阴者;②激素耐受型:以泼尼松足量治疗8周尿蛋白仍阳性者;③激素依赖型:对激素敏感,但减量或停药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者。 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指出生后三个月内发病,临床表现符合肾病综合征,并排除继发因素所致者。 我国小儿NS的病理类型中所占比例:MsPGN>FSGS>MsPGN=MPGN>MN。 小儿NS肾活检指征:①新生儿和小婴儿起病需考虑先天性肾病;②激素耐药;③频复发或激素依赖;④患儿同时有肾炎表现(如高血压、氮质血症、低补体血症、肉眼血尿等);⑤继发性NS。 儿童起病的NS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 1、MCD:发病率75%,好发于1-6岁,男女比例2:1,10~20%有血尿,10%有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血C3正常,95%对激素敏感,极少至终末期肾衰。 2、FSGS:发病率10%,好发于各年龄组,男女比例3:2,60~80%有血尿,25~30%有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25%下降,血C3正常,10~20%对激素敏感,50%在10~15年至终末期肾衰。 3、MsPGN:发病率2.5%,好发于各年龄组,男女比例2:1,80%有血尿,10%有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血C3正常,50~60%对激素敏感,10%在10~20年至终末期肾衰。 4、MPGN:发病率2.5%,好发于6~16岁,男女比例1:2,20~30%有血尿,30~50%有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25~30%下降,60%血C3下降,25~50%对激素敏感,50~75%在10~20年至终末期肾衰。 5、MN:发病率1.5%,好发于>10岁,男女比例3:1,60%有血尿,<10%有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60%血C3下降,激素无效,20%在10~20年至终末期肾衰。 利尿治疗: 1、氢氯噻嗪片:小儿每日按体重1-2mg/Kg,分1-2次服用,小于6个月的婴儿剂量可达每日3mg/Kg。 2、螺内酯片:开始每日按体重1-3mg/kg,单次或分2-4次服用,连服5日后酌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日3-9mg/kg。 3、呋塞米:小儿起始按体重2mg/Kg,口服,必要时每4-6小时追加1-2mg/Kg。口服无效时可予静注,起始按1mg/Kg 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2小时追加1mg/Kg,最大剂量可达每日6mg/Kg,新生儿应延长用药间隔。 4、人血白蛋白:0.5-1.0g/Kg,于2-4h输入,输毕即予呋塞米1-2mg/Kg静脉注射。【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滴注速度应以每分钟不超过2ml为宜,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本品5~10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糖皮质激素 激素剂量和疗程: 1、诱导缓解阶段:泼尼松1.5-2.0mg/Kg·d(按身高的标准体重),最大剂量60mg/d,分次口服,尿蛋白转阴后巩固2周,一般足量不少于4周,最长8周。 2、巩固维持阶段:以原足量的两天量的2/3量,隔日晨顿服4周。如尿蛋白持续阴性,每2-4周减量2.5-5.0mg,至0.5-1.0mg/Kg时维持3个月,以后每2周减量2.5-5.0mg至停药。 疗程6个月者为中疗程,多适用于初治患者,疗程9个月者为长疗程,多适用于复发者。 激素疗效的判断: ①激素敏感:激素治疗8周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②激素部分敏感:治疗8周内水肿消退,但尿蛋白仍+~++; ③激素耐药:治疗满8周,尿蛋白仍在++以上者;④激素依赖:对激素敏感,用药即缓解,但减量或停药2周内复发,恢复用量或再次用药又可缓解并重复2-3次者;⑤复发和反复:尿蛋白已转阴、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又>++为复发,如在激素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变化为反复;⑥频复发和频反复:指半年内复发或反复≥2次,1年内≥3次。 免疫抑制剂 1、环磷酰胺:口服每日2.0-2.5mg/Kg,分2-3次或每晨一次顿服,复发患者连用8周,激素依赖患者连用12周,总剂量≤200mg/Kg。也可静脉冲击治疗,每次剂量750mg/m2,每月1次;国内有采用8-12mg/Kg·d,每2周连用2天,

