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合集下载

合川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保工作情况7.7

合川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保工作情况7.7

合川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保工作情况合川三江汇流,处在重庆上风上水。

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强化“上游责任”,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较好地保护了这片“绿水青山”。

一是制定绿色空间规划。

全域厘清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及“四山”保护区、缙北钓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大口鲶保护区等边界,一张图叠合,依法依规管理。

规划建设三江六岸生态林、经济林、城镇生态隔离带、湿地相贯通的生态屏障。

集中建设85平方公里、85万人口的中心城区和三汇、太和等5个市级中心镇。

二是狠抓面源污染治理。

开展水环境治理,2017年以来,新建成污水处理厂27座,实现建制镇和1000人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1.6%,建制镇生活污水收集率平均达82.4%。

在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6月启动了农村25户以上聚居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当年即可实现全覆盖。

扎实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禁养区、限养区面积分别占幅员面积的13.92%和23.22%,禁养区187家畜禽养殖场(户)全部关闭搬迁,限养区实行畜禽养殖存栏总量控制。

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1%,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95.6%,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36.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全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道路两旁、城乡结合部、农村房前屋后、水面、沿河两岸及农田内滩涂无垃圾存留。

三是大力推进植树造林。

针对全区森林覆盖率仅20.9%的实际,从城市绿化、通道绿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深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努力将生态林、经济林、城镇景观生态林和湿地系统贯穿起来,全力建设三江六岸生态系统。

制定城镇景观带导则,在城镇和水体之间规划建设生态隔离带。

实施封育管护和补植补造,加强生态林建设。

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

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

嘉陵江流域⽔能资源嘉陵江流域⽔能资源 ⼀、流域概况1.⾃然特点嘉陵江为长江上游⼀级⽀流,其流域涉及陕西、⽢肃、四川三省和重庆市。

⼲流发源于陕西省凤县北部的秦岭南麓,向南流经⽢肃再⼊陕西,⾄阳平关以南进⼊四川省,流经⼴元、苍溪、阆中、南部、蓬安、南充、武胜,⽽后经重庆市的合川、北碚,于市中区注⼊长江。

在省内河段沿途有⽩龙江、东河、西河等⽀流加⼊。

嘉陵江流域⾯积159800km2,其中四川境内(含涪江、渠江)⾯积101920km2,占全流域⾯积的63.8%。

⼲流全长1119km,⼴元以上称上游,河流穿⾏于秦岭⼤巴⼭区,⾕狭岸陡,⼈⼝耕地较少;⼴元⾄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降0.44‰,河流纵贯川中盆地,其中⼴元⾄苍溪段属深丘区,河⾕较窄,阶地较少;苍溪⾄合川段属浅丘区,河⾕展宽,河曲及阶地发育。

合川⾄河⼝称下游。

本流域上游属龙门⼭⾄秦岭地槽褶断带,出露地层以古⽣界变质岩为主,褶皱强烈,断层发育,地质构造较复杂。

中游属四川地台川中褶皱带,⼴泛分布侏罗系⾄⽩垩系粘⼟岩、砂岩地层,褶皱平缓,断裂不发育,地质构造⽐较简单。

下游属川东弧形褶皱带,出露古⽣⾄中⽣界的砂岩、灰岩等,地质条件⼀般较好。

流域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好,地震基本烈度⼀般Ⅵ⼀Ⅶ度。

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候区。

多年平均⽓温,⼴元以上为14~15℃,⼴元以下为17⾄18℃;多年平均降⾬量,⼴元以上为600⾄800mm,⼴元以下为1000mm左右。

年内降⽔50%以上集中在6⾄9⽉,易出现洪、旱灾情。

径流主要由降⽔形成,武胜站多年平均流量891m3/s,年径流量281亿m3,占全流域的42%。

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均⼤,汛期(5~10⽉)径流量占全年的80%。

流域洪⽔由暴⾬形成,是长江上游洪⽔主要源地,洪⽔多出现在6⽉中旬⾄9⽉中旬,具有峰⾼量⼤,历时较短的特点。

嘉陵江四川省境内三个代表站径流特征值及最⼤、最枯流量如表—1。

表—1 嘉陵江三个代表站径流特征值及最⼤、最枯流量表 嘉陵江是长江泥沙的主要源地之⼀。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重庆市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公布日期】2020.09.18•【字号】•【施行日期】2020.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二次公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国务院令第559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相关要求,对重庆市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进行第二次公示,以便了解社会公众对本规划的态度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公众的监督。

