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学习目标】

1.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会处理火车转弯、汽车过桥等圆周运动问题。

2.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圆周运动问题

【课堂导学】

一、汽车过桥问题

我们先来分析汽车过拱桥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设汽车的质量为m,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v,桥面半径为r.汽车在拱桥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如图6-4所示,重力G和桥对它的支持力F1的合力就是汽车做圆周运

动的向心力,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圆心)所以G-F1=m ,则F1=G-m .

汽车对桥的压力与桥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故压力F1′=F1=G-m .

小结:

1.汽车在凸形桥的最高点时,谁提供向心力?请写出对应的表达式。

(设桥的半径是r,汽车的质量是m,车速为v,支持力为F N)

①支持力F N________重力G

②v越大,则压力_________,当v=________时,压力=0。

思考:汽车在凹形桥的最低点时,谁提供向心力?请写出对应的表达式。

设桥的半径是r,汽车的质量是m,车速为v,支持力为F N。

①支持力F N________重力G

②v越大,则压力_________。(温馨小提示:画出简图,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找出向心力来源)

典型例题1——关于汽车通过不同曲面的问题分析

一辆质量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求:

(重力加速度)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变式训练:一辆质量m=2.0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R=90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求:(重力加速度g=10m/s2)(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2、当小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一座拱桥的最高点,拱桥半径50m,求此车里的一名质量为60kg的乘客对座椅的压力

二、圆锥摆。

画出圆锥摆球受力分析图.

画出轨迹圆,找圆心,标出半径。并指出向心力的来源

例题1.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线,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端固定于O点,让其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右图所示,求摆线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

(1)线的拉力F;

(2)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3)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大小及周期。

θ

θ

θ G

F 合

F 三、漏斗摆θ

F

F N

G

如图所示是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男运动员拉着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若女运动员做圆锥摆时和竖直方向的夹角约为θ,女运动员的质量为m ,转动过程中女运动员的重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求: (1)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拉力大小. (2)两人转动的角速度.

(3)如果男、女运动员手拉手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人质量比为2∶1,求他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比.

四、火车转弯问题

首先观察火车轮缘和铁轨的外形

火车转弯时,是什么力作为向心力呢?如果转弯处内外轨一样高,外侧车轮的轮缘挤压外轨,使外轨发生弹性形变,外轨对轮缘的弹力F 就是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设转弯半径为r ,火车质量为m ,转弯时速率为v ,则,F=m

.由于火车质量很大,靠这种办法得到向心力,轮缘与外轨间的相互作用力要很大,

铁轨容易受到损坏.

实际在修筑铁路时,要根据转弯处的半径r 和规定的行驶速度v 0,适当选择内外轨的高度差,使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G 和支持力F N 的合力来提供,如图6-3所示.必须注意,虽然内外轨有一定的高度差,但火车仍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因此向心力是沿水平方向的,而不是沿“斜面”向

上.F=Gtg α=mgtg α,

故mgtg α=m

,

通常倾角α不太大,可近似取tg α=h/d ,则hr=d

.

我国铁路转拐速率一般规定为v 0=54km/h,即v 0=15m/s,轨距d=1435mm,

所以hr 为定值.铁路弯道的曲率半径r 是根据地形条件决定的. 小结:

1.火车转弯时的运动特点:火车转弯时做的是________运动,因而具有向心加速度,需要__________。 为了消除火车车轮对路轨的侧向压力,铁路弯道处内、外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即_______高、__________

低。其高度差是根据转弯处轨道的半径和规定的行驶速度而设计的。 2.计算规定速度:

设火车质量m 、轨道平面倾角θ、轨道转弯处半径r 、 规定的车速v ,

则应有 (写出表达式)

在转弯处:(1)若列车行驶的速率等于规定速度,则两侧轨道都不受车轮对它的侧向压力

(2)若列车行驶的速率大于规定速度,则___轨必受到车轮对它向___的压力(填“内”或“外”). (3)若列车行驶的速率小于规定速度,则___轨必受到车轮对它向___的压力(填“内”或“外”).

例1、一辆汽车质量为4t ,以15m/s 的速率沿半径为30m 的水平弯路转弯,汽车所需0向心力为多大?若要求此向心力不需要摩擦力提供,路面的倾角应该多大?

练习:火车经过某段半径为1000m 的弯道,该弯道的通过速度为72km/h ,铁轨间距为1.5m ,为保证

列车按规定速度通过时对内外轨没有侧压力,外轨应该比内轨高多少?(g 取10m/s 2

五、竖直面内圆周运动

在绳的作用下,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时,

①最高点的临界状态:绳子对物体没有力的做用:mg =mV 02/R ,临界速度V 0= 。

②V> V 0时,绳子对物体产生拉力,向心力方程: 。 ③V< V 0时,物体不能达到最高点。

在杆的作用下,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时,

①最高点的临界状态:杆对物体没有力的做用:mg =mV 02/R ,临界速度V 0= 。 ②V> V 0时,杆对物体产生拉力,向心力方程: 。 ③V< V 0时,杆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向心力方程: 。 ④V =0时,F N =mg (F N 为支持力)。