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现状及进展

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现状及进展 儿童肾病综合征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患儿常伴高凝状态,易出现血栓。目前,临床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激素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免疫抑制剂不断地应用于临床,笔者现就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现状及进展作如下综述。 标签:儿童肾病综合征;治疗现状;进展 儿童肾病综合征(NS)是儿科最常见的肾脏疾病之一,是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二大儿童肾脏疾病。NS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滤过膜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大量通过滤过膜渗入到原尿中产生大量蛋白尿[1],引起身体一系列生理病理的改变。高发人群主要是3~5岁儿童,从临床儿童的性别显示,男性发主病率大大高于女性。由于肾病综合征患儿常伴高凝状态[2],因此,容易出现血栓。而血栓的出现加速了肾功能损害,对肾小球造成更大的损伤,往往导致患儿预后不良,是临床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肾病综合征的致病原因,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先天性肾病,是由于遗传所致;第二类是原发性肾病;第三类是继发性肾病,是由于其他疾病引发该病[3-4]。无论何种类型的肾病综合征,一旦发病,对儿童的身体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儿童肾病综合征一旦确诊后,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尽量减轻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5],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极易至残或死亡。 1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目前,临床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较困难,其原因是绝大部分患儿属微小病变型,其特点是对激素敏感,但治疗后复发率高[6],部分患儿经多次治疗后甚至对对激素产生依赖或耐药。因此,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也使病情复杂化,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7]。 1.1 针对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特异性治疗我国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一是应用大剂量的强的松进行中长疗程治疗[10],方法是尿蛋白转阴前剂量是强的松2 mg/(kg·d),最大量不超过60 mg/d,分三次服用,至尿蛋白转阴后连服两周,但服用时间大于4周,小于8周后减量,改每日口服为隔日口服,剂量逐渐减量,疗程视患儿情况,为9~12个月。据文献报道强的松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8-9],且随着疗程的增加,复发率相对降低,但不良反应随之增加,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食欲增强、高血压、免疫功能降低、激素性精神病等。二是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方法是甲基强的松龙30 mg/(kg·d)+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2 d,连用6次后减量为1次/月,疗程最长不超过18个月,本方法适用于耐激素药的肾病综合征患儿。不良反应是心律不齐、高血压。三是细胞毒类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环磷酰胺,环孢素A、FK506、长春新碱、霉酚酸酯等,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环磷酰胺,主要适用于激素类药物无效、对激素药物依赖、不良反应严重及反复发作的患儿,主要采用静脉给药冲击疗法,方法为环磷酰胺10~

