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棉织物的丝光

棉织物的丝光
三、丝光工艺实验(机织物和纱线丝光)
1.主要实验材料、化学品和仪器
漂白纯棉织物和纯棉纱线,氢氧化钠, 溴代麝香草酚蓝,硫酸,烧杯,量筒,电子天平,丝光架。
2.实验处方及工艺条件
表3-1 丝光处方及工艺条件
试样编号
1# 2#
2.实验步骤
称取氢氧化钡10.71g,放入100mL的烧杯中,加人蒸馏水,搅拌,溶解后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0.25 mol/L氢氧化钡溶液。
将丝光前后试样各准备两份,剪碎成小于5mm的碎片,105-110℃烘2h,迅速放人干燥器中平衡至室温,准确称取2g(精确至0.0002g),分别放入150mL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30mL,0.25 mol/L的氢氧化钡溶液,浸2h,并不断摇动。另取两个150mL带塞锥形瓶,加入30mL氢氧化钡溶液,放置2h,做空白试验用。分别从每个瓶中吸取10mL浸渍液放入5OmL锥形瓶中,加数滴酚酞指示剂,用c(HCl)=0.1 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平行做2次,按下式计算钡值。
氢氧化纳(g /L)
150 250
总液量(mL) 1000 1000
丝光温度(℃) 室温 室温
碱作用时间(min) 5 5
3.实验步骤
剪取两条25cm×5cm的漂白纯棉织物,分别固定在两个丝光架上(用针、线将试样的一端固定于丝光架的上杆,在试样约2/3处与丝光架下杆固定,余下的1/3作为无张力丝光),调节丝光架使试样绷紧。按实验处方用蒸馆水配制碱液,将两个丝光架分别放入碱液中,室温保持5min,保持张力用热水(80-90℃)洗5min,洗2次,从丝光架上取下织物,冷水洗,硫酸(24L)中和处理5min,浴比1:20,充分水洗至近中性,用溴代麝香草酚蓝指示剂检验,如果变蓝说明已达中性,晾干留做丝光效果测定。

丝光

丝光

• 考虑光泽C=245g/l,收缩最大 • C=240~280g/l,收缩趋于稳定,再提高浓度丝光效 果并无显著提高,而增加去碱负担 • ③因此丝光最适宜的烧碱浓度是245g/l左右,考虑到 织物本身吸碱、空气中酸性气体的耗碱等因素,棉布 丝光碱浓度为260~280g/l。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半 制品的品质和成品的质量要求选择。
• 透芯程度:
– 透芯丝光:内外层纤维截面都接近圆形 – 表面丝光:外层纤维截面接近圆形,内层纤维截面仍腰子形
(3) 吸附性能
• (1)钡值法:是检验丝光效果的常用方法,钡值大,丝光效果好
• 本光棉布钡值=100,钡值>150表示充分丝光,一般为135~ 150。 (2) 染色测试法 将不同钡值(100~160)试样,用一定浓度直接蓝2B染液处理, 制成一套色卡,再将未知试样的染色深度与色卡对比,定量评 定丝光钡值。
• 3、先丝光后漂白:
– 白度好、但光泽差,漂白时fibre易受损伤,适用于漂布,印 花布
丝光工序的安排
• 4、染后丝光:
– 适合易擦伤or不易匀染的品种(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上染较快) 染深色时为了提高织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对光泽要 求高的品种,也可采用染后丝光。
• 5、染前半丝光,染后常规丝光: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学
3、丝光方法
(1)干布丝光 • 传统方法 • 先烘干、冷却,再丝光 • 工艺易控制 • 质量稳定 • 烘干能耗较大,生产周期较长
(2)湿布丝光
• 湿布丝光主要优点:
– ①fibre膨化足,吸碱均匀,产品质量均匀;
– ②匀染性好; – ③落布门幅宽;
– ④省去前烘燥设备;
– ⑤加速半制品周转。
(3)热碱丝光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丝光工艺是一种常用于棉织物加工的技术,通过表面处理改善棉织物的性能和外观。