一、规划名称和概要(1)规划名称:重庆市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

(2)规划概要:根据《重庆市嘉陵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修编)报告》,规划范围为嘉陵江流域(不含嘉陵江干流、渠江、涪江),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涉及重庆市北碚区、渝北区、合川区和璧山区共4个区县。

本次规划河流主要开发任务是以生态保护为主,局部水力条件较好的河段具备发电任务。

规划修编后,流域内共布局梯级电站17座,均为已建梯级电站,装机规模合计11.94MW,年电量3582万kW·h。

与上一轮规划相比,修编后的规划取消了2个水电梯级的增效扩容,将小水电清理中明确的限期退出电站(跳石电站、龙洞电站和跃进堰电站)调出规划方案,将上轮规划统计遗漏的流域内2个梯级电站纳入规划方案。

二、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本次规划方案在流域内无新增和增效扩容水电梯级。

目前20座已建水电梯级充分结合小水电清理成果,跳石电站、龙洞电站和跃进堰为退出类电站,将按照退出类电站“一站一策”相关要求退出;其余17座梯级电站均为整改类电站,纳入本轮规划。

规划方案修编后,总体符合国家、重庆市、北碚区、渝北区、合川区和璧山区政策法规、规划要求,符合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重庆市、北碚区、渝北区、合川区和璧山区“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与北碚区、渝北区、合川区和璧山区城乡总规、土地利用规划不冲突,与北碚区、渝北区、合川区和璧山区农业、水产养殖、旅游、矿产资源开发等专项规划也不冲突。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一、嘉陵江流域概述嘉陵江流域是中国主要的流域之一,涵盖四川、重庆、贵州等省份,毗邻黄河、长江等重要河流。

嘉陵江发源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的九龙山,流经13个地级市和10个县级行政区,流域面积达18.8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716亿立方米。

嘉陵江流域地区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但也存在着水土流失、水污染、江河改道等问题,为了实现嘉陵江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二、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的现状(一)水资源总量丰富嘉陵江流域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年平均径流量达716亿立方米,其中四川省占流域面积的60%以上,水资源占地区自然资源总量的10%以上,具有重要的水利开发潜力。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存在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特别是在四川南部山区及贵州东南部山区,因地形陡峭、土地贫瘠,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水污染严重在嘉陵江流域发展过程中,水污染问题始终存在。

目前,嘉陵江下游地区符合水质标准的仅占50%左右,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日渐严峻,水环境质量面临挑战。

(四)治理难度大由于嘉陵江流域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治理难度大。

加之当地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保护和利用水资源项目规模小、长效机制不健全,整体保护水平有待提高。

三、嘉陵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一)科学规划水资源开发在嘉陵江流域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时,应该以科学合理的角度规划水资源开发,充分听取各方意见,考虑周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二)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嘉陵江流域中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峨眉山世界自然遗产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等省级重点保护地带,具备丰富的市场价值。

通过制定适宜的技术政策,鼓励各地在生态保护前提下进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三)推进河道生态修复针对嘉陵江流域中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加强河道生态修复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的有效开发及应用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的有效开发及应用

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的有效开发及应用嘉陵江处于长江上游北岸,流经山西、甘肃以及四川等多个区域,为提高嘉陵江流域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本文则在对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有效开发及应用对策。

标签:嘉陵江;水资源量;开发及应用嘉陵江流域水资源相当丰富,但是其开发利用程度并不高,但是因为在黄河及其支流渭河均属于是资源性缺水河流,想要对这些资源性缺水情况有效缓解,则提出将水资源量丰富的长江引水济渭入黄建议,其中嘉陵江则是这一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嘉陵江地区属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降水量是在935.2mm,但是因为地形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分布不均。

本文则在首先分析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的基础上,分析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策略。

一、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在水资源量分析中,通常将其分成两部分,分别是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两者之和减去之间转化的重复计算量则为最终水资源量。