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观察

肾病综合征患儿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09T10:06:22.563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12月作者:王冬梅丁艺[导读] 27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经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护理观察。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方法进行积极的临床护理与观察,通过指导患儿休息、合理饮食、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结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使患儿长期坚持规范激素治疗。结果经正确治疗与精心护理,减少病情复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27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经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护理观察,临床治愈16例、耐药8例、无效2例,合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死亡1例。【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 小儿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1]。其病程长,可因感染、劳累、不合理停药等引起病情加重或复发,因此做好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至关重要。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小儿肾病综合征27例,经过精心护理,受到良好效果,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7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岁~14岁,平均年龄6岁~7岁。单纯性肾病24例,肾炎性肾病3例。本组患儿经规范糖皮质激素治疗及精心护理,临床治愈16例、耐药8例、无效2例,1例因合并疱疹病毒性脑膜炎而死亡。 2 护理 2.1 加强临床护理,预防控制各种感染 2.1.1 肾病患儿由于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体内免疫球蛋白不断降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并发各种感染,因此,应做好临床护理,对其实施保护性隔离,将肾病患儿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分开安置;重视病房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1~2次,采用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日1次;物体表面、地面实行湿式清扫 1~2次,遇污染及时消毒。 2.1.2 常用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及体温计固定专用,使用后体温计置于消毒液中浸泡消毒。 2.1.3 限制陪护人数。避免患儿到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检查时应戴口罩。 2.1.4 医务人员操作前后须洗手或手消毒。工作人员患感染性疾病不能进入病室。 2.1.5 加强皮肤护理。由于患儿高度水肿皮肤张力增加,皮下血循环不良,加之长期使用激素,皮肤容易受损而继发感染,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内衣[2],穿着舒适。夏季每日洗澡,注意避免受凉感冒。经常保持床铺整洁,对危重,绝对卧床患儿勤翻身、多按摩,臀部和四肢受压部位垫棉圈,或用气垫床,防止发生褥疮。男孩阴囊水肿,可用无菌棉垫或丁字带托起,每日用温水轻擦皮肤,如有皮肤破损可涂抹0.5%碘伏,预防感染。 2.1.6 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注给药,因组织水肿使药液吸收不良,易在局部滞留形成脓肿,或注射后药液自针孔外渗,造成局部糜烂或感染。必须肌内注射时,注意严格消毒,拔针后延长针眼按压时间,以防药液外渗。 2.1.7 静脉穿刺尽量一次成功,需多次静脉输液时可采用留置针,减少皮肤损伤引起感染。 2.1.8 做好口腔护理,督促患儿多用温开水漱口,有口腔黏膜溃疡时,可用2~4%硼酸水,核黄素口服,预防控制感染。 2.2 卧床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患儿须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避免劳累,以减轻心脏负担,水肿消退、病情好转方可逐渐下床活动。 2.3 合理饮食,减轻水肿。 2.3.1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限钠1g~2g/kg/d,明显水肿患儿限制进入水量。 2.3.2 大量蛋白尿期间蛋白摄入量不宜过多,每日可供给优质蛋白质2g/kg,防止蛋白过量摄入造成肾小球高滤过,增加肾脏负担。 2.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尿量的变化,水肿期间每日测量腹围、体重、严格记录出入量,及时留取送检尿常规、肾功能及电解质标本,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5 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2.5.1 糖皮质激素是小儿肾病综合征治疗的首选药物,护士应按照医嘱规范用药,严格掌握激素给药剂量、时间,送药到口。了解激素的作用和副作用,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应每日观察患儿的尿量、尿蛋白的变化及血浆蛋白恢复情况。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激素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如库欣综合症、高血压、消化道溃疡、骨质疏松等,遵医嘱及时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以免患儿发生手足搐搦症,若血压升高,可适当给利尿剂或降压。 2.5.2 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尿量变化,遵医嘱给予补钾。 2.5.3 抗凝疗法既可改善肾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又可改善患儿对激素的效应,应用肝素过程中注意监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2.6 心理护理。小儿患病住院对患儿本人及家长都是一种负性生活事件,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3]。责任护士应根据患儿及家长不同的心理状态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关爱、体贴患儿,多与患儿及其家长交谈,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感受,缓解其恐惧、焦虑、烦躁情绪,指导家长多给孩子心理支持,使患儿处于最佳生理心理状态,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2.7 做好出院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提供健康咨询。告知家长及患儿坚持长期正确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性,切忌随意减量、停药,预防接种需在病情完全缓解且停用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才能进行[4],学龄儿童病情缓解后可上学,但应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定期门诊复查。 总之,我科对27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积极的临床护理与观察,通过指导患儿休息、合理饮食、有效预防控制感染,结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使患儿长期坚持规范激素治疗等,减少病情复发,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参考文献】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23.

儿科学之儿童肾病综合征

儿科学之儿童肾病综合征 儿科学是儿科主治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儿科主治考试中占着比较大的比分,儿科学涉及很多知识点,导致考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为了帮助考生更有信息地迎接考试,小编整理了儿科学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儿童肾病综合征(NS)是儿童常见的肾小球肾脏疾病,是一组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血浆中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NS、肾炎型NS;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NS三种类型。儿童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 儿科学知识点NS病因 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致血浆中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疾病,儿童肾病综合征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微小病变。起病缓慢,各种感染可以诱发该病。 儿科学知识点NS临床表现 以学龄前儿童多见,3~5岁为发病高峰。男比女多,男:女约为1.5~3.7:1。 水肿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最早为家长所发现。水肿可轻可重,常始自眼睑、颜面,渐及四肢全身。水肿为凹陷性,严重者可出现浆膜腔积液,如胸水、腹水,男孩常有显著阴囊水肿。体重可增30%~50%。严重水肿时,大腿和腹部皮肤可见白纹或紫纹。水肿严重程度通常与预后无关。水肿的同时常有尿量减少。 除水肿外,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有时伴有腹泻,可能与肠黏膜水肿和伴感染有关,病期久或频繁复发者,可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发育落后等。 肾炎型NS患儿可有血压增高和血尿。部分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休克、意识不清、抽搐等。 激素治疗过程中,实然出现腰痛伴血尿、血压升高、水肿加重或肾功能恶化,提示肾静脉血栓形成。