3-8

图3-9

例1、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水的质量m =0.5 kg ,绳长L =60 cm ,求: ①最高点水不流出的最小速率。②水在最高点速率v =3 m/s 时,水对桶底的压力。(g=10m/s 2)

例2、有一轻质杆,长l =0.5m ;一端固定一质量m=0.5kg 的小球,轻杆绕另一端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1)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4m/s 时,求小球对杆的作用力;(2)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球受杆的拉力为41N ,求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飞机以15/v m s =的恒定速率沿半径10R m =的外切圆轨道,在竖直平面内做特技飞

行,求质量为60M kg =的飞行员在A .B .C .D 各点对机座或保险带的作用力?

例3、如图6-9-10所示,半径为R ,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 置,AB 段平直,质量为m 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0v 射入圆管。

(1)若要小球能从C 端出来,初速度0v 多大?

C B

R

A

图6-11-10

(2)在小球从C 端出来瞬间,对管壁压力有哪 几种典型情况,初速度0v 各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小球恰好能达到最高点的条件是0v 临=,此时需要初速度为0v ,由机械能守恒 :

201

2R 2

mv mg = 得04v Rg =, 因此要使小球能从C 端出来需C 0v >,故入射速度04v Rg > (2)小球从C 出来端出来瞬间,对管壁压力可以有三种典型情况:

①刚好对管壁无压力,此时重力恰好充当向心力,由圆周运动知识 2

C v mg m R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220C 11

2+22

mv mg R mv = 联立解得05v gR = ②对下管壁有压力,此时应有2

C v mg m R >,相应的入射速度0v 应满足045gR v gR <<

③对上管壁有压力,此时应有2

C v mg m R

<,相应的入射速度0v 应满足05v gR >

一.选择题

1.若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时,内、外轨对车轮的轮缘皆无侧压力,则火车以较小速率转弯时( )

A .仅内轨对车轮的轮缘有侧压力

B .仅外轨对车轮的轮缘有侧压力

C .内.外轨对车轮的轮缘都有侧压力

D .内.外轨对车轮的轮缘均无侧压力

2.把盛水的水桶拴在长为l 的绳子一端,使这水桶在竖直平面做圆周运动,要使水在水桶转到最高点时不从桶里流出来,这时水桶的线速度至少应该是( )

A .2gl

B ./2gl

C .gl

D .2gl

3.如图所示,水平圆盘可绕过圆的竖直轴转动,两个小物体M 和m 之间连一根跨过位于圆心的定滑轮的细线,M 与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 F ,物体M 随圆盘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下述的ω取值范围已保

证物体M 相对圆盘无滑动,则( )

A .无论取何值,M 所受静摩擦力都指向圆心

B .取不同值时,M 所受静摩擦力有可能指向圆心,也有可能背向圆心

C .无论取何值,细线拉力不变

D .ω取值越大,细线拉力越大

4.汽车在倾斜的弯道上拐弯,如图所示,弯道的倾角为θ(半径为r ),则汽车

完全不靠摩擦力转弯,速率应是( )

A .sin gl θ

B .cos gr θ

C .tan gr θ

D .cot gr θ

5.在一段半径为R 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地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倍(1μ<)则汽车拐弯时的安全速度是( )

A .v Rg ω≤

B .Rg v μ≤

C .2v Rg μ≤

D .v Rg ≤

6.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内侧运动,若经最高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为v ,则当小球以2v 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 )

A .0

B .mg

C .3mg

D .5mg

7.如图所示,小球m 在竖直放置的光滑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v Rg =

B .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

C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下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D .小球在水平线ab 以上管道中运动时,内侧管壁对小球一定有作用力

8.长为L 的细绳,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于某点,当绳竖直时小球静止,再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0v ,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并且刚好能过最高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B .小球开始运动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2

0v m L

C .小球过最高点时绳对小球的拉力为mg

D .小球过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Lg

9.一个物块从内壁粗糙的半球形碗边下滑,在下滑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物块的速率恰好保持不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所受合外力为零

B .物块所受合外力越来越大

C .物块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D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

10.如图所示,长度0.5m L =的轻质细杆OP ,P 端有一质量 3.0kg m =的小球,小球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速率为2.0m/s ,则小球通过最高点时杆OP 受到(g

取210m/s )( )

A .6.0N 的拉力

B .6.0N 有压力

C .24N 的拉力

D .54N 的拉力

11、如图所示,小球沿光滑的水平面冲上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公式为R ,小球在轨道的最高点对轨道压力等于小球的重力,问:

(1) 小球离开轨道落到距地面高为R/2处时,小球的水平位移是多少? (2) 小球落地时速度为多大?