在嘉陵江流域中水资源来源主要集中在降水中,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935.2mm,由此可以计算出地表水资源量则为699亿m3(嘉陵江流域不同地区的地表水资源量见表1),积存多年的地下水资源则能够计算出为138亿m3(嘉陵江流域不同地区的平均地下水资源量见表2),对以上两方面之间相互转化的资源量138亿m3除去,最终所得出的嘉陵江流域资源总量则为699亿m3,在整个长江流域中其水资源总量所占比例为7.50%。

二、嘉陵江流域水资源量的有效开发及应用(一)基于科学发展观制定合理治水理念在嘉陵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应用中,注重和科学发展观基本理念密切结合,注重满足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将治水规模和和谐生存相结合,改变传统观念,实现流域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二)注重节水开源,实现流域水资源良好发展在我国相对来说节水意识比较差,有些地区农业灌溉工程浪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节水开源更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良好开发应用。

对于嘉临江流域来讲主要用水则集中在农业和工业两方面,两者的用水比例则分别为60%、30%,自然在节水工程中则主要从以上两方面着手。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

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第一篇:嘉陵江流域规划报告2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水系2.1农村水力资源基本情况2.1.1水力资源总量和分布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其干、支流纵横遍布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境内,重庆市境内河段涉及潼南、铜梁、永川、合川、北碚、沙坪坝、渝北、江北、渝中等9区县市。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流域内现有耕地411.98万亩,人口约781.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18.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680.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26.34亿元。

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159800km2,干流全长1119km。

其中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2849km2,占全水系的8%,重庆市境内干流河长153km,天然落差43.0m,平均比降0.29‰,古楼镇入口处流量890m3/s, 朝天门出口处流量2250 m3/s。

广元以上称上游,广元至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比降0.44‰,其中中游重庆市境内河段长58km,平均比降0.31‰。

合川以下称下游,河道长95.2km,平均比降0.29‰。

市境内河段属丘陵和山区,河谷由窄渐展宽,河漫滩及阶地发育,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

据2003年复查成果: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0MW以上的干、支流共有7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28.75MW,其中嘉陵江干流680.08MW,支流448.67MW。

支流中蕴藏量较大的有涪江、渠江和州河,由于嘉陵江干流上草街航电站的修建,回水将完全淹没渠江合川段,故无规划电站。

根据本次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有0.1MW以上电站的河流共计22条,0.1~50MW范围内电站81座,技术可开发量225.47MW,电量99952.76万kW.h,其中已建电站66座,总2-12嘉陵江水系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1.45%。

规划2006~2010年投产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万kw.h;2011~2015年投产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7.0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855万kw.h;2016~2020年投产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2.1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420万kw.h。

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规划

嘉陵江支流梁滩河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规划

cpcy rset e .( )A t eot i tn o esw g uf l ft ai,teo t z c e eh i e aai , epcvl 2 f r pi z i f e aeot eb n h p m e shm a h h r t i y et h m ao h t l a o h s i d i s g
流 域 面积 。控制 断面 划分见 表 1 。
表 1 梁滩河流域控制断面划分
布、 排污方式以及水质 目标约束下 , 满足设计风险条 件 的单位 时 间的最 大 允许纳 污量 。对 于河 流水环 境 容量的核算 , 是在设定 目标水质和一定保证率下 的
最枯 月流 量 , 一 维 或 二维 模 型 以年 为单 位 加 以核 用 算l _ 5 刮。水环 境容 量分 配原 则 主 要 是 追求 公 平 与 效 益 {。笔者 通过 对梁 滩河 水环 境容 量进 行核算 , 』 提 出适合 梁滩 河流域 近 期发 展要求 的现状减 排方 案 和
w oe h a a i e f C d NH3N a e l g r t a 5 t s a d 1 3 i s t e tt ae n i n n a h l .t e c p ct s o OD a i n 一 r a e h 3. i r n me n 0. t oa w tr e vr me tl me h l o

1 ・
题 。嘉 陵江 是库 区重 要 的 一级 支 流 , 是 重 庆 市 重 也 要 的饮 用水 水 源地 _ , 梁 滩 河 为嘉 陵江 的一 级 支 l而 J 流 水质 将会 间接 影 响到重 庆 市饮用 水安 全 , , 其 因此 有必 要对 梁滩 河水 污染 防治进 行合 理规 划 。水环 境 容量 的核 算是 流域 内各 断面 污染 物排放 总 量控制 的 基础 和核 心 l J 。水环 境 容 量 是 在 确 定 的 污染 源 分