这种工艺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柔软度、光泽度、抗皱性和耐洗性,同时也增加了棉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菌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首先,丝光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棉织物的柔软度。

由于棉纤维本身没有弹性,因此棉织物通常会具有较低的柔软度。

通过丝光工艺,可以使纤维表面充分伸展,提高棉织物的柔软性。

同时,丝光工艺还可以改善棉织物的手感,使其更加光滑细腻。

其次,丝光工艺可以增加棉织物的光泽度。

丝光处理使得棉织物表面产生了微细的凹凸结构,这些凹凸结构可以反射光线,提高棉织物的光泽。

通过增加棉织物的光泽度,可以使其看起来更加亮丽,提高整体的品质感。

另外,丝光工艺还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抗皱性。

丝光处理可以使棉纤维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增加纤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棉织物的皱褶。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棉织物在使用过程中更不容易产生皱纹,提高穿着舒适度和整体外观。

此外,丝光工艺还可以增加棉织物的耐洗性。

丝光处理可以使棉纤维与染料和纤维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从而提高棉织物的色牢度和耐洗性。

这意味着棉织物在日常清洁和维护过程中更不容易褪色或变形,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最后,丝光工艺还可以提高棉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菌性能。

丝光处理可以增加棉纤维表面的密度和硬度,从而增加棉织物的耐磨性。

此外,丝光处理还可以使棉纤维上的毛鳞片充分张开,增加纤维之间的空隙,从而改善棉织物的透气性和抗菌性能。

总的来说,丝光工艺对棉织物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丝光处理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柔软度、光泽度、抗皱性和耐洗性,同时也增加了棉织物的耐磨性和抗菌性能。

通过丝光工艺,棉织物的质量和外观都可以得到明显提升,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织物的需求。

第四章 丝光

第四章 丝光

了延长棉织物带碱时间以及防止棉织物发生收缩,出 前轧碱槽后便经绷布辊绷布,再进入后轧碱槽中轧碱。 织物从进入前轧碱槽到出后轧碱槽,历时约30-40秒; 丝光机的两个轧碱槽是相互连通的,以便碱液的流动。 丝光时碱的浓度如下所示:
2)伸幅和淋洗 为了使棉织物经丝光后,获得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以 及提高产品的光泽,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将带有浓碱液 的织物拉伸至规定的宽度,并在此条件下将织物上的 烧碱含量淋洗至规定值以后才可放松。
二、渗透压理论
基本观点:棉织物在NaOH溶液中的溶胀是渗透压的结果。 论证:应用唐能膜平衡原理来阐明丝光原理。
假设:
1)把纤维素内部视为膜内系统,外部碱溶液视为膜外系统; 2)丝光过程中膜内外可移动离子能按唐能膜平衡原理在膜内外 进行分布,达到平衡时保持电性中和; 3)在平衡过程中膜内外体积相等,而且不变; 4)设: C1-为平衡后Cell-O-的浓度; C2、 C3-为反应前NaOH和NaCl的浓度; X、Y-为平衡后膜内Na+、OH-的浓度;
4、强力 丝光后纤维及织物的强力得到了提高,其原理如下: 1)由于丝光过程中,棉纤维发生了不可逆的剧烈溶胀,消除 了纤维不均匀变形,减少了滑移; 2)由于经向张力作用,使纤维素大分子排列整齐,增加了大 分子间的作用力,使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 3)纤维的取向度得到了提高,能均匀地承受外力,减少了因 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断裂现象;
二、弯辊丝光机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特点:通过弯辊来完成伸幅;
三、直辊丝光机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特点:通过弯辊扩幅后织物进入丝光机轧碱,常用于加工宽幅织物;
四、液氨丝光机
§4 丝光工艺条件分析
一、碱液浓度 碱液浓度是影响丝光 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当

关于丝光工艺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关于丝光工艺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关于丝光工艺的常见问题以及处理方法丝光是棉织物在一定张力状态下,经过浓烧碱液处理并保持所需要的尺寸,使织物获得丝一般的光泽的加工过程。