(第16题)

第3讲 圆周运动

限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 1.如图所示,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过山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山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B .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不可能产生大小为mg 的压力 C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D .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解析:选D .人过最高点时,F N +mg =m v 2 R ,当v ≥gR 时,即使人不用保险带也不会 掉下来,当v =2gR 时,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产生的压力为mg ,A 、B 错误;人在最低点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人此时对座位的压力大于mg ,C 错误,D 正确. 2.(2019·江苏卷)(多选)如图所示,摩天轮悬挂的座舱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座舱的质量为m ,运动半径为R ,角速度大小为ω,重力加速度为g ,则座舱( ) A .运动周期为2πR ω B .线速度的大小为ωR C .受摩天轮作用力的大小始终为mg D .所受合力的大小始终为m ω2R 解析:选BD .座舱的周期T =2πR v =2π ω,A 错.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ωR , B 对.座舱做匀速圆周运动,摩天轮对座舱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不相等,其合力提供向心力,合力大小为F 合=m ω2R , C 错, D 对. 3.如图所示,在双人花样滑冰运动中,有时会看到被男运动员拉着的女运动员离开地面

在空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精彩场面,目测体重为G 的女运动员做圆锥摆运动时和水平冰面的夹角约为30°,重力加速度为g ,估算知该女运动员( ) A .受到的拉力为G B .受到的拉力为2G C .向心加速度为3g D .向心加速度为2g 解析:选B .对女运动员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 1=F cos 30°,F 2=F sin 30°,F 2=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1=ma ,所以a =3g ,F =2G ,B 正确. 4.风速仪结构如图(a)所示.光源发出的光经光纤传输,被探测器接收,当风轮旋转时,通过齿轮带动凸轮圆盘旋转,当圆盘上的凸轮经过透镜系统时光被挡住.已知风轮叶片转动半径为 r ,每转动n 圈带动凸轮圆盘转动一圈.若某段时间Δt 内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该时间段内风轮叶片( ) A .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4πnr Δt B .转速逐渐减小,平均速率为 8πnr Δt C .转速逐渐增大,平均速率为4πnr Δt D .转速逐渐增大 ,平均速率为 8πnr Δt 解析:选B .根据题意,从题图(b)可以看出,在Δt 时间内,探测器接收到光的时间在增长,凸轮圆盘的挡光时间也在增长,可以确定圆盘凸轮的转动速度在减小;在Δt 时间内可以看出有4次挡光,即凸轮圆盘转动4周,则风轮叶片转动了4n 周,风轮叶片转过的弧长为l =4n ×2πr ,转动速率为:v =8πnr Δt ,故选项B 正确. 5.如图所示,有一竖直转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转轴上的A 点有一长为l 的绳子系有质量为m 的小球.要使小球在随转轴匀速转动的同时又不离开光滑的水平面,则A 点到水平面的高度h 最小为( )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物理《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子 洲 中 学 艾娜

高一年级物理《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二章《研究圆周运动》的第3节《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二、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①突出科学的探究性和物理学科的趣味性; 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念;注重了循序渐进性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自然过渡到理性认识。 (二)、设计理念 本节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要使学生顺利掌握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主动探究和归纳,就成为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利用“六步教学法”:教师主导——提出问题;学生探求——发现问题;主体互动——研究问题;课堂整理——解决问题;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反思小结——信息反馈,为学生准备了导学提纲,重视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指导学生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 (三)教材分析 本节是《研究圆周运动》这一章的核心,它既是圆周运的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具体应用,也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升华,它也将为学习后续的万有引定律应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等内容作知识与方法上的准备。 本节通过对自行车、交通工具等具体事例的分析,理解圆周运动规律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本节教学内容中,圆周运动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向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向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四)学情分析 本人任教的学生基础较好、动手能力较强,对物理学科特别是紧密联系生活的内容特感兴趣。而且学生已经学完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理论知识,将会在极大的好奇心中学习本节内容,只是缺乏对实际圆周运动的深度分析,还没有能将其上升至理论高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圆周运动的案例分析教案.doc

[学习目标定位]i. 知道向心力由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提供,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 心 力来源.2.能用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分析、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3.知道向心力、向心加速度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知识储备区 一、过山车问题 1.向心力:过山车到轨道顶部4时,如图1所示,人与车作为一个整体,所受到的向心力是重力〃泌艮轨道对车的弹力A的合力,即R、\=抨+睥.如图所示,过山车在最低点8向心力尸向=.\j mg. 2.临界速度: 当A—0时,过山车通过圆形轨道顶部时的速度最小,雁界=寸苏 (1),=施界时,重力恰好等于过山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车不会脱离轨道. (2)代而界时,所需向心力小于车所受的重力,过山车有向下脱离轨道的趋势. (3)心咖界时,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车子不会掉下来. 二、转弯问题 1.自行车在水平路面转弯,地面对车的作用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转弯所需的向心力. 2.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所受静摩擦力提供转弯所需的向心力. 3.火车转弯时外轨高于内轨,如图2所示,向心力由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 学案周运动的案例分析 N 图 2