嘉陵江地貌调查报告

嘉陵江地貌调查报告

嘉陵江地貌调查报告嘉陵江是我国四川省流经市区的一条重要的河流,也是重要的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来源。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嘉陵江及其周边环境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更好地保护嘉陵江和周边环境,我们进行了嘉陵江地貌调查报告,以期推动当地环保工作的开展。

一、嘉陵江地貌特征嘉陵江是从青藏高原汇聚而来的,总长约1142公里,流经四川、重庆和湖南三个省份。

嘉陵江全流域地貌类型多样,包括河谷地貌、山地地貌和丘陵地貌。

1.河谷地貌沿着嘉陵江流域,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峡谷、峡谷等地貌景观。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峡谷地貌。

大峡谷是嘉陵江下游约16公里长的峡谷,坐落在重庆市綦江县,是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在大峡谷内,还可见到壮观的瀑布、清澈的溪水等。

2.山地地貌在嘉陵江上游,我们看到了起伏的山地地貌。

该地区主要由岩石和质地较硬的泥岩组成,山势高峻、形态多样。

如:青檀古道、珞璜山、茶园坝等。

3.丘陵地貌嘉陵江中游地区的地貌主要以丘陵地貌为主。

该地区地势较平坦,大小丘陵交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丘陵印象,如:大渡口、垫江、丰都等。

二、嘉陵江环境评估从环境角度来看,我们对嘉陵江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估。

通过采样和测试,我们发现:1.水质污染现象严重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嘉陵江水质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

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城市排放,农业污染和企业排放。

我们的水质测试结果表明,嘉陵江水质甚至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需求。

2.噪音污染程度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进程,城市噪音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嘉陵江周边的工业区、市区密布,噪音十分严重。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不良影响。

3.生态破坏严重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活动过程不断增加,很多嘉陵江的野生动植物人为干扰因素较强,原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因此,需要加大对嘉陵江的生态保护力度。

三、环保改善策略为了保护嘉陵江和周边环境,我们提出以下改善策略:1.彻底清除污染源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已经给嘉陵江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嘉陵江水系2.1农村水力资源基本情况2.1.1水力资源总量和分布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其干、支流纵横遍布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省市境内,重庆市境内河段涉及潼南、铜梁、永川、合川、北碚、沙坪坝、渝北、江北、渝中等9区县市。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2008)》:流域内现有耕地411.98万亩,人口约781.9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18.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680.8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26.34亿元。

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159800km2,干流全长1119km。

其中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2849km2,占全水系的8%,重庆市境内干流河长153km,天然落差43.0m,平均比降0.29‰,古楼镇入口处流量890m3/s, 朝天门出口处流量2250 m3/s。

广元以上称上游,广元至合川段称中游,河道长645km,平均比降0.44‰,其中中游重庆市境内河段长58km,平均比降0.31‰。

合川以下称下游,河道长95.2km,平均比降0.29‰。

市境内河段属丘陵和山区,河谷由窄渐展宽,河漫滩及阶地发育,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

据2003年复查成果: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0MW以上的干、支流共有7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128.75MW,其中嘉陵江干流680.08MW,支流448.67MW。

支流中蕴藏量较大的有涪江、渠江和州河,由于嘉陵江干流上草街航电站的修建,回水将完全淹没渠江合川段,故无规划电站。

根据本次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有0.1MW以上电站的河流共计22条,0.1~50MW范围内电站81座,技术可开发量225.47MW,电量99952.76万kW.h,其中已建电站66座,总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占技术可开发量的51.45%。

规划2006~2010年投产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万kw.h;2011~2015年投产电站9座,总装机容量7.0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855万kw.h;2016~2020年投产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2.1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8420万kw.h。