儿童肾病综合征护理

儿童肾病综合征护理 发表时间:2013-02-04T11:15:02.6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5期供稿作者:丁京叔1 张静1 刘旭光2 [导读] 目的讨论儿童肾病综合征护理。丁京叔1 张静1 刘旭光2(1吉林省四平市妇婴医院 136000;2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 136000)【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217-02 【摘要】目的讨论儿童肾病综合征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此病年龄小死亡率高,无特效治疗,应加强护理,勤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师做好留尿化验工作。影响食欲不易给药等困难。采用静脉输液法给药。病儿抵抗力低下,易发生继发感染,如发热、咳嗽、腹痛、阴囊红肿等及时报告医师。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护理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导致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丢失,临床上具有以下4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定性检查++++或更多,尿蛋白定量)0.1g/(kg?d);②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g/L;③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胆固醇>5.7mmol/L;④水肿:可轻可重,头两项为必具条件。 肾病综合征是小儿内科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目前肾病综合征分为3大类:①先天性肾病综合征;②原发性肾病综合征;③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一、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指发生在<1岁婴儿的肾病综合征,出生、生后数周或数月出现。较多见一种是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又称婴儿小囊性病,自出生前已起病,在新生儿期或<3月龄即较快出现水肿、蛋白尿和低血浆蛋白等典型肾病综合征表现。 (一)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为近曲小管一部分狭窄,另一部分呈囊状扩张,上皮细胞体扁平,肾小球除足突融合外,其他包括免疫荧光镜检查均正常。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某种遗传因素改变了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通透性,引起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由尿排出。 (三)临床表现 在新生儿期较快出现水肿、蛋白尿和低血浆蛋白。血浆胆固醇高或不高。血清补体C3正常范围,镜下可见血尿。 (四)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药物不敏感。无特殊治疗,因此早期产前明确诊断并及早终止妊娠很重要。 (五)诊断 应进行羊水穿刺检查,测其中α-胎儿蛋白以便早期诊断,考虑是否终止妊娠。继发性婴儿肾病综合征常有以下几种全身性疾病:先天性梅毒伴肾病综合征;肾静脉栓塞;高胆固醇血症;肾小球弥漫性系膜性硬化症等。 (六)治疗 在生后1~2个月对青霉素治疗有效,不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年长儿微小病变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敏感。 (七)护理 此病年龄小死亡率高,无特效治疗,应加强护理,勤观察病情变化,协助医师做好留尿化验工作。影响食欲不易给药等困难。采用静脉输液法给药。 病儿抵抗力低下,易发生继发感染,如发热、咳嗽、腹痛、阴囊红肿等及时报告医师。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长期服泼尼松病儿,容易有骨质疏松,要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发生骨折。服环磷酰胺病儿应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血尿等。白细胞减少<5000/mm3应减量,<3000/mm3应停药。 长期食用低盐饮食,容易出现低钠血症(表现面色苍白、无力、食欲低下、水肿加重)。在激素治疗期间至利尿期如出现心率减慢、心音低钝、无力、可能有低钾血症的发生。有手足搐搦,为低钙血症,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对尿量观察每日尿量增多至>1000ml及时报告医师,必要时按医嘱给氯化钾口服,并注意血压变化。如每日尿量<250ml也要及时报告医师,必要时使用利尿剂。用药后观察效果。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水肿时注意测体重。 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本病儿童时期占总数的90%,病因不明的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一)病理分类 (1)微小病变,占76.4%; (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6.9%; (3)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占7.5%; (4)单纯系膜增殖,占2.3%; (5)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占2.3%; (6)局灶性肾小球硬化,占1.7%; (7)膜性肾病变,占1.5%; (8)慢性肾小球肾炎,占0.6%; (9)不能分类者,占0.8%; 以上情况与国外报道大致相同,微小病变型占大多数,充分说明儿童病例特点。 (二)临床分型 病理分类需要进行肾穿刺肾活体组织检查,但一般不常用。从治疗和预后角度来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所见病理类型可简单分为微小病变和非微小病变两型。前者对免疫抑制剂药物敏感,预后好,后者则相反,对免疫抑制剂药不敏感或不甚敏感,预后较差。 (三)临床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