学习探究区 一、分析游乐场中的圆周运动 [问题设计] 游乐场中的过山车能从高高的圆形轨道顶部轰然而过,车与人却掉不下来,这主要是因为过山车的车轮镶嵌在轨道的槽内,人被安全带固定的原因吗? 答案不是. [要点提炼] 竖直平面内的“绳杆模型"的临界问题 1.轻绳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1)绳(内轨道)施力特点:只能施加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 V (2)在最高点的动力学方程7+ 〃护板. 2 (3)在最高点的临界条件7=0,此时昵=帽,则v= 拆. %1福,拉力或压力为零. %1分履时,小球受向王的拉力或压力. %1心/冰时,小球不能(填“能”或“不能”)到达最高点. 即轻绳的临界速度为雁=寸盘 2.轻杆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1)杆(双轨道)施力特点:既能施加向下的拉力,也能施加向上的支持力. (2)在最高点的动力学方程 2 V 当〉>疆耐,A+/ng=i邙,杆对球有向下的拉力,且随亿增大而增大. 2 当>=寸赢寸,〃/户板,杆对球无作用力. 2 _ V_ 当v<y[g^i. mg—N=iR,杆对球有向上的支持力.

圆周运动的三种模型

圆周运动的三种模型 一、圆锥摆模型: 如图所示:摆球的质量为m,摆线长度为L ,摆动后摆球做圆周运动,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对小球受力分析, 正交分法解得:竖直方向:水平方向:F X=最终得F合=。 用力的合成法得F合=。半径r=,圆周运动F向==,由F合=F向可得V=,ω= 圆锥摆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模型,许多现象都含有这个模型。分析方法同样适用自行车, 摩托车,火车转弯,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飞行等在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共同点是由重力和弹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方向水平。 1、小球在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内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试分析图中θ(小球与半球球心连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线速度V ,周期T 的关系。(小球的半径远小于R) 2、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1m的细线,一端系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锥体顶端,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当小球在水平面内绕锥体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时,细线的张力为T。求(取g=10m/s2,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若要小球离开锥面,则小球的角速度ω0至少为多大? (2)若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则小球的角速度ω'为多大?

二.轻绳模型 (一)轻绳模型的特点: 1. 轻绳的质量和重力不计; 2. 只能产生和承受沿绳方向的拉力; (二)轻绳模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1. 临界条件:小球通过最高点,绳子对小球刚好没有力的作用,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 ,v 临界 = 2. 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 v v 临界(此时,绳子对球产生 力) 3. 不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 v v 临界 (实际上小球还没有到最高点时,就脱离了轨道) 练习: 质量为m 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形轨道的内侧运动,经过最高点而不脱离轨道的临界速度为v ,当小球以2v 的速度经过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 ) A . 0 B. mg C .3mg D 5mg 三.轻杆模型: (一)轻杆模型的特点: 1.轻杆的质量和重力不计; 2.能产生和承受各方向的拉力和压力 (二)轻杆模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轻杆的一端连着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高点时,轻杆对小球产生弹力的情况: 1. 小球能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 ,此时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N= ( N 为 力) 2. 当 =R v m 2临界 ( 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N= 0 ),gR v 临界 3 当 (即0v 临界)时,有 =R v m 2 (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N 为 力) 练习: 半径为R=0.5m 的管状轨道,有一质量为m=3kg 的小球在管状轨道内部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2m/s ,g=10m/s2 ,则( ) A. 外轨道受到24N 的压力 B. 外轨道受到6N 的压力 C. 内轨道受到24N 的压力 D. 内轨道受到 6N 的压力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及实例分析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及实例分析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是变速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除外),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运动过程复杂,合外力不仅要改变运动方向,还要改变速度大小,所以一般不研究任意位置的情况,只研究特殊的临界位置──最高点和最低点。 一、两类模型——轻绳类和轻杆类 1.轻绳类。运动质点在一轻绳的作用下绕中心点作变速圆周运动。由于绳子只能提供拉力而不能提供支持力,质点在最高点所受的合力不能为零,合力的最小值是物体的重力。所以:(1)质点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质点达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刚好为零,质点在最高点 的向心力全部由质点的重力来提供,这时有,式中的是小球通过最高点的 最小速度,叫临界速度;(2)质点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3)当质点的速度小于这一值时,质点运动不到最高点高作抛体运动了;(4)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质点在最低点的速度不得小于,质点才能运动过最高点;(5)过最高点的最小向心加速度。 2.轻杆类。运动质点在一轻杆的作用下,绕中心点作变速圆周运动,由于轻杆能对质点提供支持力和拉力,所以质点过最高点时受的合力可以为零,质点在最高点可以处于平衡 状态。所以质点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1)当时,轻杆对质点有竖直向上的支持 力,其大小等于质点的重力,即;(2)当时,;(3)当,质点的重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杆对质点有指向圆心的拉力;且拉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4)当时,质点的重力大于其所需的向心力,轻杆对质点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支持力随的增大而减小,;(5)质点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最低点的速度,才能运动到最高点。过最高点的最小向心加速度。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广州南沙东涌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定量分析汽车转弯时的向心力由谁提供。 2.能定量分析汽车过拱形桥最高点和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问题。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生活中较简单的圆周运动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应用实践能力和思维创新意识;运用生活中的几个事例,激发学习兴趣、求知欲和探索动机;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建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观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圆周运动以及向心力的基本知识,并且生活中有很多圆周运动,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一些有关圆周运动的感性认识,但他们还不是很清楚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应该由谁来充当,,也不能理性的分析和解释各种实际的圆周运动的情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三.重点难点 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生活中较简单的圆周运动问题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 向同学们提出以下问题:1.物体做圆周运动受到的合外力是否为0? 2.向心力它是恒力还是变力以及向心力的公式? 3.生活中有哪些运动是圆周运动?引出本节课《圆周运动实例分析》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知识点:(1)汽车转弯问题(2)汽车过拱形桥问题 (1)汽车转弯的问题 1.汽车在水平路面转弯: 汽车在水平面转弯时,向心力由哪个力来提供?为什么汽车转弯时,要减速慢行? 通过PPT呈现汽车转弯时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汽车转弯时的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通过分析可知,汽车转弯时 ,车速越大,所需向心力越大,因此,转弯时,必须减速慢行。 例题讲解; 例1.在一段半径为R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地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μ倍 ,则汽车转弯时的 安全速度是多少?