嘉陵江流域重庆段2006~2020年规划电站共计16座,分布于9条流域,4个区县。

其中,北碚区规划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0.20MW,年发电量20495.00万kw.h;城口县规划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57.00MW,年发电量19950.00万kw.h;潼南县规划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59MW,年发电量600.00万kw.h;壁山县规划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0MW,年发电量430.00万kw.h。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嘉陵江流域规划电站地域分布中,城口县最丰富,装机容量占总2006~2020年规划电站装机容量总和的51.92%,其次分别为北碚区、潼南县、壁山县,装机容量分别占总2006~2020年规划电站装机容量总和的45.72%、1.45%、0.91%。

2.1.2 嘉陵江流域农村水力资源特点重庆市境内嘉陵江水系水资源开发研究工作较早,支流开发程度较高,大部分电站已完成开发,且由于草街航电枢纽的开工,将淹没上游部分水头,因此,流域内规划电站较少。

嘉陵江流域重庆市境内河段除城口县外,其余区县由于经济发达,流域两岸城镇密布,人口耕地集中,条件较好水力资源基本已开发完毕,规划中的电站大都存在建设难度大,效益差等问题。

2.2水电建设成就2.2.1建设成就嘉陵江流域水力资源丰富,且水电建设进度较快,截止2007年,嘉陵江流域重庆段已经建成电站或正在建设的电站有66座,总装机容量116.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58597.76万kw.h,其中北碚区8座,总装机容量3.10MW,多年平均发电量495.00万kw.h;渝北区4座,总装机容量1.82MW,多年平均发电量660.00万kw.h;合川区15座,总装机容量34.88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658万kw.h;永川区6座,总装机容量1.07MW,多年平均发电量272万kw.h;潼南县9座,总装机容量34.24MW,多年平均发电量17177.94万kw.h;铜梁县19座,总装机容量39.92MW,多年平均发电量22097.00万kw.h;大足县4座,总装机容量0.72MW,多年平均发电量152.82万kw.h;壁山县1座,总装机容量0.25MW,多年平均发电量85万kw.h。

嘉陵江水系重庆市境内河段,正在开发一系列特大工程,建设中的草街航电枢纽、上鸡冠水电枢纽等一旦投入使用,将为下游防洪、三峡水库减淤、水力开发及改善航运条件起到重要作用。

2.2.2 存在问题本段水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部分流域未作流域规划,使水力资源闲置。

比如城口境内的中河、州河流域;2、部分电站设计不合理,施工难度大,比如位于北碚区的黑水滩河、梁滩河上的二级坝、茅草坝电站。

2.3重点和布局2.3.1 规划重点规划的重点主要在于近期拟建电站,主要为“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本段水系“十一五”期间拟建的电站仅2座,总装机容量0.64MW,年发电量200万kw.h,均位于潼南县,分别位于安居河及平滩河。

2006~2020年规划电站中,重点电站如下:1. 上鸡冠大型水库总库容7.21亿m3, 属中型电站(装机容量45MW),该枢纽工程投资大(单位投资 17.95 元 /kW·h,淹没损失较大)而经济效益差,尚不具备近期开发条件,但为了渠化航道改善下游河段的航运条件,根据航运发展的要求,开发井口上鸡冠枢纽也是必要的,预计开工时间2015年。

2. 中河电站位于重庆市城口县中河流域,装机7MW,年发电量2450万kW·h,总库容5100万m3,调节库容2600万m3,最大坝高150m,坝型为混凝土坝。

目前仅由城口县水利勘察设计队做了室内规划,预计开工时间2018年。

3. 明通大型水库地处重庆市城口县明中乡的州河上,装机为30MW,年发电量为1.05亿kW·h,总库容7.0亿m3,调节库容6.2亿m3,最大坝高135m,坝型为砼重力坝。

现在只进行了查勘、规划工作,若水库建成,可供发电、灌溉。

4. 明中大型水库地处重庆市城口县明通乡的州河上,装机为20MW,年发电量为0.70亿kW·h,总库容1.46亿m3,调节库容1.2亿m3, 最大坝高110m,坝型为砼重力坝。

现在只进行了查勘、规划工作,若水库建成,可供发电、灌溉。

5. 二级坝梁滩河二级坝电站,该电站位于歇马镇石盘村二级坝,引用流量6.67 m3/s,装机4台共3.2MW,总投资2400万元,预计开工时间2009年,目前仅进行室内规划。