丝光工艺机理丝光棉纤维经浓烧碱处理时,因为钠离子体积小,它能同时进入纤维的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环绕在钠离子周围的水分子形成一个水化层,当钠离子进入纤维内部与纤维结合时,水分子也同时带入,从而引起纤维的剧烈溶胀,迫使棉纤维直径增大,长度缩短,纤维的纵向卷曲几乎消失,纤维横截面由腰子状变为接近圆形,整根纤维由扁平带状变成了圆柱状,这时施加一定的张力,纤维经拉伸后,整齐度提高,表面平滑度提高,由丝光前纤维对光线的漫反射转变为较多的定向反射,增加了反射光的强度,从而使织物显示出丝一般的光泽;棉纤维经丝光结晶度由丝光前的70%左右降至50~60%,由于纤维结晶度的下降,产生了良好的染色性能,同时也改善了死棉的染色性能,提高染色产品的质量。

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消除织物内应力去除折皱。

丝光主要用剂有:烧碱、耐碱渗透剂、醋酸等。

耐碱渗透剂的作用:加快丝光碱液的润湿、渗透,提高丝光效果,提高染色深度、鲜艳度、丰满度和光泽。

丝光机种类:直辊丝光机、布铗丝光机、直辊布铗丝光机、针织物圆筒丝光机、针织物剖平幅丝光机、短流程直辊打卷丝光机等丝光工艺程序1、梭织物丝光:浸轧浓碱→ 透风→ 浸轧浓碱→ 透风→ (预热洗)→ 布铗扩幅冲吸去碱→ 直辊冲洗去碱→ 蒸洗→中和→ 水洗→ 烘干2 、针织物丝光:平幅进布→光电整纬装置→直辊槽→二辊重轧车→五辊大筒轧碱机→二辊重轧车→布铗扩幅冲吸去碱→二辊重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轻轧车→高效转鼓淋洗箱→二辊重轧车→平幅落布。

3、丝光工艺条件丝光的主要工艺技术参数包括:烧碱浓度、轧余率、碱作用时间、经向张力、纬向张力、淋吸碱次数、去碱温度、落布幅宽、落布pH值等。

丝光工艺原理

丝光工艺原理

丝光工艺原理一、丝光的含义1、丝光:棉制品(纱线、织物)在有张力的条件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然后在张力下洗去烧碱的处理过程。

2、碱缩:棉制品在松驰的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液处理,使fibre任意收缩,然后洗去烧碱的过程,也称无张力丝光,主要用于棉针织品的加工。

二、丝光与碱缩织物的特点丝光后:织物发生以下变化1、光泽提高2、吸附能力,化学反应能力增强3、缩水率,尺寸稳定性,织物平整度提高4、强力、延伸性等服用机械性能有所改变碱缩虽不能使织物光泽提高,但可使纱线变得紧密,弹性提高,手感丰满,此外,强力及对dye吸附能力提高。

三、工序安排1、先漂后丝:丝光效果好,废碱较净,但白度差,易沾污,适合色布,尤其厚重织物。

2、先丝后漂:白度好、但光泽差,漂白时fibre易受损伤,适用于漂布,印花布3、染后丝光:适合易擦伤or不易匀染的品种(丝光后,织物手感较硬,上染较快)染深色时为了提高织物表面效果及染色牢度,以及某些对光泽要求高的品种,也可采用染后丝光。

4、原坯丝光:个别深色品种(苯胺黑)可在烧毛后直接进行丝光,但废碱含杂多,给回收带来麻烦,很少用。

5、染前半丝光,染后常规丝光:为了提高染料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性。

棉布丝光分干布丝光和湿布丝光两种,由于湿布丝光含湿较难控制,因此以干布丝光较多。

其他碱金属的氢氧化物对纤维素纤维也有一定的膨化作用,但其膨化能力随原子量增大而↓,且成本较高,因此只有烧碱才具实用价值,某些酸和盐类溶液(H2SO4,HNO3,)也可使纤维素纤维膨化,获得丝光效果,但实际生产有困难,缺少实际意义。