圆周运动的常见模型

圆周运动的常见模型(绳、杆模型)教案 授课人:马少芳 地点:高一(5)班 时间:2014-3-21 【课前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圆周运动的常见模型中的轻绳模型和轻杆模型,这两个模型都属于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 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是变速圆周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除外 ),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 向在不断发生变化,运动过程复杂,合外力不仅要改变运动方向,还要改变速度大小,所以一般不研究任 意位置的情况,只研究特殊的临界位置——最高点和最低点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在绳、杆两类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 知道两类问题的“最高点”、“最低点”临界条件。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的事例的分析,掌握分析绳、杆问题中向心力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绳、杆两类问题的“最高点”临界条件中向心力的分析。 【教学难点】过最高点临界条件的理解?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圆周运动、向心力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分析圆周运 动向心力来源的方法,为本节课学习做了铺垫和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黑板 多媒体 绑细线的道具小桶 【课时安排】1课时(45min )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师]:前面我们通过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了解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的联系与应用,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圆周 运动中常见的模型,其中典型的一种用绳子拉着一物体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这种模型叫 轻绳模型,或绳球模型。另一种是用一根杆支撑着物体在竖直面做圆周运动的,叫轻杆模型或杆球模 型。我们先了解第一种模型:轻绳模型 (说明)[师]:轻绳模型和轻杆模型都是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一般是变速圆周运动运动的速度大小和 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运动过程复杂,合外力不仅要改变运动方向还要改变速度大小,所以一般不研究任 意位置的情况,只研究特殊的临界位置——最高点和最低点 一、轻绳模型:如图所示小球在细绳的约束下,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质量为 1、在最低点时,设小球速度为 v 列小球在最低点向心力的表达式 (前面有初步了解, 请学生1回答) 最低点: 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向心力由重力 mg 和拉力T 1的合力提供) 2 得:T 1 =mg+m V1- r 在最低点拉力大于重力,速度越大,绳子拉力越大,所以在最低点绳子容易被拉断。 2、在最高点时,假设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 v,求列小球在最高点向心力的表达式(请学生 2回答) 最高点: m ,绳长为r 2 T 1-mg =m Vk r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 教学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确提出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接着详细介绍了火车转弯和汽车过拱桥两个常见的实际问题.后面又附有思考与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法建议 1、培养学生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首先引导学生对做周围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

到求出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培养学生运用物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动画或课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掌握运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即:第一: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第二:运用向心力公式计算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第三:由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列出方程 3、可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向心力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单独提供,也可由它们的合力提供. 4、在讲述汽车过拱桥的问题时,汽车做的是变速圆周运动,对此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向学生指出: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各位置受到的向心力分别产生了物体通过各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仍是适用的.但要注意,对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只有在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向心力才是合外力.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指出:此问题中出现的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或小于车重的现象,是发生在圆周运动中的超重或失重现象. 教学 教学 教学 主要设计: 一、讨论向心力的来源:

高中物理10大难点强行突破之三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难点之三: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一、难点形成的原因 1、对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定义把握不牢固,解题时不能灵活的应用。 2、圆周运动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及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综合知识应用不熟练,只是了解大概,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灵活应用; 3、圆周运动有一些要求思维长度较长的题目,受力分析不按照一定的步骤,漏掉重力或其它力,因为一点小失误,导致全盘皆错。 4、圆周运动的周期性把握不准。 5、缺少生活经验,缺少仔细观察事物的经历,很多实例知道大概却不能理解本质,更不能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例很好的联系起来。 二、难点突破 (1)匀速圆周运动与非匀速圆周运动 a.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因为物体的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在不断变化。圆周运动也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因为即使是匀速圆周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也是时刻变化的。 b.最常见的圆周运动有:①天体(包括人造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②核外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绕原子核的运动;③带电粒子在垂直匀强磁场的平面里在磁场力作用下的运动;④物体在各种外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作用下的圆周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只是速度方向改变,而速度大小不变。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其方向一定指向圆心。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分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合外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向加速度,其效果是改变速度的大小。 例1:如图3-1所示,两根轻绳同系一个质量m=0.1kg 的小球,两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轴上的A 、B 两处,上面绳AC 长L=2m ,当两绳都拉直时,与轴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当小球随轴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4rad/s 时,上下两轻绳拉力各为多少? 【审题】两绳张紧时,小球受的力由0逐渐增大时,ω可能出现两个临界值。 【解析】如图3-1所示,当BC 刚好被拉直,但其拉力T 2恰为零,设此时角速度为ω1,AC 绳上拉力设为T 1,对小球有: mg T =?30cos 1 ① 30sin L ωm =30sin T A B 2 11② 代入数据得: s rad /4.21=ω, 要使BC 绳有拉力,应有ω>ω1,当AC 绳恰被拉直,但其拉力T 1恰为零,设此时角速度为ω2,BC 绳拉力为T 2,则有 mg T =?45cos 2 ③ T 2sin45°=m 2 2ωL AC sin30°④ 代入数据得:ω2=3.16rad/s 。要使AC 绳有拉力,必须ω<ω2,依题意ω=4rad/s>ω2,故AC 绳已无拉力,AC 绳是松驰状态,BC 绳与杆的夹角θ>45°,对小球有: 图3-1

第3讲 圆周运动

第3讲 圆周运动 知识要点 一、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二、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三、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1.作用效果: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大小:F n =ma n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mωv =4π2mf 2r 。 3.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改变,即向心力是一个变力。 4.来源:向心力可以由一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几个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一个力的分力提供。 四、离心现象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基础诊断 1.如图1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点,如果把地球看做是一个球体,a、b两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点具有大小相同的() 图1 A.线速度 B.加速度 C.角速度 D.轨道半径 答案 C 2.(多选)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4 m/s,转动周期为2 s,则() A.角速度为0.5 rad/s B.转速为0.5 r/s C.轨迹半径为4 πm D.加速度大小为4π m/s 2 答案BCD 3.[人教版必修2·P25·T3改编]如图2所示,小物体A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 图2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答案 C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离心现象、曲线运动综合练习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离心现象、曲线运动综合练习 二. 本周知识归纳与总结 1. 用向心力公式解题的一般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必要时要将它从转动系统中隔离出来; (2)找出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从中找出圆心和半径; (3)对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分析是哪些力提供了向心力 (4)建立正交坐标(以指向圆心方向为x 轴的正向),将力正交分解到坐标轴方向; ()()()5x 在轴方向,选用向心力公式向心 F m R m v R m T R m f R ====ωπ π2 22222 ==m n R y F y ()202π列方程求解,必要时再在轴方向按列方程求解合 注意:列方程时要注意力、速度、运动半径的对应关系;有些问题还需配合其他辅助手 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3. 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向心力用F n 表示)。 ()/12 当时,物体沿半径作匀速圆周运动;F mv R R n = ()/22 当时,物体将作向心运动,半径减小;F mv R R n > ()/32 当时,物体将作离心运动,半径增大;F mv R R n < (4)当F n =0时,即向心力消失时,半径R 趋于无限大,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 所以,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产生的原因是向心力多余和不足。 4. 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洗衣机的脱水筒是利用离心运动把湿衣服甩干的。把湿衣服放在脱水筒里,筒转得慢时,水滴跟物体的附着力F 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F ;当筒转得比较快时,附着力F 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F ,于是水滴做离心运动,穿过网孔,飞到筒外面。 (2)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转弯时所需向心力是由车轮与路面间的静摩擦力提供的,如果转弯时速度过大,所需向心力F 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汽车将做离心运动而造成交通事故。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所示,用细管弯成半径为r 的圆弧形轨道,并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现有一小球在细管内运动,当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若小球速度____________时,会对细管上部产生