6. 茅草坝电站黑水滩河的茅草坝电站,位于金刀峡镇,电站水头180m,引用流量1m3/s,电站装机2台共2MW,总投资1000万元,该电站预计开工时间2010年,但目前仅进行室内规划。

2.3.2 规划布局嘉陵江流域重庆境内电站,“十一五”期间主要开发的流域有中河、州河、鹭鸶溪河、安居河、平滩河、壁北河、梁滩河、黑水滩河,其中位于城口的中河、州河为开发重点,其次为位于北碚区的梁滩河及黑水滩河流域,其余河流应结合已建电站,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上、下游水头重合。

重点流域介绍如下:1. 中河中河是渠江的二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白芷乡国峰村,经双河、余坪等乡镇出重庆市境,入四川省万源市。

中河在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154km2,河道长17.0km,天然落差510m,河道平均比降30‰,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4.13m3/s,理论蕴藏量12.00MW。

现在该河段内无水电开发。

根据河流水力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由城口县水利农机局完成中河电站规划,装机7MW,发电量为0.245亿kW·h。

2. 州河州河是渠江一级支流,在重庆市境内河段又称前河,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燕麦乡四合村,经明中、桃园、蓼子、明通、周溪等地,在周溪镇出重庆市境,入四川省宣汉县。

州河在重庆市境内集雨面积647km2,河道长62.0km,天然落差993m,河道平均比降16‰,理论蕴藏量59.45MW。

2006年城口县水利农机局委托荆门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开展州河流域水力资源开发的规划工作,现已完成初稿,还未通过审批。

将州河由以前的明中电站(装机20MW,年发电量7000万kw·h)+明通电站(装机30MW,年发电量10500万kw·h),改变为明中电站(装机3.2MW,年发电量1858万kw·h)+双河口电站(装机2.4MW,年发电量1319万kw·h)+濛濛溪电站(装机9.0MW,年发电量3298万kw·h),三级开发方案,总装机14.6 MW。

州河新的梯级规划成果与2003年水力资源复查成果相差较大,新的规划方案由2级变为3级,总装机规模减少,未考虑河流供水等综合利用的要求,该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有待进一步论证,且该报告仅处于初稿阶段,还未通过审批,因此统计仍采用水力资源复查的成果。

3. 梁滩河梁滩河系嘉陵江右岸支流,源于九龙坡福寿乡童家石岭,流经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含谷镇、沙坪坝区西永镇、土主镇、梁滩桥、北碚区高坑岩、磨滩、龙凤桥等地,在北碚区毛背沱汇入嘉陵江。

流域面积520.5km2,干流全长80.9km,总落差209m,河道平均坡降0.4‰,河口多年平均流量6.6m3/s。

根据《北碚区“十一五”农村电气化规划》规划一级电站——二级坝电站,装机3.2MW,发电量1395万kw·h。

4. 黑水滩河黑水滩河系嘉陵江左岸支流,发源于重庆市渝北区华秦乡北华蓥山宝顶。

南偏西流过华蓥,入北碚区境,旋即入胜天水库区,出库后过元门、偏岩镇、明通,右纳柳荫河(麻柳河);南过太和、三圣镇,左岸有海底沟地下水库(总库容1340万m3)余水来汇;转西南过龙王,曲折西北流,右纳沙河;又折西南,右纳秀水沟;又过复兴镇,转西汇入嘉陵江。

河长65km,流域面积350km2,河口流量5.55m3/s,总落差813m。

黑水滩河流域已建电站4座,规划电站一座,分别为:龙塘电站(装机0.11MW,年发电量15万kw·h)+胜天电站(装机0.2MW,年发电量80万kw·h)+工农电站(装机0.11MW,年发电量30万kw·h)+复兴电厂(装机1.19MW,年发电量135万kw·h)+茅草坝电站(装机2.00MW,年发电量700万kw·h)。

2.4 预期效益2020年前,流域内规划兴建电站16处,装机109.79万kw,总投资442340.79万元,年发电量41475.00万kw.h。

随着电站的兴建,提供的电量可以加速当地工农业增长,为当地工农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且随着电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供电能力的增强及可靠性的提高,使工矿企业的用电保证率不断增加,为招商引资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方财政深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