无水液氨因分子小,纯度高,也是一种优良的膨化剂,20世纪60年代未曾进行过丝光研究,其产品的光泽和染色性能均不及碱丝光,但手感柔软、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较高,故近年来作为与后整理中机械预缩、树脂整理结合应用的新工艺,称为液氨整理。

四、丝光效果的评定1、光泽是衡量丝光织物外观效应的主要指标之一。

可用变角光度法、偏振光法等测,但尚无统一的理想的测试手段,目前多用目测评定。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2 织物试样测试
在进行低温和高温丝光处理之后 ,要按照标 准方法测试试样的织物重量 、硬挺度 、悬垂性 、拉 伸强力 、伸长以及芯吸效应 。
3 结果和讨论
表 1 列出了有关织物重量 、硬挺度 、拉伸特 性 、沉降时间和芯吸性的测试结果 。
显然 ,与未经丝光的试样相比 ,织物重量和厚 度明显增加。发现织物重量和厚度随 NaOH 溶液
— 20 —
及其他工艺条件 ( Schumacher , 1998) 。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棉织物进行高温和低
温丝光处理 ,以弄清其机械性质的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的是由经纱 (68) 和纬纱 (58) 织 成的密度为 20 ×20 的退浆 、包覆 、漂白棉织物 。 织物试样在低温和高温 NaO H 溶液中进行松式 丝光 。
织物的沉降时间 、毛细管上升高度和芯吸高 度的结果显示出许多有趣的特点 。随 NaO H 浓 度的增加 ,沉降时间渐进性地减少 ,发现用 25 % 的 NaOH 进行低温丝光时这种减少会使结果降 至更低 。
在 25 %的 NaO H 中高温丝光时织物的毛细 管上升高度较高 。
关于织物的芯吸性 ,发现芯吸高度的增加随 NaO H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但在高温和低温丝光 试样间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毛细管上升高度和芯 吸性之间是互补的 ,它们显示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
5 伸长 ( %)
8. 6 10. 4 3 11. 3 3 12. 7 3 13 3 26 3 8. 6 3 11 3 12 3 13 3 16 3 19 3
6 沉降时间 (s)
10. 32 17. 6 3 14 3 8. 6 3 5. 6 3 5. 0 3 10. 32 18. 4 3 15. 8 3 8. 4 3 5. 4 3 3. 4 3

液氨丝光和潮交联处理对纯棉色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液氨丝光和潮交联处理对纯棉色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第4 3卷 第 1期
2 01 4年 3月
化 纤 与 纺 织 技 术
C h e mi c a l F i b e r& T e x t i l e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4 3 No .1 Ma r .2 0 1 4
文 章 编 号 :1 6 7 2—5 0 0 X ( 2 0 1 4 )o l 一0 0 0 1—0 3
物 物理 性能 的影 响 。
和 B方 案 试 验 ,这 两 种 方 案 的 区 别 就是 A 比 B 多做 了液 氨 整理 和潮 交 联 定 型 ,为 了减 少 外 在
条 件 对 实 验 结 果 的影 响 ,所 以相 同 的工 序 都 统

1 试 验
1 . 1 试 样
按 照 相 同 的工 艺 进 行 ( 加 工 方 式 按 手 织 板 标
作 者 简 介 :韦永 慧 ( 1 9 8 1 一 ) ,女 ,广 西 浦 北 人 ,工 程 师 ,主 要 从 事 纺 织 品检 测 工 作 。