(完整版)最全圆周运动模型

圆周运动模型 一、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1.随盘匀速转动模型 1.如图,小物体m 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体的受力情况是: A .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 .摩擦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O C .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摩擦力是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体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轻绳长度为 L 。现在使物体在光滑水平支持面上与圆盘相对静止地以角速度 做匀速圆周运动,求: (1)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T ; (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3、如图所示,MN 为水平放置的光滑圆盘,半径为1.0m ,其中心O 处有一个小孔,穿过小孔的细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A 、B 两球的质量相等。圆盘上的小球A 作匀速圆周运动。问 (1)当A 球的轨道半径为0.20m 时,它的角速度是多大才能维持B 球静止? (2)若将前一问求得的角速度减半,怎样做才能使A 作圆周运动时B 球仍能保持静止? 4、如图4所示,a 、b 、c 三物体放在旋转水平圆台上,它们与圆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已知a 的质量为2m ,b 和c 的质量均为m ,a 、b 离轴距离为R ,c 离轴距离为2R 。当圆台转动时,三物均没有打滑,则:(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这时c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这时b 物体受的摩擦力最小 C.若逐步增大圆台转速,c 比b 先滑动 D .若逐步增大圆台转速,b 比a 先滑动 5、如右图所示,某游乐场有一水上转台,可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沿半径方向面对面手拉手坐着甲、乙两个小孩,假设两小孩的质量相等,他们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圆盘转速加快到两小孩刚好还未发生滑动时,某一时刻两小孩突然松手,则两小孩的运动情况是( ) A .两小孩均沿切线方向滑出后落入水中 B .两小孩均沿半径方向滑出后落入水中 C .两小孩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不会发生滑动而落入水中 D .甲仍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乙发生滑动最终落入水中 6、线段OB=AB ,A 、B 两球质量相等,它们绕O 点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时,如图4所示,两段线拉力之比T AB :T OB =______。 2.转弯模型 1.火车在水平轨道上转弯时,若转弯处内外轨道一样高,则火车转弯时:[ ] A .对外轨产生向外的挤压作用 B .对内轨产生向外的挤压作用 C .对外轨产生向内的挤压作用 D .对内轨产生向内的挤压作用 2.火车通过半径为R 的弯道,已知弯道的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要使火车通过弯道时对内外轨道不产生挤压,求火车通过弯道时的速度? O ω ω m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中学蔡小娟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努力遵循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倡导情景设置、师生交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一个研究者. 学习任务分析: 圆周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关圆周运动的问题是对牛顿运动定律的进一步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机械能和电学知识的基础,通过实例分析求解,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特别要掌握几个模型及条件. 一、培养学生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动画或课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掌握运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者分析: 一、学生学完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论知识,尚缺乏实际的应用,对定律的理解还比较粗浅,本节课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利于学生的理解、消化. 二、本节课来源于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但学生对相关新事物、新情况的了解较为片面,不能很好地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那么这个力或这个合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实例的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重点难点

(完整版)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章节知识点总结 §1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分析学习曲线运动,应对比直线运动记忆,抓住受力这个本质。 2、分类: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3、曲线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1)轨迹是曲线 (2)速度特点:①方向: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②可能变化可能不变(与外力有关) 4、曲线运动的受力特征 ①F 合不等于零 ②条件:F 合与0v 不在同一直线上(曲线);F 合与0v 在同一直线上(直线) 例子----分析运动: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对重力进行分解:x g 与A v 在同一直线上:改变A v 的大小 y g 与A v 为垂直关系:改变A v 的方向 ③F 合在曲线运动中的方向问题:F 合的方向指向轨迹的凹面 (请右图在箭头旁标出力和速度的符号) 5、曲线运动的加速减速判断(类比直线运动) F 合与V 的夹角是锐角-------加速 F 合与V 的夹角是钝角-------减速 F 合与V 的夹角是直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拓展:若F 合恒定--------匀变速曲线运动(典型例子:平抛运动) 若F 合变化--------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典型例子:圆周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基本概念:略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质:对s 、v 、a 进行分解与合成--------高中阶段仅就这三个物理量进行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合运动与分动的时间相等(解题的桥梁) 独立性---类比牛顿定律的独立性进行理解 等效性:效果相同所以可以合成与分解 4、几种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性质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合成---------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分析: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一定要抓住本质-----受力!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三) 1.(圆锥摆模型)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悬点相同,如图9所示,A运动的半径比B的大,则() A.A所需的向心力比B的大 B.B所需的向心力比A的大 C.A的角速度比B的大 D.B的角速度比A的大 2.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物理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速度v A>v B B.角速度ωA>ωB C.向心力F A>F B D.向心加速度a A>a B 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A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B.球A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的角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4.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在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上未画出),两次金属块Q都保持在桌面上静止.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P运动的周期变大 B.小球P运动的线速度变大 C.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D.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 5.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P插在桌面上,杆端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今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如图4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A.mω2R B.m2g2-m2ω4R2 C.m2g2+m2ω4R2 D.不能确定

物理教案-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物理教案-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理解向心力公式,进一步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 2、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明确提出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力,任何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它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接着详细介绍了火车转弯和汽车过拱桥两个常见的实际问题.后面又附有思考与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法建议 1、培养学生分析向心力来源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首先引导学生对做周围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求出物体沿半径方向受到的合外力,就是提供给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培养学生运用物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讨论(结合动画或课件),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掌握运用向心力公式的思路和方法.即:第一: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第二:运用向心力公式计算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第三:由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提供了它所需要的向心力,列出方程求解. 3、可多举一些实例让学生分析.向心力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单独提供,也可由它们的合力提供.