化 纤 与 纺 织 技 术
第4 3卷
a r i n )一 浸 渍 碱 液 ( 温度 ( 3 0- 4 - 2 )℃ ,碱 浓 度 2 8 B e )一 反应 区 ( 时间 4 5 S )一针 板扩 幅 ( 定 幅 1 5 0 c m)一 张力去碱一水洗一 酸洗一 水洗—烘干 。
B方 案 后 整 理 工 艺 流 程 :烧 毛一 退 浆一 丝
光一 预柔 软一 水 洗一 定型 选 取 规 格 相 同 的两 块 织 物 分 别 进 行 A 方 案
强 力 等 效果 ,大 大提 高 了织 物 品 质 和产 品档 次 。
本 文 介 绍 了液 氨丝 光 和潮 交 联 处 理 对 纯 棉 色 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式丝光时 , 织物试样浸入不同浓度的 NaOH 溶液中 ,然后用蒸馏水洗数次 ,再在 10 % 的醋酸中浸泡 30 min ,最后洗至不含酸 。用滤纸 吸除剩余的水分 ,并在试样放入 65 %相对湿度 、 21 ℃恒温恒湿室中调节温湿度之前于 50 ℃条件 下干燥一夜 。
织物试样在浓度为 5 %~25 %的 NaO H 溶液 中进行低温和高温丝光处理 ,高温丝光在 70 ℃下 进行 。
7 毛细管上升高度 (cm)
0
0 0. 48 0. 62 3 1. 1 2. 18 3 0
0 0. 32 3 0. 55 3 1. 22 3 1. 52 3
8 芯吸性 (cm)0 Nhomakorabea0 2. 06 2. 9 3 3. 46 3 4. 64 3 0
0 1. 82 3 2. 3 3 3. 1 3 4. 64 3
染整 国外纺织技术 总第 223 期
丝光工艺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
刘 茜 译
V
.
Raja
等著