4、在讲述汽车过拱桥的问题时,汽车做的是变速圆周运动,对此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向学生指出: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各位置受到的向心力分别产生了物体通过各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公式仍是适用的.但要注意,对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情况,只有在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向心力才是合外力.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指出:此问题中出现的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大于或小于车重的现象,是发生在圆周运动中的超重或失重现象. 教学设计方案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教学重点:分析向心力来源.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 主要设计: 一、讨论向心力的来源: 例如: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人造地球卫星);弹力提供向心力(绳系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摩擦力力提供向心力(物价在转盘上随转盘一起转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圆锥摆等). 二、讨论火车转弯: (一)展示图片1:火车车轮有凸出的轮缘. (二)展示课件1:外轨作用在火车轮缘上的力F是使火车必须转弯的向心力. (三)展示课件2:外轨高于内轨时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是使火车转弯的向心力. (四)讨论:为什么转弯处的半径和火车运行速度有条件限制? 三、讨论汽车过拱桥: (一)思考:汽车过拱桥时,对桥面的压力与重力谁大? (二)展示课件3:汽车过拱桥在最高点的受力情况(变变) (三)展示课件4:汽车过凹形桥时低点时的受力情况(变变) (四)总结在圆周运动中的超重、失重情况.

圆周运动典型模型2019

圆周运动典型模型2019.3.15 1.如图,半径10cm的圆盘水平放置,每3.14s转一周, 在圆盘的边沿放置一个质量为0.1kg 的小物体A(可视为质点)随圆盘一起做圆周运动而不打滑,Л=3.14,求 (1)圆盘旋转的角速度多大; (2)圆盘边沿一点的线速度多大; (3)圆盘边沿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多大; (4)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5)若物体受到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16N,若不打滑圆盘最大的角速度为多大。 2.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物体1位于赤道处,物体2位于北纬600处,求(1)在图上标出物体2的位置、随地球自转的圆心o’; (2)1、2两物体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1、ω2分别多大; (3)1、2两物体圆周运动的半径r1、r2分别多大; (4)1、2两物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1、a2分别多大。 3.已知小球质量m、重力加速度g、绳长l、绳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当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求: (1)画出小球在图中位置的受力分析,标出θ;(2)绳子拉力的大小; (3)小球向心力的大小; (4)小球的线速度的大小;

4.如图所示,为一火车转弯时的情景,已知火车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g,路面倾角为θ,转弯半径为R, 若火车与内外轨都无挤压则最安全,将此时的速度称为 规定行驶速度,求 (1)该处火车的规定行驶速度v0多大; (2)若某次该弯道处火车的实际行驶速度v1> v0,将出现(“内”或“外”)侧轮缘挤压轨道的情况,此时轨道会对火车产生指向轨道(“内”或“外”)侧的压力。 5.假设汽车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拱桥的半径为r,当汽车以速度v通过拱桥最高点时,则: (1)求汽车对拱桥的压力F压的大小和方向; (2)判断汽车此时是超重还是失重; (3)汽车对桥面的压力过小是不安全的,从该角度判断并说明此处汽车的速度v大还是小会更安全; (4)若把拱桥变为半径为r的凹桥,当汽车以速度v通过凹桥最低点时,求汽车在此处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 6.用细绳拴一小桶,盛0.5kg水后,使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90cm的圆周运动,g取10m/s2,求: (1)要使小桶过最高点时水刚好不流出,小桶过最高点的速度应是多大; (2)当小桶过最高点的速度为6m/s时,水对桶底的压力F的大小和方向; (3)若小桶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50N,则小桶在圆周最低点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例题[1][1]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例题[1][1]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典型例题1——关于汽车通过不同曲面的问题分析 一辆质量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求: (重力加速度)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解: (1)汽车通过凹形桥面最低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桥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上方,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为,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的向心力,即.由向心力公式有: , 解得桥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桥面最低点的压力大小是N.

(2)汽车通过凸形桥面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桥面向上的支持力,如图(乙)所示.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的下方,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为,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顶点时的向心力,即,由向心力公式有 , 解得桥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在桥的顶点时对桥面压力的大小为N. (3)设汽车速度为时,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压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时桥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也为零,汽车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G作用,重力就是汽车驶过桥顶点时的向心力,即,由向心力公式有 , 解得: 汽车以30 m/s的速度通过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典型例题2——细绳牵引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系列问题 一根长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的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求: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例题

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典型例题1——关于汽车通过不同曲面的问题分析 一辆质量t的小轿车,驶过半径m的一段圆弧形桥面,求: (重力加速度) (1)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2)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压力是多大? (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解: (1)汽车通过凹形桥面最低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桥面向 上的支持力和向下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上方,支 持力与重力的合力为,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最低点时的向心力, 即.由向心力公式有: , 解得桥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桥面最低点的压力大小是N.

(2)汽车通过凸形桥面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受到牵引力F和阻力f,在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 下的重力和桥面向上的支持力,如图(乙)所示.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在汽车的下 方,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为,这个合力就是汽车通过桥面顶点时的向心 力,即,由向心力公式有 , 解得桥面的支持力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在桥的顶点时对桥面压力的大小为N. (3)设汽车速度为时,通过凸形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压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这时桥 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也为零,汽车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G作用,重力就是汽车驶过桥 顶点时的向心力,即,由向心力公式有 , 解得: 汽车以30 m/s的速度通过桥面顶点时,对桥面刚好没有压力. 典型例题2——细绳牵引物体做圆周运动的系列问题 一根长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的小球,使其在竖直平面内绕绳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