改变棉织物的机械性质对于拓宽棉纤维的使 用是很有利的 。人们特别关注溶胀剂在改变棉纤 维的形态和微细结构方面的功能以及这些改性对 被处理的棉织物机械性质的影响 。
资料来源 : Indian Text . J . ,2003 , (3) , 19~21
欢迎长期订阅 欢迎踊跃投稿 欢迎批评建议 欢迎广告投放
— 21 —
— 20 —
及其他工艺条件 ( Schumacher , 1998) 。 这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棉织物进行高温和低
温丝光处理 ,以弄清其机械性质的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本项研究采用的是由经纱 (68) 和纬纱 (58) 织 成的密度为 20 ×20 的退浆 、包覆 、漂白棉织物 。 织物试样在低温和高温 NaO H 溶液中进行松式 丝光 。
丝光后 ,织物的拉伸强力增加 ,并且存在烧碱 浓度越高 ,增加越大这样一种趋势 。NaO H 浓度 在 25 %时 ,高温丝光会使强力增加最大 。拉伸强 力增加的原因较大程度上是由织物收缩引起的 。
织物的 伸 长 与 拉 伸 强 力 遵 循 相 同 的 变 化 趋 势 ,而且也是浓度为 25 %时高温丝光产生的伸长 最大 。伸长增加的原因在于 NaO H 浓度越高 ,织 物的收缩越大 。
2003 年第 10 期 国外纺织技术 染整
表 1 丝光后织物性能数据
试样 编号
测 试
坯布
高温丝光 (NaOH 浓度) 5 % 10 % 15 % 20 % 25 %
坯布
低温丝光 (NaOH 浓度) 5 % 10 % 15 % 20 % 25 %
6. 04 4. 48 3 4. 1 3 4. 63 3 4. 85 3 5. 24 3 6. 04 3 4. 83 3 5. 13 3 5. 02 3 5. 19 3 4. 93 3
4 拉伸强力 (kgs)
8. 6 13. 4 3 15. 4 3 13. 9 3 24 3 36 3 8. 6 3 17. 7 3 17 3 20 3 21 3 24 3
对棉材料进行丝光处理会使棉纤维的分子和 大 分 子 结 构 都 发 生 重 大 的 变 化 ( Zeroman 等 , 1990) ,在控制的张力下用特定浓度的 NaO H 溶 液处理棉纤维可以改变它的分子取向 、结晶结构 、 结晶度和形态 。这些变化增强了纤维的吸着作 用 、拉伸强力 、延伸性以及光泽和圆整性 ,同时也 影响了最终织物的手感和悬垂性 。
5 伸长 ( %)
8. 6 10. 4 3 11. 3 3 12. 7 3 13 3 26 3 8. 6 3 11 3 12 3 13 3 16 3 19 3
6 沉降时间 (s)
10. 32 17. 6 3 14 3 8. 6 3 5. 6 3 5. 0 3 10. 32 18. 4 3 15. 8 3 8. 4 3 5. 4 3 3. 4 3
4 结论
从上述研究中可得出以下结论 : (1) 丝光后 ,织物重量和厚度明显增加 。 (2) 丝光后 ,织物弯曲长度减小 ,并且低温丝 光可获得更小的值 。 (3) 丝光试样的拉伸强力和伸长值增加 ,并且 高温丝光可产生更高的值 。 (4) 织物的沉降时间减少很多 ,NaO H 浓度越 高 ,沉降时间减少越多 。 (5) 织 物 的 毛 细 管 上 升 高 度 和 芯 吸 性 随 NaO H 浓度的增大而提高 ,但在高温和低温丝光 试样之间几乎没有差别 。基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 得出 : 用浓度为 25 %的 NaO H 可获得最佳的结 果。
织物的沉降时间 、毛细管上升高度和芯吸高 度的结果显示出许多有趣的特点 。随 NaO H 浓 度的增加 ,沉降时间渐进性地减少 ,发现用 25 % 的 NaOH 进行低温丝光时这种减少会使结果降 至更低 。
在 25 %的 NaO H 中高温丝光时织物的毛细 管上升高度较高 。
关于织物的芯吸性 ,发现芯吸高度的增加随 NaO H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但在高温和低温丝光 试样间似乎没有什么差别 。毛细管上升高度和芯 吸性之间是互补的 ,它们显示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
2 织物试样测试
在进行低温和高温丝光处理之后 ,要按照标 准方法测试试样的织物重量 、硬挺度 、悬垂性 、拉 伸强力 、伸长以及芯吸效应 。
3 结果和讨论
表 1 列出了有关织物重量 、硬挺度 、拉伸特 性 、沉降时间和芯吸性的测试结果 。
显然 ,与未经丝光的试样相比 ,织物重量和厚 度明显增加。发现织物重量和厚度随 NaOH 溶液
在丝光过程中 ,通常的操作是将烧碱溶液的 温度保持在 15 ℃~20 ℃,目的是获得强的光泽 。 有关高温丝光法和低温丝光法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文中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这里集中研究了高温丝 光和低温丝光对 20S 纱织成的织物性能的影响 。
Ahmad 和 Tahir (1989) 研究了碱溶液的温度 对棉纱丝光的影响 ,使用的是 29. 53 tex (20S) 的 漂白棉纱 ,在 5 ℃~55 ℃的温度范围内于 20 %的 烧碱溶液中进行丝光 。他们根据 X 射线衍射和 染料的吸着来测量丝光度 。
3 显著性水平为 0. 05 。
浓度增加而增加的速率在高温和低温丝光时是相 同的 。
在高温或低温丝光后 ,织物的弯曲长度减小 , NaO H 浓度和弯曲长度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 。 这就很明显地说明织物变得更加柔软了 。正像 Grosberg 1966 年指出的那样 ,减小的原因在于织 物内部纱线的张力减小了 。
1 织物重量 (g/ m2)
128 128 140 157 171 198 128 125 125 148 175 167
2 织物厚度 (mm)
0. 46 0. 47 0. 52 0. 54 1. 66 0. 59 0. 46 0. 45 0. 52 0. 58 0. 6 0. 59
3 织物弯曲长度 (cm)
试验结果表明 ,上染率不受温度的影响 ,这就 暗示了烧碱溶液并没有改变纤维的无定形区含 量 。通过 X 射线衍射研究发现丝光度也未受影 响 。但是 ,上染率和纤维素 I 至纤维素 II 的转变 受 NaO H 溶液作用时间的影响 。
为了得到最佳的丝光度 ,必需的试剂渗透时 间为 :煮练/ 漂白产品的低温丝光 (10 ℃~20 ℃) 作 用时间是 35 s~50 s ,高温丝光 (60 ℃~80 ℃) 作用 时间是 25 s~35 s ,连续加入丝光液作用时间是 15 s~25 s。时间范围取决于所用棉类的可丝光 性 、产品的前处理水平 、产品的结构 、密度 、重量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